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十本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希腊爱神是谁中文怎么读 古希腊哲学:十本书

古希腊哲学:十本书

2024-07-14 19: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2.《回忆苏格拉底》;3《柏拉图对话集》;4.《理想国》;5.《会饮篇》;6.《形而上学》;7.《尼各马可伦理学》;8.《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9.《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10.《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录》

一.《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个人阅读有限,目前阅读关于古希腊的哲学原典也仅这十本,另其他哲学史中古希腊部分也有涉猎,特别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古希腊部分篇幅很大,曾阅读两遍。四卷本的《希腊哲学史》,希望有空能攻读一遍。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9.0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 1981 / 商务印书馆

——哲学的开始——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哲学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一.米利都学派

总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好奇这个世界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世界如何成为世界了的?——与科学之问题同源——经验理性发端展开)

1. 泰勒斯:水

(1)“大地浮在水面上”

(2)“宇宙中充满了灵魂”

从经验世界当中找到一种物质作为万事万物的本原——始基——本原

水——经验中的一种存在(真实的东西)——万物从其开始,又复归于其自身

——有中生有——经验万物的产生原则——理性原则

“灵魂”:万事万物所遵守的事物本身的规定性——物种自身的

困境:水——气——如何生成火于石头……——冷和热、干和湿——同质相生——异质之间怎么相生?

2. 阿那克西曼德:无定形

(1)没有任何规定性的真实存在

(2)合理性:符合理性推理的原则

(3)困境:无规定之在如何存在?——导向了超验世界

3. 阿那克西米尼:气

“欧吕斯特拉多的儿子米利都人阿那克西美尼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同伴,也同阿那克西曼德一样主张自然界的基质是唯一的、无限的,可是他不同意把它说成是不定的,因为他主张这基质是气。这气通过浓缩和稀释形成各种实体:它很稀的时候,就形成火;浓的时候,就形成风,然后形成云,再浓,就形成水、土和石头;别的东西都是由这些东西产生的。他主张这些变化是永恒的运动所造成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7页

在经验世界中寻求普遍本原走到了尽头。

二.毕达哥拉斯:数

数是世界的规定性和逻辑法则——逻辑先在

“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产生出二,二是从属于一的不定的质料,一则是原因。从完满的一与不定的二中产生出各种数目;从数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形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以地为中心,地也是球形的,在地面上住着人。”——《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0页

三.赫拉克利特:火

(1)火——分寸——逻辑规定

(2)逻各斯:①原理和原则(事物自身的规定性);②语言和话语(我们主观理性能够认识逻各斯---表达出来)——主观理性和客观理性具有同一性——逻各斯精神

(3)流变——经验之在——辗转即逝——只能表达,不能诉说。

“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一切都遵循着道。

一切皆流,万物常新。

相反者相成。

凡事都有两面。

智慧就在于认识真理。

斗争是普遍的。

四.爱利亚学派——本体论的确立

1. 克塞诺芬尼

“有一个唯一的神,是诸神和人类中间最伟大的;他无论在容貌上或思想上都不象凡人。”“神毫不费力地以他的心思左右一切。”“神永远保持在同一个地方,根本不动。”

2. 巴门尼德——西方哲学之父

确立了哲学的文化内核

(1)只有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

——作为本体的存在,being是真实的,作为现象的存在,unbeing是不真实的存在,不等于不存在;

——只有本体的存在才是最真实的存在,现象的存在是不真实的存在,不是不存在

(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用根据去规定现象——二元对立)

(2)凡是能够被思想和诉说的,就一定存在(本体)——凡是不能被思想和诉说的就是经验之在;

(3)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

——主客同一性

——超验本体的存在只在思想中存在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思想是理性把握的内容。

3. 芝诺——悖论

思维与存在的矛盾

五.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说

“结合物中包含着很多各式各样的东西,即万物的种子。”

六.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流射说

“在一个时候,事物由多结合成为一个,在另一个时候,它又分解成为多,不再是一。[元素有四种:]火、水、土以及那崇高的气,此外还有那破坏性的“憎”,在每件东西上都有同样的分量,以及元素中间的“爱”,它的长度和宽度是相等的。”“这四大元素是势均力敌的,但是各有各的不同职务,各有各的特殊本性,在时间的流转中轮流占据上风。”“他说知觉是那些始于进入各种感官的孔道的‘流射’所造成的。因为这个缘故,一种感官是不能判别另一种感官的对象的,因为有些感官的孔道太宽,有些感官的孔道太窄,不适合某一种感觉对象,它要末一穿而过,毫无接触,要末根本进不去。”

七.原子论者

(留基波)假定无数个永远运动的元素,即原子。

他断言原子的实质是致密的、充满的,称之为存在者,然而原子时在虚空中运动,他把虚空称为不存在者,却肯定它同存在者同样实在。

德谟克里特假定了充满和虚空,他说,一个是作为存在者而存在,一个是作为不存在者而存在。

八.智者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高尔吉亚——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二.《回忆苏格拉底》回忆苏格拉底8.5[古希腊] 色诺芬 / 1984 / 商务印书馆

全书概述:

第一卷,色诺芬是在为苏格拉底进行辩论,认为雅典最后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完全是错误和愚蠢的;

第二卷,主要是讲述了苏格拉底在雅典城邦与很多人进行探讨的正义、自由、友谊等对话;

第三卷,谈到了一些苏格拉底的政治观点,认为领导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的探讨是我所没有想到的;

第四卷,还是主要论述苏格拉底的一些与人探讨各种人生以及政治问题。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并没有什么哲学上的思考与收获。但是,思考与收获的却是苏格拉底的那种与人交流时候的争辩的感觉,那种感觉是一种对于知识的探求,对于真理的向往,是一种不以世俗观点为根本遵循,而是有着自己的思考,这种精神可能就是希腊的精神吧!

苏格拉底特别强调实践的作用,这一点是和孔子相通的。

之前在读《柏拉图全集(第一卷)》之后,我写了一篇短文,题目是《那些被“毒害”青年真幸运》。苏格拉底最后以毒害青年,败坏社会罪被判处了死刑,他恐怕是第一个历史上“因言获罪”的哲学家,也可谓是古希腊哲学的高峰,不可被忽略。

接下来我不想去探讨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但是我真的想谈谈苏格拉底的精神。

这种精神,第一就是求知的精神。

苏格拉底的最著名的话之一就是,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这种对于知识和真理的谦逊态度,一定不是在装,而是发自内心的。因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才会发出这种感慨。

这个世界实在是太神秘了,人又何其有限,人的力量无法把握住那主宰一切的真理;知识的海洋如此的广袤,人又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多少呢?人所知道的只是,那不能再少的一小部分了。但是人总是想要知道些什么?但是人总是不满足于自己所知道的,还想知道更多,这就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就是求知。求知使得人成其为人,人是这个宇宙之中的唯一的想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的生物,人想要知道的是宇宙的奥秘,人总是不满于现实,不满于当下,而是追求着形而上的东西的。

人同时又是一种自大的动物,人总觉得自己高于其他的动物,人总觉得自己才是万物的主宰,人总是知道了一点之后,就觉得自己无所不知。特别是近代以来,人类由于技术的爆炸,突然间觉得这个星球就是如此,我们本应成为所有其他东西的占有者,我们本来就是最伟大的最无所不能的和最睿智的。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个世界还有多少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呢?我们对自己又有多么深入的认识呢?我们是该如何对待自己呢?又该如何对待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呢?就像苏格拉底总是像别人追问的问题一样,到底什么才是正义呢?这个问题是真的有了明确的答案了吗?

