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突厥、维吾尔和土耳其,到底有没有关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土耳其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关系 读书笔记:突厥、维吾尔和土耳其,到底有没有关系?

读书笔记:突厥、维吾尔和土耳其,到底有没有关系?

2022-08-27 05: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俄国的鞑靼人和土耳其社会中,先后出现了所谓“泛突厥主义”思潮。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上所有突厥语民族,都是一个“突厥族”;所有“突厥族”人民,要“以土耳其为核心”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大突厥国家”。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20世纪30年代,这种思潮传入到了我国新疆境内,被作为煽动狭隘民族主义和分裂的思想工具,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那么问题来了,突厥、维吾尔和维吾尔,三者有没有关联?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聊聊。

一、突厥的兴起与灭亡

1)突厥源自北狄

史学界认为,公元4—5世纪后出现的突厥和回鹘部落,均源自生活于我国北方,操阿尔泰语系语言的部落——北狄。

根据史料记载,北狄一开始居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过着逐水草而居、兼营狩猎的游牧生活。 “北狄无国都处所,俗逐水草,无城郭富室。”随着人口的繁衍,他们开始向东、南方扩张。在今山西、河北、陕西北部地区,都有他们生活的痕迹。

这里的“鬼方”,就是北狄

北狄与华夏诸部毗邻而居,双方关系十分密切。如《山海经》称:“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颇有“北狄与华夏同祖”的意味。古代殷人和秦人中,均有“祖先由鸟而生”的神话,这也与北狄“以鸟为图腾”的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北狄与华夏诸部,尽管语言不通,但由于长期交往,双方在语言上有着诸多相通之处。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在古突厥语与古汉语中,音义相近或相同的词汇超过了1000组。

不过,尽管北狄的外貌特点与中原华夏族相似,但生活方式却与之大相径庭。如“披发左衽”、食“血气不治”的半生的肉等等,且缺乏相应的礼仪制度。因此,孔子老先生一直认为,“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秦国大堡子山遗址出土的北狄骑射形象

2)北狄与商周王朝的战争

北狄与中原的商周王朝,不仅有和平交往的一面。在汉文史书中,二者间的战争记录,同样也不少。

在商朝时期,北狄已遍及中原北部各地,形成了几个较大的部落集团,即赤狄、白狄和长狄。其中的长狄部落,甚至已进入今河南安阳一带,形成了与华夏诸部混居的局面。北狄向东、南两方推进的势头,与致力于向北扩张的中原王朝必然会发生冲突。

根据史料记载,商朝对鬼方(即北狄)发动过两次大规模进攻。第一次发生在武丁时期,《易·既济》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战争过后,商朝遏止住了北狄向今山西、河北地区南进的势头。

商王武丁

不过,北狄势力向关中地区推进的步伐,一直都没有停止。很快,他们与居于关中豳(bīn,古都邑名,也作“邠”,今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的周族发生了激烈冲突。因为北狄势大,周族首领古公亶父被迫率部众迁至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宝鸡市扶风、岐山一带)。

古公亶父去世后,其子季历继承首领之位。他领导部众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训练军队,主动与商朝贵族任氏通婚,加强政治联系。

在商王武乙的支持下,季历开始了对北狄的反攻。古本《竹书纪年》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季历)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狄)王”;文丁四年(约前1108年),他领兵先后征伐燕京之戎和余无之戎;文丁七年(约前1104年)破始呼之戎,十一年(约前1099年)打败了翳徒之戎。

《竹书纪年》封面

商周易代后,周朝的疆域进一步扩大。因为周朝都城镐京(今西安市长安区)距离北狄聚居的鄂尔多斯较近,因此北狄变成了周朝重点“关照”的对象。

在建国之初,周朝就发动了多次对北狄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北狄势力损失惨重,南进的势头被有效遏制。为了生存和发展,北狄不得不向东南和北两个方向迁徙。

向东南迁徙的一支(白狄),主要分布于今河北、山西北部的长城沿线。在春秋时期,白狄乘机南下,进入华北大平原,并在今河北一带。建立了强大的狄人国家——中山国。中山国灭亡后,他们逐渐融入进了华夏族当中。

