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就故事(优秀5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的故事 我的成就故事(优秀5篇)

我的成就故事(优秀5篇)

2024-01-06 07: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成功像水,是对所耕耘土地盼滋润而不是永久的收获;失败如风,是对理想双翼的测验,而不是无底的深渊。书包范文小编精心为您分享了我的成就故事(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就故事范文 篇一

一位中国教授,在外国人开创的技术领域获得如此殊荣,还吸引欧洲医生前来学习取经,这其中,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他又是如何一路带领队伍获得国际上的肯定?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决定去拜访一下《家庭医药》的老作者、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内镜研究所所长姚礼庆教授。

说起来,姚礼庆教授与《家庭医药》渊源不浅,是本刊创刊初期第一批专家作者,为本刊撰写了不少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很多读者至今记忆犹新。

7月的一天,记者走进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在通向姚教授办公室的走廊墙上,一边陈列着五颜六色的奖杯,一边是文化展示栏,这两面墙,就像两道彩虹,给色彩单调的内镜中心抹出一道五彩的颜色,显示出这位内镜中心掌门人不一样的“五彩人生”。

上午11点,忙碌了4个小时的姚教授终于有时间接受采访。他说话很快,但不失条理,对记者侃侃而谈他的“内镜”人生。

“中国内镜一样可以走向世界”

中山医院的内镜事业始于上世纪60年代,时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的李宗明教授用德国产半曲式胃镜进行了国内第一例胃镜检查。1992年,在现任主任姚礼庆教授的努力下,内镜中心正式成立,并成为了独立的专科,2008年发展为复旦大学内镜诊疗研究所。至今,该中心已成为国内设施最先进、年内镜诊疗人数最多、内镜诊疗种类最全的医疗单位之一。2012年,内镜中心举行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挂靠在该中心的“亚太地区消化内镜培训中心”及“上海内镜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揭牌。

姚教授领导的内镜中心在赢得广大患者信任的同时,也得到得到了欧美、亚太地区同行的一致认同。“过去,我们想去听课,自己掏腰包,人家还不一定请你。现在,我们去讲课,不仅坐头等舱,还要给讲课费的,都是美金。”说到这些,这位掌门人很是自豪,脸上泛着红光。

“成功很简单:做得多,技术好”

姚教授介绍,多数情况下,国内的医院都是送医生去国外学习新技术,但在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有一个红色的签名簿,上面可以看到不少国际知名的医师到这里来调研、学习。“中山医院早期也是送医生去日本学习内镜技术。回来之后,我就开始摸索,怎么创新,怎么能做得更好?”姚教授介绍,内镜中心之所以有这样的发展,离不开6个字“做得多,技术好”。

以往,消化道异物、急性重症胆管炎、急性结直肠梗阻等疾病都需开腹手术,不仅给病患造成巨大痛苦,还容易引起意外伤害。内镜治疗凭借“小操作解决大问题”的优势,开展了很多新诊疗项目和技术,治疗量急剧攀升。2011年内镜中心诊疗超过7万例,总数为世界第一。

数量的“第一”仅仅是内镜中心发展过程中的一小步,能运用内镜微创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才是内镜中心的最终发展方向。

姚教授介绍说,“内镜中心有三方面技术是得到国际、国内公认的。第一,治疗胃、食道、结肠癌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简称ESD),日本每年做300例,我们每年做2000多例,由于目前国内开展这项技术的医院少,所以,我们的患者就多,做得多,积累的经验也越来越多。这门技术原本是向日本学的,可是现在日本却要向我们学习。”

“第二,就是对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治疗,患有这种病的患者贲门窄小,食管里面的食物进不了胃,严重的时候连水都进不了。我们最先开展poem手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姚教授向记者展示了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手术前后的照片,从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术前患者的食道很粗,而与胃连接的位置,即贲门位置却细得像一根线。术后,患者贲门的大小慢慢恢复了正常。

“最后一点,那就是我们的绝活,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独有的绝活——隧道内镜技术。这是我们自己研发、并在国内率先开展的,如今,日本、欧洲、美国也纷纷向我们学习。”

姚教授向记者讲述了这项绝活,那就是开个孔,“凿”一条“隧道”,通过“隧道”取掉食管的肿瘤组织,创伤很小,患者三四天就可以出院。“这项技术看得外国学者目瞪口呆。现在,我们每年举办2届国际学习班,向世界传授这项技术。”

“要让边远地区患者享受这些医疗成果”

内镜中心已经蜚声海内外,可是,姚教授却并没有停下脚步。他说,“我们今天能有这么好的医生,这么好的技术,是因为我们背靠一个大型医院,如果没有医院的支持,没有这么好的平台,是没有机会培养出好的医生、开发好的技术。可是,我们国家一些边远地区还有很多医院没有开展这些技术,我们应该多为这些地区的人们服务。”

