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内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四川基民 国共内战

国共内战

2023-04-17 11: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國共內戰从上方顺时针起:四平战役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馬家軍的回族士兵、20世纪40年代的毛泽东、蒋中正正在视察士兵、粟裕正在孟良崮战役前夕视察前线日期第一次國共内战:1927—1937年第二次國共内战:1945—1950年[註 1][1][2]:20[3]:240[4]:1-2[註 2]地点中国大陆、台灣海峽、中緬邊境结果 中國共產黨獲得決定性勝利,控制中國大陸及絕大多數沿海島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國民黨敗退臺灣,但雙方對全中國領土均有法理主張参战方 中國國民黨

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1927年-1937年) 中國國民黨 中华民国國民政府 國民革命軍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1946年-1949年) 1948年以前: 中國國民黨 中华民国國民政府 國民革命軍 1948年以後: 中國國民黨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國軍

1987年至两岸分治现状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國軍 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1927年-1937年) 中国共产党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1937年) 中国工农红军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1946年-1949年) 1947年以前: 中国共产党 八路軍 新四軍1947年以後: 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9年至两岸分治现状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官与领导者 蔣中正 陳誠 何應欽 李宗仁 阎锡山 白崇禧 顾祝同 胡宗南 胡璉 劉峙 李彌 孫立人 黃維(被俘) 張靈甫  马鸿逵 吉星文 杜聿明 薛岳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周恩来 任弼时 彭德怀 邓小平 林彪 粟裕 项英 博古 张闻天 王稼祥 徐向前 陈毅 贺龙 叶剑英 劉伯承参战单位 第一次: 國民革命軍第二次: 國民革命軍 (1948前) 中華民國國軍 (1948後) 第一次: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次: 八路軍 (1947前) 新四軍 (1947前) 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7後)伤亡与损失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1065萬人死亡[5],其中3年解放戰爭殲滅國民黨軍625萬余人[6] 战间期 二战导火線 1919年-1929年凡尔赛条约 1919年6月聖日耳曼條約 1919年9月特里亞農條約 1920年6月第一次拉巴洛條約 1920年11月進軍羅馬 1922年10月比法佔領魯爾 1923年1月-1925年8月科孚事件 1923年8月-9月平定利比亚(英语:Pacification of Libya) 1923年-1932年道威斯計劃 1924年罗加诺公约 1925年12月国共内战 1927年-1937年杨格计划 1929年中东路事件 1929年經濟大蕭條 1929年-1941年 1930年-1939年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一·二八事變 1932年1月纳粹党掌权 1933年苏法互助条约 1935年3月英德海军协定1935年6月何梅协定1935年7月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 1935年10月-1936年5月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进军莱茵兰 1936年3月西班牙内战 1936年7月-1939年4月反共產國際協定 1936年11月绥远抗战1936年11月西安事变1936年12月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德奧合併 1938年3月五月危机(英语:May_Crisis)1938年5月慕尼黑協定 1938年9月布莱德协议(英语:Bled_agreement_(1938))1938年8月 蘇台德區問題 1939年3月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 1939年3月英波軍事同盟 1939年3月義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 1939年4月諾門罕戰役 1939年5月-8月鋼鐵條約 1939年5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波蘭戰役 1939年9月 查论编

國共內戰(英語:Chinese Civil War,另稱中國內戰)是20世紀上半叶中國爆发的内战,也是20世紀中國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內戰,可分为第一次國共內戰第二次國共內戰两個階段,是中國現代史的重大轉折點。内战一方为1947年行宪之前由中國國民黨领导的國民政府與行憲后的中華民國政府,另一方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領導的軍隊與政權,中国共产党一方在內戰中最終取得中國大陸地區的統治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國國民黨則與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造成台灣海峽兩岸政治分立與軍事對峙的局面,而雙方自1979年1月1日起軍事停火[7],但是在法律以及政治上,其實國共雙方內戰還沒結束,因為沒有簽署停火協議。

1925年,主张聯俄容共的國民黨領袖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右派与中共以及支持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左派之间的矛盾迅速扩大,導致國共兩黨的合作關係出現裂痕。在國民黨建立國民政府發動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两党矛盾激化。1927年4月12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在上海宣布清党;同年7月,汪精卫领导的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分共,國共兩黨正式決裂。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開始武裝夺权,並先後建立中国工农红军及數處革命根据地,與定都南京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分庭抗禮。1928年12月,國民政府完成北伐、形式上統一南北後,自1930年起先後五次圍攻共產黨在南方之根據地。1934年,在第五次圍剿戰爭中,国軍攻佔當時中共中央所在的中央苏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被迫展開长征,於1935年抵达陕北。1936年12月发生西安事变後,國共雙方同意停止內戰,达成合作抗日协议,中国工农红军編入國民革命軍,中国共產黨統治的陝甘寧邊區則在名義上由國民政府直轄。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将大量地方军阀武装推上抗战前线,而胡宗南等中央军精锐则包围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則以游击战为主,建立大量敌后根据地。国共双方皆指责对方抗战不力,並多次军事冲突[8][9]。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国共之间的矛盾因裁軍、行憲與聯合政府等議題再度凸顯,導致雙方爆發連番軍事衝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逐漸改稱中国人民解放军;經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三大會戰後,解放軍在東北與華北取得軍事上絕對優勢。另一方面,國民黨在1947年結束訓政、將以黨治國的國民政府改組為行憲之中華民國政府、將國民革命軍改組為中華民國國軍,頒布動員戡亂令,並以推行金圓券等金融改革措施提振當時尚處戰後疲弱的中國經濟,尝试以改革換取知识分子與中產階級的支持,但改革失敗反使國民黨民心盡失。1949年4月,國共雙方在北平進行停火談判但告失敗,中國人民解放軍隨即發起渡江战役,佔領中華民國首都南京、第一大城上海,並漸次奪取絕大部分的中國疆域[10][11]。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更名後的北京成立[註 3],而隨著國軍在戰爭中節節敗退,中華民國中央政府輾轉於1949年12月撤退至臺灣臺北[12]。自1955年大陳島撤退後,中華民國政府有效統治範圍限縮在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諸島,維持至今[13]。雙方最後的地面戰役為1961年中緬邊境的江拉之戰,而游擊戰則一直持續到1975年。[14]1979年雙方海上衝突停止後[7],並於1987年開放非官方機制的交流。

目录 1 内战根源及背景 2 第一次國共内戰 2.1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两党矛盾 2.2 国民党武力清党 2.3 南昌起义及冲突加剧 2.4 结束 3 抗日戰爭时期的缓和期 4 第二次國共内戰 4.1 抗战后局勢(1945年-1946年) 4.2 國軍全面進攻(1946年-1947年9月) 4.3 战局逆转(1947年9月-1950年8月) 4.4 海峽對峙(1950年-1979年) 4.5 停火狀態(1979年至今) 5 评价 5.1 中國國民黨 5.2 中國共產黨 5.3 臺灣民間 6 相关作品 7 参见 8 注释 9 参考文献 9.1 引用 9.2 来源 10 外部链接 内战根源及背景[编辑]

国共内战的根本原因是國共两党在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在民主建设尚未成功的中国,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通過吸引选票来使得自己之主张上升为国家政策[15]。

国民党之政治主张经兴中会到1920年代发展,在北伐战争时期形成,以孫中山所提出的三民主義、五权宪法为主的指导思想,力图于民族、民权、民生等领域上,通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逐步达到中国之统一民主富强。其终极目标为建立一个以西方民主社会為範例的、军队国家化、政治实现民主的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从1921年建党以来,经历巨大变化。平均地权是两党根本分歧。最初主导思想是通过暴力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经历数次失败后,参考列宁斯大林的苏联模式,逐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一年后,1922年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6]中国共产党把国民党视为“不具备广泛群众基础的阶级政党”,而自视为“代表广泛群众基础的无产阶级政党”。同时,中国共产党也认为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对象。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這與當時國民黨政治主張冲突,不可避免地使兩黨逐漸產生对立。

另一方面,国共双方都有发展自身武装力量的传统。辛亥革命后,中央政府被北洋军阀把持。由于北洋政府军力强大,孫中山意识到,国民党没有自己的军队,就没有可能成功革命。所以国民党自改組起,便从苏联引进党指挥枪模式,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国民党的武装力量通过北伐战争彻底推翻北洋政府统治,于1928年在形式上统一南北。北伐战争过程中,國共關係逐漸恶化。1927年8月1日从南昌起义开始,共产党也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试图夺取政权。至此,两党都各自掌握自己的军队,內戰於焉展開。

第一次國共内戰[编辑] 主条目:第一次國共內戰 中山艦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两党矛盾[编辑] 更多信息:联俄容共、北伐和中山舰事件

1920年8月,孫中山在广州宣布重组护法军政府,继续护法运动。但其与曾为立宪派的陳炯明在政见上发生冲突,终于引发六一六事变。孫中山回到上海后势单力薄,需要重新借助外界力量的支持。这时越飛与北洋政府谈判未果,与吴佩孚联系又遭到拒绝,到达上海与孙文会晤后一拍即合。双方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开始了国民党与苏联的合作。而当时尚在襁褓之中的中国共产党,在未有自身的军事力量的前提下对苏联方面言听计从,在城市革命上更需要友党的支持,也就跟随苏联开展国共合作。陳炯明被多路军阀击败后,孫中山被迎回广州,建立起大元帅府,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协助下重组国民党架构,组建黄埔军校,苏联在军事上也多有支持。第一次国共合作此时达到高潮。中國共產黨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此源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提议),黄埔军校的不少学生也加入中國共產黨。

但孫中山去世之后,蘇聯利用中共將國民黨分裂為左右兩派[17],国民党中的实力派势力担心靠苏联和共产国家支持并领导的中共靠掌控党政要职逐渐坐大。[18][19]中國共產黨與蘇聯顧問鮑羅廷以「黨的力量在前,革命的武力在後」為理由,在國民革命軍中發表北伐必敗論,並於廣州市區散發傳單,反對北伐統一。6月,中國共產黨中央會議討論北伐問題,並通過反對北伐統一的決議[20]。

