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工作进行时】开化:做好乡贤回归文章 助力乡村共同富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叶檀财经创始人 【新乡贤工作进行时】开化:做好乡贤回归文章 助力乡村共同富裕

【新乡贤工作进行时】开化:做好乡贤回归文章 助力乡村共同富裕

2024-01-29 09: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0月18日,在素有“江南布达拉宫”之称的开化县长虹乡海拔600多米的台回山上,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对夯土屋进行装修,这个由开化知名乡贤、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周东红投资、设计的高端民宿共有12幢,首批装修5幢,一期民宿将于明年对外营业。

周东红的老家在开化县中村乡,他发挥专业优势,踊跃参与家乡建设,东坑口美丽乡村、长虹库坑红色教育基地、下淤未来乡村、源头里历史文化景区……开化的许多未来乡村、文旅项目都留下了他的辛勤汗水。2020年10月,周东红被聘为开化县“全域旅游宣传推广大使”。“每隔两个星期,我就要回去一趟,走走看看,不止是帮促,更是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家乡。”周东红说。

周东红的举动是开化众多寓外乡贤积极反哺家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开化县以开商、开贤、开化人“三回归”工程为抓手,通过营造氛围、完善机制、打造环境,打通“金燕”归巢之路,为乡贤助力乡村振兴提供要素保障。

乡贤、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周东红(右)在台回山高端民宿改造现场进行指导。

开展联络联谊 营造回归氛围

开化县深化实施党政领导联系服务人才、商会制度和服务乡贤“六个一”制度,更好地引导、鼓励优秀开商乡贤投身到家乡建设的大潮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头挂联重点乡贤、重点商会,率先垂范。该县建立健全乡贤联络联谊机制,纳入考核重点内容,对收录的4000余名乡贤全部落实干部负责,压实属地管理,实现县、乡、村三级联系全覆盖。同时,讲好乡贤故事,发掘、整理乡贤文化资料,编印乡贤文化系列读本,广泛传播乡贤文化。每年编印《开化人》杂志,在本地媒体上开辟“天南地北开化人”专栏,宣传在外开商的创业事迹和创新成果,讲好乡贤故事,营造全县上下关心、支持“三回归”的良好氛围。

2018、2020年,开化县两次召开开化人发展大会,共谋发展大计,成效显著,好评如潮。尤其是第二届开化人发展大会,邀请近500名开化乡贤齐聚一堂,集中签约18个项目,签约金额达105.97亿。2020年,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作家、叶檀财经创始人、华鑫股份首席经济学家、开化籍知名乡贤叶檀率领团队到家乡开化考察并参加开化人发展大会,与四方乡贤一同共谋发展、共话未来。开化县委书记鲁霞光带队赴上海走访考察“叶檀财经”,就产业转型、数字经济发展等内容开展深入交流,并签订开化县政府与叶檀财经战略合作协议,聘请叶檀为开化城市形象大使,授予叶檀财经工作室为开化·上海招商工作联络站。近日,由叶檀博士为家乡浙江开化代言的宣传片正式上线。“能够为家乡推广、发展尽微薄之力,感到十分高兴,希望家乡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叶檀深情地说。

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作家、叶檀财经创始人、华鑫股份首席经济学家、开化籍知名乡贤叶檀回开化考察。

搭建交流平台 完善回归机制

开化县立足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国民休闲旅游上海推介周等系列活动,努力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乡镇、村依托大会、地方民俗文化节日纷纷召开乡贤联谊会,把乡贤、乡情融入地方、融入民心。成功打造首批市级“南孔乡贤馆”——中村记忆,同时结合党派楼谋划建设县级乡贤馆,全县15个乡镇全部建起了“乡贤工作室”,36个重点村建立乡贤议事厅,乡贤馆成为了“乡贤之家”。同时,以乡贤组织阵地建设为载体,建立乡贤议事厅、乡贤工作室、乡贤馆,厚植乡贤文化,形成学乡贤、颂乡贤、做乡贤的鲜明导向。在乡贤议事厅里,乡贤、党员干部、网格员齐聚一堂,对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发展畅所欲言,出谋划策。

该县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服务机制,加快实施人才新政,筹建高层次人才联谊中心,加快地区之间的科技创新合作。定期举办新春乡贤团拜会,坚持“线上线下”多渠道联系,激发乡贤热情,为开化把脉问诊、献计献策。利用新媒体平台载体推送开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投资环境和招商政策、人才政策,密切乡贤与家乡的联系。

打造回归环境 助推共同富裕

开化县积极完善产业扶持、企业减负等务实管用的降本增效新政,研究出台更加符合乡贤实际需求的回归政策。探索建立办实事解难事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定期开展爱乡楷模、荣誉市民、创业创新“双十佳”评选,树立典范,传递正能量,提升乡贤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一系列的举措,激发了乡贤回乡创业、反哺家乡的热情。

苏庄镇乡贤余学兵原来一直在杭州创业,后来创办联众公司,将乡村旅游业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不断探索乡村建设新模式,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事业做得风生水起。2019年,他回乡考察,投资数千万元对中村乡西畈村大源头自然村30余栋传统民居进行改造,建立源头里历史文化景区,今年10月1日景区对外开放以来,游客络绎不绝。余学兵此举不仅使走向“消亡”的古村落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还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每年可为村集体和村民增加收入25万元左右,10余个村民在景区上班,在家门口赚钱。今年60岁的张荣英原来在县城打工,辛辛苦苦一个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自从到源头里历史文化景区食堂当厨师后,每月可以拿到4000多元。她高兴地说:“像我这个年龄,县城许多单位都不接纳了,没想到在家门口还可以就业。”

中村乡源头里

(供稿:开化县委统战部)

原标题:《【新乡贤工作进行时】开化:做好乡贤回归文章 助力乡村共同富裕》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