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服饰文化探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女性服饰花纹特点介绍 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服饰文化探微

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服饰文化探微

2024-07-01 08: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服饰文化,是指“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岭南汉族内部,因其历史渊源不同而明显地划分为广府、客家、福佬三个民系,三个民系各有自己的服饰文化特质和风格,展现出异彩纷呈的民系服饰文化局面。本文的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服饰文化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①体服饰,指人体除头、脚外的躯体部分的服饰;②首服饰;③足服饰,借以窥见民系服饰文化特点。  一、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服饰文化  1. 广府人体服饰文化  由于广府系分布面积广大,分布区内有多种地形,所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也较多,因此广府地区服饰原料多种多样,历史上广泛使用棉、麻、蕉、竹、葛、蚕丝等作为服饰原料。同时,为适应湿热气候,“轻、薄”为其服饰文化的主要特色。据同治《广州府志·前事略》载,南朝刘宋之际,广州就能生产出“薄如蝉翅”的葛布,一幅 24 米长的布,卷起来可装入竹筒,被誉为“入筒细布”。明清时,珠江三角洲基塘地区居民喜穿质地轻薄、色深耐脏、耐水,且不粘肌肤的广东特色布料薯莨布。疍民为适应水上生活,也喜穿薯莨衣。清冯询在《珠江消夏竹枝词》中描写了一个卖荔枝疍民少女的装束:“薯莨衫窄笠丝堆,装束随宜笑口开。”为适应船上摇桨需要上身大幅度的动作和减少海水的浸湿,旧时疍民无论男女衣服均以短、宽为特点。麻织成布质轻、不粘身、透气,为上好衣料。清代岭南乡村不少农民自己种麻,用土布机织成麻布造衣。三水、四会、高要等县市农村多麻布,其中以三水为最,因三水盛产黄麻。人们就地取材,利用价廉物美的麻袋加工成衣,男女同一款式,做成麻包衫,成为流行一时的劳动服,多用于田间劳动时穿。自清末民初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带到处可见穿麻包衫的农民。  广府系女性清代以来多穿旗袍、大襟衫、斗篷、裙、裤。大襟衫样式分有领无扣、无领无扣(在右衽穿一带子,打结代扣)或用布扣等。大襟衫有长、短之分。女式大襟衫多长不过膝,前襟有边饰。斗篷,广州俗称“披风”,无袖、无纽扣,披在肩上,用以遮阳、挡风避寒。广州民间有用蓝椴、绉衫为表,内以洋灰鼠和洋狐羔皮为里制作斗篷,也有用绢、麻缝制。男子多穿长袍、马褂、对襟衫、裤。颜色多为靛蓝、藏青色。另外,中山装也是广府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  广府系主要处于珠江流域,以珠江三角洲为重要聚居地。那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可以开垦的沙田、滩地很多,有利于南迁汉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汉服饰文化。唐代以后,随着海上交通发展,来自异国他乡的服饰文化也更多地移入。唐宋时代广州城里有专门的外国人居住区,即蕃坊,聚集了大批来自中亚、西亚的阿拉伯商人。他们身穿奇装异服,往来于各交通大道,歇息于邸店驿站之中,为岭南一道特有的服饰风景线。