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风暴中的《中国好声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吴泽中国好声音 舆论风暴中的《中国好声音》

舆论风暴中的《中国好声音》

2024-01-18 23: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图1:事件传播趋势图(8月17日0时至9月4日24时)表1:声援李玟统计表2:品牌舆论情况图13:第二次回应情况与不包含回应的舆情对比图14:第三次回应情况与不包含回应的舆情对比

一、舆情概述

近日,歌手李玟生前控诉遭受《中国好声音》不公对待的录音和视频在舆论场上持续发酵。对此,《中国好声音》节目方、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卫视电视台先后做出回应。8月25日,浙江卫视宣布暂停播出《中国好声音》。此次舆情事件发酵时间长,波及范围广,舆论关注点由对李玟所遇真相的追问,到多方接连爆料节目内幕问题,再到起底节目背后的制作公司、品牌赞助等,愤怒、抵制等负面情绪明显。截至9月4日,节目相关方未作出进一步声明。

二、舆情脉络及传播走势

根据苗建信息舆情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4日24时,全网相关舆情累计扩散867257条,舆情热度指数MJSI为99.25。据统计,“好声音”相关话题共238次登上微博、今日头条、百度、抖音、知乎、快手、搜狗、360搜索8个平台的热搜榜,累计在榜时长1996小时;仅与“李玟”相关话题共52次登上以上平台热搜榜,累计在榜507小时。

8月17日 16:23,微博娱乐博主@ba哥专用 发布一则粉丝投稿,一段疑似已故歌手李玟生前控诉《中国好声音》的录音被曝出。在长达9分钟的录音里,李玟哭诉自己在录制节目时所遭受的不公待遇。知名网络商业媒体@搜狐娱乐 16:43转发,引起广泛传播。晚上21点,#李玟生前控诉中国好声音录音曝光#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二名。

图2:录音爆料源发截图

8月17日 21:55,好声音选手李嘉捷率先发微博声援李玟,他爆料50万一个座位并非空穴来风,前十位次可以买,学员合同十年打底,盲选位次可以随意改换等内幕。但18日上午9点56分,李嘉捷删除了该爆料内容,称没有事实依据并向好声音节目组道歉。8月17日 22:17,抖音账号@娱乐最前沿 爆料,有网友晒出疑似李玟在录制好声音摔倒后离开酒店的视频。8月17日 22:55,中国好声音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该段录音属于“恶意剪辑”,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严重损害节目形象,工作期间曾有的误会经沟通当时即已消除。当晚,与“中国好声音回应”相关的多个话题冲上微博、百度等平台的热搜榜单。

图3:《中国好声音》节目回应声明

8月18日 6:05(美国东部时间),美国《时代周刊》发布文章“《中国好声音》因不公平对待已故明星的指控而被抨击”,对李玟与好声音争议事件进行了报道。

图4:《时代周刊》发文

8月18日早上,CCTV-6电影频道暑假动画电影展播播出经典动画电影《宝莲灯》,怀念歌手Coco李玟。8月18日 10:35,有自媒体发现疑似2022《中国好声音》的编剧、导演柳鹂在抖音评论区回复网友,称“李玟阻碍正常工作进行”。

图5:疑似导演柳柳鹂回复网友评论

8月18日 10:24,微博博主@呆若木一 发布李玟在录制中国好声音现场起争执的视频,视频中李玟当场质疑赛制不公。8月18日 14:05,凤凰网娱乐联系李玟亲人,李玟大姐回应“事实coco在视频里面都说了,我们就不回应了”,二姐回应“我们还在失去亲人的痛苦当中,需要时间和空间”。8月18日 14:22,凤凰网娱乐发文称,有现场知情人士回应音频及视频内容均为事实,曝李玟录制摔倒后节目组没人喊停。8月18日晚,《中国好声音2023》照常播出,该期收视率当天排全国卫视第一名。8月19日,科迪乳业通过抖音平台发布“抵制蓝台从我做起”的声明,随后该内容被全网下架。当晚23:55,该品牌再次发视频称“刚刚发的视频就被投诉了”,同时标题为“这次我选择站在正义#coco”。据了解,这是第一家公开发布视频抵制浙江卫视的企业。