有次他们去新疆考察,有患者因当地没有仪器,做肠镜要到乌鲁木齐。姚教授闻讯,立马让医生坐飞机送去仪器并免费为患者做手术。他说,“看到那里的患者为做一个胃镜要走几个小时的路,真是感到心疼。”所以,姚教授决定每年都派医生去云南、新疆免费支边,“就是要帮他们把医疗水平提高,只要他们提出什么时候去,我就派医生去,宁可把其他的会诊停掉,也要去。”不仅如此,姚教授还告诫每一位医生,“你们就是去帮忙,不要收一分钱,你们要是有困难,我给你们出。”

“学医就是要不断创新”

从接触内镜开始,姚教授就没有停止思考,停止创新。姚教授曾发过大批的随访信给肠息肉患者,结果发现3%~6%大肠息肉患者有患肠癌的可能,这为早期防治大肠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而“隧道技术”也遇到过瓶颈。如果应用食管隧道下内镜技术切除大的肿瘤,无法从喉咙取出,或者肠道肿瘤切掉了,从取不出,怎么办?姚教授又带领内镜中心的医生们开始思考,终于找到了一个新方法——双镜治疗。拿不出来的肿瘤,就在腹部开一个洞,用腹腔镜取出来,患者一样三四天可以出院。还有,手术会留下疤痕,很难看,怎么办?他们想到尽可能做隐形疤痕,比如在肚脐眼、三角区开刀,这些都需要不断创新的思维才能获得成功。

姚教授说:“工作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开拓思路,否则死路一条。”

“管理是一门学问”

姚教授是一位很有思路,做任何事都想得很长远、细致的人,他的计划可以从3年工作计划,细到1年,甚至半年。

每年春节,他都会在家里思考未来一年科室的发展,从床位是否需要增加,到每一个医生工作多少量,他都要仔细考虑。走廊那面文化墙,也是他的心血,每年一改,绝不动摇。

在科室医生的眼里,姚教授是一位细心的领导。如果医生有科研文章发表,姚教授会第一时间打印粘贴出来,以示鼓励;如果医生有新的技术,或者新的理念、想法,姚教授也会安排时间做一个讲座。

可是,姚教授也是一位严厉的“老板”,他规定,如果有仪器坏了,必须在24小时以内报修,绝对无条件保证运转,“哪怕是半夜,该买的得买,该借的得借”。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件事——“能够为更多的患者治疗”。“这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这就是姚教授的终极追求。

成就故事范文 篇二

【关键词】戏剧文学;故事;理论构成

讲故事作为一种文化行为,离不开讲什么、谁在讲、怎么讲这三个问题。相应地,我们把叙事学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故事,即情节还原后的故事本身。二是叙事者,即讲故事的人,他一般隐藏在叙事行为背后。三是话语形态,即经过叙事者调控后的文本呈现,它是叙事者叙事策略的具体体现,是具体化了的叙事策略。这三方面形成一个戏剧文学文本叙事学的理论框架。

一、情节还原,故事分析

戏剧文学文本中的“故事”,实际上是“情节”,是已经被叙事化了的故事,是一个艺术化了的文本,已经掺杂了叙事者的叙事行为,已经有了人为加工的痕迹。我们更愿意把故事与情节看作是一种“内容”与“完成内容”的关系。如果我们对情节进行“还原”,得到的就是故事。所谓“还原”,就是取消其中的叙事成份,恢复故事的本来面貌。“还原”工作的“操作平台”就是故事发生的自然顺序,任何情节都可以按照实际发生的顺序重新进行梳理排序,情节就像是故事海洋中露出水面的冰山,它毕竟只是故事的一小部分。实际上我们能够对任何一部戏剧文学文本的情节进行“还原”工作。“还原”工作就是一种“完形”活动,我们总是能够通过感知,把情节“完形”为故事。故事有时有一定的“本事”(生活的原生态)作依据,但归根到底是一种虚构,当我们开始“讲”故事时,由于使用了哪怕是最简单的语言,实际上都已经参与了一定的创造活动。对情节进行还原,可以方便我们在故事与情节的比较中,寻找其中的叙事策略和创作技巧。