1859 年一位英国人曾描写广州姑娘的洋式打扮:“我在街上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我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颇引人注目的”。  辛亥革命以后,广府地区,尤其广州、佛山等中心城市及交通线沿线城镇地区,首受服饰变革之影响,剪辫子,不缠足,着中山装、西装等蔚为风气。而港澳作为中西服饰荟萃城市,除了改变清朝服饰以外,也更多地将西式服饰传入珠三角,促使那里服饰更加时代化,成为岭南服饰变革最显著,也是最快的地区。至近年改革开放,广府地区首得风气之先,经济在珠三角崛起,服饰也领岭南乃至全国潮流,服饰景观焕然一新,举世瞩目,这已见上述,此不赘述。总之,广府地区是一个多元服饰文化的聚合体,其服饰文化多元性、包容性很突出,在服饰文化上得到充分表现。  2. 客家人体服饰文化  客家人是入岭南最迟的中原和北方汉人,由于“客家人进入之时,广府、潮汕两大民系已基本形成东、西分布的态势,留给客家人的,只有粤北、粤东的两片相连的山区地带。因此,这两块相连的地区也就成了广东境内客家的基本分布地”,客家人分布在距海较远的内陆山区,除了河流谷地较为开阔外,其余都是崎岖的山地。由于客家人大多居住环境恶劣,“土瘠民贫,农知务本,而合境所产谷不敷一岁之食”。为了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服饰原料一个主要特色是选料粗,一般以取于当地的棉或麻织物为主,所织服饰既经济又耐用,穿上后显得朴实利索。恰如新编《梅州市志》载,客家人“服饰均较简朴,但求耐穿、洁净、舒适、大方”。客家人衣裳一般较少纹饰,女子的大襟衫上,也只是在袖口缝上几圈环饰或在衣襟边上镶些绲边。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南迁而来的汉民,“祖先本齐晋人,至秦时被迫而迁于豫皖”。永嘉之乱后避乱迁到了江西地区,唐宋之后又迁到粤东和粤北地区。客家民系没有经过太大的越汉融合,所以服饰带有中原古风。故客家人以中原汉族为正统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意识也反映在衣饰打扮上,服饰上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服饰宽博的主要特征。客家人的服装,无论上衣或是裤子,都保持了宽松肥大的古风。大裆裤是清代客家人较普遍的一种裤装,男女老幼都可穿着。大裆裤以裤裆深、裤头宽为特色。大裆裤的腰间一定要折叠几层才能系紧。客家人南来之后,要对付土著居民及其他方面的侵扰,要改造陌生的环境,特别需要团结合作。因此,客家人的服饰,无论男女老幼,形态统一、整齐,象征着客家人的团结精神。无论男女,穿的均是上下装,即上衣下裤。男女无多大区别,上衣是“大襟衫”,右边斜下开襟,安布纽扣,讲究的用铜纽。女服只在襟边加一两条边(讲究的绣花边),以示男女之别。男子的常服是无领或浅领对襟上衣配大裆裤。客家服饰大部分由妇女手工缝纫而成,结构简单,形体特征不明显,容易裁制且便于穿脱。适合家居、外出劳动乃至一般的走亲访友时穿用。民国《仁化县志》载 “邑中妇女装束最为统一”,这可具代表性。客家女性无论老少都绝少穿裙,甚至在结婚典礼上,也几乎没有穿裙装的新娘,这一点与广府系、福佬系女子绝不相同。她们最常穿用的下装是大裆裤。究其原因,恐因古代岭南山区环境险恶,蚊蝇遍地、蛇蝎横行,出于保护,无疑要尽可能把自己包裹起来,同时又不能妨碍劳动。  客家人的服装基本上以蓝、灰、黑色为主色调,这些颜色耐脏耐洗而又不张扬。此外,马蜂、蜜蜂等蜂群喜欢袭击穿红色等鲜艳衣裙的人,客家人也为避免“招蜂惹蝶”而不着鲜艳衣服。客家男女最爱整齐,在主客杂居的地区,看衣服干净与否就很容易把客家人区别出来。  客家人的传统服饰多年无变化,或变化不大。这与客家人生活在闭塞的山区,常年劳动,远离中原和岭南经济文化中心有很大关系。艰苦的生活环境“土多硗瘠,终岁勤动,仅给衣食而已,市井贸易自日用饮食之外,珍奇之货不售”,低下的经济条件,造成在穿着方面,则只能求得蔽体防寒的基本要求,故“多布素”,而无暇顾及汰旧更新,谋求变化。民主革命之后,西风东渐加强,服饰才发生了很大改变,流行的西服,冲击着客家地区。一些有知识之士,穿用西化服装更是先着一鞭。