图6:科迪乳业“抵制蓝台”视频

8月19日,长春一广播台发布声明不再与《中国好声音》合作,认证信息显示其为长春广播电视台旗下账号。

图7:长春一广播电台声明

8月20日 5:12,2022好声音学员王泽鹏回应并还原“李玟好声音摔倒事件”,称“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是因为我的懦弱”。8月20日 20:21,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在其官网上发文回应争议,称李玟老师是位好导师,表示将进一步调查核实,并接受广大观众和网友监督。

图8:浙江广电集团声明

8月20日晚,有媒体爆料疑似那辛在朋友圈发文称,她不是灿星的老板,早已离开梦想强音。8月23日 11:00,李玟经纪公司@华纳音乐北京 发文称将持续关注调查情况并全力配合。8月25日 11:00,浙江卫视官微发文,“鉴于对观众和网友反映的《中国好声音》节目的问题正在调查之中,该节目暂停播出”。8月25日,《中国好声音》母公司星空华文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全力支持浙江卫视的决定,并提供一切必要协助。8月27日,据统计,超过10位学员甚至包括评委集体发文为《好声音》节目澄清,表示没有收费,没有不尊重,也没有50万转身。网友评论其文案模板相似,疑似被节目收买公关,表示质疑态度。8月28日,#好声音多位学员称未被收取费用#相关话题登上百度、今日头条等平台热搜榜。9月1日 20:55,好声音节目制作方灿星文化委托律师发布声明,否认学员转身费等网络谣言。

图9:灿星文化委托律所声明

9月4日午间,星空华文港交所公告称,期待调查结果还事件真相、还逝者安宁。此外,将针对谣言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自身权益。

图10:星空华文港交所公告

最后,据不完全统计,监测期间内,为李玟事件声援并揭露节目内幕的选手、学员、艺人如下所示:

三、舆论观点

自李玟控诉《中国好声音》录音曝光以来,公众对李玟的同情和节目的谴责占据主要声量。舆情信息敏感度持续偏高,节目方第一次称录音为“恶意剪辑”与官宣停播两次声明依次引爆舆论场。由此可见,舆论对好声音方回应的可信度以及停播的原因、影响、后续处置等较为关注。此外,《中国好声音》作为国内音乐选秀节目具有代表性,它的黑幕曝光引发人们对综艺节目乃至娱乐行业发展问题的探讨。还有部分舆情发散开来,化悲愤为行动,聚焦于起底节目背后母公司星空华文、抵制节目赞助商等。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意见领袖对此事持中立态度,提出了其他解读事件的角度。

(一)对节目方回复声明表示质疑

在中国好声音 “李玟生前控诉《2022 中国好声音》”声明的评论和转发区内,网友第一时间发出质疑、谴责的声音,如“六行字先是用了三行谴责网友,再用一行字说不解释”、“怎么不盖公章”、“你猜我信嘛”等。次日,红星新闻便发布评论文章,要求节目组拿出有力证据还原真相。中工网也发布评论《李玟生前录音曝光,“逝者安息”怎可成为回避问题的借口?》,对好声音“逝者安息”式回应进行具体解读和质疑,反映公众在声明发出后抵触情绪更加激烈,节目方缺乏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二)要求多方严查,回应公众诉求

众多网友表示浙江广电调查《中国好声音》无异于“自己查自己,自说自话”,认为“一切都是资本运营,浙江卫视全部知情”。因此,歌手韩红在其微博中写道,“期待上级主管部门的调查和未来对此类事件的规范”,这也是广大网友的诉求之一。羊城晚报对此发布时评《“李玟录音被恶意剪辑”:何不拿出未经剪辑的录音以正视听?》,文章表示李玟事件不是孤例,仅有浙江广电的调查还不够,多年节目间的秘密和内幕最值得“翻一翻”。此外,在节目宣布停播当天,正观新闻发布评论《暂停播出,调查才刚刚起步》,罗列了舆论对节目内幕的种种质疑声,重点强调了节目不能“一停了之”,调查的深度、速度、可信度,都要跑赢观众的质疑,翔实可信的调查结果才是所有观众等待的句号。