1927年3月10日,由蘇聯全權領導掌握的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統一黨的領導機關決議案》,通過了「統一革命勢力」、「統一黨的領導機關案」等反蔣中正方案。同時為防止蔣中正獨攬專權,會議缺席選舉汪兆銘出任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中央黨部組織部長,並決議不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改為7人集體領導,免去原來由蔣擔任的上述職務,將蔣降為普通委員。

国民党右派与中共以及支持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左派产生矛盾,国共合作开始产生裂痕,国民党加速分化为不同派系。西山會議乃是国民党右派开始排斥共产主义的标志。及至1926年5月11日中山舰事件,以及蒋中正在国民党的地位上升,中共与国民党其他派系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中共与国民党各派决裂,并被请出国民党。苏联及中共改组国民党成布尔什维克党的计划破灭。由于没有本党的军队就难以存续,中共几年后便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

国民党武力清党[编辑] 参见:中国国民党清党、四一二事件、马日事变和七一五事件

中山艦事件後,由於和蔣中正产生政見上的分歧,汪精衛離開廣州,前往法國馬賽。12月,國民黨左右派正式分裂,鮑羅廷隨國民政府遷往武漢。1927年2月,汪精衛回國途經蘇聯,會見斯大林。回國後,汪精衛就任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反對蔣中正排共,堅持容共,4月5日和中共領袖陳獨秀發表《國共兩黨領袖汪兆銘、陳獨秀聯合宣言》。4月12日,蔣中正在上海發動「四一二事件」。汪精衛發表講話,痛斥蔣中正武力清黨,表示「反共即是反革命」。蔣中正遂成立南京國民政府,是為寧漢分裂。蔣中正下令「清黨」,清除國民黨內中共黨員,並在各地大規模捕殺中共分子。

5月中,經李宗仁及朱培德斡旋,武漢及南京避免開戰,決定分頭繼續北伐。月底,共產國際決議改變中共方略,準備武裝工農成立新軍,進行土地改革;但仍留在國民黨內,使國民黨及武漢國民政府成為工農革命獨裁機構。與此同時,中共在湖南开展流血的土地改革,鬥爭地主,使國民黨不少軍官不滿,終與何鍵發生衝突;何鍵、朱培德等亦開始清共,是為「馬日事變」。事变中,中共及倾共民众死亡达数百到一千余人。7月13日,中共發表宣言,声明因武汉广东之复杂关系,中共党员应退出國民黨。7月15日,汪精衛識破蘇聯與中共的奪權計劃,决定与南京方面主動進行和平分共,同时召開緊急會議,通過《統一本黨政策案》,要求在國民政府和軍隊中任職之中共黨員立即聲明脫離中共,否則停止其一切職務。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分共。

南昌起义及冲突加剧[编辑] 参见:南昌起义、分離主義、寧漢復合、反围剿战争和长征 1931年十月革命节,江西瑞金叶坪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国典礼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劉伯承、葉挺、賀龍(其時非中共黨員,為國民黨左派成員之一)等發動南昌起义(國民黨視之為暴動),是中共首次建立正式武裝部隊。8月4日,起義军放棄南昌,南下廣東,國共首次武力衝突爆发。8月7日,中共召開八七會議,確定武力奪取政權,第一次國共內戰全面爆发。起義軍後來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又改編為中国工农红军。8月14日,蔣中正下野,武汉國民政府与南京國民政府合并,寧漢合流。

9月,桂系軍閥和西山會議派掌握南京國民政府大权,汪精衛下野。同月,毛澤東在湖南、江西發動秋收起義。10月,汪精衛到廣東否定南京政府,鮑羅廷經蒙古回蘇聯。11月,蔣中正回到上海,邀汪北上。12月11日,中共在葉挺、葉劍英領導下發動廣州起義。12月12日,成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但廣東国军將領張發奎調動軍隊反攻,12月13日,红军失败,被迫撤離廣州。12月16日汪精衛辭職赴法國。

自1927年建軍後到1937年抗战爆發,中共展開土地改革,並多次與國軍战斗。這段時期,中国国民党稱為“剿匪”、“剿共”,中国共产党則稱為“土地革命战争”、“十年内战”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1930年起,國民黨先后对中共位于江西、湖南之控制区实行五次围剿,前四次未能成功。红军通过运动战,成功守卫南方根据地。但在第五次围剿中,國民黨在德国顾问建议下步步为营,采取持久作战和堡垒主义进攻红军;加上中共方面因為采用了共产国际派驻顾问李德的错误策略,损失惨重。红军主力被迫自江西瑞金轉進至陝西延安;中共稱為「二萬五千里長征北上抗日」(國民黨則稱為“流竄”),同时,一部分红军在南方坚持游击战。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但在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后,成功突破國军重重封锁。途中,中共召开遵义会议,毛泽东重获军事领导权。最终长征的红军在仅余少量部队的情况下到达延安。

结束[编辑] 更多信息:西安事變

1936年,周恩来与中华民国陆海军副元帅张学良交往甚密,张学良甚至还提出申请加入共产党[21],最后被共产国际拒绝。1936年12月12日,時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總司令的东北军將領張學良和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總指揮的西北军將領楊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行政院院长蔣介石,要求蒋介石立即抗日,停止「剿共」,史稱西安事變。最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國民黨基本停止與共产党作戰。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共兩黨于9月22日正式和解,第一次国共内战结束。

抗日戰爭时期的缓和期[编辑] 参见:中国抗日战争、國共摩擦、黄桥战役和皖南事变

西安事变后,國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的冲突趋于缓和,这段缓和期中共称之为“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7月7日卢溝橋事變後,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7月17日,蔣中正在庐山发表讲话,表明了中国对日本退让的底线以及准备全面抗战的态度。8月22日至8月25日洛川會議中毛澤東称中共之真正任務,關于軍事問題,抗日戰爭將是一場艱苦持久戰。紅軍之基本任務是:“創造根據地,牽制消滅敵人,配合友軍作戰(主要是戰略配合),保存和擴大紅軍,爭取共產黨對民族革命戰爭的領導權[22]。”紅軍的作戰方針是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爭。1937年9月,陕甘宁苏维埃政府改組為國民政府行政院所直轄的陕甘宁边区政府,陕北地区紅軍约4万人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后依抗战序列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战場;另约8000名在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抗战期间,國民黨主要与日军主力进行正面作战,中共则在沦陷区开展游击作战。中国与日本发生22次大型会战和上万次中小战斗。其中有國軍與少數八路軍將領擅自協同参与的平型关战役。中共也有单独的对日作战如百团大战。国共之间曾爆发多次冲突,影响最大者,当属“黄桥战役”和“皖南事变”。

抗日战争结束时,红军发展到130余万人,民兵260余万人,解放区拥有约一亿人口[23]。

第二次國共内戰[编辑] 主条目:第二次國共内戰 用小推車支援共產黨後勤的農民 1947年3月10日,中共首都留守处人员从南京返回延安3天后,国军胡宗南兵团从洛川沿成榆公路向延安进攻 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台灣路線

1945年8月起開始的第二次國共内战,中國國民黨稱為“動員戡亂”或“抗共衛國戡亂戰爭”,中国共产党則称为“解放戰爭”,也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战后局勢(1945年-1946年)[编辑]

抗日战争结束后,因为国军与共产党部队冲突加剧[24],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飞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谈判。谈判内容主要是投降日军接收,共产党部队与国军的合并,共产党战后的参政议政等问题。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决定在年底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国共两党與民盟、中國青年黨、中國民主社會黨等代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和平建国纲领等五个决议案,一致同意在和平建国纲领下,共同实现民主宪政[25][26]。但实际上双方冲突未有结束。2月底,虽受反苏运动等因素影响,国共双方仍达成整军方案,统一将国共军队整编为中国国防军。协定划定全国驻军服务区,各军队集结在此统一整编;整编以12个月为一期,分期缩编部队,直到完成全国60个师的目标。3月底,国共达成迄今最后一个正式协议——东北停战协定,但对东北内战无实际约束。

二战结束後,由于苏联控制了中国满洲(中国东北)及蒙疆(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毛泽东欲接管满洲,以便能更好地与蒋中正的国民党继续展开武装斗争。而斯大林则为了避免和美国支持的蒋中正国民党政府冲突的进一步加剧,拒绝了毛泽东的要求,决定在中国推行“联合政府”政策。尽管如此,苏军于1946年在撤离满洲回国之前,依然为中共抢占满洲的真空地带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27]。例如苏联红军曾经把缴获自日本关东军的部分日本武器移交给林彪的东北野战军[28]

國軍全面進攻(1946年-1947年9月)[编辑]

1946年3月至1947年3月,国共双方边打边谈,在东北、中原、华北等处展开争夺。1946年一月停战令之后,军事冲突暂息数月;同年3月,蘇聯自東北撤軍,中国共产党隨即迅速占領重要據點並阻止國軍北上,導致4月時東北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6月26日,山东和中原地区再度爆发冲突,中国共产党将此视为全面内战起始点。同年11月15日,在共產黨與民盟的抵制下,國民黨與青年黨、民社黨等召開制憲國民大會,並於該年12月25日通過《中華民國憲法》。與此同時,國民黨调集三路兵力,集结在陕甘宁边区和延安周围。国民党为迎接制宪国大,下达了第四次停战令,但对军队无实际约束力。11月19日,周恩来所率的中共代表团结束了与国民党进行了一年多的和平谈判,返回延安。