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福建等省客家地区服装与它的经济进步一样,也参与领导服饰新潮流。  3. 福佬人体服饰文化  福佬人居住在沿海地区,明清以来发展起精耕细作的稻作文化和耕海的海洋农业文化,形成精明、善变的民风,这都影响到他们的服饰文化。据新编《汕头市志》《徐闻县志》载,福佬人多用本地产棉、麻为服饰原料。沿海平原的福佬人生产条件较优越,相对说来,经济较发达,有一定财力用在衣着上,所以衣服用料较好,不少人以质地柔软、有光泽、透气散热性能较好的丝绸织物为主,工艺精细,配饰复杂,穿上后显得富态阔气。为适应海风大、日照强的生活环境,把衣裤都做得较长较宽。妇女大多以做家务、抚育小孩为主,很少下田耕作或出海打鱼,“女红针黹纺织,鲜抛头露面于市廛,胼手胝足于陇亩者”,因而她们所穿的大襟衫,“大多镶边,宽阔绰约”,并多用金属纽扣、透明珠子等装饰得很复杂、华丽。  粤东地区炎热多雨,江河交错,多种水稻。福佬男子常遇雨、涉水或与泥巴打交道。水田深耕之后,泥水往往浸及大腿,农民穿裤不能下田,于是干活时用“水布”一围,换下裤子。工作完后到溪流清水中洗一下身子,再将水布洗去泥浆抹身,然后换回裤子。水布是农民、渔民普遍使用的一种劳作用布,每条长 1.7 米、宽 0.6 米左右,是一种方格条纹的彩印薄棉布,吸水后易拧干且柔软,价格低廉,结实耐用,拉力也强。劳动时用以擦汗;外出时束于腰间;暑天树下纳凉可席地坐卧;下河洗澡时则作围腰浴巾;冬天围于头颈可以御寒;还可遮阳、挡雨、打包袱、作肩垫,用途十分广泛。水布成了农民装束的象征。“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因生产生活条件变化才少用”。有些农民早年出洋谋生,早已脱离农耕生活,但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他们还有出门携带水布的习惯。“有的旅外潮人说,哪里有潮汕人,哪里就有工夫茶和水布。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条件的改善,水布使用范围已渐不如前。有的潮地商人将其加以包装,作为土特产赠品,不失为有特色有意义的礼品”。  二、广府、客家、福佬民系首服饰文化  1. 广府人首服饰文化  广府地区交通方便,经济发展水平高。反映在首服饰上,珠江三角洲一带清末以来流行女子自梳不嫁之风气,此俗曾盛行于顺德、番禺、中山、南海等县。清代未婚少女均蓄辫于脑后,结婚时才把辫发梳起成髻,但上述地区的一些立志独身的少女,她们在经济上能够独立,不愿受封建婚姻的束缚,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行易辫结髻,以此向社会公开表明永不婚嫁。这个特殊的自梳群体,成为广府地区首服饰一道最富张扬性的景观线。  妇女发髻多用金银器作为小型饰件,出土比较集中的是在广州西村皇帝岗一个唐代墓葬,有鎏金器 8 件。除了一件是花牌外,其余均是发钗。钗是妇女头发上的饰件,顶端常用于作各式花纹、鸟纹。常见的钗有花卉、缠枝、燕鸟等。这批鎏金首饰的做工无论是铸、钣、镀、刻凿等都精雕细琢,使它们插在鬓发上时摇曳生姿。广府地区是南越人集中分布的地区,南越人有梳髻的习俗。唐代由南越人演变为俚人,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很重视在发髻上下功夫。广州唐墓出土这么多形式不一的鎏金饰件,堪为唐代重视服饰尤其是头饰的一个缩影。  岭南日照强、时间长,且雨水也多,故帽子在岭南很实用。在宋代,广州城内出现了专门经营帽子的雨帽街(在今中山五路)。据《广东史志》载,西江流域山区,自古以来城镇竹制品业相当兴盛,以竹帽编织为主。清光绪末年,郁南城镇已有高要人开设帽店,此后陆续增至 10 余家,多集中今民主路上段,年产竹帽万件以上,故四乡居民出售竹器、竹帽者亦云集此处,当地人呼之为“织帽街”,一直延续至今。生产品种大致可分铜鼓帽,又称中山帽、金钱帽(分大钱、二钱、三钱等规格)、金利帽,大眼帽又称鸭帽、壮丁帽、平江帽、桂圩帽、连滩帽、孝帽等多种。较高级的帽,帽边用白藤绲边,帽顶涂以桐油防水;妇女用的竹帽,其顶常用黑白两色织成图案花纹。