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最新通报!媒体四问“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新华社发声:面对生命切记以人为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四十九中学生坠亡美国 警方最新通报!媒体四问“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新华社发声:面对生命切记以人为本!

警方最新通报!媒体四问“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新华社发声:面对生命切记以人为本!

2024-06-26 23: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导读:5月9日18:40,成都四十九中高二学生林某某在学校高坠身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11日19时,警方发布通报称,排除刑事案件,家属对调查结论无异议。

成都市成华区四十九中学一名学生在校内坠亡持续引发关注。

昨晚(5月11日)7时许,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分局发布通报称,认定林某某系高坠死亡,排除刑事案件。

通报称,已依法将调查结论告知林某某家属,家属对调查结论无异议。

通报称,5月9日18时49分,成华区四十九中学发生一起在校学生高坠死亡事件。接报后,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组织警力到达现场,发现死者系林某某(男,16岁,49中学高二学生)并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通报称,经现场勘验、走访调查、调阅监控、电子数据勘验,提取书证、尸体检验,认定林某某系高坠死亡,排除刑事案件。

通报表示,5月11日下午,公安机关已依法将调查结论告知林某某家属,家属对调查结论无异议。

当地教育局此前通报:排除刑事案件

5月11日凌晨,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官方微博对此发布情况通报,经公安机关现场勘验、法医检验、调阅监控、全面调查,认定:

尸体损伤符合高坠致死;

根据现场攀爬痕迹、足迹和指纹印证,认定高坠属个人行为;

经勘查无他人痕迹物证,排除他人所为。

综上,排除刑事案件。

联合调查组对该生返校当天及近期情况进行了多方调查,未发现学校存在体罚、辱骂学生等师德失范问题,未发现该生在学校受到校园欺凌情况。基本判断该生是因个人问题轻生。该事件表明学校在学生心理关爱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当地再发声

同日,自称是坠亡学生家长的网友“四十九中林同学妈妈”表示对这份声明不认同,认为发布内容存在很多疑问,并要求见到孩子的直接老师并观看全部的监控视频。

此事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央视网评表示舆情回应不应遮遮掩掩,新华社评论指出,关键问题不得到解答,只简单公布死因调查结果、撇清校方自身责任,如此处理恐怕难以服众。

据南方都市报,成华区委外宣办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林某某的遗体目前未被火化。该工作人员称,坠楼后,林某某的遗体实际上被送到了法医室,这个法医室设置在殡仪馆旁,是一个单独房间。工作人员还表示,家属已经见过林某某的遗体。

此外,该工作人员表示,联合调查组第一时间已与家属沟通,目前沟通平台已建立,也会满足家属的诉求。针对调查结果,工作人员表示,后续或会有更多信息发布。

媒体四问成都学生坠亡:轻生判断有无更多依据?完整监控是否存在?

学生轻生的判断有无充分的依据?

事发时是否有监控并完整?

据南方都市报,记者对此事件目前仍有待进一步回应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问:轻生的判断有无更多依据?

5月10日早上,一名微博网友发文称:

“吾儿林某某,现就读于成都49中,是一名高二的学生。于5月9号下午5点40到了学校,九点我接到学校通知,告诉我儿子已经没了,学校方简单告知了我死因是从楼道坠落”。

该网友称,学校将家长全部拒之门外并称无可奉告,想看监控不给看。“我们在校门口守到深夜 ,没有任何正面的回答。”

5月11日凌晨,成华区教育局通报,9日18时40分许,成都市第四十九中学高二学生林某某在学校发生高坠,不幸离世。事发后,成华区立即成立由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教育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

通报称,经公安机关现场勘验、法医检验、调阅监控、全面调查,认定尸体损伤符合高坠致死;根据现场攀爬痕迹、足迹和指纹印证,认定高坠属个人行为;经勘查无他人痕迹物证,排除他人所为。综上,排除刑事案件。

通报表示,联合调查组对该生返校当天及近期情况进行了多方调查,未发现学校存在体罚、辱骂学生等师德失范问题,未发现该生在学校受到校园欺凌情况。基本判断该生是因个人问题轻生。

通报发布后,前述微博网友“四十九中林同学妈妈”表示:

对调查结果不认可,并称“我活生生的儿子高高兴兴的送到学校,短短一个小时告诉我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而且如此草率的公布这个结果,我会继续行使我追究和上诉的权利!”

