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北工大,河工大!谁是985以下工业大学的天花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合肥工业大学哪个专业好 合工大、北工大,河工大!谁是985以下工业大学的天花板?

合工大、北工大,河工大!谁是985以下工业大学的天花板?

2023-05-15 00: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要说中国工业大学的顶尖配置,应该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这两所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工科大学代表之一,而这两所是985大学,在国内第一第二,没有争议,但是中国的工业大学很多,也有不少211大学。那么在候选的211工业大学中,谁是中国第三的工业大学?

除了哈工大和西工大,剩下的就只有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三所211大学,可以说这三所大学各有各的优势和特色,但是相比之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第三工业大学 ”?我们来比比!

1.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被人们所熟知的是因为合工大强势的机械学科。众所周知,合肥工业大学是当初机械工业部直属的三所高校之一,而另外两所大学分别是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湖南大学。也就是说当年的三巨头,如今两个都是985,只有合工大是211,但是这也说明了合工大出色的可以媲美985大学的实力。

而对于合工大来讲,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学校的视力一直很强,只是现在东部高校的发展非常快速,所以合肥工业大学的竞争压力也是蛮大的。最不幸的就是合工大进入211工程的道路非常的曲折,直到2005年才正式的进入211大学名单,而且中间还经历了很多事情。当然现在合工大还是“机械四小龙”之一,机械专业的实力依旧是毋庸置疑的。

2.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最出名的应该就是他北京市的“亲儿子”,作为北京市直属的一所高校,北京工业大学的日子过得是真的舒适,资金、资源都是一手支持的,也是让人夏目嫉妒恨了。北京工业大学和合工大一样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北工大最好的就是土木专业。土木专业是全国的第二梯队,仅次于东南、同济。北工大拥有2个A类学科,其中土木是A学科。

北京工业大学凭借着自己的地理优势再加上北京市的支持,发展的很快,逐渐盖过合工大等老一辈工业大学的势头,近年来发展很快。成为“国内第三”的有力竞争者。

3.河北工业大学

如果说北工大和合工大一个是土木特长,一个是机械特长,那么河工大就是化工特长,河北工业大学最好的专业就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在学科评估中是B+学科,但是相比于北工大和合工大,河工大的实力有点低。

其实在时代发展中,河工大、合工大、北工大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进步和衰落,合肥工业大学的最好专业已经不是机械,而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因为在学科评估中,学校的机械仅仅是B+学科,属于国内的第二梯队。河北工业大学并没有A类学科,其中只有电气工程的评估稍微好点。

学科评估说明谁才是工业大学第三

在学科评估中只有北京工业大学是拥有2个A类学科的大学,合肥工业大学1个,而河北工业大学没有,所以在学科评估上来讲,北京工业大学是最好的,而合肥工业大学次之,河北工业大学在最后。

在今年刚出来的大学排名中,北京工业大学排名50,合肥工业大学排名82,河北工业大学排名109,从刚出来的排名大家应该知道了现在谁才是最好的工业大学。现在北京工业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国内仅次于哈工大和西工大的顶尖的工业大学,也是除985大学以外最好的211工业大学,堪称顶配!

小结

其实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北京市的直属高校,又占据着北京的地域优势,所以势头正猛。合工大和河工大则是后退的两所大学,河工大和合工大辉煌是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当初国家建设关键时期,这样的工业大学都是宝贝,自然是非常受重视的,随着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域优势总是能获得一些额外的资源,所以北京工业大学加快发展,而河北工业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则是慢慢的下滑,令人唏嘘!关于这三所大学,大家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吗?欢迎评论交流。

关注中国高校教育,分享更多独家教育知识、实时教育资讯!敬请关注!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