那么,什么是故事呢?这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常常听到的例子是:“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这不是故事,如果改成“国王死了,王后因为忧郁也死了”才是故事。为什么说后一种情况是故事呢?首先,故事是一种状态的连续变化过程。第一个例子实际上是两个静止的状态,也就是说,它只是两个孤立的判断句,缺少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过程。如果单独说“国王死了”,它也是一种状态的变化,从生的状态向死的状态变化,但死的状态再也无法向其它状态变化,变化在这里中断了,这种变化由于缺少连续性,实际上成为一种静止状态。况且,当我们孤立地理解“国王死了”这句话时,它更多地表示一种属性和状态。这种变化过程暗示出故事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状态,否则变化就无从谈起。对一个复杂的故事来说,有些事件是功能性的,即角色面临选择,对整个故事进程起着决定性的那些事件,有些事件是非功能性的,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第二,这两种变化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具有整体的连续性。如果这两种状态在各自不同的时空中发生,各吹各打,就难以结构成一个连续性的整体,它仍然不是故事。比如说,“国王死了”与“西边的墙倒了”,这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因此,两种状态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联系性。第一例子中,我们就看不到这两种状态之间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更多的时候表现为因果关系;第三,促成这种变化的是故事主体的行动,没有行动的作用,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就不太可能。在第二个例子中,行动就是忧郁。如果把故事看作是一个句子,那么,这个句子必定有一个谓语动词。如《西厢记》的故事,如果把张生看作是行动的主体,就可以简化为一句话:张生追求崔莺莺。第四,这种由行动而引起的状态变化必定引起我们对行动主体的价值判断,从而引起一定的情感反应。总之,过程性、联系性、行动性、情感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故事四要素。

二、研究故事内外关系,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自身的表述特征

无论是实有其事的历史故事,还是经过初步虚构的故事,都有二重性,一方面,每个故事中的事物都是对现实世界中事物的转喻,另一方面,每个故事与现实世界在物质意义上完全不同,它是现实世界的隐喻。转喻和隐喻是语言学概念。雅各布逊曾经研究过“失语症”这种现象,并指出失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似性错乱”造成的,一种是“邻近性错乱”造成的。前者无法通过联想把具有相似特征的两个概念联系起来,但他们对具有相邻关系的概念却能够理解。比如他们可能不知道“香烟”和“烟囱”之间有什么相似,却会用自己熟悉的“白色”或“高兴”来说明“香烟”,这就是修辞学上讲的“隐喻”。后者正好相反,他们无法用在句法上相邻的概念组织句子,只能用隐喻性质的词语来替换一个需要说明的概念。

如果说故事的指称与指向涉及到的是故事内容的内外关系,那么,故事的母题研究就是故事内容的表里关系。世界上的故事千千万万,从表面上看是形态各异,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我的成就故事 篇三

职 业:公务员

推荐单位:如东县机关幼儿园

颁 奖 词:

他那爱的声音,不仅温暖了自己的女儿,还温暖了3万多个孩子的心。在瑰丽奇异的故事世界里,他和孩子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阅读记忆。这位被大家誉为“故事爸爸”的父亲,默默坚守着最初的愿望,悉心浇灌着万千新芽,静待花开。

“大家好,我是立志要成为孩子王的男人――兜兜爸!作为一个85后俩娃奶爸,我虽然没有奶水喂养孩子,但是我坚持用故事喂养孩子……”每当被邀请分享育儿经验,或是参加家长会、亲子读书会的时候,我都会用这样的语言来开场。不知不觉间,我已经给女儿讲了两年多的故事,给两万多名小粉丝播讲了176个故事,“兜兜爸讲故事”已经成了我的一张新名片,而且我觉得,这是比其他所有头衔都更闪亮、更重要、更让我感到自豪的一个称谓。

故事,让我找到了当一个好父亲的捷径

今年父亲节的那天,我受新教育萤火虫如东分站的邀请,在如东县图书馆作《千言万语抵不上一个好故事》的讲座。在分享现场我作了一个小调查,当问到现场的爸爸们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等于或大于妈妈的时候,全场只有一位父亲举了手;当问到孩子们,在家里是爸爸陪伴多还是妈妈陪伴多时,

孩子们几乎都给了同样的回答:

妈妈!

对于这个调查结果我并不吃惊,因为我也曾经深深地因为“如何成为一个好父亲”这个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我是一个工作繁忙的公务员。2012年,我的大女儿兜兜出生了,可是那时我还完全没有做好当一个父亲的准备――我不知道在她的成长中自己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传统的社会分工认知经常会误导我:男人就应该在外做大事,女人才应该在家带孩子。我一度认为自己在抚养孩子这件事情上将毫无建树,甚至会帮倒忙。

好在我的女儿兜兜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发:在她两岁的时候,她对故事的渴求变得非常强烈,每个晚上都缠着我给她讲故事。于是,我“被逼迫着”开始在书架上翻找兜兜妈买过的故事书,一本接着一本地开始了我的讲故事生涯,没想到这一讲就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儿童故事还抱有一些轻视的态度,觉得就是“哄小孩”用的工具。可是当一本又一本的大师之作翻过,当我开始真正用心演绎、深入其中的时候,自己都会沉迷、陶醉、流连忘返。在一本本故事书中,我和兜兜一起体会着感动、快乐、滑稽、悲伤、恐惧……也让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童年时光,仿佛儿时的阳光又重新播洒在身上。