(三)批判选秀等综艺节目逐渐倒行

公众对选秀节目造假、黑幕等问题的负面情绪积压已久,不少网友纷纷爆料好声音黑幕行为,如“明码标价说要进到哪一关就要多少钱,到上电视那关好像是30还是50w”。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综艺黄金十年一去不复返”,综艺节目在商业化面前应该把握好度。北京商报在《当好声音成了“坏声音”》一文中写道,“整个选秀生态所表现出的自我割裂,不仅是音乐专业度的割裂,更是价值观、审美趣味、受众群体的割裂”,传递出对选秀节目逐渐与真善美偏离的批判。以好声音为例,青年报发布青年时评文章,认为好声音盛极而衰,背后有其“作死”的规律。娱乐不能与丑闻划上等号,好的节目应该是“具备娱乐性的大众精神文化产品”,给观众带来的应该是快乐而不是被愚弄的愤怒。

(四)深度剖析母公司星空华文

新周刊针对“综艺节目频出事故,为什么制作方仍然混得风生水起?”问题采访了一位资深综艺编剧,最终得知制作方或者节目组换个包装观众便不认识了,观众的抵制难以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不少节目制作方的背景复杂,掌握着强大话语权。具体以星空华文为例,舆论对其进行了深度剖析。虎嗅APP发文起底星空华文早已埋下的雷,其2022年ESG报告中最重要的议题是“产品质量”,此次舆情事件再次暴露此类问题严重。自媒体“斑马消费”揭露了星空华文“造星闭环”的商业模式,这正是本次声讨的核心,涉及到强制签约、内幕等问题。媒体贝壳财经发布长文,聚焦因支柱项目《中国好声音》贡献的红利逐渐流失,导致星空华文最近几年业绩一路下滑的问题。

(五)抵制合作品牌情绪严重

8月18日,#中国好声音赞助商遭网友喊话#登上微博、百度等平台热搜榜。有网友总结出康师傅、京都念慈庵、君乐宝等7大品牌合作方。此外,往年知名合作商安慕希也被波及。在以上品牌的微博、抖音等评论区内,网友发文要求“停止赞助好声音”、“撤资好声音,不要助纣为虐”、“抵制浙江卫视,抵制中国好声音”等。监测期间内,《中国好声音》部分赞助品牌的舆论场情况如下图:

(六)保持中立,客观分析舆情事件

此次事件中,也出现少数中立和支持《中国好声音》的声音。知名媒体人胡锡进两次发文回应此事件,表示“无论《中国好声音》的录制过程是否有一些我们尚不清楚的猫腻,我都不支持将这档节目搞死、废掉”、“好声音狠狠跌了一跤,我个人希望它能够深刻汲取教训,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允许它跌倒了再爬起来”,支持该节目停播和彻查,但也期待节目复播,总体持宽容的态度。乐评人梁源则从品牌竞争的角度解读风波,认为有人恶意在此时间点发布视频,“他利用大家对coco去世的同情,来一边倒谴责节目组,这件事本身是个营销事件”。

(七)法律层面解读节目黑幕行为

中国新闻社采访了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常莎,她表示如果节目存在“收钱晋级”“花钱买名次”行为,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就可能涉嫌《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的受贿罪或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必须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因此受到伤害的各方利益。如果在此过程中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的规定,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四、舆情诱因

(一)节目滤镜破碎,公平性受损

李玟的控诉和众多知情人士的爆料揭开了好声音的“遮羞布”,破坏了其长期以来塑造的“为普通人打开命运之门”的公平氛围,击碎了观众心中纯洁真实的选秀滤镜,草根性丧失,公平正义被忽视。公众对好声音及其背后制作公司的抵制,实际是对该节目的公平竞技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从事件发酵的现状来看,舆论清醒地看透了节目假借“公平”之名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公众情绪充斥着对贪婪和违背正义行为的愤怒,不顾社会影响和舆论导向的节目必然会遭到反噬。

(二)音视频点燃公众情绪,引发舆论关注

本次事件中,一段录音和一段视频以具象化的方式,向公众展现了李玟在录制《中国好声音》时遭遇的不公以及节目赛制背后的问题。还有网友将李玟在2022年《好声音》录制现场为学员仗义执言的视频翻出,进一步佐证录音真实性。根据“弱传播”理论,舆论世界是强肉弱食的传播世界,现实世界中的强者恰好是舆论世界的弱者,公众同情弱者李玟的去世,对李玟的遭遇天然地形成了情感共鸣,使得李玟方爆料内容可信度变高。舆情事件的导火索带有沉痛性、深刻性和冲击性,引发大量舆论关注。

