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钱币发展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各朝代钱币图片大全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

2024-01-08 02: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先秦钱币介绍

先秦钱币包括钱币史上两大时期,即商与西周的钱币萌芽时期和春秋战国的纪地钱币时期。先秦时期,货币以贝,刀、布、圆钱、蚁鼻钱(鬼脸钱)等为主。大部分的刀、布币币身极薄(部分地区釿布、戈邑方足布、即墨小刀等的币身较厚),刀币的浇口在首端。刀、布的浇口及边缘常有浇铸时挤出范外的多铜,因未加磨琢而呈自然状态。商周钱币主要是金属贝和青铜铲币,此时钱币形态尚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金属币主要是铜贝。此时钱币形态尚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铜贝仿自天然海贝,原始铲币与一般工具铲没有区别,钱币上没有文字。商周铜币均为出土品,并无传世品,从经济价值看,价格不太高。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大城市开始出现,金属铸币得到了大量使用,这一时期钱币上出现了文字,因为钱币上铭文主流是纪地性质,故这一时期内的钱币统称为纪地钱币。这一时期钱币的种类进一步增多,最后形成以南方楚国的楚币、中原地区的布币、东方地区的刀币和西北地区的圜钱四大钱币体系并存的局面。布币

中原地区是古代农业区,古代农业掘土工具为铲,又别称为鏄,与布音同,故中原地区流行的铲状币叫做布币。布币初期无文,后来才有铭文。初期\"原始布\"是空首,即銎(音QIONG)部空心,可以装柄,继为实首,后为平首,其\"肩\"和\"足\"的形制不一。空首布币身较薄,已失去掘土价值,均用泥范铸造,旋铸旋废,特征为布柄较长,上有不规则穿孔,币身上往往留有流铜与毛刺棱角,布面往往有三道直或斜直的脊线,绝大多数为春秋时期产品。伪造途径一般有翻铸及打制两种。翻铸伪品币身厚重,表面粗糙,首部的制作更差,四壁厚薄不一。打制伪品是取两片薄铜片粘合而成,币文先阴刻在石板上,然后放上锤片锤打挤出。为了避免粘合处空隙,常在伪品周围堆上一层伪锈,轻轻叩击这种伪品,即会发出哑声。随着商品经济发展,铸工复杂、造价高的空首布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逐渐由平首布代替,货币的形式也向轻小型发展。平首布的类型较多,主要有魏国的圆跨圆肩平首布、圆跨方肩平首布,赵国的中小型耸肩尖足平首布以及圆首圆肩平首布和平首方肩方足布。其中圆首布中有一种\"三孔布\"的钱币,空、肩、足皆圆,布首与两足上各有一个圆孔,钱面上有纪地文字,钱背上有纪重文字,形态有大小两种,大者背铸\"一两\",小者背铸\"十二铢\",两者比值正好为2:1.此布出土数量极少,至今总计不过几十枚,有相同铭文者更少,交易价格可达数万元之巨,可谓先秦钱币第一珍品。刀币

刀币起源于东方的齐国,后逐渐遍及齐、燕等地。刀币又称刀化,是由手工工具刀削演变而来,由刀首、刀身、刀柄、刀环几部分组成。刀首是划分刀币类型的主要依据,可分为针首刀、尖首刀、截首刀、圆首刀和平首刀。圜钱

圜钱又称圜化、环钱,起源于古代玉璧或纺轮,早期圜钱圆形、扁平状,中间有圆形系孔,孔径狭小、不甚规范,如魏国铸造的共、垣、共屯赤金。晚期齐国出现方孔圜钱,面有内外廓,比较规矩,是秦以后方孔圜钱的祖型。圜钱出现于战国晚期,使用历史不及刀、布历史长,数量也少得多,价格较高,稀见品千金难求。

三、隋朝钱币

凉造新泉

北凉渠蒙逊永安年间铸径2.4CM,重约3克左右,小者不足2CM,重约1.5克,此泉出土均在甘肃武威,有王莽钱文风韵..太夏真兴

四、五代十国钱币

五代时铸的第一种钱是后梁开平年间(公元907-910年)所铸的“开元通宝”直径3.5厘米,钱文隶书,旋读,书法较差,笔画生硬,“开” 字为异笔,光背。铸工与铜质均不佳,钱文书法尤差,几不成文。朱温篡唐后,前朝大臣改奉新主,其中位居要职的大有人在。他们多数科甲出身,任何人的书法都要胜此钱文千百倍,怎么说也不至于让如此水平的人来书写钱文。想来写此钱文的很可能是他们的太祖朱温,但不能确定。此种开元通宝铸量不多,且传世极少,为极罕见品。

五、唐朝钱币开元通宝

隋朝末年,人们再也无法忍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了,各地人民纷纷起义,把斗争的矛头直指统治者。这时候隋朝的大官僚唐国公李渊,借助农民起义的力量夺取了全国政权。这个政权就是后来的唐朝,李渊也就是后世称之为的唐高祖。 李渊初入长安时,民间使用的是隋代的轻钱,积八九万枚才满米斛,乃于武德四年,一改历代以“ 铢 ”“两”为钱名的货币制度,铸行成为“通宝”的钱币,取名为“开元通宝”,也有读作“开通元宝”的,但按照开创富熙安定完美生活和开辟新纪元的意思来读“开元通宝”较合适。“通宝”也就是通行的货币。开元通宝的钱文由当时著名的书法大家欧阳询所书,有八分及篆隶三体,这也是钱文有书人姓名在史书上的第一次纪录。这说明唐初铸开元通宝是一件大事。“开元通宝”四字笔力苍劲,意态精密,端庄俊雅,凝重雄浑。 开元通宝钱直径八分,重二铢,积十钱为一两,千钱重六斤四两。因为唐代一斤比西汉一斤重一倍多,故开元通宝比西汉五铢钱略重。开元通宝钱的创制与秦半两、汉五铢钱一样,是我国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至此,我国的金属铸币正式脱离了以重量为钱币名称的体系,而称之为“通宝”、“元宝”。而从这时开始,我国的衡法两以下不再以铢为计算单位(唐以前是用铢,二十四铢为一两,是二十四进位),而是改用两、钱、分、厘的十进位法,其中一钱为3.73克,即指开元通宝一枚钱的重量,十钱开元通宝等于一两。开元通宝还以其大小轻重适中、名称形制合宜等,而对我国币制的革新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整个唐代的主要流通币,而且成为唐代以后一千多年的铜钱楷模。明清两朝均采用其形制,五代的南唐和闽当时也曾铸造过开元通宝。 唐朝的开元通宝有金、银、铜、铅各种币材和大中小各种版式不下百种。唐代铸钱炉最多时的天宝年间有49处,当时规定铜钱的成份是铜83.32%,白蜡14.56%,黑铅2.12%,每年使用铜料21200斤,白蜡31700斤,锡500斤。唐初时铸的钱内外郭齐整,背面平坦光洁,书法及做工为时人所重视,不仅有使用价值,而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大诗人杜甫诗云“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说的就是天元通宝。 唐代开元钱和其他唐代钱的背部,有的有一个突出的圆点,有的有一条或几条弯曲的凸钱,有的甚至还有浮云的标记,这种圆点和凸钱,钱币学叫做星月纹。钱背星纹分穿上星纹,穿下星纹,月纹上弯叫仰月,下弯叫俯月,穿旁侧立称侧月。关于开元钱的月纹和浮云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以至于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有的说是唐高祖李渊时,下边进呈开元钱蜡样时,文德皇后不留意掐有一个指甲痕,人们认为是圣上的旨意,就依样鼓铸了。还有更荒谬地认为是明皇宠妃杨玉环的指甲痕,因为唐明皇用过开元年号,而杨贵妃又是深得宠信甚至代阅奏折,自然会过问铸币事,就断定指甲痕为杨妃所为。其实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因为钱上的 “指甲痕”有粗有细,应是不同铸钱炉的标记,而浮云应是祥云的意思,代表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除此之外,开元通宝还有“元”字左挑右挑、双挑之分。最初铸的开元钱元字不挑,武德年间所铸,元字左挑出现。右挑开元钱应是贞观年间及其以后所铸的;双挑开元数量极少,应是高宗时的纪念币性质,有大事件发生时所铸。唐玄宗以后的元字仍有挑笔的情况,但因其铜质、重量、轮廓等均与以往不同,分辨比较困难。 前面讲到的开元通宝钱币币材多种,除铜以外还有金、银等,其中银钱较多,金质开元传世较少。但 是在1970年10月西安何家村的唐代窑藏,一次曾出土过开元通宝30枚,银质的出土了421枚。这次出土的金质开元,形制和钱文字体都与初唐的开元通宝铜钱非常相似,只是钱径略小,直径为2.4厘米。唐代所铸的 开元通宝金银钱,并不是作为流通货币的而是主要用做宫廷赏赐或玩赏的。如唐《开元天宝遣事》说,“内廷嫔妃每至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金钱为戏”。此外,唐玄宗观看杨贵妃给安禄山 “洗三”时,也就是安禄山生日的第三天,杨贵妃用锦缎象包裹新生儿一样把安禄山包裹起来,用轿子抬着,众人感到新奇,大声喧闹。玄宗看着高兴,就赐给杨贵妃洗儿钱。唐朝的金银钱主要用于赏赐、馈赠,此外也用作祭礼等,他起着支付的作用,但不用于流通。