中山国青铜器

向北方迁徙的一支,一部分以内蒙古阴山一带为活动中心,后来形成了匈奴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主要是赤狄中的一支)“一路向北”,进入了漠北大草原和西伯利亚南部的原始森林。

3)从“北狄”到“丁零”

北迁至西伯利亚南部原始森林的北狄,很快便与当地的土著居民实现了融合。由于北狄是个具有相同语言和文化的族群,因此,整个西伯利亚南部地区的文化迅速趋于一致。在先秦及两汉时期的在汉文史料中,北狄和当地土著的后代,被称为“丁零”、“丁灵”或“狄历”。

俄罗斯的涅涅茨人是丁零人的后裔

随着时间内的推移,丁零人与原本分布于蒙古草原南部和中原北部“北狄”同族,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并逐渐分化为完全不同的民族——南部是以匈奴为首的部落集团,北部主要为丁零部落集团。

因为西伯利亚南部地区地形复杂,各地气候也差异悬殊。按气候特征,这一地区可分为东、西两大区域,即西部的萨彦岭—阿尔泰山区,东部的贝加尔湖沿岸和外贝加尔地区。总的来说,东部地区大陆性气候显著,即越往东越寒冷和干燥,降水量低。

气候和降水量的差异,使得两大区域的植被性质有着很大的差异,即西部是茂密的冷杉、西伯利亚松和云杉松;东部则以落叶松居多。因此,西部丁零人不仅“颇为艺植”,并衍生出了不少兼营农耕或以农耕为主的部落;而东部的丁零人,大多以狩猎、采摘和游牧为生。

丁零(高车)骑兵想象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西部丁零人的差异日益明显,最终发展成了两大相对独立的集团。从史料记载来看,回鹘出自东丁零,突厥部和葛逻禄等部则出自西丁零。

4)突厥的兴起与灭亡

进入公元3世纪以后,汉文史料中称“丁零”为“敕勒”或“铁勒”。铁勒人又分为很多互不统属的部落,先后被匈奴、鲜卑和柔然汗国所统治。到了公元6世纪,西部铁勒中的阿史那氏族开始强盛了起来。

他们从准噶尔盆地出发,向东攻入蒙古草原,并联合其他铁勒部落,于公元552年消灭了统治蒙古草原的柔然汗国,建立了以阿史那氏族为统治者的奴隶制汗国——突厥汗国。从此以后,“突厥”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突厥汗国最强盛的时期,可谓幅员辽阔,“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里海)万里,南自沙漠(漠南沙漠)以北,北至北海(贝加尔湖)五六千里皆属焉”,众多民族和部落集团,先后被突厥汗国所征服。这些被征服的民族和部落集团,被蔑称为“黑民”,不仅背负着沉重的赋税和兵役,稍有反抗就被残酷镇压。因此,各部落对突厥汗国的统治十分仇恨。

6世纪-7世纪初期的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崛起之时,中原正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南北朝后期)。突厥骑兵不断南下,逼得北方的北周和北齐两朝,不得不向其称臣进贡。隋朝统一中原后,对突厥汗国采取了分化离间兼以军事进攻的政策,“效果”十分显著。不久,突厥汗国便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599年,东突厥南下降隋,隋文帝册封其突利可汗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隋廷迁其属于河套等地;603年,西突厥达头可汗在内乱中流亡至吐谷浑故地,不知所终。至此,名震中亚及巴尔干地区的西突厥走向了分解。

突厥官兵

隋朝末年,统治日趋衰微,东西两突厥有了东山再起之势。尤其是东突厥势力,在唐朝统一中原之前,一跃成为了雄踞于蒙古草原的强势军事集团。以致于隋末军阀刘武周、王世充,甚至李渊等人,为了夺取中央政权,均先后向东突厥始毕可汗称臣,以求其军事援助。

唐太宗即位后,唐朝开始着手解决突厥问题。629年,他派大将李靖、李勣等率10万大军出击东突厥,颉利可汗兵败被俘,东突厥汗国宣告灭亡;657年,唐朝派苏定方等征讨西域,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兵败被俘,西突厥汗国宣告灭亡。至此,突厥各部落和其所控制的地域,大部分都被纳入到了唐朝的版图。

