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业的主角为什么必须是国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企多还是民企多啊 能源行业的主角为什么必须是国企?

能源行业的主角为什么必须是国企?

2024-07-12 14: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工程属性是能源行业的外在属性。之所以说能源行业具有工程属性是因为能源行业和建筑工程投入类似,都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收益率不高等特征。

以三峡电站建设为例,当时预计的动态总投资约为2200亿元,其中还不包括库区地质灾害治理、三峡输变电工程等投资。而三峡电站建设周期长达15年,从1994年动工到2009年正式完工,其中艰辛非国有企业才能坚持下来。根据测算,三峡电站年发电收入约300亿元人民币,想要收回2200亿元的初始投资需要7年以上的时间,这还不包括融资成本的利息,所以说,民营企业在这样规模化的投入面前,根本不具备实力参与。

即便是在投资周期和资本需求相对较小的光伏产业,民营企业也难以与国企抗衡。从第三批光伏领跑者中标的数据我们就不难发现,国电投、中广核、中节能、北控等国企独立中标量达50%,整体中标量为87.5%,而民营企业独立中标的项目只有20万千瓦,仅占总量4%。民营企业在于国有企业较量中,丝毫不占优势,即便光伏市场最初的探路者是民营企业,一旦国有企业进入,他们就是行业的领军人物。

国企的性质决定其有实力成为主角

能源行业是一个场面宏大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只有国有企业才够分量成为“台柱子”。有实力、有担当、敢牺牲、承载国家意志等属性让国有企业具备了成为能源行业主角的基本素质。

翻开国有企业的定义,我们看到这样的描述: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

夕阳无限好

1.国企具备超越商业利益的可能性。国企的定义说明国企可以超越单纯的商业利益,去干那些民企看来是费力不讨好的“傻事”。对于民企来说,盈利是企业的发展宗旨,而对于国企来说,盈利只是应对国资委考核的一个方面,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的特征决定了国企对于复杂的能源市场的接受度远高于民企。

2.国企具备牺牲精神。能源开发利用从一定程度上是政治任务,对于一些盈利性差、耗时长、风险性大的项目,只能由国企来做。国企在承担社会责任上,更具备“牺牲”精神。民企在趋利性的驱使下,绝对不做亏本生意;国企却在更多的时候承担着经济稳定、社会稳定、能源安全稳定等多种责任,在非常情况下可以做出非市场性的行为,但这归根结底是为了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

3.国企体现国家意志。不仅如此,国企还承载了一定的国家意志,在世界范围内体现国家的影响力,这是达成国家战略意图最有力的武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时间,我国非同一般的建设速度离不开国有企业超出市场规律的做法,面对当前棘手的能源供需、能源安全、能源环保问题,同样需要国有企业这种强力作用。

4.国企的融资能力非民企可敌。因为国企与政府、银行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大部分国有企业在银行的授信额度、贷款的利率水平都好于民营企业。这一属性让国企在许多高投入、大规模的行业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长期以来,重资产的能源行业,国有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实力傲视群雄。因为资金为王的能源产业,只有国企才能获得巨额融资,当动辄千百亿的能源项目招投标之时,民营企业多数时候只能望洋兴叹,偶尔有机会能和国企合作,就已经是莫大荣幸。

房子和手里的硬币的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

5.国企侧重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尽管不是以营利为唯一目标,但是它们必须要做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国有企业的注意力永远都在重资产上,能源行业作为最具发展前景的重资产企业,国有企业自然不会放过,无论是水电、核电、光伏、风电还是油气、火电,这些能源产业必然要成为国有企业发展选择的重要目标。在当前经济有下行风险的大环境下,能源作为为数不多的增长型产业,必然是国企战略投资的热门之选。

6.国企是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有力措施。经济是国家的根本,控制了经济就控制了国家的命脉,所以重要的产业必须由国家直接管控,比如石油、电力、煤矿等,如果这些产业私有化,会给国家的统治带来风险。这也是国企必须在能源行业唱主角的重要原因。

能源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对国家的统治和安全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把能源产业完全交给民企,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某些细分领域出现危机。

绿色能源背景

综上所述,特殊的行业属性和企业性质让能源行业必须由国企来唱主角。另外,做能源产业的人需要永远记住一点,能源安全是关乎民生、政治、国之根本的重要产业,作为能源产业的一员,我们需要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的发展蒸蒸日上,才能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