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过去了,聊聊莲花楼到底好看在哪(莲花楼)剧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在劫难逃电视剧好看吗 3个月过去了,聊聊莲花楼到底好看在哪(莲花楼)剧评

3个月过去了,聊聊莲花楼到底好看在哪(莲花楼)剧评

2024-07-05 06: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个月了,还是不断有新人在为李莲花哭坟。有朋友问我,真有那么好看吗?也有人说,这剧的推理不够精彩。说实话,刷三遍的我已经很难客观评价《莲花楼》,我也很难安利别人。我既不是书粉也不是演员粉,单纯误打误撞。3个月了,我还是没走出来。我觉得很多话不吐不快。

01 它原本大概率会「扑」。

你会发现,《莲花楼》很少有在短视频传播的剧情cut。

我知道现在很多剧已经开始在剧本创作阶段就开始考虑短视频传播的名场面了。所以有时候我们时常会被一些有意思的cut吸引,结果去看正片的时候发现乱七八糟。

也恰恰是因为它完全脱离了短视频工业时代的步伐,才让人觉得有一种古早的武侠片回归的感觉。

整部剧的表达是收敛、流畅、细腻的。剧中对角色性格的刻画近乎白描,没有内心独白,也不会莫名其妙地侃侃而谈自己的心意。人物互动既有江湖的快意恩仇,也有古人的留白婉约。所以观众不会觉得自己在看一群现代人“演戏”,而是真实地走进一段江湖故事。

这样的剧,是可以常看常新的。

可这样的剧,也很难被平台预测为爆品。

因为从大框架上来看,它整个的设定都不够「刺激」。

从主角设定来说,李莲花的性格,没有苏点更没有爽点。

“一点柔和的冷漠敷衍”,如果演不好,这个主角也许会是踩在现代人雷点上的“圣母白莲花”。

毕竟观众的耐心是有限的,这样的角色其实挺不讨喜的。

从剧情主线来说,

它不是复仇事业线,也不是烧脑剧。

既没有英雄归来的传奇故事,也没有爱恨纠缠的儿女情长。

虽然是以江湖奇案为线索,但是其实并不重线索推理,反而是每个案件背后令人唏嘘的百态人生。

但这部戏对细节的处理,和情感逻辑是非常精妙的。

比较特别的是,剧版最后加了一个看似俗烂的主人公身世之谜的戏码。

可这一个忽然的身世反转,也并不是要给主人公的光芒添砖加瓦。而是给李莲花一生的荒唐和悲凉,又狠狠添了一笔。

我觉得这场戏是有好好被解读过的。

主要剧情是:

单孤刀得知自己引以为豪的太子血统是一个乌龙,真正的皇族原来是李莲花和他的同胞哥哥李相显,他信念终于崩塌,开始原地发疯。

众人看着他,唏嘘不已。

但细看会发现,李莲花没有看单孤刀。

他一直在角落失神,低喃着自己哥哥的名字。“李相显、李相显……”

此时如果李莲花目光也在单孤刀身上,那就错了。

因为他得到的重要信息,不是有关皇位的。而是,原来他一直有一个哥哥。

原来,他一直以来对师兄与别人不同的情感,他一直以为师兄在儿时流落街头对他的关爱,都应该是李相显,那个被他遗忘的哥哥。

那么单孤刀,这个几乎毁了他一生的师兄,这个他连最终决战时都想保全一命的师兄,也许从未给他过真心。

比起被单孤刀顶替了身份,李莲花真正的大悲所在,是他从故事的开头到结尾,十年的忍负,近乎一生的真心错付。

就是这些精准的细节,才让人物愈发真实。

每个人物的精准表达,是一部剧能耐得住反复去品味的底气。

《莲花楼》的爆火真的难说是不是必然。

它不似金庸的江湖波澜壮阔,

也不像古龙的江湖灵动诡谲,

《莲花楼》的江湖是芸芸众生的江湖。

它精彩却充满遗憾,真实而又荒唐。

它是李莲花一个人的生死终章,也是一群人的命运交织。

“去去重去去,来时是来时。”

《莲花楼》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不论角色主次,他们都像真实存在的一样。

故事结束,江湖依旧还在。

而在这样的时代里,这样的故事显得太过复杂、太过绵延。无法用快节奏吸引目光的《莲花楼》原本大概率会「扑」。

但也正是因为一个个伫立在原地的看客们久久不愿散去,才让这江湖的人越来越多。

02当看客不再是看客,故事就无法结束。

刷了好几遍之后,其实我发现《莲花楼》有一个很妙的点在于,它很大胆地用了非常多的独角戏。

而这样的戏份,拍的不好就是拖沓的幻灯片。但这部剧里的独角戏,都是成立的。

一方面给了李莲花很大的人物塑造空间。

另一方面也让观众反而比剧中人更亲近李莲花,也更清楚他的底色。

这样的人物表达方式,也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李莲花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人物。

他极少有真实的表达,就算说了,也不全是真心话。

与阿娩相认时,他明明在转身之前无声破碎地流泪,在转身之后却说得那么云淡风轻。

因为他“总是知道怎样用一句话杀死一个人”,当然也知道怎样用一句话让人好好活下去。

李莲花那张嘴,就没有为自己说过几句实话。

所以必要情节处的「独角戏」,才真正让李莲花一点一点扎进了观众心里。

例如乔婉娩大婚的那场戏,他去送她喜糖,虽然带着面具,但是眼神温柔。

他离开后,走在空荡荡的长廊中,

消瘦的背影不似十年前那般挺拔。

“最甜的喜糖,是要给我的阿娩的。”

