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对其后书法的影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圣教序的特点 浅谈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对其后书法的影响

浅谈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对其后书法的影响

2024-06-30 00: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种宽绰疏逸,丰润劲练的格局,正是初唐书法开启新天地的代表,也是唐代楷书成熟的时代标志。如毛枝凤在其《石刻书法源流考》中所申述的“自褚书即兴,有唐楷书,不能出其范围。显庆至开元各碑志,习褚书者十有八九,诸拓俱在,可复案”之言,说明褚遂良继往开来、自创新路的时代意义和其书法价值之所在。④

(二)《雁塔圣教序》对后世的影响

薛稷工书法,师承欧、虞、褚三家,并善绘画。薛稷为人爱好广泛,特别喜欢古典雅致之物,其诗词文章辞藻华美。其外祖父魏征为太宗时期的名臣,家中也收藏了许多当时名家的书法墨迹,其中以虞世南、褚遂良二人的墨迹居多,因此薛稷可以日夜观摩这些作品,进而刻意追求摹写,废寝忘食,最终学成,名满天下。在其留存至今的作品中,《信行禅师碑》可以算得上是其楷书代表作了。

《信行禅师碑》书法劲瘦犀利,娟秀华润。此碑是薛稷书法由学虞世南继而转向褚遂良的一种体现。《信行禅师碑》明显地汲取了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艺术特点,无论是其瘦长劲挺的字形结构安排特点,抑或是碑中提按笔法的运用,以及整体的虚实布白,皆可以看到《雁塔圣教序》的影子,有一种清健娟秀的风韵。唐张怀瓘云:“书学褚公,尤尚绮丽媚好,肤肉得师之半,可谓河南公之高足,甚为时所珍尚。”⑤

作为开启初唐书势门户的代表褚遂良,其书法自然深得后人的推崇和喜爱,追随其劲练舒逸风格的亦不在少数,魏栖梧便是其中之一。

魏栖梧,唐明皇时人,其书法主要学习褚遂良,其留存下来的作品只有《善才寺碑》。此碑字迹较为匀称,笔势上圆劲流丽,结字方正严谨、纵逸灵动,开合自然,精气十足。碑中横竖等基本笔画与《雁塔圣教序》中极为相似,在用笔上,亦是学习褚体风貌,善用行书笔意使得字态灵动活泼。字形瘦劲,线条刚健凝练,极具褚体特色,传承并发展了褚遂良宽姿绰约的书法风格。

谈到唐代书法,不得不提到颜真卿这位在唐代书法史乃至中国书法史上极具盛誉的书法大家。而这位在中唐开启唐代楷书新风貌的书家,其早年对褚遂良书法亦有过深入的研习。

颜真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拜师张旭,还曾经与怀素一同探习书法。他对二王、褚遂良等前贤的书法艺术都进行过深入的探究学习,汲取前人的优点,最终摆脱了初唐的书法风范,并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且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虽然颜真卿的书法在中晚年时摆脱了初唐时期劲瘦绰约的书坛风尚,但在其作品中仍能看到初唐书风对他的影响。其早年的书法对褚遂良刚健笔力的继承以及对褚体宽绰丰润的书风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地体现出褚遂良书法对其深远的影响。

《多宝塔》碑中横笔画中起段与起收段相比要稍细并且略呈弧势,如碑中“乎”“平”二字(图1)的长横,与《雁塔圣教序》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1 《多宝塔》碑

颜真卿早年在书写上所追求的是用笔上的沉着雄毅,结字上的整密端庄,这些在《雁塔圣教序》中都一一有所对应。《雁塔圣教序》丰润劲练,宽姿绰约的风格并未因为颜真卿在中晚年开创唐代楷书新的时代风貌后而间断了对后世的影响,唐代以后,在其后的历朝历代中从未缺少学习《雁塔圣教序》书风的书家。

北宋的艺术皇帝宋徽宗赵佶便是学习追随者中的一员,而他更是在学习褚的基础上创造了瘦金体。此外,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有提到米芾书法主要出自褚遂良。

清代的赵世骏也是《雁塔圣教序》的追摹者,其临摹的《雁塔圣教序》(图2),字形准确,意蕴丰足,算得上是一件临摹佳品。由于当时的书坛崇尚北碑,故赵氏的书法成就少为人知,更鲜有人推崇。 以至于清代末年以来的书法史、书论对赵氏很少提及。

图2 《雁塔圣教序》

即便是在21世纪的今天,《雁塔圣教序》仍然被书法专业的师生和广大书法爱好者奉为经典法帖,在今天的书法展赛中我们还能看到取法《雁塔圣教序》的作品。可以说,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从其问世以来对中国书法发展的影响便从未间断过,在书法历史的长河中该碑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结语

褚遂良是一代书法大家,其对唐以后的一千多年的书法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雁塔圣教序》作为其晚年的楷书代表作,其宽绰疏逸、丰润劲练的风貌为唐代尚法书风增添一缕新的春风,并传于后世,影响深远。

注释:

①[清]刘熙载:《艺概》,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2014年版,第702页。

②④[唐]张怀瓘:《书断》,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2014年版,第203页。

③王澍:《虚舟题跋·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

⑤毛凤枝:《石刻书法源流考》,中华书局,清光绪二十七年会稽顾氏刻本,1901年版,第 151页。

参考文献:

[1]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65.

[2]张瀚允.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风格赏析[J].参花 ,2015(09):117-119.

[3]王潇潇.刍议褚遂良书法艺术[J].才智,2014(17):267.

[4]杨庆兴.楷尽其妙 四体同辉——千唐志斋馆藏唐代墓志书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7.

[5]梁晓军.张怀瓘书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注释:

①[清]刘熙载:《艺概》,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2014年版,第702页。

②④[唐]张怀瓘:《书断》,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2014年版,第203页。

③王澍:《虚舟题跋·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

⑤毛凤枝:《石刻书法源流考》,中华书局,清光绪二十七年会稽顾氏刻本,1901年版,第 151页。

参考文献:

[1]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65.

[2]张瀚允.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风格赏析[J].参花 ,2015(09):117-119.

[3]王潇潇.刍议褚遂良书法艺术[J].才智,2014(17):267.

[4]杨庆兴.楷尽其妙 四体同辉——千唐志斋馆藏唐代墓志书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7.

[5]梁晓军.张怀瓘书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孟云飞转自《参花(上)》 2021年第3期 P81-82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