很快,书架上的故事书读完了,我开始在网上找故事,到书店买绘本。为了给孩子选一本好故事书,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了《松居直喜欢的50本图画书》《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等十多本亲子阅读指导书。直到对各国绘本大师的作品和L格烂熟于心,我才发现自己过去对儿童读物的理解有多么浅薄。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选故事也并非易事,要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故事堆中选出适合孩子年龄、性别、教育目的的好书,需要家长深厚的阅读底蕴和对孩子的深刻了解。两年多来,我给女儿讲了500多个故事,购买了上百本故事书。我的书房里,也有一个兜兜专门的读书柜。现在,兜兜刚刚上幼儿园小班,就已经具备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也是故事的功劳。父亲节前夕,如东电视台记者还专门到我家进行采访,拍摄了兜兜自己读书的画面,她也觉得非常高兴。

我和兜兜有一个专属共读时间,那就是吃完晚饭后的一个小时。每个晚上我都会抱着她,舒舒服服地坐在书房的懒人沙发上,给她讲一个小时的故事。我们都会不知不觉地沉浸在故事的美妙世界中,享受着最美好的父女时光。

是的,原来当一个好父亲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孩子所需要的,不过是陪伴而已。是故事,让我找到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同时,这也是一条通往好父亲的最佳捷径。

故事,让我打开了通往更多孩子内心的大门

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网络配音员,所以非常擅长变化音色――无论是老人音、中年音、少年音、儿童音或者搞怪音,我都信手拈来。在讲故事的时候,我经常会根据书中的角色,极尽夸张地将他们一一演绎出来,每次都能紧紧抓住兜兜的心,或是将她逗得哈哈大笑。

在给女儿讲了一年半的故事后,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把这些好故事讲给更多的孩子听呢?于是今年4月,我开始打造“兜兜爸讲故事”的公众号,同时入驻蜻蜓FM儿童故事名人堂,用过去做配音员时使用的录音设备,把自己给兜兜讲过的好故事上传到网上。

做这件事情一开始只是一个兴趣或是公益,可是做着做着,我发现它多了一份责任。半年来,有近3000个孩子成为了我的公众号粉丝,有20000多个孩子成为了我蜻蜓FM栏目的粉丝。有家长对我说:“兜兜爸,我家孩子晚上不听你讲故事就睡不着觉!”还有一些家长说:“我

们家孩子不仅晚上听,一大早起来也要听!”

听了大家的反馈,我的内心是激动的,也是感动的,一想到每个晚上有两万多双亮晶晶的眼睛在焦急等待我的故事,我就不能也不敢停下脚步。坚持是一件辛苦的事,选材、设计、配音、编辑、配图、上传……完成一个故事,每天至少要花费1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因为讲故事是要用嗓子的,我甚至不敢让自己感冒。今年有过两次感冒发烧,也都硬着头皮坚持下来了,因为我不想看到孩子们失望的眼神――即便我看不到。

到今天为止,我的儿童故事播讲平台已经开设了176天,共上传了176个故事,每天播讲一个,从未间断,这也让我越发相信,只要真心想做一件事,那就真的不会存在什么迈不过去的坎儿。

给所有的孩子讲故事其实是一个更大的挑战,第一个难题是时间,故事太短孩子听不过瘾,故事太长孩子无法长时间专注,所以我会选择能讲5~10分钟左右的故事。有些好故事如果太长或太短,我就必须花时间进行改编。第二个难题是故事性,因为没有书,我只能尽可能选择情节生动的故事,再加上自己夸张的声音来演绎。第三个难题是互动,因为在网上播讲是单方面输出,所以我会在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加上自己设计的开放式提问,尽量让孩子们听有所获。第四个难题是平衡给兜兜讲故事的时间,我会首先满足和女儿的亲子阅读时间,然后无论如何在当晚12点前发出当天的故事――作为一个全职的奶爸,这已经是我能做到的极限。

“如果想告诉兜兜爸,就到微信里来留言吧!”这是我每个故事的结尾都会播讲的一句话,有时是留下了一些小问题,有时是想知道孩子们需要什么故事。我没有想到的是,这句话让我和孩子们的心连在了一起。有时我会收到这样的微信留言:“兜兜爸,我的名字叫乐乐,我今年5岁啦,我喜欢你的故事!”清脆而稚嫩的声音会一下子击中心底,激励着我坚持做下去;有时我会收到孩子们对小问题的反馈:“兜

兜爸,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会及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鼓励;有时我会收到孩子们的点播:“兜兜爸,我想听《三毛流浪记》!”我也会尽可能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还有很多家长通过平台给我留言,诉说他们育儿中的烦恼,或是咨询亲子阅读的书籍,我都一一解答。

兜兜三岁的时候开始上托儿所,我又给自己安上了一个头衔――“亲子共读推广人”。我开始深入学习亲子共读的技巧,仔细琢磨彭懿、汪培 、粲然等名家是怎么带着孩子一起读书的,并且和兜兜一起尝试各种共读方法。一段时间之后,我就带着故事书,定期到托儿所开展亲子共读。今年,兜兜上幼儿园了,我在开学第一天就到她的班上开展亲子共读了,讲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很多孩子回到家就缠着爸爸妈买这套故事书了。无论是在托儿所还是幼儿园,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看到孩子们纯真的内心,有时走进教室就会被孩子们团团围住,七手八脚地将他们所认为的“宝贝”(拼图、玩具火车、积木等)送给我,每当此时,我的心里总是热乎乎的。而兜兜也会感到很自豪,她会骄傲地说:“我爸爸又要来讲故事啦!”