戴大钱帽的多为商店工人和渔花行业人员;封开、德庆一带妇女,则喜用平江帽、桂圩帽等。新编《肇庆市志》载,农村居民日常出入,历来惯戴竹帽,样式有地区和男女的差别。老人、儿童在冷天戴布帽;富人、知识界人士和城镇其他有身份的人士一年四季戴礼帽和其他流行款式的帽。但一些场合,如探亲、赴宴,遮阳避雨则要打伞。新中国成立后,戴帽呈布帽增加、竹帽减少的趋势。至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科学的进步,化学工业的发展,竹帽逐步为布伞、尼龙伞、草葵编织帽、太阳帽、塑料雨衣等所代替,只有农村部分农民仍在使用。此外,广西北海、阳江沿海及中山港口沙田的疍家妇女多爱用包头布,状如猪嘴巴,疍俗称“猪嘴”,便于遮蔽海边风日。阳江沿海一带也长期流行铜鼓帽。这些首服饰,都有鲜明历史时空特点,且因袭至今。  2. 客家人首服饰文化  客家妇女与福佬妇女的头饰有较大的不同,客家妇女的传统发髻是“船子髻”,造型较为简单,即将发辫盘成高髻(状如弯月),插以银簪。“船子髻”发式是受到畲族发型的影响,因此颇像畲族妇女的“凤髻”,但“凤髻”造型和装饰更加复杂。  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往往形成地区服饰文化的独特性。客家是一个古老的迁徙民族,地域环境对客家妇女头饰中凉帽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由于妇女到岭南后,常常需要一起出门干农活,而在当时,妇女抛头露面被认为有失“体统”,于是,客家妇女在男人们戴的斗笠上罩上一块黑布,以遮住自己的面孔,只留两个洞,以通视线。后来,感觉不便,便把罩着的布揭下,改成缝在斗笠边沿四周垂挂。再后来,干脆剪短了面前垂挂的部分。于是,成了今天所见的凉帽,又叫“苏公笠”。据说,凉帽色彩最初的颜色多为黑色,以后改用蓝色,后来又增加了一定的花色,有的“素顶黑边”,有的“红顶蓝边”,彩条也绝大多数没有以印花、绣花等丰富图案作为装饰,只有外形的重要特征,没有过多的雕琢。客家妇女喜戴凉帽,凉帽为客家妇女服饰的一大特色,帽无顶,用料少,不需大剪大裁,并适应炎热气候的头饰特点。相传始于宋末,流行于粤东北—粤北及深圳宝安一带客家地区,今惠州、梅州等地农妇渔妇仍多使用。  南雄一带客家妇女出门的时候,都喜欢披一条黑头帕。这头帕四边绣有花纹图案,绣工精致,色彩绚丽,披上黑头帕时中间还要系一条白纱带,黑白分明,十分雅致。因其可以挡风、挡尘、遮阳,一直流传至今。这种黑头帕在南雄地区广泛采用,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为大庾岭下,山风大,当地水土流失严重,风起扬尘,黑头帕耐脏,风阻力小,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客家妇女普遍在发髻上插银簪。这虽然不是客家妇女独有,但其形制不同于其他民系妇女,有长度大的特点。如五华县农村 40 岁以上的妇女,都喜欢在发髻上插一支银簪,长约 40 厘米,末端尖利。它的作用是一般情况下别住发髻,特殊情况下可以当作武器,给人致命一针。此为适应山多地少、土客矛盾复杂尖锐的人文环境。  3. 福佬人首服饰文化  福佬人所在地区人稠地少,流行“男人主田园,女人主家事”之俗。妇女有充裕的时间在家精心梳理发髻。明代《永乐大典》载:“潮州之旧俗,妇女往来城市者,皆好高髻,与中州异。”且发髻样式也较为复杂多样,蔡泽民《潮州风情录》载:“(潮州妇女)髻型多种多样,最为典型的梳成大泡头亦称大后尾。”一般打成龟髻。此外还有钩髻、崎髻、平髻、圆包髻和梭仔髻等样式。“大后尾”是一种较有地方特色的发髻,“梳这种发型费时,也不方便劳动生活,故劳动妇女平常不修这种髻式。民国时期,农村尚有这种装扮,当代只能在潮剧舞台上作一种髻式出现。潮剧《苏六娘》中的乳娘和《龙井渡头》中的美娘的发式,都属这种发型。大后尾的梳法从传统潮剧可以看到”。其发式是在脸两鬓对称梳髻片二片,头顶梳一小纱髻,脑后以发束梳成船帆状或菜刀状,缀以髻匙、后尾夹、凤钗、梅花粒等各种金银珠饰共数十件,风格十分独特。胡朴安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对潮汕妇女这种特殊发髻有更详细的描述,在《潮州人之服饰》条中,写道:“惠来县之妇女髻发,则殊可怪。