乾封泉宝

唐高宗武德初年时,所铸的开元通宝钱数量不多,旧钱与古钱在此时已渐退出流通,市场中钱币不足,直到唐太宗贞观初年时,交易时仍有用布帛的。朝廷怕出现那种隋朝时的通货膨胀,市场上虽然需要钱币,但却小心谨慎,不肯增加发行,反而还鼓励以物易物,大力疏导通货回流。当时是一斗米只需三五文钱,老百姓零用时大感不便,虽用布帛,却太不灵活。同时中国同海外各国的交流也日渐增加,钱币大量外流,这一切都使国内交易感到乏力。由于这些原因,民间私铸行为渐渐又起。私铸钱虽然比较小,但有的质料铸工都还可以,所以有的地方把它当官钱使用了,以两三枚抵官钱一枚。私铸钱能够与官钱并使不冲突,这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唐高宗时,政(蟹)府看到通货紧缩的利益却为私铸者所得,大感不满,命令取缔私铸,并以五比一的比率用官钱换私钱。但缺少人问津,甚至有把私钱收藏也不兑换的。于是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推出“乾封泉宝”,以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行使,目的似在于增加发行,刺激物价,使私钱失去存在的依托。乾封泉宝直径2.5厘米,隶书,旋读,光背,铜料精纯,铸工良好。在中国钱币史上,钱文用泉宝的也极少见。但此大钱推出后效果并不好,老百姓对大钱并无兴趣,更为害怕通货膨胀,因而纷纷收藏开元钱,致使私钱大涨,到最后也不见了,只剩大钱。朝廷见此情景只得下令停铸,以流通的乾封大钱以一比一开元钱行使之。唐玄宗初期,朝廷吸取经验,再次整顿私钱,先鼓励生产,扶植商业发展,铸造开元钱时,只有新钱质量达到标准才准流通,以增加官钱信用,且增加铸量,挤兑私钱。这次所铸的新开元钱,元字也有挑笔的区别,背文增加了星、日纹等。 唐玄宗后期发生的“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的转折点。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叛将也发行过钱币--“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这场大乱起于天宝十四年,至肃宗广德元年始告平定,前后九年。虽然导演这场变故的安禄山和史思明早已灰飞烟灭,但是他们铸行的德壹元宝与顺天元宝却时有所见,这一对短命钱也是那一段历史的见证,它仿佛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悲怆的往事。 唐朝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政治腐败,藩镇继起,安禄山率先反叛,其部将史思明很快占据了河北十三郡。唐明皇从笙歌艳舞中惊醒,丧魂失魄,仓惶出逃,急急如丧家之犬。公元789年,叛将史思明占领魏州称“燕王”(另一头目安禄山被其子杀死),铸“得壹元宝”,第二年又据洛阳,称燕国,自称“大燕皇帝”,建元“顺天”,遂罢“得壹元宝”而铸行“顺天元宝”。得壹元宝在很短的时间内铸而又废,这可能与晋武帝司马炎的问卜的故事有关。晋武帝登基时,曾求告上苍,以卜世数,结果不想简策上的数字竟是“一”字,意味着晋王朝只能一世而终。这时司马炎吓得浑身发抖,朝臣们面面相觑,只有大臣裴楷引经据典从容地说道,臣闻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他的这席话使司马炎和噤若寒蝉的群臣们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顿时转忧为喜。但是裴楷的能言善辩毕竟掩饰不了严峻的事实,其时司马家王朝已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了。到了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手里,八王作乱,国家倾覆灭亡危在旦夕了。史思明想当“始皇帝”,得一是为天下专,盼望着父传子,子而孙,子子孙孙,相传万代。但是他对“一”字也心有疑虑,故在铸钱时把“一”故意写成“壹”。后来他占领了洛阳后,踌躇满志,以为天下非他莫属,但他还是不敢草率行事,借着改元,把“得壹”钱废掉,改铸顺天钱了,以附顺于天意之意。但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顺天”不顺,“安史之乱”不久即被平息了,“得壹”、“顺天”这对伪政权的钱已就悄然地退出了舞台,成了历史的陈迹。得壹钱铜色较红,制作精整,钱文为隶书,钱背多见月纹,而顺天钱形制同得壹钱,但钱体略重。顺天钱铸造仅一年有余,而得壹钱时间更短,因此所出甚少,故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的说法。

乾元重宝

乾元重宝(背朱雀 )

乾元重宝(背星文)唐肃宗乾元元年七月,御史中丞奏请铸行“乾元重宝”,以乾元重宝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乾元重宝钱径2.7厘米,重5.97克,钱文隶书,顺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或星文的。政(蟹)府于乾元二年铸行乾元重宝重轮钱,钱背面外廓双层,故叫 “重轮钱”,以一当开元通宝五十文。重轮钱钱径3.5厘米,钱文隶书,顺读。这两种“重宝”在发行中不断减值, 乾元重宝重轮钱流通至第二年,改为一当三十,开元通宝小平钱与当十钱皆以一当十,后再改与乾元重宝重轮大钱都以一当三,直至一当一行使。另一方面,在货币不断减值的情况下,物价却不断抬高,一斗米涨至七千文,以至于饿死的人相枕于道。到肃宗死后代宗继位时,便下令停铸大钱,独行开元通宝小钱。

