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 · 发现动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家级国宝有哪些动物名字 国宝 · 发现动物

国宝 · 发现动物

2024-07-06 01: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名称:玉龙

质地:玉

时代:新石器时代后期

尺寸:高26厘米

级别:一级文物

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土时间:1971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赛沁塔拉出土

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liè)鬃(zōng)飞扬,躯体卷曲若钩。这件玉龙造型生动,雕琢精美,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这件玉龙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鼻部前突,有两个并排的鼻孔,似有猪首特征。新石器时代很多遗址中都发现有类似龙形的遗存,或为蚌塑,或为彩绘,或为雕塑。商代甲骨文中的“龙”字和妇好墓出土的玉龙都显示,龙是一种巨头、有角、大口、曲身的神兽。新石器时代最符合这些特征的文物,应属红山文化中的这种蜷体玉龙。

名称:玉龙

质地:玉

时代: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

前1046年)

尺寸:高5.1厘米,长7.5厘米

级别:一级文物

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土时间: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 好墓出土

玉龙呈墨绿色,上有褐色沁斑。它的造型生动有趣:龙首微昂,双角后伏,“臣”字状目,眼珠突起,鼻部微凸,张口露齿;龙身于右侧盘曲,尾尖内卷,两短足前屈,各有四趾。背脊饰扉棱,身、尾饰双线阴勾菱形纹与鳞纹,左足外侧饰云纹。

龙是商代造型艺术中重要的主题,常见于青铜器、玉器与骨角器的装饰,仅妇好墓就出土了9件玉龙;而且,在龙的刻画中,眼部多为“臣”字状,身、尾多饰鳞纹与菱形纹,中脊以扉棱表现。这些程式化的纹样,既标志着商代艺术的成熟,又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龙的诠释。

名称:青铜神兽

质地:青铜

时代: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

前476年)

尺寸:通高48厘米,长46厘米,

宽24.6厘米  

现存:河南博物院

出土时间:1990年河南省淅川县徐家岭9号墓出土

龙首、虎身、豹尾、龟足,这件青铜神兽的造型十分怪异。它张口吐舌,侧首凝视,表情神秘。龙首上六条龙形小兽盘绕向上,巧妙地构成了神兽的触角,背部曲尺形支架上立着一只龙形怪兽。通体镶嵌绿松石,图案有龙、凤鸟、云纹、涡纹等,精美华贵。

楚国匠人用精湛的分铸法,分别浇铸完成插座、怪兽、龙头等附件,使其能拆卸组合,且衔接紧密。这件青铜神兽是青铜器中的上乘之作,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美学鉴赏价值,反映了青铜铸造手工业的惊人成就及古代匠师的非凡才能。

名称:白釉龙柄联腹传瓶

质地:瓷

时代:隋代(公元581年—618年)

尺寸:高18.5厘米,口径5.2 厘米,

底径2.5厘米

现存:天津博物馆

在瓶子肩部的两侧,各塑一条修长的龙形柄,柄上的龙头探入瓶口内,似在贪婪地吸吮着瓶中的玉液琼浆。双龙柄为手工捏塑而成,手法简单干练,形象生动逼真。

瓶底刻有铭文:“此传瓶,有並(bìng)。”由此得知,这个瓶子的名称应为“传瓶”。“有並”,可以理解为此瓶瓶身双腹相连,也可理解为此瓶成双。这件传瓶造型新颖别致,代表了当时白瓷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成为隋代稀有的瓷酒器精品。

名称:鎏金铁芯铜龙

质地:铜

时代: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尺寸:高34厘米,长28厘米

重量:2.8千克

级别:一级文物

现存:陕西历史博物馆

出土时间:1975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草场坡出土

整条铜龙形体流畅,极富动感:两只有力的前脚紧扣地面,龙头与上身呈“S”形,龙嘴张开,露出尖利的牙齿与弯曲的龙舌,两眼圆睁,直视前方,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一簇鬃毛自龙角下方向后飞扬,龙尾从高高上扬的后肢处反折向龙头上方。

这条鎏金铁芯铜龙可以说是唐代龙形象的代表之作,充分表现出了唐代龙凌厉遒劲、神采飞扬的风格特征。

名称:赤金走龙

质地:金

时代: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尺寸:长4.1厘米,高2.1厘米

重量:4克

级别:一级文物

现存:陕西历史博物馆

赤金走龙为四足站立状,长吻细颈,颈部弯曲呈“S”形,尾部由粗而细,尾端回勾。在头顶的凹槽中,焊接着用细金条弯曲而成的双角,四肢与躯体也由焊接而成。龙的须髯(rán)、齿状鬣毛、鳞片等细部均采用錾刻手法刻画。赤金走龙形体虽小,但形神兼备,生动有趣,体现出唐代工匠在制作小件工艺品方面的技艺纯熟,是唐代金银器中的罕见物品。

在唐代,龙还不完全是皇家专用图案和皇家标志,因此,唐代工匠在塑造刻画龙时,主要从艺术角度去表现,而不是强调龙的狰狞与威严。这也是唐代龙纹与后世龙纹的重要区别。

名称:铜坐龙

质地:黄铜

时代:金代(公元1115年—1234年)

尺寸:高19.6厘米

重量:2.1千克

级别:一级文物

现存:黑龙江省博物馆

出土时间:195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出土

这件珍贵的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整条龙呈踞坐式,龙首微仰,似吟啸状,左前腿高举,与左后腿间有腾云相连,右前腿着地,与右后腿相接,龙首、肩部和四肢有鬃毛向外翻卷,尾部上翘,龙身饰有云纹,呈现出一种腾云驾雾的效果。

铜坐龙集龙头、犬身、麒麟背和狮尾四种动物特点于一身,看上去威风凛凛,造型罕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到唐宋时期,龙的形象(凤眼、鹿角、蛇身、兽肢、鹰爪及流畅的体形)基本确定下来,广为后世效仿,并保留至今。

几千年来,龙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今天是北方小年,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龙年大吉!

转载自:《中国儿童画报-动物大世界》

往期回顾

国宝 · 发现动物 | 踏歌而来的“巡回乐队”——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国宝 · 发现动物 | 六千年前的彩陶画——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国宝 · 发现动物 | 两千年前的环保灯——彩绘雁鱼青铜釭灯

国宝 · 发现动物 | 虎声咆哮间 千军万马来相见——战国杜虎符

国宝 · 发现动物 | 跨越千年,心有灵犀——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国宝·发现动物 | 青铜象尊——始于殷商代的大象符号

国宝 · 发现动物 | 妇好鸮尊——女将军和“神鸟”

国宝 · 发现动物 | 陶鹰鼎——跨越6000年的重逢

策划:郭茜 单文

编辑排版:杨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