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刚:改革开放与两岸关系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台企高层都是台湾人吗知乎 吴明刚:改革开放与两岸关系发展

吴明刚:改革开放与两岸关系发展

2024-07-18 08: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被西洋的坚船利炮轰开的,而是中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动战略抉择。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中国发展大潮汹涌澎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歌猛进的40年,同时也是和平统一祖国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实践的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的引领下,新时代对台工作呈现出新气象、新作为,两岸关系在跌宕起伏的和平发展中克难前行,在融合发展中推进和平统一进程。

  一、两岸关系问题是改革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两岸关系问题,通常也称台湾问题或台海问题,具有历史性、全局性、复杂性、敏感性等特点,攸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关乎国家的安全,涉及内政外交诸多方面,是对中国共产党治理新中国的一大挑战和考验。

  新中国成立后,历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始终从全民族发展的高度来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方向,把实现祖国统一作为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重任之一,将它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并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党代会,中共八大把“实现国家工业化”“完成解放台湾的任务”“维护世界和平”[1],作为党和人民建设新中国的三大任务,并写入新修改的党章[2]。自此,新中国时期召开的历次中共党代会,都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这一历史重任作出与时俱进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要实现这三大历史任务,“我们要为之付出全部智慧和力量”。[3]

  台湾问题兼具国内和国际两个因素。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解决台湾问题,“这里面有军事工作、外交工作、宣传工作、政治工作”[4]。因此,如何看待和处理台湾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决策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为能够顺利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这一历史性转移,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的内政外交等大政方针进行了一系列相应的调整,其中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是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极具历史震撼力的。

  邓小平在运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蓝图中,抓住中美建交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契机,适时地把有关中国统一的最重要的台湾问题提上具体议事日程,把台湾问题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进行谋划,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开创了两岸关系发展新局面。从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到江泽民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从胡锦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到习近平对台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体现了中共领导人的强烈历史担当和巨大政治勇气。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抓对台工作,运筹帷幄,精准施策,推动两岸关系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了更为光明的前景。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创建经济特区为先导展开的。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发挥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作用,其中,厦门经济特区便是因对台战略需要而设立的,“是为了发展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加强对台工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重要部署”[5]。

  可以说,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同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是改革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祖国和平统一”的旋律声中,两岸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克难前行,逐步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

  二、改革开放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改革开放40年来,面对错综复杂而又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台湾问题,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高度重视对台工作,胸怀民族整体利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以我为主、积极作为,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在大陆改革开放大潮的激荡下,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取得新突破,成功实现从分隔对峙到和平发展的历史性转折。这一历史性转折是一步步突破实现的,既有两岸同胞“骨肉天亲”的民间推动,更有大陆改革开放与政策的引导及其所形成的磁吸效应,同时也是两岸政治博弈的结果。2008年,国共两党、两岸双方与两岸同胞一道,共同开创了和平发展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展了中央对台大政方针,从维护好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服从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目标出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把握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形势的发展变化,推动对台工作取得重大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有力引领两岸关系取得突破性、历史性进展。

  其一,在两会协商方面,取得系列重要成果。20世纪90年代初,两岸分别成立了各自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协会与台海基会。1992年11月,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1993年4月举行的“汪辜会谈”,顺应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潮流,开启了两岸高层接触对话和平等协商的先河,体现了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协商促进合作的精神,彰显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协商基础的重要地位,迈出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8年举行的“汪辜会晤”则开启两会政治对话。李登辉、陈水扁大搞“台独”分裂活动,曾致使两会中断协商长达9年之久。2008年6月,两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商谈。2008年至2015年8月,两会先后举行了11次会谈,签署了23项协议,达成多项重要共识。这些成果和共识,拓展了两岸合作领域,丰富了两岸交往内涵,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助力,为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增进了两岸同胞福祉,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

  其二,在两岸经济合作方面,不断扩大深化,取得突破性进展。1987年11月,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随之发展起来。1988年7月7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1994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受到台湾工商界热烈欢迎。2008年5月以来,两岸经济合作最重要的进展,是开始了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的进程。2010年6月,两会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平台,将两岸经济合作推向新阶段。

  其三,在国共两党关系上,建立互信、良性互动。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国共两党的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国民党由一个全国执政党沦为一个区域性的政党,成为台湾地区的重要政党之一,而中国共产党由一个在野的革命政党变为全国性的执政党,并成为唯一合法的中国政府的主导力量。这一历史性的变化,必然对新时期国共关系的发展及其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产生重大影响。从“九二共识”的达成到“汪辜会谈”的举行,从2005年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60年来首次会谈到2015年两岸领导人66年来首次会面,都凝聚着两岸双方深邃的政治智慧。特别是2005年4月,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应邀访问大陆,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进行正式会谈,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确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掀开了两党关系新的一页。从此,国共两党保持高层交往对话,并共同举办了11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其四,在两岸政治关系上,实现了三个层次的历史性突破。第一个层次是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开启。2013年,两岸学者和有关人士在上海共同举办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就两岸政治、军事等相关议题进行广泛探讨。第二个层次是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间建立起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2014年2月、6月,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实现互访,建立起两部门间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迈上新台阶。第三个层次是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面。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巩固和深化,促成两岸领导人会面的时机成熟了。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两岸领导人跨越66年的首次会面,将两岸关系和政治互动提升到新的高度,树立了推进祖国统一进程新的历史坐标。