故事,让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去进行教育

我刚刚做父亲的时候,对现代教育理念几乎一无所知。那时我的教育方式十分简单粗暴――不是惩罚就是说教,偏偏还自认为绝对正确,十分有效。

然而故事的确是具有强大力量的,当我将故事书一本一本给女儿“喂下去”的时候,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原来最好的教育是润物无声。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在说教和惩罚之外,还有更好的引导方式,而讲故事就是其中一种。

比如兜兜有时在外面玩久了不愿回家,过去我会硬拖着她上车,她会极力反抗大声哭闹,而且这样的情形会反复出现,让我精疲力竭。后来我发现兜兜很喜欢一套故事书叫《爱探险的朵拉》,尤其喜欢朵拉这个角色,我就通过角色扮演来解决这一问题。当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时,我就立刻扮演成书中朵拉的好伙伴迪亚哥,我会大声对她说:“朵拉,我们现在好像找不到回家的路啦,怎么办呢?”她立刻就进入了场景,想了想说:“那我们来看看地图吧!”我就接着说:“地图地图!map!”然后把手机导航打开,抱着她上车,顺利回家了。这样既增进了生活中的情趣,又达到了目的,还没有让她产生负面情绪,真是一举多得。在平时,我们也会经常玩这样的角色扮演游戏,乐此不疲。

再比如很多家长向我反映的孩子不愿意和别人打招呼的问题,我的女儿兜兜也有这样的表现。我就选择《小熊宝宝》系列中的《你好》绘本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让兜兜扮演小熊,而我

扮演其他小动物来互动。兜兜

说:“小鸟、小鸟你们好!”我就说:“小熊,你好!”……这样来将这个故事讲完,然后告诉她:“小熊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见人就打招呼,大家都很喜欢他。”读了这个故事之后,当兜兜在现实中遇到类似的场景时,就会触发这段愉快的记忆,她就能很自然地和别人打招呼了。

此外,我还通过在公众号播讲《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理发,不怕》等故事,成功解决了很多小朋友不爱睡前刷牙和害怕理发的问题,孩子们听了这两个故事之后,行为习惯都有了明显改善,而且还很骄傲地用微信发语音给我:“兜兜爸,我会好好刷牙”“兜兜爸,我不怕理发了”等等,有些还发来了照片,我也做了专题栏目刊登了他们的表现,他们在公众号里看到自己,都非常高兴,这也是对他们表现的间接鼓励。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教育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让我们认识到有一个更棒的自己就在前方,等待着我们去追逐和实现。而故事,就是实现这一过程的良方,它绵柔甘甜,春风化雨。

成就故事范文 篇四

锻炼记忆力

某天晚上,然然又缠着我讲童话故事,口干舌燥的我随口说:”如果你能将妈妈讲的故事复述出来,就给你讲新故事。“然然答应了。

我挑了《农夫和蛇》,出乎我的意料,这篇近500字的故事,只听了一遍,她就将故事的8成内容说了出来。这样趁热打铁的重复记忆,记忆效果特别好,在我的引导下,现在800字以内的故事然然一般听上2~3遍就能将故事完整复述出来,然然积累的故事也越来越多,半年后,然然上幼儿园了,老师告诉我,然然在幼儿园经常给小朋友讲故事,小朋友们都特别崇拜她。

小小提醒:在给宝宝讲故事之前,要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故事: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结果。这样,孩子会听得特别仔细,也有助于复述故事时抓住重点。重复讲一个故事的次数不要太多,一般讲2遍就要换一个新故事了,不然孩子会觉得厌烦,失去兴趣。

助长想像力

孩子在听故事时,想像力特别活跃,他们头脑中不断出现故事中的人物、情景,想像着以后的情节。孩子在复述故事时,有时忘记了故事内容,或对故事结局感到不满意,于是他们会增加新的内容或改编结局,在这过程中,孩子的想像力便得到了发展。然然在复述《野天鹅》的故事时,就把其中的一段复述成“艾丽莎将荨麻揉成了线,编成了五颜六色的漂亮衣服,她想到哥哥们穿着这样的衣服,该是多么的英俊好看,如果我们的妈妈仍然在这个世上,看到这一切,该是多么的开心,亲爱的妈妈,你到哪里?艾丽莎落泪了。”比原文更加丰富和精彩。