苏格拉底的这种谦逊的精神对于当下仍有意义,特别是对于那些自大的人而言。

第二,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是强调实践的,是要看一个人到底是怎么做的,而不仅仅是看一个人是怎么说的。这种态度,在很多的哲学家的著作中同样都有明确的表述。同样,苏格拉底践行了自己的这一点。他最后的死,虽然现在还有争议,到底他是不是为了真理牺牲了,还是因为他坚信着自己死后是会好的。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是践行了自己的知识的,完成了自己德性的升华的。

苏格拉底之死,可能在一般的中国人看来,是很难接受和很难理解的。因为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是要活在现实的,我们对现实十分的迷恋,奉行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对于苏格拉底的好死是不以为然的。

但是,在苏格拉底看来,为了真理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是最好的选择,他不会允许自己成为一个为了生命,为了某种欲望,而践踏真理的人。在他的心目中,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实践自己的真理的欲望。

当然了,这一点罗素一定是反对的。

罗素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那就是,我不会为了自己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所信仰的有可能是假的。

但是,苏格拉底自然是不会这么想的,他一定是认为自己所追求的真理是毋庸置疑的,他虽然被城邦的法律判处了死刑,这个判决虽然在他看来是不对的,这一点,从这本书中最后的附录以及《柏拉图全集》的第一卷《申辩篇》中都可以看出。

但是他尊重法律的判决,他不允许自己破坏法律,而逃避判决。他最后的遗言仅仅是要换给邻居家的鸡,他是他的信仰的献身者。这一点,恐怕不应该有所质疑或者贬抑,毕竟,每个人都会应该都自己的选择,特别是对于这么伟大的人来说,他的一生留下的伟大的思想已经足以让自己的英明不朽。他是雅典城邦的最大的功臣,因为有了他,古希腊雅典才会被历史所铭记。

第三,求知精神与说理。

陈嘉映先生曾说过,古希腊精神还没有进入过中国。

我想,他的这一判断是基于先生对于古希腊精神的理解以及他对于中国的思考而得出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古希腊的精神呢?追求卓越?还是说理辩证?我想这两点是很值得思考的。

我们中国人也有追求卓越的人,但是我们追求的卓越到底和古希腊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所认为的卓越可能是要超越他人,而古希腊的精神可能是要超越自身吧!不仅是在精神上的,还有在肉体上的,古希腊人都在追求着卓越。这种卓越是对于自身的完善,自身的局限的克服,成为完满的存在的追求。同样,古希腊精神是要追求某种抽象性的东西,而这种抽象性的理论只有通过不断地怀疑,不断地谈话,不断地辩证思考才能达到的。

我们中国一直以来就不太重视逻辑,而重视的是感觉。而逻辑才是古希腊的哲人们的武器,特别是到了智者学派的手中,更是成为了诡辩的利剑。虽然,他们的这种讲逻辑,最后很可能沦为抽象性的思辨,但是如果不讲逻辑的话,在很多的问题上,就只靠一种自身的体悟,那么一定是缺乏论证的,是不真的。

特别在如今的这个现代的文明社会中,说理的精神更是一个健全的完善的社会所应具有的。我们所应追求的绝不应该是争做那个极少数的成功者,而是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而一个合格的公民,必然是要具备合格的说理素养的。如果一个社会不具备说理的氛围,那么这个社会一定不是纯粹现代的,不够尊重个人的。

在学术上,这种精神是一种思辨的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直到黑格尔,完成了西方形而上学的伟大的集成。时至今日,这种传统仍然在欧美大陆的分析哲学的热潮中体现着。这才是西方的学术源流,可以说苏格拉底奠定了西方的思辨传统,他是这一方面的重要的开创者与实践者。

从他的各种的语言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他身上的睿智的光芒。这种睿智的话语不是通过灵光一现的表述中,而是通过着逻辑的论证的,是有证明的。虽然哲学发展到了海德格尔,又开始倡导了诗意的语言来表述世界的本质,但是这种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现代的漫长的说理实践与精神发展才达到的否定之否定。

既然希腊精神还没有完全进入中国,那种说理的精神还没有被我们所接受。我们所应该做的,所能做的,就是从自身做起,努力做成一个有着现代精神的人,去从一点一滴做起,而不是做一个旁观者,自动等待着社会的改变和世界的改变。

当然了,不可能每个人都像苏格拉底那样,每天去“毒害青年”,但是首先知道应该讲理,这恐怕是不太难做到的。

最后,我来谈谈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自己的一点收获。苏格拉底在谈到弟弟对待兄长的时候,他认为,弟弟应该用宽容之心去对待兄长,毕竟血缘至亲。特别是如果兄长做错了时候,做弟弟的也要首先去与兄长和解。这一点,对我产生了震动,使我开始反思自身。

三. 《柏拉图对话集》柏拉图对话集9.0(古希腊)柏拉图 / 2004 / 商务印书馆

读此书,不是为了得到什么结论,而是得其说理的方式、讲理的态度和论理的历程。

在我大学的时候,曾经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读了《柏拉图全集》。但是当时读的囫囵吞枣,也只是有个大概的印象。研一的时候,细读了《理想国》和《会饮篇》,又做了两篇小东西,做了总结。这部书中,收录了欧悌莆戎篇、苏格拉底的申辩篇、格黎东篇、卡尔弥德篇、拉刻篇、吕锡篇、枚农篇、裴洞篇、会饮篇、治国篇、巴门尼德篇、智者篇。这篇文章,就简单谈谈我的一些阅读感受。

总体上看,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哲学都是“哲学——科学”的统一体,苏格拉底完成了哲学转向德性。柏拉图则是完成了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的建构。首先,柏拉图所探讨的还是苏格拉底的一些理念的问题;其次,柏拉图要完成的是一种整体的体系的建构;最后,柏拉图完成了逻辑化的建构。就像邓晓芒先生所论,柏拉图哲学是“精神哲学的发展之高峰”。

在《欧悌莆戎篇》中,主要还是记述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即是采取一种“助产术”的方式产出了“虔诚”。

《苏格拉底的申辩篇》中所记述的与电影《苏格拉底》之中的苏格拉底的表现一致,苏格拉底真的是以哲学为生命之人。我也在思考,像德谟克里特、赫拉克利特等人一样,古希腊人产生出的一大批的追求卓越之人,他们所追求的人生意义是与现代人完全不同的,他们是人类的“少年”。

在《格黎东篇》中,苏格拉底自述了自己不选择逃跑的理由:“你现在死去,是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而死,但这并非法律不公正,而是人不公正。如果你越狱潜逃,无耻地以不义报不义,以恶报恶。”

在《卡尔弥德篇》中,突显了苏格拉底的对于哲学性的看法。特别是关于真善美的统一:

“明智是跟美分不开的。因为我们无法否认:我们从来就没有见过,或者只在少数例外的情况中见过,沉着的活动比灵活、敏捷的活动美。而且,我的朋友啊,即使沉着的活动美,灵活、敏捷的活动不美,而且前者的数目跟后者一样多,我们也没有理由就此说,明智在于行动沉着,而不在于灵活敏捷,在走路、阅读和其他一切事情上都是如此;也不能说沉着的生活要比不沉着的明智。”

关于明智的看法:

“只有明智的人认识自己,能够探讨自己所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事;在有关别人的事情方面,也只有他能够认识每一个人知道并且知道的事,以及每个人认为知道而并不知道的事,以及每个人认为知道而并不知道的事。这是别的人都不能做的。”

追求明智,爱智慧,就是哲学。

在《拉刻篇》中,论述了“勇敢”。读这一章的时候,让人不禁想到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到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之中,这些“引导性”的论述都成为了体系化的。中国人讲道德总是会给人一种说教的感觉,但西方的这种伦理学却是从一种逻辑的理论着眼的,是“讲理”的。换句话说,中国哲学重“道”,西方则重“理”。得道而已,是中;求索理据,是西。修道,中;修辞,西。

在《吕锡篇》中,谈到了友情的问题,在《枚农篇》中谈到了品德的问题。这两篇都是从特殊上升到普遍,追问其“相”究竟为何。

“各种品德也是这样。它们虽然很多,而且多种多样,却共有一个同一的型,正是由于这个型,它们才都是品德。”

特别是柏拉图的回忆说,在此也已经提出:

“灵魂是不死的,而且诞生过很多次,有时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在下界度过,见到过各样事情,没有什么东西不在它的经验之中。因此没有什么奇怪,它能够回忆到品德以及其余的一切,这是它以前已经知道了的。因为整个自然是联成一气的,灵魂是经历过一切的,所以只要回忆到一样东西,即是人们所谓学到一件事,就不免由此发现其余的一切,只要他是勇敢的、不懈于钻研的。因为钻研和学习无非就是回忆。”

从认识论上来看,其实这种“回忆说”也不过就是从“先天”的角度来看的,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因素,康德可谓是将这一问题彻底解决掉的。我们的知识既不是回忆的,也不是全部经验的,而是既先天又后天的。

《裴洞篇》是回忆苏格拉底逝世前的谈话,谈到了灵魂与肉体的问题。涉及到了西方哲学的又一个重要的二分,即灵与肉的对立。

“灵魂最能思考的时候,是在它摆脱一切干扰,不听,不看,不受痛苦或快乐影响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它不顾肉体,尽可能保持独立,尽量避免一切肉体的接触和往来,专心钻研实在的时候。”

而且提到了后来影响存在主义哲学的命题,即“真正的哲学命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它经常学习的,无非意味着正确地、真正地追求哲学,练习置身于死的状态:这不就是练习死亡吗?”

《会饮篇》谈的是爱情,《治国篇》(又名理想国)谈的是政治,这两篇我都已经写过专文了,此文不谈。

最后重要的两篇也是代表了柏拉图后期思想的就是《巴门尼德篇》和《智者篇》以及几个附录,在本书之中。

在《巴门尼德》篇中,提出了一种“消极”的辩证法,即是对柏拉图分有说的反驳:

“你是不是承认本来就有一个‘像的型’,还有另外一个与此相反的‘型’,是不像的;我和你以及其他我们称为众多的东西都分沾着这两个‘型’?那些分沾了‘像’的东西就成了像的,在哪方面分沾就在哪方面像,分沾到什么程度就像到什么程度,分沾着‘不像’的就成了不像的,分沾了这两个‘型’的就既像又不像······”

所谓的消极的辩证法就在于揭示了“一是一”和“一是多”的同时存在:

“如果所有的部分都在整体里面,所有的部分构成‘一个’,构成整体本身,全部被整体所包容,‘一个’就被‘一个’所包容,‘一个’就已经在它自己里面了。”“可是另一方面,整体又不在部分里,既不在所有的部分里,也不在任何一个部分里。因为如果在所有的部分里,就必然在一个部分里。因为如果有某一个部分它不在,它就不再在所有的部分里······”“‘一个’既然是整体,就在其他的东西里面;可是它既然是一切是的部分,那就在它自己里面。这样,‘一个’就必然既在它自己里面,也在其他的东西里面。”

任何的东西都有两面,都既是又不是。

但如何用更高的范畴将两者统一呢?柏拉图在《智者篇》中就提出了“通种论”。

特别是明确指出了智者们不是哲人:

“他们是摹仿哲人的。”

“那种制造矛盾的技术就属于摹仿技术中的装腔作势的部分,摹仿技术又是制造形象技术中的制造幻象的部分。”

此书附录,关于亚氏的部分也很精采。

四.《理想国》理想国8.8[古希腊] 柏拉图 / 1986 / 商务印书馆

此书是完整展现了柏拉图的核心思想的,即其理念论。

当然了,本书的内容十分的驳杂,而且很多的观点都尤其重要。比如柏拉图对于教育的看法,比如柏拉图对于政治的看法,都是有着极强的思想性与启迪性的。但是,这本书归根到底是要引出其哲学的思想的,即柏拉图对于世界的二分,以及他的著名的洞穴的理论,和一个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而要限制自己的欲望,达到善的本性。

因为这本书是十卷的,每一卷的内容的侧重点都不同,接下来,我就分卷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第一卷

引出关于正义的对话,苏格拉底还是主角。

这本书是的核心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才是“正义”?一切的话题都是由这一问题引申出来的。在这第一卷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苏格拉底在用自己的“助产术”,一步步抽丝剥茧,驳倒了所谓的“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符合强者的利益”就是正义的说法,把正义问题引向了深入。

第二卷

由正义的问题,谈到了什么才是不正义;

由个人的正义,引申到了关于正义的城邦的问题。

对于个人而言的正义,其实归根到底是要遵循善的理念行事,对于善的追求,否则,就一定是不正义的。至于个人如何追求关于个人的正义, 那就涉及到了教育的问题,这里并没有进一步探讨。而是引申到了关于正义的城邦的问题,也就是苏格拉底开始在理念上建立自己的最好的国家了。这里面从城邦的最基本的要素人入手,认为一个正义的城邦中的人应各司其事,各司其职,每个人都能够依据个人的先天禀赋而成为统治者、护卫者和手工业者,而对于这三者而言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书中对这三种人都有不一样的天赋和后天的要求。

第三卷

理想的城邦要把那些坏诗删掉,把坏诗人驱逐出去,因为这些坏诗败坏人心,这些坏诗人蛊惑人心;

理想的城邦中的教育应当是全面的、理性的,要有音乐和体育的教育,要培养的是恰如其分的人。

本卷的开篇,就列举了荷马史诗中的诗句,认为其是不当的,是错误的,是会败坏人心的,因此是不正义的,是要删除掉的。对这一点,最后一章仍有论述,只不过更加的深入了,因为诗是对模仿的模仿的模仿,是离真理最远的,因此,诗人是要被驱逐出去的,是非理性的,对于正义的城邦而言是有害的。