唐朝进攻东突厥示意图

在东突厥汗国亡国后的半个世纪内,东突厥各部基本上都很稳定。但由于唐廷经常征调他们出征,逐渐引发了东突厥部众的不满,尤其是一些突厥的上层人物,开始滋生了复国思想。

公元682年,于黑沙城(内蒙古呼和浩特)起家的颉利可汗后裔阿史那·骨笃禄,率兵占领漠北的乌德鞯山(今杭爱山)后,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至此,蒙古草原进入了后突厥汗国时代。

据突厥文《阙特勤碑》记载,骨笃禄先后参与了进攻唐朝北部、九姓铁勒、三十姓鞑靼、契丹、奚的军事行动,共出征47次,其中亲自参加战斗20次,一举奠定了后突厥汗国的基业。

阙特勤碑

不过,进入八世纪中叶,后突厥汗国的统治日益腐朽,国内局势动荡、内乱频繁。在唐朝和汗国境内回鹘势力的联合攻击下,后突厥汗国宣告灭亡。到此为止,一个以阿史那氏族为核心的突厥汗国,彻底烟消云散了。

5)广义和狭义的“突厥”

不过,尽管突厥汗国灭亡了,但“突厥”一词不仅一直被语言学、历史学所使用,且经常出现语义含混不清的情况。简单地说,作为族称的“突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内涵。

狭义的“突厥”,主要指建立突厥汗国的阿史那氏和与之有近支关系的氏族与部落。在突厥碑铭中,他们被统称为“兰突厥”(即“天上之突厥”)。在突厥汗国统治时期,游牧于今蒙古国草原北部,且同为“丁零后裔”的回鹘诸部族,不仅从不认为自己与突厥同族,且一直与突厥汗国为敌。

有趣的是,在11世纪出版的《突厥语大词典》中,作者穆罕默德·喀什噶里不仅以突厥人自居,并明确地将回鹘视为敌人。他在书中的诗歌写道:我们树旗于马上/去出征回鹘人/我们像飞鸟一样/飞向贼人和恶狗。

《突厥语大词典》

广义的“突厥”,则涵盖了突厥汗国境内受“兰突厥”统治的众多铁勒部落,即前面提到的“黑民”。实际上,这些部族从来不以“突厥”自居。不过,因为他们曾受突厥汗国的统治,且同操突厥语的游牧人,因此,在中原以及中/西亚王朝的文献中,时常将这些部族统称为“突厥”。

突厥汗国灭亡后,(狭义的)突厥部落余众多,大部分南迁至今内蒙古地区,并逐渐南下,最终融入到了汉族之中;至于其他的铁勒部落,如葛逻禄、拔悉密、突骑施、黠戛斯等,一直继续沿用自己本部落的名称,在故土繁衍生息。

二、突厥汗国与当代突厥语族语言各民族的关系

西突厥汗国灭亡后,余众一直在准噶尔盆地和中亚锡尔河以北地区游牧。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突厥部落逐步南下,征服了锡尔河以南的绿洲;还有的突厥部落“一路向西”,沿咸海、里海、高加索一路西迁,最远到达了小亚细亚半岛(即今土耳其地区)。

在西迁的突厥人到达中亚和小亚细亚之前,当地居民的基本盘,是以粟特人、塞种人、吐火罗人、古伊朗人等为代表的印欧语系语言民族。他们的外貌特征更趋同于白人,与有着蒙古人种(黄种人)特质的突厥人,有着很大的差别。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突厥人征服中亚和小亚细亚地区后,不仅主动与当地居民通婚,还强迫他们改说突厥语。经过数百年文化与血统的融合,自中亚向西一直到土耳其的广大区域,逐渐形成了多个突厥语族语言民族。从人种特点上看,他们多为混血人(白种人与黄种人的混血),所掌握的语言也是突厥语族语言(当然,不同突厥语族语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但是,这些“混血”突厥人,与突厥汗国时期的突厥人以及中亚和小亚细亚地区的土著人众,均不可同日而语。这些“混血”突厥的后裔,囊括了乌兹别克、哈萨克、土库曼、塔塔尔等众多民族,彼此也存在着明显的历史与文化差异。一言概之,相比于共通性,彼此间的差异性更大。

古尔—艾米尔陵墓

三、维吾尔族是如何形成的?

