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强的传说高达百科(预览版) – 命运的血泪・暗淡的传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命运高达最强 世间最强的传说高达百科(预览版) – 命运的血泪・暗淡的传说

世间最强的传说高达百科(预览版) – 命运的血泪・暗淡的传说

#世间最强的传说高达百科(预览版) – 命运的血泪・暗淡的传说|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世間最强的傳説鋼彈百科(預覽版)世間最強のレジェンドガンダム百科(プレビューバーション)The strongest Legend Gundam encyclopedia in the world (Preview Version)

开篇的话译名相关基础数值与型号整体概述背包超高级氘核引擎(ハイパーデュートリオンエンジン、Hyper Deuterion Engine)可变式相转移装甲(ヴァリアブルフェイズシフト装甲、Variable Phase Shift Armor)中子干扰消除器(ニュートロンジャマーキャンセラー、Neutron Jammer Canceller)推进器机舱、控制台及操作系统武装概述MMI-GAU26 17.5mm 近程武器系统(シーウス、CIWS/Close-In Weapon System)MX2351 固相光 光束盾发生装置(ソリドゥス·フルゴール ビームシールド発生装置、Solidus Fulgor Beam Shield Generator)MA-M80S 勇抗·改 光束标枪(デファイアント改ビームジャベリン、Defiant Kai Beam Javelin)龙骑兵系统(ドラグーン· システム、DRAGOON system)GDU-X7 突击光束机动炮/机关炮(光束刺钉装备型)[突撃ビーム機動砲/機関砲(ビームスパイク装備タイプ)、Assault Beam Mobile Cannon/Machine Gun (Beam Spike Equipped Type)]GDU-X5 突击光束机动炮/机关炮(常规型)[突撃ビーム機動砲/機関砲(通常タイプ)、Assault Beam Mobile Cannon/Machine Gun (General Type)]MA-BAR78F 高能光束步枪(高エネルギービームライフル、High-Energy Beam Rifle)★幻象胶体(ミラージュコロイド、Mirage Colloid)☆MMI-710 断钢 激光对舰刀(エクスカリバーレーザー対艦刀、Excalibur Laser Anti-ship Sword)其它杂谈结尾的话 开篇的话

本文发布于东八区2019.12.31,最终更新于2024.5.1 v1。目前七万两千字以上。文中所有官方资料,除个别因目前看不到原文而取自其它译版的(相应处会标明),其余均由本人自译(尽管有部分其他人也译过,但我并未借用)。4.28及5.1无实质性更新,主要是型号相关排版修改及简略版利用规约更新。因决定将命运百科中的“机师”章节拆分出来单独成篇,因此不再需要出于“对仗”为雷·扎·巴瑞尔也单独开个章节(目前也无打算为其撰文),也是为了精简篇幅,故此文也删除“机师”章节,不过该章节中的个别内容已移至《世间最强的真·飞鸟百科》里,日后随着该百科的完善亦可能会增添些许雷相关的资料。关于资料出处的详情(全称及发售日期等)、翻译及排版说明与利用规约等请参阅《高达相关百科说明、利用规约与资料出处》。虽然之前本着提升易读性的发心将利用规约等另开成篇,但鉴于阅者寥寥,不得已恢复部分。即便您不看,我也依旧会按利用规约(的完整版)行事。若您打算转载本文的内容:①各官方资料——原文及他人译文的著作权不属于我;至于本人的译文,在不将它们(照搬或改动后)说成是您自己或其他人、或不知道是谁译的前提下,您自行取决。②除官方资料(译文)外的其它部分——在标注了出处(名称及链接)和作者(Darnias)的前提下,您可以转载/引用少量片段,甚至是根据需要以您自己的语言概括您打算转载/引用的部分(在不曲解原意与标明非原文的前提下)。③全文或大篇幅——请只以链接形式转载。【相对易转载的短地址】https://wp.me/paD6X2-p关于本文的其它利用:①若您打算参考本文去编辑公众性质的维基/百科中的相关词条,非译文的对机体及角色解析的部分您需要标注出处。②请不要基于本文制作视频及书籍等或是用于商业相关——包括基于参考本文后被编辑的维基/百科中的相关词条与他人转载转述的片段。[顺便提一嘴自2015.7.14后本人便未再参与百度百科的编辑(到目前也从未参与除百度外其它百科的编辑),某些人不要因为有词条包含参考或引用自我这些百科的文段(原文或改后)就想当然地以为我是用了小号在编辑——讲真如果我真的还在参与编辑,某些词条含语文、排版等在内的质量就不会是那个德性]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①我认为百科遭到盗用(包括但不限于洗稿及基于它们制作视频等)。②至少一篇高达相关百科无法公开留存。③虽能公开留存,但我已不能/不便再对它们进行更新。④我认为百科的信息被用来贬损或编排命运高达、传说高达及它们的机师达至一定程度。⑤本人因这些百科遭到广义性人身攻击达至一定程度。那么我将视情况搁置,直至取消所有高达相关百科的更新、撰写与发布(包括《世间最强的攻击自由高达百科》《世间最强的无限正义高达百科》等)。如果有人罔顾上述,不妨先设想下当您的受众向您要同等/相近信息量的攻击自由与无限正义等百科时,在我不再撰写/发布的情况下,您拿什么向ta们交待,以及当您的受众知道是因为您的盗用导致ta们再也看不到《世间最强的攻击自由高达百科》与《世间最强的无限正义高达百科》时,可能会有怎样的影响吧……

译名相关

一般的说法是从“神意”之名变更为“传说”其原因是X13A的机师:劳·卢·克鲁泽的战争罪行,但有关当局官方上对此予以否认——MSGSDMV2 P127、GPF177 P11(原文本是描述神意扎古,但适用于传说)

本机在概念上虽可谓是新世代的神意,但名称里未包含“神意”这点,有说法称原因是劳·卢·克鲁泽的战争罪行,但有关当局官方上对此予以否认——GMB85 P11

机体名被焕然一新,有说法称原因是神意机师的战争罪行——GMB85 P32

继承了神意意志的ZAFT的“传说”——GFF99 P11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传说高达当初是预定给阿斯兰的,而阿斯兰是前大战中的“传说”机师;这也是本机被命名为“传说”的原因之一,但目前未看到官方资讯支持(也可能看到过但忘了)……

基础数值与型号

全高:18.66米重量:86.02吨

关于“全高”一词的定义,高达系列里向来不是固定的——有指到机体最高点的,有指到天线末端的,还有指头顶高的。自GMB85起本机的18.66米被明确为头顶高;然而根据观星者的情况(其HG说明与MS全集15 P72标称“至头部天线末端”,在MSGSCE73SCG P60中则标称为“头顶高”)来看,也不排除“头顶高”即指到头部天线末端的可能——事实上在MSGS20thaobJ P77中,所有在对比图中列出的MS其高度值都是按到头部天线(无天线的则是头部最高处)末端来算的。因此目前本机(及其它未明确说明的机体)其身高姑且建议按到天线末端计算。然而『ガンダム·パーフェクトファイル』中愣是全员算成了机体最高点(除了少数之前的资料里明确区分了头顶高/天线高与最高点的机体),如此一来本机的身高愣是被缩成了和F91/V/W系高达差不多的程度……在身高这方面还不如其前身『ガンダム·ファクトファイル』合理……

ZGMF-X666SZGMF=Zero-Gravity Maneuver Fighter=无重力下用机动战斗机X=eXperiment=试作S=Second Stage=第二世代

其它设定上的共通部分请参考命运百科。

与命运同时期开发的ZGMF-X666S传说高达亦是核动力搭载型,但型式番号没有“A”,同样隐去了核的存在——GFF147 P6

从命运和传说实战投入对LOGOS的扫荡作战——天堂基地战起,尤尼乌斯条约因已形同虚设而不再被视作问题,然而还是将超高级氘核的实体隐匿了起来。关于机体开发码也未分配标示核引擎搭载机的“A”这点,也可谓是佐证了这一事实——MSGSDMV1 P11

与之后搭载了新型OS的命运及传说等这些第二世代系列的发展机(事实上其实是第三世代)的开发亦有关联——GHL016 P6(原文描述的是冲击)

违反尤尼乌斯条约的投入技术及与神意系纠葛的负之侧面 从型式番号末尾的“S”便可理解,传说与ZGMF-X56S冲击等同样被分类为第二世代系列。这点与命运同样,是因以NJC(中子干扰消除器)为代表的违反尤尼乌斯条约的投入技术未能公开之故——GMB85 P11

一方面,ZGMF-X42S 命运高达、ZGMF-X666S 传说高达,在形式番号及分类等方面上,虽是分配于第二世代的机体,但事实上乃是称作第三世代亦相符的机体——MS全集15 P13

本机的编号根据额部的字母“SESSANTASEI”(意大利语“66”)来看,应该还是遵循的第二世代的分配/命名方式(即6·66)。然而其读法却是“Triple Six”(即“六六六/三个六”——剧中发音+MSGSDOFM03 P6)而非“Six Sixty-six”……其实传说的前身机之一——ZGMF-X13A神意——它额部的编号并非13而是11(意大利语“UNDICI”。另外在GFF21 P29中也有“将‘神之摄理’具现化的编号11的G”的描述。总计11支的龙骑兵应该也是为了搭配其原本的编号)。大概早先预定的只是简单地列于正义的09和自由的10之后,后来或许是为了给予它“13”这个不祥之数以“匹配”劳这个角色的特质,外加方便在自由和神意之间再插入两台机,于是神意的编号就从11变成了13吧……而到了传说这里,其编号的意图可谓直白得可以——在第二世代高达全员编号两位数的情况下硬是来了个“666”,简直不要太666……就算要表达“那个含义”,个人看来“66”也已经足够了:一来和命运及第二世代高达比不会显得突兀;二来作为采用了廓影系统的机体(详见“背包”章节),“66”也可以让人联想到同样采用了廓影系统的“X56S”冲击;三来雷在SEED-D的所作所为虽然不能说算个“天使”,但和真正的恶魔般的角色或者说和SEED系列里某些人的所作所为比他的行为还算不上“恶魔”的程度,“66”个人感觉可隐晦地表达“那个含义”程度上又不会显得太重[在涉及恶魔题材的作品里如《恶魔城》系列等,就不时能见到(仅)以“66”这一数值(或至少也是不拘泥于“三个6”)来表示恶魔或其相关的做法]。然而未如此安排也只能一声叹息了……重量倒是没搞个“86.66”吨……至于身高,要不是其它机体的数据最多只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话怕不是也要来个“18.666米”。说来“666”在宗教中可指代撒旦,而撒旦是与基督对立者——传说的机师雷主要与煌对立,所以监督您想表达什么呢……将《机动武斗传G高达》里那名为“God”的高达可浑身金光与攻击自由的那一身发光的金框架结合来看更有味道哦。P.S.:当初监督预定的攻击自由就是“出力全开的话就变成全身金色”,但因为已有先例才改成了关节发光。详情见命运百科“整体概述”章节。以及前一部中与煌对立的劳之座机神意的编号“13”在宗教里也有着特别的意义……

大概一方面是为了让本机那三位数的编号“有据可循”及显得不那么突兀,新千禧年及扎古战士系列的原型——扎古量产试验型的编号同样被设为三位数(ZGMF-X999A),虽然设定上声称是因为身为扎古的试作机=旧扎古,所以形式番号上比1000少一点=999,顺带也是玩个旧=9的梗(编者注:日语谐音梗。不过放中文里也并不违和)——MSGSDMV2 P150。而传说本身也具有一些扎古的特点。不过剧外角度而言,X999A应该是晚于X666S问世的。另外传说的另一个前身——X3000Q神意扎古(“3000”代表第三世代)也是因为氘核与原子力混合的机关与尤尼乌斯条约抵触之故,因此有意地从型式番号中把表示搭载了原子炉的“A”记号去掉了——MSGSDMV2 P127

四最强中,传说的型号其含义如前文所述,命运的型号在日语里有“死亡”及“未能充分发挥本来的效果便终结”的含义,无限正义的型号在日语里有“重苦”的含义(不过无限正义这里其实主要是因为序列的问题,远不像本机和命运那么刻意);似乎只有攻击自由的型号找不到什么负面含义呢……

整体概述

作为第2次亚金·杜威攻防战中取得华丽战果的ZGMF-X13A 神意的直系发展机被开发的机体。从神意那里继承来的远隔攻击终端龙骑兵,成了一般机师亦可使用之物。超高级氘核及VPS(可变式相转移)装甲的采用,为掩盖违反尤尼乌斯条约的第二世代系列的型式番号等,与命运的共通处亦多。搭载龙骑兵的核动力MS。藉由于第二世代系列上所培育的新技术的导入,获得了神意之上的能力——GMB85 P32

原本是阿斯兰用的,阿斯兰从ZAFT逃脱后,成了雷的搭乘机——NT2000%C P12

当初是阿斯兰预定搭乘的,因其脱逃成了雷的机体——MSGSDTOG3 P110

与命运同时完成,原本是预定托付给阿斯兰·扎拉的——MSGSA P91

尽管搭载了巨大的龙骑兵系统用平台但机动性亦优秀,在于C.E.73~74运用/在于C.E.73登场的MS中也可谓是最上位的机体。主要搭乘者为雷·扎·巴瑞尔——GFF150 P31、GPF146 P30(编者注:划线部分为GPF的说法)

这个“‘主要’搭乘者”就很微妙——毕竟在阿斯兰跑路后除雷以外还有谁适合开传说呢……

同命运一样搭载了超高级氘核。得到高攻击力与无限的驱动时间,在C.E.73年代开发的MS中持有破格的性能完工——MSGSA P144

参考:藉由这些装备群,攻击自由作为单机持有最大级的战斗力,实现了足以将复数的MS部队及战舰等一扫的破格的力量——GFF149 P4

参考:可谓实现了凌驾于时代的破格的性能——MS全集15 P71(原文描述的是攻击自由)

“破格”也被用来形容MS用阳电子炮“罗安格林”的火力——MS全集14 P87

与中途形骸化的尤尼乌斯条约对应的是,ZAFT、克莱因派也都各自着手于MS开发。那便是无视条约的核动力搭载型的开发。为了打破混乱的局势,而寻求如核动力搭载型MS那样可以单骑颠覆战况之力——MS全集11 P63(原文作例的是命运、传说、攻击自由、无限正义四机)

参考:(编者注:无限正义)获得了与同时代的ZAFT新锐机(命运及/或传说等)匹敌的机动性——GMB37 P13

此段可视作侧面表述传说的机动性与命运及/或无限正义等机等同。至于那个“等”(因为原文用的是「や」)可能指的是海涅命运?也有可能包含攻击自由(虽然大概是出战时所效力一方的缘故有时会被划为ORB或其它方,然而官网的机体系谱图及某些设定中它还是归属于ZAFT系)。神意扎古的话由于推进器&喷口布局不同于传说甚至很可能少于它,未采用PS系装甲也是短板之一,因此机动性应该不及传说。注:新设定称命运“发挥了其它MS上不可能有的机动性”,重新确立了命运机动性上的领先地位(详情见命运百科“整体概述”章节)。至于海涅命运不确定其机动性是否和真命运同级(毕竟光翼颜色不同,但不排除对于设定者而言光色并不至少是并不一定表示性能的可能)。其实根据语境,「や」也可以带有“或”的含义(例如命运百科“阿龙殆忑”章节里引用的关于破坏高达装甲材质的设定),因此GMB37的原文本来也没法绝对性地说传说与无限正义的机动性就一定和命运等同。

煌苦于传说高达的猛攻。两机的性能乃实力伯仲——GMB37 P17(原文描述的是攻击自由)

持有与命运及攻击自由等匹敌的性能——HJE17 P43

此书关于传说的描述少得可怜,且除了这句外就没有亮点了(救世主的描述也是同样少且连亮点都没有——这俩在某些方面上也算是“难兄难弟”了)。不过好歹再一次肯定了传说性能的地位。其实在200X年的一些模型说明中,描述角度是称攻击自由/无限正义与命运和传说匹敌。

参考:藉由新型引擎的搭载等持有“自由”数倍的战斗能力,其机体秘藏有与ZAFT的“命运”及“传说”等匹敌的力量——GCN攻击自由高达说明

参考:与攻击自由同样藉由新型引擎的搭载持有“ZGMF-X09A 正义”数倍的战斗能力,机体性能匹敌“ZGMF-X42S命运”“ZGMF-X666S传说”——GCN无限正义高达说明

传说:嘛随你们怎么贴金怎么吹捧其它几机,反正最后我性能还是和你们同等就是了。话虽如此,即便四机同级能保持下去,若设定上没有新亮点的话对传说的人气以及在游戏中的表现也是不利的……

本机是作为全方位攻击特化的机体而设计的——MS大百科ZAFT P109

为全范围攻击而特化过的设计。作为前身的ZGMF-X13A是于设计中决定搭载龙骑兵系统的,但本机的情况是从当初就预定搭载龙骑兵系统,相应地,作为MS的完成度亦高。毕竟是从当初就计划搭载系统,没有ZGMF-X13A神意高达那样的赶制感——MS全集15 P67

作为神意高达的后继机亦对应近距战——MSI2013+D P438、MSI2015 P503

虽擅长使用龙骑兵系统来远隔攻击,但在诸如常规的射击及近距格斗中亦可发挥凌驾它机的能力。就其意义而言,或许可说它是泛用性亦优秀的机体——GMB85 P13

不过之后在GMB123 P10中,提及无限正义“近距战斗能力之高在当时的MS中也是首屈一指”。当然,无限正义作为最强中的近战/格斗特化机,有这种表现本身也毫不为奇。至于传说这里该作何理解,可能“常规”限定的不只是射击,也包括近距格斗吧(设定原文的表述本身也不明确);而无限正义那里的用词也非“近距格斗”而是“近距战斗”;所以两者间也并非完全冲突。顺便本机可用于格斗的武装其实也不只是两把光束标枪那么简单——光束盾甚至大型龙骑兵都可用于格斗,详情见相应章节。这里也借机说明下一些词汇之间的差异:近距&远距:侧重的是距离,与攻击手段本身是火器还是刃器,射击还是格斗没有必然联系——比如00R的三红巨剑可谓是远距攻击,但它可不是射击或火器。火器&刃器:侧重的是武器的类别。火器也可用于格斗或近战(比如掌中枪及其它虚构作品中的“枪斗术”),刃器亦可用于射击或远距(比如剧外及创作作品中的一些弓弩及其箭矢或其它投掷类刃器)。(之所以没用“热兵器”与“冷兵器”的叫法是因为对于光束兵刃来说基本不可能将其称之为“冷兵器”)射击和格斗:侧重的是攻击手段的表现/实施形式。格斗可以是火器及/或远距攻击(只要相关机体或者说角色能挥舞得了长度够长的兵器的话),射击也可以是刃器及/或近距攻击。关于这方面的补充及官设使用例可参考命运百科“掌中枪”章节的MS全集16相关。

搭载了新世代龙骑兵的神意系超高端核动力MS 相当于第2次亚金·杜威攻防战中活跃的ZGMF-X13A 神意的系列机,加入了超高级氘核与VPS(可变式相转移)装甲,以及新世代的龙骑兵系统这些新技术的MS便是ZGMF-X666S 传说高达。藉由仅超高级氘核才有的压倒性出力与长时间的作战行动时间,以及通过量子通信来无线诱导的远隔攻击终端龙骑兵发挥了绝大的战斗能力——GMB85 P10

“超高端”原文「超ハイエンド(High-end)」;而同书中命运的描述则是「ウルトラハイエンド(Ultra High-end)」。不过考虑到日语里有时会把「ウルトラ」解释作「超」;以及在GMB118在讲述“弥赛亚的决战”时,P30提到「超ハイエンド」,而下一页又提到「ウルトラハイエンド」;因此不排除「超ハイエンド」与「ウルトラハイエンド」(在GMB这套书里)其实是同一类描述的可能。

或是因超高级氘核的恩惠推进力亦被强化之故,没有附挂亦可在大气层内飞行——GMB85 P11

“绝大”(「絶大」)的含义请参考命运百科“高能长射程光束炮”章节。

“附挂”原文「オプション」(option),不清楚指的是背包还是GAT一代高达用的MS支援空中机动飞翔体古鲁(Guul)……不过感觉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相当于神意高达后继机的MS,与命运高达同时期开发。从当初就预定搭载龙骑兵系统,经由利用神意扎古的技术实证等终于完成,本机搭载的龙骑兵系统是比既往型更易运用的“第2世代”亦是特征。另外,机体自身藉由利用超高级氘核引擎的大出力,获得了大气层内亦可飞行程度的推力。再加上藉由龙骑兵系统来制御的2种突击光束机动炮的全距离攻击等,发挥了极高的攻击力——GMB85 P25

其它提及与命运同时期开发的设定还有MS大百科ZAFT P109、GFF99 P11、GFF150 P31、MSI2013+D P438、MSI2015 P503、CR传说高达说明、MS全集15 P67等等。

神意虽然获得了硕大的战果,但因为龙骑兵系统是仓促搭载上的,机体谈不上是完成形。而传说高达是从当初就预定搭载龙骑兵系统,将其能力追求至极限的神意的后继机。虽然在地上不可能分离龙骑兵,但作为移动炮台战斗力惊人,在各种战场上都是具有威胁的存在——MSGSDMSE P44

臂部与腿部的话,相当于以直属的前身机ZGMF-X3000Q 神意扎古上被决定的基本机能和形状的型号为原型,重新打磨后的式样。变更点可列出手背处光束盾的追加,肩部折叠机构与腿部弹性线缆的废除等。传说因持有单独飞行能力之故,在大气层内战斗时以下肢步行的时候稀有——GMB85 P11

我印象里剧中传说战斗时步行的场景应该就没有过……

搭载了超高级氘核引擎的胴体以神意扎古之物为原型。构造受神意的影响大,腰部侧甲的龙骑兵用挂闩等为显著之处。弹性线缆被紧凑化了。传说为一边继承神意理念一边投入了新技术的机体,相当于后继机。其开发之际运用了通过神意扎古所得来的资料。基础技术与命运及攻击自由等是共通的——GMB85 P11

通过神意扎古得到的资料被用于开发本机——MS大百科ZAFT P178

另外通过本机得到的资料,对ZGMF-X666S的开发派上大用场一事无需多言——MS全集16 P74(原文描述的是神意扎古)

神意扎古的胴体和手脚成为之后X666S传说的原型——MSGSDMV2 P127

神意扎古成了操作上不需要特殊的空间认识能力的第2世代龙骑兵试验机,其资料反映给了传说的开发。胴体与手脚亦成为传说的原型——GMB85 P32

说到手那么这里提一下传说的肘部:其设计理念明显承袭自ZAFT高达的原型勇士高达及之后的扎古系列:侧面有“⛔”形的挂接点,和扎古不同之处在于扎古仅外侧有,传说内外侧都有。该形状的闩座不光见于ZAFT机上,事实上留心一下的话OMNI机、ORB机等,高达、非高达上都可看见这类的挂接点。是用来挂接外部装备的(就连无限正义的护盾内侧也可看到有⛔形的插头,但其臂部闩座并非⛔形,是否兼容⛔形挂接点不明——插孔是━形,只是基座非◯形)。

参考:相较普通机的变更点之一,便是挂接点的增设。是可安装于装甲之上的简易性之物,装备于侧腰甲和腿部。通过附挂可扩展武装——GPF106 P12(编者注:原文描述的是伊莱杰专用扎古幻影)

