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机器人的前世今生(一):古代机器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希腊人 【科普】机器人的前世今生(一):古代机器人

【科普】机器人的前世今生(一):古代机器人

2024-06-29 04: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进入17世纪,灵巧的钟表匠发挥技艺制作了一个个精美的自动机器。1662年,竹田近江将钟表技术应用于自动机器偶人的制作,采用鲸鱼胡须和木制齿轮制作“竹田式自动装置”。流传下来的文物包括“端茶玩偶”,即一个装有轮子的木偶,双手捧一茶盘,将茶杯放在茶盘上,木偶就会向前行进,当客人取茶杯后会自动停止。

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欧洲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又称机器时代。工业革命发源于18世纪的英国,随着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一系列技术引发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发生转变,进而扩散到欧洲大陆,并随后传播到美洲和亚洲。1738年,法国钟表匠鲍康逊制造出齿轮传动的机械鸭子,可以完成振翅、鸣叫、啄米等动作。

1770年,匈牙利发明家沃尔夫冈-冯-肯佩伦创作了“土耳其行棋傀儡”,为取悦玛丽娅·特蕾西娅女大公而建造并展出。该机器可以击败人类棋手,也可以执行“骑士巡逻”。1854年,该机器人开始巡回演出,直到当时人们才发觉原来精密的机器中竟然藏着象棋高手。

1768-1774年间,皮埃尔-亚奎特-德罗兹父子制造了3台可以动的玩偶机器人,用于推进他的钟表生意。这套自动机械玩偶包括“TheWriter”、“The Musician”和“The Draughtsman”,分别由6000、2500和2000个元件组成。其中的“The Writer”是一个三岁男孩样貌的机器人,由发条驱动,当上紧发条后,它会用鹅毛笔蘸一下墨水,然后在白纸上写上预定的语句。为了使机器人可以创作不同的词句,德罗兹制作了40个只读的凸盘,这可视为可编程机器人的雏形。

1801年,法国发明家约瑟夫-玛丽-雅卡尔设计出首台可编程织布机,极大提升了纺织效率。为了控制织布机上的编织图样,雅卡尔开发了一套打洞卡片系统。这套系统未来激发了IBM创建者使用打洞卡来记录数据和计算机编程。

1822年,英国数学家、发明家查尔斯-巴贝奇提出了差分机和分析机的设计概念,并制作了部分样机。他的想法在于利用机器将从计算到印刷的过程自动化,从而避免人为疏忽。他所提出的机器利用多项式N次阶差的特性,通过齿轮运转带动十进制的加减法。由于工艺复杂,大量精密仪器制造困难,当时只能做出完成品的很少部分。

1945年,奥地利发明家约瑟夫-费博在费城和伦敦相机展出他发明的“歌雀”机器人。该机器人是一个会说话的机器,由数个不同的机械装置和乐器组成,包括钢琴、波纹管和机械仿生喉管作为发声器。该机器将人形面孔和键盘相连,面部嘴唇、下巴和舌头可以控制,通过调节鼻子上的螺丝调整音调和口音。

19世纪末期,西方主要国家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迎来爆发期。美国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无线电,并于1898年设计并展示了无线电遥控船模型。这种机器人遥控技术直到几十年后才得到普及。

1927年,美国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该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可以回答一些问题。

1929年,日本生物学家西村真琴制造了“学天则”机器人。该机器人是一个可以写字并改变表情的机器人,高约3米,右手执笔,左手持灯,脸部由橡胶制成,眼镜、脸颊、嘴角、脖子、手腕均可活动。其大幅动作由压缩空气和橡胶管驱动。

来源:德先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