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体写作》教学大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各类文体写作方法 《实用文体写作》教学大纲

《实用文体写作》教学大纲

2024-02-05 10: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实用文体写作》教学大纲

Pratical Writing

课程编码:25A00269 学分:1.5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24 其中讲课:24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

推荐教材:夏秀、于瑞桓、陈晓洁主编,《大学写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年。

参考书目:段轩如、杨杰主编,《写作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实用文体写作课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实用文体写作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实用文各类文体的特点、写作要求和方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写作训练。该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实用文体写作技巧;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以便适应将来实际写作工作的需要;三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入思考的能力、清晰表达的能力,全面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综合素质。

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是了解写作的基础知识,掌握写作过程、写作文本、写作主体等方面的规律、性质、特点,了解写作学的理论框架。

二是了解实用写作的分类体系,掌握各文体的性质、特点、写作规范、要求。

三是加大阅读量。要在阅读借鉴的基础上,熟悉各种文体不同的语言风格,借鉴成熟的文章建构方式和方法。

四是思维锻炼。即有意识地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只有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全面把握客体,才能达到写作的内容方面的要求。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绪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写作和实用写作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其发展历程,了解国内外写作课的基本状况,掌握学习写作的基本途径以便有效地指导个人写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实用写作的性质、特点。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写作过程的实际状态以及途径。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一、写作

二、实用写作

三、写作课

第一章 写作的基础知识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写作的基础理论,包括材料、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主题的确立;材料的剪裁。难点是结构的布局。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练习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材料

第二节 主题

第三节 结构

第四节 语言

第二章 公文写作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公文的概念和特点、公文的体式以及各文种的特点、适用范围、写作要求和规范,从而对公文获得规范的认识,掌握公文的写作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公文的写作规范。难点是公文的体式要求。

[授课方式与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公文概述

第二节 行政公文

第三章 日常应用文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日常应用文的含义、特点和写作方法。应用文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演讲词、开幕词、启事等文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日常应用文书的写作,难点是日常应用文书的特点。

[授课方式与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事务文书

第二节 个人日常应用文书

第四章 申论写作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申论的特点,学会分析申论材料,掌握申论的写作规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申论的写作规范。难点是申论的特点。

[授课方式与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一、 申论的概念

二、申论的特点

三、申论的写作

第五章 学术论文写作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学术论文的特点,学会选题,了解学术规则,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难点是学术论文的特点。

[授课方式与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一、学术论文的概念

二、学术论文的特点

三、学术论文的写作

撰稿人:李雁 审核人:夏秀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