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水平最高的10首七律排行榜,崔颢《黄鹤楼》仅排第三,哪两首能够排在它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咏兰花的古诗七律 史上水平最高的10首七律排行榜,崔颢《黄鹤楼》仅排第三,哪两首能够排在它前

史上水平最高的10首七律排行榜,崔颢《黄鹤楼》仅排第三,哪两首能够排在它前

2024-07-01 02: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首诗最精彩的是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清新自然,富含哲理,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成为流传极广的千古丽句。

第9名

唐朝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是写“无题”诗的一把好手,针对此诗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写恋人离别的诗。此诗“别意”缠绵不绝,用语华丽而又自然,凝重而不晦涩,诗意凄苦而又不失优美。

整篇用语优美,读来给人诗意和无限美感。最精彩的是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仗工整、寓意深刻,历来备受推崇。这两句现在有了新的含义,多用来比喻老师等职业的奉献精神,更加生动、贴切。

第8名 唐朝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写蜀丞相诸葛亮最经典的一首诗,写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他于第二年游览武侯祠时。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出作者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

此诗有景有情,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全诗“情、景、论”三者完美融为一体,笔调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尤其“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联充满凄惋,饱含壮志难酬之感,已成为诸葛亮最恰当的“盖棺”之论。

第7名 唐朝韦应物的《答李儋》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这首诗是韦应物写给好友李儋的,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好友兼诗友。此诗情真意切,既有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又有忧国忧民之心,尤其“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饱含真情,读来令人泪目。

尾联“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以景代情,情深意长,言有尽而意无穷,对好友到来的无限期盼尽在其中。

第6名 唐朝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七言律诗是咏诵王昭君最经典的一首诗,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有感而发,因而作此诗哀叹昭君悲惨命运。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对民族团结做出巨大贡献。但远嫁他乡对她自己来说无疑是一个悲剧,去国之恨,离乡之愁,无以言表,难以言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和“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两联概括的就是这种愁苦,真是恰到好处!

全诗用语精练隽永,深婉悲壮,精妙绝伦,深具苍凉之美,令人惋惜、感慨不已。

第5名 唐朝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七律是韩愈的代表作,是最能体现他文人楷模形象和家国情怀的一首诗,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人。

这首诗的背景是当时唐宪宗信佛,大力宣扬封建迷信,大张旗鼓地拜迎佛骨入朝,劳民伤财,荒废政事,京城几乎全民跪迎佛骨。

此时唯有韩愈敢大胆站出来,他对全民如痴如醉拜迎“佛骨”的现象十分反感,如鲠在喉,于是上书《论佛骨表》,陈述其害。唐宪宗大怒,要置韩愈于死地,多亏众人求情,韩愈才免于一死,被贬潮州。

韩愈一直体弱多病,被贬时虽只有五十多岁,但却老态龙钟,恰似风烛残年。他满怀失意地走到蓝关时,家人在后尚未赶到,唯有侄孙韩湘先行到达。韩愈跨马蓝关下,望着皑皑白雪,想到前途迷茫,不禁发出“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感慨。

透过此诗,我们能感受到韩愈的侠肝义胆,他的步履维艰,感受到他的侠骨柔肠。

这是最能体现韩愈文采、文品、人品和官品的一首诗,尤其读到尾联“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时,怎能不令人动情,不令人泪目?

第4名 唐朝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船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七律是一首很精彩的怀古诗,堪称“怀古诗压卷之作”。此诗前两联写历史事实,恢宏大气。后两联回到现实,触景生情,抒发诗人四海飘荡之感慨。

此诗巧妙地把“景、情、史、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交相辉映,纵横开阖,寓意深刻,回味无穷。

清朝诗评家薛雪对此诗的评价:“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着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是此老一生杰作,自然压倒元、白”,颇为中肯。

第3名 唐朝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这首《黄鹤楼》被某些诗评家评为七律“压卷之作”,例如南宋严羽就评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这首诗知名度颇高,前三句用了3个“黄鹤”,这在格律诗中是极少见的,此诗音节嘹亮而不拗口,用语自然,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据说诗仙李白到黄鹤楼时读到此诗曾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可见此诗水平之高。当然这首诗的格律存在一定问题,因为当时格律诗正处于成熟、发展期,对格律要求没有那么严格,这是可以理解的。

第2名 唐朝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堪称“隐晦大师”,而这首诗又恰恰是他最难解的一首诗,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说。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李商隐自伤身世之作,有人说是悼念亡妻之作,还有人说是思念友人之作,甚至有人说是感伤国事之作。真正答案只有李商隐自己知道,其他人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

此诗语言优美、华丽,历来深受人们喜爱。用典贴切、自然,典故和诗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精彩异常,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可恰如其分地用于错过的初恋。

第1名 唐朝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这首诗被许多诗评家评为“七律压卷之作”,这是很有道理的。有人用普通话读这首诗,感觉不押韵,其实此诗是押韵的,押的是平水韵“上平十灰”。

此诗前景后情,情景交融。前两联写景,述登高所见所闻,描绘出沿江空旷寂寥的景致,尤其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最为精彩。后两联转向抒情,杜甫围绕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漂泊流浪的悲苦之情。

全诗用语豪壮而悲苦,慷慨激昂,抑扬顿挫,动人心弦,意境深远。

最精彩的10首七律分享完了,其中以唐诗为主,这10首七律全是流传千古的佳作,读来令人赞叹不已。

朋友们,除了文中这些,还有哪些水平极高的七律?你心目中水平最高的七律是哪一首?欢迎分享高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