“挂接点”原文「ハードポイント(Hardpoint)」,剧外可参考战机翼部和底部用于挂接武装和其它装备的那些接点。伊莱杰专用扎古幻影额外安装的挂接点其外形也是⛔形的,装过导弹发射器。ZAFT MS的始祖吉恩(GINN)其侧腰和小腿外侧就有⛔形的挂接点,可挂接重斩刀及短距离诱导弹发射筒等。

高能光束步枪装着于背部的状态。于双臂上搭载别的装备之际等时候所用——GMB85 P13

此段可视作肯定了传说的臂部可搭载其它的装备。不知是巧合还是本文“冥冥之中”通过“蝴蝶效应”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传说剧中并未使用外挂装备,因此其双臂相较其余三最强显得更加空荡——剧内角度或许可以解释为怕影响X5的不离体使用或是为了减轻重量(虽然相比神意轻了4.66吨但仍是四最强里最重),剧外角度就任由读者诸君自行展开想象了……其实就算是怕影响龙骑兵的不离体使用,像命运冲击那样肘部加个光束回旋镖应该无碍?何况X5需要不离体冲前射击时只要把手臂也适当地抬起来那么只要不加装过大的装备也是无碍的吧……果然是因为其它的原因么……

头部装备有2对刃状天线,比起神意情报收集能力得以提升——MSGSDMSE P45

搭载了氘核光束充电系统之接收系统的头部元件。于额部搭载的4支天线可想作兼具为操作龙骑兵的量子通信机能。可谓持有同样机能的头部天线亦于前身机神意扎古上所采用。可联想起GAT-X系列的头部亦与神意的头部设计相通——GMB85 P11

本机的“龙骑兵系统”,除通过改良量子界面使无线操作简略化外,也施加了各种各样的改良(编者注:此段MSGSDDC下 P16亦有提及)。圆锥型、四角型这两种突击光束机关炮,也从以前的11基改成了10基,大型的变成了能射出光束刺钉的构造。由此,以机关炮自体突击造成伤害也变得可行。还装备有防御用的特殊兵器“固相光”。此物通过将光束转用为护盾,可保护机体全身。藉由这些兵器,得以发挥出不考虑量产的高性能机才有的实力——GFF99 P12

“机关炮”原文即为「機関砲」;另亦有设定以“Machine Gun”来描述X7与X5的情况(详情见相应段落)。

“四角”的原文是「スクエア」(Square),在某些神意设定里对其小型龙骑的称呼是“长方形”;我之所以没沿用是因为神意小型龙骑的外形还勉强能算是“长方形”,而传说的小型龙骑其外形和“长方形”的区别可就明显了……再加上“Square”本身也并非“长方形”之意,因此折中译了个“四角型”。

虽然本机并未如命运那样被官方抹消了“独一机”的地位,然而考虑到其所属的“派系”以及整体的待遇级别与人气程度,因此同样请传说高达支持者做好心理准备:诚然本文披露的对传说高达有利的设定、表现、推论等其数量和程度很可能远远超出您的预期,但官方有权在日后将它们任意抹消/弱化/赋予它机。毕竟官方或者说制作组可是连尼高尔之死都能在HD-R里改成他自己刹不住撞刀上挂掉的啊……

神意高达与本机的关联,并非仅是装备有“龙骑兵系统”。从虽持有厚重的构造但亦持有优秀的机动性能这部分,到有着以灰色为基调的配色这些共通的特征。可感受到ZAFT的意图是想让虽为试作机但却高性能的神意高达,以完美的形态复活——GFF99 P12

根据官方的“水溶性高达SEED DESTINY颜料”来看雷专用机的颜色是紫色(实际上更接近偏浅偏粉的藕荷色),然而传说的配色上一点都没体现(虽说雷若愿意可通过调节VPS来实现)——不过也可能是因为传说是独一机,不存在所谓的“专用机”(当然剧外角度讲是因为传说身为神意后继机及雷和劳同为奥之克隆的缘故)。

传说乃是作为完全体现了神意理念的后继机——GFF105 P3

参考:因为于本来未预定搭载的神意高达上仓促装备之故,来不及小型化而使得系统本体外装于MS的背部——GFF105 P31(原文描述的是神意的龙骑兵系统)

如果说神意是因为来不及小型化而使得龙骑兵系统要装于机体外部的话,从一开始就打算作为龙骑兵特化机的传说为何也是如此设计?大概原因之一是考虑到龙骑兵在重力环境下不离体的使用(系统兼作将龙骑兵有序排列及提供关节的基座);二也许是因为传说所用的龙骑兵不倚赖特异的空间认识,因此系统(计算机)所要求的空间综合反倒更大的缘故(然而不确定对空间认识要求的变更是否真的涉及到硬件还是仅软件层面的升级)?或者不如说反正其余三最强背后也都背着“一大坨”,不背白不背?

参考:神意时因龙骑兵系统还未脱离研究阶段,因此机体本体与背包之间露有连接电缆类——MSGS&SDMSF P34

参考:从动力部连到背部的是量子通信用的线缆。这是因为机体内部机构没有剩余空间之故而露于外部——GFF105 P3(原文本是描述神意)

参考:原本的神意,为了能投入第二次亚金·杜威攻防战之故,身为被急造的机体,躯干部之处量子通信用线缆与电力线缆成了外露的状态。而本机将那“未完成”的部分保持原样,其理由是“表示不以本体来战斗之意”外加作为“机体持有的历史性特征”而残留下来——1/100雪神意高达说明 P2

参考:从胸部的发生器接出4根线缆到背面,为龙骑兵系统供给动力——MSGSMSE P56(原文描述的是神意)

参考:胴体的电力线缆等成了如原型机那般外露的式样。本来再设计时理应设成内藏着或覆盖着的,这个,意味着机体本体不战而是以龙骑兵来战斗、尊重原型机其历史性意义所致的结果——MS全集15 P83(原文描述的是雪神意)

说到这线缆,从中也可看出传说相比前代机的进化:神意是三对,神意扎古是两对,到传说这里就只剩一对了。另外从神意开始这线缆就是用PS装甲覆盖的(MSGSCEM&TW P131、MSGSMSE P58、GFF105 P3、GPF135 P27、MS全集15 P31),不过神意扎古可能例外……顺带一提ZAFT高达的始祖勇士高达(加装龙骑兵背包后则有X歧途之称)其本体与龙骑兵平台间反倒未看见线缆,原因不明……另外可看出神意的线缆是四根用于供能,两根用于通讯。至于传说这两根线缆是负责什么的目前不得而知……新设定(GMB111 P11)里改成了六根线缆全部用于量子通信。就此来看传说的这两根应该也是同样的用途。然而按后出的MS全集15的描述来看线缆又成了(至少也是包含)供能用的——我说这些基本的东西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统一下??若说某些方面的事项是为了维持讨论甚至争战热度而不明确的话,诸如一个线缆的作用都固定不下来的话可就是太令人大跌眼镜了……如果说神意及神意扎古是因为在既有机型上改造而来,不得已靠加装外露线缆来供能与通讯,以及雪神意是因为上述原因的话,传说可是从一开始就预定要作为龙骑兵特化战斗用MS的,如此这线缆是怎么回事?若要说躯干内部空间也不够了的话,为何不从一开始就预留出内置线缆的空间呢……?不过和神意/雪神意及神意扎古相比传说的线缆在外观上显得并不突兀或者说与躯干的割裂感并不强。也不排除ZAFT经过模拟/测试后认为就某些方面(例如活动性、抗干扰性等)而言还是使用线缆外置的方式整体更有利的可能——毕竟你看剧外不少高端路由器的天线也是外置的。命运的M2000GX没有像其前身之一爆轰冲击的刻耳柏洛斯那样采用收纳于炮身内的握把而是将握把置于炮身外部,以及炮身自身也并未像爆轰冲击那样采用内置了喷射口、光束标枪收纳槽、导弹发射器这样复杂的设计估计也是有相似的考虑……

参考:原子炉的冷却系统及龙骑兵系统的量子通信设备等内藏于腹部——MS全集15 P55(原文描述的是神意扎古)

不清楚传说是否也将这些设备置于腹部。

与命运同样被分类为第三世代的MS——GMB85 P14

本机是作为第三世代开发的,但因核动力的引入等与“尤尼乌斯条约”抵触,出于政治上的顾虑而作为第二世代登录。实际上实装了核动力与氘核光束并用的超高级氘核系统。由此不仅是在运用龙骑兵系统上获得了充足的出力,与机体性能的提高及普通武装的火力增强亦有关联——GPF87 P7

经由神意扎古开发而来的机体,被分类为第三世代系列。因藉由龙骑兵系统进行全方位攻击,亦是以大推力为傲的机体,在C.E.73期间有着顶级的战斗力——GMB118 P25

ZAFT开发的第三世代系列的一机种——GMB123 P27

参考:与原型机同样,身为核动力机,搭载了和之后的第三世代系列MS同样的超高级氘核引擎——MS全集15 P55(原文描述的是神意扎古)

从格斗战式样的机体摇身一变,变更为龙骑兵系统搭载机式样的神意,因急剧变更概念而谈不上满意的完成度。然而尽管如此也展示了优秀的性能;以此机为基础的传说,藉由以龙骑兵系统的搭载为前提进行设计而获得了高完成度。加上超高级氘核作为动力机关,出力可谓是原型的数倍。为了在与LOGOS的决战中投入,与命运一起由吉尔伯特·杜兰达尔极秘开发。持有远超过第二世代系列MS的性能——GPF87 P8

参考:因搭载了超高级氘核引擎,获得了前身ZGMF-X09A 正义高达数倍以上的出力——MS全集15 P69(原文描述的是无限正义)

关于“数倍”的范围及ZAFT第一世代高达引擎的出力见命运百科“超高级氘核引擎”章节。

超第二世代级的MS 第二世代系列,可谓是处于尤尼乌斯条约环境下最高峰的ZAFT MS,但再开战后,亦开发了更加高性能的机体。组合了氘核光束充电系统与借助NJC的核动力的超高级氘核采用机乃是位于其顶点的MS,连地球联合军的巨大机动兵器GFAS-X1破坏亦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击破——GMB37 P25

与命运同样,是经由杜兰达尔的特命而开发的最新锐机。经由搭载了神意高达所搭载的龙骑兵系统的发展型,获得了既往机所无法比拟的火力。与开发途中通过式样变更增设龙骑兵系统的神意不同,本机自计划当初之始就预定导入同系统这点是特征。因此机体与系统亲和性高,运用性亦提高——GMB37 P13

这下有些人别指望再拿传说龙骑兵及炮口总数少于神意这点来说传说火力不如它了。

背包

管理着经由无线诱导运作的射击武装的特殊元件——GFF99 P11

参考:搭载了大出力推进器的龙骑兵系统的基部亦兼作背包,除紧急时之外要以装有系统的状态运用。除去系统亦可行动,但机动性将显著低下——GFF105 P4(原文本是描述神意,但应该也适用于传说)

由半圆形的两个元件构成。因此有一边陷入机能不全也不会让整个系统罢工——GMB37 P13

看样子传说的背包两侧是分开管理的——倒算是相比神意的改良之一。只是不知进化到传说这里腰部的龙骑兵是否也受背包管理……

平台元件是以廓影系统为基准的,但其它机体是否也能运用不明。近距战斗亦积极地对应,重力下亦可飞行;然而突击光束机动炮无法进行无线诱导。——CR传说高达说明

事实上传说的模型还真可以装备同系列的廓影背包(强力、剑刃,爆轰由于人气不够很遗憾没有1/100和HG版。然后HGCE和MG虽然有了爆轰冲击,但目前却没出传说——这俩在模型方面某种意义上还真是“难兄难弟”……)

较亮的照片取自「健さんのプラモコラム」;较暗的照片取自「南の島からガンダムを作れ!!!! Ver.Ka」(均已通过超链接给出出处)。如图。虽然模型角度上冲击似乎可以装备传说的背包(虽然好像说要去掉核心光华——即所谓的核心战机/核心飞梭),然而估计装上了也无法充分发挥其功效——一来没有用以供能及量子通信用的线缆,二来以冲击的氘核引擎应该是带不动传说的背包的(采用了类似背包的神意扎古是超高级氘核引擎)……另外比较出人意料的是还可以装古夫激燃的背包及一些巫师背包(但据说兼容性不及廓影背包)。至于命运冲击,其本体相比普通的冲击有变化(运用时必须要对本体施以改造,冲击本来的换装系统变得无用化——GPF117 P11;为了能以单体运用命运廓影对本体的改造是必要的。合体变形机构才是冲击的真正价值,但本机为了专门运用命运廓影,合体与变形实质上成了使不了的系统——GPF117 P12)。另外按照命运冲击测试员之一寇特尼的发言命运冲击的本体是改过的,无法兼容其它外挂装备。而命运冲击R所用的冲击本体则直接去掉了核心光华,且命运R廓影虽名为廓影但实际用的是攻击背包的接口。上述意味着传说与命运廓影及命运R廓影应该是不兼容的,但未必绝对无法装上(因为原文说的是命运冲击的本体无法加装其它外挂装备,并未说命运廓影不能装到其它机体上去——事实上歧途外露框架就装备过命运廓影——虽然是靠了万能转接接口吧)……虽然估计无法直接装备,但要能通过转接头装上的话应该也挺有意思——传说开光翼神马的……顺便若传说确实可以换装背包的话那该理念或许是沿袭自其前身之一的ZGMF-X12A圣约(其虽为ZAFT的高达却可换装OMNI的攻击背包)。不过传说装上廓影背包后所剩的自机武装就只有CIWS、勇抗·改、固相光和腰间的X5了——连BAR78F都没得(因为它是收纳于背包上的)。这里也无责任扯一扯传说配上经典的三廓影时大致是个什么情况:强力廓影:除了或许可提升某些方面的空战能力外附加的武装就只有两把“金刚杵”光束军刀了(或者像冲击击坠自由一战时那样把背包射出去当炸药包。不过考虑到传说不能分体,能不能实现同样或相近的效果不确定)。不过倒是有设定称金刚杵可以使用双头斧枪模式(GFFMI2 P165)——然而模型实现不了,剧中也并无这种表现。要是能的话倒是可以模拟一下原版神意那四把光束军刀……剑刃廓影:大幅提升近战能力——一手双头断钢一手双头勇抗·改神马的简直画面太美,还可以使用原本未配置的回旋镖系(烁刃设定里亦可与基座连结当作大型实体刃使用)。且以传说的机体强度,挥舞起断钢来顾虑只会比冲击更低/少。爆轰廓影:可一手双头勇抗一手双头勇抗·改两代光束标枪(看上去长长的一支勇抗其实是两把标枪连起来的)并用。同时实弹的攻击能力格外加强,远距离攻击能力(就某些角度上)亦有提高。可展现8门光束齐射(洪水2门+刻耳柏洛斯2门+腰部X5 4门)——至于我为何把磁轨炮也算作光束详见命运百科“烁刃2”章节。然而若腰部的X5没有背包便无法离体的话那么就只能当作固定或手持武装及推进器用了(详情见“龙骑兵系统”与“推进器”章节)……不过不排除腰部的龙骑兵和背部的是分开管理的可能(详情见“龙骑兵系统”章节),结合前文“有一边陷入机能不全也不会让整个系统罢工”的设定来看就更有可能了……注:神意原本是装有多把光束军刀的(MSGSMSE P54、GPF8 P5)/原本的神意高达应该是装备有4把光束军刀以格斗为主的机体(GPF135 P27),具体来说是四把大型光束军刀(GFF105 P3);其余武装和机能不明。由于线缆数量上存在差异,因此不排除传说与神意扎古的背包不兼容的可能(虽说接口或许是一样的)。不过仅换装“半圆”部分或是在自己的背包上装备对方的GDU-X4型龙骑兵与MA-BAR76T型步枪应该还是可以的(虽然后者大概没什么必要)。虽然设定上背包以廓影系统为基准且模型上也确实兼容廓影,然而不知是因为知道的人极少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在对换装型背包及机体进行了汇总的GMB6 P29中,并未提及本机及其背包……可见本机受官方关注程度之低……

说到廓影,作为攻击者系列后的又一大背包系列,不光种类上远远少于攻击者,且和原版本体最相容的竟只有(经典的)三套;命运廓影需对本体做出改动,命运R廓影干脆就是攻击者的接口——简直不如说与其说是为了给冲击新加一套廓影倒不如说是为了给某些机子刷时髦值外加卖它们的模型用的;而混沌廓影、大地廓影及深渊廓影干脆连实体都没有,且对本体改动的程度更大;至于本机和神意扎古所用的能不能直接装到原版冲击上还得打个问号……虽说冲击也可以通过换装兼容攻击者的“多用途背包”来装备攻击的那些背包,但还是难免相形见绌……说来第二世代除冲击以外的四机中,只有救世主未见被廓影化;不过在爆轰冲击编号的γ(希腊字母中的第三个)与命运冲击编号的θ(希腊字母中的第八个)间隔了四个字母,刨去混沌冲击、大地冲击、深渊冲击外仍剩余一个(命运冲击R是ι:希腊字母中的第九个),不排除未来会有救世主冲击的可能。

既然提到了就捎带展示一下原版神意的尊容吧(可看到背后四把光束军刀中的两把)。虽然印象里是出自某PS2 SEED游戏,但应该是目前唯一(部分)展现了其外貌的视频了。不太明白官方连大魔骑兵的原版设计都给出来了,为何原版神意的完整设计却一直未能问世——神意的人气可比大魔骑兵高太多了吧……总不会是因为不隶属/效力于ORB/克莱因派吧……(至于原版攻击自由与原版无限正义的设计不给出应该是出于别的原因——特别是原版攻击自由。至于原版圣约个人臆测大概与原版神意一样都是懒得补完)顺便虽然官方未提及,不过我推测原版神意应该是未配备攻盾的——不然要怎么(灵活)使用那四把光束军刀?除非是有额外的机械臂或是可以像拂晓的军刀那样装到其它武装上……其它目前已知的就是腰部装甲改修过(毕竟原版神意是没有龙骑兵的),当初在宇宙就具有高超的机动力及运动性能等(MSGSMSE P56)。另外原版神意同样是劳来驾驶——“神意高达在当初是作为格斗战式样的机体来进行设计的。但是,因克鲁泽被选为机师,为了能活用他的空间认识能力而转换了方针,朝着龙骑兵系统搭载机的式样变更来进行”——GMB111 P11(也可参考“可变式相转移装甲”章节)。可看出劳(和雷)的格斗能力也很强。以及就“藉由核引擎的导入剩余能量充足,加之机师为空间认识能力高的劳·卢·克鲁泽之故,而急遽地决定搭载龙骑兵系统——GMB111 P16”来看,原版神意其装备对能量的消耗或许是低于改造后的。

可看到背包不光可以向后也可以向前翻折——如此一来就更像海洋生物了。

与神意同样,于背部搭载有龙骑兵用的圆形平台,轮廓及配置上等是共通点。兼设推进器这点也与神意相同。与平台不可动的神意相异的是,分成左右两半及藉由可动臂可进行柔软的动作这点是其特征——GMB85 P11

背部的半圆形元件是接续无线攻击终端的平台。因与机体连接部位为轴有着宽广的可动范围,不会妨碍机体的动作——GMB85 P14

可看到背包的内侧边缘有西式棺材六边形的凹陷,但作用不明。另因作画差异也有没有的时候。大河原邦男的原设图及设定本中常引用的某个造型图中亦可看到此凹陷。一些机体的部件及装备上可看到轮廓相似的凸起。两者间是否有关联不明……

超高级氘核引擎(ハイパーデュートリオンエンジン、Hyper Deuterion Engine)

因是与命运共通的装备,亦可参考命运的同名章节补完相关设定。和命运百科同样:在用于引擎时,本文中的“出力”“电力”“功率”指的是一个意思。差别仅在于语感上。

藉由搭载超高级氘核,出力在救世主及大地等初期开发机之上。其大出力不仅惠及了可谓是本机特征的龙骑兵系统,也与加速性及机动性等基本性能的提升相关——MSGSDMSE P45

动力系统:超小型超高级氘核核反应堆(ULTRACOMPACT HYPER DEUTERION NUCLEAR REACTOR)。与同时期被开发的命运同样,明知故犯地搭载了违反尤尼乌斯条约的超高级氘核(核动力与既往型氘核的混合机关)系统——CR传说高达说明

此乃在成功小型化的核动力之上,亦搭载了装备有氘核充电系统之电池的混合体。该引擎有着可使用电池与核动力双方的能量(平时不使用充电系统亦可藉由核引擎来积蓄电力吧)这一优势,据说能产生既往型数倍的能量——MS全集15 P14

和其它一些核引擎机(自由、正义、神意、命运、攻击自由、无限正义)同样:本机在启动后出力计(及电容器)也不是满的(电力目测85%左右),相关镜头剧中仅在追击阿斯兰与美琳前展示过:【37集】〖出力计〗回复第1格耗时0.25秒,回复第2格耗时0.125秒,回复第3格耗时0.251秒,回复第4格耗时0.25秒。〖电容器〗主:回复第1格耗时1.624秒。副:回复第1格耗时0.501秒,回复第2格耗时0.25秒,回复第3格耗时0.125秒,回复第4格耗时0.251秒,回复第5格耗时0.25秒。和命运一样回复速度有波动。注意每一格代表的百分比是不同的,即是说即便回复耗时相同回复的电也未必是一样的。详情见命运百科同名章节。

虽然本机在剧中并无出力低下的情景出现,然而作为命运的搭档及同属于不受待见的那一方,同引擎的本机有时在游戏中会受“牵连”导致不具有核引擎机持有的减轻EN消耗或自动回复EN或是其它一些特性……

可变式相转移装甲(ヴァリアブルフェイズシフト装甲、Variable Phase Shift Armor)

因是与命运共通的装备,亦可参考命运的百科补完相关设定。

参考:神意当初因预定是为了格斗战的,整体上都是重装甲,但却与自由及正义等同样,获得了高超的泛用性与运动性能——MSGSMSE P56

参考:神意虽是重装甲但可发挥优秀的运动性——GPF8 P5

参考:虽身为接近战斗特化的重装甲机体,但因机师已定为擅长空间把握能力的劳·卢·克鲁泽之故,为搭载作为合适武装的新式龙骑兵系统而被改装了——METAL ROBOT魂 プロヴィデンスガンダム 特設ページ

参考:自格斗战式样阶段起就加入到设计中的重装甲维持原样,实现了优秀的空间机动性与运动性能——GMB111 P11

参考:与格斗战用的重装甲型这一初期概念相对的是,因追加搭载了龙骑兵系统之故,招致了想定以上的重量——MS全集15 P31

传说既对应接近战,其机体配色风格也与神意相似,不知是否也沿用了重装甲的设计。

虽然并无设定提及,然而启动时可看到本机关节处亦有VPS装甲启动时的彩色噪点式特效(当然考虑到攻击这种不可能有PS系关节/框架的MS也曾于关节处出现过噪点特效,也不排除作画失误的可能)。不过既然本机的机动性可与无限正义等匹敌,而机动性能又与机体的刚性(即不易发生形变的程度)相关(详情见命运百科“整体概述”),因此传说就是有PS系关节/框架也毫不为奇,即便没有也不难看出本机的框架在刚性上可与那些PS系关节/框架机匹敌;只是PS装甲材提供的不仅是刚性还有柔性,尚不知传说的框架在柔性上是否也可与PS系关节/框架机匹敌。说来MRS命运的“黑铁色关节”给传说倒是合适……MRS神意的关节就被描述成了“闪耀着黑铁色”——METAL ROBOT魂 プロヴィデンスガンダム 特設ページ可神意明明没有PS系装甲关节/框架啊,“闪耀”个啥呢……