5月11日,央视网评表示,面对死者家属和舆论的普遍质疑,通报并未给出正面而详细的解释。譬如:

关键性的视频监控为何缺失?

又如,轻生的判断有无充分的依据?

还有,为何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家长到达学校后一开始又为何拒绝家长入校?

这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清晰回答。”

二问:救护车两小时后才赶到?

成都市四十九中5月10日发布的通报显示,5月9日18时40分左右,林某某从知行楼高空坠落。学校立即拨打120报警。

5月10日12时30分许,“四十九中林同学妈妈”在其微博表示,5月9日晚上9点得到警察通知儿子去世,并“从警方口中得知救护车8点半到达学校”。

随后,不少网友就“学生坠亡后两小时救护车才赶到”这一说法提出质疑。

针对报警时间、120救护车何时到校,成华区教育局5月11日凌晨3时54分最新发布的通报中则未提及。

对此,5月11日下午,南都记者致电成都市成华区委外宣办,工作人员称将在核实后回复。

新华社官方微博在5月11日下午发表评论称,面对突发事件,校方本该及时查明学生死因,回应家长和社会关切,对公众疑虑给出应有的解释,但在事发之后却一再对处理过程遮遮掩掩,对家长的丧子之痛视而不见,对社会舆论的质疑充耳不闻,这样冷冰冰的、缺乏人道主义的处理方式,令家长和社会寒心。

三问:遗体直接拉去殡仪馆并已火化?

5月10日12时30分许,“四十九中林同学妈妈”发微博表示:

“我们也是从警方口里得知救护车8点半到学校时,我儿子已经停止了心跳,甚至没有去医院直接就拉去了殡仪馆”。

随后,有网友对“遗体直接送到殡仪馆”这一说法产生疑问,并有网络传言称“林某某遗体已经火化”。

5月11日凌晨成华区教育局发布的通报中关于“没有去医院直接就拉去了殡仪馆”这一点,没有直接回应。

5月11日15时许,成华区委外宣办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解释称,截至当时,林某某的遗体未被火化。该工作人员表示,坠亡后,林某某的遗体实际上被送到了法医室。这个法医室设置在殡仪馆旁,是一个单独房间。工作人员还表示,家属已经见过林某某的遗体。

针对仍在发酵的成都四十九中一学生在校内坠亡的消息,新华社评论称,惊慌失措、怕担责怕闹事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此把家长拒之门外,对社会缄口不言,一味回避,态度冷漠,这种做法不可原谅。

四问:事发时是否有监控视频并且完整?

5月10日下午,“四十九中林同学妈妈”发微博称,已经于当天早上去看了监控,“唯独没有看到事发时的监控”。

事发时间段内的监控录像是否缺失?5月11日凌晨的这份通报中,也未提及。

对此,5月11日,南都记者向成华区委外宣办工作人员致电了解详情,工作人员表示联合调查组第一时间已经与家属进行沟通,目前沟通平台已经建立,也会满足家属的诉求。

至于监控录像的具体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公安局如果采集到了相关线索,通过公安系统排查和识别后,会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查看,并表示“这个流程是已经走过了”。

至于具体的监控查看情况,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称,“会进一步进行核实”。

5月11日,新华社评论也指出,目前死者母亲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不认同教育局的情况通报,要求看到全部的监控视频,还原事实真相。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应是每个人的共识,面对学生的突然离世,校方的处理方式让人难以接受。我们期待,这次事件能有进一步的调查结果,真正打消公众疑虑,给死者家属一个合理的答复和交代。”

半月谈:14亿人每一位都珍贵,

面对生命切记以人为本!