那么其所倡导的教育应是如何的呢,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要全面的,是要能够培养人的善的意念的,是要进行音乐和体育的培育的,而音乐和体育只不过是要激发起个人的美好的品质,即对于正义、公正的追求。

第四卷

开始分析正义城邦的法律制度问题;

核心的观点就在于城邦一定要是智慧、勇敢、节制,即正义的。

本卷的内容比较驳杂,涉及到了法律、人心、音乐······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可以从这些繁杂的对话中发现,其实是在进一步规范一个理想的城邦。对于一个理想的城邦来说,其规章的制定必须是要慎之又慎的。但是,一个理想的城邦的一切都要符合正义的法则,对于个人而言,每个人都能够得到个人的正义,对于整个的城邦而言,不管是在教育,还是在法律的制定上,都必须要符合正义的标准。这一章,就是从各个具体的方面,进一步深化的对于正义的认识和理解,最重要的是规范。

第五卷

本卷在我看来是本书的一个转折点,是从对于正义问题的探讨,即对于一个理想国家的探讨进入到了哲学的领域的探讨了,进入到了形而上学的领域了,开始探讨到底什么才是真理,到底什么才是知识的问题了,进入到了柏拉图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哲人王”的观点了,同时对于意见、知识和真理的划分,在柏拉图的哲学中是很重要的一环。

具体而言,本卷是从男女的差别谈起的,主要围绕着男女的分工问题,柏拉图在这里有很明显的平等思想,认为女性也是可以担任护卫者的;接下来,就谈到了男女的婚姻问题,在这里柏拉图的观点是有些共产主义的;再接下来,开始围绕着儿童的教育的问题展开,认为儿童应当在有保护的情况下,通过实践,得以成长。

本卷的后半部分,引入了哲人王的观点,认为,如果一个城邦不是哲人当王的话,之前的一切的努力都会是没有前提的,只有哲人当王,这个城邦才会是正义的。

由这个话题展开,对于哲人的爱智的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要能够爱全部的知识,要能够爱真理,而真理就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就是理念。关于理念的认识才是知识,否则只能是意见。

第六卷

围绕什么是哲学家,哲学家该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够成为一个哲学家展开,最后引出了柏拉图最重要的关于世界二分的理论。

一个哲学家一定是爱智慧的,是善的,是充满节制的,是有着对于真理的追求的,是要有着献身真理的精神的。

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哲学家,就必须要能够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脱离开现实的世界,而进入到理念的世界。

第七卷

为了更好的说明什么才是世界的真相,引出了柏拉图著名的“洞穴”比喻;

因为一个人要达到对于理念的认识,就开始制定城邦的课程。

关于洞穴的比喻,就在于表现了柏拉图的完整的关于世界的哲学理论,即从影子达到事物本身,从对于理念的模仿,达到对于理念的认识,才能真正达到了对于善的认识,而最高的善,就是太阳,因为只有太阳这一形象,才能说明理念的普照万物的本性。

因为这一基本理论,所以对于城邦的教育来说,就要始终教育人们认识那永恒不动的东西,这里面,算术和天文学,即数学和自然科学是首当其中的。同时,最重要的一门学问则是辩证法,因为只有通过辩证法,才能够达到对于理念的认识。

第八卷

至此,最好的城邦已近建立起来了,在这一卷之中,就开始对于那些不正义的城邦进行批判了。

那些不正义的城邦,在本卷之中被分成了四种,但是核心来看,就是不以哲学当王的,同时是不民主的,是违反了正义的。

不正义的城邦,奉行的不是说服教育,而是强制教育,说白了,就是专制的;

同时,不正义的城邦之中,人们是不自由的,而且虽然统治者看似是自由的,其实是最不自由的。为什么呢,是因为对于一个真正的自由的人而言,是必须能够节制欲望的,而在统治者那里,欲望压抑了理性,而只能让人去追求那些虚幻的幸福,不正义的快乐,因为,人是不能达到自由的。

一个不正义的城邦对于人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它会造成人们都以对于金钱的追求为最高追求,最后甚至会导致不正义的战争。

第九卷

本卷虽然开篇说围绕僭主个人的问题探讨,但还是说一个人的生活的问题。

对于柏拉图而言,一个人是有理性和非理性的不同的思想的。对于一个正义的人而言,是要理性的,但是不正义的人,就是非理性压抑了理性,而使得一个人成为了非理性的存在,被欲望所绑架,而变得没有节制。

在柏拉图这里,生活被分成了善的和恶的。善的生活就是理性的生活,即有节制的生活,是对于真理的追求的生活;而恶的生活就是追求那些虚化的快乐,追求那些激情的欲望带来的享受,而只能达到一种灵魂的堕落。

所谓的快乐和痛苦,不过是一种对于缺乏的满足。只有那种高境界的追求,即对于实在的东西的追求,才能够达到永恒的平静。

第十卷

对于画家和诗人为什么要驱逐,给出了形而上学的解答,即画家和诗人所制造的东西是对于模仿的模仿,是离真理和理性最远的;

同时,在本书的最后,柏拉图论述了自己的更重要的一个观点,即“灵魂不朽”。

在柏拉图的理论之中,只有理念才是永恒、真实和普遍的,是世界的本体,现实的事物只是对于理念的模仿。比如一个桌子,只有关于桌子的理念才是真实的,而桌子只不过是对于关于桌子的理念的模仿而已,而画家和诗人不过是对于关于桌子的理念的模仿的现实的桌子的进一步的模仿,是最不真实的,因此,画家和诗人是离真理最远的。

在本书的最后,柏拉图用近似于宗教似的故事,表述了他的灵魂不朽观,我认为,这是因为一个人必须要相信自己的灵魂是不朽的,才能有最高的道德约束力,而达到对于善的追求,这里面,也是因为自由意志的作用。

五.《会饮篇》会饮篇9.3[古希腊] 柏拉图 / 2013 / 商务印书馆

读柏拉图的东西实在是一种享受,是可以当做通俗读物来读的,是可以觉得自己读懂了的。当然了,其实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是极其深刻和复杂的,但是相比那些形式上就已经艰深、枯燥、冗长的思辨类的哲学著作来说,阅读柏拉图的对话集实在是轻松多了。虽然在读完之后,如果要进行哲学研究的话,还要进入到专业术语的领域,进行纯粹的思辨研究,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很轻松的。

如果说《理想国》是一部政治著作的话,是以“正义”为贯通的;

那么《会饮篇》就是一部人生著作了,是以“爱情”为贯穿始终。

古往今来,对于爱情的追问始终没有停止过,无数的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也始终是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是啊,这世间的男男女女,无一刻停止了爱,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不会为了异性而耗费精力的。有的人的故事会轰轰烈烈,有的人的故事则是平平常常、平平淡淡。每个人都会有对于爱情的追求,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呢?这个问题好像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在2000多年前的一场宴会上,苏格拉底和他的几个朋友在交谈着到底什么是爱情?他们留下的所谓的他们的话,到底给出了什么答案了吗?或者说,其实爱情并不是我们要去在理论上追求的,而是要去实践的呢?

如果说,你真的遇到了一个好的爱人,那么你和他或她之间的爱情就是你们此生的终极了。

还是说这本书吧!