多将发于脑后结束成小刀形,而旋其末于顶,贯以一红染之竹筒,筒长二寸许,圆径大小如银元,发突出筒外寸许,乃结之以红绳,横以约长五寸之针,循下牢插,四周点缀以珠,借壮观瞻,行时摇动不定,如鹭鸶之踣伏颅上,诚奇观也。至潮阳、揭阳、普宁三邑则不同,其梳法虽一若惠邑,唯一少行筒,而式作菜刀样,夹以金银或竹板之夹,发端束顶,簪金纸花于其上,名曰大后尾;至若两髻使之耸然如蚌壳,名曰蓬头。盖如上述之髻,实难以整理。故人多喜改良之。老者之发,则盘结如元宝,或陀螺倒置形。”这种复杂、费时的发髻,反映潮汕女子精于打扮风气,显然又与经济发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无论哪种发髻,都可视经济能力插上各种饰物,除了金银珠饰,便是插上花朵。年轻妇女多插红花,如玫瑰、芙蓉等;中老年妇女多插一朵、几朵甚至整排的芬芳的玉兰、茉莉等。于是,应运而生的是四时清晨,街上都有老妇摆卖鲜花的摊档,深巷也有拎花叫卖的小女孩,带动卖花业兴旺。而在历史早期,角骨器则是潮汕俚人用来固定发髻的常用头饰,考古发现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程洋岗村的明墓中有一个牛角女头饰,就像潮汕男子的水布一样,都是潮汕俚人服饰的遗存。后世潮汕妇女发髻形式多彩多姿,是传承过去重视发髻装饰的结果。  潮汕妇女发髻,也每因群体不同而有差异,带有一定地域性。粤东疍民妇女,则梳“后船髻”(在汕尾、澳头又称“汕尾髻”),并配插一支银质“篦牌”。此髻形大而多饰物,有的一人佩戴重至 3 市斤的银饰物。今人认为“潮州妇女打鬃之风的由来,是受畲族的影响”。因粤东是畲族发祥地,潮汕人祖先为闽越人,两族历史文化交融整合,在发髻上明显地表现并流传至今。  福佬系劳动群众普遍使用的雨具是“葵笠”(即竹笠),均以竹篾、箭竹叶为原料编织而成。有尖顶、圆顶通帽等形式。精工的用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绲边,竹叶之上夹一层油纸,笠面加涂熟桐油而成。到 20 世纪 90 年代,在农村还有很多人仍然使用葵笠。  福佬妇女一般不戴斗笠,而喜欢用一块漂亮的方帕作为头巾。饶平县的新塘、坪溪,潮安县的凤凰、大山等乡镇的妇女,历来有戴“帕仔”的习俗。其轻便实用,既不怕风吹又不会挡住视线。随时代变迁,此俗已逐步被戴草帽、塑料帽、布帽代替,但在偏僻山村,还有老年妇女习惯戴“帕仔”。  为适应海风大(减少阻力)、日照强的地理环境,电白博贺一带渔家妇女流行的传统首服饰是铜鼓帽。此帽直径约 30 厘米,是用竹篾编织,夹以竹叶,帽檐扎上藤料制成。帽檐特别高,一般为 20 厘米左右,倒放像菜篮,也像铜鼓。因其美观、用途广,可当凳子、扇子、枕头、菜篮、水勺,所以至今渔家妇女仍使用。  但无论葵笠、帕仔,还是铜鼓帽,共同特点是表面积小,呈圆筒形,原因首先是适应海边风大环境,次为挡雨、遮阳,说明一种文化,总是离不开特定地理条件的。  4. 小结  广府地区商品经济发达,首服饰复杂多样,更具多元社会文化特征。而客家人居住在山区,人际往来少,帽子的形式也单一,故凉帽为妇女主要帽式。另外,福佬人为适应沿海生态环境,帽式以方帕、铜鼓帽为代表,展示人与环境感应与调适关系。  三、广府、客家、福佬民系足服饰文化  1. 普遍跣足  岭南气候终年温暖湿热、又多水田,故岭南人平时多跣足,即光脚。因为在耕作中穿鞋显得多余甚至成为一种障碍,所以光脚便成为习惯而普及男女老少。岭南土著越人服饰特征为短衣、短裤、短裙,体现一个“露”字,故露脚也在情理之中。在很多古代画像中见到的农夫基本上都是短衣短裤赤足的形象。如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西汉前期操蛇跪坐力士俑跣足,是南越土著形象。后来汉人南下,也为适应岭南地理环境,而在夏天光脚。据新编《肇庆市志》《梅州市志》《阳江县志》等志书所载,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一般在冷天才穿袜子,雨水中行走“多赤脚,极少人穿水鞋。