大历元宝

大历元宝唐代宗大历年间似曾铸有“大历元宝”钱,史书未有明文记载,但传世有实物。此钱径2.3厘米,钱文隶书旋读,为小平钱,背无文。德宗建中年间(公元780-783年),史书曾有铸钱记载,但也未记载是什么钱,料应仍为开元通宝;此外传世有“建中通宝”钱,钱径2.1厘米,重1.8-2克,钱文隶书,旋读,光背无文。这两种钱铸造较粗糙,在新疆等地发现较多,而内地倒较少见,在1992年新疆库车(唐代称安西)附近曾出土过大量的建中开元及乾元钱等。这些钱铜质具有新疆当地所产之铜的特点,并非中原所产的铜,故应是唐时所设安西都护府时驻扎在此的守军自铸的钱币。 德宗时恢复通货紧缩政策,减少钱监,停止铸钱,市场中通货经常不足,因而物价无力,钱币的购买力颇高,此后各帝王莫不谨守此法,不敢踰越,直至唐武宗继位,毁佛铸钱,铸行背记铸地名的开元通宝,称为“会昌开元”。佛教从东汉初传入我国后,迅速被当时的中国社会接受了,轻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漫长的历史岁月的传播,到了唐代已极为兴盛。那时是佛教繁兴,寺院林立,人们以当尼姑、和尚为荣,连皇帝都要过几天的寺庙生活,以表示超凡脱俗从而得到佛祖的超度。那时,寺庙的规模很大,不但规模大,而且里面的铜像也极多。据《旧唐书·王缙传》载;“五台山有金阁寺,铸铜为瓦,涂金于上,照耀山谷,计钱巨亿。”仅一座寺庙就耗资巨亿,全国的寺庙佛像用掉的铜就要以数十万吨计了。国家的铜源都被放进寺院,成为寺院财产了,脱离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等经济生活。到了唐武宗李炎时,无铜铸钱的局面再也支持不下去了。李炎此人从小就不信佛,甚至说:“穷吾天下,佛也。”一个毁佛铸钱的构思渐渐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 会昌五年,李炎在他登基后的第五个年头,毅然下令毁佛铸钱。他规定西京(长安)只留寺庙四座,东京留两座,其余的一律拆毁,僧人还俗,没收寺院良田,和尚尼姑们遣回原籍,从事生产。把寺院内的佛像,僧尼钵盂、钟磬、用具统统砸碎,化铜铸钱。扬州节度使李坤率先铸造背有“昌”字的开元通宝钱进呈,朝廷下令各地仿铸,并于钱背添铸各自州名以便检查。这种背文记地名的开元通宝俗称会昌开元。这在全国引起很大震动,大部分信佛的人都不满意,但社会上的财富增加了,货币流通畅快,人民生产、生活安定了,也就逐渐得到了全国大多数老百姓的拥护,毁佛铸钱也使李炎成为历史上的一位明君。 会昌开元已经发现的背文计23种,有“昌、京、洛、益、蓝、襄、荆、越、宣、洪、潭、兖、润、鄂、平、梓、兴、梁、广、福、桂、丹、永”。其中“平、桂、丹、福”少见,“永”字尤罕见。会昌开元比官炉开元钱略小略轻,铜色较红,制作较粗陋,其铸地广,地名多,欲全部收齐颇不易。 “开通玄宝”是唐代最后一种钱,直径2.2厘米,大小和乾元重宝小平钱相似,钱文隶书,光背无文。据史书记载为桂阳钱监所铸,数量极少。因其钱文为“玄宝”,一般认为是功德钱,是为讨信佛的唐懿宗欢喜所铸。 开元通宝是唐朝时期的主要流通货币,铸行了近三百年,时间长,数量大,版别也较多,但绝大多数为小平钱,大钱非常罕见,也有争论。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德宗建中初,掌判度支(财政官员)赵赞采连州(今广东连县)白铜钱大钱,一当十,以权轻重。这里说的当十大钱,未见过实物。陕西去年曾发现一种开元通宝大钱,径长3厘米,不是新出土的,铜质非今日所见之白铜。在《历代古钱图说》中有一种唐代开元大钱拓本,钱径4.2厘米,钱文笔画清秀,隶书体,不知是否为史料中所说的白铜大钱。关于开元大钱应进一步研究。

六、北宋钱币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铸币业极为发达的时期,不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代,是继新莽之后的又一高峰。从北宋开始年号钱才真正盛行,几乎每改年号就铸新钱;对子钱起源于南唐,但发展起来却是在宋朝,自宋仁宗天圣年后,差不多每个年号都有对钱,此外宋钱铸工精良,书法优美,艺术价值很高,钱文真、草、隶、篆各体兼备,且多出自帝王、名家之手。北宋自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铸行的“宋元通宝”是宋代的第一种钱币,形制、文字仿“周元通宝”;宋太宗铸有“太平通宝”、“淳化元宝”和“至道元宝”。至道和淳化钱均为太宗御书,是最早的御书钱;宋真宗铸有“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通宝”、“天禧通宝”;宋仁宗铸有“天圣元宝”、“明道元宝”、“嘉佑元宝”、“皇宋通宝”、“康定元宝”、“庆历重宝”、“至和元宝、通宝、重宝”;宋英宗铸有“治平元宝、通宝”;宋神宗铸有“熙宁元宝、通宝、重宝“和元丰通宝”;宋哲宗铸有“元佑通宝”、“绍圣元宝、通宝”、“元符通宝、重宝”;宋徽宗先后铸钱11种,“建国通宝”、“圣宋元宝、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元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宋徽宗所铸钱钱文多出其手,文字挺拔秀美、铸工绝佳,为宋钱之冠。宋钦宗铸有“靖康通宝、元宝”,钦宗在位不足两年,宋便亡于金人,所以靖康钱传世很少。

宋元通宝

周元通宝

太平通宝此外北宋初年四川发生王小波、李顺起义,曾铸“应运元宝”、“应感通宝”两种铜钱,都极为珍贵。北宋纸币由于北宋时期经济繁荣,出门带太多的钱不方便,所以就创造了纸币“会子”。这也是表示北宋经济繁荣的象征。

七、南宋钱币

南宋钱币以铁钱为主,币值多为折二,与北宋时以小平铜钱为主的情况有所不同。南宋初年铸钱仍沿袭北宋遗风,钱文有几种书体,而且成对。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始铸的“建炎通宝、元宝、重宝”,和绍兴年间(1131-1162年)所铸“绍兴元宝、通宝”都是这样。北宋钱币风只维持到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自淳熙七年起对子钱废铸,书体也一律改为楷书,并在钱背加铸纪年,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纪年数字的钱币。宋光宗铸“绍熙元宝、通宝”(1190年);宋宁宗铸“庆元通宝、元宝”、“嘉泰通宝、元宝”、“开禧通宝、元宝”,嘉定年间除了铸“圣宋通宝”、“嘉定通宝、元宝”外,另铸了17种钱文的嘉定铁钱,创我国古代钱币宝文品种之最。宋理宗铸“宝庆元宝”、“绍定通宝、元宝”、“端平元宝、通宝、重宝”、“嘉熙通宝、重宝”、“淳佑元宝、通宝”、“开庆通宝”、“景定元宝”,此外宝佑年间还铸行了一种非年号钱“皇宋元宝”。宋度宗铸“咸淳元宝”钱,度宗以后诸帝就再未铸钱。

八、辽代钱币

辽代在钱币方面,他们最初使用中原地区的货币,后自产铜自铸币,仍以汉文为钱文。所铸货币多不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契丹族人的经济文化水平相对低下。 辽代铸钱早期受五代影响,后期受宋钱影响较大,多是小平钱,铸量较少,制作多粗糙,钱文多为汉文,书体隶兼八分,没有对子钱,辽钱中“天显通宝”、“会同通宝”、 “保宁通宝”十分罕见。