成都四十九中一学生在校内坠亡的消息目前仍在网络发酵。

在网络舆论的众目睽睽之下,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终于在11日凌晨针对该事件发布情况通报,对学生的死因进行初步说明,基本判断该生是因个人问题轻生,并承诺将引以为戒,在全区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死因终于有了初步定论,但是舆情仍未平息。

情况通报并未就网友关注的一些主要疑点给出回应,比如,事发之后为何拒绝家长进入学校,事发时间段内的监控录像又为何无故消失,在这次学生坠亡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校方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些关键问题不得到解答,只简单公布死因调查结果、撇清校方自身责任,如此处理恐怕难以服众。

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年突然从学校坠楼身亡,家长的悲痛可想而知。面对突发事件,校方本该及时查明学生死因,回应家长和社会关切,对公众疑虑给出应有的解释,但在事发之后却一再对处理过程遮遮掩掩,对家长的丧子之痛视而不见,对社会舆论的质疑充耳不闻,这样冷冰冰的、缺乏人道主义的处理方式,令家长和社会寒心。公布调查结果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事发之后及时向家长和社会公布相关情况,对家长给予应有的安慰,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死者家属和社会公众负责的表现。

在当下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学校管理责任不堪重负的社会情境中,学校面对学生身亡的突发事件,肯定有难言之隐,惊慌失措、怕担责怕闹事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此把家长拒之门外,对社会缄口不言,一味回避,态度冷漠,这种做法不可原谅。如果允许、纵容这样的做法,学校和家长、社会共建校园安全的机制何以保障,以人为本的社会文明建设何以推进?

目前死者母亲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不认同教育局的情况通报,要求看到全部的监控视频,还原事实真相。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应是每个人的共识,面对学生的突然离世,校方的处理方式让人难以接受。我们期待,这次事件能有进一步的调查结果,真正打消公众疑虑,给死者家属一个合理的答复和交代。

央视: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才可能消弭质疑

“母亲节当天,儿子在校坠亡”,这样的人伦悲剧让谁都接受不了。尽管涉事学校和当地有关部门接连发布通报,但并未驱散全部疑云,更没有说服坠亡学生父母。

基于通报内容,很多问号无法拉直。比如,坠亡学生的家人此前称“想看监控不给看”是否属实?所谓的监控缺失又是否确切?再比如,为何事发两小时后,坠亡学生的家人才获知儿子坠亡的消息?此外,这名高二学生究竟是不是因个人问题轻生应由公安机关认定并发布消息,而不是教育部门发布,这也让人心存疑惑。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相关民警表示,警方还在继续深入调查之中,细节还需进一步完善。这意味着有关部门并未回避汹涌的民意,也意味着有关部门深知不是一发布通报事情就能翻篇。显然,这是正确姿态。

当前,有关部门最应做的不是刻意降温,不是急吼吼“灭火”,而是要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果认为塞给公众一个结论,公众就深信不疑;抛给坠亡学生家长一个说法,他们就全盘接受,未免天真。“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在逻辑上形成“闭环”,在事实供应上力求无懈可击,才能最大程度消弭质疑。

正如坠亡学生的家人所称,作为孩子家长,并非“一定要学校怎么样”,只是希望把整件事情从头到尾了解清楚。面对这个最基本的要求,有关部门有责任正视并满足。

“我会继续行使我追究和上诉的权利!请大家跟我一起努力,找出事实的真相!给儿子一个交代”,坠亡学生的母亲如此表态。期待有关部门直面舆论关切,用确凿的事实给坠亡学生一个交代,给他家人一个交代,也给公众一个交代。

南财快评丨成都中学生坠楼事件:应详尽公布案件情况,真诚回应社会关切

5月10日,成都四十九中官方微博发布信息,确认学生高空坠亡,并称公安机关正开展调查。今天,由成都市成华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教育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发布了《关于成都四十九中一学生坠亡的情况通报》,对学生坠亡事件作出最终结论,认为该事件排除刑事案件,基本判断系学生因个人问题轻生造成,并认为学校在学生心理关爱方面存在薄弱环节。该《情况通报》回应及时,打消了部分公众的部分疑虑。

