重症医学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在医院icu的图片大全 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

2024-05-24 11: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面对普通的老百姓,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对于疾病的了解可能不够充分,但是对于营养,他们可是关心的紧呢,每每沟通,经常会问,医生啊,我们家什么时候能吃饭啊?我爸插管好多天了,不能吃东西,营养怎么跟得上啊?面对这些灵魂拷问,封闭式管理的ICU患者,一日三餐都是怎么安排的呢?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1.首先,营养支持是什么?

营养支持就是在患者不能获取或摄入不足的情况下,经胃肠道或静脉为患者提供人体需要的营养要素。

2.为什么要特别关注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在遭受创伤、烧伤、感染以及大手术等严重打击后,人体的代谢状态会迅速发生变化,呈现出高代谢情况,消耗营养物质的速度大于合成速度,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绝大多数在ICU的患者因昏迷、吞咽功能障碍等原因不能正常进食,导致需要的营养量摄入不足,从而影响患者疾病的恢复。那是不是营养越多越好呢?可不是哦!有研究发现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才能有助于减少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起到改善患者的的预后呢。

3.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营养支持呢?

进入ICU的患者,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如果存在营养风险,就会为患者启动早期的营养支持治疗,一般在复苏与初期治疗后24-48小时即可开始。

但存在以下情况时,不宜开始营养支持:

复苏早期,特别是容量复苏尚不充分,血流动力学尚未趋于稳定时;

存在严重的代谢紊乱;

存在严重肝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严重氮质血症等情况时,营养支持很难有效实施。

4.营养支持的方式有哪些?

营养支持主要分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方式,顾名思义,肠内营养就是通过胃肠道来进行喂养,肠外营养就是通过静脉来给予营养支持。下面让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吧。

 

01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等方式提供能量或营养素。

如果患者的胃肠道具有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并且可以耐受肠内营养,那么肠内营养是我们的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的途径包括口服和管饲。

对于清醒、无吞咽或咀嚼困难、有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患者,可以经口进食。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比如说昏迷、有气管插管、存在吞咽或咀嚼障碍,胃排空障碍,长期留置营养管的重症患者,我们可以选择通过留置下面各种管道对患者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途径。

 

肠内营养液里有什么?

肠内营养液里可以包含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营养物质,根据不同疾病种类及患者的代谢需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配方的营养液,

对于患有糖尿病、腹泻或便秘、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者,也有专门的营养液配方可以选择。

 

02

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为患者输注所需要的营养要素

适用于需要营养支持但又不能或不宜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输注途径包括:经外周静脉和经中心静脉两种途径。

外周静脉穿刺简单,成本低,但由于营养液一般为高渗液体,长期输注会使血管壁受刺激而易发生静脉炎。

中心静脉途径需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成本较高,但可输注高渗液体。

 

肠外营养液里有什么?

临床上常用商品化的固定配方,或据患者病情配制个体化的营养方案,肠外营养液的成分主要包括:

常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常规电解质(钾、钠、氯、钙、镁、磷)。

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03

如何选择正确的营养支持方式

肠内营养符合生理过程,可以维护肠道黏膜屏障,促进肠道蠕动与分泌,减少细菌和毒素移位,降低肠源性感染,适用于有胃肠道消化功能的患者。

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应优先使用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是一种非生理的治疗途径,对于胃肠道存在解剖异常与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肠外营养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胆汁淤积、静脉炎、感染等相关并发症。

 

04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能同时进行吗?

可以,当患者肠道功能刚开始恢复,或不能耐受全部的肠内营养支持时,可以采取联合肠内、肠外营养的方式来进行。

对于ICU可以进食的患者,家属应该怎样准备食物呢?

1、 根据病情,我们医务人员会和家属积极沟通,告诉准备些什么食物,如流质(如米汤、果汁、牛奶等)/半流质(米粥、烂面条等)/普食等。

2、 为了保证食物的新鲜和营养,每次送餐量不易过多,一顿的量就可以了。

3、 送餐时间和我们平时吃饭的时间一致即可。

4、 ICU的患者的病情可能随时发生变化,饮食也会随之改变,希望得到您的理解与配合。

 

我们的营养支持治疗是个体化的,针对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案,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实施最佳的方案,从而助力于患者早日康复。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对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是不是再也不会担心病人会“挨饿”了?

 

作者:李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