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时更新)越剧《啼笑因缘》剧本整理:第一场 相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啼笑姻缘歌 (不定时更新)越剧《啼笑因缘》剧本整理:第一场 相逢

(不定时更新)越剧《啼笑因缘》剧本整理:第一场 相逢

2024-06-07 22: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整理者叨逼叨:因为啼笑因缘的录像没有念白字幕,所以为了让和我一样听不明白唱的是啥的越剧爱好者能听明白,我决定自割腿肉(不是)来把《啼笑因缘》的剧本整理出来。因为《吴兆芬剧作选》真的太贵了……大家实在不必就为了这么一个剧买本剧作选。(吐槽:为什么要卖200多!为什么!而且还找不到电子版!《毋忘曲》那本好歹还有电子版啊!《毋忘曲》实体书才70多,电子版就3块钱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在这里列出来吴兆芬剧作选里面都有什么戏,这样大家可以考虑是买还是不买:《蝴蝶梦》,《家》,《风雪渔樵记》,《茶花女》,新编《红楼梦》折子系列(一、元妃省亲,二、送别琪官,三、晴雯补裘,四、晴雯别宝玉,五、宝玉夜祭,六、三姐折簪,七、白雪红梅,八、妙玉净心,九、感悟皈依),《蝶海情僧》,《断指记》,《乱世缘》,《秋海棠》,《啼笑因缘》(吐槽:《毋忘曲》里面收录那几部剧这本书里都没有……都卖这么贵了为什么不出本全的啊!!!)

 

我知道啼笑因缘词其实还有点水的,但……在她所有本子里这个本子应该不算太水。而且我对吴兆芬大大有点粉丝滤镜,哈哈哈。

 

全部整理完之后会给大家放全本docx文件的资源的。

 

——————————

 

(不定时更新)越剧《啼笑因缘》剧本整理(或与演出版本有出入)

 

编剧:吴兆芬

 

docx文字版手打整理:乳化高脂蜡柠檬(豆瓣名)

 

(出自《吴兆芬剧作选》,吴兆芬著;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1)

 

啼笑因缘

(根据张恨水同名小说并参考上海人艺方言话剧改编)

 

人物:樊家树,沈凤喜,关秀姑,关寿峰,刘将军,雅琴,黄鹤声,沈三弦,王妈,沈大娘,尚师长,快刀周,江小海,刘嫂,杨妈,茶馆伙计,刘福,马弁(biàn),哑巴,女学生,茶客,看客,小贩,群众等

 

第一场 相逢

 

[一九二四年四月的北京天桥一角,场上有茶棚、卖艺敞棚。远处是街巷货铺,再远处是先农坛的围墙、坛顶、古柏青松的葱郁景色。

 

[幕启,卖艺场上,关秀姑正在舞剑。场内场外,传来小贩吆喝声、洋鼓洋号声、观众叫好声,汇成天桥特有的百艺缤纷的嘈杂氛围。

 

[幕后唱主题歌:

悲欢聚散尘寰中,

生死荣辱古今同。

百味人生千种尝,

酸甜拌苦辣,淡淡兼浓浓。

心到悟时醉亦醒,

天地万物间,真情最贵重!

 

[合唱声中,手拎提箱的刘福引樊家树上。

 

樊家树:(唱)求学投亲到北京,

正逢这海棠红时杨柳青。

怎奈是军阀统治黑沉沉,

空气时时压抑人。

聊慰寂寞遣烦闷,

瞒过表亲天桥行。

 

刘福,多谢你为我带路。

 

刘福:表少爷,你太客气了!

 

樊家树:今天我想一个人走走,你先回去吧。

 

刘福:好,你早点回来!(下)

 

樊家树:(看舞剑,突然想起)啊呀糟糕,钱包还在他拿着的手提箱里呢!(见刘福已走远,急摸口袋,取出一元银元)还好,还有一块大洋,要不,今天该走回家了。(走进茶棚,伙计送上茶来)

 

[关秀姑舞剑收势,观众叫好。

 

[快刀周、江小海扛钉板和大石引关寿峰上场表演躺钉板劈大石,观众哄动。大石被劈碎,观众激动叫好。樊家树也热情鼓掌。

 

樊家树:(钦佩地抚看碎石)你的内功真不简单哪!

 

关寿峰:(打量)这位先生也爱玩武术?

 

樊家树:学校练过数日。请问贵庚?

 

关寿峰:(豪爽地)在下六十三了。

 

樊家树:哦!六十三有此神力,真是少见!贵姓是?