1947年1月初,国民党应美國特使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要求,先后三次呼吁中共举行圆桌会谈,解决两党争端。中共认为国民党没有诚意,中共南京代表陆定一回应,“废除伪宪法(指中華民國憲法)和恢复1946年1月31日军事位置,是恢复和谈的最低限度”[29]。国共谈判破裂。1月29日,美国政府决定终止对军事调处执行总部的关系,放弃国共调处工作,退出三人会议,迅速撤退了美方派驻军调部的人员。次日,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解散三人小组及北平军调部。2月3日,美国驻延安联络团人员撤离。6日,北平军调处执行部美军人员撤退。2月底,国民党下令在南京、上海、重庆之中共留守处代表於3月5日前撤离首都卫戍司令部、淞沪警備司令部、重庆警备司令部,分别致电函京沪渝中共代表,所有中共人员限期全部撤退[30],并关停重庆《新华日报》社。3月7日,董必武率中共代表团返回延安。

1947年3月15日,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南京开幕[31]:8312。蒋中正主持,出席中央委員146人,候補中央委員46人,列席各地黨部及三民主義青年團書記長68人;蔣致开幕词,称“中共全面叛乱……政治解决的途径已经绝望……政府为捍卫国家统一,保障人民安全,当然不能坐视变乱而不加制止……我敢断定,决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我们建国工作的完成。”[31]:8312同时声称“实行民主,结束训政,改组政府”[31]:8312。3月17日,参谋总长陳誠向三中全会报告军事,历述一年来建军、复员、整军工作之情形及对中共之军事情況,称:“剿匪绝对自信,绝对有把握”,“剿匪应以军事为中心”,“如果真正作战,只需三个月即可击破共军主力……政府用兵之目的在于平定叛乱,非至共军全部解除武装不止。”[31]:83143月24日,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闭幕,並发表宣言,宣称中国国民党之任务为:完成宪政准备,确立建国规模;消除统一障碍,巩固国家基础[31]:8320。至此,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彻底破裂。

1947年3月至9月,中共軍隊處於守勢,寧可喪失关內所有根據地,也要死守東北;国军則向中共控制区进攻。由于采取運動戰打击国军,国军屡受打击,还要分兵把守占领城市,机动兵力日益不足。

1947年,中共軍隊拋棄國軍番號,陸續改稱為中国人民解放军,簡稱「解放军」,国民党方面则称为“共军”。

战局逆转(1947年9月-1950年8月)[编辑] 参见: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1947年9月至1948年9月,解放军开始展开主动攻势,在东北将國軍压缩至几个孤立城市,在中原地區則擁有優勢地位,對首都南京所在的華中地區形成壓迫,國共雙方的武力優勢逐漸反轉。1948年秋季,解放军在东北、华东、华北三个方向发动战略决战,即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三大战役,并取得全部三场战役的胜利。在三大战役中,国军总兵力损失150万人以上,精锐兵团几乎全军覆没,除西北外,長江以北的地區幾由解放軍所控制。與此同時,共產黨開始在北方動員十數萬名幹部南下,以此作為接管南方政權的主要力量。盡管戰局對共產黨有利,但是農村的南下幹部動員卻一度十分被動,甚至發生了幹部逃亡的現象,反而是城市的失業知識青年更積極地響應共產黨的南下動員[32]。

苏多柏拉托夫在其1994年出版的个人回忆录《特殊使命(英语:Special Tasks)》一书中说,苏联在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这些战略进攻行动期间特意引发“第一次柏林危机”,是斯大林和毛泽东共同协商而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计划,他们想以此转移美国对中国国共内战的战略注意力,将美国的援助重心牵制在欧洲,减少美国对反共的蒋介石领导下的国军的援助力度。[33]

另一方面,國民政府在1947年國民大會代表選舉與1948年立法委員選舉後行憲,由國民大會選出蔣中正、李宗仁為首任總統、副總統,將國民政府改組為一府五院的中華民國政府,並在該年9月實施金圓券等經濟改革措施,以企圖挽救民心。但金圓券在同年底即告失敗,造成國民政府統治區內急速地通貨膨脹,使經濟情勢更加混亂。

1949年1月21日,面對軍事與經濟上的失利,蔣中正宣布引退,副总统李宗仁出任代总统。李宗仁接任后有意停戰。4月,国共双方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但中華民國政府無法接受共產黨所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談判遂於4月20日宣告破裂,解放军隨即發動渡江战役,攻下南京、上海等中部大城,並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拿下華中與華南大部分地區,國軍則不斷向東南沿海與西南撤退。9月26日,新疆省國軍駐軍倒戈。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平(後復名北京)成立;中華民國政府則相繼撤退至廣州、重慶、成都等城市,最终於該年12月7日撤退至臺灣。

西藏地方當時處於半獨立狀態,並未受中華民國政府指揮。1950年4月西昌战役,解放軍攻下西康省的西昌县,10月發動昌都戰役,此後解放軍進入西藏。1950年8月,解放軍奪取萬山群島。

海峽對峙(1950年-1979年)[编辑] 参见:朝鲜战争、两岸问题、中美关系和台海現狀 蔣中正毛澤東 1949年10月1日舉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金門縣大膽島上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标语,1986年8月金防部司令趙萬富上將令烈嶼師長龔力少將興建,翌年二人同因三七事件去職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告台湾同胞书

1949年3月15日,新華社發表題為《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的社論,首次提出「解放台灣」的口號。1950年元旦,《人民日報》的社論把「解放台灣」的任務放在當年的「四大任務之首」。[34]隨後1950年後幾個月,解放軍一方面逐一攻下沿海島嶼,一方面在福建集中兵力,為渡海攻臺做準備。美國則坐視內戰結束,台海戰事一觸即發。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国总统杜魯門宣佈「台灣海峽中立化」,派遣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解放軍渡海攻臺難度倍增。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抗美援朝」之後,原本預備攻臺的部隊調往朝鮮半島作戰,因此在東南沿海作戰暫緩。朝鮮戰爭期間,中华民国政府在聯軍統帥麥克阿瑟支持下積極備戰,试图全面反攻大陸,多次嘗試突擊東南沿海島嶼,連連爆發如南日島戰役、東山島戰役等戰鬥,但歷年戰事皆以撤退和失败告終。1953年朝鮮戰爭正式停火。

1954年12月,美國与中华民国政府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總統艾森豪宣佈「台灣海峽中立化」解除,保證對台湾軍事援助不再斷絕。1955年1月,解放軍攻占一江山島。失去一江山岛的屏障,中華民國國軍在戰略考量下,決定不再分散兵力駐守浙江沿海島嶼,轉而加強金門與馬祖之防備,遂于2月在美軍協助下主動撤離大陳島全數軍民。解放軍取得大陳島後,中華民國政府的有效統治範圍退縮至台澎金馬並延續至今。

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對駐守金门之國軍發動榴弹炮突擊,在四十四天內,向金門射擊砲彈幾近五十萬發。金門防衛司令部副司令官吉星文、趙家驤、章傑等中彈阵亡。9月2日,中华民国海军沱江號在金門料羅灣附近外海遭到解放軍魚雷艇包圍與猛烈的攻擊,幾乎沉沒。9月11日,駐守金門之國軍炮擊廈門火車站。9月22日,美國八吋大口徑巨炮由中華民國海軍運抵金門。海軍與空軍皆有交手。双方皆称胜利。其後十年,除1965年間偶發的東引海戰、東山海戰和烏坵海戰之外,兩岸海空軍不斷有零星交手,雙方各有戰損,但大體而言,双方控制领域并无太大变化。另一方面,由于代表中国作为战胜国接受了日本赔偿舰艇如丹阳号,以及接受了美国援助,此时的中華民國的海空军实力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针对大陆民船的关闭政策得以长期执行。台湾方面允许海军、空军搜捕、击毁大陆籍船只的法律至1992年才废止。

停火狀態(1979年至今)[编辑] 更多信息:六二七事件和小金門高炮誤擊廈門事件 廈門思明區的「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宣傳標語。金門大膽島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心戰牆。

197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臺湾同胞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从1958年开始对大金门、小金门、大膽、二膽等岛屿炮击,國共內戰軍事衝突告一段落。

1984年,駐紮在金門的中華民國國軍因追擊海上逃兵莊輝亮,金東師先使用輕兵器後改以105毫米榴彈炮射擊,擊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的草嶼,0.19平方公里的孤島上落彈150餘發,造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兩名戰士身負重傷,但中国大陆对此事表示沉默,既未還击,也未抗議。1987年3月7日,烈嶼師發生「東崗慘案」,6月破案法辦後,蔣經國總統於7月宣佈臺灣地區解嚴。

1991年4月22日,中華民國國民大會通過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同年4月30日李登輝總統以總統令公佈。5月1日起動員戡亂時期正式結束,中華民國政府不再視中共為叛亂團體,承認中共政權統治中國大陸的事實[35],並宣布結束兩岸敵對狀態[36][37]。

1994年11月14日上午,小金門国军駐軍進行火炮試射,因射程計算出錯,誤擊廈門市郊黃厝村塔頭社,造成4名大陆民工受伤,其中重傷兩人[38]。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对此事件表示严重关注,认为这是一起破坏海峡两岸和平气氛的恶性事件,並强烈谴责台湾当局的罪恶行径,坚决要求台湾当局迅速查明情况,公布事实真相,并严惩肇事者,但後無下文[39]。

1996年中華民國第一次總統直接民選,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以東南海域為目標,實施彈道飛彈試射,中華民國國軍均進入高度備戰狀態。[40]這次危機由美國第七艦隊以「經過」之名進入台灣海峽而緩和,但解放军軍機「不出海」之默契從此被打破,解放军軍機活動範圍延伸至台灣海峽中線,壓縮了中华民国空军預警時間。

2007年中共十七大時,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锦涛再度提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主張,当时執政的民主進步黨不予理睬。但在二次政黨輪替後,國民黨籍的總統馬英九称「不排除」與中國大陸簽署和平協議,不過並沒有時間表[41]。2011年10月又再度提出[42],之後又表示會先經過公民投票同意再簽署[43]。但此說仍引發台灣以民進黨為首的泛綠陣營的批評,認為是片面為統一而鋪路的投降式協議,涉及改變現狀,但台灣人民並未賦予他這項權力,且缺乏第三者的監督與保證,美國等盟邦亦質疑中共並不可靠,最後無疾而終。[44][45][46][47][48]2014年春爆發太陽花學運,兩岸後續談判受阻。2015年在新加坡舉辦兩岸領導人會面,但雙方未發表共同聲明或簽署協議,和平協議仍僅止於討論層面[49][50][51][52]。