小小提醒:孩子讲故事时跑题是常见的事,但不能总让孩子沿着自己的思维满世界跑,不然会让“跑题”成为习惯,令孩子觉得认不认真听故事都无所谓了。

提高表达能力

孩子在讲故事时,会不知不觉地积累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用故事中的词语来描述场景。然然从故事中学到的如“奄奄一息、如珍珠如玛瑙、不可思议、强词夺理、得意忘形、后悔莫及、恩将仇报”等,运用得也越来越贴切,表达水平得到了飞跃的进步。

小小提醒:有时孩子的表达往往“词不达意”,或乱使用成语词语,父母不要嘲笑孩子,应先表扬孩子会使用新的词语了,然后解释词语的真正意思,帮助孩子理解,并鼓励孩子继续使用新的词语进行表达。

增强识字能力

我的成就故事 篇五

一、故事之于儿童

道德生命成长的深刻意蕴

故事之于道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深刻的意蕴,表现出特有的魅力,因为从价值判断上来看,故事可以唤醒儿童的道德生命。

故事的深刻意蕴之一:让儿童获得一种身份,确立起道德成长的责任意识。爱尔兰的哲学教授理查德•卡尼在他的著作《故事离真实有多远》中,一开头就这么认为,讲故事对人来说就像吃东西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饮食可使我们维生,而故事可使我们不枉此生,因为,“众多的故事使我们具备了人的身份”[1]12。故事是在人类社会中才会发生的文化现象,讲故事是人特有的文化行为,是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人类,认识了世界,也认识了自己。这种认识是一种价值判断。20世纪的思想家汉娜•阿伦特认为:“特定的人类生命,其主要特点……就是它充满着最终可以当做故事来讲的事件……”故事关乎着人类生命,人类特定生命就是精彩的故事。对于儿童来说更是如此。故事往往把孩子带到一个遥远却又近在咫尺的世界,从故事中他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也许故事中他所喜欢的“那个人”就是“我自己”。这种自然的比照,让儿童逐步认识到自己该是谁,自己该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对身份的寻找和认同,使儿童逐步形成了对道德追求的责任感以及光荣感。显然,这种身份的确认具有丰富的道德意义,无形中形成儿童道德生命成长的力量。同时,我们不妨这么去认识:儿童的道德生活具有生动的故事性,抑或说,他们的道德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叙事生活。就是在故事的阅读、讲述、倾听中,儿童提升了自己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对身份、对道德责任的认识。

故事的深刻意蕴之二:将儿童的时间人格化,让儿童在快乐的道德生活中塑造自己的人格。故事总发生在过去。老外婆总是这么起头去讲她那古老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下子,孩子跟着老外婆的讲述来到了悠远的历史上的某一天。所以,虽然时间已过去很久,但一旦回想它,它就会带着故事中诸多人物历史的体温,悄悄地来到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中,来到孩子们的身旁。故事在“时间”中将人凝练,人格在故事的进行中清晰起来、丰富起来。是故事赋予“时间”以人格意义:“叙事故事就是将时间从零碎的时刻与一个个无关的消逝向一种模式、情节、神话转变,从而将时间人格化。”[1]13不难理解,儿童在阅读、讲述、倾听故事中,将过去的时间拉近,将自己融入在故事之中,和故事中的人感同身受,同喜同悲,一起经历与感悟。更为重要的是,儿童也在“时间”中创造着自己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用时间书写着自己的道德经历与感受,用时间表达着自己的道德诉求与期盼,用时间演绎着生命中的遭遇与解决问题的智慧。可以说,儿童怎么对待时间,就是怎么对待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故事;有什么样的故事,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格养成。今天,我们让儿童去阅读故事、讲述故事、倾听故事,正是引导他们用故事中所提供的模式,为自己铺设快乐、幸福的生活之路。时间就是这样,让故事、生活、人格形成链条;故事就是这样,让时间具有了人格意义――时间与故事就是这样,引领着儿童的道德生活。

故事的深刻意蕴之三:故事是一个可以分享的世界,儿童在分享的世界中获得了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故事具有“公共性”,意即故事是让大家阅读和评说的,而且类似事件的积累,会转变成社会的共性,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所以,故事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这个世界面向所有人,所有的人都可以进入这个世界。因而,故事是一个可以分享的世界,阅读故事、讲述故事、倾听故事就是分享这个世界所提供的知识和经验。儿童总是不自觉地和自己的经历、体验联系起来;即使儿童从未经历过、体验过,故事也总会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想象,于是无形中又与故事中的人走到一起来,在想象和现实的联系中,故事似乎成为自己的故事。其实,这是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意大利瑞吉欧小镇幼儿园创始人马拉古齐创作了一首诗《其实有一百》,第一部分就说:“儿童/是由一百组成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2]当儿童打开一本故事书的时候,当儿童托起腮帮儿、睁大眼睛准备倾听故事的时候,他是在准备进入这个由一百组成的世界,他期盼在这个丰富的世界里发现真、善、美,创造人类快乐、幸福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式,而且去梦想五彩绚烂的未来的可能的生活。正是在这个可以分享的世界里,儿童把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意义逐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丰富着自己的道德情感,影响着自己的道德实践。而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都是无痕、无音、无形的。阅读、讲述、倾听故事,对儿童来说,充满着诗意和魅力,是一个多么令人陶醉的道德生命成长过程啊!

