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陵祭祀文化及历史留痕寻踪】太昊伏羲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周口古文化遗址 【太昊陵祭祀文化及历史留痕寻踪】太昊伏羲氏

【太昊陵祭祀文化及历史留痕寻踪】太昊伏羲氏

#【太昊陵祭祀文化及历史留痕寻踪】太昊伏羲氏|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太昊陵祭祀文化及历史留痕寻踪】太昊伏羲氏——传说?还是史实?(下)

太昊陵像一本沉甸甸的史书,页页闪光、行行珠玑,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作为陵庙合一的建筑群,太昊陵主要功能是祭祀和教化。太昊陵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数百万人涌向太昊陵朝圣伏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游客人数日达数十万。

太昊陵在2008年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约82.5万)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庙会。太昊陵人祖祭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昊伏羲氏——传说?还是史实?

统天殿四周墙壁上的壁画记录的就是太昊伏羲所做的伟大贡献,分别是“结网罟”、“兴庖厨”、“制嫁娶”、“造甲历”等。其中的“造甲历”,对应了贾湖遗址中看到的很多出土龟甲,专家推断这就是用来“占卜祭祀”用的。而“造书契”这幅壁画,上面的刻画符号正是早期中国文字的起源,与贾湖遗址中的文化遗迹形成对应。贾湖遗址中无论是制作精良的骨笛,还是音韵悠扬的埙,都是伏羲文化中“兴礼乐”的表现。最后一个是“造干戈”,贾湖遗址出土的“弹丸、骨鏃”,正是伏羲“造干戈”的有力证明。

原来,传说并不是“空穴来风”,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印证了曾经有过的事实。

贾湖遗址是裴李岗文化的典型代表,作为一种文化的体现,它的分布并非点状而是面状的,是扩散和传承的。传说中的伏羲,他是从甘肃天水一路带着族人沿着黄河走来,他创造着文明,也播撒着文明,最后定都于淮阳。

周口其他县市也发现了裴李岗文化的一些遗存,目前共有8处,周口是裴李岗文化的最东沿。但淮阳在地质上位于周口凹陷区,数千年来,黄河泛滥,携带大量泥沙,在低洼处沉积,使一些古人类的遗迹被黄土掩埋,再加上地下水位高,难以勘探发掘。这也启发全社会关注历史、关注文物保护,做好各类基建前的考古勘探工作,以发掘出更有证明效力的史前文化遗址。

展开全文

伏羲文化是历史与传说的融合,它们很难完全剥离。我们难以想象,原始先民们在劳动工具极其简单和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文明的起源。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简单的协作,也可以生出伟大的结果来。”

按照皇甫谧《帝王世纪》的说法,伏羲可能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部落首领沿袭而用的共同称谓,是那个时代一个延续千年的部落文明的总称。无论他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伏羲作为民族文明起源阶段,发明器物和设立制度的集大成者,成就都非常了不起,是文化周口的骄傲。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泱泱大河必有其源。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每个人都有责任,将这种精神和文化传承发扬!

关注淮阳文旅 尽享美好生活

来源/中国·淮阳网

作者/李全立 雷铁梁

插图/编辑/玄子

若有侵权 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