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造成唐玄宗从明君变为昏君,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唐朝的明君和昏君 在历史上,造成唐玄宗从明君变为昏君,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在历史上,造成唐玄宗从明君变为昏君,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2024-07-03 08: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历史上,造成唐玄宗从明君变为昏君,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唐玄宗青年时代结交禁军,筹划政变推翻韦氏政权,辅佐睿宗夺得帝位,之后自己顺利地成为太子,进而成为皇帝,几乎贤明神武得很,统治的前期,任用贤相如姚崇、宋璟等人,励精图治,出现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盛世“开元之治”。

大唐在他的手上繁荣了四十年,文治武功,首屈一指。但晚年却产生了改变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安史之乱”,形成了唐朝的盛衰剧变,大唐在最繁荣的时候突然崩溃,为什么会这样?唐朝人想不通,后来给唐朝写历史人也想不通,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简单的诠释方法,就是唐玄宗前期是明君,所以有开元之治,后期是昏君,所以有安史之乱。但历史的实情真是这样的吗?为了声名唐玄宗后期是昏君,新唐书和后唐书特别为此树立起三个背锅侠,即李林甫、杨国忠和杨贵妃。

首先说说李林甫,李林甫是出了名的奸臣,史称“口蜜腹剑”,他对“政敌”经常劈面说好话,背后下杀手,但这是那时朝廷官员间对付政敌的常用手段,号称贤相的姚崇也经常这么干,比如他打击另一个名相张说,用的手法也是“高明”得很,据新唐书记实:姚崇有一次早完早朝后,在退朝时存心装作走不动路的样子,于是玄宗为表示关怀,把他叫来问他怎样回事,他回答说:“摔坏了腿”,玄宗于是关心地问:“是不是很痛啊?”他却一本正经地说:“我内心有更大的担忧,脚痛不算什么?”

玄宗就问他有什么事值得担忧的,他回覆说:“我听说皇弟岐王和辅臣张说走得很近,张说经常跑去王府和岐王聊天,我怕岐王被他迷惑,所以心忧。”玄宗一听,立即将张说贬到相州去了。你看,姚崇的演技,比起李林甫来也一点不减色。李林甫为了保住权位,固然冲要击政敌,但他的执政能力,还是很不错的,旧唐书说他,“每事过慎,条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除,皆有恒度”。这跟旧唐书对姚崇执政的“明于吏道,断割不滞”的评价差不多。

杨国忠更是背锅侠,杨国忠上台,不是靠的杨贵妃的关系,而是他本身的“理财妙手”的才能,杨国忠的气质,跟前面几个宰相一样,对政敌搞黄泉手法,道德品质低下,但执政才能也是不差的,并不是靠裙带关系的无能之辈。旧唐书说他“剖决机务,居之不疑”,其执政气概跟姚崇、李林甫也差不多。至于杨贵妃嘛,更是不能说明玄宗前期和后期有明君和昏君的区别,玄宗前期溺爱武惠妃,跟杨贵妃差不多,也不影响他创造出开元之治来。杨贵妃不像武则天,她基本上没有介入朝政的机会,并且也没有干预朝政的兴趣,况且,既便是后妃干预朝政,也不见得就必定是坏事,高宗后期,武则天参政,大唐帝国仍是一片欣欣向荣嘛。

末了,唐玄宗后期的表现,其实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绝非一个“昏君”的表现,特别是长安失陷前夜,他断定地撤离危城(想想宋钦宗和崇祯,就晓得这一决策何等重要),从而保留了唐朝回复的根本,若是玄宗及太子、诸王末了落伍叛军之手,大唐可能就真的要亡国了。今后,唐肃宗在押出长安后,私行“称帝”,这一举动在那时可以说形共谋反,唐玄宗没有因此而跟自己的儿子对着干,而是顺应时局,认可了肃宗的帝位,从而没有引起内讧,想想南明各个政权之间互相扯皮,末了被清朝各个击破比起来,玄宗此举可谓“深明大义”。保证了大唐帝国权利核心的统一与不变。

当然,玄宗是不是昏君,跟安史之乱的爆发之间,没有必定联络,安史之乱看起来是一场内部的兵变,其实是“外患”,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就不多说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