目前官方除了明确红色防御力高于白/(淡)灰色外并未提及其它颜色间的防御力差别(详情见命运百科同名章节)。至于白、灰、黑之间的防御力高低关系是怎样的目前不明。若说是黑<灰<白的话难以解释神意那重装甲的设定;可若是白<灰<黑的话又难以解释冲击在换上侧重攻击的爆轰廓影后若干处反倒变得接近黑色的情况……也许神意的PS装甲本身的电压并不高,是靠厚度来达成“重装甲”的(神意重90.68吨,传说只比它轻了4.66吨)?可考虑到神意原本的“格斗机”定位,按理说是不该通过加厚装甲来达成高防御力的(如前文的图示原版神意的装甲配色与改造后相近)……当然“灰”与“灰”并不一定相同:例如神意与本机的大部分装甲不论启动还是未启动时都是灰色调,然而两种“灰”并非同一性质;不排除某些时候机体的VPS变灰/黑其实是变得接近未启动状态时的可能。

据说本来相当于第三世代系列。出击前将VPS装甲开启是式样还是雷的判断不明——GMB85 P11

原文指的是追击阿斯兰时的出击。答案明显是雷的判断嘛——因为其它的战斗中有出击后才开启VPS装甲的镜头。作为设定本连这都没注意到吗……

中子干扰消除器(ニュートロンジャマーキャンセラー、Neutron Jammer Canceller)

因是与命运共通的装备,请参考命运百科同名章节。顺便个别游戏中传说有名为“NJC”的技能,而命运却没有……

特殊装备:中子干扰消除器——CR传说高达说明

中子干扰消除器的复活——MS全集15 P11(原文描述的是第二世代到命运传说一代操作系统的变迁)

虽然传说剧中并未出现出力低下的镜头,不过保险起见还是放些设定。哎身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虽然近来似乎有所好转)及隶属于相对不受待见一方的机体,什么细枝末节都不得不注意下——毕竟黑总会从想不到的地方来发难……

推进器

装甲之下设置有姿势制御用微调喷口等,有着和自由高达及正义高达共通的构造——GFF99 P11

肩部设有推进器,为机体的制御助力。底部的推进器配置与神意相似,比起ZAFT制造的“G”更沿袭自扎古系的构造。喷射口设有大推进器,可发挥高机动性——GPF87 P7

传说的肩部推进器从神意扎古的三对改装成一对——MSGSDMV2 P127、GPF177 P12

虽然设定上称是三对然而看上去只有两对,不知是失误还是其肩部的某个东西(位于肩甲深处或是肩关节处)也是推进器……神意的肩部推进器是两对——GFF21 P29、GPF8 P5以及虽说看上去是变成了一对,但其实传说肩甲两侧的凹槽也是推进器。详情见“突击光束机动炮(常规型)”章节。

通过这些图可以看出什么?没错那就是神意龙骑兵的炮口兼作推进器:不论大小龙骑兵都具备这个特点(虽然大型的可能只有后端炮口具有此特性);且就算喷射炎来自龙骑兵底部而非炮口,也可以调整喷射角度。右上角的剧照中还展示了神意的龙骑兵使用光束来进行“刹车(姿态制御)”。

如图所示传说龙骑兵底部的推进器也具备调整喷射角度的机能。

参考:四角型的龙骑兵,于各处装备有总计8支。每支搭载有2门光束炮与姿势制御、方向转换用的推进器——GFF21 P30(原文描述的是神意)

参考:9门光束炮的大型型号与2门的小型型号。备有姿势制御/方向转换用的推进器——GPF8 P6(原文描述的是神意)

说来SEED在细节的刻画上整体要比SEED DESTINY好得多:通过这龙骑兵的姿势制御就可窥一斑,SEED DESTINY可没有这么细节的刻画(至少也是在龙骑兵相关方面)。

至于龙骑兵炮口兼作推进器的机能传说其实也有体现——仔细看背包右侧下方X5的炮口是亮着如其它推进器一样的蓝光的;只是此类镜头极少、非常不明显且非常短(HD-R 42集显露时间为0.251秒,49集显露时间为0.25秒)。顺带也可看到传说腰甲那些红色的口其实也都是推进器。本机的配色就剧外角度而言或许也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原版大魔骑兵(或是反过来)——除主体配色偏素外,推进器处也都采用了红色作配色——而龙骑兵后端的炮口都是红色的。

该说啥好呢——宁肯让传说龙骑兵在只有尾端出喷射炎的情况下进行“神奇”的倒飞都不对龙骑兵炮口兼作推进器这点做进一步的刻画……

神意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小型?)龙骑兵在离体后其接口可起到推进器的作用。

参考:龙骑兵分离后的连接基座有作为推进器的机能——GPF8 P6(原文描述的是神意)

至于大型龙骑兵的连接基座有无该机能不明——虽然设定原文也并未区分大小吧……当然就前文来看龙骑兵不离体时也能起到推进器的作用,只不过看口径效果比起离体后可能欠佳。眼熟不?是不是联想到另一台龙骑兵机了……

至于龙骑兵离体后连接基座作为推进器这点目前有这些大概可以当作示例(特别是最后两张,喷射炎有几道都分得清楚;最下方两道应该是出自背包底端的推进器)。其实想想既然同属ZAFT系的神意有攻击自由有那么传说有也毫不为奇。何况它现在好歹也是机动性与无限正义等机等同的机体——看看它们的背部有多少推进器吧(命运可参考其百科,无限正义那要看日后情况是否允许我撰写“世间最强的无限正义高达百科”了),如果传说仅凭背部中间、背包底端、肩部、前后腰、腿脚部的那些推进器就能做到机动性匹敌无限正义等机的话那让它们情何以堪……所以从合理性上讲传说龙骑兵的(部分?)炮口及(小型?)龙骑兵离体后的接口也该是兼作推进器的。好歹设定里也称传说是“完全体现了神意理念的后继机”……当然机动性不仅取决于背部&背包/翼部的推进器,只是其它地方的推进器所占的比例相比背部&背包/翼部来说小,且四最强间其它地方推进器的差别相对没有背部&背包/翼部那么大。神意扎古理应也具备同样的特性。当然因为这些特性太不引人注目,传说的人气又非常不乐观(至少与它的机体定位非常不匹配),因此就我所知应该是没有游戏体现它们的(莫说传说,就连正面人气整体在SEED系中拔得头筹,在全高达作品中都能名列前茅的攻击自由至今都没有一款游戏能将其推进器体现完全哪怕只是接近完全的——不过,若是不才能有幸提供些许建议甚至参与制作的话那另当别论……)另外X5顶端的凹槽很可能也是推进器,详见“突击光束机动炮(常规型)”章节。

兼具转向推进器之龙骑兵系统的平台。因分割为左右两半持有各自的可动域——GMB85 P12

原文其实表述的比较暧昧:既可以解释作“平台兼具转向推进器”也可以解释作“龙骑兵兼具转向推进器”(因为配图是把龙骑兵终端即机动炮也包括进来的)……

说来攻击自由的翼部若没了龙骑且也没有填充物的话虽说不美观但相对也还好,传说的背部要没了龙骑那简直就像是没了螯和腿的螃蟹,其“观赏性”可想而知——在明明有办法可以为龙骑离体后的传说明显填补视觉上的空缺,且即便填补了空缺也不会对(有光翼的)攻击自由形成本质上的人气威胁的情况下,宁肯让传说的背经常秃着(或许是其人气低迷的原因之一)也不愿对龙骑离体后基座兼作推进器这点做更充分更有观赏性的刻画……另外龙骑兵未离体时也是:龙骑兵兼作推进器的场景非常少,且某几处似乎从龙骑兵那里放出了喷射炎的场景由于作画问题也不能100%确定就一定是从龙骑兵放出来的(龙骑兵连接基座附近的喷射炎同理)……不过命运、拂晓等机也出现过这种虽然推进器口未见发光,但有喷射炎从相应位置放出的场景。详情见命运百科“翼部概述”章节。其实传说的推进器体现不完整不光对传说不利,同样也对其对手攻击自由不利:试想若传说仅凭这么些个推进器(的使用)就可以做到——按设定的说法,使煌“受苦/苦于”的话——那这让煌和(有光翼的)攻击自由情何以堪呢……明明让传说的推进器表现/使用得更充分(不论龙骑兵离不离体)可以做到“双赢”(当然对传说而言其实算不上真“赢”),但制作方就不这么安排,不是很理解那些“上头那些大人物”的想法……

某幕可见传说从背部靠中间的位置向两侧放出两道喷射炎。虽可能是从背包中间的推进器放出的,但放出位置、喷射角度及道数多少有些不吻合。不清楚实际是怎样的情况……不过话说回来SEED系动画对于喷射炎的描画本来就挺“放飞”或者也可以说不仔细……攻击自由似乎也有类似的镜头……另外通过剧照中传说与无限正义喷射炎气势的差距或许也可一窥两机待遇的差别……

机舱、控制台及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及其版本与命运相同。可参考命运百科同名章节补完相关设定。

机舱与第二世代系列的MS相异,引入了专用之物。此物与同时期开发的命运全然相同——GPF87 P8

与命运的全然相同……既然命运有“超高级模式/最大运作”(详情见命运百科“机舱、控制台及操作系统”章节),那么本机理应也持有。只是不知会产生什么变化,对应何种机能。不过考虑到命运主要是在推进方面提升,结合上面提到的龙骑兵兼作推进器及龙骑兵离体后基座可用作推进这几点,或许能提供一些思路……至于关节/框架发光,如果采用了PS系装甲的话应该是可以的吧……

机舱与同样持有量子通信诱导兵装的命运是同型。外部可视性亦高——GMB85 P11

某些SD高达G世纪中把传说和命运显示器的显示范围画得明显比攻击自由和无限正义小:展示机舱内画面时攻击自由与无限正义能看到机舱外,传说与命运看不到——然而剧中相应的地方是可以看到机舱外的。真是辛苦制作者的“良苦用心”了呢……

实际剧中情况我用攻击自由以烈火照射传说固相光后两机被震开的镜头来举例。如图。不难看出传说/命运型机舱其机师的侧面也能看到外面。可能会有人觉得传说那里机舱外的画面不还是比攻击自由小吗?这并不奇怪:因为传说那里雷比煌更靠近中线,且身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也比煌要多——如此一来当然机舱外画面所占的比例就要小一些。另外两者分区上的形状、展现角度及镜头远近的差异也多少有些影响:例如如图所示画面是被分成两个梯形而非矩形,攻击自由那里展现舱外的部分偏“上方”,而传说这里展现舱外的部分偏“下方”;再加上传说那里镜头拉得又比攻击自由稍远一点——如此一来自然容易将机师身体和机舱的其它部分也收入画面从而使舱外部分相对显小。我特地把图左右切分了一下,便于读者诸君更直观地理解上文表述的内容。怎么样,是不是要“佩服”制作组在这种小细节上都要“玩一手”的“高明”了……

说到“超高级模式/最大运作”,设定上命运在使用该模式时、以及“多重锁定系统”被使用时都会有显示屏弹起的表现。而如图所示传说剧中亦有类似多重锁定的表现(最早是于特别篇《命运的业火》里加上的):

传说作为在神意之上的龙骑兵特化机,以及“完美复活了其形态”的后继机,虽然其控制台看不出以往“多重锁定系统”的模样,但估计是有类似/替代/进化功能的系统。

参考:机师藉由量子通信与“多重锁定系统”,得以任意控制这一光束兵器,以多个光束兵器包围敌方进行全范围攻击——MSGSMSE P57(原文描述的是神意)

参考:火器管制界面与自由同样搭载了“多重锁定系统”,可同时攻击复数的目标——CR神意高达说明

参考:其运用虽需要高空间认识能力,但并用多重锁定系统从全方位进行的全范围攻击可在对多数战斗时发挥绝大的威力——GMB111 P11(原文描述的是神意的龙骑兵)

参考:藉由在中子干扰下亦有效的量子通信与多重锁定系统来远隔制御,实行全范围攻击——MS全集15 P31(原文描述的是神意的龙骑兵)

藉由平台的自由度,即使是以装着状态传说也能大致攻击四周,在这之上还可对应向多目标同时攻击。虽然散开终端对多目标同时攻击或以集中配置状态一齐发射等攻击方式多彩多样,但对机师的负担亦大——GMB85 P12

若确实有,不排除传说的“多重锁定系统”和其龙骑兵系统一样也降低了对空间认识能力的要求。

顺带一提图中的侵袭者制式式样(蓝色机体)其下方的副翼搭载了大型冲压式喷气引擎(以MA时在大气层内飞行为前提,于机体下面悬挂有搭载了大型冲压式喷气引擎的巨大副翼——MS全集14 P46)。而现实里的冲压式喷气引擎速度大致在2~6马赫间(冲压式喷气引擎要求机体速度必须在音速以上才能运作),等于传说(雷)是在“多重锁定”的同时命中了超音速甚至超高音速的目标……当然可能有人觉得侵袭者制式式样剧中飞得没那么快吧……这个个人倾向于是表现需要,可参考命运百科“高能长射程光束炮”章节中关于“光束”及磁轨炮速度描绘的解说。

武装概述

龙骑兵系统及不依赖其的高水准常规武装本机以分离式统合制御高速机动武装群网络系统——龙骑兵系统为中心。此武器擅长全周边攻击与广领域战斗性,其有用性已于神意上得到了实证。实用化当初是若非有特殊能力的持有者便无法操控之物,但经历了ZGMF-X24S混沌高达的机动武装荚后已向能相对容易运用的系统改良了。无线诱导兵器的运用限于宇宙空间,在地上其能力无法完全发挥。然而因备有高水准的常规武装之故,没有系统亦持有充足的战斗力——GPF87 P8

继承自神意的装备形态与藉由新技术改良过的武装群 传说可谓是应用了第二世代系列上培育的新技术将神意再设计后的机体。武装及其配置与神意相似便是因此之故,以龙骑兵为中心的运用形态也几乎被继承了。新技术的导入亦涉及到了武装,特别是操作性飞跃性提高的新世代龙骑兵系统,以欧亚联邦的光波防御技术“阿尔忒弥斯之伞”为始祖耐弹性与紧凑性两立的光束盾是划时代的。这些崭新的武装群助推传说成为能与命运并列的ZAFT之双璧——GMB85 P12

于成为最终决战的弥赛亚附近的战斗中,与煌·大和搭乘的攻击自由进行一对一战斗,以强力的武装群使其受苦——GFF99 P12

装备有改良自神意用装备的高能光束步枪及预定以“双头斧枪”形态使用的光束标枪等,亦安排了光束武器的强化。结果是,即便不使用龙骑兵系统,也保有着能与地球军敌MS充分对抗的战斗力——MSGSDMSE P45

作为命运的搭档,除引擎外本机同命运一样易受人诟病/误解的一点便是其部分武装是否有VPS装甲:不过本机由于涉及的武装少因此争议度比命运小。这里大概整理下:首先固相光由于颜色和命运不同是白色因此在未启动状态下很难说它是否有变色,不过通过图例也可看出有几处未启动状态下传说固相光的颜色还是灰暗的;虽然启动中颜色发亮,但其上也有其它VPS部件启动时那样的彩色噪点特效(当然也不排除作画失误的可能)。至于BAR78F,有时未启动时是灰色调的,有时则带有色彩(参考瞄准镜根部和两侧的红色部位。另外侧面的剧照中瞄准镜根部的红色很暗,虽然不排除光线影响的可能然而并非所有启动时变色的PS系装甲在未启动时都是纯灰黑的——例如剧中及设定图里某些蓝色的PS系装甲即便在未启动时也能看出些许蓝色);非HD-R版从弥赛亚出击时步枪是带颜色的,HD-R版则变成了灰色调。从密涅瓦出发时枪上并无VPS装甲启动时的彩色噪点特效,而从弥赛亚出击时枪上则有其它VPS部件启动时的毛玻璃特效(这回为什么不是彩色噪点了?)。估计是因为命运未启动时不少武装就并非灰色调,因此传说这里制作时多少有些混乱了吧……要问我那到底传说的步枪和光盾发生器是否有VPS,我只能说乱成这样我说不好;何况连命运的那些武装是否有VPS都没个定论呢。大不了你就当ZAFT既有启动前带色无PS系,又有启动前灰色调有PS系,及启动前既带色又有PS系的装备,根据战况及需要选配好了——反正设定和动画等官方媒介里都有依据(详例请参考命运百科“武装概述”章节)。至于启动前非灰色调/无变色或基本无变色是否就意味着没使用PS系装甲,以及未使用PS系装甲的装备是否整体就一定逊于用了的同样请参考命运百科“武装概述”章节,这里不再赘述。顺便神意的攻盾虽然在剧中未启动前是颜色分明的,然而在未启动模式的设定图里却是灰色调的;不知是更改过还是怎么……

和命运启动前非灰色调/无变色或基本无变色的阿龙殆忑、M2000GX、BAR73/S相同:BAR78F在收纳时也容易受到喷射炎的炙烤,然而并未见其有什么损伤……

MMI-GAU26 17.5mm 近程武器系统(シーウス、CIWS/Close-In Weapon System)

因是与命运共通的装备,可参考命运的百科补完相关设定。

“GAU”个人猜测是指“GATLING/GENERAL AUTOMATIC/ASSAULT UNIT(S)”,“A”亦有可能指“ARMORY/ARSENAL”。

搭载了与命运共通的近距防御系统。比混沌等第二世代系列的口径(12.5mm)略大,但寻求对软肤等的机能没有变更——GPF87 P8

以优秀的连射性能使敌机无法接近——GFF99 P11

用于防御集聚了重要部件的头部最有效果——GFF99 P12

MX2351 固相光 光束盾发生装置(ソリドゥス·フルゴール ビームシールド発生装置、Solidus Fulgor Beam Shield Generator)

因是与命运共通的装备,可参考命运的百科补完相关设定。

一种说法是可视作“CAT-X1/3凌天者”装备的“单相光波盾”的类型。是否是前大战后,来自衰退的欧亚联邦的科学家阵营带来的产物呢?因可根据状况变更形状,适合于全方面使用——HG&1/100传说高达说明。

必要时光束以盾状展开的新形式的防御武装。从主甲的六角形部件展开光束,尺寸及形状等可根据状况变更。与命运的是共通的装备——GPF87 P8

搭载于双臂手背上的光束盾发生装置。可想作是从命运(冲击)系流用来的技术。固定装备于手背处,能量障壁展开型的防御装备。与命运及ZGMF-XX09T 大魔骑兵等搭载的是同型。与阳电子反射器相异,不论对光束、实体弹均可发挥防御力。因小型轻量故难以对MS本体的举动造成阻碍,在这之上藉由来自超高级氘核引擎的能量供给连续运作时间亦长。能量障壁的形状及面积等可变更之故,亦可对应前方全域的防御。武装形态的关系上,使用左臂发生装置的情况居多。防御力在一般的对光束盾之上,破坏高达的5连装散射光束枪的收束光束亦可承受——GMB85 P13

我比较在意那个“一般的对光束盾”,若是“不一般的对光束盾”(例如命运的),是不是防御力就能接近、比肩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狭义型光束盾呢……

从位于手背的6角形部件中放出光束,实现保护机体全身的目的。也可以部件碰撞敌机从而转用作攻击——GFF99 P12

命运上亦搭载了的光束系防御兵器。连部件一同去碰撞敌机,亦能够给予伤害——MSGSDMSE P46

比较耐人寻味的是:为何两处设定都提到“以部件(应该指发生器)去碰撞”呢……难不成发生器部分在受到冲击后会产生什么特殊效应吗……另外通过这两段设定也可看出不论固相光有没有PS系装甲,其结构都相当坚固;虽然光盾启动后会将发生器一并包裹住(模型里一般体现不出),但光盾本身无法削减冲击(详见命运百科同名章节),若实体部分不坚固是会撞坏的;甚至考虑到由于PS系装甲也无法完全削减冲击,因此某些层面而言说这可通过碰撞来攻击的固相光其发生器坚牢度在一般的PS系装甲之上都不为过……另外之所以称光盾会将发生器包裹住的依据是剧中多次描绘即便光束命中(各机)发生器的位置也无碍。当然也不排除是发生器有抗光束涂层的可能,虽说以剧中四最强光盾受到的某些攻击烈度来看若是普通的抗光束涂层应该承受不下来,不过四最强整体的技术含量也不是其它机可比的……

如图狭义光束盾的光束之间还是可以相抗的。不过说来狭义光束盾的始祖/原型“光之铠”有着无法遮挡应用了光波盾技术的格斗攻击的弱点(GPF25 P24),而狭义光束盾本身就是改良自光之铠的啊……也许会彼此相抗而不是穿过就是改良处之一?另外相抗与否很可能也受光束出力影响。详见“突击光束机动炮(光束刺钉装备型)”章节。可看到两盾的发生器相抵时有光芒四射的表现。也许这就是要以发生器去碰撞敌机的原因……?

想了想还是放几张传说开大面积光盾的剧照吧,省得又有黑子拿面积或者默认形状来BB——毕竟不能小瞧脑残黑们的下限……

顺便再放一张光盾如光刃一般甩动的剧照。命运亦有类似的表现,详情见命运百科同名章节。在ジオラマストーリー『機動戦士ガンダムSEED DESTINY ASTRAY』 ショット:010中,卡纳德曾将勇士H的光之铠变作枪状,戳穿了给尔兹给(GELLS-GEL)的阳电子反射器。由此来看不排除光束刺钉真的具有光之铠特性的可能。

参考:被收束的光波带亦可转用作攻击——GFF125 P31

考虑到狭义型光束盾发展自光之铠,不排除将固相光生成的光盾变作枪状或其它刃状亦可击穿阳电子反射器及其它一些光盾的可能……

MA-M80S 勇抗·改 光束标枪(デファイアント改ビームジャベリン、Defiant Kai Beam Javelin)

“Defiant”其实是个形容词,名词形式是“Defiance”。英国的“无畏式战机”其名称就含有“Defiant”。除了可表示“无畏”外本身还具有“挑战”“反抗”等意。个人估计是为了体现它们的使用者——真和雷的角色特性(对煌及其它一些人事物“挑战/反抗”者,真的话其“挑战/反抗”的范围更大些);另外既然是“标枪”嘛那当然可以有“挑”的用法了。其实这个大概也算是不正确的翻译或者说命名,然而架不住片假名原文指的就是“Defiant”……至于“改”……高达W里那些名字里带“改”的高达英文是写作“Custom”的(虽然早期经常被误用于标识EW版机体)。“Kai”取自CR传说高达的说明,不过个人感觉“Revision”“Reform”或许更贴近“改”的原意;至于新的传说模型说明里会如何翻译这个“改”字目前不明——毕竟它的模型是四最强里最少的(甚至还不如自己的前身神意)——MG、RS、RG、NES、HGCE啥的一概没有,就更别提PG、MB、MRS这类的了……

可看作ZGMF-X56S/γ 爆轰冲击的MA-M80 勇抗光束标枪发展型的近距格斗兵装。是于神意扎古的时点就已经被采用了的型号。名称虽是“Javelin(标枪)”,但多以枪柄末端连结起2把之双刃形态(即所谓的双头形态)的光束薙刀/斧枪来使用。非连结状态的光束标枪基本上以单臂,连结状态的薙刀(斧枪)则以单臂或双臂来操作——GMB85 P13

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但我印象里神意扎古是没有光束标枪的[其腿部(与腹部)收纳的是原子炉的冷却装置与龙骑兵系统的量子通信设备——MS大百科ZAFT P178]——其格斗武器除了X7的光束刺钉外只有肩部普通扎古的那种刺盾及其内置的光束手斧(就这还是选配装备。估计是因为会影响到龙骑兵的不离体使用)。考虑到勇抗·改的收纳位置,不知传说腿部是否也收纳有原子炉的冷却装置与龙骑兵系统的量子通信设备。

于腿部收纳的光束标枪。左右收纳的单体亦可作为光束军刀使用,通过连接可作为薙刀状的武器使用——HG&1/100传说高达说明

从两头射出光束的话,便可作为标枪使用——GFF99 P12

然而其前身勇抗不用连接其外形也有标枪的样子,勇抗·改这里哪怕连接了也很难让人相信这是“标枪”……以及勇抗的原设图中其光刃的根部近似蒺藜锤/狼牙锤(剧中亦有体现),然而勇抗·改也并未继承这点……就算柄的外观近似军刀,要是能在光刃形状上做出差异也行啊,然而连这种差异都没做出来……

通过截图可见标枪是可以自己弹上来的,弹上来后枪柄高度和蓝决斗的军刀柄、凌天者系列的匕首柄位置差不多。另外由图可见由于收纳位置偏低,因此传说在取标枪时要把腿(向外侧)抬起来。个人不是很理解的是既然是“标枪”且又收纳于那样低的位置,为何不能像其前身:爆轰冲击的“勇抗”那样使用可伸长型枪柄,如此便可避免拿取时要俯身或是把腿抬起来的尴尬姿势;为了与其前代有所区别可以设计成柄稍短但光刃部分长于其的式样。而如今这个成品的外观和光束军刀几无二致。在光束军刀就已经有延长光刃及双头斧枪机能、且同样可做到脱手后维持光刃的情况下,所以说这个武装为何要被分类为“光束标枪”??说来若是这标枪可以从收纳孔中弹出得再高些再在空中接住的话那倒是可以避免拿取时姿势的尴尬,同时反倒还能刷一波时髦值——然而指望制作组在时髦值方面对传说上心不太现实……P.S.:不过在《SD高达 激斗同盟》里传说在使用特殊攻击时还真的做出了上述的标枪拿取动作。不知其中是否有本文“推波助澜”的作用在里头呢……

顺带一提不知为何光束军刀&标枪连接后的双头形态要被称作“双头斧枪/戟”(アンビデクストラスハルバード/Ambidextrous Halberd)——明明并没有像斧枪/戟那样侧面突出来什么……勇抗的刃倒是略有些斧枪/戟的味道……相比之下某些设定里的“薙刀”(ナギナタ)或“长枪”(スピアー/Spear)的表述倒相对贴近。

如图所示,本机的光束标枪若有需要可伸长至如此程度。这应该是继承了其前代机自由等机的光束军刀与神意攻盾光束爪的特性。顺带一提在《真·高达无双》里,勇抗·改其长度和粗度视觉上非常给力(特别是粗度)。可惜剧中并无这般表现。

对MS战自不必说在对舰战中亦可发挥威力。破坏射出的风暴之拳亦数次横切两断——GMB85 P13

这就是外表看似军刀,头脑…啊不,威力却是对舰刀的名标枪——勇抗·改!