(三)过往舆情叠加多方爆料,信任机制难以建立

这已不是浙江卫视第一次面临舆情危机,有网友总结出浙江卫视过往黑历史,如下图所示。不仅如此,浙江卫视多次事后的处理方式与态度也难以服众。具体到《中国好声音》也争议诸多,多名艺人等曾公开爆料好声音存在剧本、作秀等问题。本次事件爆发后,多位好声音选手为李玟发声,进一步揭露节目威胁选手、操控赛制等黑幕行为,具有说服效果。当愤怒和质疑成为舆论场中的共识,《中国好声音》的信任机制难以建立,对节目方的舆情回应来说十分不利。

图11:网传浙江卫视黑历史

(四)多次舆情回应不当,设置议程控制舆论造成反噬

此次事件中,节目方发布多次声明回应。第一次,8月17日晚,《中国好声音》官微在录音曝光7个小时左右便作出回应,过于粗糙的声明与李玟方逻辑一致的录音相比,显得苍白无力,难以服众。其中,“误会”“恶意剪辑”等字眼更是被公众解读出比重就轻、傲慢的意味。从舆情声量和传播趋势的角度来看,如下图所示,22:55官方声明发出,声量在23点达到峰值。但是,不包含回应的声量走势不变,声量数仍占据高位,且次日仍出现舆情反复的情况。由此可见,官方回应对舆情降温效果不明显,舆论引导失败。

图12:第一次回应情况与不包含回应的舆情对比

第二次,8月20日晚,浙江广电集团在其官网作出回应,由于声明中未提及具体的调查时间和调查方式,被有些网友指责过于敷衍。从舆情声量和传播趋势的角度来看,如下图所示,20:21浙江广电声明发出,声量在21点达到峰值。不包含回应的声量在回应期间内呈下降趋势,这表明第二次声明在短时间内引导了舆论走向,有一定降温效果。但是,次日不包含回应的舆情声量继续攀升,这表明本次回应仍未从本质上回应舆情关切,质疑声仍然持续发酵。

第三次,8月25上午,浙江卫视官微宣布停播《中国好声音》。从舆情声量和传播趋势的角度来看,如下图所示,11:00浙江卫视宣布节目停播,随后舆论声量到峰值。不包含回应的声量趋于平缓,未发生较大波动。这表明第三次停播声明显著阻断了谣言和衍生话题的发散,停播声明有助于舆情降温。

然而,在这条停播声明的评论区和转发区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如下图所示,两者之间的差异表明节目方试图通过设置议程来控制舆论、引导舆论。结果适得其反,公众对其公关手段明了,节目方逃避问题的形象引发反感,调查结果和处置后续仍是舆论关切重点。

图15:节目宣布停播微博下的评论和转发情况

(五)娱乐圈乱象频发,消耗公众耐心

从道德沦陷到违法乱纪,近些年娱乐圈乱象频发。在媒介资源发展丰富的当下,网民无可避免地陷入上热搜、撤热搜的“吃瓜式”短暂舆论循环里,行业内种种利益至上的失德行为不断刷新人们的三观,消耗公众的耐心。舆论指责《中国好声音》所暴露出来的破坏公平公正、贪腐、霸凌问题,不是孤例。从舆情反馈看,公众强烈希望好声音停播整改,其实更希望的是娱乐圈严肃整顿、规范管理,文艺反腐是大势所趋。

五、舆情风险研判

截至9月4日晚,《中国好声音》及浙江卫视方面还未公布事件调查结果,舆情应对尚未形成闭环。由于事件具有代表性和显著性,节目方后续主动发声和动作仍存在再度发酵的可能。其次,本次舆情事件波及范围较广,相关单位或企业还面临着以下风险点:

(一)后续调查处置情况的认可程度

根据好声音当前规模化舆情,加上娱乐粉丝圈效应的催化,如果浙江卫视后续调查结论和处置结果没有得到公众广泛认可,或是没有正面回应舆情诉求,那么可能会触发新的舆情危机,甚至将波及浙江省整体形象及营商环境。

(二)浙江卫视综艺节目招商难

此次风波将会提醒各大投资商,对《中国好声音》和浙江卫视旗下的其他综艺节目重新考量。接下来综艺节目的招商也将变得更加艰难,节目制作班底、节目组的口碑都可能成为招商重要指标。

