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物探探探】秦都咸阳城到底有无城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咸阳古城遗址在哪里 【陕西文物探探探】秦都咸阳城到底有无城墙?

【陕西文物探探探】秦都咸阳城到底有无城墙?

2024-06-19 06: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古装历史剧《大秦赋》最近正在热播。两千多年前的咸阳城是什么样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秦都咸阳城大遗址项目领队许卫红和秦都咸阳城考古队队员张杨力铮一起作为“陕西文物探探探”主讲嘉宾,带着230.5万人次网友经历了一次“穿越秦朝”。

王的城池 渭河南北都有宫殿 秦人如何往来通行?

直播第一站是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站。在工作间的墙上,挂着一幅被当作“作战图”使用的1968年的黑白卫星图,上面做了很多标注。

许卫红介绍,这张卫星照片标识的范围是70多平方公里,但这只是秦都咸阳城的一部分。“咸阳城是渭水灌都,以渭河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这张图上没有南半部分。我们工作范围主要在渭河的北边。”通过勘探,考古人员发现了近四十处夯土建筑遗址,发掘了其中的4座。

可能有网友会问,到底哪一个遗址是咸阳宫?因为有考古实物才能说话,目前还不能对号入座。但它们的等级、规格,显然是跟行政管理中心、宫殿有关的。

既然渭河南北两岸都有宫殿,秦人怎么来回通行?许卫红介绍,当时渭河上有座“横桥’,汉长安城北边有“横门”,一般横桥一定是对准横门的,可在对应位置上至今尚未发现古桥踪迹,却在横门东边的厨城门外发现了五组古桥,年代最早的一组是战国晚期,与秦都咸阳城时代一致,可见是这座桥连接了咸阳城的南北两区。

嬴异人逃回秦国时高喊“咸阳到了” 咸阳城到底有没有城墙?

在《大秦赋》中,嬴异人从赵国逃回到秦国后,老远就看到一座有城墙的城市。剧中人高兴地喊:“咸阳到了!”但渭水横穿而过的咸阳城,有没有可能修建城墙?

许卫红说:“城墙的问题困扰了考古人一个甲子,但至今仍没找到。从谨慎、严谨的角度讲,只能说目前没有发现。”

“若有城墙肯定得有夯土。我们在北部布置了勘探带,并没有发现连贯性的夯土,却发现了一条东西走向延伸了将近5公里的沟。在这条沟以南有很多建筑遗址,以北却没有。另外,在南部有一条断续出现的水域,没有越过这条水域的大型夯土建筑。如果这样的话,秦都咸阳城有可能就是利用当时自然的、人为的沟来作为分界线的。虽然没有城墙,但一定会有另外的防御措施,比如具体的宫殿建筑四面都有围墙,整个大的城市可能没有闭合的城墙。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大秦赋》是进行了演绎的。我在这里提一个‘怯生生’的看法:我们老找墙,但咸阳城的边界也许就不是墙。”

王的独白 拾阶而上 是什么样的砖瓦 承载了他傲视天下的自信?

从工作站前往秦都咸阳城遗址的路上,可谓处处都是历史,感觉像在“穿越”。许卫红老师介绍,路旁两侧的土崖里有圆形或五边形的陶管道,它们是宫殿的排水设施。不远处高大的夯土堆,是西汉帝陵。

进入遗址前,考古队员张杨力铮带大家走进了工地旁的临时办公用房。其中一间房内,两边靠墙的架子上陈列着许多在遗址内发掘出土的筒瓦、瓦当、地砖等,这些建筑材料上都有各种各样的纹饰。一种空心砖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张杨力铮说,《大秦赋》开头是一段内心独白,秦始皇拾级而上,脚下台阶很宽很多。这些空心砖就是用在宫殿台阶上的,用于把台阶包起来。这是一块残砖,完整的砖长1.2米、宽0.6米,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都有收藏。

另一间房内摆着6号高台遗址沙盘模型。张杨力铮介绍,在4平方公里的遗址范围内,这座建筑是非常宏伟的一座,有高低相间、错落有致的平台楼阁。“从台顶到秦代地面,高度是11.3米,差不多相当于4层楼高。整个6号高台建筑遗址的地基范围大概是边长126米左右的方形,地基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

在遗址西北区正在发掘的是附属建筑。张杨力铮介绍,这个建筑在6号高台的西北,原来也有高台,总面积接近1万平方米。“我们已发掘了两年,夯土地基还没到边界。尽管现在满地都是黄土,两千多年前这里可是一个伟大帝国的行政中心,有多少历史故事就曾经发生在这里。”

王的财富 咸阳城遗址出土了哪些文物?石磬、琴轸、酿造酒、青铜剑……

直播中给网友展示了在秦都咸阳城遗址考古中发现的四件文物。它们分别是两块大小不一的石磬,一枚琴轸,一柄青铜剑。

石磬

许卫红介绍,这两件石磬是在秦代大型国家府库遗址发掘的,府库遗址就在秦都咸阳城宫区西边。遗址完全被火烧了,墙和地都被烧成了板结状态,真的是焦土。附近还发现了钱模,是“中央造币厂”的遗物。国家府库建筑被严重火烧,证明项羽火烧阿房宫也许是虚的,但项羽搞破坏这事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了。