开篇的时候,先是引入,阿波罗陀若和一个朋友在回忆着一次宴会上苏格拉底和阿伽通以及阿尔基弼亚德的关于爱情的对话。

苏格拉底在宴会的正式谈话开始之前,先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无知者的角色,他承认自己的无知,甚至说,“我的智慧很浮浅,有如梦幻,是真是假还说不定。”

在宴会开始之后,大家先是互相吹嘘了一下各自的酒量,好像和现在的酒局都是一样的。大家先是说,我不能喝,我也不能喝,然后互相说,喝酒喝太多了不好,你咋不能喝呢?你也老能喝了······这些古希腊人的酒局开始之前的话题也莫过于就是如此。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今天会饮时不闹酒,高兴喝多少就喝多少。”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古希腊人是很喜欢喝酒的,他们的酒文化也和现在人差不了多少,就是互相灌呗!而且,从中也可以知道,苏格拉底本人是很能喝的,但是不是一个嗜酒者。

在这次会饮之中,他们是有规矩的,是有主题的,或者说,我倒觉得他们与其说是在会饮,倒不如说是一次沙龙活动,大家聚在一起,其实所谓的喝酒也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内容是要讨论“爱情”。

裴卓是第一个发言的,他好像就是一个调动氛围热场的主持人一样,慷慨激昂,热情澎湃,从总体上先对爱神表达了自己的崇敬与爱慕之情。

“我认为爱神在诸神中是最古老、最荣耀的,而且对于人类,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他也是最能导致品德和幸福的。”

他认为爱情是美好的,是珍贵的,是可以让人抵达神性的,是神给我们人的礼物,是至高无上的。这些话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简单与浅薄的,只是从感性上表达了一种情感性的体验。

如果说裴卓是站在一个理想的角度来谈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包萨尼亚就直接把爱情拉到了人间,从现实的角度来谈了,并且反对了裴卓的观点。

“我们不能一遇到爱就说美,值得颂扬;只有那驱使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爱神才美,才值得颂扬。”

同时,我认为包萨尼亚是对现实的爱情有所观察思考的,他不是在抽象的探论问题,而是从现实出发来看的。他从现实中人们对于爱情的不同的行为与目的入手,分析了,在现实中人们在进行爱的时候,是很复杂的,不是很纯粹的,他们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同时现实中不同的城邦对于爱情的规矩也是不同的,那就导致了,到底什么才是爱情的一个统一的标准呢?

爱情的对象可以是娈童,也可以是女人,可以是少年男子,还可以是凡俗的情人,不同的人选择不一样的对象,那么到底哪种对象才是值得肯定的呢?

同时,不一样的人对于爱情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到底是灵魂重要?还是肉体更重要?或者说,我们对于爱情的追求,到底是在追求什么?是在追求现实的利益,欲望的满足,还是灵魂的完满?

不同的地方对于爱情的规矩的不同,也使得爱情变得越发的复杂,但是,大家基本上是把爱情摆在了很高的位置,认为爱情是值得去尊重的,对于那些因为现实中外在的因素所导致的爱情是不屑的。但问题真的有这么可以二分吗?

古希腊人对于灵魂是有着追求的,在他最后的发言中,还是对于“想在品德上更进一步,才去眷恋一个人,比起前一个事例来,这却是最光荣的。”

接下来发生了很搞笑的一幕,本来要接着发言的阿里斯多潘竟然因为吃的太多,打嗝说不了了。

就由医生鄂吕克锡马柯来说了。他主要是接着包萨尼亚,把其的观点更往前推进了一步,认为对于爱情的追求本身就很复杂,从我们人本身的复杂性中就可以推论出,同时,只有在这纷繁复杂的追求之中,得到一种和谐,才是爱神的美好之处。

阿里斯多潘不打嗝了,就开始了他的进一步的发言。在我看来,他的发言,是对医生发言的进一步的推进了。医生认为,要在纷繁的矛盾之中追求或者找到一种和谐,而这种和谐,在阿里这里,就变成了一种对于自身的整体性,或者说是完满性的追求。在他看来,每个人其实生下来是不完满的,是缺失的,而对于爱情的追求,就是对个人缺失的东西的一种追求,是我们生下来就有的一种天然性的冲动,渴望在与他人的结合之中,得到个人的一种完满。

全人类只有一条幸福之路,就是实现自己的爱,找到恰好和自己配合的爱人,总之,还原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接下来,要轮到苏格拉底发言了,在发言之前,苏格拉底又来了一通自己无知之论,但是这回他这么说,倒引起了人的不满,阿伽通认为他总是这样,不提出任何的观点,但总是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驳,这也就是苏格拉底的一种论辩术,虽然已经被人揭穿了,但是还是拿他没有办法,同时,最后苏格拉底得出的结论往往都是最深刻的。

阿伽通先是肯定或者说总结了一下之前几位的发言,认为爱神是公正、审慎和勇敢的,特别来说,爱神也是智慧的。可以说,阿伽通的发言是受到了在座的一致好评的,认为他的发言是无懈可击的,但是在接下来苏格拉底的发言之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阿伽通的发言,说到底还是什么也没有说罢了。

苏格拉底首先指出了阿伽通所认为爱神是爱好美的,是一种有缺陷的论证。同时,爱本是就是复杂的,不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对象都确定为爱的对象。

这是苏格拉底简简单单驳论,然后就该他自己的立论了,他的立论也不是在说自己的观点,而只是说,他听来的。

总体来说,就是爱神不是最完满的,也不是最世俗的,她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可上可下的,是一个爱智者,但同时也很容易落入低下的,是处于智慧与无知之间的。

这是爱神本身的特点,对于人来说,这种特点,对于人来说,在进行对于爱的追求的时候,就很容易落入两极。一极应是爱的本来追求的面目和目的,即对于精神的追求,另一极则是沦落为对肉体本身的爱,进行生育繁衍。

所谓的以生育为目的的爱,是一种低级的,是一种本能的,是动物性的。

而只有那些以灵魂为目的的爱,才是高级的,才是超越了本能的,是属于神性的,才是会真正的达到不朽的。

“他才会发现这样一种唯一的知识,以美为对象的知识。”“人见到那个美本身,这是人最值得活的阶段。”

在苏格拉底发完言之后,大家才终于知道了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怎么样的,开始对苏格拉底进行赞颂,并开始了各种喝酒,同时开起了各种样的玩笑,特别是涉及到个人生活的,这里面我也就不八卦了。

最后,简单对苏格拉底的观点进行一点评述。

苏格拉底认为真正高贵的爱一定是要有彼此对于灵魂的追求的,是不仅限于肉体的,或者说是超肉体的,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的达到人的完满,人的不朽与人的崇高。

六.《形而上学》形而上学8.7[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 2003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苗力田先生翻译的此本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争议很大,但手头却也只有此译本,就只能将就了。希望此文能够比较清楚地表达一些亚氏关于“形而上学”的一些探讨吧。

开篇:“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

该句就如“人,认识你自己”的力度仿佛。

我们都知道哲学是爱智慧。那么什么才是智慧呢?“研究最初原因和本原才可称为智慧。”“智慧是关于某些本原和原因的科学。”因此, “它(哲学)应该是对最初本原和原因的思辨科学”。