既然图示里有破坏那这里顺便扯几句:虽然剧照里传说看上去还不如破坏的前臂大,然而设定上破坏的头顶高只有38.07米,全高也不过56.3米——即是说头顶高只有C.E.世界普通体型MS(18米左右)的两倍多一点儿(本机头顶高约是它的49%),全高也只是三倍多一点儿而已。然而大概是为了体现它的压迫感以及击倒/重创它的机体与机师的强大,剧中它的体型经常比它的对手(自由、冲击、命运、传说等)大上很多,比例刻画相对正确的时候少。

在MS全集16 P83中,称大魔骑兵的军刀“作为光束军刀的式样虽为旧式,但出力自身被强化了。由此可发挥相比最新型同等以上的能力”——虽然最终与最新型相比的是能力不是威力,勇抗·改的分类也并非军刀,然而到底能力要涉及威力,勇抗·改也不能说完全与军刀无关,因此多少有些微妙……不过比起“擦边”的勇抗·改与烁刃2,这条新设定对大魔骑兵“自家”的攻击自由与无限正义的“伤害”反倒更大——因为这两机都是明确有光束军刀的……

虽然有设定称在C.E.光束军刀之间是无法以剑防剑的,会互相穿过(PG攻击红高达说明 P9),且这类的镜头也确实被改掉过(比如攻击和决斗以光束军刀相抵),但在SEED DESTINY中光刃相抗的镜头到了HD-R BD中依旧有残留:例如烁刃2被狮鹫踢到后几乎无损,OP3中的阿龙殆忑与超级蝎虎相抗,阿龙殆忑与拂晓的光束军刀相抗(疑似,且同样有类似勇抗·改与超级蝎虎相抵时发出的粉色辉光),SEED中亦有剑刃攻击以枪刀抵挡圣盾光束军刀的镜头——上述详情见命运百科“阿龙殆忑”章节;以及上面图例中的这些。然而“咬文嚼字”的话这些例子中其实双方或至少一方不属于光束“军刀”;所以若分类不是“军刀”的话,大概就可以互格了吧……在《最后之力》传说与攻击自由某次交锋的场景中,双方的兵刃交错而过并伴随着能量碰撞的音效与光芒,然而未见哪一方开启了光盾;随后当两机第二次交锋时,仍不见有哪一方开启光盾,且在两机第二次交锋前还可透过攻击自由右上的光翼看到传说亮起了勇抗·改的光刃,相拼时仍旧可透过光翼看到勇抗·改的光刃,只是这里更不明显。此次拼刀与煌常时亮着军刀的光刃不同,雷只在必要时(快要拼刀前与拼刀时)才开启光刃,在拼刀结束后也迅速关闭了光刃;虽可能是作画失误,但亦可能是雷某种自信的体现(且传说也确实未在拼刀前后受伤)……顺带一提图册右上与左下两机交错而过的那次交锋其实是套用的自由与神意格斗时的兼容卡——然而自由和神意可都是有实体盾的……而图册右下的例图则与命运和拂晓在ORB的某次交锋很像(应该是兼容卡),且当时这二机同样未举盾防御且迸发的闪光都是光束刃常用的粉色(命运与拂晓交锋时非HD-R版迸发的是蓝色闪光且还有光球,HD-R版去掉了光球并改为粉色,详见命运百科“阿龙殆忑”章节)……在“异曲同工”的命运对拂晓、传说对攻击自由这两次交锋中,画面中以压倒性姿态或者说以更吸睛/主要姿态呈现的都是效力ORB的这一方(哪怕拂晓的性能不及命运,卡咖莉的综合战力也远不如真)……

其实想想煌之所以能大秀以光束军刀劈开射来的光束这一神技,是因为光束军刀是被幻象胶体及某种力场(磁场等)束形的。

参考:利用有着特殊效果的幻象胶体的特性,开发了数种派生技术。于派生技术之中,也存在光束军刀这种成了MS标准装备的东西。光束军刀弹飞光束一事,可视作与软胄的偏向光束乃同系的理论。光束刃的形成使用了幻象胶体。以电磁性手段使幻象胶体制御·固定这点与匿踪是相同的。幻象胶体机同类交战的场合,因粒子的干涉而破坏匿踪的情况亦有——GPF114 P22

在SEED DESTINY ASTRAY R 第01回中,歧途红龙便是借助幻象胶体破了歧途金框架天弥娜的隐形。虽然官方似乎未说明过原因,不过根据“幻象胶体之间有可能会互相干涉”的现象,大概可以推测出或许两把使用幻象胶体定形的光束军刀靠近时,会因为干涉而破坏定形吧……另外也有些军刀并未使用幻象胶体——参考第二世代标配光束军刀“金刚杵”的设定:

参考:因根据尤尼乌斯条约幻象胶体的使用被禁止之故,引起了应用其磁场固定技术的该武装不也是违反了条约吗的议论。当时导入了一部分被开发的新技术,而得以持有更强力的出力——HG和1/100强力冲击高达说明

参考:是第二世代系列用而被开发的东西,鉴于因尤尼乌斯条约制约关联技术,是藉由与既往使用了幻象胶体技术的类型相异的技术研究而开发的。而其结果,则是作为迄今未有的高出力之物而完成的——RG强力冲击高达说明

大概是因为自金刚杵开始有了不使用幻象胶体的光束兵刃,使得(部分)光刃之间互格变得可行了……?(但以前也有设定称金刚杵使用了幻象胶体,在此不归纳。嘛SEED系的设定就是这么混乱和前后矛盾)

参考:既有说法称未使用受尤尼乌斯条约所禁止的幻象胶体,也有称是以作为应用技术这一解释而采用的——GMB77 P9(原文描述的是金刚杵)

如上文所述新设定里又改成了模棱两可……

参考:关于幻象胶体式光束军刀这一条约的灰色地带,据说已新开发了使用其它技术的型号——GMB107 P29

参考:第二世代系列的标准格斗兵装。乃是符合禁止幻象胶体的尤尼乌斯条约的型号——GMB123 P13(原文描述的是金刚杵)

参考:第二世代系列共用的光束式刀剑。乃是接受尤尼乌斯条约而被开发的新型——GMB123 P15

而更加新的设定里又开始往不用幻象胶体上偏……

话说,如果不同光束兵刃间使用的“力场”不同或是光束本身的“频率”“类型”就不同,那么彼此之间相抵或许也并非没有可能吧……说到频率,「機動戦士ガンダムSEED キャラクター大事典」与GPF49各有张插图所绘内容就是翔翼攻击与圣盾的光束军刀相抗——考虑到两者光色不同,因此很可能频率也不同。另命运的掌中枪也可抵挡光束武器(见命运百科相应章节)。嘛要是传说的光束标枪能挡住光刃的话倒也算没白在分类上“特立独行”了一把……此外或许也能解释为何其相比前身要缩短实体柄的比例变得更像光束军刀(因为实体柄一般不能格挡光束,即便施加了抗光束涂层似乎防御力也有限——比如深渊的长枪)。

龙骑兵系统(ドラグーン· システム、DRAGOON system)

DRAGOON系统(Disconnected Rapid Armament Group Overlook Operation Network System——分离式统合制御高速机动兵装群网络系统)。乃是操作量子通信式远隔攻击终端的技术。因神意搭载之物在操作时需要特殊的空间认识能力之故,第1次联合·PLANT大战当时的ZAFT中除了劳·卢·克鲁泽那程度的没有能操控者。那之后进行了量子操作界面的改良,经由ZGMF-X24S 混沌的EQFU-5X 机动兵装荚后所开发的神意扎古,以及传说上诞生了非能力者亦可使用的龙骑兵系统。该类型的龙骑兵系统,为了与神意时代的区别开来也被称作是“第2世代龙骑兵”。同样的技术亦被利用于命运的烁刃2回旋镖、ZGMF-X20A 攻击自由的超级龙骑兵机动兵装翼(附属的MA-80V光束突击炮)、ZGMF-X19A 无限正义的RQM55 辉刃光束回旋镖等。然而因传说的龙骑兵系统终端数多的缘故,似乎需要周边信息的处理及高级别的意识集中——GMB85 P12

乃是以量子通信来制御远隔攻击终端的技术。搭载于神意高达的类型,因需要特殊的空间认识能力之故使用者受限。但是在那之后,开发了改良量子操作界面被称作“第2世代”的易于制御的类型。再者,除传说高达之外,攻击自由高达等亦有采用——GMB85 P24

参考:龙骑兵系统的起动顺序——首先,机师起动量子通信,通过外部露出的线缆将指令传给龙骑兵系统的基部。将想使用的光束炮一支支分离。使用哪支光束炮可由机师的意志决定。给予龙骑兵指示,操作、制御其行动。可指示各个龙骑兵相异的动作——GFF105 P4(原文本是描述神意)

参考:被称作龙骑兵的攻击终端,按操纵者之意击破敌方,乃是仅以1机便可左右战局的兵器——GFF21 P29(原文本是描述神意)

使用着与传说装备着的改良型龙骑兵同样系统的远隔攻击武装——MSGSDOFM04 P5(原文描述的是攻击自由)

煌与雷一同,藉由超级龙骑兵进行射击战——PG攻击自由说明 P9

超级龙骑兵系统搭载对MS战用MS——高达大全21世纪 P68

使用了对使用者负荷小(未持有特别的空认亦可使用)的第2世代型超级龙骑兵系统,尽管如此(雷)也可称是作为本机操作者理想的人选。实际上比起阿斯兰成为机师更有效果!?——高达大全21世纪 P69

对你没看错:传说也是有过“超级龙骑兵”一说的(有的甚至还是出自攻击自由相关),甚至还有“第2世代型超级龙骑兵”这样的说法。虽然系统上还是不需要特异空间认识能力的或者说设定角度上看不到进一步补充,但至少名字上提升了逼格。不过以传说一向受到的待遇级别想也知道这个设定难以持续/普及——后续的设定基本要么以“新型龙骑兵”这种暧昧的名字相称,要么就是称为“次世代龙骑兵”(主GPF55、56。和混沌的龙骑兵一样的称呼——虽说称呼相同但通过GCN传说高达说明与GPF87 P8的描述来看还是在混沌的机动武装荚之上有改良的——然而GPF偏后的期数里又开始以“第2世代龙骑兵”相称)……其实既然攻击自由能从命运那里“拿”光翼,从传说那里“拿”龙骑刃;那么传说从它那儿“拿”个超级龙骑兵(之名)也不为过吧……或者参考自机与命运的定位来个“名义上是第二世代,但实际性能相当于第三世代龙骑兵”也成啊……自GMB85起攻击自由的龙骑兵(又)被划为了第2世代龙骑兵(早先应该也有过这种分类),连同命运的烁刃2与无限正义的辉刃一起;不过个人认为它们之间还是会有些许的差异——举个也许不够恰当的例子就如同各机的光之舆那般……在GMB85 P13中是称攻击自由利用了第2世代龙骑兵的技术,然而P15和P24中就将其笼统地划为了第2世代龙骑兵——命运和攻击自由的光之舆也有类似的情况(即设定里有时称是利用了光之舆技术/派生而来的等等,有时就直接以“光之舆”相称)。拿现实中的操作系统作参考的话或许可以理解为烁刃2和辉刃用的是某个系统的“轻量版”,传说用的则是“标准版/专业版”(虽然应该也有针对机师的调整/特化但程度相对低),而攻击自由用的是以“标准版/专业版”为基础针对个人特化的“改版/定制版”(不排除为了某些功能的优化/高效化而砍掉/屏蔽了另一些功能的可能);然后它们都属于同一系同一代系统这样。注意虽然我是以软件作比,但不意味着用于说明的仅是(龙骑兵的)软件。另混沌的在该书中是以“次世代龙骑兵”相称的(P31)。不过自MS全集15起攻击自由的又变成了“改良自第2世代龙骑兵系统的超级龙骑兵”——虽然和隶属于第2世代也不算真正冲突吧……

对应了龙骑兵系统的无线制御式远隔攻击终端。搭载了2支的GDU-X7为锥状的大型终端,搭载了总计8支的GDU-X5乃是鳍状的小型终端。均是从神意用攻击终端发展而来之物,GDU-X7为神意扎古上完成了的型号,GDU-X5相当于从神意扎古的GDU-X4上去除了打突机能后的改修型。在宇宙中远隔操作从传说本体射出的各终端,可实施从死角发起的攻击及包围攻击、多目标攻击等。亦可装着于MS本体如多联装光束炮那般来运用,集中攻击时可谓发挥了传说最大的火力(在大气层内终端无法射出之故,大体上以装着状态来使用)。各终端的运作时间由于以电池驱动之故有限,但与搭载了超高级氘核的传说本体连接时可充电之故,通过重复射出与再合体可半永久性地运用——GMB85 P12

为8支常规型光束机动炮与2支光束刺钉装备型突击光束机动炮——高达大全21世纪 P69

大型龙骑兵设有5门,小型龙骑兵设有2门光束炮。大型龙骑兵于炮口处将光束刃固定为刺钉状,可进行打突攻击。小型龙骑兵不离体也可调整炮口的角度,可集中攻击机体前方,背面的敌亦可攻击——MSGSDMSE P46

之后的设定里生成光束刺钉的那四个口真就成了“炮口”,详情见下文。

GDU-X7是装备有9基光束发振器的大火力型。其中前半部的4基对应有光束刺钉的展开。GDU-X5里外搭载有总计2门的光束炮。火力重视时2门同时,省电力时仅发射1门的样子——GMB85 P12

“里外”(「表裏」)……X5这造型分里外么……神意的小型龙骑还差不多……另外某些时候X5那光束直径看着可不像是为了省电的样子[详情见“突击光束机动炮(常规型)”章节]——虽说也有以1门发射普通粗细光束的时候吧……

其实从这里开始X7的表述就已经有些暧昧了:不再明确标出其光束炮的门数而是以“光束发振器”泛指。

GDU-X7内藏有9门光束炮,形成小型的光束刺钉。GDU-X5上搭载了2门光束炮——MS全集15 P67

从“5门光束炮”,到“9基光束发振器”,再到“9门光束炮”,传说也终于在设定上看到些许突破了。而且注意新设定原文未提及刺钉数或是明确可生成刺钉的炮口,不排除日后设定中X7能生成的刺钉数大于4个的可能……

说来在不少传说的武装列表中都会看到X7后面(偶尔也会在前面)标注为“光束刺钉装备型”,X5则标注着“常规型”。那说来X7的“常规型”该是个什么样子?如果按以往“5门光束炮”的设定来看,或许用于光束刺钉的那四个口在“常规型”上就是用来正常射击的,等于常规型应该是9门光束炮但没有光束刺钉机能。亦或者也可能X7就没有所谓的“常规型”(因为也有设定的列表里并未标注什么“光束刺钉装备型”和“常规型”;近年来多以这种标注为主),而是默认就装有光束刺钉;参考后文X4→X5变化详情的话,或许有9门炮而无光束刺钉的是X6型,X7是在X6上改动而来的……?当然,既然新设定里X7变成了9门光束炮,那或许“常规型”/X6前端那四个口就是单纯地没有光束刺钉机能,只能作为光束炮用。别问我X1-X3型去哪了,我还想问ZAFT的X01-X08(或许还有X14-X18?)号高达在哪儿呢……

既然X7变成了9门炮就意味着其生成光束刺钉的四个口变成了枪刃兼用。说来其实ZAFT早就持有枪刃兼用的技术了,这里大概列举一下:盖茨的延擒者先端不仅能击出光束,通过固定粒子也能变成军刀(MSGS&SDMSF P27)。不过剧中只体现了光束镐模式;至于射击目前只在「『テレビマガジン』2003年9月号」中看到过(MSGS&SDMSF P26&27沿用了该图),而且光束竟然是橙色的。勇士高达的光束铰刀。除了可从前端射出光束外,亦可形成刺钉状的光束刃作为格斗武器运用(MSGSMSE P59)。为盖茨的延擒者EEQ7R的发展型。射出后前端打开,露出光束炮。这部分亦可形成光束刃,作为光束军刀使用亦可行(GPF55 P12)。通常前端是闭合的,内部持有光束发射口。从此处除光束的射出之外,也可形成格斗用的光束镐(GPF97 P10)。另外虽然勇士/X歧途的龙骑兵通常是有线的,但断线后也可无线引导(GPF55 P12、GPF97 P10)。传说的光束刺钉保不齐就是发展改良自勇士的龙骑兵光束刃……以及神意攻盾两侧的光束炮,见下图:

不仅能当作光束刃用且还能伸挺长……保不齐勇抗·改就有其技术在里头……持有意味着神意·天帝之名的克鲁泽专用的MS,极尽ZAFT技术力之粹开发的高达。装备有爪状军刀等众多特殊武装——MSGSTOG3 P49MA-MV05A composite shield system(2×beam saber, small beam gun)——CR神意高达说明(至于为何没标注大型光束军刀不明)游戏(比如高达VS系列)里也有相关表现。而且不光ZAFT,OMNI在SEED的时期也有这种技术——侵袭者的“智神”等离子炮可兼作光束军刀。以上只是SEED时期的,我还没有列举之后的枪刃兼用呢……而且X7变成9门光束炮也不能说毫无铺垫:之前在一些设定本的模型示意图(MSGSDMV1 P56&57。不过MSGSDMV2里神意扎古的X7在顶端和底端炮口均描绘有光束放出的情况下用于放出刺钉的四个口却并未描绘光束的放出)和游戏[例如某几作SD高达G世纪(但没体现光束刺钉,《火线纵横》里倒是有。另外这几作里神意的大型龙骑兵反倒只射5道光束)]中X7就是发射9道光束的。

虽说X7如今成了9门光束炮,然而不确定9门的设定能否保持下去——毕竟传说“超级龙骑兵”的设定前后算上侧面表述共计四次至少也有三次之多且不乏出自攻击自由设定的,结果后来不还是被抹消了……不过即便日后再度变回5门,传说支持者也不用太沮丧:毕竟通过前文不难看出并不是因为ZAFT没有枪刃兼用的技术才导致X7顶端的那四个口只能生成光束刺钉。这个应该就跟明明GAT-X一代时期就有PS装甲与抗光束涂层并用以及外挂装备使用PS装甲的设计,但并不是之后所有的机体都采用了这种设计是类似的道理。应该说并不是兼用型设计绝对性地优于分用/单用型设计,而是各有优劣及适用性,根据机体的定位及战况、机师等选择吧……不然若是前者整体优于后者的话,为何神意攻盾中间的大型光束军刀不采用枪刃兼用的设计?为何其大型步枪不采用枪刃兼用的设计?再拿攻击自由与无限正义来举例:虽然攻击自由的龙骑兵采用了枪刃兼用设计;然而无限正义的超高强音/蝎虎之端并未采用,而是分用式设计,且蝎虎之端虽分类为光束军刀,但设定里也有过“刺钉状”的描述——或许在某些方面/程度上和传说的光束刺钉有共通/相似点?当然,虽说兼用和分用/单用比未必有高下之分(特别是同级机体上),但就如同命运百科“武装概述”章节里提过的:“剧外角度讲全PS系框架及外置装备全PS系在给受众正面观感这点上更具优势——就如同全周天屏和凸面多锁系统那样”——同理兼用型装备在给受众正面观感这点上也更具优势,因此X7变为9门光束炮(并维持下去)还是有其正面意义的。

说到流星那就捎带扯几句:虽然表现也挺乱不过一般剧中都是光束剑从其机械臂的上下两个口出,中间那个用作光束炮。设定(GFF104 P30)里亦有提及,虽然别的地方有不同的描述[这里暂不赘述,我当初编辑的百度百科“传说高达”词条有更详细的描述——虽然没有再更新新信息(最后更新于2013.12.12)——有需要者可前去一览]但大致还是上下口是光束剑(根据情况有时还会只用单侧口:展示神意龙骑兵离体后基座可作为推进器使用的剧照里就有体现),中间口是光束炮——没有采用枪刃兼用设计。另外GUNDAM BUILD DIVERS BATTLOGUE中的流星(模型)也是上下两个口出光束剑的。

ZGMF-X666S传说藉由采用新型龙骑兵,乃是攻击力更进一层的强攻型MS——EM密涅瓦说明

这段其实比较微妙:因为同出处下还有个“ZGMF-X42S命运乃是攻击力·防御力均为最高水准的新世代ZAFT最强MS”的描述,以及之后在PAS5MSGSD P32、GMB85 扉页及GMB111 P17中,是称命运为“最大攻击力”的;因此不好说那个“更进一层”是以什么为比较对象[当然要是以神意或/与第二世代(除本机与命运这种名义上的第二世代]为比较对象那倒是能轻松说通)……

经历了搭载于ZGMF-X24S 混沌的机动武装荚后向能相对容易运用的系统进化了——GCN传说高达说明

改良了操纵无线诱导兵器的量子界面,使得没有特殊的空间认识能力也可实现全方位攻击——GFF99 P11

藉由量子界面的改良灵敏度大幅提升。因此空间认识能力低的机师亦可使用——PAS5MSGSD P33

另HD-R特典册子的设定中也提到相比神意的灵敏度得以提升。

改良了量子界面,龙骑兵系统飞跃性地易于操作——MSGSDDC下 P14

参考:开发当初因量子通信技术未成熟之故,把握从机体分离的各终端的位置需要优秀的空间认识能力。因此仅有一部分人可掌控——GPF8 P6(原文描述的是神意)

藉由量子界面的改良,操作性格外地提升了——MSGSDTOG3 P43

藉由格外进步了的“龙骑兵系统”,使得能简单地进行全方位攻击,亦可一次性包围复数机再击破。在对攻击自由高达战中亦齐射全机关炮将其困住等,展开了对等的战斗——GFF99 P12

参考:本机的龙骑兵系统其量子界面的系统被改良,响应性亦提高——MS全集15 P55(原文描述的是神意扎古)。

于破坏了空间站的攻击自由高达与无限正义高达的面前,从弥赛亚出发的命运与传说袭来。一进一退的攻防持续之后,为了在弥赛亚展开攻防无限正义高达、命运高达离开了战场——PG攻击自由说明 P9

“一进一退”(「一進一退」)指彼此表现得互有优劣,时好时坏;用在战斗上可以理解为“拉锯战”。

当时的系统需要特殊的空间认识能力,若非特定的机师就不能发挥十全的性能。但随着战乱后研究的继续,而变得格外地易用了。以此新型龙骑兵系统为中心的神意后继机,便是此ZGMF-X666S传说高达了——GPF87 P7

我知道有人因为第2世代龙骑兵对特异/高超空间认识能力没要求——即所谓“门槛低”——而觉得它不及那些对特异/高超空间认识能力有要求的比如第1世代龙骑兵。这样那我这么比喻好了:现代家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用起来整体“门槛”也比上世纪/世纪初的系统低,你觉得现代的操作系统整体不如上世纪/世纪初的吗……还是说你觉得以“现代的家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就培养不出计算机高手了?或者说你觉得计算机高手用“现代的家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就发挥不出ta应有的水平了?

