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携古琴音,漫步“诗经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琴知识讲解 信携古琴音,漫步“诗经里”

信携古琴音,漫步“诗经里”

2023-04-18 03: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聆听一曲古乐,吟诵一段诗篇。4月12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40余名选修《古琴演奏实践》和《古琴艺术实践与鉴赏》的本科生与博士研究生在诗经里的“中国古琴博物馆”开展了“成荫琴室”系列活动之“诗歌八音,弦颂《秦风》”。学生们在这里漫游博物馆、吟诵诗经、听琴合诵,把博物馆变成“第二课堂”,学书本学不到的知识。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漫游博物馆”、“吟诵诗经”、“琴诗合诵”三个部分,旨在拓展学习形式,弘扬传统文化,让诗经之韵、古琴之神鸣唱于心。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经过文物主管部门备案登记的古琴专题博物馆,诗经里中国古琴博物馆内收藏有1000余件藏品,其中1、2级文物300余件,分为“源起长安”“天下谁人不识君”“秦派百年”“左琴右书”“古法斫琴”“浩瀚典籍”等不同的单元。古琴博物馆的程刚馆长热情接待了来访的交大师生,在他的引领下,同学们进入古琴博物馆内,认真参观了古琴博物馆。

“‘文武七弦琴’型制在西周得以定制,唐代长安琴人曹柔创造了古琴特有的简字谱记谱方式,中国古琴发源于长安,兴盛于长安,长安琴人从古琴的型制、琴谱的发展、演奏的手势技法、琴学的美学思想等做出了巨大贡献。”程刚馆长从古琴“五弦”变“文武七弦”的历史讲起,向师生介绍了古琴记谱法的演变过程。面对这些乐谱,同学们说他们已经完全可以读懂且知晓如何在古琴上演奏出来,那种开心溢于言表。

展厅里的一幅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众所周知,由于帝王的喜爱,清代成为古琴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乾隆皇帝爱琴是历史上出了名的,他不但收集了各式各样的古琴,而且还常常为琴题诗、刻铭,但有趣的是,他一生都处于准备学琴的状态,所以这位皇帝和悬挂无弦琴的陶渊明,他们到底会不会弹琴不得而知。而展厅里的这幅画,正描绘的是乾隆爱对琴的喜爱。画中的乾隆身着魏晋时期的服饰,坦胸露怀,身边的侍从抱着琴供他观赏。同学们都说,乾隆这副打扮,应该算是历史上最早的cosplay了吧。

接着,作为秦派古琴传承人和斫琴技艺的非遗传承人,程刚馆长从选材、上漆、工艺等方面为同学们详细而又专业的讲解了古琴制作的过程。他说大部分人其实并不了解,在古琴的制作环节里,木头、选材等都不是最为重要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上漆。化工漆一天可以上两遍,再用机器烘干,人们长期使用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传统大漆则至少需要半个月才能阴干,一床古琴在上漆的环节需要至少10遍以上,那么最昂贵的成本就是时间,批量化生产和精工制作的差异就会导致价格差异极大的市场定价。

   程刚馆长还和同学们讨论了“百衲琴是否可以用不同的木材”的问题,从专业的角度纠正了一些错误,并补充说明好的百衲琴的音色比普通的琴还要好。 “剑胆琴心”、明代乐俑、调律工具、明代王爷的斫琴、缤纷形制……不同展区的主题丰富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知识。

接下来同学们在中国传统文人“左琴右书”的书房展示间席地而坐。开启了这次游学的第二个体验环节。

   

    仲英书院的芦芸老师,身着素雅的汉服,为大家介绍了吟诵的基本规则、方法和风格之后,带领大家吟诵了《桃夭》《终南》。桃夭清新简洁、终南活泼婉转,清净端庄的古琴博物馆在同学们清澈而悠扬的吟诵中焕发出活泼的气息。

第三个环节是《古琴演奏实践》的课程负责人梁睿老师,用古琴伴奏,带领同学们现场学习并即兴演唱了《关雎》。《关雎》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歌,表达的是求之不得但无悔的君子之爱。那么何为“君子之爱”?君子好逑,是君子的择偶标准;寤寐求之,是君子的情感愿望;琴瑟友之,是君子的示爱方法;钟鼓乐之,是君子的追求目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孔子对这首诗歌的评价。不过,由于唱歌技术的限制,同学们练习了多次,但即使唱错也融合在欢乐的气氛之中。最终在场的老师们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一次出色的小演出,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最后大家一起在博物馆前进行了合影留念。“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信携古琴音,漫步“诗经里”,本次活动已经落下帷幕,但是悠扬的古琴音将同《诗经》里的婉转诗句一起再流传千年。

《古琴演奏实践》和《古琴艺术实践与鉴赏》是在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由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中心开设的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艺术通识类课程,是西北地区同类高校中的先行者。课程自开课以来,探索多种教学新形式,加强课外教育。不但与西安本地音乐主题博物馆联动,将课堂搬进博物馆;还充分利用校内各场馆作为育人载体,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4月6日下午,正值该校建校127周年暨迁校67周年校庆之际,在交大人文学院党委的组织下,50余名古琴选课学生先后在交大田家炳艺术庭院,开展了一场古琴课的开放日活动。庭院回廊有紫藤垂目,老师耐心讲解学习曲目《阳关三叠》的指法演奏,青石板上学生们身着汉服,静心抚琴。不少学子、老师,以及返校的校友在琴声的吸引下驻足欣赏,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看作是雅、正音乐的代表和礼乐观的象征,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之首。嵇康在《琴赋》写道:“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它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和静心悟道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课程秉持传承古琴艺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则,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在公共艺术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让学生在参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能对外弘扬发展传统文化,体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不断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使广大学生在历史和文化的穿越中凝心聚力、升华情感、感受中国文化自信,以此达到“以美启德”“以美育德”的教学效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