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香港和台湾用的都是繁体字,却有这么多区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台湾和香港繁体字的区别 「文化」香港和台湾用的都是繁体字,却有这么多区别!

「文化」香港和台湾用的都是繁体字,却有这么多区别!

2024-06-28 22: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港版:爲 台版:為

港、台的这两个繁体“为”,本意上啥区别也没有,但显然港版的“爲”要比台版的“為”更加古老。

因为“爲”头上的爪是从甲骨文、西周金文以及小篆转化而来的,而“為”则是由隶书和楷书简化而来。

港版:着 台版:著

当“着”表示助词“着(zhe)”及穿着的“着(zhuó)”时,台湾同胞一致写成“著”,香港与大陆一致。

港版:牀 台版:床

这个“床”字繁体,台版的“床”终于是我们认识的床了,可港版的就不同了,《说文》: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爿( pán)声。字亦作床。

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追古溯源,所以港版的床则写作古人吃喝拉撒都窝在其上的“牀”。

港版:裏 台版:裡

这个“裏”很容易跟“包裹”的“裹”混掉,但其实仔细拆分一下可以看出来,这个字是“里”在“衣”中的一个上中下结构,而“裡”则是“左衣右里”的左右结构,而且两结构是不能拆分的,看起来可能更符合我们常见字的造字原则。

港版:綫 台版:線

《说文》中说:綫,缕也。《周礼》下面批《注》曰:線,缕也。都是“缕”,都是“线”,都是一个意思,只不过字形不一样,互为异体字罢了。

港版:麪 台版:麵

当“面”作面粉小麦粉玉米粉各种粉时,香港用“麪”,台湾写“麵”,俩字,眼熟的各占一半,那咱就来说说眼熟的这一半。

香港的这一半用得是“丏”,读“miǎn”,“遮蔽”的意思,乍一看跟“丐”长得挺像的。而台湾选择用“面”代替“丏”。

港版:鈎 台版:鉤

“钩”,顾名思义,就是挂东西的挂钩,港版繁体的“鈎”就很容易理解了,里面的构造“厶”十分形象,就是个象形符号,而台版“鉤”里面是个小“口”。

港版:衹 台版:只

在唐宋之前,“只”还仅写作“衹”,唐宋之后,大多就简写成“只”了,并且流传至今。而香港,一直坚持用“衹”。

港版:羣 台版:群

古文字当中很多字喜欢组合成“上下结构”,有时候我们看一些字很复杂,其实拆分一下结构再把他们重新组装就会发现,诶!眼熟!比如说这个“羣”。《五经文字》曾曰过:羣,俗作群。

港版:醖 台版:醞

俗话说得好,喝酒误事儿,所以关于“酝”的繁体字,我们就不谈关于酒的“酉”了,只来说说“昷”,《集韵》说:,隶省作昷;《说文》亦说:,仁也。从皿,以食囚也。

综合以上也是说,“醖”同“醞”,都是“酝”就得“酝”,只不过香港喜欢用带“日”的,台湾喜欢带“囚”的。

港版:才 台版:纔

其实台湾以前管这个字一直写作“纔”的,不过现在已经流行写作“才 ”了,终于和大陆及香港看齐了!

港版:峯 台版:峰

这个“峯”字,跟上文的“羣”一样,也是上下结构,比如我们香港非常有名的TVB演员林峯。

港版:衞 台版:衛

一个“卫”字到了台湾和香港立马成了双生子,不过双生子也是有一丢丢不同滴。比如看到字里含有人民币的“币”,那必定是港版的“卫”。

虽然港台两地都用繁体字,但写法上还是存在着某些细微的差异,对于不熟悉繁体字的人来说,可能根本还没发现过这个问题。

不过,多数情况下,这些差异并无孰优孰劣、孰是孰非之分,只是习惯用法使然,或是正字和异体字的区别。当然,官方确认的字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字也不一定相同。

你还知道哪些港台繁体字的区别呢?欢迎分享你的发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