藉由无线诱导的移动炮台=龙骑兵,因为在将来精度与性能越来越高,此时作为MS用兵器还可谓是未成熟吧——MS全集15 P115(原文描述的是勇士/X歧途与神意的龙骑兵)

所以还认为二代龙骑逊于一代的可以改变下观点了。何况若当真弱于,那为何攻击自由的超级龙骑兵要基于二代而非一代改造?

旧来的龙骑兵系统乃是只有一部分持有特别能力的机师才能运用的特殊武装,藉由技术的提高,使得若是技量高的机师也可以运用了——MSGSDMV1 P11

不过尽管降低了使用门槛,也不意味着是个机师就能运用二代龙骑。

从当初就预定搭载龙骑兵系统的传说,得以以合理的设计·构造来实现系统的运用。系统自身亦施加了大幅的改良。装备有大型龙骑兵2支,小型龙骑兵6支总计8支,每一支上所设置的光束突击炮的攻击力亦被安排了格外的强化。另外,操作系统亦进化,未持有优秀空间认识能力亦可进行全范围攻击——MSGSDMSE P46

这里的“全范围攻击”其原文就是命运百科里提过的「オールレンジ攻撃」。

另外此段并未将腰部的X5算在系统内。难道说腰部的龙骑兵其操控部分与背部的是分开的么……GPF87 P8的描述则是“身为龙骑兵系统的2种无线诱导兵器,连接于后背的平台与侧甲上”。

“格外”原文「格段」,CE世界中其它使用该词来描述提升程度的有(部分):救世主飞行形态时机体的机动性格外提高(相比通常)——GFF97 P29闪击较之吉恩等ZAFT制MS,其推力格外优越——GFF113 P3剑刃冲击各个装备的完成度相较剑刃攻击格外增加——MSGS&SDMSF P56相对于创世纪每射一回就要更换镜面部件,新创世纪的镜面部件可连续使用,运用性格外提高了——GPF144 P28攻击自由的光束盾相比普通的实体盾,战斗时的运用性格外增加——GFF149 P4遮盖头部的该形态,能发挥比MS形态格外优秀的旋回能力——MSGSDMSE P24(原文描述的是混沌的MA形态)搭载了新型核引擎,以及翼部设有计8支的龙骑兵系统等,机动力·攻击力均格外地提升了——MSGSDTOG3 P112(编者注:原文描述对象为攻击自由;对比对象原文未指明,但应该是自由)无限正义藉由内部框架采用PS装甲,外部装甲采用VPS装甲,机体的刚性格外地增加——MSGSDMSE P68(编者注:对比对象原文未指明,但应该是正义)圣剑雷轰的点金刀改及枪刀改比起剑刃攻击包的装备有着格外的性能提升——MSGSAA P205藉由强袭裹尸布不仅是弥补了火力不足,通过武装的增加亦可看到战术用途之扩展的决斗,运用性格外地提升了——GPF49 P3雷轰的翼镜攻击包比起翔翼攻击包其性能格外提高——GPF128 P12藉由变成圆锥形的轮廓,推进器向后方集中而使加速力格外地提高——GMB107 P7(原文描述的是圣盾的“高速巡航形态”)一方面,为了尽快配备实战而尽可能地排除使生产性低下的要素,安排了原型歧途附挂交换机能的省略及装甲的再调等。其结果,是机体构造变得单纯化,但相应的是,生产性及信赖性等可谓是格外地提高了——GMB114 P18(原文描述对象为M1歧途)如果非火器方面的对比不够直观的话,那我举个光束火器威力相关的例子:狮天使(Arios,一般被译作堕天使)GNHW/M的GN大炮与狮天使的GN双管光束步枪比,威力格外地增加(HG狮天使高达GNHW/M说明)。另外亦有书籍称高达重装·改EW相比TV系列弹药的收纳场所格外地增加。重装·改EW全身的弹药量是个什么程度对它有印象的人心里都有数吧……虽然例子并非出自SEED系列,但这里用来说明的是日语的日常词汇,因此无妨。根据各设定的描述及个人日常的接触来看,基本上当日语里使用「格段」这个词时指的都是超大幅/数倍的提升幅度。前文提及的操作性及龙骑兵系统等“格外”提升的原文也是「格段」。另命运被描述为“1机独有的卓越速度”时“卓越”的原文也是「格段」(具体见命运百科“其它杂谈”)。本文及命运高达百科相较当初百度百科版本的整体提升用「格段」来形容也是毫不为过。值得一提的是在GMB123 P25中,称“再加上通过与永恒所运搬的武装模块流星来连携,正义与自由的战斗能力‘各段’提高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各段」基本可以确定是笔误,原词应该就是「格段」。如果有人想说是不是指“各个方面”,可以说“几乎不可能”。理由一:「各段」你可以理解为“各个段落/阶段/段位”,但没有“各个方面”的意思;理由二:原文按语句结构来看「各段」语法上讲不通,此处应为副词;理由三:「各段」与「格段」的罗马音拼写相同,如果不注意核查确实有几率打错[某游戏的官方攻略本在同一页描述同事项(某装备离体后攻击范围相比离体前的扩大程度)时上面的语句用的还是「各段」,结果下面就变成了「格段」],且「各段」在日语里远没有「格段」常用。既然基本可以确定为原文其实应该是「格段」了,那我们不妨想想看:装上流星后的正义与自由相比装备前战斗能力的提升幅度有多大,如果传说的龙骑光束炮其攻击力相比神意的提升幅度也是这般程度的话该有多恐怖……

由此不难看出传说的龙骑兵是以质抵数(就如同ZAFT MS的开发理念那样),然而在炮口数量明显少于神意(虽然现在多了8门炮然而炮口总数少于神意这点并未因此改变)及个数也比神意少一支的情况下,还是很容易让不了解设定的人误以为传说的龙骑兵相比神意是退步——特别是结合两者的剧中表现后。可说到剧中表现,仔细看看神意的剧中表现你会发现它龙骑兵单门光束的火力连PS装甲都难以或无法击穿……

参考:藉由废除和威力相比占有空间大的实体弹火器从而增强了火力——GMB123 P11(原文描述的是宿命01)

论火器宿命00总共有六门实弹炮+两门光束炮,而宿命01只有两门光束炮,然而尽管如此也实现了火力相比宿命00的增强,可见炮门数从来就不是判定综合火力强弱的唯一标准。然而也得说明的是:日语中「火力」在某些情况下(多见于非正规场合如网民游戏相关的发言)泛指(总)攻击力,不只是包含火器类武器的威力。若是把宿命01那堆刃也算上那便无从判断两门超高强音光束炮的威力是否大于两门强音光束炮+两门牡鹿机关炮+四门飞禽机关炮了……不过就本文中引用的各设定其语境来看,「火力」一词并无明显泛指总攻击力的情况;且根据SEED DESTINY相较SEED时期技术的进步幅度来看,超高强音光束炮的威力在强音光束炮+牡鹿机关炮+飞禽机关炮之上也并非没有可能。以及本人所用的“火力”仅指火器类武器的威力(译文中可能有例外,具体视原文含义而定)。与「火力」类似的还有「射程」一词——虽然正规场合下指射击/投掷类武器的攻击距离但非正规场合下(参考「火力」的情况)也可能会用于手持/固定类格斗兵器。

参考:因削减了对光束的收束·感应制御起到大作用的枪身身长之故,有效射程比起完整尺寸的步枪低了百分之15——MG攻击黑高达说明 P16(原文描述的是攻击黑的缩短型光束步枪)

参考:因缩短了对光束的收束与感应制御有大影响的枪身身长之故,与完整尺寸的比起来有效射程被降低了15%的程度——GMB98 P8(原文描述的是攻击黑的缩短型光束步枪)

本机龙骑兵底部的炮(启动后变成红色的那些)相比神意相应位置的在炮管上也更长,结合步枪章节提及的以及上文的设定来看估计也会带来射程乃至火力上的提升;此外由于增添了活动沟槽,射角应该也会格外提升。

本机在剧中的龙骑兵“齐射”。由于此时龙骑兵已有战损因此光束的总数并不齐全(HD-R版修改了战斗场景的排序,然而传说齐射时龙骑兵已不齐全这点并未改变,并且相比非HD-R版还少了一支X5:等于光束总数非但没增加还减少了!)。本来传说在炮口数上少于神意就已经很容易让人产生对它的误解了,来个齐射末了光束数量还不是完整的!如此安排岂不是容易进一步加深受众对传说火力的误解么?!身为无法对攻击自由人气与地位造成威胁且人气本就不高的机体,结果新版动画竟然还进行了对它人气更不利的改动(当然也是有有利的新规,然而这一改动难道不会折损些许新规的正面作用么?特别是在其有利新规本就少得可以的情况下)……而且步枪呢……为什么不让它用上步枪啊(虽然神意也没用步枪和攻盾吧)?顺便此幕在非HD-R版中用了神意龙骑兵齐射时的兼容卡,但并未处理干净因此还能看到(不发光束的)神意的小型龙骑。对比一下这两代机龙骑兵齐射时的逼格……虽然都是和煌敌对的角色及机体,然而通过两者机师的台词及机体表现力,用心程度之差一目了然……等于基本只体现了本机龙骑兵相对神意的劣势(炮口数少、个数少,并且还把这一劣势人为加大了),但相对神意的优势(光束出力更大/直径更粗、射角调整更灵活)却几乎没体现出来——嘛客观而言其实还是稍微体现了一些,只是这个程度实在是不明显……另外完全可以让传说无规律地收放光束网来更充分地体现其射角调整的进步(包围攻击上的优势),当然就算制作组能想到,也得看他们愿不愿意……(这种“新规/改动反倒更不利于当事‘机’”的做法在命运那里亦有体现,详情请移步命运百科“其它杂谈”章节)

于大小2种类的无线攻击终端上设置了复数的光束炮,从集中攻击到扩散攻击,以及朝不同方向同时攻击等,展露了多彩的攻击法——GMB85 P14

在某几作SD高达G世纪中,设定上作为龙骑兵特化的且是最强级的传说其龙骑兵的威力被设置得竟然只是等同乃至在某几作中低于攻击自由——我说传说的龙骑兵炮门总数再怎么比神意少好歹也有26(当初)/34(如今)门,这每门炮的火力在那些制作人眼里要低到什么程度才能整体等同甚至是不及同级机体的8门炮啊……命运的高能长射程光束炮在某些游戏里被设置得威力甚至连射程都低于攻击自由的复列相位炮大概也是“异曲同工之妙”吧……

要说龙骑兵光束的火力,攻击自由当初剥夺纳兹卡(Nazca)级战舰(255米)行动力和战斗力时用了五门龙骑兵炮(有一艘事先轰了两发磁轨炮),传说击毁伽提·露(Girty Lue)级战舰(380米)时用了十门龙骑兵炮(事先用刺钉毁了舰桥)。乍看起来,给人感觉传说龙骑兵单门光束的火力似乎只有攻击自由的一半左右;然而别忘了纳兹卡和伽提·露光从舰体长度上就能看出不是一个等级的战舰,另外煌当时只想剥夺对方的行动力和战斗力,并未打算将其击毁;而雷可是击毁了对方——特别是当时攻击的目标可是吉布利尔的乘舰,不排除雷为了确保对方死透甚至是出于某种“仪式感”(例如先拿能破阳电子反射器程度的刺钉去攻击舰桥),特地用了过量输出(即所谓“Overkill”)的可能。虽然伽提·露在长度上只比纳兹卡多了50%,但不要忘了战舰是个三维体:一般更大的战舰数值上多出的不会只有长度,考虑到宽度及高度上超出的部分,体积上伽提·露比纳兹卡大出一倍甚至不止一倍都是很正常的。再考虑到当时攻击者的意图以及两舰等级上和重要性上的差距(伽提·露级可谓是大天使级发展型的宇宙战舰,为C.E.73年当时的地球联合军的最新锐舰——MS全集14 P122),个人认为这种光束数量上的差距还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

顺带一提以光束刺钉的威力按理说在碰到吉布利尔前他就该不成人形了(『DESTINY—I.Q.』■PHASE_45「変革の序曲」中提到吉布利尔“狼狈地东躲西逃之后最终犹如命数已尽那般蒸发掉了”——既然是“蒸发”那应该还是主要靠热能来杀伤的吧),类似的现象还有尼高尔在被激光对舰刀腰斩及奥尔被光束标枪贯穿后在机体爆炸前竟然还能保持一个相对完整的姿态……另外在神意被自由捅穿时其实光束军刀也离劳极近,然而当时劳的身体也并未被熔化哪怕只是灼伤(连驾驶服都没事)——嘛可能C.E.世界的光束兵刃就是这样的吧……

可能也有人特别是传说黑会质疑了:你不时就强调光束刺钉的威力,那这能捅穿阳电子反射器程度的刺钉在攻击中所占的输出比例应该不小甚至很大吧?这岂不是侧面说明了传说龙骑兵枪炮光束的威力(相比攻击自由)还是小得可怜?这个,听我细细说来。首先,既然光束刺钉能击穿破坏的阳电子反射器,那不管有无采用光之铠技术也都说明其出力在对方的阳电子反射器之上,然而并不会达到一个逆天的程度,至少应该超不过流星攻击自由的巨型光束剑。其次,在面对这种未采用特殊装甲或护盾的目标时,出力再大,和其它出力相对低的武器(在能对目标造成有效损伤的前提下——例如可以贯穿目标)比一般情况下其实最有影响的不在出力反倒在攻击面积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刺钉攻击的舰桥在整个舰身中只占极小的比例,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注意舰桥被毁后有爆炸的硝烟,实际在舰身中的占比要比右图显示的更小(只有左图舰身最顶端横向突出的那一“层”)。所以可以说刺钉在对伽提·露的攻击中所占的输出比例其实非常小——如我上文所说之所以用刺钉攻击其实保不齐只是出于某种“仪式感”(换个词讲就是装逼)……也许有传说黑还不肯放弃:会声称你看传说的龙骑兵光束都没能击穿舰体,而攻击自由的龙骑兵光束可是有击穿的表现的!这个,第一并不是所有攻击自由龙骑兵的光束都击穿了命中点——不乏没有击穿舰体的表现,其次你看看能击穿的那几处,打的难道不都是炮管根部或推进器这种直径相对舰体要细得多也相对薄弱的地方吗。传说龙骑兵光束的攻击点可都是主体……当然,即便攻击自由龙骑兵单门光束火力在传说龙骑兵单门光束(特指X5,非“睿频”模式下)之上也正常,但差距个人认为不大甚至保不齐很小……

可能还有人会提到:你看攻击自由震开传说时只用了一门烈火,震开命运时只用了五门,你传说震开攻击自由时可是用了十二门光束的!关于这点,首先传说震开攻击自由是在地球,光束武器的威力会因大气等影响而衰减这个在科幻作品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其次攻击自由被震开的幅度可比传说和命运大多了吧(特别是当时还是处于重力环境下,能把攻击自由震到翻转已经是X5火力/冲击力的体现了)……或许还有人会说大气对光束炮有影响,对光束盾就没影响了吗?这个,一来两者的光束性质不同,其次相较隔着距离击出的光束而言,大气对仅生成于发生器附近的光束的影响要小得多吧……

参考:因神意量子通信的制御系统尚未成熟,要把握分离后的龙骑兵的位置,是大大依赖机师力量的。因此,不是像劳那样持有优秀的空间认识能力者是无法充分使用龙骑兵系统的——GFF105 P4龙骑兵的诱导方式使用了量子通信,因此在中子干扰器扩散的场所也可进行无线诱导——GFF105 P1

龙骑兵以量子通信操作,不受中子干扰器对通信机扰乱的影响——GFF140 P8

参考:量子计算机应用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使演算操作能力飞跃性提高的新世代计算机的总称。亦可说于神意高达及传说高达、拂晓等之上搭载的“龙骑兵·系统”的举动计算所利用的也是量子计算机——GFF150 P31

在地上龙骑兵系统无法作为突击光束机动炮分离·独立运用,但有着作为固定炮台的光束炮机能。一齐射击可产生高火力——GPF87 P8

本机的一大宣传点便是龙骑兵可以不离体当作炮台使用。然而神意就已经有这个特点了。本机只是把这个特点强化了而已,并非首创或独有。哎本来传说的亮点就不多,这下又折损了一个……(神意的)龙骑兵不从基部分离亦可使用——GFF105 P4。另有设定图示(GFF105 P4、MSGSMSE P57、 MSGSA P121、MSGSCEM&TW P131、GPF8 P6、GMB111 P11等等)另外所有的龙骑兵/线控炮筒其实都可以不离体使用,局限性不同而已。传说在其中算是局限性(最?)少的。不过要是只限对前方的话龙骑兵不离体使用局限性最少的应该是混沌的MA形态、原型混沌和破坏(毕竟龙骑兵就是它的前臂);混沌冲击虽也可做到但毕竟没实机。说到不离体使用龙骑兵,虽然剧中X5只用到了背包上的六支,但通过模型(例如1/100和HG)可看出腰部的两支其实也是可以当作固定炮台使用的。

只是,这点也并非传说首创:同样神意就已经可以做到了:

图例中那个X7冲后的姿态应该是把背包翻了270°——实际上不卸下一部分龙骑兵(特别是X7)是做不到的。在重力环境下如此繁琐的步骤使得这个姿态没什么实用意义(就算要冲后方攻击仅凭X5就已经可以做到了),宇宙环境下由于龙骑兵可直接离体就更没什么必要了……

和传说不同的是:HG版的神意就他人的说明来看貌似腰甲是固定的,摆不出腰部龙骑兵冲前的姿势(如果你看到有HG神意摆出这个造型那应该是改过的),不论旧版新版都是如此;HG传说就可以。而1/100、MIA、RS和MRS版的神意就可以摆出腰部龙骑兵冲前的姿势了。MIA版神意的照片取自Gundam Baka Blog(已通过超链接给出出处)。1/100传说及神意出处如水印所示。另外拂晓也有类似的情况:HG和HCMP不知火拂晓的龙骑无法做到不离体冲正前(只能摆到角度偏上的位置),而1/100就可以做到冲正前了(不过需要其肩部前倾些许,相比传说多少不那么自然)。关于此特性在游戏中的体现,神意已经有过了(某些SD高达G世纪及高达VS高达 NEXT PLUS等)。而传说目前就我所知还没有。另外神意的改版雪神意其腰部虽然装的是大型龙骑兵,然而一样可以作为本体武装冲前方发射——1/100雪神意说明然而GPF8 P6中的说法却是“于背包上搭载的小型龙骑兵2支,即便不分离亦可使用”。以及MSGSMSE P57的说法是“长方形型光束兵器,连接于大型元件本体的状态下亦可使用。活动连接部分的话,将射出方向变更向机体前方亦是可行的”。并未包含/提及腰部的龙骑兵。因此也不排除神意(可能也包括传说)腰部龙骑兵不能前后活动或活动范围有限的可能。

如果以剧中角度来解释的话……如图所示大概是两侧的腰甲(龙骑兵底座)被前腰甲挡住了的缘故。HG勉强再现了这点(遮挡程度没动画那么明显)。1/100的话反倒是前方的腰甲被两侧的挡住了些许……至于为何要采用这样的设计不明……另外原设图中传说也是这种侧腰甲被前腰甲挡住的设计,然而其前身神意,以及命运、攻击自由、无限正义却并非这种设计。虽然传说躯干部分的原设图是未被挡住的设计,但是和其它那几机一比多少还是有些……其实其余几机剧中也有被挡住的时候(例如示意图中的命运)。不过动画中各机的造型本来就会随作画有些许的差异——例如阿龙殆忑与M2000GX的长度比(详见命运百科“阿龙殆忑”章节)。

其实侧腰甲的活动幅度也不小:通过图例可看到其根部(不是X5与腰甲连接的地方)也可做到向上翻起。

另外虽然有侧腰甲被前腰甲挡住的情况,但因作画而异也有没挡住的时候。如图(选取的剧照经过挑选,应该可以视作与传说当时的姿势无关):

我这里偷了下懒:部分示意图是从已上传的剧照里选的,不排除还有其它例子的可能,只是我当初在这方面没有意识,因此也就没有留心剧中有哪些镜头是侧腰甲没被挡住的。另外也有一些镜头疑似未被挡住,然而由于角度、作画精度等问题无法确定……不论设定上是否是如此设计,就即便设定上其构造就是被前腰甲挡住的也可以向两侧外凸些许后再冲前,就即便两侧的腰甲没有外凸的结构/机能也可以通过翻起前面的腰甲(这个还是做得到的)来使得X5冲前。除非有设定明确传说的侧腰甲前后向是固定死的,那倒可以死心了——但目前未见这样的设定。不过不论传说的侧腰甲可否冲前,纵观SEED系动画好像也没有哪台MS的侧腰甲有过明显冲前或冲后的情况——至少四最强里没有。若神意和传说腰部的龙骑兵确实不能冲前的话那传说相比神意的优势倒是又大了若干……然而新出的GMB111 P11在提及神意的小型龙骑时称“长方体型的小型终端在接续状态下亦可射击”,并未限定只是背包上的。就此来看神意和传说腰部小型龙骑可冲前攻击的可能还是有的。