 

关寿峰:我叫关寿峰,卖草药医病治伤。请问先生贵姓?

 

樊家树:敝姓樊,草字家树。

 

关寿峰:樊先生啊,听口音不像是北京人啊?

 

樊家树:家住杭州,来京读书,居住在东四三条胡同九号。

 

关寿峰:是红门陶公馆?哈哈……太巧了,我也住在那条胡同啊。

 

樊家树:(大喜)府上住几号?改日我到府上拜访。

 

关寿峰:哦,不敢不敢,我们住的是三教九流杂居的大杂院,哪里称得“府上”?

 

樊家树:不!大叔……

 

关寿峰:啊呀,这称呼更不敢当更不敢当!

 

樊家树:当得,当得!大叔,

 

(唱)人品伟劣隔云泥,

不以门第论高低。

我慕你身手不凡真功底,

我敬你豪侠胸襟好仗义。

家树有句心里话,

一掬真诚无儿戏。

愿与你忘年相交结知己,

不知大叔可愿意?

 

关寿峰:愿意愿意,哈哈哈哈!

 

(唱)想老关,数十年闯荡风雨里,

从未见富家子弟如此豪爽明事理,

怪不得萍水相逢话投机,

来来来,明月楼一醉方休痛快淋漓!

 

樊家树:大叔,多不敢说,三大杯尽可奉陪。

 

关寿峰:好,说走就走。

 

关秀姑:(满怀喜悦上)爹!

 

关寿峰:孩子,这位是爹的新朋友樊先生,这是我女儿秀姑。

 

关秀姑:(微微躬身)樊先生!

 

樊家树:(忙答礼)关大姐!

 

关寿峰:今天爹要与樊先生去喝酒,你与师兄先回去吧。

 

关秀姑:(悄悄提醒)爹,你请人家喝酒,钱够吗?

 

关寿峰:(伸手摸腰间,微窘)……

 

关秀姑:(抿嘴笑,轻声地)喏,我这里有一块钱。

 

关寿峰:(奇怪)你哪里来的钱啊?

 

关秀姑:(娇嗔地)偷来的,抢来的,看你问的,这是我自己做活挣来的。

 

关寿峰:樊先生你看,你和我真是有缘,连我女儿也愿拿出私房钱请你喝酒呢!

 

关秀姑:(娇羞地)爹!(推关快走)

 

[寡妇刘嫂呼叫着“关大叔”奔上。

 

刘嫂:关大叔,不好了,我家孩子他爹手摔伤了,麻烦你去看看吧。

 

关寿峰:(为难地向樊)真不凑巧。

 

樊家树:大叔,治伤救人要紧。你去出诊,我在这里等你。

 

关寿峰:那好,一个时辰之后,我们在前门“明月楼”碰头,不见不散!

 

樊家树:不见不散!

 

[关寿峰下,秀姑提药箱随下。快刀周、江小海也收拾下。场上观众也欲走。

 

沈三弦:(急上招呼)哎别走别走,京韵大鼓马上开场,马上开场!(哼唱)二八的那个巧佳人,懒……(卡嗓,观众哄笑)别笑别笑,不是我唱,是我侄女儿沈凤喜给大家唱。看来了来了!

 

[沈大娘上场安放鼓架、鼓、鼓板。

 

观众:啊?她是你侄女?(众哄笑)

 

沈三弦:她是我的嫂子!喏喏喏,这才是唱曲人来了!现在,我侄女给大家来一段大鼓《黛玉悲秋》。初学刚练,请诸位多多捧场。

 

[沈凤喜款款上。向观众鞠了一躬,轻轻拿起鼓板唱起来。

 

沈凤喜:(唱)秋风秋雨黯秋光,

秋草秋花带秋霜,

秋雁长空悲唳断,

秋虫唧唧响空廊。

那清清冷冷的潇湘馆,

一阵阵的秋风吹动了绿纱窗,

孤孤单单的林黛玉,

她在窗下暗伤心,

你看那满园的秋景真可惨,

只见那花木凋零树叶儿黄。

忽啦啦秋风动地起,淅冷冷秋雨打纱窗,

冷清清独坐呆思想,悲切切泪落在胸膛。

常言道悲秋的人儿怕观秋景,

只因那秋容秋色倍凄凉,好教那薄命的人儿痛断肠。

 

[凤喜唱得凄楚动人,家树为之感动。一曲唱罢,掌声四起。

 

沈三弦:(取下瓜皮帽向观众讨钱)帮帮忙,帮帮忙!(观众纷纷给子儿,当讨到某观众时,因见其只顾咧嘴呆望凤喜,只好拍其肩)朋友,帮帮忙!