(三)赞助商后续营销易受本次负面舆情影响

对于此次被波及到的赞助商品牌来说,受制于合同条款等原因暂时无法及时撤资,公众对其负面印象加深。在后续的品牌营销中需想办法化解此次危机的影响,避免品牌被贴上“支持好声音”的标签。

(四)制作方口碑下滑持续影响股价、其他待播节目

8月30日,星空华文发布公布中期业绩,总体盈利亏损,在财报中提到近期《中国好声音》面临的风波,将持续监控及评估上述事件对公司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的影响。若处理不当,亏损可能将持续。此外,作为一家传媒公司,旗下其他待播节目很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五)新闻搭车效应可能波及更多企业

李玟控诉好声音事件涉及到娱乐行业的职场霸凌现象,此期间是影视、节目制作企业的风险窗口期。8月29日晚,已有演员孙菲菲借李玟事件爆料自己曾遭剧组霸凌。新闻搭车对舆情升温往往起到火上浇油的催化作用,可能加速舆情发酵或延迟舆情热度消退时间,加大舆论引导和舆情处置难度。化解新闻搭车,除了及时对不实信息进行辟谣,相关企业和单位应做好舆情监测工作,回应公众关切,积极有效的处置和应对新闻搭车。另一方面,应突出对主体舆情事件的解决,因为这是公众最为关心的,解决主体舆情,次生舆情才会消失。

(六)浙江卫视及节目相关艺人负面新闻曝光

好声音事件持续发酵,也波及到众多明星。比如,那英已被负面舆情缠身,先后推迟演出、被曝疑卖房移民等。好声音节目主持人华少也因录制时袖手旁观,而遭网友攻击。由于《中国好声音》播出年限长,涉及利益群体广泛,后续可能仍有导师、学员等相关艺人的丑闻曝光。此外,此次好声音停播涉及到贪腐问题,作为播出平台浙江卫视也面临着负面新闻曝光、反腐风暴等情况。

六、启示与建议

(一)舆情危机对企业发展反作用明显

随着本次舆情事件的不断发酵,除了节目播出平台遭抵制外,还严重波及到了节目制作方灿星文化的母公司——星空华文。据报道,截至9月4日,星空华文的市值已蒸发约400亿港元。在公众和媒体关注度极高的舆论环境中,优质的企业要做好舆情监控工作,提高舆情处置能力,增加“舆商”。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重大舆情危机极其损害企业形象,并且不可逆,“东山再起”需要消耗大量成本。因此,做好企业经营、提高产出质量,从源头遏制舆情危机爆发的可能十分重要。

(二)舆情应对需真诚

由本次节目方的几次声明可见,与公众真诚沟通是危机公关的重要一环。面对激增的负面声音,没有证据的回应是空洞、难以立足的。作为一档公共节目,本该放平心态接受舆论监督,而不是带着傲慢的语气敷衍了事,无视公众情绪。面对舆论质疑,应该通过多形式、多角度、多渠道的方式进行自证回应,展示真相。如果自身确实存在问题,应立即道歉,采取真诚、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回应关切。舆情宜疏不宜堵,提高信息透明度反而可以为舆情降温。

(三)提级处置是对舆情高度重视的切实表达

浙江卫视因为《中国好声音》中的“霸凌李玟”事件而引发了广泛的舆论争议,面对舆情的来势汹汹,不论是舆论直指的节目制作方星空华文,还是参与直接处置的浙江卫视,从目前的舆情反馈来看,在公信力、处置能力上都难以对接舆论期待。一方面,提级处置能增加官方公信力,提高事件处置权威性,化解公众的不信任感;另一方面,提级处置是对本次舆情事件高度重视的切实表达,更应该是评估舆情风险等级后的精准施策,可为后续舆情引导和处置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将“提级”纳入考量就显得尤为必要。