说到这里要提一下无限正义:我印象里本来早先的设定是没有提到其本体是可以像正义那样踩在背包上的,何况看看“宿命01”的造型就知道那个样子比起正义的“宿命00”就不适合踩踏——说夸张些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下脚;其原本的用法比起踩踏更像是抓住底部的把手挂在下面使用(这点早先的设定里倒是有提及)。然而因为HG和1/100模型有过踩踏的示例加上正义可以做到,所以无限正义在游戏里也经常有踩背包的表现,之后也终于有设定明确了这一点。而不知火拂晓在剧中以及HG中均无体现的背包上翻(至几近水平)也在1/100说明书中得以展示。同样是剧中无表现+模型可实现,传说腰部龙骑兵的不离体冲前射击却一直未能得到正式化(就连游戏里都没有。神意的好歹在游戏里还体现过若干次)。这难道就是协助煌/克莱因之人的MS与敌对煌/克莱因之人的MS的待遇区别么……

就即便腰部的X5真的无法冲前射击,至少X7还有两个(如今是四个)炮口是做得到的——然而动画并未体现此点。何况空着的一只手也可以手持一支龙骑兵……说来可曾想过为何要设计/表现成这样了吗?来做个简单的算术吧:传说六支X5+BAR78F齐射的话共有多少炮口开火?答案是13——和攻击自由使用龙骑兵时的光束齐射等同。且由于传说龙骑不离体齐射时在光束类型(或者也可以说颜色)上逊于攻击自由(视情况也可能包含光束整体直径),因此虽然门数等同,但整体气势却明显处于下风……怎么样,是不是要“佩服”一下监督等人的头脑了……也不要说什么传说之所以只用13门是因为超高级氘核支持不了更多的炮口同时使用:有设定曰“采用了超高级氘核的命运即便活用全机能也难以出力低下”以及有若干设定称命运为“最大的攻击力”(详情请参考命运百科“超高级氘核引擎”与“整体概述”章节)——即是说传说2门CIWS+2把光束标枪+1把步枪+2面光束盾+34门龙骑炮/26门炮和8支光束刺钉的总攻击力也是不及命运的(除非设定指的是单击的攻击力)。既然命运活用全机能都难以出力低下,传说即便把所有武器都用上也算不上“全机能”(武器一定是机能,但机能可未必是武器),所以仅是多于13门有什么可支持不了的呢?退若干步说就即便超高级氘核支持不了传说同时使用多于13道的光束(在枪炮通过引擎汲取电力的情况下),别忘了龙骑兵是自带电池的,传说完全可以通过使用部分电池里的电(事先让引擎充好电)来达成多于13道的光束同时发射。

不过比较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在传说扫射攻击自由时射出的光束明显不止13道——虽然此处套用的是自由躲避破坏光束的兼容卡吧……也可能是光束快速交替发射导致的这种情况——不过真若如此的话那传说光束的发射间隔也是够短的了(毕竟也有“机关炮”之称),且同时还能保持/包含较粗的光束直径。

至于X7的不离体射击剧中就没体现过,游戏里也是甚少一见,也就个别SD高达G世纪和《真·高达无双》里可以看到。

作中仅有的两次翻起背包并非为了不离体使用X7,一次是为了离体使用光束刺钉,还一次是为了不离体使用X5(就这还是HD-R BD里加上的——之前的版本并没有翻起背包——而且画得并不细致:X5有那么细长匀称么——即便考虑到视角的透视)

以及镜头切换后你会发现传说照旧是非HD-R BD版里俯卧的身姿——当然比起HD-R BD里连这般程度新规都没有的命运来说就不错了,也不能指望制作组对传说多上心。顺带一提在HD-R版(含BD)中攻击自由增加了龙骑兵不离体时一瞬开启光翼的镜头;无限正义把原本只在OP中用过的火箭锚“转正”了外加增加了辉刃使用军刀模式的场景;传说的如上文所述,另部分启动前状态下步枪变为不带色;而命运几乎没有增加任何对普及其(鲜为人知)设定有利的新规[唯一的利点在于体现(突出?)了掌中枪发射时其能量对周围的影响]。所以有时候,本机的待遇反倒会比命运好一些。顺便本机的整体作画质量在四最强中也算是数一数二了。原因不明……大概是因为给传说机师雷配音的那一位并未和监督等人发生什么冲突的缘故吧……此外早期的传说模型(HG、1/100、CR啥的)整体质量或造型美观度也是在命运之上(不过得说明的是CR版虽造型美观却可通过更换部件来“变成”神意,即是说专属性不高)。

在弥赛亚攻防战时更离谱:明明之前龙骑兵是离体射击,结果镜头一转变成了传说以俯卧姿态不离体射击……嘛就算要用兼容卡好歹把俯卧姿态的抹了换个正确姿势的吧……另外比较有意思的是上述两幕(ORB与弥赛亚两战)刚开始攻击时光束只有12道,结果后面12道以上的镜头也有(最多时大概20道左右)——其实把腰部的两支X5及X7可冲上的四门炮加起来倒是能达到,然而腰部的X5并未参与攻击(构造上它应该无法在背包平展的情况下向后抬至冲上;当然若把背包折起还是办得到的,然而剧照中背包并未折起)。如果不是作画失误的话,大概只能理解为龙骑快速轮射了吧……可要说是轮射的话,明明之前的镜头是在照射啊……以及比较耐人寻味的是ORB攻防战中打到光盾上激发的闪光还是绿色,到了弥赛亚攻防战中就变成了蓝色;不知是与大气有关还是单纯的作画失误……可要说是大气的缘故,命运在ORB对攻击自由时有从BAR73/S射出的光束打到光盾上(反倒)炸开蓝光的镜头(详情见命运百科“高能光束步枪”章节),然而由于当时未描绘光束射出过程,因此无从判断射出的是否是绿光。另外两机打到光盾上炸开的蓝光其形状也有明显差异。

如果命运的翼是发展自自由(详情见命运百科“翼部概述”),那本机这可上翻的背包大概就是沿袭自正义了——可惜并不能像正义那样把背包当无人机(虽然背包自带“无人机”吧)、“滑板”以及像无限正义那样当作“滑翔机”用……

虽然背包也可以直接一翻了事,不过根据模型说明及设定图来看,比较“正规”的上翻方式其实还要先来个对折。

平台叠起弹上来的状态。可谓是难以阻碍MS本体举动的形态吧——GMB85 P11

《SD高达G世纪 大战》里以这种上翻方式体现了X7的不离体射击,然而之后的《SD高达G世纪 世界》等几作反而弃用了,又恢复成了常见的X5。简直了……

如图所示传说龙骑兵射出的光束其角度不一定要和炮管平行,但能“偏向”到什么程度就不清楚了……当然也不排除只是作画不细致的可能……不过话说回来神意的龙骑兵似乎就有些许调节射角的机能了,另外深渊的3连装光束炮剧中就有不少调节射角的范例(顺便这炮和神意的龙骑兵炮相似——都基本看不见炮管)。流星侧面的93.7厘米高能收束火线炮也有过类似的表现(装着于永恒之上时)。不过同样不排除只是作画不细致的可能。

大概总结一下,以冲(正)前射击为例;光束齐射(龙骑兵不离体作为固定炮台,腰部X5视作可冲前)的话传说可以有这么几种配置:全部X5+X7底端与上端四炮口+BAR78F全部X5+全部X7(手持)全部X5+一X7(手持)+另一X7底端与上端俩炮口+BAR78F腰部X5+全部X7+BAR78F+俩X5(手持)(+背包上端俩X5——如果它的光束可以偏向至正前)虽然看上去似乎不可思议,但其实从直径及收纳位置来看,传说的X7完全可以手持使用(但并不一定非要用手握住,其实可以从底部攥住),在重力环境下龙骑兵不能离体时可手持X7当作格斗或射击武器。这种用法并非没有先例/设定支持:勇士(X歧途)的光束铰刀“锯鳐”除从本体分离作为光束炮台之外,也可作为接近格斗用光束军刀运用。届时通过机械手保持锯鳐,作为光束军刀使用(GFF140 P8)。作为光束军刀的使用方法亦可行(GPF55 P12)。除可作为锚一般的射出武器使用之外,也可作为光束军刀运用(GPF97 P10)。以及前文引用的设定提到的“在大气层内终端无法射出之故,大体上以装着状态来使用”——既然是“大体上”那就说明亦有以非装着状态使用的时候:当无人机使用自然不可能,那么就只剩下手持使用这一种方式了[当然亦可能利用龙骑兵上的推进器及幻象胶体(详情见相应章节)来作为投掷武器使用,不过投掷也是要用到手的对吧]……但感觉手持X5的话比起手持X7来要显得有些不自然……在GUNDAM BUILD DIVERS BATTLOGUE中,攻击自由(模型)就有手持龙骑兵攻击的镜头。其实早在看到这个片子(甚至不妨说是在该片开始制作)之前我就已经有类似的构想了。只是没有条件把它变成演示视频或同人游戏展现出来……

至于(核动力机的)龙骑兵不离体射击的好处除了在重力环境下局限性更少外大概就是可通过直连本体的引擎来获得更高的出力或至少在输出上不用有多少顾虑吧……

参考:勇士(X歧途)的光束步枪因从本体的核引擎供给必要的电力,比其它的同系统武装火力更优——GFF140 P8

参考:自由及正义的“天狼”步枪因通过本体直接供给能量而能以高出力为傲——SDBBS自由&正义高达说明

参考:命运的高能长射程光束炮通过从引擎直接补给能源而实现高威力——GFFMI2 P162

大概选取了一些能体现传说龙骑兵出力的剧照。这光束直径你在神意的龙骑兵上可看不到……我也承认个别选取的是光束最粗的那一刻。至于原因吗不为什么,就是因为我发现设定本中在介绍攻击自由的M21KF插接与“烈火”时选取的剧照不少时候都是刚发射时光束偏粗的那一刻,而介绍本机的龙骑兵时选取的不少时候都是接近射毕光束偏细的那一刻……为了平衡下受众的印象,于是我这里选取的都是偏粗的时刻。说来HD-R版破坏及一些OMNI战舰有部分光束以及命运掌中枪的光束直径被改细了,而传说因为有几幕X5从尖端射出光束的情景被以一种偷懒的方式修正了[详情见“突击光束机动炮(常规型)”章节],因此也算侧面遭遇了这种“横祸”……

另外在GMB37 P8中有这样一段话:“发射长身步枪的攻击自由。从光束之光的大小便可窥见知晓其威力”。这段话其实也可套用给传说的龙骑兵……

参考:和常规的光束步枪同程度的破坏力及近距战斗时的易操作性两立的黑专用武装——MSGSCE73SCG P52(原文描述的是攻击黑的缩短型光束步枪)

参考:虽然有效射程被缩短了,但威力可与常规的光束步枪比拟,MS亦可击破——GMB98 P8(原文描述的是攻击黑的缩短型光束步枪)

可见短炮身也未必会影响枪炮的威力——另可参考掌中枪、复列相位炮等几乎无炮管却高火力的武装。

以装着状态的攻击终端群的一齐发射,发挥了连光束盾也能一时无效化程度的破坏力——GMB85 P12

虽然剧中对应此段的应该是六支X5以光束照射/轮射MX2200那里,然而配图是X5只用6门光束的场景[“单核睿频”版——详情见“突击光束机动炮(常规型)”章节。当然如前文所述由于截图时机的关系图中呈现出来的并不粗]。大概可以理解为六门加粗版X5的光束对光盾的破防力基本等于十二门普通的X5光束或十二门以上轮射时的光束。而终战时传说的七门光束[含BAR78F。顺便发射时其实是十道光束(HD-R由于修改了作战过程,此处应只有九道,但相应画面未作出调整),然而打在光盾上只有七道]打在MX2200上时似乎就无法让光束盾失效了——至少攻击自由没出现后翻或震退。

既然剧照里涉及到了那就顺便扯一下关于攻击自由闪躲光束群的这几幕:监督你想体现攻击自由的高机动性高运动性及煌高超的操纵技术可以,但能不能用现实可行的表现方式——传说加上步枪总共35门光束且直径不细,即便没有全部射过来(毕竟重力环境下不可能全炮口冲前发射)——不妨想一想一个188.8cm带着枪炮还带着翅膀的人,面对十多根甚至二三十根射过来的粗长钢筋或高速水流有无可能在它们的覆盖范围内全身而退就明白了……说白了除非对方刻意留下大空隙,否则以这种数量这种覆盖度想在火力范围内无伤避开除非是T-1000系列/T-3000/Rev-9外壳等一类的……我说剧中的某些安排能让一些受众产生“煌能经受核爆不死”这种观点就已经离谱得可以了,不会是想通过这种镜头再让他们产生“如果煌愿意,下雨时雨水都淋不到他”这种想法吧……(我以前好像还真看过有日本受众表达这种观点。也不知他们是真的这么想,还是调侃亦或是反讽……)这种镜头其性质某些角度上感觉就和战损的翔翼攻击以对光束盾挡下阳电子破城炮且挡完炮的那个男人还能基本完好地活下来一样(装着假肢的独眼咖啡猫充满怨念地盯着这个男人)……

GDU-X7 突击光束机动炮/机关炮(光束刺钉装备型)[突撃ビーム機動砲/機関砲(ビームスパイク装備タイプ)、Assault Beam Mobile Cannon/Machine Gun (Beam Spike Equipped Type)]

CR版传说高达说明里「装備タイプ」的英文被写作“Equipment Type”,本章的标题原本是照搬的,但后来决定不再使用错误的译法——哪怕它是出自官方。

“GDU”个人推测是“GENERAL DRAGOON UNIT(S)”的缩写。至于“G”为什么不是“GUNDAM”,考虑到GDU系龙骑兵不仅装备于高达也装备于扎古上,以及该型号只见于第2世代龙骑兵,而第2世代提高了泛用性来看,是“GENERAL”的可能性更大;另外也是因为有个格式相似的“GAU”。

至于「機動」译作“Moblie”是参考的「機動戦士」(Mobile Suit);但就“ZGMF”的定义来看或许也能译作“Maneuver”。

而“Machine Gun”一称源自CR传说高达说明(不排除其它地方亦有只是我忘了/没看到的可能)。结合前文引用的设定中亦有“机关炮(「機関砲」)”之称来看,传说的龙骑兵应该也能作为机关炮使用。在CR神意高达说明中,龙骑兵光束炮的英文则是“beam gun nozzles”,并无“machine gun”之称——由此看来神意的龙骑兵或许并无作为机关炮使用的机能。

大型龙骑兵——MS大百科ZAFT P109

龙骑兵系统之无线诱导终端的大型型号。光束炮口有5门,比小型型号攻击力更高。于后背的平台上备有2支。圆锥形的GDU-X7从前端的光束发射口形成刺钉状光束刃,可作为突刺武器活用——GPF87 P8

这里的5门当然是相对早期的说法。在对扎姆扎扎时不知为何没有正面突击阳电子反射器而是从其底部突破的——虽然该战斗也是雷战术的体现吧(以光束射击阳电子反射器来牵制,随后以刺钉从未防御处突破)但还是感觉有些微妙……

以光束刺钉展开状态的GDU-X7的突击不受阳电子反射器的干涉。大型终端GDU-X7以单机便可发射放射状的光束,乃是只有2支便可展开回避困难的光束弹幕的恐怖兵装——GMB85 P12

根据《SEED ASTRAY 天空的皇女》第3卷 P158,通过扩能器提高了出力的光之铠对防御带进行反相位干涉从而消除“光之壁”的剧情来看,尽管同属光波防御带,但若一方出力(明显?)在另一方之上的话那么用来消除同类也是可行的。考虑到阳电子反射器发展自光波防御带,不排除继承了此特性的可能——或许无限正义使用光束便携盾突破镇魂曲的阳电子反射器便是因为此原理,“固相光”章节中提到的卡纳德以枪状的光之铠戳穿阳电子发生器应该也是同理。由此来看光束刺钉破掉阳电子反射器大概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含有光之铠特性,同时出力在破坏的阳电子反射器之上)。注:“光之铠”和“光之壁”其实都是指“Armure Lumiere”(即光波防御带AL)。前者取自MS全集15 P73且符合原词含义,后者是原作台词里的汉字名称——反正官方媒介中同一事物的汉字名/释义不同的情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比如名称格式和其类同的“Voiture Lumiere”……有设定称阳电子反射器防不住接近战用的光束军刀及施加了对光束涂层的兵器(MS大百科联合·ORB P9、MS大百科ZAFT P9),以及“虽然光束军刀的话可以击破,但却能使光束炮击无效化(高达大全21世纪 P69)”。然而剧中破坏的阳电子反射器既挡过自由的蝎虎,也挡过本机(借用)的断钢;至于本机的光束刺钉是因何能“不受阳电子反射器的干涉”官方目前似乎未给出说法,不过岩瀬昌嗣所绘的SEED DESTINY漫画第3卷卷尾的设定部分提过“其威力足以贯穿阳电子反射器”(当然由于是漫画而非模型说明或设定资料集,因此其权威性及是否有设定相关的官方人员参与要打个问号。不过也不排除是从什么设定本或发言里借过来的可能)。而且说是威力应该也没什么大问题:毕竟就算采用了光之铠技术出力不(明显?)高于对方的话也是穿不透的吧……说来要按之前5门光束炮的设定来看,甚至可以说是牺牲了兼用性换取了出力。当然如今就谈不上了,不过并未影响X7刺钉可穿透阳电子反射器这一特性。但要说威力的话……古夫激燃(伊扎克机)的“大风暴”对舰刀可是能将欧几里得(Euclid)连盾带机斩裂的(虽然小说里伊扎克是从光盾内侧斩击欧几里得的)。虽然有设定称古夫激燃“近距格斗战中发挥了逼近高端机的性能。藉由扎古之上的基本性能与强力的格斗兵装,连阳电子反射器装备机都可击破——GMB85 P30”,然而“击破阳电子反射器装备机”和“击破阳电子反射器”可未必是同一个概念……不过根据设定的说法,反射器之间也确实存在着适用的光束种类与防御力的区别:

参考:于装备了弹射器的最新版的龙级护卫舰之上,装备了反射器盾之物。反射器盾与一部分MA上所装备着的东西基本上是相同之物,但因盾自身频繁地被升级之故,与初期的相比可适用的光束种类及防御力均得以提升。此阶段的反射器盾,近似于阿尔忒弥斯之伞的改良型与阳电子反射器混合的产物——MSGSDOFM04 P16

由此大概可以理解为各阳电子反射器之间其性能相较于其它同期的光盾可能更“参差不齐”一些。或许欧几里得装备的阳电子反射器与破坏等机装备的之间存在防御力差别;当然也不完全排除断钢光刃威力不及大风暴的可能……另外命运的烁刃2也可破拂晓的光束盾(详情见命运百科“烁刃2”章节),但能否破阳电子反射器不明。其实根据设定(大风暴光束剑虽最佳距离短但威力绝大——GPF25 P6。作为量产MS用以破格的威力为傲——GMB118 P13)来看,某些量产机的攻击力也不能小觑:例如“高能光束步枪”章节里提及的村雨一枪打断古夫激燃的对光束盾与扎古战士投掷出的光束手斧在大地的对光束盾上砍出裂纹(当然之前也说了得考虑到盾牌的耐久损耗)、扎古幻影·斩的“大镰”光束斧砍断深渊那有耐光束涂层的光束长枪(MSGSA P138——指深渊的光束长枪有耐光束涂层)和混沌的耐光束盾牌啥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这一刀是伊扎克砍出的(就好比打断古夫对光束盾的光束是ORB的MS射出的、砍出裂纹的那一记手斧是阿斯兰扔出的一样),有某种“力场”加成……或者不如干脆说就看对盾发起攻击的那一方隶属/倾向于哪个势力就好了。基本上OMNI对ZAFT时OMNI吃瘪,ZAFT对ORB时ZAFT吃瘪,然后ORB对OMNI时ORB吃瘪……?合着你们是石头、剪刀、布/青蛙、蛞蝓、蛇的关系么?!当然,上述说法多少带有调侃的性质;认真地说三大势力中论表现或者说待遇拔得头筹的当然还是我大ORB——基本上除了剧情需要(欲扬先抑)外它对谁都是占优……P.S.:关于ORB为何在剧中能有如此高光(甚至有些地方可称作“神奇”)表现的原因可参考真·飞鸟百科“其它”章节。某些角度而言其实整部SEED DESTINY说是可以当作“抗联&抗扎神剧”来看也不为过……

值得一提的是:阳电子反射器运作时会生成阳电子——GFF94 P12、MSGSDMSE P112。就此来看其实不管是X7、大风暴还是其它武器在接触阳电子反射器生成的光盾时就该因湮灭反应而被毁。然而考虑到穆以残破的翔翼攻击挡下阳电子破城炮后还能相对完好地存活那样的表现,大概不能指望制作组能认真对待阳电子装备吧……当然也可能是能选择性地释放阳电子——不然岂不是防御非阳电子的武器时就会湮灭了……而且以阳电子反射器搭载机就目前设定而言都是电池动力这点来看应该也不可能每次开启反射器时都生成阳电子……

Q.虽然煌说过正义的话能通过镇魂曲的屏障,但他是怎么知道能通过那个屏障的呢?A.感觉是无限正义及拂晓等的出力与装备的话以力技(苦笑)不是能突破吗这种倾向的理由。好像煌不是说“他们的话不要紧”吗——『帰ってきちゃった SEED120%!』 第3回

文中的“出力”虽应该是指二机推进器的推力,但个人认为主要还是靠了光束便携盾与八咫镜——不然仅靠冲击力就能突破阳电子反射器的话那直接对着它轰磁轨炮不就好了(当然也可能与体积有关,磁轨炮子弹体积太小且发射过程中很可能还有损耗)……另外回答者(设定制作部的人)在回答命运与攻击自由的光翼有什么用的问题时也用过“(苦笑)”(详情见命运百科“光之翼&光之舆”章节)——我说这SEED DESTINY的表现及安排到底让负责设定的人有多头疼和无奈啊(干笑)……

说来光束盾类虽然可兼作光束兵刃,但目前未见可兼作光束火器的设定及表现(虽然当初有些日语维基/百科中提到重田智称可作为光束枪使用,然而就发言原文来看应该是当初相关编者的理解错误,实际并无那样的设定);这或许是当初设定里装备/改装了刺钉的射出口无法兼作火器射击的原因之一(如果X7的刺钉确实使用了光之铠技术的话)……

以上剧照展现了光束刺钉可调节长度及角度(水平于、倾斜于、以及垂直于龙骑本体)的特性。注意哪怕只以倾斜(即贯穿力不集中)的角度都可以把阳电子反射器破掉;虽然之后从破坏身体中出来时变成了垂直的角度——有点达姆弹(开花弹)的感觉……另外刺钉刚生成时相对长,不知为何之后就变短了……也许长度越短能量就越凝聚/突破力就越强……?不确定能否通过调整出力使其长度增至光束军刀的程度……说到刺钉的角度,游戏中有水平及倾斜的角度,但垂直的角度没见过;估计是因为太难被注意到了吧(其实倾斜型在剧中的表现更不明显,但架不住其在设定图中有描绘)……另外在某些游戏(例如高达VS高达 NEXT PLUS)中连顶端的炮口都能生成刺钉——当然是与设定不符的表现。

说来既然X7被贴成了9门光束炮,那便意味着自刺钉发振口射出的光束也具备刺钉调整角度的特性。

另外也可看到当刺钉呈水平角度时X7的尖端便会被包裹其中——被夹在如此高出力的光束(还是四枚)间竟然能平安无事……估计做过某些特殊处理吧……其实当流星使用光束剑时中间的炮口也一样会被夹在其中——而流星连PS系装甲都没有呢……另外断钢及阿龙殆忑的刃尖裹光(详情见命运百科“阿龙殆忑”章节)其实也会产生类似的疑惑……亦或者参考前文关于光束刺钉与吉布利尔相关的疑问来看,也许C.E.世界里仅是贴近光束刃不会有什么大碍……?以及一些实弹武器例如灾厄的“死之块”火箭炮等可用高热的等离子包裹弹丸(详情请参考命运百科“烁刃2”章节),或许原理上有共通点也说不定……