这是一枚契丹文大钱,释文为“天朝万顺”,也叫“天朝万岁”。该钱币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中国最早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钱文的钱币。据考证,为耶律阿保机建国前(907年)铸。2 开丹圣宝

九、西夏钱币

目前面文为西夏文的钱币已经发现有五种,分别是“福圣宝钱”,“大安宝钱”,“贞观宝钱”,“乾佑宝钱”,以及“天庆宝钱”。这五种钱币正面为西夏文,背面为光背,形制都为小平铜钱,非常少见,属于珍稀的古钱币。汉字体的西夏钱币按照年号分目前已经发现有八种,这些钱币的书体均为楷书。分别为“大安”、“大德”、“元德”、“天盛”、“乾佑”,“天庆”,“皇建”,以及“光定”。在这些钱币中除了“元德重宝”为折二钱外,其余都是小平钱。西夏钱币的铸造大都比较精美,而且书法俊逸、流畅。西夏是西北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于公元1038年称帝,建都兴庆府,后改中兴府(今宁夏银川),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其疆域大致包括今宁夏、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青海东北和新疆部分地区。历10帝、190年。西夏行使的钱币主要以铜钱为主,兼用铁钱,少量使用白银。自铸钱少,多用宋钱。边远地区始终以物物交换为主。李元昊即帝位后,创制了一套书写本民族语言的文字“西夏文”,史籍称之为蕃书,在西夏国内广为使用。蒙古灭西夏后,当地仍旧使用,时称“河西字”,明代末年衰落成死文字。19世纪初,学者张澍发现蕃汉文合璧的《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文得以初步释读。1914年罗振玉父子又在《西夏国书略说》中释读了福圣、乾、天庆、大安宝钱。1937年,赵权之考证了贞观宝钱。近年,钱币学界对西夏钱的深入研究也颇有成效。景宗李元昊在天授礼法延祚年间(公元1038~1048年)铸行西夏文钱币福圣宝钱,直径2.4厘米,重4.1克。惠宗大安年间(公元1075~1085年)铸行西夏文大安宝钱和汉文隶书大安通宝,直径2.45厘米,重4.04克。崇宗贞观年间(公元1101~1113年)铸行西夏文贞观宝钱,直径2.6厘米,重5.3克。元德年间(公元1119~1127年)铸行元德通宝真、隶书小平钱和元德重宝真书折二钱,直径2.91厘米,重6.3克。西夏古据中外陆上丝绸之路主道河西走廊,商贸在其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故非常重视与宋、辽、金诸国和西方的贸易。《天盛旧致新定律令》规定优待西方商人。在仁宗天盛十年(公元1158年)设立通济监,铸行天盛元宝钱,有铜、铁两种币材。乾佑年间(公元1170~1193年)铸行西夏文乾佑宝钱,直径2.41厘米,重3.9克;汉文真、行书乾佑元宝小平铜钱和铁钱。桓宗天庆年间(公元1194~1206年),铸行西夏文天庆宝钱,直径2.34厘米,重3.8克。另铸行汉文真书天庆元宝钱。襄宗皇建元年(公元1210年)铸行汉文皇建元宝钱,神宗光定年间(公元1211~1223年)铸行光定元宝真、篆书小平铜钱。真书较多,篆书少见。1 西夏文福圣宝钱

十、金代钱币

金是中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女真人原来臣属于辽,常常受到契丹贵族的欺凌。后来女真人首领阿骨打于北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称帝建国,国号大金,都上京,即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与辽对抗,遂又采取与宋结盟的策略,一举灭辽。金灭辽不久,看出北宋的外强中干,对宋大举进攻,很快包围北宋都城汴京,灭掉了北宋。金海陵王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三月迁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今北京)。金宣宗贞二年(公元1214年)七月迁南京,即汴梁(今河南开封),金哀宗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被蒙古军联合宋军所灭,历9帝,120年。金代早期使用旧有的宋、辽钱币,直到金、宋间第二次议和后,战争暂告结束,才发行自己的货币。金铸行铜钱始于金海陵王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铸行正隆通宝小平钱,真书旋读,其中有一种俗称“五笔”正隆元宝钱较少见,钱径2.5厘米,重6.7克。金世宗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铸行大定通宝钱,有小平、折二两种币值,小平钱除光背外,另有背“申”、“酉”字纪年,版别较多;折二大定通宝钱较少见,钱径2.8厘米,重9克。

十一、元朝钱币

元朝是以行钞为主,相传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上都城后,曾想仿效宋朝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但有大臣劝阻道:“铜钱乃华夏阳明政权之用,我们起于北方草原地区,属于幽阴之地,不能和华夏阳明之区相比,我国适用纸币。”忽必烈认为有理,便决定用纸钞而不用铜钱了。1、中统元宝交钞

元朝币制的最大特点是长期、广泛、大量地发行和流通纸币。元朝版图辽阔,横贯欧亚,由于纸币本身轻便,携之可“北逾阳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这使当时的欧洲人觉得不可思义,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写道:“纸币流通于大汗所属领域的各个地方,没有人敢冒着生命危险拒绝支付使用,……用这些纸币,可以买卖任何东西。同样可以持纸币换取金条。”他还惊奇地说:“可以确凿断言,大汗对财富的支配权,比任何君主都来得广泛。” 元朝纸币的形状为长方形,一般长25-26厘米,宽16-18厘米,版面的四周是花边。上方从右到左印有“××通行宝钞”,正中为数额,有一贯、贰贯、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不等。下方印有印钞的单位,职官名称,发行年、月、日及伪造者处死等警告语。 元朝的纸币流通主要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中币值最稳定的是中统钞,流通时间最长的是至元钞,前后超过了36年。而发行量最多、贬值最严重的是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时开始流通的至正钞。这种新钞一贯权铜钱1000枚,是以前的至元钞的二倍。过去的交钞或以丝为本,或以金银为本,而这种至正交钞是以纸为母(本),铜钱为子,本末倒置,同时发行“至正之宝”铜钱,来配合发行纸钞,让铜钱来代表纸钞。目的是印制交钞,以虚代实。大量印刷交钞的结果是使物价上涨10余倍,人民不愿使用,以至于有人用纸币糊墙铺地者,交钞最后形同废纸。元朝政(蟹)府自始至终是以政(蟹)府强制手段发行不兑换纸币为基本货币制度的。元朝的纸币制度即是我国自宋金以来纸币制度的沿续,也是纸币制度的发展,且制定了《至元宝钞通行条例》,其中详细规定了纸币的制作、发行、流通以及伪造的处理方法。例如伪造纸币是以伪造纸币的数量、规模来定罪轻重的。从受刑时间、罚没财产数量直至死刑都有明细规定,这些都使元朝的纸币制度走向了成熟和完善,对我国古代纸币制度的研究有重要作用。2、至正之宝(权钞钱)

