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后,为什么所有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唐朝在河南建都 宋朝之后,为什么所有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

宋朝之后,为什么所有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

2024-06-09 21: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因此,王朝定都在哪里,一直在军事和经济两种意见之中摇摆不定。

宋朝也摇摆过。

公元976年,北宋王朝围绕定都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宋太祖赵匡胤的意见是定都洛阳,但这还只是第一阶段,最终的目的地是长安。

吾欲西迁,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赵匡胤的意见,就是军事重心决定论。历经五代乱世的这位雄主,已经在脑子里种下了风险的种子,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包括其弟晋王赵光义在内,北宋的一众臣僚,却集体反对。当时起居郎李符上书陈述了定都洛阳的八难,即:京邑凋敝、宫阙不备、郊庙未修、百司不具、畿内民困、军食不充、壁垒未设、千乘万骑盛暑扈行。

李符的意见,根本没有触及问题实质。因为其所谓的八难,全是战术问题而非战略问题。京邑、宫阙、郊庙、百司、壁垒,这些设施要么也可以建、要么可以修,都是花钱能够解决的问题。至于没钱的窘境,如畿内民困、军食不充,这是短期可以克服的问题。而至于“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就更是扯淡了。平民百姓搬个家,还得锅碗瓢盆一堆、大车小车数趟。却没有谁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搬家了,因为生活就是麻烦。王朝迁都,肯定要更麻烦一些。但这些对于定都的百年大计,却完全可以忽略。

李符当然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么,李符以及北宋官僚这些人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呢?立场。赵匡胤启用的文官士大夫们,主要是一批江淮经济官僚。这伙人关于治国的一贯立场,就是不折腾。见识远不及赵匡义的赵光义,居然说“在德不在险”。这种书生意气的说理辞章,完全应付不了真实世界的残酷。应付现实世界,你得讲硬逻辑,而不能讲道德。

所以,赵匡胤当然不信这群人的鬼话。同时,也从战略的维度,降维打击了赵光义这伙人的迂腐之见:

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为何天下民力会被耗尽?原因就是幽云十六州没在自家手里。所以,定都开封,就要在华北平原上密布坚城、广撒重兵。但这笔钱可比迁都的花费大多了。

但是,天不遂人愿,赵匡胤死的早。而等他死了,也就没人再提迁都这件事了。后来的历史演变,几乎全被赵匡胤给想到了:

一个是北宋的冗兵问题,到仁宗朝已经养了上百万的军队。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也遭遇了冗兵问题,主要是节度使手里的兵,根本就裁不掉。但高峰时期也就八九十万军队。宋朝呢?直接干过百万。

另一个是首都的安全问题,两次汴梁之围,大宋基本就被女真一剑封喉了。北宋亡国,是历代王朝中,亡的最干净利索的。

这就是单纯考虑经济重心的恶果。宋朝以后,另一个汉人王朝是明朝。朱元璋时期,明朝定都在哪?定都南京。

宋朝定都开封,一个重要原因是路径依赖。那么,明朝的路径依赖是什么?明朝的路径依赖是江南财富。朱元璋依靠江南财富,不仅消灭了其他割据势力,而且消灭元朝、实现一统。这就是大明的开国基调。所以,大明和大宋一样,其本质都是经济重心胜过军事重心。大明可能还要更胜一筹,因为它对江南财富的依赖更大。

但是,开国之君之所以大概率更雄才伟略一些,一个原因是幸存者偏差。这伙人就是从平民、军阀或权臣一路搞斗争、搞上来的。不雄才伟略的,早被丛林法则给淘汰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人的经历。这些人看到过乱世、眼见过刀兵,也知道什么是千里无鸡鸣的惨烈,所以风险意识特别高。

刘邦就喜欢洛阳,梦想成为周天子第二。但是,娄敬和张良力谏之后,“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刘邦想也不想,当天就起驾奔赴长安定都了。而赵匡胤呢?任凭满朝文武再怎么反对,赵大官人也要定都洛阳。

朱元璋当然也有这种风险意识,也有这种战略眼光,自然也要考虑定都的问题。朱元璋和大臣们讨论出了西安、洛阳、开封、北平(今北京)等几个候选地。最后的结果呢?朱元璋还是选择在南京建都。原因是什么?