在《机动战士高达SEED BATTLE DESTINY》中,发动光束刺钉的X7的表现应该是套用了导弹的兼容卡(飞到目标身上或附近爆炸,之后本体再重新生出两支)。顺便该作里宿命01也有飞出去爆炸的招式。至于X7和宿命01有无内置自爆装置就不明了,真要说的话宿命01还有少许可能,X7的话没什么必要吧……不过MS全集15 P95倒是提过“龙骑兵自体犹如导弹般突入后击破”(指的是X7以刺钉击破破坏)。

在神意扎古相关设定(GPF177 P12)中,在介绍两者间的关联性时,提及“攻击自由的超级龙骑兵(MA-80V 光束突击炮)也可展开光束刃,可像X4似的运用”。注意原文的意思是“‘也’可展开光束刃”,即是说这部分应该是与神意扎古&传说的X7作比;然而在运用上却是与(只能)物理打突的X4作比——X4就目前所知并未采用什么特殊的材质或涂层(甚至连VPS装甲都不是),因此应该是无法击穿光束盾的。当然也可能是编写者只是单纯地想以X4举例来说明攻击自由的龙骑兵也可用于格斗;只是可用于格斗特别是可藉由光束刃来格斗的龙骑兵/炮筒在早于/等于攻击自由的时代就已经有勇士的锯鳐、艾克萨斯(EXASS)的新月、以及神意扎古&传说的X7了;这种情况下用X4去作比,多少有些微妙……P.S.:攻击自由龙骑兵的光束刃目前个人最早见于GFF149 P4,虽说是以原设图的风格展现的,但试想以攻击自由在制作组内外的地位与人气或者说待遇,这机能剧中没体现不说,末了连相关图片都是07年8月才公布于受众眼前,要说这是当初就有的设想咱是觉得吧,可能性不大……说来命运被击破的战损图也是以原设风展现的,但个人最早是在GMB85(21年2月问世)才见到的——不知和攻击自由的龙骑刃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如果上述两图在更早的时候例如TV初版播放时就有公开实例的话,那倒应该能说明并非后来的贴补;只是个人目前并未见到。顺便在《真·高达无双》中传说没有体现龙骑兵的光束刃机能,然而攻击自由却体现了(另外早在《高达无双2》中攻击自由就会以无光刃状态的龙骑兵进行戳刺了)……

推进器的推力亦大,以这两基为中心来操作进行战斗。另外从光束炮的前端可射出光束刺钉。光束刺钉为射出4支光束刃的构造。圆锥型光束的威力比四角型更高——GFF99 P12

顶端口径更大的炮自不必多说,后端外观上与X5相同的红管炮威力竟然也比其高……不过同型但不同性(能)的例子在SEED世界里也不是一例两例了……前文里的“比小型型号攻击力更高”其实可能表达的也有这个意思,但没有这里这么明确(因为GPF的原文并未指明是龙骑兵整体还是单门炮)。参考:X歧途的龙骑兵系统为炮筒那样的有线式。由此发展完成了神意的龙骑兵系统——GPF8 P6另外前文所述的传说肩部推进器及连接背包的线缆相比前代/前身机的减少也能侧面佐证有时量多不一定等于优势。

在高达极限VS.系列里,神意与X歧途的大型龙骑兵都展现了与炮口数相符的光束(9道和10道),只有传说的大型龙骑兵照旧如当初高达VS高达系列那样仅射1道;这待遇……不过小型龙骑兵各机倒都是只射1道。说些不好听的对于游戏而言游戏性甚至不如说人气才是主要考虑的,设定方面的再现是次要考虑的甚至可说是不考虑的事情。在目前基本没指望于高达VS系列里体现传说单门光束更强更粗以及射角变更范围更大的情况下,在传说龙骑兵炮口及个数本就比神意少的情况下(之前X7还是5门炮时传说所有龙骑兵的炮口数加起来都不及神意的3支大型龙骑兵多),这要是再不体现X7本来能射出的光束数量的话那传说在一些受众眼里的地位及印象怕是又要下跌了吧……

说到推进器,来大概看看X7的推进器在剧中的刻画吧:从一个口、两个口到五个口全都有……乱得一如SEED DESTINY整体的表现一样。道理上或者说参考其前身机神意应该是五个口,至于用几个那取决于雷……原设图由于呈现角度的关系只能看见三个口。

如图不难看出本机的龙骑兵比起神意的在炮管调整角度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圆锥形龙骑兵:不光可以扩散,也可以集中(一方面是因为可活动的槽变长了——当初的X歧途也是类似的设计。右边的剧照中虽然底部的四个炮口未发射但可看到其角度是冲正前的)。

另外炮兼作推进器+炮管活动范围扩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炮管冲后以辅助加速/机动,在使用光束刺钉时尤为有用。

也可以看到X7从顶端炮口射出的光束是可以比底端射出的粗的。上面图册右侧的剧照顶端光束整体直径目测都超过龙骑兵自身了;然而得说明的是该幕持续时间非常短,难以判断此时光束的直径是常态亦或者只是像其它光束武器那样刚发射时一瞬变粗;不过参考后文X5发射的情况来看,X7就算射出这般粗度的光束也并不为奇。不排除使用了“单核睿频”模式的可能——详情见“突击光束机动炮(常规型)”章节。

大概有两幕(有一幕是兼容卡)里神意大型龙骑兵非顶端的炮口没有在一条直线上(正常情况下应该在一条直线上),且光束射出的位置也如炮口那般是错开的。考虑到神意和传说的大型龙骑兵上有一横切线,且如图所示传说剧中曾有X7后端的炮其基座与主体并非“严丝合缝”的描绘,不排除横切线上端能转动的可能。如果能转动的话那后端四门光束炮和前端的四个口(作为炮或刺钉)使用时就更不易互相干涉了(特别是在光束炮冲正前射击的时候)。当然也有可能只是作画失误。

GDU-X5 突击光束机动炮/机关炮(常规型)[突撃ビーム機動砲/機関砲(通常タイプ)、Assault Beam Mobile Cannon/Machine Gun (General Type)]

小型龙骑兵——MS大百科ZAFT P109

龙骑兵系统之无线诱导终端的小型型号。光束的炮口备有2门。于后背的平台上设有6支,侧甲上设有2支,总计搭载8支。在地上以连接的状态进行射击——GPF87 P8

和GDU-X7不同未持有光束刺钉,因此多少变得小型化了——MSGSDOFM03 P7

由此可见这光束刺钉的机构在X7中所占的比例似乎还不小……?也难怪其可破阳电子反射器……?不过仅看宽度的话X7其实不比X5宽(当然也不绝对:会随作画而变动。不过原设图里是没有X5最宽处宽的)……

某些时候当X5仅以一门发射时其光束会比使用两门时更粗。这是将出力集中于一门以获得单发火力更大直径更粗的机能?类似于“单核睿频”?至于这单道更粗的光束和两道通常时的光束比哪一方综合杀伤力更大就不清楚了(“睿频”时单道光束的破坏力与两道齐射时匹敌估计不太可能),但论破防能力(也许还有射程?)的话理应是前者胜出。如前文所述不排除X7顶端的炮口也具备该机能的可能。拿《星际争霸》粗略地举个例:死灵其3级的双子导弹攻击力26,巨人其3级的地狱火导弹攻击力32。由于前者射击一次判定上是一次伤害,后者是两次伤害(即16×2而非32×1),因此当目标护甲高于6时总伤害高的地狱火导弹单次的实际杀伤力就会还不如单击伤害高的双子导弹;如果目标是小型单位则护甲只需高于3,是中型单位的话则只需高于5。考虑到炮口兼作推进器及其炮管的活动范围,或许将火力集中于单门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可利用未使用的炮口在保证一定程度的高机动与速度的前提下进行重火力压制。不过严格来说推进也是会消耗一部分出力的——虽然所需的出力应该是比射出光束要低得多……虽然没有场景或设定明确X5炮管活动的范围,但就相关设定图及参考X7炮管的活动范围来看在X5根部关节不动的情况下使其炮管冲前也并非没有可能。由于这种情况下X5不用再像使用两门炮时那样要整个冲前因此其顶端的推进器(如果是的话。详情见下文)也可以参与到机动与推进中。顺便有时X5不离体射击时的音效和命运的M2000GX及复列相位炮“烈火”一样,不清楚是否有共通的技术……

虽然剧中明明白白地给了不离体时发射12门光束的情景,然而游戏里X5不离体射击时似乎都是6门(至少我印象里没见过射12门的),且就算是6门表现上也没有剧中那般给力——就好像多加6道光束或是把光束加粗些能让相关人员过劳死一般……

GDU-X5 突击光束机动炮的连接基部有活页状的可动域,在装着状态下亦可实现广攻击范围——GMB85 P12

四角型的突击光束机关炮。与圆锥型相比,因为轻速度也快。有着可从前端射出光束的构造——GFF99 P12

如上虽然有设定称X5可从顶端射出光束,且也确实有剧中表现及数款游戏体现过(甚至可以说不时就能在游戏里看到——估计是偷懒使用了兼容卡),在某些设定本的示意图中也可看到(例如GPF56 P26);然而亦有设定称其炮口只有2门,且HD-R版中顶端射出光束的场面被改掉了几幕(改成从后端的炮口中发射两道光束)——虽然并未改彻底(HD-R BD版加改了几幕,然而还是没改干净)——大概某些官方人士包括监督还是不支持这种表现的吧……虽然新设定中X7被改成了9门光束炮,然而X5在该书中的说法照旧还是2门光束炮……顺便扯一句就即便顶端可以射出光束,个人感觉比起“第3门炮”来倒更像是另一种攻击模式——即只能在后端射/顶端射中二选一(这样也不会与设定中的“2门炮口”矛盾)。

在数次修改后仍残留三幕顶端发射光束的情景。

还有介于顶端和炮口之间射的……就是在改掉的几幕中有些也相当敷衍了事:除了上图所示的,还有就是改个发射位置再把原光束一分为二——本来光束就不粗加上中间又被抹了一部分,其结果就是单发光束变得难以直视的细……顺便你还可以通过上面的剧照看出X5底部推进器的刻画也是不一致的……不过就设定图来看应该是中间有管状物的那版更正确。至于管状物周边的凹槽能否作为推进器说不好,不过可以的话也毫不为奇……

其实除了传说,神意也有类似的镜头。不过这个由于角度问题或许还有的“洗”,然而从能看见光束的位置来看有些勉强……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X5的顶端不能用于发射光束的话,那么位于该处的凹槽是作什么用的呢……

如图。此凹槽在设定图中和其它情景中亦可看到。右侧为HD-R BD的新规。

而且这凹槽就原设图来看仅于装在神意背包上的小型龙骑兵的一侧有。如图:炮口靠后的一侧才有。至于腰部的那些,就算是炮口靠后的一侧也没有,如图。不过大概是由于兼容卡的缘故,有时也会出现有的情况。模型的话HG版再现了设定,1/100则所有小型龙骑兵的一侧都有凹槽。

所以既然传说特地增加了这凹槽,或许说明怎么着都是有其作用的吧……另外再结合传说的前身之一——神意扎古装备的GDU-X4型龙骑兵看看:X4开发当初是考虑有以打突进行物理攻击的,但却是现行机的X5废除了的机能(MSGSDMV2 P127);小型龙骑兵GDU-X4成了剑尖般的形状,此乃想定藉由刺突及打击来攻击的产物。但是,本机的发展型ZGMF-X666 传说之上废止了该使用法(MS全集16 P74。另原文666后面就少个S)。至于X5为何取消了这个机能目前我未见有设定说明;但大概是因为那种程度的实体攻击面对PS系装甲是无力的,而即便面对非PS系装甲在龙骑兵本身装有两门光束炮及机体装有超高级氘核的情况下大概没什么必要以龙骑兵去打突攻击吧(当然面对抗光束涂层时可能有用。不过绝大多数机体采用抗光束涂层的地方都是盾牌,而这些盾牌面对实体攻击一般来说多少也具有一定防御力)……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碰撞的冲击很可能会影响内部设备(毕竟PS系装甲无法完全削减冲击)……不过既然取消了那么一般多少会有补偿吧?结合其它机体上这类凹槽的作用及表现与剧中表现来看是(推进器)喷射口的几率很大——毕竟传说设定上好歹机动性也和无限正义等匹敌对吧……参考:无限正义肩部设有姿势制御用喷嘴的喷射口——GFF139 P3(外观与传说的此凹槽相似。另传说肩部其实也有类似无限正义肩甲那样的凹槽,某些剧照里便可看到;通过1/100模型不难看出该凹槽其实就是推进器——HD-R BD的那张新规就可看到肩膀包括其根部放出的喷射炎)参考:突出于肩部外侧的部分是护肩,其根部配置有侧翼推进器——GMB123 P8(原文描述的是无限正义)

不知火背包其龙骑兵的后端两侧也有这类的凹槽。

这里选取的都是疑似有喷射炎从X5(炮口或顶端)放出的剧照(当然有的位置没那么正,这种现象也发生于其它的机体上)。其中X7顶端炮口变红的那两张不光有喷射炎疑似从X5的位置放出,且之后紧接的就是右下侧X5炮口亮起蓝光的镜头,或许可信度较高。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只是背部/腰部/腿部推进器喷射炎夸张/不细致表现的可能……

另外也有模型造型上几乎抹消了此凹槽:例如1/100版。说来传说的1/100模型是重田智监制的,而同样为他监制的MG攻击自由(包括之后的RS、MB)是将翼部收纳龙骑兵处的喷口取消,换成了框架;MB命运的副翼喷口也有类似的处理(不过MG及MB命运也有新增的推进器)。

MA-BAR78F 高能光束步枪(高エネルギービームライフル、High-Energy Beam Rifle)

“BAR”推测是“Beam Assault Rifle”的缩写,“F”参考神意扎古步枪里的“T”(估计是“Test”)推测大概是“Finish”。

作为专用而开发的高能光束步枪,因是以长长的炮身为特征的射击兵器,有着与大体型相称的威力,且攻击范围亦广。因炮身长,可以以高出力且惊异的加速力射出光束。不使用时置于龙骑兵系统中央的专用固定闩座上。可不妨碍本体的运动性而运用——GFF99 P12

先行的第二世代系列MS所装备的光束步枪的改良型,比既往型更加大型化。藉由超高级氘核的搭载,出力与连射性大幅提升——HG&1/100 传说高达说明

通过出力的强化达至持有高威力的专用光束步枪——MSGSA P144

根据设定,命运的光束步枪以无以伦比的威力为傲(详情见命运百科“整体概述”)——即是说本机的步枪虽然口径比命运的大枪身比命运的长但威力其实不如命运的BAR73/S(虽然差距也许非常小)。那它相对于BAR73/S的优势是什么呢?光束直径?光束加速度?射程?连射性?考虑到其口径与长度再结合其它设定来看,至少光束直径、射程及精度上应该还是有优势的吧……(关于枪身长短对射程及命中的影响可参考命运百科“高能长射程光束炮”章节)要么就是因为BAR73/S在剧中有过两次射出蓝光的场景(详见命运百科“高能光束步枪”章节),也许BAR78F其威力能胜过/持平BAR73/S射出的绿光,但无法胜过蓝光……?

可能有人记得/注意到了:在追击阿斯兰时,BAR78F没有击穿古夫激燃的对光束盾,然而在ZAFT进攻ORB时却有古夫激燃的对光束盾被村雨击穿的场景。难道说本机说的光束步枪其威力还不及村雨吗?当然不可能:原因之一是实体装备易存在耐久度的问题(特别是未采用PS系装甲的)——例如冲击剧中初战时其对舰刀“断钢”在进行了多次砍击(甚至还有投掷)并承受了CIWS的攻击后,最终被混沌未开启光束爪的脚部踢断;以及大地的对光束盾在经受了多次攻击后最终被扎古投掷出的光束手斧砍出了裂纹然而之前它挡住过手斧的砍击等(其它详情可参考命运的百科);而追击当时配备下来的古夫激燃还都是崭新的,不存在耐久损耗。原因之二应该是雷当时为了诱使真对阿斯兰发起致命的一击因此留手了(雷以言语巧妙地诱导真,使其讨伐阿斯兰后成为同志——MSGSDDC下 P17;为了抹杀与美琳·霍克一同逃离ZAFT的阿斯兰,而诱导真刺出致命一击——GPF61 P16)。原因之三是追击当时正下着大雨,光束威力总会有所衰减。原因之四是设定有言曰古夫激燃的对光束盾“高端MS用光束步枪亦可耐受(GMB118 P13)”。原因之五么……村雨毕竟是“神明眷爱之地”ORB的机体呀……其实如前文设定所述传说属于“超高端MS”;当然如果GMB118 P13的“高端”是泛指那便难免也将传说的步枪包含在内——不过要是泛指那传说支持者就更不用担心了:因为这意味着其它高端MS的步枪也将被包含在内(例如此系列及其“前辈”GPF除了传说也将命运、攻击自由、无限正义、冲击、拂晓等机算作“高端MS”);何况如上文所言还有个耐久损耗的影响呢……说来以雷的实力和传说的性能其实他不用诱导真也能轻松击坠阿斯兰的古夫;之所以要让真来下手一来是通过此行为让真与阿斯兰有个“了断”,二来不管是剧内还是剧外角度都可以让命运(和传说)的初战不光彩(详情见命运百科“其它杂谈”);不得不说是“高明”的安排呢……

可视作就是在风雨交加之夜飞行这种恶劣条件下,命中精度及火力等也没有大幅低下——GMB85 P13

“没有大幅低下”——即是说风雨的影响还是有的。另外“视作”原文为「と考えられる」,该词的具体含义可参考命运百科“掌中枪”章节。

神意装备的射击兵器的改良版。和之前的相比在灵活、连射性能等处有改善,运用性得以提高——MSGSDMSE P45

审判光束步枪的改良型。进行了出力提高及连射性能的改良等,但作为MS用步枪算是大型——MS全集15 P67

参考:担任本机主兵装的大型光束步枪。作为YMF-X000A 勇士高达的MA-M22Y的改良型,使用了同系机的ZGMF-X09A 正义高达、ZGMF-X10A 自由高达的MA-M20天狼光束步枪的部件,安排了性能的提高。有着MS全高程度的步枪本体,因身为大型之故持有易用性的问题,但出力自身高,和同时代的MS比较也可谓是最强级的威力——MS全集15 P31(原文描述的是神意的步枪)

神意装备的便携火器的改良型,是对测试机神意扎古所装备的MA-BAR76T进行了整形而完成的。有着高火力,比起原型火器更易取用——GPF87 P8

亦有说法称是神意用的MA-M221 审判的改良型。作为传说手持兵装的长炮身的光束步枪。先行的第二世代系列用光束步枪的改良型,以对神意扎古用的MA-BAR76T 高能光束步枪进行整形后的形态完成(废除了原型机的能量包)。藉由超高级氘核所带来的大出力,出力与连射性大幅提高。虽是逼近MS全高的大型光束步枪但传说以单手便可使用。与混沌用的同样未备有前握把——GMB85 P13

所谓的“能量包”可视作弹夹,设定图里便有卸下能量包的步枪示例。至于传说为何要废除这一设计大概是因为直连引擎可以受到引擎高出力的恩惠而带来性能的提升。

虽未配备前握把但其上方有可拎提的把手(命运和无限正义的步枪也有),然而剧中及游戏里并未用到。

大概是由于本机的步枪相对更长的缘故因而不像其余三最强那样置于腰部(虽然其后腰有接口状物然而未见设定或模型说明提及可收纳步枪)而是收纳于背包上。拿取时恐怕就得像剑刃冲击及命运冲击取断钢那样把手伸到背后(握住枪身)再取下了,亦或是像例图里的模型所示那样把背包翻上来再去拿会好拿一些(但估计也还是得握枪身而非上方的握把——因为挂接步枪的闩座看上去是无法旋转的,模型似乎也是如此)……想想就知道这样的拿法有些“雷”,所以动画里才没有表现传说是怎样把枪从背包上取下或放回的吧……不过总比神意那样连枪都没地方放要好不少。说来神意一手步枪一手攻盾除非抛弃它们否则腾不出手来;而传说完全可以做到两手空空,算是进步点之一吧。曾见人称如果传说(模型)把固相光(应该包含其底座)取下那么便可装备神意的攻盾。也不知这种收纳位置是否算是对Z高达的“致敬”——但传说不会变形啊……另外Z好歹还有一门大出力长射程光束炮呢,倒是给传说也配一门啊(传说的缺点之一就是缺乏单发高火力长射程的火器)……

设置于背部中央的光束步枪用挂闩。装着状态下亦可发射。对应背部挂闩的光束步枪侧接续端子。旋转握把后露出——GMB85 P13

步枪收纳时并非是握把的底端直接插在闩座上,而是将握把向前折90°后露出接续端子再插入。大概正是因为设计如此所以传说在拿取与收纳步枪时才需要握枪管吧……

参考:在MA形态下固定于机体左侧面之故因而是无法操作附属扳机的状态,但仍可发射光束——GMB123 P13(原文描述的是救世主)

就是与装着状态的突击光束机动炮同时发射,受超高级氘核引擎的恩惠也不会出力低下——GMB85 P13

看上去似乎是“稀松平常”的设定,然而仔细品味下:步枪与不离体的龙骑兵一同发射受益于超高级氘核没有出力低下,那是否可以理解为若不是超高级氘核——例如ZAFT第一世代高达使用的核引擎,毕竟这应该是超高级氘核问世前最强的MS引擎了——的话,是不是就要出力低下了……该设定相关的配图是步枪与背包的X5(准备)发射13道光束的情景。此时传说应该使用了全光束火力的四成左右(我不光是考虑到门数,也将各火器的威力考虑在内),即是说这种程度(甚至不排除用不了这个程度的可能)放在非HD引擎机上保不齐就会让它出力低下了……考虑到原文没有明确数量,也不排除超高级氘核可以承受所有或比图示更多的机动炮在装着状态下与步枪齐射时之耗电的可能。参考命运百科“超高级氘核引擎”章节提及的自由与正义当初因流星的光束军刀的调整不完全,刀身延伸近3倍将1座废弃殖民地破坏并造成二机PS装甲一瞬宕机的情况来看,BAR78F+12门X5光束的所需出力或许已经接近SEED时期的准三倍流星光束剑了(当然自由与正义及流星本身的运作也会消耗一部分能量,不过传说自身也同样会消耗部分能量)。参考:以至于光束剑推定可形成300米级的光束刃——GMB111 P12[原文描述的是(SEED时期的?)流星]原文说的是“级”,即300~399.N米(N不仅限于一位),近3倍即是说短则近900米,长则近1200米……如果步枪+12门X5的光束就已经是这个程度,那要是把X7的18门光束(威力大于18门X5的光束——当然X5总计不足18门)和侧腰X5的4门光束也加上的话该是怎样恐怖的火力呢……?另外得说明的是虽然和攻击自由的光束齐射一样都是13门,但对引擎的压力却应该有明显差别:因为攻击自由全光束齐射时要分离龙骑兵,而龙骑兵分离时使用的是电池里的电(未分离时会充电)而非引擎直供,因此13门齐射时直接对引擎造成压力的只有两门光束步枪、两门磁轨炮和复列相位炮;而传说的13门齐射是可以不离体的,即是说此时所有的光束用电均可由引擎直供,对引擎的压力很可能要比攻击自由光束齐射时更大。这大概也是设定原文提及“装着状态”的原因吧……当然攻击自由齐射时基本都会开启光翼(宇宙中)与PS框架,算上光翼和框架对引擎的压力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不过仅就火器部分而言压力级别还是不一样的。