元朝虽以行钞为主,但也铸钱,史书多有失载。 在早期蒙古国时期的“大朝通宝”,有铜银两种。到元世祖忽必烈时,在中统年间(南宋景定元年至四年,公元1260-1263年)铸行了“中统元宝”,钱文为汉文篆书、楷书两体,是小平钱。但此钱不符合对钱的要求,因为篆书为旋读,楷书为顺(直)读。篆楷皆背无文,但楷书有背四星的,极罕见。 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时铸有“至元通宝”。传世有两种,一种为汉文楷书小平钱,另一种为八思巴文,俗称蒙文,大小似折二钱。元成宗在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7年)铸有“元贞通宝”小平钱,“元贞元宝”折二钱,皆汉文楷书;又有八思巴文“元贞通宝”,似折三钱;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有“大德通宝”,有汉文楷书钱、八思巴文钱两种,汉文楷书钱有小平、折二、折三等,八思巴文钱只有大钱,大小在折二、折三之间。 元武宗在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曾铸有两种钱,一种为“至大通宝”汉文楷书小平钱;另一种为“大元通宝”,用八思巴文,为当十大钱。当时山东、河东、辽阳等地都设有泉货监铸钱,所以至大通宝钱传世较多。此外,另有两种大元通宝钱,一种为小平钱,背无文,另一种为大钱,正面“大、通、宝”三个字为瘦金体,是仿北宋徽宗大观钱的字体所铸,但“元”字则极拙劣,这种写法为元人所特有。至大以后,各朝年号也都有铸钱,元仁宗铸有“皇庆元宝”汉文楷书小平钱,还有“延佑元宝”、“延佑通宝”、“延佑贞宝”;元英宗铸有“至治元宝”、“至治通宝”等钱,又有一大钱面文由三个少数民族文字组成,分别为八思巴文、察合台文、西夏文,四个字由三种文字组成的“至治通宝”极少见。元泰帝铸有“泰定元宝”、“泰定通宝”以及“泰定元年”等钱;致和元年铸有“致和元宝”。元文宗铸“天历元宝”、“至顺元宝”、“至顺通宝”,又铸有至顺壬申钱,背有“太已”“护圣”等字。元顺帝则铸有“元统元宝”小钱、“至元通宝”、“至元元宝”。 至元七年铸有至元七年钱。以上背文中“太已”、“护圣”和钱文年号为年数的是供养钱。此外为了恢复纸币的信用,元顺帝铸行了“权钞钱”,以钱权钞,面文为“至正之宝”,钱文为楷书,顺读,钱背穿上有“吉”字(系江西吉安道监制),背穿右“权钱”二字作当银钞,穿左记币值,分别有伍分、壹钱、壹钱五分、贰钱伍分、伍钱共五种,直径依次为42、50、60、70、80毫米。权钞钱面值均比纸币小,如伍钱仅值银半两。至正十年时铸行“至正通宝”,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及当十共五种,面文皆为楷书,钱文顺读,其背文有四种:一为背穿上八思巴文“地支”,小平、折二、折三背文有“寅”字;二为背穿上穿下八思巴文“三”字和穿下汉字楷书“三”字;三为背穿上八思巴文“戌、亥”字和穿下汉字楷书“三”字;三为背穿上八思巴文“戌、亥”字,穿下汉字楷书“十”字上着星文。以上元朝各钱除“至正通宝”部分铜钱和至大通宝钱较多外,甚余皆罕见。 元朝铸钱无论从数量、形制还是制作工艺上都不及两宋,数量上少,形制也不统一,大小、折当、宝文、钱文结构不定,比较随便,除至正之宝权钞钱、至正通宝中有几种背文记值外,其余钱背文无记值。在制作工艺上除顺帝至元钱铜钱制做较精良,钱文较精美外,其它各钱制作一般,这大概是以行钞为主、铜钱次之所造成的。 元初时,由于军事掠夺和租税榨取以及强制流通纸币,国家集中了大量的金银财物。但是自元世祖忽必烈以后的皇帝都是“败家子”,他们骄奢淫逸,挥金如土,国家财政日渐不足,自元英宗以后的天子们更是变本加厉,贪财好色,挥霍无度,后来皇帝们甚至以卖官职来维持他们荒淫无道的生活。皇帝带头干,底下的臣子们就更加肆无忌惮,愈发猖狂了。当时的官场如市场,明码标价,公开买卖,伸手要钱,名目繁多,见面要“拜见钱”,过生日要“生日钱”,逢年过节要“追节钱”,补得好职位叫“好窝窟”,连没事白要曰“撒花钱”等等。连当年威震欧亚大陆的蒙古军队也都整日花天酒地,夜夜笙歌了。元朝中晚期的官场真是腐败到了极点。 官场上的人敛财有花样,寺院里的僧侣们也有手段,他们巧用“供养钱”来掠夺财物。“供养钱”也称“寺庙钱”、“供佛钱”,是寺庙里专门用来放在佛像前供奉的钱币,不是流通货币。但是,元朝的供养钱有别于其它朝代。由于元朝的喇嘛僧位为职官,且贪得无厌,经常以供养钱的名义勒索香客,于是乎供养钱就成了不是货币的货币了。《元史·释老传》中载道:“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尤不可与古昔同语。”忽必烈尊喇嘛八思巴为国师,此后也有十余人成为帝师。传说当时有个僧人叫龚柯的率众僧与王妃争道,竟猖狂到从车上把王妃拉下来痛打一顿,并有犯上之语,然而皇帝知道后也不做理论。由此可见元朝僧侣的地位之高,权势之大。元朝的寺院不光香火鼎盛,而且铸钱的炉火熊熊燃烧,热闹猴岛,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铸钱炉,和尚们殿前顶礼膜拜,殿后燃火铸钱,好不忙碌。寺院里的自铸钱当然比不上国家正规钱监出的钱,所以元朝传世的供养钱大都铸作粗糙,文字草率,且比一般铜钱小。但传世不多,皆较罕见。 元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元顺帝妥欢贴睦尔是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几经劫难才登上帝位的。他性情残暴,又荒淫无道,曾诛杀大臣500余人,且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滥印纸钞,此外还强征汴梁、大名等地民夫十五万人,在两万军队的监督下开掘黄河水道。民间流传着一首《醉太平小令》:“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若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这首小令道出了人民对当时“开河、变钞”的愤恨和不满。元未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就是“开河变钞”,主要原因是元顺帝荒淫无道的统治,王室的纷争,权臣误国,而根本原因在于元朝统治者的种族歧视政策,人为地把臣民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敌视和欺压汉人和南人,激起民变。甚至最后有元朝大臣疯狂地提出要把汉人中的“张、王、赵、李、刘”等大姓人杀光的想法。正是在上述的这些原因下,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公元1351年在黄河工地上服役的农民头裹红巾,爆发了红军巾大起义。起义军在韩山童、刘福通的带领下,所向披靡,很快就占领了黄河、长江流域等地区,其它各地方也纷纷响应,形成了一场全国性的反抗。 起义军在与元朝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还进行了经济斗争。起义军所铸的钱币有很多都流传下来了,这些钱币大都铸造精美,铜质优良,钱体厚重,书法水平较高。在元朝以纸币为主要流通手段的情况下,起义军钱币在流通中肯定是要受到欢迎的,因而能够在经济斗争中起到压倒对方的作用。元末的各支重要起义军,都铸有自己的钱币,分别为韩林儿龙风政权的“龙风通宝”,徐寿辉政权的“太平通宝”、“天启通宝”、“天定通宝”,陈友谅政权的“大义通宝”,张士诚政权的“天佑通宝”,以及朱元璋政权的“大中通宝”。其中徐寿辉的“天启通宝”被称为“徐天启”,它同明朝天启年所铸的“明天启”是两种钱币,各其有特点。 3、天佑通宝