  纵观两岸交流40年,可谓历经曲折、克难前行,改变了两岸关系的面貌。焕然一新的两岸关系迎来了新的发展起点。

  三、改革开放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大陆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台湾回归祖国、祖国统一的实现,归根到底还是要我们把自己的事情搞好。我们政治上和经济制度上比台湾优越,经济发展上也要比台湾有一定程度的优越,没有这一点不行。四个现代化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我们实现统一的力量就不同了。”[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在发展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谋划对台工作,率先提出并反复宣导“两岸一家亲”理念,丰富了做台湾人民工作的思想内涵,推动两岸关系由和平发展逐步转入以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台湾同胞不仅是机遇的分享者,而且是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

  (一)两岸经济合作水平持续提升

  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既是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两岸经贸交流的动力之源。实践证明,深化经济合作,才能厚植共同利益;密切人民往来,才能融洽同胞感情。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也为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和内涵。两岸民间交流开放之初,大陆以低廉的成本和优惠的政策,为台商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和发展机遇,让众多台资企业在广袤的大陆市场由“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在大陆关键的改革开放时期,台商台资在大陆投资创业不仅给绝大多数台商带来丰厚的收益,而且也为大陆经济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台商对大陆投资协议金额仅次于香港,跃居大陆吸引境外投资的第2位。2008年两岸基本实现“三通”后,两岸贸易实现两个贸易“千亿”美元突破:一是台商到大陆投资协议金额突破1000亿元,二是两岸贸易总额从500多亿元突破1000亿元。约有80000多家台商在大陆投资发展。[7]据大陆海关总署的统计,2016年两岸双边贸易总额是1.1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占同期大陆外贸总值的4.9%。有统计资料说明,在2016年台湾进出口贸易整体衰退的情况下,只有与大陆的贸易还在增长,大陆仍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这一组资料意味着两岸经济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台湾经济、产业对大陆市场的高度依赖。[8]可以说,自20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封闭的大门被打开后,祖国大陆日益成为台湾同胞投资兴业、安居生活的乐土,两岸已发展成为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

  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当前,大陆正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牢牢把握着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大陆又以广阔的内需市场和飞速成长的经济实力,成为台湾经济于困境中二度转型、再创辉煌的新引擎,也为两岸在新的世纪打造新的中华民族经济圈奠定基石。

  (二)两岸社会联系日趋紧密

  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祖国大陆始终是发展两岸关系的真诚推动者、政策主张者。改革开放40年来,大陆方面始终秉持为台胞办好事、办实事的精神,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台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涵盖了便利台湾同胞来往大陆及在大陆居留、就业、就医,提供台湾农民、渔民向大陆销售部分水果、蔬菜、水产品的优惠,扩大两岸农业交流,缓解台资企业投融资困难,以及宣布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方方面面。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为推动和扩大两岸交流合作,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原动力。此外,大陆对台湾同胞越来越友善,不断提出台湾同胞与大陆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这也让台胞台商更愿意留在大陆工作。

  改革开放潮起,两岸学者开始初步接触和交流。台湾一些南音艺术家不顾台湾当局禁令,悄悄来福建等地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暗中来避风的台湾渔民,或绕道来探亲的台胞明显增多。到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探亲前,累计达4万人次。1987年,两岸同胞长达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迅速开启。40年来,两岸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不断扩大和深化,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两岸经济、文化、社会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有力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近年来,每年往返于两岸之间的人员增至近千万人次,两岸开放交流30年来累计达1.23亿人次。两岸交流领域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日益丰富,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交流合作红红火火。两岸贸易额增长120多倍,大陆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和最大岛外投资目的地。上百万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工作生活,有近38万对两岸同胞喜结良缘,步入婚姻殿堂。[9]

  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进一步丰富发展国家统一理论,以“两岸一家亲”“命运与共”“融合发展”为核心要素的“促统路线图”更加清晰。同时根据岛内情况的新变化,既把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把台湾民众作为“同属一中”的公民来看待,实行同等待遇、提供同等便利、建构同等生存发展环境条件,逐步消除历史遗留的差别化待遇,其中尤其是对台湾青年工作作了更加突出的部署要求,持续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为两岸各个领域交流与合作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努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打下良好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两岸贸易额累计超过9600亿美元,两岸人员往来累计超过4500万人次,可以说两岸经济社会各领域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两岸利益交融之深入、人员交往之密切前所未有。[10]2018年2月,国台办、国家发改委等29个部门发布实施《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便是具体贯彻落实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体现。