2022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造成两岸关系再度恶化,解放軍首度出現於台灣本島東岸附近操訓[53][54],軍艦、軍機均跨越海峽中線[55][56]。

评价[编辑] 参见:中華民國歷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中國國民黨[编辑]

國民黨方面認為:自從1911年推翻清朝開始至1949年,中國政局從未穩定,經受著由軍閥割據、北洋復辟勢力、國共鬥爭、日本侵華而造成連年戰爭災害,可以說中華民國自1912年至1949年間治理時期,一直處於戰亂與動亂。面對清朝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條約,國力衰弱的中國,難有和平穩定的治理時期來證明其統治能力。引發社會弊端叢生,人民生活艱苦,國家積弱,政府無暇顧及百姓民生[57]。不过在此期間,中華民國大致統一中國版圖,並且領導中國在對日抗戰中取得勝利,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及常任理事國。為當時中國的復興,有相當貢獻。

中國共產黨[编辑]

中共方面認為:在民國時期,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方式,重新夺回权利和土地,成为了人民寻求生存权的最直接,最简单的途径。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特别是大地主阶级和大买办阶级,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他们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其政治代表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右派。而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動知識份子界,被国共内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视为敌人。[58]

臺灣民間[编辑]

此外,戰爭造成的結果為中華民國僅能有效控制台澎金馬地區,與其法定的領土大相径庭,造成台灣社會對臺海兩岸現狀的定義、以及在國家或民族認同上逐漸分歧或對立,而出現「一臺一中(一邊一國)」、「一國兩府」、「一國兩區」、「一中各表」、「兩個中國」、「一個中華民國」、「憲法一中」等各種論點,莫衷一是,至今仍是敏感話題。隨著時間的流逝,臺灣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對中國的認同有逐漸降低或消失的趨勢[59][60][61],而更加強調與中國大陸無關的臺灣主體意識[62]。

相关作品[编辑] 电影 《大决战》 《古寧頭大戰》 《異域》 《823砲戰》 《集结号》 《建国大业》 《10+10之穿過黑暗的火花》 記錄片 台灣記錄片《尋找一九四九》 电视剧 《一把青》 报告文学 张正隆《雪白血紅》、《枪杆子1949》 其他书籍 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李敖《大江大海骗了你》 参见[编辑] 相關黨派 中國國民黨 国民党反动派 国民党右派 国民党左派 中国共产党 國共關係 國共合作 国共谈判 民主党派 蒋匪、共匪

相關政權 中華民國 中华共和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个中国、两个中国 中國統一 台海現狀、台灣問題

中华民国主题 中国共产党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 共产主义主题 军事主题 冷战主题 历史主题 相關事件 制憲國民大會 動員戡亂 長春圍困戰 金圓券風暴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搶救大陸學人 泰北孤軍 金门炮战 公民投票法

注释[编辑] ^ 中國大陸教科書認為1949年4月攻佔南京標誌著戰爭的勝利,而西方學者一般認為1950年8月萬山群島戰役後戰爭才逐漸平息。在青海與中緬邊境的戰役分別於1958年和1961年結束,海上衝突則至1979年止,1991年中華民國政府單方面宣告停止動員戡亂。 ^ 1950年後至1979年,海峽兩岸仍有零星武裝衝突。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日期,另一说法是於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日。参见开国盛典。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 Westad, Odd. Decisive Encounters: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6–195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305 [2020-02-08]. ISBN 978-0-8047-4484-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 蔡東杰; 洪銘德; 李玫憲. 第二次國共內戰(1945-1949). 圖解兩岸關係. 五南圖書出版. 2017-02-01 [201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6).  ^ 林志宏. 圖解中國史. 五南圖書出版. 2015-06-01 [201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2). 一九四九年前,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為爭奪中國統治權,至少爆發兩次的內戰……第二次則是於一九四五年起至一九四九年結束。  ^ 謝適言. 蘇聯的援外政策分析:以西班牙內戰(1935-1938)與國共內戰(1945-1949)為例 (PDF). 國立政治大學. 2011-06 [2019-09-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5-10).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間,第二階段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稱之為解放戰爭  ^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歼敌总数究竟是多少. [2012-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4).  ^ 解放戰爭--資料中心--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cpc.people.com.cn. [2023-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3).  ^ 7.0 7.1 總統出席「823戰役50週年」紀念大會. [2016-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3).  ^ 國軍歷史文物館,烽火國難. [2012-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7).  ^ 何應欽:「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民國72年,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出版 ^ 林桶法. 從溪口到臺北:第三次下野期間蔣介石的抉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史館 [2014年2月23日] (繁體中文). ^ 關安邦. 古寧頭大捷之前因與影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華民國國防部. 2009年10月 [2014年2月23日] (繁體中文). ^ 從大歷史的視野看中共建政與兩岸分立六十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民國100年12月21日 ^ 異域孤軍大事記. 阿美米干官網. [2020-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 亦客. 《国共三年血战:巅峰对决》 内战根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李颖. 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人民网. [202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31).  ^ 「史達林承認過去以共黨分子分化國民黨為錯誤之舉,唯有蔣介石才能牽制日本,須先嚴防日本侵犯中國而逼進蘇聯邊界。同時蘇聯消息報、真理報也公開支持蔣介石」見墨爾:《蔣介石的功過:德使墨爾駐華回憶錄》,1994年 ^ 苗体君,试析陈独秀的北伐观,人文杂志1997年第05期 ^ 相禹,要全面认识陈独秀对待北伐的态度,军事历史1992年第04期 ^ 唐寶林、林茂生,《陳獨秀年譜》,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256頁 ^ 书摘:西安事变前张学良曾申请加入共产党. [201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9).  ^ 毛泽东为何力主游击战抗日?. 新华网引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09-09-17 [2009-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4).  ^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45年). [2009-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2).  ^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汪朝光,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 ^ 政治协商会议纪实,重庆出版社,1989 ^ 李炳南,政治协商会议与国共谈判,永业出版社 ^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第六部分:斯大林与中国内战的起源 ISBN 978-7-5097-0926-9 ^ 杨奎松《读史求实》:苏联给了林彪东北野战军多少现代武器. [2013-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6).  ^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的声明》,1947年1月,《陆定一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ISBN 978-7-01-001104-2 ^ 南京卫戍司令部致电梅园新村中共联络处限期撤退令. 重庆: 大公报. 1947-03-01. 梅园新村十七号中共南京联络处及代表团公鉴:自贵党拒绝和谈,关闭和平之门,贵党军队在各地公开叛乱,处处攻击国军,而贵党人员又在各处散播谎言,鼓动变乱,本部为维持地方治安,应请贵处将留居本京人员于本年三月五日前全部撤退,并将现在驻京人员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务,即速造册函送本部,以便护送 离境,特此电达,即希查照,首都卫戍司令部俭秘印  ^ 31.0 31.1 31.2 31.3 31.4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 周 俊. 中華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夜における幹部の南下動員に関する考察 : 華北地域の農村・都市部の比較から. 中国研究月報. 2019.  ^ 新浪网:1948年柏林危机是否影响中国. [2013-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3).  ^ 解放軍「武統」台灣會贏嗎?港媒這樣預測. [202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1).  ^ 認識中華民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史館 ^ 總統參加國際獅子會中華民國總會會員代表大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華民國總統府 ^ 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 華夏經緯網-兩岸關係大事記. [2015-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 桂宏誠:1991年國共內戰已結束. [2015-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1).  ^ Behnke, Alison. [2007] (2007). Taiwan in Pictures. Twenty-First Century Books. ISBN 978-0-8225-7148-3. ^ [中評社香港6月9日 馬英九:不排除與大陸簽署和平協議]與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析) 097-008號兩岸和平協議之戰略意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馬拋和平協議 綠批統一時間表. [2012-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0).  ^ 馬:和平協議須公投 沒過不會簽. [2012-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0).  ^ 馬英九「和平協議」說法在台引爭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中文網, 2011年10月18日 ^ 民進黨民調:台多數民眾不相信和平協議, BBC中文網, 2011年10月26日 ^ [1]黃昆輝批馬:和平協議恐成投降協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時報, 2011-10-18 ^ 引柯林頓觀點批馬 陳唐山:簽和平協議等於投降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4-18, 自由時報, 2011-10-18 ^ 簽和平協議 陳唐山批馬︰沒代表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時報, 2011-10-18 ^ 專訪邱進益談兩岸和平協議問題. [2022-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 兩岸和平協議的虛與實(上):和平協議是什麼?. [2022-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 總統針對「兩岸和平協議」議題提出「十大保證」. [2022-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 存档副本 (PDF). [2022-04-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4-14).  ^ 聯合新聞網. 互別苗頭 國防部首發我艦東部監控共軍艦艇圖. 聯合新聞網. 20220806T164713Z [2022-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6) (中文(臺灣)).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聯合新聞網. 中共軍演時間軸day3/共軍東部戰區宣布:6日繼續在台灣3區域實戰演習(不斷更新). 聯合新聞網. 20220806T172700Z [2022-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6) (中文(臺灣)).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TVBS. 默契不再?共機頻越「海峽中線」 無法律約束│TVBS新聞網. TVBS. [2022-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8) (中文(臺灣)).  ^ 中時新聞網. 共軍機艦連日穿越 海峽中線默契瓦解 - 政治要聞. 中時新聞網. [2022-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7) (中文(臺灣)).  ^ 黄力之. 国共内战的道义合法性. 博览群书. 2009, (8) [2009-12-27]. ISSN 1000-41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 毛泽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人民网. [2009-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1).  ^ 重要政治態度分布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 2011/10/08 台灣智庫「國情調查」 (PDF). [2012-05-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4-26).  ^ 一國兩區與統獨、國族認同民調 (PDF). [2012-05-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11-07).  ^ 新世代國家認同 民調:越來越偏向台灣意識. [2012-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3).  来源[编辑] 毛泽东著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愚公移山》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蔣中正著作 《中國之命運》 《蘇俄在中國》 《剿匪成敗與國家的存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反共抗俄基本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其他文章 《国民党统治期中国到底饿死多少人》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国共内戰 Arthur Waldron 著,岳健勇 譯:〈中國沒有眼淚——假如蔣介石沒有進行1946年那場決定命運的賭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9) 查论编第一次国共内战(1927年-1936年) 战役列表 戰鬥列表 國共內戰主條目 前奏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山舰事件 三·六慘案 安慶慘案 三·一七慘案 汉口事件 四一二事件 寧漢分裂 寧漢合流 宁汉战争 广州四一五事变 马日事变 七一五事变 1927年-1931年 南昌起义 三河坝战役 秋收起义 清涧起义 万安暴动 黄麻起义 湘南起义 广州起义 三灣改編 井冈山会师 渭华起义 平江起义 百色起义 龙州起义 反进剿 反会剿 大柏地战斗 龍巖戰鬥 两当兵变 第一次反围剿 龍岡戰鬥 東韶戰鬥 第二次反围剿 富田战斗 白沙战斗 中村战斗 广昌战斗 建宁战斗 第三次反围剿 蓮塘黃陂戰鬥 方石岭战斗 黄安战役 宁都起义 1932年-1936年 豫鄂皖邊區圍剿 商潢战役 苏家埠战役 潢光战役 赣州战役 漳州战役 兰田暴动 南雄水口战役 乐安宜黄战役 金溪资溪战役 第四次反围剿 黄陂战役 東陂戰役 霹雳山战斗 草台岗战斗 仪南战役 第五次反围剿 硝石戰鬥 松毛岭战役 长征 湘江战役 四渡赤水 泸定桥战斗 懷玉山之戰 直罗镇战役 东征战役 西征战役 山城堡战役 西路军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結束 延安時期開始 西安事变 1937年国共谈判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共摩擦 抗日战争 第二次国共内战 查论编國共摩擦(1937年-1945年)中國國民黨 — 中國共產黨1937年