 

某观众:啊?啊巴啊巴啊巴巴(比划手势自己听不见,凭什么给钱,比完就走)

 

沈三弦:(愤愤地)哼,哑巴来听什么戏?哑巴只配看活狲出把戏,王八蛋!

 

某观众:(回身,瞪眼)哎哎哎,你怎么骂人哪!呸!(气呼呼下)

 

沈三弦:啊?这个世道什么骗人花招都有,缺德鬼!(继续讨钱)帮帮忙,帮帮忙!(向樊)先生,请多费心!

 

[樊掏出唯一的一块银元,随手扔给三弦,铿然一声,四座皆惊。

 

沈三弦:(大喜,忙给樊跪礼请安,然后带着银元向凤喜母女)好运好运,这位大爷赏大洋一块。(听银元,赏银元,突然呵欠连连)嫂子,我走了(下)

 

沈大娘:三弦,你可不能只顾自己吃黑饭,不顾我们娘儿俩。(见三弦走远)唉!

 

[凤喜母女转身注视樊家树,樊不好意思地向他们点了点头,欲离去。凤喜急低声与娘说了句什么。沈大娘追上樊家树。

 

沈大娘:这位大爷贵姓?

 

樊家树:我姓樊。

 

沈大娘:这位樊大爷,今天你给我们捧场,还赏了大钱。凤喜,快来谢过樊大爷。

 

沈凤喜:(微微鞠躬,低声地)多谢樊大爷。

 

樊家树:(还礼)不敢,不敢。(两人同时抬头,四目相对)

 

樊家树:(重唱)望着她清清凉凉一双眸,

 

沈凤喜:(重唱)望着他坦坦诚诚一双眸,

 

樊家树:(重唱)似梦似幻似醉酒,

 

沈凤喜:(重唱)似梦似幻涌暖流。

 

沈凤喜:(唱)这目光,道是陌生,寻觅已久,

 

樊家树:(唱)这目光,欲避难避,如线如钩。

欲道再见,真怕再难见,

 

沈凤喜:(唱)欲想留住,可惜无由留。

 

沈凤喜:(推了沈大娘一把)妈!

  

沈大娘:(含笑会意)请问大爷在那所衙门发财?

 

樊家树:我不在衙门,我是个念书的大学生。

 

沈凤喜:(感兴趣地)大学生?(目光与樊再次相碰,忙低下头去)

 

樊家树:请问沈小姐芳名是……

 

沈凤喜:我叫凤喜。

 

樊家树:(好感地)凤兮,哦,这名字真好啊!

 

(唱)凤兮凤兮意如诗,

芳名斯文且雅致。

 

沈凤喜:不,错了。

 

(唱)《下论》上的凤兮我也知,

它与我恭喜之喜非一字。

 

樊家树:(唱)原来你知书又识字,

问小姐,在那所学堂读过书?

 

沈凤喜:(唱)贫女无福进学堂,

曾拜那街坊先生为启蒙师。

古文念过一年多,

识得粗浅几个字。

只为那先生贫病早故世,

从此无缘再读书。

 

樊家树:(感慨地)原来如此。

 

沈大娘:樊大爷,我们家就住在水车胡同……

 

樊家树:水车胡同?(凤喜忍不住伸出三个指头示意,樊见状也伸出三个指头反问)是三号?

 

沈大娘:(惊奇)咦?我还没有说出来,你怎么就知道了?倒底是大学生,真聪明!(凤喜调皮地暗笑)

 

樊家树:(也腼腆地笑了)改天我来拜访,再见。

 

沈大娘:有空请过来!

 

樊家树:哎。(转身走,又返回)水车胡同……(向凤喜逗趣地伸出三指)三号?

 

沈凤喜:(在娘背后也天真地伸出三个指头,向樊微微点头)……

 

沈大娘:(同时也学樊的样子认真伸出三个指头)三号!

 

樊家树:(含笑退下)再见!

 

沈大娘:有空请过来!

 

[凤喜踮起脚跟凝望着樊的去向,忘其所以。

 

沈大娘:(见状暗笑,大声提醒)走远了!

 

沈凤喜:(一惊,含羞翩然逃下)妈!(切光)

 

[幕后合唱:

幽情汩汩生,爱心悄悄长。

恰如嫩芽伴新蕊,采拮春光两芬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