李相夷曾经的承诺,是要共度余生。

但李莲花的余生却无法承载更多,

如今能交给阿娩的,只有一份喜糖。

“人生过半才渐渐入戏

少年不了情意

往事又不提”

他整段只字未提「不舍」,但看客们却看清了,他放下一生所爱的悲伤、无奈、释怀……

再例如,《莲花楼》最出圈的打戏。

作为剑客,李莲花的情感最浓烈的表达方式,就是舞剑。

竹林舞剑、月下舞剑,是独属于武侠世界的独角戏。

以往我更爱看小说的原因是因为,武侠在影视化的过程中,打戏总是隔靴搔痒,差点意思。

而且我觉得剑客的打戏最难拍,

而剑客独舞更难拍。

因为剑客要飘逸灵动、要张弛有度、要势如破竹,要有傲骨侠气的意境美。

而剑客独舞,对动作设计的复杂程度、镜头的丰富程度、演员的完成度都会要求更高。

所以《莲花楼》里难得的技术和意境兼得的打戏,让我恍惚感受到了一股久违的侠风。从演员演绎、动作设计,到美术置景、运镜剪辑音乐,都让我感受到久违的精准和饱含情绪的美感。

* 指路小破站,有大把打戏混剪可以感受到这样的美。

好的打戏绝不只是起到一个造型的作用。

李莲花的打戏好看的点就在于浑然天成的舒展和细腻内敛的情感。

他是天下第一,天下第一拿起手中的剑,本就应该如探囊取物。

而不论是竹林舞剑的悲痛怆然,还是月下舞剑的眷恋不舍,都需要同时兼顾形体演绎的举重若轻和情绪表达的细腻精准。

这一方面我感谢成毅愿意去吃这个苦。

因为如果他用了替身来打,那么以上所有都不成立。

只有演员亲自上阵,才能在动作的完成之上,实现情绪的细节把控。

再有就是,我非常庆幸导演把李相夷精炼又惊艳的过往穿插在了故事里。

我们见过那个月夜下红绸舞剑的李相夷,也见过如今畏寒怕冷的李莲花。

我们见过那个挖地道也要见阿娩的李相夷,也见过如今只愿“乔姑娘属于自己”的李莲花。

我们见过那个从小爱吃糖的李相夷,也见到了如今五感渐失、味觉失灵的李莲花。……

只有真正见过,我们才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失去的是什么。

所以不知不觉之中,看客不再是看客。

我们走出观众席,站到了李莲花的身后。

李相夷是天下第一,李莲花必须长命百岁。

03我们走不出去的,是他充满遗憾的一生。

如果说是整部剧强大的代入感,使我们无法走出来。

可能到后来,也是我们不忍心走出来。

以前看的武侠故事里,主角到最后总是会被世人理解的。

可是李莲花没有。

人人都知道李相夷天下第一,但无人知道李莲花到底所求谓何。

连方多病都会问他一句:“为什么这么多人前仆后继希望你活着,你就这么不在乎自己的死活吗!”

为什么呢?

那段没有被他刻意提起过的十年光阴,可能就是答案。

也许的确如他对云彼丘说的那样,在十年的市井烟火、一茶一饭之间,李莲花已经放下了前程往事,心里无欲无求、无悲无喜。

但也是在那十年里,他一身武学被废,日夜受碧茶之毒噬骨。

他对妙手空空说:“我不过是世间的一个孤魂野鬼。”

他在师父坟前说:“等我寻回师兄的遗体,师兄在师父的右边,我在师父的左边。”

他享受活着,他等待死亡。

他向生,却从未贪生。

他学会放下了自己不得不失去的一切。

亲眼看着四顾门解散、亲手把盟主令牌当了、放下挚爱相忘于江湖、放下自己一身绝世武功,放下对云彼丘的恨。

十年里时间里,他慢慢学着种萝卜、养花、烧菜、缝衣,还养了一条狗……

如果故事就这样结束,我们不会那么难以割舍

但后来的他,有了新的际遇。

他在一桩桩奇案中,看见了众生,也看见了自己。

他渐渐放下了李相夷。

他终于让李莲花真正活了一次。

他终于不是孤身一人。

“你现在这样,很好。”

“你我之间,早已推杯换盏见过真心,何必杯杯见底。”

“当年月色,不如今日。”

“当年月色,就如今日。”

“敬新朋友,最好的朋友。”

可这一次,他还是不得不选择了放下。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样的结局也好。”

李莲花是李相夷留在世间的一粒菩提种子。

不负众生,渡人渡己,是他一生所求。

但我们完整地看过他的一生,精彩、匆匆、悲怆又淡漠的一生。

我们无法释怀的,是他在月下舞剑时对赴笛飞声之约的渴望,是他看着方小宝畅想未来时眼底的不舍,是他那些未曾告诉任何人的眷恋……

我们不忍忘记的,是李莲花一生不曾说出口的遗憾。

这样的故事,是关于失去的故事,也是关于放下的故事。

是一个神的陨落,也是一个佛的往生。

在这个3秒定律的时代里,这样的故事从一开始被平台方放弃,好像也情有可原了。

可是,这样的一个时代,谁又不懂遗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