1937年国共谈判 · 查封《解放》西安分销处 · 抗敌救亡会吞并西救 · 两党委员会

1938年至1940年1月国民党中央与中共中央

武汉会战 · 民众团体战时行动规约 · 解散三个武汉群众团体 · 三民主义青年团 · 解散十三个西安救亡团体 · 《关于对党外各种政治团体及其分子之态度的决议》 · 宣侠父遇害 · 西安劳动营 · 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 · 《限制异党活动办法》 · 《共党问题处置办法》 · 《沦陷区防范共党活动办法草案》 · 《异党问题处理办法》 · 《处理异党问题实施方案》 · 《陕甘两省防止异党活动联络办法》 · 《第八路军在华北陕北之自由行动应如何处置》 · 《运用保甲组织防止异党活动办法》 · 國民黨五屆六中全會 · 《必须制裁反动派》 · 进犯陕甘宁边区 · 關閉八路軍辦事處 · 洛阳谈判 · 1940年国共谈判

河北

河北民军(张荫梧): 民八事件(博野事件、冀中事件) · 曲线救国 · 深县事件 · 冀中平原戰役 · 赵侗事件

石友三:孟村事件 · 三討石友三(冀南反顽战役、卫东战役、直南川反顽作战)

鹿钟麟、朱怀冰、孙殿英:进攻太行区 · 磁武涉林战役

山西

晋绥军(阎锡山)-山西新军: 吉县会议 · 秋林会议 · 活凤会议 · 冬季攻势 · 晋西事变(十二月事變)

山东太河惨案(博山慘案)甘肃陇东事件湖北鄂东惨案陕甘宁边区

土桥事件 · 龙州堡事件 · 瓦窑堡事件 · 镇原事件 · 宁县事件 · 旬邑事件

新四军

平江惨案(涂正坤) · 确山惨案(竹溝慘案) · 镇江惨案 · 半塔集保卫战

其他

成都抢米事件(罗世文 · 车耀先)

1940年7月至1942年国民党中央与中共中央

綦江惨案 · 1940年国共谈判 · 《中央提示案》 · 调整游击区域及游击部队办法三种 · 《剿办淮河流域及陇海路东段以南附近地区非法活动之异党指导方案》 · 皓电 · 佳电 · 《剿灭黄河以南匪军作战计划》

新四军

苏北战争(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 · 三路进攻新四军计划 · 围攻八路军独立第三团 · 闵家桥血案 · 四打王光夏 · 郭村战斗 · 西塔山战斗 · 吴家桥会师 · 黄桥战斗 · 营溪战斗 · 姜堰战斗 · 联合抗日座谈会 · 新四军撤出姜堰 · 黄桥战役(韩德勤) · 白驹镇会师 · 海安会师 ·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 · 曹甸战役)

皖南事变(叶挺 · 项英) · 上饶集中营

程道口战斗 后续

第二届国民参政会 · 《七·七宣言》 · 南委事件 · 盛世才反共事件(新疆独立运动) · 1942年国共谈判

1943年

《中国之命运》 · 闪击延安计划 · 洛川军事会议 · 炮击关中 · 山子头战役 · 1943年国共谈判 · 宪政运动 · 第二次《中央提示案》

1944年-1945年

美军观察组(《苏北事件真相》 · 《皖南事变真相》) · 赫尔利访华 · 1944年国共谈判 · 《中国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协定》 · 《抗战建国政策》 · 天目山战役 · 西进战役 · 八路军南下支队 · 六参政员访问延安 · 七宝镇事件 · 淳化事件 · 剿匪手本 ·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 对目前时局宣言 · 重慶談判 · 雙十協定 · 剿匪密令 · 1945年国共冲突(上黨戰役 - 平綏路戰役 - 津浦战役 - 邯郸战役 - 山海关战斗) · 第二次国共内战