最初本原——“作为存在的存在”、“所以是的是”、“实体”、“何以事物是如此的样子”。

在第一卷之中,亚里士多德回顾总结了以往的古希腊哲人对本原问题的探讨。泰勒斯的水本原、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恩培多克勒的原子论(同素体)······“有些人把本原说成是质料,或者主张一种,或者主张多个,他们主张它是有形体的,或是无形体的。”“这些人所讨论的只限于生成、消灭以及运动。”

在第二卷之中,亚氏首先区分了两类知识——“思辨知识以真理为目的,实践知识以行动为目的。”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之中,亚氏所探讨的就是“实践知识”;而在《形而上学》之中,就是探讨的“思辨知识“=真理=本原=最初(最高)原因——“其他东西的是或存在之原因。”“永恒事物的本原就必然永远是最真的本原。”

在第三卷之中,亚氏明确定义“这门科学(哲学)所要知道的只是实体的本原。”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论证,指出“一切存在着的东西必然是一,也就是存在。”

在第四卷之中,亚氏进一步指出“存在着一种考察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就自身而言依存于它们的科学。”并通过一系列逻辑论证,推理出存在与不存在不能同时存在,感性现象不是真实的,这是真理的前提基础。真实与虚假也是并存的,真理的追求,或者说哲学便是追求存在者之存在,而非不存在,并得出“存在着某种事物,它永远运动被运动的事物,最初运动者自身是不被运动的。”

在第五卷之中,亚氏继续探讨本原的问题,提出:“全部本原的共同之点就是存在或生成或认识由之开始之点。”即范畴,亚氏在本卷便着重探讨了各种范畴,诸如:相同、对立、在先、在后、量、质、属、种、相关、完满、界限、部分、整体、偶性等等,并提出了其“潜在”与“现实”学说——“存在有时表示潜在的存在,有时表示现实的存在。”“潜能的意思是运动和变化的本原,存在于他物之中或作为自身中的他物。”这一卷还涉及到了其“种+属差”说——“一个是作为实体之中的种,另一个作为实体的属性和性质。”“种的意思,或者是同一形式下事物的连续生成……或者是存在所源出的最初运动者。”这也就是下定义的方式。

在第六卷之中,亚氏还是首先明确:“一切原因都必然是永恒的。”并提出:“我们应该揭示所以是的是和定义是如何存在的”,即“在生成和灭亡之外存在着能够生成和灭亡的本原和原因。”在这一卷中,亚氏还提到了物理学,认为研究感性世界的学问即为物理学。“物理学所研究的是可分离的但并不是不运动的东西,某些数学研究不运动,却也不能分离存在而是在质料之中的东西,只有第一哲学才研究既不运动又可分离的东西。”

在第七卷之中,亚氏明确了形而上学的人物就是考察实体。“在原始意义上存在不是某物,而是单纯的存在,只能是实体。”“实体在一切意义上都是最初的,不论在定义上、在认识上,还是在时间上。其他范畴都不能离开它独立存在。惟有实体才独立存在。在定义上实体是最初的,因为实体必然寓于每一事物的定义之中。和知道了质、量、地点相比,我们知道了人是什么,或火是什么,就更能知道个别事物。而且只有在我们知道量是什么、质是什么时,我们才知道它们中每一个。存在是什么,换言之,实体是什么,不论在古老的过去、现在、以至永远的将来,都是个不断追寻总得不到答案的问题。有些人说它是一,有些人说它是多,有些人说它是有限的,有些人说它是无限的。所以,我们的首要的问题,或者我i一的问题,就是考察这样的存在是什么。”并且在本卷之中,亚氏也明确了定义就是种+属差。“在定义中,除最初的种和属差外,别无所有。其它的种,是最初的种加上随之推导出来的属差。例如,最初是动物,随后是两足动物,再后是两足无翅动物……定义就是由属差构成的。”最后,重要的是,质料和形式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也就是后来的所谓的唯物和唯心的问题其实也已经是明确了。“我们寻求的是使质料成为某物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形式,也就是实体。”换句话说,实体是形式而不是质料,形式高于质料,在原因意义上,形式先于质料,在逻辑意义上。

在第八卷之中,亚氏继续探讨,提出“种比属更是实体,普遍比个体更是实体。”“最近的、终极质料和形式是同一回事,不过一个是潜在的,一个是现实的。正如寻求什么是一的原因,也就是一存在的原因,因为个别就是某种一,或者以潜在的方式,或者以现实的方式作为一而存在。所以,其原因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引起从潜能到现实的运动罢了。凡不具有质料的东西,单纯地是个一。”

在第九、十卷之中,亚氏主要探讨了潜能与现实的问题。提出,“在不存在的东西中有一些潜在地存在着,由于还没有完全实现,所以不存在。”“质料潜在地存在着,因为它要进入形式,只有存在在形式中的时候,它才现实地存在。”提出了“终极就是此外无物,在万物之中它是终端,是边沿,没有任何东西在完满之外,完满的东西不需再予增添。”

在第十一卷之中,亚氏的观点如下:“作为第一因的科学,只有以实体为对象才称得上智慧。”并且说明了为何形而上学是“物理学之后”。“有一门科学以分离的、存在而不运动的东西为对象。如若真有这样的实体,我说的是分离和不运动的实体,让我们尝试着加以证明。如若存在物中果然有这样的本性,这里必定是在某处的神圣事物,它必定是最初的,高于一切的本原。现在说明了,思辨科学有三种,物理学、数学和神学。思辨科学在各科学中,是最高贵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存在物中最为显赫的。每一门科学因其自身所研究的对象而分高低。”也就是说,在亚氏这里,已经有了哲学为”科学之科学”的明确说法。

在第十二卷之中,亚氏提出了哲学是研究“神”的问题,也就是说,哲学研究的对象其实也可以表述为“神”。“神是赋有生命的,生命就是思想的实现活动,神就是实现,是就其自身的实现,他的生命是至善和永恒。我们说,神是有生命的、永恒的至善,由于他永远不断地生活着,永恒归于神,这就是神。”并且认为,“在理智所具有的东西中,思想的实现活动比对象更为神圣,思辨是最大的快乐,是至高无上的。”这一点,可以说,千年后的黑格尔也是如此。黑格尔就认为,思辨哲学的对象就是绝对、上帝和自由。

在十三卷之中,亚氏重点探讨了数学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数学即包括算数学和几何学。“数学中的普遍定义并不涉及在大小之外的分离的东西,它们研究数目和大小,但不是作为具有大小和可分的东西的事物,所以,原理和证明是可能涉及可感对象的,但不是作为可感对象而是作为某种性质。正如有很多原理,所涉及的只是作为运动的东西,而不理会它们中每一个是什么或有一些什么偶性……几何学也是这样。尽管其对象在偶性上是可感觉的,但是并不把它们作为可感觉的东西,那么,这样的数学也不是研究可感事物的科学。”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数学研究是只研究实体的性质的,而不涉及偶性的,因此,数学是介于物理学和哲学之间的。这一点,千年后的康德继续探讨,但认为数学是涉及质料的。

在最后一卷,第十四卷中,亚氏对数学问题做了进一步讨论。

七.《尼各马可伦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9.4(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 2017 / 商务印书馆

