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底有多少老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在中国没有签证的外国人多吗现在多吗 上海到底有多少老外?

上海到底有多少老外?

2024-06-29 10: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除去这些以外国元素命名的道路,走在万国建筑风格的上海,目之所见,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你,这座城市跟其他国家之间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

上海是一个混杂了本土和异域的城市。不管是那个年代,还是如今,在它的底色之上,有着各个国家带来的浮光掠影。

从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彼时的洋人就随着资本来到了上海。一百多年的时光荏苒,在上海的外国人已经要以十万计了。

2005年的时候,上海的老外只有10万人,到了2015年的时候,外国人增加到17.8万人,其后每年或增或减。

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上海外国人有16.9万之多。

在上海的外国人不仅多,而且生活的如鱼得水。

有一些外国人甚至比本地人还对上海熟悉,相当的老克勒。很多关于上海的书,是外国人写的。比如说史明智(其实是美国人)的《长乐路》,兰宁(其实是英国人)的《上海史》。

这些老外里,来自日本的最多。

根据统计,从2005年到2018年,在上海最多的外国人来自于日本,2005年有27812人,到了2018年有29546人,其中最高值出现在2010年,达到3.5万人。

主要年份在沪的外国人

常住在上海的美国人排第二,其中在2015年,在沪的美国人达到2.55万人。排在第三位的国家是韩国人,一直维持在2.1万上下波动。排在第四位的国家是法国,大约8000多人,排在第五位的是德国(7736人),排在第六位的是加拿大(7476人),排在第七位的是澳大利亚(7110人),排在第八位的是英国(6416人),排在第九位的是新加坡(6033人)。

从国家和地理位置分布来说,在沪的老外主要集中在东亚和欧美地区,东亚地理位置离上海近,特别是日本和韩国。

这么多“歪果仁”都住在哪?

总的来看,“歪果仁”还是喜欢扎堆在中心城和近郊地区。

上海有很多国际社区,其中金桥碧云是大家比较常听到的,居住在碧云国际社区的外籍家庭近2000户,非富即贵,过着相对体面的生活。

外国人在上海分布其实也爱扎堆,数量最多的是在浦东、闵行、长宁三个区;其次是徐汇、静安、卢湾等原来的租界所在地;此外,还有松江、青浦等外资企业比较多、环境较好的郊区。

日本人主要集中在长宁区,古北是非常有名的日本人聚居区;韩国人主要集中在闵行区,去龙柏看看简直就像到了韩国一样。所以很多人说要吃正宗的日韩料理,还得去古北龙柏转一转。

新加坡人主要集中在浦东、长宁、闵行等区。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数量较少,分布也相对较为分散。

西方人住在浦东新区的最多,比较典型的是老外扎堆的碧云社区与联洋社区,其次是浦西的长宁、徐汇、闵行和静安等区。

#02

外国人能成为上海人吗?

有人会问,这么多老外来上海,他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呢,是旅游还是来定居的呢?看看官方数据怎么说的。

其实,老外到上海也无非五大类,分别是工作、学习、团聚、私人事务和新闻工作者。其中工作首当其冲。

全世界的打工人都一样,跨国打工的外国友人,就算来自于罢工之都,在民营企业也得变成996的牛马。

长期工作生活,是不是对于获得一个本地身份会更加有帮助呢?答案是否定的。

就算你下班去公园跳广场舞,在行为上比本地人更像一个本地人。也不代表着外国人能很轻易加入我们。

在中国的外国人,大部分只是短期居留。

而要长期居留就要拿到中国绿卡,也就是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原名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俗称“中国绿卡”,是获得在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合法身份证件。

主要人群包括外籍高精尖人才,在中国有大额直接投资者,对中国有重大突出贡献者, 国家特别需要的人才和该人群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家庭成员。

上海累计发放外国人工作许可证39.4万份,排名全国第一。但拿到永久居留身份,那属实为凤毛麟角。

并且,拿到中国绿卡并不能代表一个人已获得中国国籍。根据中国国籍法的规定,外籍人士只有在经过特定的程序申请并被核准取得中国国籍后,才能真正成为中国公民。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外国人入籍这件事上难度是非常大的。当然,人家想不想成为上海人,那也得另说。

#03

外国人正在离开上海

那些长期留在上海的人,也并不是天天睡到中午去吃个brunch然后悠哉悠哉去健身房。虽然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有一些不同。但大多数也是需要有工作支撑他们的物质生活。

好处在于,外籍人士在中国的待遇不差。

在中国的外籍人士中,有很多表示在这里获得新技能的机会比在自己国内的还要多,而且约17.1万美元的年收入也要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0万美元),仅次于瑞士、印度排世界高薪榜第三。

事实上,外派中国的员工中有1/4的人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超过半数(55%)人可以比在家乡攒更多钱用于储蓄或投资。

外籍人士认为在沪居住状况较好。61.64%的外籍人士租房居住,25.85%住在公司提供的职工住宅。60%以上的外籍人士居住在普通商品房小区,近40%选择在高档住宅小区居住。外籍人士对在沪住房及居住地的整体满意度较高。

足够的收入,让外国人在租房、子女的教育等问题上少了不少烦恼。他们可以在上海过的非常舒适,甚至比他们国内更加优渥。

这也是为什么,除了云南之外上海是外国人最多的地方。

云南外国人多的原因在于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接壤。而上海是真正靠实力吸引外国人的,城市开放包容,外资企业多,这些都是上海基因里的东西了。

如果只是以上,那也是全球村一家亲的欢乐结尾。最近有一个细节预示着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剧变已经到来。

外国人在上海的数量在不断减少。

根据上海统计局的数字,今年1-6月,经由上海入境的外国人及港澳台人士为124.15万人,不及2019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其中,外国人为75.62万人,不及2019年同期的四分之一。

事实上,常住上海的外国人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从20.8万下降到16.3万,下降了20%多,并且这个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

上海,这么一座有契约精神、充满温度的城市。在如今风云变换的局势里,吸引力也在逐渐打折。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不乏西方媒体妖魔化。

大国之间的对抗,一定是全方位的,和其他国家的角力不仅是政治、经济上的明刀明枪,社会文化的暗涌,也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

海纳百川,汇聚的不仅是我们自己各个民族,也包含了来自世界的各个支流。不管什么时候,意识形态只是一时,这座城市历经风雨,自有它清风拂山冈、明月照大江的姿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