不折腾,因为大明朝折腾不起。元朝亡于农民起义,但与农民起义直接关联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元末经济危机。元朝出现了白银短缺和货币不足的问题,导致经济陷入通胀。这个货币紧缺而经济通胀的问题,一直持续到明朝建国。朱元璋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直接搞国家计划经济,几乎把商业经济给断了,于是也就不需要那么多货币了,货币紧缺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所以,明初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没钱,而且是真没钱。关键是统治者也不想要钱了。而没钱就等于没血,当然也就不能随便折腾。

但是,到了朱棣时代,明朝就有钱了。同时,定都南京的问题也出现了。

这个问题还是老问题:经济重心和军事重心怎么平衡。你是定都南京了,一猛子扎到了经济中心。但是,身处南京的你,怎么控制北方边疆上的数十万军队。这伙人不满意,然后造反了,你怎么办?而靖难之役,完全就是军事中心的北平,干废了经济中心的南京。

五代十国有两个地理坐标,一个是军事中心山西、一个是经济中心河南。这两个地理坐标长期分离。结果就是:军事中心的山西一直充当改朝换代的狠角色,随时都能杀到河南、换一个皇帝。

大明朝也是这个问题,军事重心的长城一线,有几十万职业军人防着草原。但这伙人却是双刃剑,随时也能杀到南京换个皇帝。朱棣和靖难之变,就是这么干的。

所以,朱棣选择迁都北京,与其说天子守国门,不如说天子直接来到国门边上看着自己的几十万军队。

这是朱棣的考虑。但这个考虑不是小算盘,其中还有另外一个更大的趋势盘子。这个趋势盘子,也成为中国首都选择的重要线索或意见。

契丹的大辽、女真的大金以及蒙古的大元,它们定都在哪里?定都在北京。再往前看,南北朝的北魏定都在哪里?最初定都在山西大同。北方游牧民族,特别是唐宋以来的征服型草原王朝,一般都会定都在长城一线。而最好的位置,就是北京。因为这些王朝都要统治草原和中原、游牧和农耕两种文明。所以,处于交界地区的北京,就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古代中国关于定都的问题,总共三种解决意见:一个是经济重心决定论、一个是军事重心决定论,再有一个就是统治重心决定论。

这三种意见的集合点,就是北京。所以,宋以后不仅不会定都河南,而且也只能定都北京。

那朱棣定都北京大势原因是什么呢?

从华夷之辨到华夷整合,成就元世祖忽必烈的功业。忽必烈这个草原雄主,能够一统中原和草原,建立强盛的大元帝国。那么,朱棣这个中原雄主,为什么不能一统草原和中原,建立强盛的大明帝国?明朝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原因不是骨头硬、脖子硬,而是雄心万丈。要统治草原,就要向草原输出秩序,而输出秩序的前提就是给草原进行定位。明朝人定位是:自己是天朝上国,草原是朝贡附属国。于是,这个逻辑也就决定了明朝就是打到亡国,也不会跟满清和解。灭不了你,也要打服你,打不服你,也要逼你臣服。

所以,宋以后的中央帝国,都是要把草原和中原整合到一起。大元和大清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是如此,大明也是如此。于是,统治重心决定论也就占了上风。而结合军事重心这个意见,定都北京也就成了大势所趋了。

为什么不能是河南?河南这时候既不是经济中心,也从来不是军事中心。而从统治重心考虑,也只能高效辐射中原地区,根本无力辐射草原。于是,首都当然就不会是河南了。

为什么不可是隋唐帝国的故都长安?长安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经济崩盘了。八百里关中平原,即便不荒废,也供应不起一个帝国都城的消费能力。隋唐大运河,其极限也就是把江淮与河北物资输送到洛阳。再往西输送到长安,已经困难重重。而元朝把大运河搞成了南北直线,这就更与长安没啥关系了。

所以,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路径依赖也罢、大势所趋也罢,北京成了多重意见权衡之后的最好结果。同时,北京也体现了中央帝国的雄心,华夏一统不再是中原一统,而是中原和草原一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