二、故事之于儿童道德生命成长的特质

故事于儿童道德成长之所以有这么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是与故事所具有的道德教育特质分不开的。笔者认为,这许多优势和资源凝练成并呈现出一种特质,那就是:故事是对儿童道德成长的一种积极的暗示。

所谓暗示,是采取某些隐含的手段和措施,对人的心理状态施加影响的过程。故事,正是巧妙地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很艺术地把教育要求暗含在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言行中。故事的这种暗示具有积极的意义,成为一种唤醒力量,使儿童的心理状态发生积极变化,使儿童的心理潜能得到有效开发。

一者,故事具有鲜明的文学性。故事的文学性,不仅让儿童喜欢故事,更让儿童得到解放。《哈利•波特》小说之所以能吸引世界儿童的眼球,是因为作者具有儿童文学解放儿童的理念。J•K•罗琳女士说:儿童文学不是一本教科书,不是叫孩子把脸转过来,在他脸上打一记耳光,让他牢牢记住教训,而是让孩子摆脱成人世界对他的束缚,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去。儿童文学应是解放儿童的文学,作为儿童文学样式的故事,当然也应是解开捆在孩子身上绳索的一种力量。解开绳索,解放儿童,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暗示,而是对儿童心灵的唤醒。正是在心灵被唤醒、被解放的过程中,儿童敞开自己的胸怀,认同并接纳故事的暗示,建立起道德的审美意义。

二者,与文学性联系在一起的,是故事的亲和力。不可回避的是,故事总有教育性的,故事的教育意义不显山不露水,相反,显现的是一种亲和力。这种亲和力让儿童产生亲切感,从而去亲近它,进而信任它。因此,读故事、听故事,就是和同龄的小伙伴谈心、交流,即使是故事中的成人,在儿童心目中,也会把他们当做可以交谈的大朋友。当代儿童需要的是成人对他们的尊重、信任,需要的是倾心的交谈、平等的讨论,而非一本正经的教育,更非严厉的训诫。故事的亲和力营造了和谐、宽松的环境,让儿童快乐地走进故事世界,去经历人生初始的一次又一次美丽的相遇,去逐步感受社会的要求、教育的期盼以及自己的道德成长。

三者,故事的趣味性。故事应当是“好玩的”,是有意思的。对于儿童来说,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阅读能让我们快乐平静地生活。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牢牢抓住这把钥匙,就能开启儿童一生幸福的大门。儿童有许多美好的心愿,据调查,上海儿童的第一心愿是快乐学习。何止是上海儿童呢?我们反对娱乐化的低俗和娱乐的唯一存在,我们也警惕“娱乐至死”的可能,但从不反对故事的趣味性,生动、活泼、有趣的故事吸引孩子,而教育的意义、道德的要求就在趣味之中。我们常常欣喜地发现,就是在儿童的笑声中,道德的绿芽开始萌发。这样,故事的教育暗示插上了快乐的翅膀,飞进了儿童的生活世界。

故事的这一积极暗示是一种轻轻的点击,是一种悄悄的点化,是真诚的建议,是一种没有任何承受之重的启发。这种暗示可以转化为儿童成长的力量,这种力量温和而又强大,不需言明而又十分清晰。正是这样的力量,往往使儿童的心灵在刹那间震撼,在刹那间醒悟,在这种激情或是冲动的推动下,开始了道德想象和道德实践。

故事道德教育的特性和魅力有两大重要支撑,即两个“基于”:一是基于故事与儿童生活的契合。故事植根于生活,儿童故事更是植根于儿童生活,故事中的人仿佛是他们的伙伴或是他们所熟悉的、所喜欢的人,故事中的事仿佛就发生在他们身边,甚或就是他们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故事是“他人”的,但儿童认为是自己的,是现实的。故事不仅关照着儿童的现实生活,而且引领着儿童未来的生活。故事往往是对儿童未来的生活、未来的世界发出的一种信号,充满着未来对他们的期盼,因而他们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和追求。显而易见,故事的暗示性对儿童道德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因为,价值就是理想中的事实。二是基于儿童的可能性。儿童就是一种可能性,“面对着儿童,就是面对着可能性”[3]。所谓可能性,既是“还没有”,还没有成熟,还没有确定,还没有完成,又是“将会是” “将要是”。正是这种未确定性、未完成性,才使儿童充满着无限的创造的潜能。儿童的希望,更在未来,在于未来他们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将会有一种什么样的道德水准。故事之所以发生暗示,是故事中的道德现象、道德问题、道德追问,与儿童的道德生成的巨大可能性相契合,激发他们道德成长的愿望,激起他们对美德的追求,激开他们道德的困惑,进而转化为道德情境中的选择。如果儿童的心灵世界中没有这种发展的可能性,故事的暗示特质将会失去根基。

