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式奶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可以加在奶茶里的小料列表 泰式奶茶

泰式奶茶

2023-05-10 14: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泰式奶茶

泰式奶茶在泰語中称为泰茶(泰語:ชาไทย 发音:[t͡ɕʰāː tʰāj],皇家轉寫:cha thai)即是具泰国风格的奶茶,其茶叶是来自泰北茶树或是锡兰红茶,可作冷饮或热饮。泰式冻奶茶在泰语中称为冰茶(ชาเย็น cha yen)。

泰式奶茶在世界各地的泰国料理餐厅中普遍提供[1]。

除了奶茶,泰国料理体系中传统的草药茶、乌龙茶亦称为泰茶[2]。泰国乌龙茶中亦会加入姜、柠檬草和芹菜[3]。

目录 1 原料 2 品类 2.1 冻饮 2.2 热饮 3 制作 3.1 泰式奶茶製作法[4] 3.2 泰式奶茶煮法[4] 4 参见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链接 原料[编辑]

制作泰式奶茶使用浓烈的锡兰红茶,或是泰北栽培的阿萨姆红茶(泰北方言中称为ใบเมี่ยง bai miang,意为茶树),并加入食糖和炼乳,常冰镇饮用。

在饮用前亦可倒入淡奶、椰浆或全乳调味或调色,及加入碎冰降温。泰国餐厅中经常用高脚杯盛放奶茶,但泰国的街头和摊位出售的奶茶常常用塑料袋或塑料杯盛放。亦有小贩将之制作成奶昔。

亦可加入木薯珍珠,成为泰式珍珠奶茶。

品类[编辑] 冻饮[编辑] 冰黑茶(ชาดำเย็น, cha dam yen, [t͡ɕʰāː dām jēn]):不加奶,仅加食糖,类似于传统印度茶饮的做法 柠檬茶(ชามะนาว, cha manao, [t͡ɕʰāː mā.nāːw]):不加奶,加食糖和柠檬片,亦可加薄荷 热饮[编辑]