(四)后续应积极主动、循序渐进,牢牢掌握议题主导权

以“国泰航空乘务员被指歧视事件”为例,面对极其严重的企业负面舆情危机,国泰航空于26小时内做出三次紧急回应声明,次日其高管面向媒体向社会做出致歉,尔后针对工会内部邮件内容以及网络传言两次做出针对性声明,共计对外发声六次。面对极其复杂的舆论危机环境,国泰既要面对公众质疑,又要化解内部情绪,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文化,其公关部门多次回应、及时应对,主动发声,构建动态回应体系,同时表现了面对负面舆情事件不选择“要我道歉”而是“我要道歉”的基本态度。在舆情处置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正面引导效果作用,也被公关界的一些自媒体评为“教科书级的公关危机管理案例。

本次舆情事件受到公众的极大关注,不能抱着蒙混过关的心理、像鸵鸟一般充耳不闻的心态来处置舆情,这种期待以时间淡化媒体和大众视野的做法,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不回避问题,快速公布调查结果和处置措施,是确保舆情得到平息的核心动作。

其次,须避免事件调查“烂尾”。近年来有很多舆情事件都被“烂尾”,如:北极鲶鱼事件、深圳宾利姐事件、中建八局被举报偷工减料事件等等。虽然网络从来不缺热点,在舆论焦点此起彼伏的交替中,迅速涌来,又急速冷却。但这类“烂尾”舆情最终并未闭环,也常常在舆论场中被网民反复提及和唤醒,就像一颗颗潜藏的地雷,持续对相关涉事主体产生威胁和品牌形象的伤害。

(五)品牌合作需做好风险评估

本次事件中,节目赞助商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网传9大赞助商的评论区很快沦陷,网友在官方账号的评论区和直播间等地呼吁撤资、解约。8月19日,安慕希因疑似在带货直播间与网友硬刚而引发众怒,品牌形象因此受损。品牌赞助节目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曝光度和影响力,而一旦节目陷入舆情漩涡,很可能遭到反噬。因此,在选择合作方时应提前做好背调工作,对往期负面舆情较多的对象保持高度警惕,严格做好风险评估。

(六)公共电视台需承担社会责任

浙江电视台属于公共电视台,在享受丰富的公共媒体资源时,兼具平台治理的责任和供应商管理的责任,理应做好平台内容的第一审查者、平台规范的第一治理者、平台责任的第一承担者。面对群众的批评和质疑,不能以敷衍的态度搪塞、以冷漠的回应切割责任。而是要虚心接受,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拒绝职场霸凌,自查自纠,必要时借助外部力量整顿调查,这样才能树立起正面的公共形象,实现长远发展。

(七)综艺节目畸形现状需反思

从此次李玟录音事件曝光可以看到,综艺节目在市场化和商品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以《中国好声音》为例,它的制播分离合作模式具有代表性,让节目制作方走上了资本化的道路,拥有更多话语权。但制作方在考虑节目内容本身之外,还会将更具“商品性”的因素纳入开发中。在注意力经济的驱动下,这些因素发展为造假、黑幕等夺人眼球的手段,节目制作渐渐偏离正轨。但是,随着大众视听消费经验的提升,以上制作套路并不能让人完全照单全收,此次好声音舆论风暴便敲响了警钟。对于存在畸形现状的综艺节目来说,守住以人为本的底线尤为重要。毕竟,当一档需要观众认可的全民类节目完全异化成资本圈钱的工具时,距离口碑下滑和舆论谴责也不远了。

七、历史同类事件

(一)浙江卫视历史同类舆情

2019年12月27日,演员高以翔在录制浙江卫视综艺节目《追我吧》时猝死,震惊和悲伤之余,公众对节目组发出大量的质疑和谴责。浙江卫视对此类负面舆情进行了降热搜处理,在回应内容上与2013年释小龙随行工作人员在《中国星跳跃》意外溺亡事件回应如出一辙,被网友指出推卸责任、撇清关系,而没有回复关切、真诚道歉,浙江卫视因此持续遭受舆论诟病。

(二)舆情回应傲慢

2022年3月13日,“宝洁会员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不信闻一下!》文章引发争议,不少网友直指宝洁PUA女性、辱女,激起舆论谴责。舆情发酵10天后,宝洁官方发布道歉声明。除了回应严重滞后,道歉声明声明轻描淡写“我们已经删除这篇文章,并严肃整顿该账号的运营”,仅在微博发布文字道歉,没有官方函和具体处理措施,显得十分敷衍。模糊不清的措辞和傲慢的回应态度,并没有平息舆论,反而使得舆论持续发酵,品牌形象受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