但也存在通报内容不够详细、调查结论缺少事实依据等问题,引发公众更大疑虑。从一个司法服务职业的局外人角度看,该情况通报体现出刑侦简讯通报的风格,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更直接熟悉。但是如果从给社会公众做相应的解释,特别是对教育这种社会服务部门的事件说明,该通报是确实比较简单,不够清楚。至少有以下三点。

第一,对公安机关现场勘验、调查的内容只通报了三点调查结论,但没有完整披露案件细节。

现场勘验是发现案件线索、查明案件性质的重要侦查措施,可以完整呈现案件发生的具体位置、高度、攀爬痕迹、足迹和指纹的特征,以及周边环境等情况,这些内容的披露,可以使公众对案件发生的整体环境有详细的了解,从而避免公众产生学生受到他人欺凌、被他人所害的猜测和恐慌。法医检验可以查明尸体有无受伤痕迹、直接死亡原因等情况,对尸体特征的描述,特别是在本次事件中,对尸体有无外伤等内容的详细描述,可以消除部分公众对学生是否受到他人欺凌的猜疑,也是《情况通报》所公布的“未发现学校存在体罚”、“未发现该生在学校受到校园欺凌情况”等结论的事实依据。调阅监控,对监控内容进行完整的表述,可以还原真实的案发过程,使公众了解到学生在某一时间节点的具体行为。这些内容的详细完整披露,是《情况通报》所公布的“高空坠死”、“高坠属个人行为”、“排除他人所为”这三点结论获得公众信任的基本依据,然而让人遗憾的是,《情况通报》只给了公众结论,缺少公众调查过程详细说明。

二是认定学生高空坠亡系因个人问题轻生所致,没有足够的事实依据。

《情况通报》判断学生不珍惜生命而轻生的依据是“对该生返校当天及近期情况进行了多方调查,未发现学校存在体罚、辱骂学生等师德失范问题,未发现该生在学校受到校园欺凌情况”这一调查结论,而这一调查结论只能说明学生没有受到学校体罚和校园欺凌,并不能推断出“轻生”这一结论。在联合调查组调查的这些事实和“轻生”结论之间,还需要更多的事实要素。通常情况下,推断某人具有轻生念头,需要根据某人的日常行为、言语、情绪、精神状况等表现是否反常、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是否紧张、有无遗书等情节来判断,而这些正是联合调查组推理错误中所缺失的事实要素。如果说《情况通报》公布的公安机关三点调查结论没有满足公众对案件了解的需要,未能完全消除公众的疑虑和猜疑,是一种遗憾的话,那么联合调查组对学生轻生的判断,则是缺失基本事实依据和违反逻辑推理规则的,判断上缺少足够说明。

三是法律责任界定上有失草率。

《情况通报》的逻辑是,既然学生系因轻生高空坠亡,学校便存在对学生心理关爱方面的问题,那么学校的责任就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高空坠亡事件是没有法律责任的。然而,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并没有事实依据证明学生存在轻生问题,高空坠亡可能并不是学生轻生,其实也有可能是在高空失手、脚滑等失误而坠落所致。因此,从《情况通报》公布的基本事实来看,尚不能排除学校的安全保障、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责任。

对于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事件,相关部门详尽公布案件细节,真诚回应社会关切,是一种正确履职的表现。如果该《情况通报》能够不局限于篇幅,对事件详情进行完整公布,自然会打消公众疑虑,本评论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期待更详细的通报。

来 源丨新华社、央视新闻、南方都市报(见习记者 杨天智)、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慧博)等

本期编辑 刘巷

语出惊人?陶琳:“建议加强消费者教育”,网友:买你的东西还要被你教育?

未来每4人就有1个老年人!30秒速览中国人口格局巨变,这些数字太震撼!

重磅!31省份人口年龄结构图谱来了!北京劳动力人口占比最多,广东稳坐人口第一大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