“天佑通宝”是由元未农民起军领袖之一的张士诚所建立的政权所铸。张士诚,江苏省泰州人,是元末义军首领,但也是割据势力的头目。早年贩盐为生,在泰州滨海有盐场,他曾是盐船上的船工,也兼作盐贩。元末时期,盐民生活困苦。张士诚也受到富家欺凌,于是在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率盐民起义,杀富豪,焚官舍,以后聚众达数万人。曾一度被元朝派人招安,受封为太尉,他利用与元的关系,称霸一方。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派兵攻打红巾军,杀害了其领袖刘福通,向元朝请授王爵遭到拒绝后,又起兵反元,破泰州、兴化、高邮,建立了政权,自称为诚王,国号为大周,年号天佑,建都高邮。元朝派丞相脱脱集合大军,进攻高邮,张士诚被困了三个月。但因元朝内部斗争,脱脱被罢职,群龙无首,手下军队纷纷离散,张士诚才转败为胜。高邮之战,张士诚虽损兵折将,但他还能以几千人马进攻常熟,接着又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平江(今苏州),附近元兵都纷纷来归降。张士诚进驻平江后,以承天寺为宫室,设立省院、六部、百司,任命大臣,大周政权初具规模。但在后来与朱元璋争霸时,最终不敌,平江被破,他本人也被俘,最后竟自缢而亡。 “天佑通宝”据说是张士诚率部攻下平江城后用承天寺的铜佛铸成的。张士诚的年号,也是受了承天寺的“承天”二字启发而采用的。张士诚铸行的“天佑通宝”沿用了当时的至正钱的形制,边廓齐整,面文楷书,背文用篆书。篆文有“一”、“贰”、“叁”、“五”等记值字样,钱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等。天佑通宝铜钱发红,可能跟用铜佛所铸有关。天佑通宝钱本身发行就少,再加上朱元璋的搜缴销毁,所以传世不多,尤其是背穿上有“贰”字者就更难见了,属极罕见品。 我国历史上帝王年号作“天佑”者还有一个人,是唐朝末期唐昭宗李晔,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就是“天佑”。李晔的年号“右”字左偏旁是“衤”,而不是“亻”,所以有人在鉴定古币时不够细心,把“天佑通宝”当成了唐代钱币,这是错误的。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广大人民不堪忍受残酷的剥削压迫,纷纷揭竿而起。颖州(今安徽阜阳)人刘福通、韩山童率红巾军起义。韩山童不幸被捕,惨遭杀害,但起义军在刘福通的带领下很快发展到了十余万人。后来刘福通奉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国号大宋(史称韩宋),改元龙凤。韩林儿称帝下诏曰:“虎贲三千,直捣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天下。”“龙凤”体现了他们反元复宋的宏大志愿。“龙凤通宝”铸于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该钱铜料赤黄,灿灿如金,钱文秀美,制作精致。钱分小平、折二、折三等。小平钱钱径2.5厘米左右,折三钱直径大约3.3厘米,体态浑厚,作工优精,清代张端木称其“字文遒美,铜质如黄金”。韩林儿的大宋政权存在时间较短,前后不足十年。起义军初期发展迅猛,江淮流域的红巾军尽归大宋政权。但经过血战,红巾军终于不敌元朝军队的疯狂反扑,公元1363年,一度归降元朝的张士诚攻打大宋政权,刘福通战死,韩林儿被朱元璋救走,大宋政权亡。公元1366年,朱元璋命令部将瘳永忠迎接韩林儿赴应天,船行至瓜步(今江苏六合县东南)时沉于江中,韩林儿死。韩林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红巾军坚持战斗十余年,从根本上动摇了元王朝,也为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政权奠定了基础。 4、大义通宝

陈友谅是湖北人,生于公元1320年,出身渔家,粗通文字,曾在官府内混事。后进入起义军队伍,投身徐寿辉帐下,在徐寿辉部将倪文俊的手下任职。倪为元朝高官厚禄诱惑所动,意欲杀徐寿辉讨爵位。而陈友谅乘机将倪杀死,并将倪文俊的部队收编归已,自称为平章政事,从此徐寿辉受制于陈,但也无可奈何。至正十八年,陈友谅率领义军连克城池。至正十九年,陈友谅以江州为都城,专权用事,欲胁迫徐寿辉,徐不肯就范,想惩处他,陈友谅恐与徐寿辉公开闹翻对自己不利,就假意请徐来江州,当徐寿辉至江州时,陈友谅伏兵于城西,杀徐寿辉辉措手不及,全歼了徐部。徐寿辉误入圈套,成为傀儡,陈友谅挟徐称汉王。到了第二年,索性杀了徐寿辉,自立为汉帝,并改元大义。“大义通宝”就是在徐寿辉杀陈友谅后铸的。“大义不义”的陈友谅为求成功不惜杀害战友。至正二十三年,朱元境与陈友谅鄱阳湖决战,陈友谅战败,在湖口突围时被乱箭射死了。 “大义通宝”是在大义元年(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时所铸。该钱小平、折二、折三,钱文为楷书,钱背无文。此钱铜色发红,铸作一般,铸量较多,传世也较多。5、大中通宝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时铸过“洪武通宝”,但其实朱元璋铸行的第一种钱是他在元末称雄时铸造的“大中通宝”,我们把它放在这里介绍。 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今安徽省风阳东)人,少年时家境贫寒,为富人家放牧。17岁那年父母兄长相继死于饥荒和疾病,为了活命,他出家当了和尚。过了三年,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加入起义军后,由于他英勇善战,屡建奇功,颇得郭子兴的赏识,郭子兴还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在韩林儿称帝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升为副元帅。龙凤二年,他率起义军攻占了金陵(今江苏南京),称为吴国公,并且确立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招兵买马,养精蓄锐,招集了一批谋臣武将,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后来,朱元璋经过“鄱阳湖”一战,消灭了陈友谅,次年称吴王。接着再灭张士诚,随后方国珍等归降,同年再攻取了广东、福建,坐拥了半壁江山。紧接着,他就开始了北伐。朱元璋确有统帅之才。公元1367年,命大将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率领25万大军攻占山东,后乘胜追击,一举攻下元大都。元顺帝眼见大势已去,仓惶北逃,大明江山就此初定。 大中通宝是朱元璋在称吴国公时所铸。当时朱元璋一路取金陵,得皖南等地,并有江西、浙江等地,东南局势渐稳,遂于金陵设宝源局,铸大中通宝。大中通宝分五等,有小平、折二、折三、当五及当十。明朝建立以后,仍铸行大中通宝钱,背文加铸。“北平”、“福”等地名,但已不能算元末起义军钱币了

十二、明朝钱币

明朝使用铜钱、白银和纸币。明初钱币与纸币并行。中叶曾一度停止铸钱,专用纸币。后因纸币贬值,不得已复铸铜钱。不久,铸钱又趋泛滥,只能以白银交易。白银则始终是明代重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大小通宝:此为明太祖即位前于元代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铸。背面有“钱数”及“两数”,每四百文为一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这种“称两制”仿自元钱。