2019年下半年的时候,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抄读了《中庸》,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在读书会中分享了读这本书前五卷的体会,从第六卷的“明智”开始,往后部分没有来得及分享,即用此文,聊做总结。

什么叫明智?亚里士多德认为:“明智是一种同善恶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求真的实践品质。”显然,在第六卷“理智德性”中,亚氏仍从其理智、理性的逻辑立场出发,论证何为“智慧”?“智慧显然是各种科学中的最为完善者。”智慧与明智不同,是“人与更高的存在物共享的,是关于永恒的事物的。”亚氏又区分了“明智”与“理解”的不同,理解思考的对象不是“所有生成的事物,而只是那些引起怀疑和考虑的事物。”并且认为“一个人生来就会体谅、理解”。当然,这里的体谅和理解是从普遍的能力而言的,而不是道德性的。但是“有一种能力叫做聪明,它是做能很快实现一个预先确定的目的的事情的能力。如果目的是高尚的,它就值得称赞;如果目的是卑贱的,它就是狡猾。”最后,亚氏认为:“德性使我们确定目的,明智使我们选择实现目的的正确的手段。”

在第七卷之中,亚氏主要探讨了两个德性,即自制与快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在笼统地称一个人不能自制时,不是指一切事物,而是指说一个人放纵的那些事物。”因此,自制也就是说是对人本身欲望追求放纵的那些事物,比如食与色方面的节制。同时,“当一个人不能自制时,呈现给他的知识不是真实的知识,也不是受到感情扭曲的知识,而只是感觉的知识。”因此,对于放纵而言,也只是对于感觉的放纵,而得到感觉的满足而不能自制,“即与放纵和节制相关的那些肉体活动,”即欲望的活动。人都有欲望,但人与人之间的欲望大小不同,不同时刻、不同年龄的欲望的追求满足是不同的。欲望大的人与欲望小的人的节制的标准也是不一的。特别是“那些没有或只有微弱的欲望便过度追求快乐和躲避痛苦的人,比具有强烈欲望而这样做的人更是放纵。”就拿吃举例,一个饿肚子的人对吃的欲望大,一个饱肚子的人对吃的欲望小,两者如果再吃一样的事物,饱肚子的人即“更是放纵”。总之,“一个人如果追求过度的快乐或追求快乐到过度的程度,并且是出于选择和因事物自身,而不是从后果考虑而这样做,便是放纵。”同时需要区分的是放纵与消遣的不同。“消遣是休息,是松懈,沉溺于消遣是过度松懈的一种形式。”消遣本身并不等同于放纵。需要强调的是,快乐与放纵也不同,“并不是所有为着快乐的行为,只有为着卑贱的快乐的行为,才是放纵和不能自制的。”

亚氏在第七卷谈完“自制”之后,紧接着的便是“快乐”。

一种比较普遍的意见即认为,“快乐蒙蔽明智,而且它越蒙蔽明智就越是快乐。”亚氏对这种意见首先进行了反驳,指出,“明智和其他品质都不会被属于它自身的快乐所妨碍,而只会被其他快乐所妨碍。所以,沉思和学习的快乐能使人思考和学习得更好。”“节制的人也有自己的快乐”。因此,快乐与明智本身无关。那么,快乐与幸福之间是何关系呢?也可以顺便从哲学上回答“幸福是什么?”的问题:“幸福就在于所有品质的,或其中一种品质的未受到阻碍的实现活动,这种实现活动就是最值得欲求的东西。而快乐就是这样的未受到阻碍的实现活动。从这一点来看,即使大多数快乐是坏的或在总体上是坏的,某种特殊的快乐仍然可以是最高善。正因为这一点,人人都认为幸福是快乐的。也就是说,人们都把快乐加到幸福上。”分析可以发现,快乐和幸福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实现活动”,但不同在于,快乐只是单纯地满足感觉的,而幸福则是满足品质的,两者虽有交叉,即“特殊的快乐”——满足品质的快乐,与幸福交叉,也就是说幸福本身是可以带来快乐的,但同时并不是所有的快乐都可以称之为幸福,只有满足品质的“实现活动”才可以称之为幸福,这种活动本身并不一定是快乐的,但同时,也可以是快乐的。

在第八卷和第九卷,主要探讨的是友爱。

为什么把友爱花这么多的笔墨呢?因为其是“生活最必需的东西之一”“没有人愿意过没有朋友的生活”。对于交朋友而言,一般有三种原因,即愉悦、有用和德性。愉悦一般发生在青年人之间,“青年人很容易相爱”。有用发生在“以获利为目的的中年人和青年人之中”,但“有用不是一种持久的性质,它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变化。”只有“那些因朋友自身之故而希望他好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同时,“只有两个好人才能因相互自身之故而做朋友”,那么什么是好人呢,“好人既令人愉悦又有用”。而且说来,“一个人不可能是许多人的朋友。”因为,“爱是一种感情上的过度,由于其本性,它只能为一个人享有。”之后亚氏谈了政体中的友爱,认为君主制是理想中最好的,民主制是现实中最好的。最后谈了“家室的友爱”,“父母爱子女,是把他们当作自身的一部分。子女爱父母,是因为父母是他们存在的来源。”“一尽能力回报的人被看作是公道的人。所以,儿子永远不可以不认父亲,尽管父亲可以不认儿子。”“儿子永远是个负债者。”

在第九卷之中,亚里士多德继续探讨友爱。

首先揭示了为何在爱中会有抱怨。“爱者有时抱怨他的热烈的爱没有得到回报,可能是由于他没什么可爱之处,被爱者则常常抱怨爱者,说他以前许诺的事情都成了空话。这种抱怨所以发生,是因为爱者所爱的是快乐,被爱者所爱的是用处,两个人都没能满足最初的愿望。”亚氏对家庭之爱也特别强调,认为“奉养自己生命的给予者比养活我们自己更加高尚。”对于朋友之间的聚散问题,亚氏也有谈到,“如果是快乐的或有用的朋友,当一个朋友不再使人快乐或不再有用时,终止这种友爱是很自然的。”“如果朋友已经变了并且无法挽救他,就与他分手。”“朋友多过需要也就成为多余,会妨碍高尚的生活。”但“只要不是由于极端的恶而分手,因过去的友爱之故我们也应当对昔日的朋友有所关照。”并且,“我们应当努力戒除邪恶,并使自己行为公道。这样我们才能对我们自身友好,也才能与其他人做朋友。”至于什么才是“爱情”,并不是眼见有愉悦感,而是“只有对方不在场时就想念,就欲求着那个人到来,才是。”最后,亚氏提出,“和好人相处,人就会跟着学好。”“每种人都在对他们而言是最好的那种事情上一起消磨时光。”

在第十卷中,亚里士多德探讨了快乐与幸福。

首先来看快乐。“许多人都片面地追求快乐,成为快乐的奴隶,所以应当矫枉过正,以期达到适度。”那么如何知与行快乐呢?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活是一种实现活动。”“快乐完善着这些实现活动,也完善着生活,这正是人们所向往的。”同时“思想的快乐高于感觉的快乐。”“快乐不是善”,但“快乐自身就值得欲求”。可是,快乐不是人的目的,“幸福”才是。