说到光束齐射与光翼、框架,传说在既没光翼可开(甚至推进器都算不上大量/大出力使用),也未必有PS系框架/关节可用的情况下,齐射时依然能保持机体姿态的稳定(不论大气层内还是宇宙)——和上文同理由于攻击自由的龙骑兵齐射时会离体,因此实际对机体姿态控制产生影响的只有它本体的两枪三炮,数量上和传说有显著差距。就即便把传说也算作PS系框架/关节,两者齐射时使用的推进力也依旧存在差距。所以别看传说这机视觉上相对朴素,技术含量可一点都不低……不过考虑到光翼或者说光之舆的一些特性,也许齐射时光翼的作用也不仅是用于姿态制御。具体可以期待问世时间未定的《世间最强的攻击自由高达百科》,或是先参考命运百科“光之翼&光之舆”章节。

★幻象胶体(ミラージュコロイド、Mirage Colloid)

★号表示并非列于传说高达规格表里的装备/机能。

参考:阿克泰昂(编者注:Actaeon)企业公司的新型试作机。盖尔·菲尼特(编者注:Gel-Finieto)最大的特征,便是附加于其束缚者之上的能力。这便是,在以自机为中心的特定区域内,通过散布强力的计算机病毒,得以控制特定的计算机。此病毒通过以这世界上广为使用的量子计算机为目标,在成为目标的计算机外侧利用量子的摇动等级进行干涉,随后支配其动作。关于病毒的散布,是利用了幻象胶体的原理。幻象胶体使用了干涉·歪曲各种各样波段电磁波的技术,联合的“闪击”,因为使用其而获得了隐匿性,而“禁断”则将其用于使攻来的光束偏向。与前文所述的联合的2机,通过特殊的电场将幻象胶体固定于机体自身附近来使用相对的是,盖尔·菲尼特是将幻象胶体其物作为计算机病毒的载体来使用,通过不使用电场进行制御来向周围扩散,而将影响波及给其它机体。因为幻象胶体自身有着会随着时间而消灭的性质,因此一旦离盖尔·菲尼特过远其效果便消失了。另外,通过目睹盖尔·菲尼特自身不会感染此病毒这一事实便可明白:只要以强力的电场作为计算机的盾,便可防住此病毒。一旦被看破了能力并施以对策的话,就会变得完全没有利用价值了。实际上盖尔·菲尼特是否发货给了ZAFT这一事实虽无法确认,但却有着ZAFT军令此盖尔·菲尼特的能力与同系列的技术发展,开发了即便在中子干扰器的影响下也能清晰地传达信息的量子通信系统之事实。相同的系统,也用于被称作“龙骑兵”的远隔操作兵器的控制——DHM 2004.2 P53

参考:使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的是地球的企业阿克泰昂企业公司——MSGSCEM&TW P131

引用这么些资料,主要是为了说明对龙骑兵的控制或者说通信要用到幻象胶体。至于为什么不像命运等机那样在装备列表里标明大概是因为量子通信相较隐形啊扭曲光束啊残像什么的比较普遍,就像不少光束军刀也会用幻象胶体来定形一样,所以就不特地单列出来了。要问我受尤尼乌斯条约影响的混沌和冲击是靠什么来控制龙骑兵和烁刃的,那我只能回答不知道,从两者均使用量子通信的情况来看(烁刃可参考命运“烁刃2”章节),很可能还是幻象胶体——毕竟第二世代的标配军刀金刚杵也曾有过使用幻象胶体的设定(然而在新出的RG强力冲击高达的说明里又改回了不用幻象胶体)。当然也不排除有新技术/载体用于龙骑兵通讯的可能;不过既然传说技术上已经不受尤尼乌斯条约制约了,用回幻象胶体也没什么不可思议——毕竟该胶体能玩出的“花样”还是不少的。除了广为人知的隐形、偏向光束、残像等;还有着比如夺取目标电力;空力制御;控制机体周围的空气制造出气流,像喷气式发射那样用于机体的推进;减免水压及阻力;减弱光束威力;制造攻防一体的力场等功能。详情见命运百科同名章节。保不齐本机那匹敌无限正义等机的机动性一定程度上也是拜幻象胶体所赐。

参考:通常是于1台机动兵器上搭载复数的龙骑兵/炮筒,与搭载母机通过量子通信来连结的情况居多——GPF55 P23

至于“居少”的情况个人根据实际情况猜测是线缆。无线的话其它的连结方式暂未见提及。当然单独一机的幻象胶体并不一定会具备/发挥幻象胶体的所有功能——就跟光之舆一样。

根据资料所示,不难看出幻象胶体只能散布一定范围,而龙骑兵的量子通信要用到幻象胶体,因此侧面说明了龙骑兵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这也是为何某些设定会将神意和攻击自由等划为“近~中距离机”的原因。当然不是说龙骑兵不能进行远距离攻击,只是并不像很多游戏中设计的那样在远处都可以进行全方位包围攻击;恐怕最远只能在中距离的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包围攻击,想攻击更远处的目标就只能让龙骑兵飞到可操控的最远处然后对着目标射击了。相较命运的M2000GX那种长射程光束发射器有些局限性,不过好处或许是在某些环境下受大气对光束的衰减影响相对小……

另外也可推测出这病毒面对会生成磁场的PS系装甲时大概就无效了(也许被普通装甲包裹且并非常时启动的TP装甲除外?)。

顺带一提盖尔·菲尼特的预定机师是劳。

☆MMI-710 断钢 激光对舰刀(エクスカリバーレーザー対艦刀、Excalibur Laser Anti-ship Sword)

☆号表示并非传说高达的正式/标配装备。

想了想还是列出来扯几句吧。不过因其本身是剑刃冲击和命运冲击的武装,因此设定部分暂不涉及。关于刃尖裹光其由来及设定相关请参考命运百科“阿龙殆忑”章节。传说拿到断钢后的一幕在特别版里还得到了重绘,难得。时隔多年后密涅瓦三人组的“三重对舰刀”技才在超级机器人大战和高达VS系列里得到了再现……没记错的话SD高达G世纪里强力冲击有时会有使用断钢的招式,但传说没有……嘛人气的差距(机体及相关战斗表现)所致吧……

其它杂谈

以下所述内容并非所有都有出处或有详细出处,但这些内容一般都“无伤大雅”;且其中一些尽管我目前给不了具体出处,但我当初确实亲眼看过原文/原投票。而另一部分我不确定出处是否属实的(比如从其他人那里“道听途说”来的)这些我会直接表明或是可以通过我的用词看出来——毕竟,在下没有那种“能把没确证的成见实现的力量”(引号里语句的由来见命运百科“烁刃2”章节)……还有一部分则是结合目前所知的个人吐槽……

通过模型示例(MSGSDMV1 P91)可看到本机的HG其实与HG流星兼容(虽然示例用的HG模型经过修改,但整体只是“改良”的程度,并未达到“魔改”的地步。若有怀疑且自己或亲近的人有HG传说和流星的话可自行验证)。事实上当初(原版)神意也可装备流星,虽然在加装了龙骑兵后已无法实现,但其多重锁定系统可用来操控龙骑兵。其实就算是非高达乃至非核引擎机,若有需要时也是可以装备流星的(比如伊莱杰专用扎古——MSGSAA P123)。所以不排除本机照旧可装备流星的可能。如果是像攻击自由那样装备流星齐射时龙骑兵不离体的话那么传说+流星齐射时本体的武装有BAR78F+X7+腰部X5可用。若离体则传说的局限性是四最强装备流星时最少的(和攻击自由、无限正义、命运不同其步枪在收纳的状态下也便于使用,不能/不便用的武装只有勇抗·改和固相光)。作为传说的明显优点之一,结果因为没用上流星根本体现不出来……

本机的武装配置相比其余三最强素得可以——特别是相较于与其同样晚公布但说夸张些犹如武装到牙齿的无限正义。我来对比下二者装备数量(特别是种类数量)上的差距:【传说】17.5毫米CIWS×2高能光束步枪“勇抗·改”光束标枪×2“固相光”光束盾发生装置×2龙骑兵系统└大型突击光束机动炮×2 └顶端光束炮×2 └后端光束炮×4×2 └前端光束炮兼光束刺钉×4×2└小型突击光束机动炮×8 └光束炮×2×8★幻象胶体【无限正义】17.5毫米2联装CIWS×214毫米近距防御机关炮×4(亦有口径与头部互换的设定存在)高能光束步枪“超级蝎虎”光束军刀×2“狮鹫”光束刃×2光束便携盾└光束盾发生器└“辉刃”光束回旋镖└攫取刺钳MS支援空中机动飞翔体“宿命01”└“超高强音”光束炮×2└“蝎虎之端”光束军刀×2└“狮鹫2”光束刃×2└“超级蝎虎”光束军刀└对装甲匕首└★光束刃×2(至于是什么这里卖个关子。如果有朝一日“世间最强的无限正义高达百科”能放出的话届时自会揭晓。考虑到原资料的普及度及相关语句的隐蔽性,基本上不要指望其他非官方人士能发现——就算是官方人士,我估计能注意到/记得的都寥寥无几)★幻象胶体(用于辉刃的量子通信——自GMB85起辉刃也被贴成了龙骑兵式回旋镖)可以看到即便我像光束便携盾和宿命01那样把龙骑兵的武装细分化了,其整体装备数仍明显少于无限正义……而在设定里不可能见到这样的细分(至少我目前没见过),如此一来两者装备数量上的差距给人的感觉就更悬殊了……虽说武装的多少及丰富度与机体的性能等级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强力冲击对比剑刃冲击和爆轰冲击,大地对比混沌和深渊等;但(在缺乏给力刻画的情况下)还是容易让受众对机体产生偏见……嘛,也许传说整体走的和其龙骑兵炮口数一样都是“少而精”的路子吧……

尽管身为一种射击特化机,然而传说却与其搭档命运一样:射击武装/枪炮(几乎)没有代号/名称(命运唯一一个有名称的枪炮是可兼作格斗武装/兵刃的掌中枪)。而且就连仅有的两个有名称的武装其实也很勉强——固相光和命运是同型自不必说;勇抗·改只是沿用了爆轰冲击光束标枪的名称,且外观与光束军刀几无二致。通过装备的命名也不难看出传说在设定上受投入的用心程度才多少……

说来攻击自由有沿袭自自由的“Full Burst”模式,命运算是有“Extreme Blast”模式(虽然目前只见于模型与游戏,并未于设定里提及),无限正义也勉强算是有它自己独有的模式(至于名称是什么这里卖个关子。如果情况允许我有朝一日放出“世间最强的无限正义高达百科”的话届时自会揭晓),只有传说未见有任何渠道提及有特殊的攻击模式(虽然它有足够的枪炮上演齐射)……

说到齐射,虽然传说在剧中有光束数等于或大于攻击自由齐射的表现,然而在某些游戏特别常见于动作游戏中,不知是制作方偷懒还是其它什么原因,传说的龙骑兵经常只射一道光束,甚至个别游戏中X7都不会射击,使得传说齐射时的光束数目竟然还不及攻击自由,愣是把其表现贬到了剧中都不至于的程度……

虽说攻击自由与无限正义开发时使用了传说和命运的资料(设定出处见命运百科“整体概述”章节),美琳逃跑后亦有可能泄露了些许,然而就剧中攻击自由初战传说时煌的反应来看他之前应该是没见过传说的外观,不然不会有那种反应……

在高达极限VS.系列里,之前传说和无限正义一样COST都是2500,然而自极限VS.2 XBOOST开始无限正义的COST被提至3000,如此传说就成了四最强里唯一2500的了(神意和海涅命运也是2500)。

在《超级机器人大战SC2》中(该作为即时战略型,不同于常见的机战),传说明明放出去六支X5,然而战场上实际只有四支(大概是因为攻击自由使用龙骑时只会放出四支,传说这里套用了兼容卡所致。但至少给它背包上留两支啊)……(该作中传说的其它待遇可参考命运百科“其它杂谈”章节)。

问:命运与传说的初登场相比攻自和自由等显得略土,那也是剧情发展什么的编排吗?答:是那样。因为拿出新机就算打倒了自由,那也不能视作真的力量——福田己津央推特(原文可能已删)

然而这回答与传说根本无关啊……看来传说沦为四最强中的“小透明”不是没有缘由的……顺便当初很可能预定的是让命运来打倒自由。详情见命运百科“其它杂谈”章节。

——请说说您中意的机体吧。福田:不管哪台都是喜爱的哟。就是说没有哪台是我偏爱的,每台都有投入的心思呢。——MSGSDTOG3 P89(另似乎GUNDAM ACE某期 P113也有收录此访谈)

是否确实如此看完本文相信读者诸君会有自己的判断及理解。“投入的心思”原文「思い入れ」,就是“所费的心思”“灌注的心血”“投入的感情”一类的。说来在传说身上确实能看到监督投入的心思呢——只是和其它一些机体例如攻击自由、无限正义啥的有些不同,另外感觉用在传说身上的这种“心思”并不像命运那么多……顺便若您有心有力的话不妨去拜访一下监督先生的推特,欣赏品味下其推特头像及背景(重田智所绘)。

“没有哪台是我偏爱的”

另有两个说法称监督当初推特所用的ID是“s_strikefreedom”(当然现在已不是);剧中攻击自由活跃场景的分镜也均有其亲自参与剪辑。然而这两点是没有查证或者说我已经找不到/忘了出处的。有心有力者可自行查证。

在『ガンダムホビーライフ 016』中,本机与深渊的设定描述可谓是收录的ZAFT高达中最少的且无亮点。说到深渊,来看看剧内剧外倒霉的几机:传说和爆轰冲击有“光束标枪”,深渊有“光束长枪”——简直就是“枪兵幸运E”的高达版范例……而命运因为有个名为“掌中‘枪’”且有设定曰“如其名所示从命运高达掌心发射出的光束,看起来犹如从那里生出枪一般”的武装(详情见命运百科相应章节),因此剧内剧外也同样倒了血霉……

传说百科的阅读量目前只有命运百科的3X%(就连字数差距也是这个比率),然而这个差距已经比实际上传说较之命运的人气差距小很多了(如果是按阅读者人数来算的话差距会更小。但平台不会对阅读者的总数进行统计因此我无法给出实际比率)……另外提供给我的数值与博客平台的算法也有关系,因此比率不是绝对的。我想这会不会也说明了一件事:只要愿意对某些所谓的“低人气机体”进行全面深入的发掘或者说开发,那么它与高人气机体的差距也会明显缩小甚至某些方面/情况下大幅缩小(哪怕对高人气机体也进行了同样全面的深入发掘/开发),虽然整体应该不可能追上哪怕只是接近那些高人气机体,但随着人气差距的缩小,带来更多对该机体的(原本没有的)关注及喜爱,以及之后带来更多与该机体有关商品的销量也并非没有可能……嘛,那就看官方愿不愿意这样了(综合投入与回报比的分析、感情上的倾向等考量)……

虽说绝大多数时候传说在正面人气上比不过命运,然而不论是在以攻击自由为主的GMB37还是以命运为主的GMB85中,传说在设定方面的待遇都出人意料得好,特别是在GMB85中,其设定上整体的待遇级别及亮点比例说是比命运还好我想不为过……

在「機動戦士ガンダム 40th Anniversary BEST ANIME MIX VOL.2」的封面中,传说与神意同其它若干作品的反派机/对手机(也有例外比如托尔吉斯Ⅲ)一起登场。冲击与命运,攻击、自由与攻击自由则登场于以主人公机为题材的VOL.1封面;两卷封面均未收录圣盾、正义、救世主与无限正义……

在官方的“高达咖啡店”里,“高达脸马克杯”与“高达脸扎杯”的SEED DESTINY系列中难得地含有传说,且地位比无限正义要高。

在goo的“你认为的高达史上最强的最终头目排名”里,传说获得第7(神意是第2);在同网站的“高达史上‘最凶最恶’的敌机动战士排名”里,传说获得第8(神意是第3)。就剧中给传说和雷安排的那表现还能获得第7和第8也真是有些出人意料——虽然该投票结果只是一方面的参考吧……

于本篇中登场的虽然是传说高达,但在其企划阶段也探讨过扎古的龙骑兵装备型。将当时大河原老师描绘的草案流用、整理之后便是这神意扎古了——MSGSDMV2 P150

由此段来看当初雷的后期座机也是考虑过扎古的。最后“龙骑兵扎古”变成“龙骑兵高达”就某种角度上倒也算是一种提拔——虽然成了高达剧中表现也依旧没多少给力的就是了……

本机当初是预定给阿斯兰的这点时至今日知道的人大概已不在少数。以传说的特性(情报收集能力强、控场能力强,机动性也高)+阿斯兰的身份,估计是用作指挥机的吧……在《高达破坏者移动版》里传说就有“指挥官机”的标签。另该作中传说的稀有度为五星,与海涅命运、命运冲击R等同级,比命运、攻击自由、无限正义都高,难得。说来民间曾有人调侃杜兰达尔作为基因专家+ZAFT议长,竟然给阿斯兰一台射击专长机,不知道阿斯兰喜欢/擅长格斗/白刃战的么……其实刨除剧外角度讲这台机自问世起就不是真的打算给阿斯兰的这个原因外,捋一下阿斯兰的历代座机(高达),会发现其实传说配阿斯兰也并不是多突兀:圣盾:虽然兵刃上有四把光束军刀,但枪炮上两门机炮+一把光束步枪+复列相位炮也并不逊色于兵刃,且还是高机动机。正义:其实原本自由是大火力炮击,正义是高机动力,神意是格斗战斗力的定位(高达大全21世纪 P53)。其兵刃仅有两把光束军刀+两枚光束回旋镖(就这还是建造后半追加的——HG正义高达说明、GMB123 P6。另1/100正义高达说明里没有该武装的介绍,不排除当初剧外该机也没有回旋镖的可能),反倒是枪炮上有一把光束步枪+两门光束炮+十门机炮。救世主:这台的兵刃与枪炮配置差距之大可谓是阿斯兰座机中之最,虽然阿斯兰开着它战绩不突出但对机体特性的利用虽说不全但其实也不差……(说来救世主某些角度上可谓是“第二世代里的‘传说’”了)基本可以说阿斯兰的座机中只有无限正义算是真正格斗/兵刃特化的。而其所有座机的一个共通点就是均为高机动机;且都是红色有“角”,传说因为不是红色的所以被排除在外了。然而传说表示颜色神马的调调VPS就是了;至于“角”我也有啊,只不过是两支而且没那么大……传说作为高机动机之一且兵刃配置上也绝不算少(至少和阿斯兰的既往座机比不是最少的):两把光束标枪+两支各配有四枚光束刺钉的龙骑兵(可遥控,可手持)+两面光束盾(兼作兵刃)——光数目上就有12支之多(已经接近无限正义的兵刃数了),即便把四枚刺钉算作一个整体,那也有6把——对于阿斯兰来说即便不能满足但聊以慰藉应该还是够格的,大不了像天堂基地战时那样借助廓影系统把断钢啥的也用上,何况它保不齐能直接换装……话说如果像“大地高达巴特菲尔德专用机”那样出个“传说高达阿斯兰专用机”的话不知能不能给传说高达的模型销量带来一点希望……

雷:看哦,至少我把大龙骑顶端的炮管给变红了……其实是因为想起了杜兰达尔或是看到煌后兴♂奋的……当然实际上应该只是作画失误而已——虽然设定角度上应该也能实现(VPS装甲可以浮现比PS装甲更复杂的纹理——MS全集14 P35)。

在SEED DESTINY系新HCMP的意向投票中,传说的票数领先破坏。然而最后问世的却是破坏,不是传说……不过个人觉得也许是破坏沾了一点自由的“光”(HCMP版破坏附带一个自由军刀插进破坏体内的特效件)……到了SEED DESTINY系新MRS的意向投票时传说连票数都超不过破坏了——虽然差距极小——顺便第一名是救世主。所以传说出阿斯兰用配色还是有希望提升销量的吧……呐,呐?

说到破坏,传说如果把背包翻上来还是有几分破坏的风貌的。配合龙骑兵可调整角度的特性还能一定程度上再现破坏的“睡莲”热等离子炮扫射。

传说的背包和帕拉斯·雅典娜(Palace Athene)也有几分相似,说来这台机体也是Z高达里的,还记得之前提到的BAR78F的收纳方式与Z相似吗……

其实我在接触SEED DESTINY的动画之前先接触的应该是《联合 vs Z.A.F.T Ⅱ PLUS》。当时在游戏杂志上看到传说的建模时第一眼看走眼了(建模应该也有一部分关系),误把传说背包上的小型龙骑兵全看成了大型龙骑兵,加上当时以为传说的大型龙骑兵也是9门光束炮(虽然如今确实成了9门),心想卧槽这台机的火力何其恐怖!当然再一瞧加上日后看过动画后就只能捂脸了——虽然设定角度而言它的火力也确实可以用“何其恐怖”来形容吧然而到底剧中表现上难以给人这感觉……

其实传说可以考虑把腰部的两支X5换成X7——又不影响背部X5的不离体使用……对美观度和运动性也不会有什么大影响。或者/再把背包上中间位置的那两支X5换成X7也可以啊……不过考虑到X5根部的可动性加上兼作推进器这一方面的话,也许背部的不换也好……?

说到武装相比前代机减少或视觉上提升不明显,其实死镰·冥EW相比死镰EW也是如此(在《败者们的荣光》版死镰·冥EW或者说死镰·冥·胡蜂问世前),并且其机师和传说的机师配音一样都是关俊彦,然而死镰·冥EW的待遇及受众印象可不像传说这般……

如本文所示,一些对传说有利的剧中表现目前尚无设定明确/正式化。类似的现象也发生于其母舰密涅瓦身上:明明剧中有过外壳接下大天使光束且无伤(至少视觉上没有)的表现,然而因为并无设定(或是我未看到)明确该舰有积层装甲一类的防护,因此游戏中该舰的防御/生存能力比起大天使经常有明显差距……

也许有传说高达支持者在阅毕此文后,在为传说高达实际上如此强大而欢欣的同时,也会因不能看见它们得到与此相配的名声与刻画(比如游戏、模型里)而痛苦(就某些角度而言,或许比知道这些资讯前还要难受也说不定)——毕竟不少比例(甚至可以说大部分)的受众包括官方人士受“第一印象”的影响是最深的,而且这其中还有相当比例不知道某些设定或是对它们不在乎/不认可,因此尽管有本文尽量深入全面地发掘传说及其机师在设定和剧中的有利点&闪光点;即便有朝一日所发掘的那些能在全世界的SEED受众中传播开来,甚至有幸在官方游戏、模型乃至设定里得以体现/确认,极可能也无法真正挽回当初的动画刻画对传说高达形象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特别是还得面对官方将其中一部分有利点&闪光点抹消/弱化/赋予它机的可能……毕竟从铁屋中醒来却发现无处可逃的痛苦,要比在铁屋中昏睡的痛苦来得更深吧……不过既已醒来,便绝不能说丝毫没有打破这铁屋的希望……

结尾的话

感谢您耐心看完这么长的一篇图文。很遗憾文中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内心里我也是希望能把它弄得更完善一些后再放出的,然而受诸多因素使然不得已以这样的完成度放出。事实上在编纂过程中我三番五次想放弃,最终还是勉强坚持了下来……然而尽管此文得以问世,此文以及这个博客的未来也是未知数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不乐观的……若您看完后觉得此文还算有用并有心有力将其中的一些资讯传达给其它受众以使他们能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了解传说高达的话,那么此文也就算体现了一些价值。

共享此文章:TwitterFacebook赞 正在加载…… 相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