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的俄罗斯仍内忧外患,重新成为超级大国的梦想还能实现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哈萨克斯坦房产是私有的吗 30年后的俄罗斯仍内忧外患,重新成为超级大国的梦想还能实现吗

30年后的俄罗斯仍内忧外患,重新成为超级大国的梦想还能实现吗

2023-04-06 09: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外部美欧经济制裁迟迟不能松开,外汇收入严重依靠出售石油矿产,在乌克兰和叙利亚为了最后的安全防线不得不苦苦支撑军事存在。

周边历史上俯首帖耳的小国个个向往西方,视俄国人如洪水猛兽,恢复苏联时代的荣光,重新成为超级大国的梦想似乎离俄罗斯越来越远。

俄罗斯究竟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

乌克兰,欧亚帝国的阿喀琉斯之踵

苏联解体并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发生的事件。自1990年起,立陶宛、格鲁吉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原苏联境内的小加盟国纷纷宣告独立,这些国家面积小,人口少,地缘战略也不怎么重要。

虽然其他共和国人心惶惶,其实也没有对原苏联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如果俄罗斯和其他加盟国能够保留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足以维持。

偏偏就在拉脱维亚独立之后第三天和第四天,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也宣布独立,到这个程度,苏联才真正大势已去,美苏争霸终于走入历史。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就在乌克兰这个国家的重要地位。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同属东斯拉夫民族,语言、风俗、信仰均十分相似或者完全一致。

乌克兰首都基辅被称为"俄罗斯城市之母",是东斯拉夫文化的发源地。在历史上,乌克兰和俄罗斯有着长达三百年的亲密结盟关系。

俄罗斯也为了乌克兰多次发动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为它夺取了克里米亚半岛。乌克兰投桃报李,一直负责俄罗斯欧洲核心地带在西南方向的安全,乌克兰这个名字,本身含有"边疆"的意思。

但是如果因为这些表象而把乌克兰真的看作边陲之地,失去这60万平方公里国土对俄罗斯影响不大的话,那就大错特错。

因为苏联的国土大部分分布在高纬度地区,一年当中适合耕种的温暖日子偏少,而乌克兰就处于气候宜人的温带地区,是东欧大平原的核心地带。

更关键的是乌克兰这平坦的大草原竟然有三分之二都是最适合垦殖的黑土地,光乌克兰一国占有的黑土地面积就占世界四分之一。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黑土地:黑土地是由有机质在黄土母质上缓慢累积形成的性状优良、极其适合种植的肥沃土壤,被称为大自然的宝藏。

世界上总共就只有东欧乌克兰平原、中国东北平原、美国密西西比平原、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四大黑土地区域,可以说这些国家都是得到上天眷顾的幸运儿。

除了宝贵的黑土地,第聂伯河贯穿整个乌克兰,又为耕种提供了充沛的水源。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乌克兰这个"欧洲粮仓"。

当然苏联时代,乌克兰就是苏联面包篮子,是苏联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出产的优质农产品不仅要供给乌克兰、俄罗斯和全苏联,还要出口赚取外汇。

苏联的另一个粮食生产基地是中亚地区,随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先后独立,这块面包也从俄罗斯手里掉在了地上。

但是哈萨克人毕竟和俄罗斯人本来就是异族,乌克兰却是俄罗斯实打实的兄弟亲戚,这就让俄罗斯人更加心痛。除了农业问题,俄罗斯也需要面对工业上失去乌克兰的窘境。

在苏联时代,中央集权政府为了合理利用各加盟国的地理条件优势,把苏联庞大的工业统筹按照分工部署在了不同的加盟共和国。

其中乌克兰因为重要地位分得了大量的先进军事制造企业、设计单位、总共6个造船厂中的3个;反而俄罗斯却只是主要作为零部件供应者参与在这个红色军工体系里面。

中国人对瓦良格-辽宁号航母从乌克兰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中国的故事耳熟能详,如今的俄罗斯却再也造不出新的航母。只能对一艘破旧的库兹涅佐夫号反复修理,四处充当门面——这足以侧面证明乌克兰在苏联时代的吃重份量。

至于其他的计划经济时代下在乌克兰各地建立的大型工厂更是数不胜数。苏联解体之初,乌克兰带走了苏联三分之一的军力,包括数千件核武器,足以成为世界上前五的军事力量。

只是最后这些卖的卖,拆的拆,很快变成了泡影,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毫无疑问,丢掉了乌克兰的俄罗斯,等于肚子上被人狠狠挖走了整整一块肥肉。

莫斯科以下东欧地带的一系列重要城市都暴露在无险可守的大平原上,乌克兰和西方之间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莫斯科的神经。

美国著名战略家、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有一句精彩的评论:"只有拥有乌克兰,俄罗斯才可能成为其梦想中的欧亚帝国,而失去了乌克兰的俄罗斯,最多只能成为一个亚洲帝国。只不过俄罗斯在亚洲大部分拥有的都是高寒雪地,作为战略纵深和资源产地还可以,要进行经济建设,条件和乌克兰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偏偏这个乌克兰,自独立开始,思想就亲近西方,境内西部的乌克兰族因为苏联时代受到的压迫和不公、历史上和波兰的渊源、独立后生活水平的下降等原因一直和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眉来眼去。