最后,我们来看到底什么才是幸福。

“幸福的生活就在于德性的实现活动。”

“被多数人视为享受着幸福的那些人都喜欢在消遣中消磨时光。”但“幸福不在于消遣”,“幸福在于合德性的生活,而合德性的生活在于严肃的工作。”

“沉思是最高等的一种实现活动”,“它最为连续”,“如果人可以获得的自足、闲暇、五无劳顿以及享福祉的人的其他特性都可在沉思之中找到,人的完善的幸福——就人可以享得一生而言。”

最后的最后,我来谈谈自己阅读本书的最大的收获吧——“良好地实践就是良好的生活本身。”如果用陈嘉映先生评价本书的话说就是,“你把自己这一辈子过好了,你这一辈子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八.《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9.0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 1981 / 商务印书馆

——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希腊罗马哲学

怀疑主义:

1. 定义:恩披里克——

就怀疑主义探讨和研究方式来讲——研究派

就研究之后呈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存疑派

就对判断所持有的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犹疑派

基本思想:

第一,实体在感觉中呈现出来,感觉是真实的,实体;

第二,感觉只能提供判断;

第三,判断指向主体,而不是事物本身的性质;

第四,事物本身是什么?——怀疑

怀疑主义回到经验感觉的真实性。

基本观点:不动心

感觉真实——怀疑主义、经验主义、唯物主义是一致的

判断是主体的感受——不等于实体,对柏拉图理性主义进行校正。

“三百年战争”——悲观意识、苦恼意识——基督教的起源

智者的怀疑主义——命题——不想建立体系,是对通达本体界的质疑。

论式:基于推理——全面的怀疑——成体系的

爱纳西德穆十大论式——

1. 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判断是不同的;

2. 同一种主体的不同个体对同一个事物的判断也是不同的;

3. 同一种主体的不同个体对同一个事物的判断也是不同的;

4. 同一主体的不同状态对于同一个事物的判断也是不同的;

5. 不同民族地区的观念风俗习惯也会导致对同一个事物认识不同;

6. 所有的事物都是混合的,判断却是单一的;

7. 因距离的远近和位置的不同对同一个事物形成不同的判断;

8. 因稀有和缺少而对同一个事物判断不同;

9. 人对事物的判断具有相对性——价值判断;

10. 所有的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一切感觉都相对。

阿格里柏:五大论式——对理性的怀疑

1. 观点分歧:感觉——真——多元——结论多元

2. 相对性:判断——主体

3. 无穷判断:经验事物中找不到第一因

4. 武断假设

5. 循环论证

1.伊壁鸠鲁

每一形状的原子数目都是完全无限的,但是它们形状的差别却并不是完全无限,而只是数不清。

原子永远不断在运动,有的直线下落,有的离开正路,还有的由于冲撞而向后退。

我们由于心灵或感官的认识活动而得到的每个影像,不拘是关于形状还是性质的影像,都是具体对象的形式或性质,这是由于影像不断重复或留下印象而产生的。

我们要认定原子除了形状、重量、大小以及必然伴随着形状的一切以外,并没有属于可知觉的东西的任何性质。

即使那些现在正把细节研究到相当的程度、甚至已经全面研究过的人,也会根据这样的纲要指导他们的分析,来进行他们对于整个自然的大部分考察

2. 怀疑派

怀疑论的起因,我们说是希望获得安宁。

皮罗:我们不应该相信它们,而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作任何判断;对任何一件事物都说,它既不不存在,也不存在,或者说,它既不存在而也存在,或者说,它既不存在,也不不存在。

3. 斯多葛派

所谓知觉,乃是来自真实对象的东西,与那个对象一致,并且是被印在心灵上,被压成一定形状的,如果它来自一个不真实的对象,就不会是这样。

道德就是过顺应人的本性的生活。

灵魂摆脱了肉体的桎梏才有智慧。

4. 卢克莱修

万物都由原始的物体构成

原始物体是不可毁灭的

没有虚空就不可能有运动

世界是由原子的偶然运动形成的

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5. 新柏拉图派

太一是一切之父

太一是最完满的原始力量

灵魂回到太一,获得解脱

6. 奥古斯丁

无神论对基督教的攻击:

上帝存在、恶也存在

1. 上帝不知人间有恶——上帝不全知

2. 上帝知道恶存在,允许恶,纵容恶的存在——上帝不全善

3. 上帝对恶无能,不能制止恶——上帝不全能

奥古斯丁的反驳:

人间有恶——人有自由

恶是善的缺失

神正论:人间有恶是对上帝公正的证明——自由选择

人得救全靠信仰上帝的恩典

上帝的光能使我认识真理

九.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9.0[德] 黑格尔 / 1959 / 商务印书馆

第一部 希腊哲学

第一篇

第一期:从泰利士到亚里士多德

甲、伊奥尼亚哲学

泰利士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美尼

乙、华泰戈拉与泰戈拉派

丙、爱利亚学派

丁、赫拉克利特

戊、恩培多克勒、留基伯、德谟克里特

已、阿那克萨戈拉

十.《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9.3[德] 黑格尔 / 1960 / 商务印书馆

第一章 第一阶段:从泰勒斯到阿那克萨戈拉

第二章 第一期第二阶段:从智者派到苏格拉底派

甲、智者派

普罗泰戈拉

高尔吉亚

乙、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方法

善的原则

苏格拉底的命运

丙、苏格拉底派

1.麦加拉学派

欧几里得

斯底尔波

2.居勒尼学派

阿里斯底波

德奥多罗

赫格西亚

安尼克里

3.犬儒学派

安底斯泰纳

第欧根尼

晚期犬儒派

第三章 第一期第三阶段:柏林图与亚里士多德

甲、柏拉图

辩证法

自然哲学

精神哲学

乙、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

自然哲学

精神哲学

心理学

实践哲学

伦理学

政治学

逻辑学

第二篇

第二期:独断主义和怀疑主义

甲、 斯多葛派哲学

乙、 伊壁辑学

丙、 新学园派哲学

丁、 怀疑派哲学

第三篇

第三期:新柏拉图学派

甲、 费络

乙、卡巴拉派和诺斯替派

丙、 历山大理进而派哲学

另:

邓晓芒:《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录》

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录8.3邓晓芒 / 2016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第一讲 精神哲学之准备——古希腊自然哲学

一、早期始基哲学

二、存在哲学(爱利亚学派)

三、结构性自然观

第二讲 古希腊精神哲学的诞生及发展

一、从自然哲学向精神哲学的过渡

二、精神哲学的诞生——智者学派的语言哲学

三、精神哲学的上升阶段——苏格拉底的灵魂哲学

四、精神哲学的发展之高峰——柏拉图的精神哲学

第三讲 精神哲学之集大成——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一、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二、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

三、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

四、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

第四讲 古代形而上学的解体

一、伊壁鸠鲁学派:个别自我意识的哲学

二、斯多亚派:普遍自我意识的哲学

三、怀疑论派——否定的自我意识的哲学

四、新柏拉图主义——自我意识的异化

读书 思想 古希腊 哲学 人文

© 本文版权归 雨墨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