  四、改革开放巩固和扩大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11]历经4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大陆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为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台湾问题关涉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如何在国际外交领域正确处理两岸关系问题,这是改革开放时期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坚持以一个中国原则处理台湾问题,广泛做国际社会工作,巩固和扩大国际社会的一个中国格局,是改革开放40年来大陆对台方针政策在国际外交领域的重要体现。

  坚持反对和遏制“台独”,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大陆在国际上坚定维护“一个中国”格局,反对台湾方面任何凸显“一中一台”或者“两个中国”的图谋,给台湾当局以沉重打击,为大陆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1999年7月9日,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外交领域开展了强有力的反对“两国论”的斗争。美国、日本等130多个国家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沉重打击了李登辉的嚣张气焰。2000年5月以来,陈水扁当局推动“宪政”“入联公投”等“台独”活动,严重危害台海乃至亚太地区和平稳定,遭到国际社会反对。美国、欧盟、日本及国际社会纷纷对陈水扁破坏台海地区和平稳定表示反对和谴责。2016年5月20日以来,祖国大陆对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进行了有力的舆论斗争,在外交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收获。

  在敦促有关国家妥善处理涉台问题方面,一是坚持以一个中国原则处理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挫败民进党当局企图回避一个中国原则、绕开两岸协商来拓展“国际空间”的图谋。两岸交流交往以来,两岸双方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务实协商,就台湾以适当名义参与世界卫生大会、国际民航组织大会作了合情合理安排。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使得相关安排难以为继。台湾方面参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世界卫生大会(WHA)等相关国际组织活动接连碰壁。二是坚决反对与我建交国同台湾提升实质关系,坚决反对台湾与我建交国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和军事联系,敦促有关国家妥善处理涉台问题,纠正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言行,向国际社会宣示我捍卫核心利益的坚定立场。随着中国大陆发展壮大和国际影响力提高,越来越多台湾所谓“邦交国”对一个中国原则有了清醒认识,弃台就我,搭上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快车。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邦交国”总数长期维持在25—30个。在1992年、1998年,韩国和南非分别同台湾“断交”后,台湾“邦交国”中再没有地区性大国。1969年台当局有68个“邦交国”,1988年降到24个之后,即止跌回升至1997年的30个。进入新世纪以来,陈水扁、蔡英文为首的民进党两度执政之后,由于大陆崛起外加两岸关系紧张而低迷,台当局“邦交国”数目一路下滑到2018年4月的19个。这充分表明“一个中国”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五、结语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12]。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两岸关系。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两岸开放交流、和平发展不断拓展推进的40年。40年来,祖国大陆对台大政方针政策的特点:一是鲜明的原则坚定性,二是与时俱进的灵活性。鲜明的原则坚定性主要体现在:祖国大陆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立场坚定,原则分明;始终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为台海谋和平,为民众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与时俱进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灵活处变,对台方针政策符合两岸关系发展实际和两岸民众需求,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

  改革开放4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断应对两岸关系矛盾甚至是越来越艰巨的两岸关系矛盾并予以有效化解的历史。改革开放40年来跌宕起伏的两岸关系发展表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取决于两大条件,一个是国内条件,一个是国际条件。国内条件方面,台湾问题的解决是两岸综合实力较量的过程,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自身发展进步。改革开放4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表明:两岸同胞始终是两岸关系历史的创造者、实践者;祖国大陆始终是发展两岸关系的真诚推动者、政策主张者;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两岸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梦是两岸共同的梦;国际条件方面,美国因素也是对台湾问题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台湾作为美国从遏制祖国大陆的桥头堡到战略棋子,从棋子到弃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关键是看祖国大陆综合国力上升快慢并超过美国。也就是说,不管是国内因素还是国际因素,最根本的是我们自身的发展进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我们要保持自身发展势头,同时采取正确政策措施做好台湾工作。”[13]“台湾的前途系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的福祉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强盛。”“两岸关系发展、台湾同胞前途系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岸同胞都是民族复兴的参与者、推动者、获益者。”[14]

  中国发展迈入新时代,对台工作开启新征程。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继承发展了中央对台大政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思考解决台湾问题、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上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形势下做好对台工作的根本指引和基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新时代对台工作的主要任务明确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为新时代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者为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研究员)

  [1]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1956年9月26日)》,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编:《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22—823页。

  [2]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1956年9月26日)》,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编:《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22—823页。

  [3]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11月17日)》,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7页。

  [4]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8页。

  [5] 《厦门的对台工作》,参见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厦门地方史专题研究(社会主义时期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365页。

  [6]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页。

  [7] 陈星:《两岸交流曲折前行的历程说明民心所向》,《台声》2017年第23期。

  [8] 李振广:《两岸交流助推两岸经济发展》,《台声》2017年第23期。

  [9] 张志军:《在“两岸关系30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的致辞》,《两岸关系》2017年第11期。

  [10] 《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引领新时代对台工作》,《求是》2018年第6期。

  [11]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4/10/c_1122659873.htm。

  [1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62页。

  [13] 《习近平:决定两岸关系走向关键是大陆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3月5日。

  [14] 《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的谈话》,《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