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胜的英雄情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吉林画家赵明仁 赵华胜的英雄情结

赵华胜的英雄情结

2024-06-03 11: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沦陷区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意义深远的抗战史,因此它必然驱使画家去创作与时代相称的“史诗”式作品。“史诗性”是画家赵华胜的追求,而这种创作追求,来源于赵华胜充当一种历史责任,再现历史事变的过程,把握时代精神的欲望。画出“史诗”作品,成为的赵华胜的崇高责任。其独具多方位的描绘抗战“史诗”作品,可谓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第一人。

从赵华胜创作的题材内容看,组画的构想是一个逐步发展、形成的过程。表现手法也不同,有的是三联画形式,有的采取纪念碑形式,有的抒情,有的采用象征手法,而都统一在“中华儿女”这一总的主题之中。通过具体的情节或概括、象征的表现,歌颂中华民族的刚毅、奋争、崇高、宽博。为了获得对题材内容的真切感受,赵华胜三去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寻访抗日联军将士浴血战斗的遗踪。他也去过哈尔滨附近日本侵略军进行细菌战实验的“731”遗址,凭吊受难者英灵。组画中许多具体情节描写,例如老乡舍生为抗联战士雪天送粮的《血路》,都有真实的史实依据。

赵华胜的抗战“史诗”绘画完全是他整个人格的表现,力量是充足的。他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是那样的厚实,那样的朴拙而充满了内在的力量。赵华胜籍贯山东泰安,齐鲁大地给了他博大,厚重,坚实与耿直,性情刚烈而富有血性。赵华胜的抗战“史诗”作品是为人民而创作,为人民而绘画的信念。赵华胜扎根于黑土地,扎根生活所以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统一的精品力作,他抓住爱国主义的主题,掌握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方向。我认为,赵华胜创作的《中华儿女》《转战》《正义千秋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等作品是一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好作品,不做金钱的奴隶。

上世纪80年代,赵华胜完成了《中华儿女》为总题目的大型组画,塑造了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魏拯民等民族英难的形象,同时以画长征中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形象为起点,酝酿了系列领袖人物肖像的创作。《中华儿女》组画,共15幅,皆是鸿篇巨制,最大的画面达十五平方米之巨。其中有些作品分别为中国美术馆,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及国内各大博物馆等单位收藏。长卷《国难—1931》浮雕式的构图,浓墨重彩的抗日军民群像,极富历史沧桑感。获“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中国画展”金牌奖。这些作品代表着赵华胜中国画创作一个新的高度。画中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杨靖宇将军和东北抗日联军将士》《正气千秋——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杨靖宇、赵一曼形象也见于组画的其他作品中。在敌人淫威与利诱面前的赵一曼,高贵庄严,凛然如一尊崔巍的雕像。为了深刻地把握历史事件的过程和人物形象,赵华胜同时创作了一套连环画《赵一曼》,这套作品在1986年全国第三届连环画评奖获二等奖。后期赵华胜又画了《正义的胜利——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形象描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方面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四十四位政治领袖、军事将帅。

赵华胜的生命附着于中国抗战“史诗”绘画创作中,中国抗战“史诗”绘画构成了他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没有中国的抗联故事,就不会有赵华胜的中国画艺术的成就,而赵华胜又将自己几乎全部的生命力用于抗战“史诗”绘画创作中,他又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赋予了抗战“史诗”绘画以新的价值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还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各个时期的重要贡献,着眼民族复兴奋斗目标和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等四点希望。赵华胜是坚守艺术理想的画家。值得称道的是,赵华胜是讲话精神的践行者。

赵华胜的英雄情结,他的艺术情怀里有英雄的伟大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地步;赵华胜的英雄情结里又有道家的豁达洒脱。秉此二气,他穿越了当下。他的艺术人生是当下中国艺术的一个篇章。

敬畏画家赵华胜!

本文作者(左一)与画家赵华胜合影

来源:醉牛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