查论编第二次国共内战 国共内战 战役列表 戰鬥列表 中國國民黨 / 中国共产党 / 民主党派 冷战 主要将领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周恩来 任弼时 彭德怀 林彪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贺龙 陈赓 王震 罗荣桓 聂荣臻 叶剑英 徐向前 高岗 陈云 谭震林 李先念 萧劲光 薄一波 习仲勋  中國國民黨 蔣中正 李宗仁 顾祝同 陳誠 白崇禧 熊式辉 薛岳 何應欽 刘峙 阎锡山 湯恩伯 王耀武(被俘) 胡宗南 杜聿明(被俘) 马步芳 傅作义  卫立煌  余汉谋 宋希濂(被俘) 桂永清 孫立人 胡璉(負傷) 張靈甫  周至柔 孫連仲 陳濟棠 徐永昌 孙元良 盛世才 鄧寶珊  張治中  關麟徵 林遵  前奏 延安時期開始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國共摩擦 新三民主義 新民主主义 宪政运动 国民参政会 中共抗日根據地 減租減息 三三制 法幣贬值 伊宁事变 中共七大 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 费巩遇害 解散文工会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公告 八月風暴行動 两淮战役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日本投降 外蒙古独立 伯奇事件 朱總司令命令岡村寧次投降 中国战区受降 内蒙古人民共和国 五子登科 剿匪手本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对目前时局宣言 中共臺灣工委 重慶談判 雙十協定 剿匪密令 “一〇·三”事件(十月事件) 1945年国共冲突 上党战役 平綏路戰役 津浦战役 邯郸战役 山海关保卫战 高树勋运动 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 吕阿协定 “一二·一”惨案 三人委员会 軍調部 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 热河战役 一月停战令 整军方案 沧白堂事件 政治協商會議 政府組織案 和平建国纲领 政协宪草 國民大會案 軍事問題案 较场口事件 卢冬生遇害 张莘夫事件 反苏运动(二二二运动) 二二二事件 軍調部事件 孟县事件 沙嶺戰役 第一阶段1946年3月↓1947年3月 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 国民参政会四届二次会议 上海黄金风潮案 練兵指示 李兆麟遇刺 南通惨案 四八空難 东北停战协议 音乐堂事件 北平四三事件 五四指示 六月停战令 人团联成立 下关惨案 李闻惨案 舊臺幣 东北行政委员会 第三方面调停 制宪国民大会(中華民國憲法)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臧大咬子事件 上海攤販事件 沈崇案 二九惨案 二二八事件 中原 中原突围 出击陇海路战役 定陶战役 巨野战役 鄄城战役 滑县战役 巨金鱼战役 豫皖边战役 豫北战役 华北 晋北战役 大同集宁战役 同蒲战役 临浮战役 张家口战役 吕梁战役 汾孝战役 保南战役 晋南战役 正太战役 东北 第一次四平战役 第一次長春戰役 哈尔滨战役 本溪战役 第二次四平战役(吉長之役) 鞍海战役 安东会战(新开岭战役) 临江战役 东北剿匪 山东-苏中 胶济路沿线战役 苏中战役 朝阳集战役 泗縣戰役 两淮保卫战 平度安丘战役 漣水戰役 苏北战役 宿北战役 鲁南战役 莱芜战役 淮沭及李堡战役 泰蒙战役 第二阶段1947年3月↓1948年9月 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 重点进攻 杜斌丞遇害 中山陵哭陵事件 枣林沟会议 中共中央城工部成立 杨禄奎事件 五二〇运动 六一惨案 上海警宪冲突 和平攻势 内蒙古自治政府 三查三整 国民党六届四中全会党团合并 解散民主同盟 于子三惨案 台盟成立 國大代表選舉 十二月会议 新式整军运动 革命军人委员会 民革成立 民盟恢復活動 同济大学血案 上海舞潮案 申九惨案 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 成都四九惨案 北平四九惨案 四一四宣言 和平民主同盟 1948年中国通货膨胀 1948年币制改革 八一九限价 金圓券 打虎运动 第一届国民大会 孔宪荣尸谏 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城南庄会议 五一口号 反对美帝扶日运动 北平七五事件 景明大楼事件 延安時期結束 华北人民政府 全總恢復 中原 鲁西南战役 挺進大別山 豫西战役 豫皖苏战役 丁里長戰役 高山铺战役 伏牛山东麓战役 平汉-陇海铁路战役 洛阳战役 宛西战役 宛东战役 襄樊战役 郑州战役 华北 青沧战役 第一次保北战役 清风店战役 石家庄战役 运城战役 临汾战役 察南绥东战役 冀热察战役 晋中战役 第二次保北战役 冀中穿心戰 东北 东北1947年夏季战役 第三次四平街會戰 东北1947年秋季战役 东北1947年冬季战役 第四次四平街會戰 长春围困战 山东-苏中 孟良崮戰役 七月分兵 南麻战役 临朐战役 土山集戰役 盐城东台战役 胶东战役 莱阳战役 沙土集战役 李堡拼茶战役 盐南战役 胶济路西段战役 苏北战役 潍县战役 兖州战役 豫东战役 西北 陕北战役 合水戰役 第一次榆林战役 沙家店战役 延清战役 第二次榆林战役 宜瓦战役 西府陇东战役 澄合战役 第三阶段1948年9月↓1950年 江亚轮沉没 内战战争罪犯名单 《观察》事件 黃金運台 搶救學人 将革命进行到底 元旦文告 一月会议 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 和平谈判八项条件 蒋中正下野 太平輪沉沒事件 江湾军火库爆炸案 四六事件 紫石英号事件 米高扬秘密访问西柏坡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北平和谈 张权遇害 关闭政策 澎湖七一三事件 青年团一大 新政协筹备会 新臺幣 60億圓紙幣 第一次文代会 銀圓券 东北人民政府 馮玉祥之死 楊杰遇害 扎巴依喀勒山空难 新政協召开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國慶文告 兩航事件 重庆一一·二七事件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成都十二桥惨案 东北 辽沈战役 锦州战役 长春围困战 塔山战役 黑山阻击战 华中、华东 济南战役 吴化文起义 淮海战役 徐东阻击战 碾庄战役 雙堆集戰役 陳官莊戰役 荆门战役 渡江战役 江陰要塞投共 上海戰役 月浦之戰 上海空战 青即战役 長江突圍 宜沙战役 湘赣战役 青树坪战役 衡宝战役 赣西南战役 福州战役 平潭島戰役 漳州战役 厦门战役 金门战役 舟山战役 登步島戰役 舟山撤退 华北、西北 荔北战役 西北1948年冬季战役 太原戰役 察绥战役 平津战役 新保安战役 天津战役 北平和平解放 安新战役 大同和平解放 陕中战役 扶郿战役 兰州战役 宁夏战役 綏遠和平解放 新疆和平解放 华南 广东战役 鄂西战役 广西战役 富台部队 西南 广西战役 南泉战役 西南战役 成都战役 云南起义 滇南战役 泰缅孤军 西昌战役 昌都战役 后续 全国大剿匪 中南剿匪 湘西剿匪 华东剿匪 大别山剿匪 西北剿匪 西南剿匪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西藏和平解放 十七条协议 大擔島戰役 南日島戰役 湄州岛战斗 東山島戰役 1950 1953 海南島戰役 万山群岛战役 九三炮战 一江山岛战役 1·20福州大轟炸 大陳島撤退 金剛計劃 台山列島海戰 7·21馬祖空戰 八二三炮戰 九二海戰 1958年台海空戰 九二四空戰 雙十馬祖空戰 六一九炮戰 湄公河戰役 反攻大陸 國光計劃 东引海战 八六海戰 烏坵海戰 关闭政策 → 打通南北航线 → 海军舰队首航台湾海峡 → 台湾海峡复航 告台湾同胞书 臺灣海峽飛彈危機 解放軍機越過台海中線 解放軍機艦繞臺 2020年解放軍台海演練 2022年解放军环台演练 2023年解放军环台演练 參見:解放区 / 国统区 末任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一級行政區行政首長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赦 共產黨间谍 / 國民黨间谍 台灣海峽兩岸主題导航 查论编 中華民國軍事國防組織架構 總統(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安全局) - 行政院 - 國防部國軍) 國防機關國防部直屬機關 全民防衛動員署(後備指揮部 ) 軍醫局 軍備局 主計局 政治作戰局 資通電軍指揮部 研究機構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行政法人) 國防安全研究院(公設財團法人) 參謀本部直屬機構 軍事情報局 電訊發展室 國軍聯合作戰指揮中心 軍事機構 憲兵指揮部 資通電軍指揮部 軍事機關 陸軍司令部陸軍 航空特戰指揮部海軍司令部海軍 陸戰隊空軍司令部空軍 防空暨飛彈指揮部) 軍事學校及訓練機構大專院校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管理學院、理工學院) 國防醫學院 陸軍軍官學校 海軍軍官學校 空軍軍官學校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陸軍專科學校 中等學校 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 兵科訓練機構國防部 國防部政治作戰教育訓練中心 國防大學國防管理教育訓練中心 國防醫學院衛勤訓練中心 陸軍 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 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 陸軍裝甲兵訓練指揮部 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 陸軍工兵訓練中心 陸軍通信電子資訊訓練中心 陸軍後勤訓練中心 海軍 海軍陸戰隊學校 海軍技術學校 空軍 空軍軍官學校飛行訓練指揮部 憲兵 憲兵訓練中心 後備 後備動員幹部訓練中心 相關機關情報與特勤機關 國家安全局 執法機構 警政署(警察) 海巡署(海巡) 消防署(消防) 其他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內政部 空勤總隊 移民署 軍事制度軍事法規 軍事審判法 陸海空軍刑法 法律服務 北部地區法律服務中心 南部地區法律服務中心 (戰時或戡亂時,由法服中心與法制官轉成立軍事法院) 兵役 徵兵規則 全募兵制 志願役與義務役併用制 替代役 一般替代役 國防役 研發替代役 產業訓儲替代役 人事 軍階 軍服 勳章 軍旗 中華民國軍旗列表 改革 精進士官制度 精實案 精進案 精粹案 勇固案(中止) 其他 國軍英雄館 國軍示範公墓 三軍儀隊 國防報告書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 中華民國公務人員服飾 軍事活動 演習(萬安演習 漢光演習 同心演習) 閱兵(國慶閱兵) 海外活動 敦睦艦隊 國防工業 中華民國國防工業 軍事史 民國軍閥 國民革命軍 國共內戰 中德合作 德國軍事顧問團 中國抗日戰爭 臺灣海峽危機 駐臺美軍(美軍顧問團、美軍協防臺灣司令部) 國光計畫 王師計畫 白團 榮譽國民 中華民國駐越軍事顧問團 相關戰役 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 護國戰爭 張勳復辟 第一次世界大戰 護法戰爭 北伐戰爭 寧漢戰爭 第一次國共內戰 蔣桂戰爭 中東路戰爭 中原大戰 康藏邊界糾紛 哈密暴動 九一八事變 一·二八事變 柯爾克孜叛亂 熱河抗戰 長城抗戰 蘇聯入侵新疆 婼羌暴動 綏遠抗戰 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伊寧事變 第二次國共內戰 韓戰 越南戰爭 大漠計畫 相關議題 臺海現狀 中華民國防空識別區 海峽中線 臺灣問題 兩岸關係 臺海危機 臺海飛彈危機 解放军环臺军演 臺美安全合作 美國對臺軍售(列表) 外軍協防(美、日) 參見:中華民國國軍 · 潛伏於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 · 中華民國歷史 · 中國軍事史 · 中國戰爭列表 · 中華民國上將列表人物模板:中華民國一級上將 · 中華民國現役二級上將 · 中華民國現役陸軍中將 · 中華民國現役海軍中將 · 中華民國現役空軍中將三軍模板:中華民國陸軍 · 中華民國海軍 · 中華民國空軍 查论编中華民國主题历史大陸時期(年表) 護國戰爭 郑家屯事件 張勳復辟 府院之争 護法運動 五四运动 北京政变 第二次直奉戰爭 广州商团事变 六一六事变 第一次直奉戰爭 直皖戰爭 北伐 东北易帜 中原大戰 南京十年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外蒙古独立 國府遷台 台湾时期(年表) 反共抗俄 古寧頭戰役 西昌戰役 四大改造 縣市選舉 中美協防 雲南反共救國軍 救濟大陸災胞 白色恐怖 榮民退役 復校 金门炮战 中科院 反攻 中華文化復興 九年義務教育 臺灣奇蹟 中美斷交 退出聯合國 自強救國 黨外運動 美麗島事件 民主化 解嚴 野百合學運 國會全面改選 總統全民直選 在台灣 南向 裁軍 首次政黨輪替 去蔣化 是台灣 世貿 志願役 倒扁運動 二次政黨輪替 潛艦國造 課綱微調 太陽花學運 三次政黨輪替 台灣 轉型正義 新南向 萊豬 政治政府 北洋政府 护法军政府 國民政府 中華民國政府 蔣中正政府 嚴家淦政府 蔣經國政府 李登輝政府 陳水扁政府 馬英九政府 蔡英文政府 外交 外交史 中俄蒙协约 中日民四条约 开罗宣言 2758號決議 邦交国 外交部 駐外機構 彈性外交 務實外交 活路外交 踏實外交 口罩外交 两岸 臺灣問題 歷史 臺灣光復 臺海危機 開放兩岸探親 辜汪會談 飛彈危機 ECFA CSSTA 馬習會 臺海現狀 疆域 區劃 軍事 國防部 國軍 軍旗 勳章 憲法 增修條文 訴訟法 法律 審查制度 國民 身分證 護照 政党 列表经济 大陆时期经济 大陸時期鐵路 中央銀行 科技 臺灣經濟 台灣經濟史 黃金運臺 美援 三七五減租 公地放領 耕者有其田 農技援外 六期四年計畫 十大建設 勞動基準法 十二項建設 十四項建設 新十大建設 愛台十二建設 前瞻計畫 媒體 彩券 統一發票 货币 大陸時期 銀圓 法幣 金圓券 銀圓券 中储券 联银券 边币 粵毫 舊臺幣 东北券 藏币 四川藏洋 老滇票 台湾时期 新臺幣 新臺幣硬幣 海南銀行銀圓券 文化 教育 高等教育 國家考試 國語 新文學運動 國語運動 國語政策 國字標準字體 國寶 國樂 節日 國家公園 國家風景區 自然保護區 自然生態保護區 環境保育 人口 大陸時期 臺灣人口 五族共和 中华民族 國族認同 中國人 臺灣人 金門人 华人 原住民 新移民 宗教 悟善社 主徒会 非基督教运动 中國佛教會 中國回教協會 穆斯林叛乱 国家象征 稱號 國旗 國徽 國璽 國慶日 國歌 國旗歌 國花 國家元首 首都 分类 主题 查论编臺灣海峽兩岸關係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大陆 中国内地 香港 澳門  中華民國 臺灣地區 臺灣 澎湖 金門 馬祖 概述 臺灣問題 臺灣海峽現狀 臺灣與福建關係 臺灣與香港關係 臺灣與澳門關係 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關係 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政黨 中国共产党 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其他政黨 中華民國 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 國家統一委員會 大陸委員會 海峽交流基金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委員會大陸事務部 民主進步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國事務部 政黨 中國國民黨 民主進步黨 臺灣民眾黨 時代力量 其他政黨 列表 術語一个中国中国统一 一中兩國 一中兩憲 一中三憲 一中共表 一中各表 一中同表 一五新觀點 一国两制 臺灣方案 一国两区 一国两府 一國良制 一纲四目 兩岸一中 兩岸共同議會 兩岸和平協議 三个可以谈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九二共識 中國臺灣 中國臺北 中華臺北 中華北京 各表一中 憲法一中 大一中架構 去臺灣化 反攻大陸 反共抗俄 殺朱拔毛 漢賊不兩立 終極統一 統派 臺灣親中共派 统战团 葉九條 邓六条 江八点 李六條 胡四点 胡六点 习五条 解放臺灣 两个中国一中一臺臺灣獨立 一個原則、三個堅持、五個反對 一邊一國 兩國一制 四不一沒有 四個堅持 四要一没有 四階段論 九六共識 中國分裂論 中華民國第二共和 中華民國在臺灣 中華民國是臺灣 中華民國(臺灣) 中華民國臺灣 中華民國軍事占領臺灣論 去中國化 臺灣主體性 臺灣價值 臺灣共和國 臺灣共識 臺灣地位未定論 臺灣本土化 臺灣民族主義 臺灣正名 天然獨 法理臺獨 獨派 臺獨左派 獨臺 華獨 憲法各表 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其他 涉臺用語 協防臺灣 美國 日本 棄臺論 美屬臺灣群島方案 歷史查论编臺灣海峽兩岸關係史海峽兩岸關係 · 臺灣問題 · 臺海現狀1949年前 澎湖寨巡检司 澎湖之战 崇禎明荷海戰 鄭荷之戰 丁未漂人事件 康熙平定台灣 澎湖海戰 渡臺禁令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福建臺灣省 马关条约 厦门事件 开罗宣言 臺灣光復 1949-1979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朝鲜战争战俘遣返问题 臺灣海峽危機 金门战役 舟山战役 登步岛战役 舟山撤退 台海空战 上海空战 1958年空战 第一次東山島戰役 大擔島戰役 南日島戰役 湄州岛战斗 第二次東山島戰役 陶普斯號事件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臺灣海峽危機 第一次臺灣海峽危機(九三砲戰) 一江山岛战役 1·20福州大轟炸 大陳島撤退 金剛計劃 台山列島海戰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洪進山事件 7·21馬祖空戰 閩江口海戰 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金门炮战) 九二海戰 1958年台海空戰 九二四空戰 雙十馬祖空戰 台海心戰 六一九砲戰 湄公河戰役 周鸿庆事件(日语:LT貿易#中華民国の対応と周鴻慶事件) 马晴山事件 國光計劃 东引海战 東山海戰 崇武以东海战 吳文獻事件 臺灣海峽中線 关闭政策 打通南北航线 海军舰队首航台湾海峡 臺湾海峡复航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 1979-1996 告台湾同胞书 三不政策 六二七事件 中华航空334号班机劫机事件 三七事件 開放兩岸探親 閩平漁事件 金门协议 闽狮渔事件 九二香港會談 汪辜会谈 千岛湖事件 1996-2008 戒急用忍 小三通 第三次臺灣海峽危機(臺灣海峽飛彈危機) 中国国民党和平之旅 兩岸定期航線 2008-2016 活路外交 兩岸兩會高層會談 野草莓運動 两岸互赠保育类动物 陆客赴臺 陆生赴臺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小三通 大三通 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 服貿協議 太陽花學運 习连会 陳雲林訪臺爭議與衝突 张王会谈 張志軍訪臺爭議與衝突 貨貿協議 M503航路事件 习朱会 习马会 周子瑜国旗事件 羅志祥國族事件 2016至今 臺灣詐騙犯遣返案 雄三誤射 桃園火燒車案 退將赴陸 周泓旭案 李明哲事件 2019年東亞青年運動會 习洪会 解放軍對臺飛彈 解放軍機艦繞臺 反紅媒遊行 中國大陸抵制金馬獎 陸客赴臺自由行停簽 武漢返臺包機事件 李孟居事件 2019年解放軍軍機越線 2020年解放军台海演练 黄郁婷队服事件 2021年所羅門群島騷亂 2022年美国教堂台裔枪击案 佩洛西访台 反應與影響 2022年解放军环台演练 馬英九訪問中國大陸 蔡麥會 2023年解放军环台演练 台灣海峽 · 臺灣地區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 《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 《反分裂國家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臺獨」頑固分子清單》 《「臺獨」頑固分子關聯機構》 《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憲法》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國家統一綱領》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香港澳門關係條例》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 《反渗透法》 《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草案) 《反併吞中華民國法》(草案) 海峽兩岸 《金門協議》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 《海峡两岸避免双重课税及加强税务合作协议》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 美國查论编 美國國會所認可通過之臺灣相關重要文件 基於《美國憲法》之三權分立政府權限 舊金山和約(1952)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1954-1979) 臺灣關係法(1979) 六項保證(1982) 臺灣安全加強法案(2000) 台灣旅行法(2018) 亞洲再保證倡議法(2018) 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2020) 台灣保證法(2020) 其他 《马关条约》 《开罗宣言》 《波茨坦公告》 《降伏文書》 《聯合國安理會第87號決議》 《聯合國大會第505號決議》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 《中日和約》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其他中華人民共和國 臺灣海峽通道 金厦跨海大桥 國道 228 319 高速公路 北京-臺北 高速鐵路 北京-臺北 昆明-臺北 北京-香港(合肥-臺北) 分類 共享資源 文庫 查论编冷战  美國  蘇聯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 東南亞條約組織 中部公約組織 不结盟运动 第二次冷战 1940年代 摩根索計劃 虎克軍反叛 牙买加政治冲突(英语:Jamaican political conflict) 希腊十二月冲突(英语:Dekemvriana) 英苏百分比协定 雅尔塔会议 波羅的海三國遊擊戰 森林兄弟 冲浪行动 丛林行动(英语:Operation Jungle) 蘇聯佔領波羅的海三國 被诅咒的士兵 不可思议行动 没落行动 波茨坦会议 古琴科事件 朝鲜半岛南北分治 支配行动 围困行动(英语:Operation Beleaguer) 四十黑名单行动(英语:Operation Blacklist Forty) 伊朗危机 希腊内战 巴魯克計畫 科孚海峽事件 土耳其海峽危機 對德政策的重述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杜鲁门主义 亞洲關係會議 1947年5月危机(英语:May 1947 crises) 马歇尔计划 莫洛托夫計劃 经济互助委员会 捷克斯洛伐克1948年二月事件 阿尔瓦思巴起义(英语:Al-Wathbah uprising)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7-1948年巴勒斯坦託管地內戰 1948年以色列-阿拉伯戰爭 1948年巴勒斯坦人大流亡 苏南冲突 柏林封鎖 西方盟國的背叛 铁幕 南非種族隔離 東方集團 西方集團 国共内战 臺灣戒嚴 台湾海峡两岸分裂 馬來亞緊急狀態 缅甸共产党叛乱(英语:Communist insurgency in Burma) 1949年3月叙利亚政变(英语:March 1949 Syrian coup d'état) 阿爾巴尼亞政变(英语:Albanian Subversion) 1950年代 竹幕 朝鲜战争 麦卡锡主义 茅茅起義 