今天的维吾尔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源民族”。史学界普遍认为,维吾尔族是西迁回鹘与新疆本土诸部族融合之后,形成的“新民族”。

1)回鹘汗国的建立

历史上的回鹘诸部,主要生活于今贝加尔湖之南的色楞格河畔。突厥汗国建立后,回鹘旋即被征服,成为“黑民”部落之一。他们说突厥语,使用突厥文,与突厥人一样,具备典型的黄种人特征。

因为突厥汗国“世行暴虐,家法残忍”,汗国境内的“黑民”们纷纷揭竿而起,反抗突厥人的统治。在反抗突厥汗国的战争中,回鹘势力逐步强大了起来。

回鹘重骑兵想象图

公元744年,唐朝联合回鹘和其他铁勒诸部,共同消灭了突厥汗国。汗国灭亡后,回鹘首领骨力裴罗即刻遣使长安,请求册封。公元745年,唐玄宗册封他为“骨咄禄毗伽阙怀仁可汗”。唐朝的官方认可,无疑可视为回鹘汗国立国的标志。

在首领骨力裴罗的率领下,草原其他诸游牧部落被其迅速兼并,版图最大时“东接室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大体上囊括了今蒙古国的全境。与此同时,“回鹘”正式从部落名称“升级”为汗国的名称,漠北草原上原本松散的铁勒部落,也逐渐凝聚为一个以“回鹘”为名的古代民族。据专家考证,在汗国巅峰时期,境内的回鹘人大约在40万—60万之间。

回鹘汗国的疆域范围

与其他游牧政权不同,回鹘汗国可以视为与中原王朝关系最为密切、友好的政权之一。通过助唐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对西域的进攻以及和亲、马绢贸易等方式,双方在大多数时间内,均保持着相当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为此,唐朝相继将宁国、咸安、太和公主嫁给回鹘可汗。要知道,这是自西汉以来,历代中原王朝的和亲公主中,仅有的三位皇帝的亲生女儿。

2)回鹘汗国的崩溃与维吾尔族的形成

公元840年,回鹘汗国在内乱和外敌黠戛斯的进攻中彻底崩溃,回鹘人“种族离散”,纷纷向外迁徙。其中,约十万回鹘人选择南迁,进入今内蒙古和中原地区,逐渐融入汉族当中。不过,大部分回鹘人选择向西迁徙。

其中一支迁至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一带。因为西州治所在高昌(又称交州),这一支回鹘人通常被称为“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最终成为“城郭之民”。《突厥世系》记载道:“离散后的畏兀儿人民, 有一部分到了别失八里城一带, 定居下来,从事耕作。”

回鹘人迁居高昌初期,还使用古突厥文,后逐渐采用粟特字母,并创制出了回鹘文。随着城市经济和商业贸易的高速发展,回鹘文不仅是当地具有权威性的文字,并一度成为了当时西域地区广泛通行的文字之一。

1132年,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登基,建立西辽王朝,同时将高昌回鹘收为附庸。西辽末期,蒙古强盛,高昌““亦都护”决定脱离西辽,归顺成吉思汗。至此,高昌回鹘被纳入蒙古汗国的版图。

拓展阅读:读书笔记:畏吾儿文化是如何“往上带”蒙古人的?

回鹘文文献

还有一支进入中亚地区,以巴拉沙滚(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南)为中心,联合葛逻禄、处月等部,建立了喀喇汗王朝。

王朝强盛时的疆域,囊括了今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南部以及中国新疆中西部的广大区域,涵盖了回鹘、突骑施、样磨、处月、古斯、葛逻禄、粟特等众多民族。

11世纪中期,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即建都于喀什噶尔的东喀喇汗王朝和建都于撒马尔罕城的西喀喇汗王朝。12世纪,西辽几乎征服了喀喇汗王朝的全部领土,但并没有摧毁其政权,而是将其置于臣属地位。1211年汗国贵族暴动,东喀喇汗王朝灭亡;1212年,西喀喇汗王朝为新兴的花拉子模灭亡。

