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吴勇作品受到质疑是哪一集的 吴国盛

吴国盛

2024-06-17 14: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受众不再单纯是无知无识者,或者在知识的拥有方面弱势者如青少年、体力劳动者等,而是广大的公众,所有的人,不仅包括那些没有知识的文盲、科盲,不仅包括青少年,也包括成人,甚至包括那些科技专家。他们在理解科学方面也许并不比普通人高明到那里去,在他们的专业之外,他们一样需要启蒙。公众理解科学远远不仅是针对那些没有科学知识的人,公众性意味着全社会所有的人,都需要重新理解科学。

第二,公众理解科学中的“理解”二字表明这不是一个单向地、简单地接受问题,理解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传播科学知识,也需要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只有进入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领域里,才谈得上理解。理解的意思就是要把科学做为一种文化来体验。

第三,理解科学包括理解科学的正面价值,也包括理解科学的负面价值。综合整体上对科学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我们才能把科学重新回归到对人性的要求上来,重新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不是一个孤立发展的东西,而是从属于社会文化的发展。

今天,我们提出“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的概念,我们是把它看成科学普及的一个新的形态,是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一个扩展和继续。可以这样来刻画它的特征:

第一,由科学普及的单向传播过程,走向双向互动过程。所谓双向互动,就是一方面科学家向非科学家大众传播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公众也参与科学知识的创造过程、参与科学政策的制定和科学体制的建立、与科学家一起共同塑造科学的恰当的社会角色。在这个双向互动过程中,公众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接受科学,那是一种在实践中的学习。同时,双向互动过程意味着一种观念上的变化,即科学不再是一种高高在上教训人的东西,它本身是出自人、为了人、服从人的。公众有权利来评价科学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现代科学通常都是由国家来资助的大型项目,纳税人有权利来质问为什么他们的钱应该用于制造粒子加速器,或者用于制造宇宙飞船,而不是用来改造生态环境,消除大气污染。

第二,科学传播活动把自己定位于一种文化建设活动。这个意思很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科普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传播活动不只是科学界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的一种手段,也不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一种一相情愿的单向活动,而是文化建设和塑造活动。它是通过全体人民的参与来决定科学怎么造福我们的民族,怎么样决定我们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刚才很多学者讲到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我想这些问题将是科学传播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仅是让人们懂得生态学知识和环境科学知识的问题,而是人们参与来决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学,我们应该发展科学的那一方面的问题。我们的科学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我们的科学应该在什么程度上、什么限度内大大有益于我们的国家,这就特别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相联系。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科学传播活动中是高度统一的。

第三,科学传播过程是科学与人文交互融合的过程。今天,由于科学的专门化越来越厉害,科学越来越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的日常感觉经验,也越来越远离我们的人性本能和直觉。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鸿沟日益扩大。但一个健全的社会要求两种文化的整合,两种文化的鸿沟的弥合是科学传播活动的题中应有之意。过去我们讲科普时,对科普作家的要求是希望他文学多一点,因为如果你有文学素养,你讲的东西就会被更多人接受,文学在这里起一个传播工具的作用。其实,从科学传播的角度看,也就是从弥合两种文化的角度看,历史和哲学也应该进入科学传播的范畴中来,特别是科学史、科学哲学,应该成为科学传播工作的人文基础。

2

科学传播的涵盖性

鉴于科学普及的理念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其范围的扩大和广义化,科学传播浮出水面。下面我想总结“科学传播”这一概念的涵盖性,并探讨用“科学传播”取代“科学普及”一词作为整合性术语,以规范学科建设,规范这一行业的管理体制。

我首先想说的是,就是在现阶段,我国已经存在着一个庞大的科学传播行业。如果在科普的名下,这个科学传播业就不容易被识别出来。为了规范管理和引导这个行业的行为,需要把“科学传播”这个名字突出出来。就整个科学传播工作者群体而言,可以大致分为专职科学传播工作者和业余志愿者两类,按照活动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类:

科学传播活动的组织管理者(政府人士)

运用媒体或其他方式职业从事科学传播工作者

科学普及创作者(主要指科普作家)

过去在“科普”的名下,人们通常只把第三类称为科普工作者。其实,科学传播的主体可能主要在第二类。第一类和第三类比较容易理解,这里着重说说第二类的构成情况。

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出版社、戏剧、电影等媒体和文艺团体中,专职从事与科技有关的报道、评论、演绎工作的,当是科学传播业的主力之一。在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展览馆、图书馆、农机推广站、种子推广站等场馆站专职从事与科技有关的布置、采购、分类、讲解工作的,当是科学传播业的主力之二。这两大主力人群的工作情况如何,如何管理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目前迫切需要做的一个课题。过去,媒体主力(第一主力)不在科普管理的范围之内,这一人群的科学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科学传播事业的成败利钝,应引起高度的关注。

与专职的两大主力相应的是科学传播的志愿者大军,他们分布在如下行业:中小学教育部门、大专院校、专业科研机构(中科院等科研院所)、休闲旅游部门、城市社区、工矿企业、农村基层组织。

卞毓麟先生曾经讲过要有科普家,但又感觉这个名字不是很顺。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名正言顺的打出“科学传播家”这个旗号。科学传播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很贴切的概括性。它既包括科学传播的组织家、活动家,也包括科学传播产品的创作家,当然其主体是在媒体和特定传播机构工作的人们。科学传播业、科学传播业的从业人员,在我国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

打出科学传播这个旗号,目的还在于让“科学传播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应该建立科学传播学科体系。具体的科学传播工作是一回事,我们可以称之为一阶工作;对科学传播过程的研究,总结出规律来,这是二阶工作,我们可以称之为“科学传播学”。目前国内也有些机构叫这个名字,但一般是指运用科学的手段从事传播工作。我们的理解不是这样,我们所理解的科学传播学是要研究如何有效的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从业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政府应该如何引导如何投入。在公众、政府、科学界、教育界这几大体系之间,如何良性互动。何谓科学精神?如何有效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这都是科学传播学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国家还没有建立一个遍布全国的科学素质状况监测网,这是我们将来要着手做的一件大事。它将是基本数据库的源泉,是科普投入的最终成果。我们还没有找到关于科学素质增长的一些因果链条,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投入方式和方向使国民的科学素养有所提高,这也是将来我们科学传播学要研究的重大问题。

【本文选自《科学走向转播》,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取授权,并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