十三、清朝钱币

清朝自从努尔哈赤称国号为金于东北,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溥仪退位,共有295年。 早期满族长居在东北长白山地区,世代以畜牧渔猎为生,并与当地从事农耕的汉人相处融洽,这时努尔哈赤以祖上十三副遣甲起兵,通过不断的兼并争斗,势力遂渐强大,终于统一了满族各个部落,并于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称天命汗。 并铸行钱币,共有满文,汉文两种,满文钱面文译作“天命汗钱”,此钱依老满文写成,读法由穿左读起,至穿右,再上下读。方孔圆钱型,仿明小平钱,铜色赤暗,铸工较劣。汉文钱“天命通宝”与“天命汗钱”同时开铸,钱文直读,钱背无文,书法较差。由于当时满人多不用钱,得到钱后,大多用作装饰品,佩戴于衣帽之上,袍襟之前,据说可避刀枪,以至后代铸钱时,分发给士兵佩带,直到顺治,康熙时仍有这种情况。后金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子爱新觉罗·皇太极在其他几位贝勒的公推下于九月登上汗位,改元天聪元年铸行满文钱“天聪汗钱”,依老满文写法,背文仿明“天启通宝”大钱,在背穿上或穿左铸满文“十”字,穿右书一两。有粗字,细字二种,此钱传世不多,较为罕见,而其中以细字者最少,为极罕见品。当时满清所管辖的满蒙部落,大都不用钱,而是以畜牧多少计算财富的,市场上也以物易物,有钱也视同玩物。使用钱的大都是从华北一带移居到关外的汉族农民,也是以耕地为生的,用钱也不迫切。努尔哈赤父子战领辽东后,这些汉人被满族贵族归为佃农或成为奴役,钱的使用更无关轻重。其实迫切需要钱的是商人,但他们人数上不多,经营上也不受满人重视,所以“天命”“天聪”两代铸钱,政治上的作用要远大于经济上的需要,所以数量少,流传不广,是正常的。

一串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在清军刚入关时,充许明钱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为合金,称之为“黄铜”,一千铜钱称为一串,年铸一万二千串称为一卯即每开一期的额定数称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铸数称为“加卯”。顺治钱制形式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在钱币界享有盛誉的“顺治五式”。一是仿明朝钱式,面文“顺治通宝”,皆为光背无文。采用这种形式,主要是适应关内群众的需要,也便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 二是仿会昌开元钱制,钱背文纪地纪局。如“户”“工”为宝泉、宝源泉两局所铸。其它有“临、宣、延、原、西、同、荆、河、昌、宁、浙、东、福、阳、襄、江、蓟、广、陕、云”等。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八年钱重改为一钱二分五厘。清朝初期制钱重量不断变化,顺治通宝钱汉字钱的大小轻重差异较大。有的钱局开铸时间短,开铸不久即停铸,所以有的记局记地钱数量很少,其中“延”、“宣”、“蓟”,存世甚少,极为罕见。三是权钱钱也叫一厘式钱,即在背面除有局名外,穿左边铸有“一厘”二字,比前一种少了“延、西、荆、襄、云、五局”,“一厘”是指权银,一文铜钱折银一厘,一千文铜钱值银一两,此钱从顺治十年时铸行,到十七年停铸。各局所铸不尽相同,大小轻重有变化。四是满文钱,面文为“顺治通宝”汉文,背文则用新满文,穿左右满文为“宝泉”或宝源,规定每钱重一钱二分顺治十四年因停外省铸钱,因此仅在北京铸行。 五是满汉文钱,面文“顺治通宝”汉文,背文纪局名改为穿左为满文钱局名,穿右为汉文钱局名,顺治十七年,户部商议决定重开各省钱局,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它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共有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此种钱式制作较好。铸量最多,存世也较多。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清世祖去世,康熙帝继位。只保留户部宝泉局和江南省江宁局铸“康熙通宝”制钱,其余各局停铸。后于康熙六年各省恢复铸行,此后又相继停铸行。康熙通宝钱铸行时间长达六十年,铸量较多,但版本较简单,北京宝源,宝泉两局沿“顺治通宝”满文钱式,背文满文,其它各地钱局所铸,背文满汉文局名各一字,民间为方便记忆把这钱钱局名串成了一首诗“同福临同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此外还有“巩”、“西”两种,但数量不多,要收集全不易。康熙通宝钱有大小两种,重量也有变化,起初每文重一钱四分,康熙二十三年减为一钱,四十一年时又改回一钱四分,并规定每千文兑银一两。同时推出一种轻钱,每文重七分,千文兑银七钱。促使铜钱重量不断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要维持一个铜钱兑换一两白银的规定,此规定创于元朝,经明朝,民间已习惯,到了清初时,因为每年白银输入量增加,银价下降,同时铜产量浙减,而铜价不断上涨,钱价因此增高,一般老百姓的收入因钱价上涨而相对减少,购买力同时下降,生活成为问题。政(蟹)府也因为这些原因要竭力平抑钱价,使老百姓的购买力提高,解决生活问题,使社会稳定。二是对付私铸,顺治康熙两朝,因内战不断,铜的生产运输都成问题,民间缺铜,供不应求,销钱为器是有利可图的,政(蟹)府虽一再规定严禁,但因有利诱,仍有铤而走险之人,每年毁于私铸的数以万计,影响很坏,而私铸情况就更严重了。清政(蟹)府虽用严刑厉法对之,但仍未收到好的效果。于是政(蟹)府一方面严令二品以下官员不得私藏铜器,各寺庙不得铸造铜像及法器,同时增加钱的重量,使私商无利可图。又铸造轻钱,使老百姓方便周转流通。到了康熙中后期,虽然表面上太平盛世,但因为人口增长加速,生产增加则有限,物价无法降低,农民一年的收入,只能免强温饱而已,但凡遇到天灾人祸,便难以维持,康熙帝本人也因此常自嘲:“康则康矣,熙则未必”,生产上不能增加,社会财富便不能增加,仅仅依靠平抑物价等手段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当时的清政(蟹)府只能做到这一点,只能用增加减少钱的重量以抵制私铸。 “康熙通宝”满文钱式中有十二地支套钱,为福建省造,现存世有“子、丑、寅、巳、未、申、酉、戌”八种。此外康熙通宝钱中有一种异品,后人称为“罗汉钱”。此钱比通常的“康熙通宝”略小,为京师宝泉局造,此钱“熙”字有异笔,钱铜色金黄,铸作精良。关于此钱传说很多,一是说因为康熙年间西部边境发生叛乱,朝廷派大将年羹尧前去平定。因军响难以为继,正一筹莫展时,有一寺院僧侣主动献出寺内所有铜器和十八尊金身罗汉以作铸钱用。年大将军因此感动,命铸钱时故意留了点“小秘密”,以便日后回收重塑佛像,但事情泄露,也就无法回收了。另一说是在康熙六十大寿时,户部宝泉局用金罗汉铸钱,并将这种钱放在寺庙罗汉的腹内充做佛赃,在皇帝寿辰时分赠给各级官员以作纪念,等等。康熙在位六十一年,货币发行量很大,所以“康熙通宝”传世较多。 康熙于公元1772年去世,清世宗雍正即位。雍正帝即位后,仍以杜绝私铸,平抑物价入手,防止白银外流,实行铜钱紧缩政策。于雍正元年铸行“雍正通宝”,沿康熙四十一年制,钱重一钱四分,力求精美标准,大小分二类,大钱与“康熙通宝”大钱相仿,小钱直径2.4厘米,当时全国共有二十多个钱局,都是康熙时局,雍正规定一省只设一个钱局,于四年时,改山西局为宝晋局,山东局为宝济局,台湾省局为宝台局等等。九年时又在江南增设了江宁宝安局,在西南分别设立了四川宝川局,贵州宝黔局,湖北宝武局等,又停撤了临、清、宣府、蓟、同、等局,一省一局的政策最终得以实现,私铸情况也有减少,后来西北战事扩大,西南边铸也发生叛乱,战事频起,雍正十一年时,再次实行铜钱减重,变为每文一钱二分,后清朝百余年制钱重量要求没有变化。顺治通宝钱背文格式,一律按照前朝宝泉、宝源泉钱式,背文穿左为满文“宝”字,穿右为满文钱局名,其中“川、桂、陕、福、台”等,极少见到。由于雍正帝钱法严谨,私铸较少,所以雍正通宝制钱上都边阔字正,形态工整。 雍正帝于雍正十七年死于热河行宫,清高宗即位,改元乾隆。铸行“乾隆通宝”要求仍重一钱二分,该钱书法铸工都比雍正时更为精美。最初清政(蟹)府仍继续执行通货紧缩的政策。钱局较雍正时有所增减,首先在乾隆四年,停了宝河、宝巩、宝济三局,于乾隆五年时开宝福局,七年开宝桂局,十年开宝直局。乾隆朝以前的制钱不加锡,以铜、铅、锌配制,称之为“黄钱”,在乾隆五年规定在铸钱铜料之中加百分之二的锡,称为“青钱”。官方说是为杜绝私钱,实则无异于减重。“乾隆通宝”版式很多,钱文方面京局的多用宋体宝浙局多用楷书,宝陕、宝顺两局用隶书,但大多数地方钱局用宋体。乾隆四十年时,私铸情况日盛,各省官员出现盗铸,政(蟹)府对此无计可施,加上云南铜产量逐年递减,导致铜价飞涨,铸钱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清政(蟹)府继而又采取了通货紧缩政策,先后停铸了宝直、大理、广西、临安等局,同时鼓励商人从海外进口铜材。但是这些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私铸虽有所减少,但官钱不见增加,民间交易缺钱,就出现了使用古钱的现象。到了乾隆五十年后,又相继开了宝直等局,同时放宽了铸钱的标准,所以导致乾隆后期制钱的质量参差不齐,大不如初的情况。此外在乾隆朝时期在新疆出了“乾隆通宝”红钱,是以新疆产铜为原料,在新疆地区铸行的,此后各朝均有铸行。 公元1796年,高宗让位,仁宗登基,改元嘉庆,嘉庆年间,清政(蟹)府允许百姓使用白银,并且再次整顿钱制,增加铸造量,铸行“嘉庆通宝”,最初所铸力求工整美观,钱重一钱二分,面文仍用宋体,背文为满文局名。但有背文于穿左用草书,穿左用楷书,有“福、寿、康、宁、桂”也有穿右为满文“宝”字,穿右为楷书“福、寿、康、宁”连在一起为一种吉语,是钱局为吉庆所铸之钱,也叫“吉语钱”,参与流通。在嘉庆年间,由于政(蟹)府开支加大,官炉偷工减料,各地方钱局所铸制钱质量下降,造成有的文字不清,钱重减轻,钱体减小,钱质低劣,等等,民间把这种制钱称为“局私钱”以至到嘉庆末年,朝廷对此束手无策,下旨允许缺铜的钱局自行停铸,如要继续出钱,必须足重一钱二分,否则罪其省府。因此各省纷纷停铸。市面上的铜钱有所减少,使得物价也跟着下跌了。 从顺治到嘉庆是清朝的盛世期,社会生产较稳定,在钱制上是明朝的延续,在发行制度上较前朝更加健全一些,所有皆为小平钱,有利于流通。 公元1802 年,清宣宗继位,改元道光,铸行“道光通宝”,钱制沿乾隆,嘉庆成例,道光年间,因为鸦片的非法输入日渐严重,白银外流加大,日甚一日,银价上涨,以往千银兑白银一两的情况不能维持了,道光二十五年御史刘良驹奏称:“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几及两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银贵钱贱,铜钱购买力下降,政(蟹)府是赔本铸钱。西南各省钱局不断减重,由一钱两分,减为七八分,民间私铸钱更是减轻到三四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银价暴涨,各省钱局发生严重亏损,纷纷停铸。到道光末年,只剩下京师两局,宝云、宝浙等几局出钱,宝川、宝直、宝黔仍属私铸,是地方官员与钱局人员勾结铸造。因而“道光通宝”制钱大小轻重不一,比较正规的在2.2厘米左右,轻小的就不一了,且相当普遍。