(疑似)喀喇汗王朝战旗

总的来说,西迁后定居西域的回鹘,既融合了在天山以北和西部草原游牧的突厥语各部,又融合了两汉以来移居于此的汉人。他们同居于南疆广大地区操焉耆、龟兹、于阗语的土著居民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长期相处、繁衍发展,到16世纪初,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维吾尔族。

不过,尽管回鹘可视为维吾尔族的“主要源流”之一,即便“维吾尔”与“回鹘”是突厥语“Uyghur”的不同音译,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今天的维吾尔族,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牧民族,也不具备“回鹘式”的外貌。可以说,维吾尔族是多元文明交融的结果。

四、突厥与土耳其的关系

今土耳其所在的小亚细亚半岛,在过去属于拜占庭帝国的核心地带,是一个以印欧人种(白种人)居民为主的地区,通行希腊文和拉丁文。

突厥汗国灭亡后,西突厥部落大规模西迁,并逐渐进入中亚,一些突厥部落在继续向西迁徙。大约在12世纪,一个被称为奥斯曼的西突厥部落,迁至小亚细亚地区并定居了下来。作为游牧人的后裔,他们能征善战,最终于1453年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消灭了拜占庭帝国,建立了奥斯曼帝国。

到15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已经占有整个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到16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占领了非洲北部、欧洲东部和整个伊朗,成为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极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突厥人征服小亚细亚后,除了主动与当地居民通婚外,还强迫他们改说突厥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实现了血缘和文化上的融合,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土耳其人”。正因为“混血”的缘故,土耳其人的外貌特征,有着“东西方结合”的特点。

五、维吾尔族与土耳其有没有关系?

清朝末期,中亚浩罕国军阀阿古柏入侵新疆,一度占领了新疆大部分(1867——1878),并建立了以喀什为中心的所谓“哲德沙尔汗国”。

1873年,阿古柏的侄子赛义德远赴奥斯曼帝国,寻求政治和军事上的支持。奥斯曼苏丹授予阿古柏“埃米尔”称号,赐以勋章和宝剑,还赠给阿古柏6门炮,1200支枪,并派出4名军事教官,“培训”阿古柏侵略军。

接受奥斯曼苏丹封号的阿古柏,不仅把苏丹的名字铸在自己发行的钱币上,还悬挂土耳其国旗,承认了奥斯曼的“宗主权”。1875年和1877年,赛义德两次出使土耳其,均“满载而归”。

阿古柏(1820—1877),被称为“中亚屠夫”,1865年至1877年率军入侵新疆,史称“阿古柏之乱”

不过,这个奉奥斯曼帝国为“宗主国”的外来政权,对新疆各民族实行了极其残暴的统治。在当时喀什噶尔市场上,用40枚银币就能“买”到当地身强力壮的年轻男性奴隶。更令人发指的是,很多当地各民族的儿童,也被贩卖到中亚和土耳其,去当奴隶。据说,阿古柏本人就拥有3000个这样的奴隶。

1875年5月,清朝政府令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收复新疆。从1876年7月至1878年1月,清军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彻底摧毁了阿古柏政权。1882年,清政府从沙俄手中收回了伊犁。1884年,清朝正式在新疆建省,设省会于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最终实现了新疆与中原内地行政制度的完全统一。

拓展阅读:读书笔记:关于新疆,我们一定要提前了解的几个“历史常识”

左宗棠雕像

20世纪30年代,“泛突厥主义”思潮传到新疆,一度成为如今“东突”“疆独”分子的思想武器。但问题是,维吾尔语和土耳其语,除了同属突厥语族语言之外,双方在历史上没有什么联系。

退一步讲,奥斯曼土耳其真想将新疆维吾尔族人看做“自己人”,又怎么能坐视阿古柏在新疆横行无忌的行径而坐视不理呢?所以,所谓维吾尔族与土耳其“同源”的理论,根本就没必要、也不值得辩驳。

六、尾声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告成立,新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新疆各族人民欢庆自治区成立

值得肯定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内地和新疆之间的联系是逐步加强的,这也正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必然。一言概之,今天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人民,都是新疆这片沃土上的主人,都是祖国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