新中国成立后,穿鞋袜的人大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改善,岭南城乡人民已普遍穿鞋,打赤脚的现象越来越少。总之,在跣足方面绝少有民系上差异。但在城乡之间,因劳动、生活方式,主要是经济水平差异,乡里人光脚的人更多,城里人则较少,或穿屐子为主。这种城乡差异,远大于民系不同。  2. 基于主劳地位客家妇女“天足”  史书记载,缠足之风始于南唐。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但未普及。元代缠足之风继续发展。明代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传播。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难以停止,到康熙七年(1668 年)只好罢禁。由此可见缠足之风的根深蒂固。在岭南,直到明清时代,广州上层妇女中裹足之风才颇盛行,后逐渐普及一般阶层妇女。汉族各地妇女几乎都有缠足的风俗,史载“除了广州盛行缠足外,周围各地,番禺、顺德、香山女子缠足者居十分之八,南海县几乎都是缠足,东莞等地也有少量缠足的”。新编《增城县志》亦载清代增城地区“妇女皆曳裙裹足”。  清代广东汉族缠足之俗,以“潮州妇女为甚”。《采菲录》正编《专著·知足谈》曰:“潮俗妇女尚纤趾,矫揉造作,更有甚于淮扬间,且有蹑跷过甚,扶杖蹒跚以行者。”潮州、汕头一带有这样的习俗,“纳妾必足小者,即得称姨,否则终日赤脚与婢等耳”。即妾必须小脚,否则只能终日赤脚,地位与婢女相同。海南在清代后期也出现了缠足现象,“琼州定安妇女姿首颇佳,足甚纤小,式样尤精绝”。  最为特别的是“客家妇女保持天足”,客家妇女以“天足”为美,她们被一些研究者称为“天足健妇”。如有缠足者,反倒会嫁不出去。乾隆《大埔县志·风俗篇》载客家“妇女跣足,不论贫富皆然”,黄遵宪曾引用一外国传教士的话说“西人束腰,华人缠足,唯州人无此弊”。客家女性是田间劳动和家庭生活的支柱,劳动生活和家庭的责任让客家妇女必须要有一双大脚来承担,这是客家妇女不缠足的重要原因,也是一项特有的足服饰文化。客家人居住地域相对封闭、集中,甚少其他民系的汉族人,因而从地域上考察,这个区域的女子不缠足现象更为突显。  但绝对地认为客家妇女从不缠足、绝无缠足,这样的观点并不符合历史。正如在缠足的汉族群体中,并非个个女子皆缠足一样,客家妇女中也存在一些缠足女子,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但由于缠足在客家生活中并非主流,并未成俗,客家人并不推崇缠足,缠足在客家妇女中只是少数,因而可以说客家妇女是不缠足的。这都取决于客家妇女作为主要劳动力的社会分工所致,是客家地区一种很有个性的足服饰文化。  3. 缘于潮热气候普遍着木屐  穿木屐原属中原风俗。西晋末永嘉之乱后,中原汉人纷纷南迁,这一穿着文化也陆续传入岭南地区并被保留下来。清初诗人徐乾学在《潮州杂兴》写的诗句:“蛮女科头足踏尘,丈夫偏裹越罗巾。无分晴雨穿高屐,岂是风流学晋人?”说的就是这一习俗。岭南气候潮湿,干爽而经济的木屐自然深受福佬、客家、广府人喜爱。  乾隆《潮州府志》载人们“居常曳屐。晴雨无分,粤俗类然”。清代周恒重修《潮阳县志》云:“屐有五便:南方地卑,屐高远湿,一也;炎儌虐暑,赤脚纳凉,二也;所费无几,贫子省履,三也;澡身濡足顷刻遂燥,四也;夜行有声,不便为奸,五也。”因此粤人着木屐较北方普遍,平时走路、冲凉(洗澡)、乘凉或就寝前皆喜穿用。据清·张渠撰《粤东闻见录》载:“潮州尚拖皮散屐,以轻为贵。”李调元《南粤笔记》载:“散屐以潮州所制拖皮为雅。”故潮屐又称为“散屐”。  旧时粤东客家人除了年节、喜庆、走亲戚之外,平时不穿鞋袜,赤足或者着木屐。木屐多用桐木或其他杂木劈成,把一块约一寸宽的橡皮,变成船篷形,钉在前头即成。旧时女子出嫁,要带一双鞋一双屐去。直至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梅州客家人多穿木屐,城镇多有专营木屐生意的店铺,生意兴隆。木屐刷上油漆,男的穿黑色的,女子穿带花的,孩子也穿黑色木屐。后来,随着制鞋业的发展,各式海绵、泡沫拖鞋代替了木屐。近几年,梅州城镇又有不少人穿起了木屐。