清朝钱局

宝泉局:顺治元年开铸,至宣统二年底裁撒。宝源局:顺治元年冬开铸,光绪三十一年停办。延绥镇局:顺治二年开铸,顺治五年裁撒,因而“延”字币绝少。荆州镇局:顺治三年开,顺治八年停办,背“荆”字币尤少。襄阳镇局:顺治七年开,顺治八年停办,背“襄”。密云镇局:顺治二年五月开,康熙十年停办。宣府镇局:顺治元年十一月开,顺治八年停,十年复开,十开年又开铸背满汉文“宣”字 钱。康熙元年铸满汉文“宣”字钱,旋停。六年复开,十年撤局。临清镇局:顺治二年五月开铸,八年十月旋停,十七年复开,钱背铸满汉文“临”字。康熙元年复开,旋停,六年又开,十四年撤局。巩昌府局:康熙六年开,不久停。雍正五年迁到兰州改名宝巩局,七年又停。咸丰五年重设,至同治三年废止,因此,除乾隆、嘉庆外,历朝“巩”字钱均少,南昌康熙宝巩更少。

古钱币作伪方法

1、翻砂法即利用古钱本身或用木质、骨质或软石等材料雕成古钱的模型, 用来翻砂伪铸古钱的方法。

2、改刻法 即利用较厚且价值不高的旧钱币,将其原有的钱文, 背文磨去,改刻成与其大小相近的稀有钱币。

3、挖补法 将昔通旧钱的文字挖去一半或全部,再取另一钱的文字或另用铜片打成文字来补贴上去,伪造成珍稀钱币的方法。

4、拼合法 将两个普通旧钱各磨去一半,拼成珍稀的合面,合背钱或对半磨拼成稀少的重文钱,如将两枚五铢钱对半磨去另一半制成“铢铢”或“五五”。

5、打制拼合法 将两块薄铜片分别打制成钱的面文和背文.合在一起制成伪钱。

6、做锈法 伪钱的形制伪造成功后,还必须对伪钱作色,才能逼真。 色泽伪造具体表现为: 伪造铜锈:古钱的锈主要有绿锈、红锈.蓝锈。红绿锈、红蓝锈。伪造这些锈色主要有埋土、浸酸.涂色等方法。埋土就是将伪造的钱币埋入土中,经过数年取出。浸酸是指将浸过盐酸或醋酸的伪钱,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涂色是胶水或松香调以绿色粉末,涂在伪钱上。或用有色瓷漆涂上伪钱,以上几种方法都能产生各色铜锈。 7、伪造传世古色: 历代流传下来的铜钱并没有铜锈,但有一种黑褐色的传世古色,伪造这种颜色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伪钱用火先烧, 然后用水快速冷却,钱的表面使有一层黑色; 另一种是将伪钱用醋酸浸数日,钱上便显黑色。

(1).沾:将铜锈沾在伪品上,看上去与真钱币极为相似;也有的用东北地区生产的黏合剂,直接涂于伪钱币上。这两种做假手段最怕热水烫。

(2).浸:将钱币浸入食醋中,可产生一层薄锈,此法多用于清代钱币,但颜色都较浅。

(3).涂:用松香粉末和胶水拌以红绿颜料涂在钱币上,可做红绿锈色,但锈色都不如真品晶莹,较易识别。(4).酸蚀:有更“高明”的做假者,用强酸拌土,将伪品裹入其中,放入花盆中经常保持湿润,让其自然生锈,待其锈结成块再用力将其砸开。这种伪古币用热水久煮才能识别。

(5).煅烧:取宋钱入炉中煅烧,取出后得到红锈,再以盐酸或醋酸相浸,入土一年半载,经常使之潮湿,便可产生红绿相间的锈色,颇似年代久远的出土钱币。这种伪古币也可用热水久煮识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