“这两件石磬看起来好像没有金银器物精美贵重,其实它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礼乐器,是权力的象征,有镇国安邦的意义。我们在府库遗址出土了600多公斤石磬。文物一般是说多少件,我们说多少公斤,是因为数不清件。第一是数量多,第二全部都是碎片,还经过了火烧,只有三四件基本完整。”

石磬的侧面,可以看到秦小篆的“北宫乐府”“北乐”字样。许卫红说,这些文字可以证明秦代已经设了乐府。乐府是管理国家礼乐的部门,要编乐,要组织演出。到汉代以后,形成了一种文学体裁叫汉乐府。“有人说秦人不讲礼,没什么礼仪文化,是那种粗犷的、野蛮的、好打仗的。但考古实证了秦人不仅讲礼,而且礼乐器规模很大。”

琴轸

这是在一个专门制造骨器的皇家工厂作坊里发现的小物件。“琴轸是弦乐器上用来调弦的。作坊里没有发现制作这类器物的原料、坯料和废品,只发现了一件完整器。它不是产品,而可能是工人用的物品。也就是说,可能有工人会弹琴。人们可能认为,秦朝社会法律严苛,工匠过的日子凄凄惨惨,从这件器物来看并不是这样。秦代社会是复杂的、多彩的。”

青铜剑

在《大秦赋》剧中,安国君在见嬴政第一面时,就把秦王剑送给了自己的孙子。秦代的青铜剑是什么样的?直播中就展示了一柄。这柄两千多年的青铜剑在阳光下寒光闪闪。许卫红介绍,这柄青铜剑和一个装着酒的铜壶,都是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南部的岩村墓地发现的。发掘出土的这柄铜剑,刃部可见使用后留下的豁口,推测是一柄经历腥风血雨的实用武器。根据造型特点判断,其铸造年代要早于战国晚期。

秦代的酒

在《大秦赋》中有很多关于饮酒的情节,酒色呈乳白色。秦代的酒应该是什么样的?许卫红介绍,“我们发现的装酒的铜壶出自另外一座秦人墓葬。酒从铜壶里倒出来的时候接近于无色。两千多年了,这些酒经检测仍含有多种氨基酸,以及酵母菌、蛋白质、淀粉等。能判断它是发酵酒,不是烧酒。所以,《大秦赋》里像米酒一样的乳白色酒是有根据的。”

王之视野 四面眺望 心生豪气 当年带他俾睨天下的是哪座高台?

登上6号高台建筑遗址,视野特别开阔。站在这里四面眺望,不由令人心生豪气,也许嬴政当年就曾站在这里睥睨天下。

张杨力铮介绍,在这4平方公里左右的塬面上,当时都是秦代的宫殿区。总占地面积相当于北京故宫占地面积的5.5倍。虽然目前尚无法确定脚下这座高台是哪一座宫殿,但它位置在遗址中心,规模很大,应该是当时秦代宫殿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要建筑物。

在高台上向南望,可以看到机场城轨线。张杨力铮介绍,附近的站名就叫秦宫站,过了城轨线再往南就是渭河。“从6号高台建筑遗址向南,正前方有一条路,这条路往前一直延伸到渭河,正对厨城门古桥。从渭河以南,不论是秦的南宫区还是汉长安城,过了桥之后一条直路就通到了这个高台。”

汉初两个皇帝 为何要将陵墓修建在秦宫之北?

从高台向东南方向远眺,最远甚至可以看到骊山和白鹿原。向正东眺望,可以看到渭河电厂,兰池宫就在那个范围。

向西南眺望,秦代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和市场等经济区域,被新建的高楼包围着。“那里应该是当时老百姓生活居住、商业交易的地方,有市场、酒肆、闾里等。李斯最终被腰斩于市,也可能就在那个地方。”

“奋六世之余烈”而建立的秦帝国二世而亡,在这个秦代宫殿遗址上也可一眼看到政权更迭的印迹:东北可以看到刘邦和吕后的合葬墓长陵,西北可以看到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初的两个皇帝专门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在秦代宫殿的北边,两千多年过去,仍能让后人体味到其中的意味深长。张杨力铮说:“我们推测汉陵如此选址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想要从思想上镇压前朝,二是便于利用秦宫的建筑材料来修建陵墓。”

对于秦都咸阳城遗址 未来将如何保护?

秦都咸阳城遗址将来如何保护?张杨力铮介绍,将来会和大明宫、兵马俑一样建设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不过要等考古工作做完以后才能开始落实。”

“整个咸阳城遗址非常大,保护区分为核心区和建设控制地带。2011年就编制过保护规划,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被正式颁布。最新版的规划已基本成型,宫殿区计划做一个类似大明宫、秦陵这样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公园大概至少有两平方公里。遗址不能全都发掘出来,因为保护是个问题。我们可能会挑选一些典型的点,把它盖个大棚或玻璃罩,让人们直观看到秦代建筑的模样。大部分建筑遗址会通过绿化标识等方式展示出来。这样点、面结合,可给游客一个直观印象。”

《陕西通史·秦汉卷》秦都咸阳平面布局示意图

汉长安城示意图

资料照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编辑:秦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