阿尔及利亚战争 埃及七月革命 1953年伊朗政變 东德六一七事件 罗森堡夫妇案 《馬德里條約(英语:Pact of Madrid)》 布里克爾修正案(英语:Bricker Amendment) 1954年危地马拉政变 1954年日內瓦會議 绿山战争 越南战争 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 塞浦路斯紧急状态 黄金行动 1955年日內瓦高峰會 萬隆會議 波茲南事件 1956年匈牙利革命 第二次中东战争 “我们要埋葬你们” 伊夫尼战争 格拉迪奥行动 阿拉伯冷战(英语:Arab Cold War) 1957年叙利亚危机(英语:Syrian Crisis of 1957) 1958年黎巴嫩危机 1958年伊拉克革命 史普尼克危機 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 1959年藏区骚乱 1959年摩蘇爾起義(英语:1959 Mosul uprising) 古巴革命 古巴革命的影响(英语:Aftermath of the Cuban Revolution) 赫鲁晓夫解冻 厨房辩论 中苏交恶 1960年代 刚果危机 辛巴叛亂(英语:Simba rebellion) 1960年U-2擊墜事件 猪湾事件 1960年土耳其政变 苏阿决裂 伊拉克–库尔德冲突(英语:Iraqi–Kurdish conflict) 第一次伊拉克–库尔德战争(英语:First Iraqi–Kurdish War) 1961年柏林危機 柏林圍牆 巴布亞衝突 沙漠戰爭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安哥拉独立战争 幾內亞比索獨立戰爭 莫桑比克独立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埃爾·波特納佐(英语:El Porteñazo) 中印边境战争 砂拉越共產黨叛亂 斋月革命 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 北也门内战 1963年叙利亚政变 约翰·F·肯尼迪遇刺案 亞丁緊急状态(英语:Aden Emergency) 1963年塞浦路斯危机(英语:Cyprus crisis of 1963–64) 越南战争 叛乱战争(英语:Shifta War) 墨西哥肮脏战争(英语:Mexican Dirty War) 特拉特洛尔科事件 危地马拉内战 哥倫比亞內戰 1964年巴西政變 多米尼加內戰 羅德西亞叢林戰爭 南非边境战争 印度尼西亞過渡期(英语:Transition to the New Order) 新秩序 多米諾骨牌理論 东盟宣言 寮國內戰 1966年叙利亚政变(英语:1966 Syrian coup d'état) 阿根廷革命(英语:Argentine Revolution) 朝韩非军事区冲突 希臘軍政府 鉛弹岁月 普韦布洛号危机 第三次中东战争 埃以消耗战争 佐法尔叛乱 南也门战争(英语:Al-Wadiah War) 尼日利亚内战 六八运动 五月风暴 文化大革命 布拉格之春 1968年波兰政治危机(英语:1968 Polish political crisis) 马来亚共产党叛乱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正常化 7月17日革命 中苏边界冲突 珍宝岛事件 铁列克提事件 利比亚绿色革命 足球戰爭 古拉什共产主义 菲律宾共产主义叛乱 纠正行动 1970年代 缓和政策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70年约旦内战 阿爾科拉演習 叙利亚校正运动 西撒哈拉冲突(英语:Western Sahara conflict) 1970年波兰抗议事件 柬埔寨內戰 越南战争 胡差暴動 现实政治 乒乓外交 埃及校正运动(英语:Corrective Revolution (Egypt)) 1971年土耳其备忘录政變(英语:1971 Turkish military memorandum) 1971年苏丹政變(英语:1971 Sudanese coup d'état) 柏林四强协定 孟加拉国解放战争 1972年尼克松访华 南北也门1972年边境冲突 第一次也門戰爭(英语:Yemenite War of 1972) 慕尼黑惨案 孟加拉国共产主义骚乱(英语:1972–1975 Bangladesh insurgency) 第一次厄立特里亚内战(英语:Eritrean Civil Wars) 1973年烏拉圭政變(英语:1973 Uruguayan coup d'état) 1973年阿富汗政變 1973年智利政變 贖罪日戰爭 1973年石油危机 康乃馨革命 苏联绕飞日本常规化 西班牙民主转型 印度尼西亚占领东帝汶 希腊民主转型(英语:Metapolitefsi) 战略武器限制谈判 第二次伊拉克–库尔德战争(英语:Second Iraqi–Kurdish War) 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 安哥拉内战 赫尔辛基协议 莫三比克內戰 奧羅莫衝突(英语:Oromo conflict) 歐加登戰爭 1978年索马里政变(英语:1978 Somali coup d'état attempt) 西撒哈拉战争 埃塞俄比亚内战 黎巴嫩內戰 中阿决裂 柬越戰爭 兀鷹行動 阿根廷骯髒戰爭 1976年阿根廷政变(英语:1976 Argentine coup d'état) 利比亚–埃及战争(英语:Libyan–Egyptian War) 德意志之秋 南黎巴嫩冲突 大韓航空902號班機空難 尼加拉瓜革命 烏坦戰爭 改革开放 NDF叛乱(英语:NDF Rebellion) 乍得-利比亞衝突 1979年葉門戰爭(英语:Yemenite War of 1979) 麦加禁寺围困事件 伊朗伊斯蘭革命 沙爾革命 中越战争 中越边境冲突 新宝石运动 1979年赫拉特起义 七日抵達萊茵河演習 反對蘇聯政治精神迫害鬥爭(英语:Struggle against political abuse of psychiatry in the Soviet Union) 1980年代 薩爾瓦多內戰 阿富汗战争 联合抵制1980年夏季奥运会 秘鲁内部冲突 第二次厄立特里亚内战(英语:Eritrean Civil Wars) 1980年土耳其政变(英语:1980 Turkish coup d'état) 两伊战争 乌干达丛林战争(英语:Ugandan Bush War) 锡德拉湾事件 西方-81演习 卡萨芒斯冲突(英语:Casamance conflict) 马岛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边界战争(英语:1982 Ethiopian–Somali Border War) 1983年苏联核警报误报事件 入侵格林納達 仰光爆炸事件 1983年優秀射手演習 星球大战计划 联合抵制1984年夏季奥运会 东芝事件 1986年黑海事件(英语:1986 Black Sea incident) 南也门内战(英语:South Yemen Civil War) 豐田戰爭 圣灵抵抗军叛乱 臺灣戒嚴令解除 1988年黑海撞船事件(英语:1988 Black Sea bumping incident) 布干维尔内战 伊朗航空655号班机空难 8888民主運動 团结工会 苏联对团结工会的应对(英语:Soviet reaction to the Polish crisis of 1980–1981) 康特拉 中美洲危機 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 人民力量革命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 阿富汗内战(英语:Afghan Civil War (1989–1992)) 1988年波蘭罷工 六四天安门事件 新思维 经济改革 開放政策 东欧剧变 波羅的海之路 柏林墙倒塌 德国国内边界的撤除 天鵝絨革命 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 东德转型与和平革命 美国入侵巴拿马 1990年代 1990年蒙古革命 海湾战争 兩德統一 也門統一 阿爾巴尼亞共產主義政權的垮台 南斯拉夫解體 天鵝絨分離 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 冷冲突(英语:Frozen conflict) 阿布哈茲(英语:Abkhaz–Georgian conflict) 臺灣 朝鲜半岛 波多黎各(英语:Political status of Puerto Rico) 科索沃(英语:Political status of Kosovo) 南奥塞梯 德涅斯特河沿岸 中印边界 北婆羅洲(英语:North Borneo dispute) 情報組織 中央情报局 联邦调查局 美国国家安全局 秘密情報局 克格勃 史塔西 摩萨德 對外安全總局 技術競賽 军备竞赛 核軍備競賽 太空競賽 外交政策 杜鲁门主义 围堵 艾森豪威尔主义 多米諾骨牌理論 三個世界 哈尔斯坦学说 甘迺迪主義(英语:Kennedy Doctrine) 三和路线 东方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詹森主義 勃列日涅夫学说 尼克松主义 烏布利希學說 卡特主義 里根主义 推回 意識形態资本主义 反共主義 麦卡锡主义 凯恩斯主義 货币主义 第一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芝加哥經濟學派 里根经济学 供應面經濟學 撒切尔主义 基督教民主主義 新保守主義 新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斯大林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 左翼共产主义 毛泽东思想 胡志明思想 赫魯曉夫主義 铁托主义 霍查主义 卡斯特罗主义 格瓦拉主義 古拉什共产主义 胡萨克主义 纳萨尔主义 欧洲共产主义 其他 不結盟主義 民族主義 极端民族主义 白人民族主義 沙文主义 帝国主义 族裔民族主义 白人優越主義 錫安主義 种族主义 法西斯主义 新納粹主義 極權主義 威权主义 独裁 泛伊斯蘭主義 伊斯兰社会主义 解放神學 新左翼 主体思想 自由民主制 不自由的民主 指导式民主 社會民主主義 三民主義 第三世界主義 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東南亞條約組織 中部公約組織 欧洲经济共同体 华沙条约组织 经济互助委员会 不结盟运动 东南亚国家联盟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狩猎俱乐部(英语:Safari Club) 宣傳 積極策略(英语:Active measures) 《消息报》 《真理报》 《美利坚报(英语:Amerika (magazine))》 《俄罗斯生活报(英语:Russian Life)》 自由十字军(英语:Crusade for Freedom) 自由歐洲電台 自由亚洲电台 红色恐慌 塔斯社 美国之音 莫斯科广播电台 參見 冰幕 仙人掌幕 朝韩关系 末日之鐘 富爾達缺口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中东战争 邊緣政策 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 蘇聯與俄羅斯於美國的間諜活動史(英语:Russian espion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蘇關係 美蘇首腦會議 第二次冷战 1917年俄国革命 查论编中国改朝换代战争商鸣条之战周牧野之战 · 犬戎攻周之戰秦秦灭周 · 秦灭六国之战漢秦末民变 · 楚汉战争 · 东汉统一战争魏晋魏滅蜀漢之戰 · 晉滅吳之戰 · 永嘉之乱 · 后赵灭前赵之战 · 晉滅成漢之戰 · 前燕灭冉魏之战 · 前秦滅前燕之戰 · 后燕灭西燕之战 · 刘裕北伐南北朝北魏統一北方 · 北魏分裂 · 北周統一北方(北周灭北齐之战)隋隋滅陳之戰唐唐朝开国战争五代十国后唐灭后梁之战 · 后唐灭前蜀之战 · 后晋灭后唐之战 · 契丹滅後晉之戰 · 後周代漢宋遼金北宋开国战争(北宋滅荆南 · 北宋灭后蜀 · 北宋灭南汉 · 北宋灭南唐 · 北宋灭北汉) · 金滅遼之戰 · 靖康之变元蒙元征服战争(蒙灭西辽 · 蒙滅西夏 · 蒙金战争 · 蒙古征服吐蕃 · 蒙滅大理 · 宋元战争)明明朝开国战争清明清战争(清朝统一战争)中华民国辛亥革命 · 國民革命軍北伐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次国共内战 · 昌都战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