泰国人习惯在早餐时饮用热奶茶,并搭配油条(泰语称白糖粿,ปาท่องโก๋ pathongko)。

热茶(ชาร้อน, cha ron, [t͡ɕʰāː rɔ́ːn]) 热黑茶(ชาดำร้อน, cha dam ron, [t͡ɕʰāː dām rɔ́ːn]):不加奶,仅加食糖 制作[编辑] 泰式奶茶製作法[4][编辑] 先沖泡茶葉,以一杯茶葉比四杯水的比例沖泡。 以換杯濾茶的方式,也就是像拉茶一樣將茶水反覆到回兩個不同的杯子,之後濾掉茶葉,如果想要讓味道濃一點,可以再多泡五分鐘,不過要注意千萬不要超過五分鐘,不然茶中的苦味會太重。 加入煉乳、糖以及淡奶(淡奶就是奶水,在食品材料行或是蝦皮都買得到)充分攪拌至溶化。 泰式奶茶煮法[4][编辑] 以濾茶袋裝好細碎的茶葉,如果沒有用濾茶袋包也沒關係,之後用濾茶網撈掉也可以。 用鋼鍋裝500ml的水,小火煮滾後倒入茶葉,蓋上蓋子燜五分鐘,如果覺得味道不夠也可以在燜久一點,但要注意不要燜太久,不然會變苦澀。 五分鐘後就可以分別加入砂糖、淡水與煉乳,再用湯匙充分攪拌均勻。 再以換杯濾茶得手法來回沖倒六次,逼出茶香氣後就可以依照喜好放入冰塊,即可飲用。 参见[编辑] 奶茶联盟 参考文献[编辑] ^ History of Tea in Thailand.  ^ Tipduangta, Pratchaya; Julsrigival, Jakaphun; Chaithatwatthana, Kritsaya; Pongterdsak, Nusrin; Tipduangta, Pramote; Chansakaow, Sune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Thai Traditional Herbal Teas. Beverages. 2019-07-02, 5 (3): 44. ISSN 2306-5710. doi:10.3390/beverages5030044  (英语).  ^ Rujanapun, Narawadee; Jaidee, Wuttichai; Duangyod, Thidarat; Phuneerub, Pravaree; Paojumroom, Napassawan; Maneerat, Tharakorn; Pringpuangkeo, Chuchawal; Ramli, Salfarina; Charoensup, Rawiwan. Special Thai Oolong Tea: Chemical Profile and In Vitro Antidiabetic Activitie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2-03-07, 13: 797032. ISSN 1663-9812. PMC 8936575 . PMID 35321328. doi:10.3389/fphar.2022.797032 .  ^ 4.0 4.1 泰式奶茶的做法與由來,泰奶為什麼是橘色的? - ABoxTik 一盒精品. aboxtik.com. 2022-08-12 [2023-02-10] (中文(繁體)).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泰式奶茶 5 Amazing Benefits of Thai Tea 查论编泰國飲食個人餐 美國炒飯 金麵 雞肉炒粿條(英语:Kuai tiao khua kai) 脆麵(英语:Mi krop) 撣族湯麵(英语:Nam ngiao) 泰式炒金邊粉 炒寬粉 呵叻炒细粉(英语:Phat mi Khorat) 炒河 辣那(英语:Rat na) 炒飯(含打拋豬) 船面 合菜 綠咖哩 黃咖哩(英语:Yellow curry) 紅咖哩(英语:Red curry) 瑪莎曼咖喱 魚荷(英语:Amok (dish)) 大花田菁咖哩(英语:Kaeng khae) 叢林咖哩(英语:Kaeng pa) 酸咖哩(英语:Kaeng som) 魚內臟咖哩(英语:Kaeng tai pla) 蛋包(英语:Khai yat sai) 辣椒炒肉(英语:Nuea phat phrik) 帕能咖哩(英语:Phanaeng curry) 薑炒肉(英语:Phat khing) 薑炒辣肉(英语:Phat phrik khing) 椰汁雞湯(英语:Tom kha kai) 冬蔭 炒蛋沙拉(英语:Yam khai dao) 依善菜 烤雞(英语:Kai yang) 生肉沙拉 肉末沙拉 瀑布沙拉(英语:Nam tok (food)) 依善香腸(英语:Sai krok Isan) 青木瓜沙拉 酸肉沙拉(英语:Yam naem) 點心 冰水飯(英语:Khao chae) 咖喱角 大哥花生豆(英语:Koh-Kae) 鹹酥餅(英语:Krop khem) 蜜延堪(英语:Miang kham) 珍珠丸子(英语:Sakhu sai mu) 芒果糯米飯 甜點 九大吉利甜點(英语:Nine auspicious Thai desserts) 金絲線(英语:Fios de ovos) 千層糕(英语:Khanom chan) 竹香飯(英语:Kralan) 蒸飯(英语:Khao tom) 泰國捲 其他食品 魚露 香米(英语:Jasmine rice) 米線(英语:Khanom chin) 酸肉 沾醬(英语:Nam chim) 辣椒醬(英语:Nam phrik) 泰式火鍋 泰式寿喜 泰式咖哩 果雕(英语:Thai fruit carving) 沙拉(英语:Thai salads) 飲料 紅牛能量飲料 湄公河威士忌(英语:Mekhong whiskey) 烏涼(英语:Oliang) 雙獅朗姆酒(英语:Sang Som) 糯米酒(英语:Sato (rice wine)) 啤酒(英语:Beer in Thailand) 泰式奶茶 相關條目 泰國菜列表(英语:List of Thai dishes) 泰國食材列表(英语:List of Thai ingredients) 泰國餐廳列表(英语:List of Thai restaurants) 查论编茶 (茶树)種類基礎茶類 白茶(詳) 綠茶(詳) 黃茶(詳) 青茶(詳) 紅茶(詳) 黑茶(詳) 再加工茶 花茶 香料茶 緊壓茶 萃取茶 即飲茶 格雷伯爵茶 女茶 早餐茶 英國 爱尔兰 威尔士王子茶 草本茶 茉莉花茶 正山小种 印度奶茶 馬格里布薄荷茶 俄罗斯商队茶 依形狀 粗茶 末茶 餅茶 团茶 片茶 散茶 葉茶 芽茶 十大名茶中國 西湖龙井 碧螺春 信阳毛尖 都匀毛尖 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 君山银针 安溪铁观音 武夷岩茶 祁门红茶 臺灣 阿里山珠露 凍頂烏龍 東方美人 高山茶 龍泉茶 木柵鐵觀音 日月潭红茶 松柏長青 三峽龍井 文山包種 產地 中國(四川) 香港 台灣 日本 韓國 印度 斯里蘭卡 肯尼亞 茶產地列表 茶文化喫茶法 煎茶 點茶 抹茶道 泡茶 工夫茶 煎茶道 茶食品 茶史 東亞茶史 中國大陆茶史 唐 宋 明清 日本茶史 英國茶史 臺灣茶史 茶俗 中國茶藝 臺灣茶藝 香港茶藝 越南茶藝 日本茶道 琉球茶道 朝鮮茶禮 馬來西亞 新加坡 印度(英语:Indian tea culture) 摩洛哥 土耳其 英国 美国 俄罗斯 茶器具 煎茶器具 點茶器具 茶碗 茶托 茶筅 湯瓶 茶匙 茶磨 泡茶器具(工夫茶茶具) 茶壺 蓋碗 茶杯 茶飲 冰茶 冷泡茶 奶茶 泡沫紅茶 蒙古奶茶 珍珠奶茶 絲襪奶茶 印度奶茶 泰式奶茶 緬甸奶茶 鴛鴦 拉茶 擂茶 檸檬茶 薑母茶 袋泡茶 更多 茶儀式 茶馆 茶會 茶寮 茶食 茶法 茶學 茶的製作 茶學術語 茶学文献列表 各國人均茶葉消費量列表 ISO 3103 茶的健康效果(英语:Health effects of tea) 茶的化學 茶多酚 化合物 咖啡因 茶氨酸, 黃烷-3-醇(儿茶素)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茶黄素 茶红素 分类 维基共享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