三、故事之于儿童

道德生命成长的实现方式

故事充溢着对真善美的赞美和歌颂,饱含着人类对儿童的期待,可以说,美德就在故事中。但是故事中的美德不可能直接进入儿童的心灵,这需要过程,即在一定方式的推动下,经历转化的过程,逐步内化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外化为道德行为。方式就如渡船,让儿童完成一次具有道德意义的摆渡。智慧的方式,就有可能使儿童拥有一个故事,好比是获取了一道“美德护身符”。

其实,智慧需要与道德同行,或曰,没有道德的机智、聪明,是不能称之为智慧的;道德是智慧的题中应有之义,甚或是智慧的内核。所以,作为一种实现道德意义转化的智慧的方式本身就应是道德的方式。当然,智慧还具有其他一些特征。运用故事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无非是阅读、讲述、倾听、讨论以及表演、实践等。问题是,在运用这些方式时是需要智慧的,因此,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些方式寻找智慧的因子。智慧的方式,说到底,就是让故事里的生活与儿童现实的生活相联系、相融通,让故事里表达的情感与儿童的心灵发生共鸣,让故事里的儿童与现实中的儿童走到一起来,让现实中的儿童与故事里的儿童有一次次美丽的相遇、一次次倾心的交谈。这种基于儿童生活和儿童心灵理解的方式,才是智慧的,因而是有魅力的。

比如,无论是讲述、倾听,还是阅读、思考,都是将故事文本里人与事,“移植”到儿童自己生活的时空之中。首先,这种“移植”是一种比照,是生活情景的比照。因为比照,儿童就会自然地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道德差距,而去追求故事中所表现和阐释的美德。其次,这种“移植”是一种想象。生动的故事在生动地讲述与静心地倾听中,儿童会就故事中的生活展开联想,想象自己的未来,构筑理想生活的图景,开始酝酿一种新的生活。最后,在发生“移植”前,儿童要作一番道德价值的判断与选择。这一判断、选择的过程,是儿童情感与理性相交融的过程,是心理、心灵的一种“移植”。

比如,让儿童阅读、讲述、倾听,还有表演。儿童表演,是饰演故事中的某一个角色,这种角色的互换,让儿童亲身去体验和感悟,真切地理解和领会。故事表演,将儿童与故事中的人与事融为一体,是一种深度的对话,已超越了故事文本的移植;是一种道德践行,但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行动。当然,我们并不赞成所有的故事都让儿童表演,也不赞成故事表演的匆忙与仓促。儿童道德生命的成长,关键是儿童整体人格的形成,而整体人格的形成来自儿童内心的价值积累。正如日本金井肇博士所坚持的那样:坚决反对每开展一个道德项目(德目)教育之后就匆忙谋求道德价值的实践化。显然,在没有很好理解和丰富积淀的情况下的故事表演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比如,讨论。我们不能满足于故事的阅读、讲述和倾听,讨论是促进故事中道德意义内化的很重要的方式和环节。好的讨论具有以下一些功能:一是分享。通过讨论,使故事成为一个可供分享的世界,而且使讨论过程也成为一个分享、交流的过程。二是启发。每个人对故事的理解都有自己的视点,而这些视点无不具有个人领悟的独特之处。正是在讨论中,某个人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让大家看到了故事中不同的美丽侧面。三是矫正。讨论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出现不正确的想法和看法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让不正确的意见影响儿童的道德价值却是不行的。正是讨论,可以互相补充和修正,可以在价值意义澄清中提高儿童的道德认识。

故事是人类对儿童的一种馈赠,寄托着社会和时代对儿童无限的期待。从另一个角度看,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一份故事;再往深处看,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生活创造一个故事。儿童更是这样。儿童是缪斯性存在,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具有在生活中创造故事的可能性。故事之于儿童道德生命成长的深刻意义,在于用故事引领儿童对真善美的追求,在于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开启自己道德生活的新世界,用自己的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具有道德生命的最好故事。因此,故事对儿童,具有特殊的魅力――唤醒儿童的道德生命。

参考文献:

[1] 卡尼。故事离真实有多远[M].王广洲,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

[2] 刘晓东。解放儿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52―153.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