东部的俄罗斯族自然是站在俄罗斯这边。两拨势力逐渐相互交恶,乌克兰国内政治持续动荡,没有一个安定发展的时机,结果苏联解体分到的丰厚家产被折腾得七七八八,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被贱卖一空。

美国和西方自然不会错失良机,大力向乌克兰渗透,最终通过颜色革命推翻了乌克兰的亲俄政府,换上自己的代理人。

事到如今,俄罗斯自然不能坐视不理,普京总统果断出兵占领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这块区域是苏联时代赫鲁晓夫从俄罗斯划给乌克兰的。

既然你投靠了外人,那我当然也不能和你再称兄道弟,拿回本来属于我的东西。这个决定在军事上看执行得很漂亮,道理上大概也说得通,但现在看来在战略上却是一个完全的失败。

在普京可以通过乌克兰东部亲俄势力保持对克里米亚控制的实利条件下,硬要通过二战后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方式入侵吞并他国领土,不可能在国际上得到多少支持。

欧美利用这次事件立刻发起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俄罗斯卢布应声贬值近一半,对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国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政治盟友,也对此置身事外,不予支持俄罗斯的侵略行为。普京却偏要一条道走到黑,操纵克里米亚人发起公投,正式吞并了这块黑海要地。

这个举措让弱小的乌克兰心灰意冷,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彻底把西乌克兰推入了西方的怀抱,乌克兰领导人正式宣布和俄罗斯决裂,乌克兰族和俄罗斯族之间爆发了惨烈的内战。

把自己的兄弟民族硬生生推给敌人,拿在普京手里的东乌克兰还能剩下多少战略价值呢?

寡头当道,谁能成为超级大国的建设者?

苏联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摧毁农奴制落后沙俄的时代进步事件,在沙皇俄国压迫铁蹄之下解放的苏联各族人民。

以极大的热情击退了资产阶级余孽和帝国主义干涉势力,成功了保卫新生的苏联,在两个五年计划之内就把苏联建设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

到了苏联解体之时,苏联共产党高层早已腐朽不堪,党内怀着一己之私的领导干部如叶利钦之辈不顾底层民族保留苏联的意愿,强行和各加盟共和国首脑一致决定了分家之事。

也就是说,俄罗斯人已经从当初怀着解放全人类的理想先行者,蜕变成了从苏联大架子上搜刮肥肉填饱自己的自私自利者。

哪里还有什么建设超级大国的雄心壮志,也根本发动不了人民群众进行有力的组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境内的原苏联中高级干部大肆借私有化和休克疗法之际,把优良的国有资产放进私人的口袋,冒出一个又一个寡头。

这些寡头们通过支持俄罗斯的政治人物来换取商业上的腐败利益,自己过着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底层的俄罗斯百姓却忍饥挨饿,承受着政治动荡、经济倒退的苦果。

像阿布拉莫维奇,削尖脑袋和叶利钦攀上关系后,在苏联解体中攫取了国有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大量资产,一跃成为俄罗斯首富。

握着核心资源和大笔资产,却不思升级产能设备,在欧洲大玩购置地产、包养球队、开办宴会这些对国计民生毫无裨益的声色犬马。

其他的寡头如别列佐夫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之流,以及他们以下更多的大小寡头是什么德行更可想而知。

经过休克疗法的摧残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远去,在贫苦线上苦苦挣扎的俄罗斯工农、贫民阶级已经彻底失去了当年砸碎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开天辟地之勇气,不得不接受现实,在严冬苦寒里排着长队等待救济和面包。

不愿意再拥抱社会主义制度的俄罗斯开始在意识形态上借重曾经的东正教来统一民众的思想,似乎要从苏联回到沙俄的起点。

只是环顾四周,曾经的东欧小弟都个个比自己有钱,亲兄弟乌克兰又恩断义绝,形同陌路,跟着自己的只有一群中亚穷兄弟,俄罗斯能靠东正教来保证中亚的伊斯兰教国家不掉队吗?

普京会是新的斯大林吗?

作为俄罗斯历史上最富争议的领导人,斯大林在苏联成为超级大国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他从列宁手里接过一个扶着木犁的穷国,留给了赫鲁晓夫和勃烈日涅夫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自从被叶利钦在1999年扶上俄罗斯最高权力宝座至今,执掌俄罗斯政权也已有20多年。

他从叶利钦手里接过的烂摊子,通过政治上收拾寡头、外交上独立自主、军事上整顿建设,到今天已经大有起色。但相比苏联时代的辉煌,只能说勉强修补上了漏洞,离自己复兴超级大国的梦想却还遥远得很。

斯大林和普京的野心相若,也许能力也差不多,为何一个通过二十年赢得了世界第二超级大国的地位,另一个却依旧沦为老对手美国眼里的"地区强权",经济甚至落到小小的韩国身后呢?

答案也许在乌克兰腐朽衰败的船坞和交火不断的农田,也许在国外挥金如土的富豪和国内空无一人的工厂。

也许在后悔认清西方真面目的索尔仁尼琴和不知悔改的戈尔巴乔夫,总之在俄罗斯人破除对西方制度的迷信,找回苏联时代那样的真正自信,重新建立人类历史上的先进制度之前,可能谁也不知道答案。

文/南宫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