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从“花园城市”迈向“花园中的城市” 让自然与设计共生共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吉隆坡素有花园城市的美称 新加坡:从“花园城市”迈向“花园中的城市” 让自然与设计共生共鸣

新加坡:从“花园城市”迈向“花园中的城市” 让自然与设计共生共鸣

2024-07-09 12: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加坡于1988年举办了首届国际设计论坛,期间,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用“设计塑造生活”对设计的意义进行了高度概括。多年来,新加坡不断引入实用型公共设计以改善人民生活,成为了充满活力的宜居城市国家。

为了打造高度绿化、清洁美丽的宜居环境,新加坡提出了“花园城市”的愿景。根据设想,新加坡将实现高度绿化与净化,实现土地资源合理规划,从而成为游客和外国投资的一大目的地。

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土地资源匮乏,人口稠密。在独立之初,新加坡所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自身资源难以支撑其发展经济。为了减少对其他国家的依赖,新加坡便以节约、创造和资源再利用为基本国策。随着发展与建设,新加坡的“花园城市”愿景于2011年演变成为“花园中的城市”概念。李显龙总理指出,这一概念主要是“让公园、花园、街景和空中绿化与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地方和空间连接,让绿色空间和生物多样性更靠近我们家和工作场所”。

本文主要从新加坡的水资源利用、生态城市形象和可持续设计三个角度出发,阐释新加坡如何让自然与设计共生共鸣,推动高效治理与和谐发展。

循环利用水资源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新加坡公用事业局(PUB)于1963年成立,负责当地水资源的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供水、排水、污水处理、污染防治,以及雨水排水的管理等一切涉水事务。

为了防止地面沉降,新加坡政府严禁对地下水进行开采,主要通过雨水采集、海水淡化以及循环再生水等途径来提供水源;为了尽可能多地收集雨水,各个地区设立了雨水收集池。在新加坡,许多水库、屋顶、公园、道路和人行道等都可以发挥集水功能。这些储蓄起来的雨水通过复杂的输水系统进入处理厂,经过净化后成为新加坡公民用水的主要来源。如今,新加坡超过五分之四的降雨变成了饮用水源。此外,新加坡政府还大规模建设了新生水厂和海水淡化厂。

塑造绿色生态景观

新加坡的规划和建设治理展现了其生态城市形象。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提高人们幸福感,新加坡推出了组屋制度,成为全球典范。组屋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 (HDB) 开发管理,允许符合条件的公民的申购。经过多年努力,组屋覆盖人群由1959年的8.8%提高到2010年的80%,这一惊人的数据远远领先许多发达国家,新加坡也成为了世界上住房拥有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由于土地有限,人口增长迅速,新加坡依赖于高层建筑建设。新加坡通过推行系列绿化政策,坚持创意设计,建立多维立体的绿化景观,实现了自然与建筑的包容和谐,打破了人们对公共高层住宅的成见。

达士岭组屋(Pinnacle@Duxton)是新加坡新型组屋的代表。达士岭组屋于2009年建成并交付使用。达士岭组屋由7栋住宅大楼组成,高达50层,是世界上最高的公共住房项目。该组屋位于新加坡市中心丹戎巴葛,突破了传统组屋的简单结构,在造型、规模和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创意处理,吸引了大量年轻住户。它采用立体化设计,通过空中花园的布局,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中大量公共空间和绿化需求。空中花园通过天桥栈道连接,在组屋的第26层还设有600米长的跑道,供居民日常跑步健身。

达士岭组屋 融合可持续性设计

新加坡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在建筑景观设计中广泛应用。滨海湾花园分为滨海东花园、滨海中花园和滨海南花园三部分,在滨海南花园中的花穹(Flower Dome)、云雾林(Cloud Forest)这两座巨大冷室和18棵擎天大树(Supertree)是最具吸引力的景观节点。值得一提的是,每棵擎天大树都是令人叹服的垂直花园,这些超级大树采用了PV技术,树干上攀附着蕨类、藤蔓等两百多种植物。同时,这些巨大装置还起到了排气管道和太阳能供应能源等作用。这些项目将景观与建筑合为一体,并在设计中加强了多学科的紧密合作,实践了设计之初的本土、共生、永续的设计理念。

滨海湾花园的艺术设计改变了新加坡城市风格,所创造的景观与建筑的完美融合,是自然风光与可持续能源技术的结合。

滨海南花园中的擎天大树

除了水资源利用、生态城市形象和可持续设计,新加坡还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区改造等方面持续注入更多元素,力争实现景观与建筑的深度融合,自然风光与可持续能源技术的完美结合。新加坡结合自身条件,科学构建城市规划运作体系,让“花园城市”愿景融入建设,利用创意设计打造“花园中的城市”,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城市治理模板。

来源:Big Think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