据穿木屐者说:“春夏期间穿木屐干爽,凉快;走路时穿木屐不会像拖鞋那样把湿沙拖起溅污裤子,同时不会因潮湿而生‘沙虫食脚’(又称‘香港脚’)等病,在春夏多雨的季节更显示出其优越性。”  广府地区也长期流行木屐,据宋代封州知州田开《临封十咏(一)》一诗载“屐齿往来频”,可见木屐被广泛使用。新编《阳江县志》亦载,“穿木屐历史悠久,清代以前,城乡人普遍穿木屐,以屐代鞋。木屐有漆屐、花屐各种款式”。以往新会人喜爱朱漆屐,东莞人尚花绣屐,广州人则两者兼而有之。西江沿岸,潮湿多雨,木屐价平、实用、耐穿,晴天雨天、室内室外皆可穿,故市面上屐铺林立。广西人认为,木屐防滑、凉快、便宜,能防止穿塑料拖鞋可能引起的皮肤过敏,因而大行其道;相比之下,广东则大为逊色了。由于穿着木屐行走时发出很大的响声,而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噪音,因此被逐渐淘汰,今已很难寻觅,偶尔在乡间仍见到一些老人穿着自制的木屐。但这两年,在三罗(罗定、云浮、郁南)一带均有木屐地摊,买者亦众。肇庆市亦多木屐出售,女式的屐皮用斜十字形塑料带细结,针上彩色闪闪发亮的屐钉,玲珑的高跟屐涂上明油,富有文化品位,屐身印有“中国木屐”的标记而受消费者青睐。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木屐远传域外。近年来“木屐热”又在日本以及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兴起(如越南), 至今犹盛行不衰。显见木屐作为足饰,虽历经兴衰,但因符合岭南地理环境特点,总是在表现出它的生命力。  4. 小 结  综上所述,广府系服饰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族服饰遗传,如束髻,更受中原汉服饰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服饰文化影响,因此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客家服饰文化根源于中原服饰文化,但又与地理环境相适应,形成自己的服饰特色,如保持了中原宽松肥大的古风;为适应山地生活,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妇女喜戴凉帽,多不缠足。福佬民系是古闽越(东越)后裔融合于汉族的一支,其服饰文化特质既有别于作为南越遗裔的广府民系,更与中原汉族世胄的客家民系迥异。福佬人为适应海洋生态环境,使用铜鼓帽;木屐也以潮汕地区最为闻名。此外,粤东福佬男子田间劳动使用水布也至为触目。可见,岭南汉族不同民系各有其独特的服饰文化。详见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服饰文化比较表。  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服饰文化比较表

  四、总 结  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服饰文化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的必然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地关系的规律。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服饰文化包括主服饰、首服饰、足服饰文化。岭南民系服饰在历史演变和在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基础上,形成服饰上“重头饰、轻脚饰”“轻、薄”为其民系服饰主要特色。由于民系居住的地理环境、民俗的差异,服饰在民系区域也各有个性,即分布在江河丘陵地区的广府人服饰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深处山区的客家人服饰文化特征单一;居住在沿海的福佬人服饰特征是精细、耐水。由于以上这些差异,从而形成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民系服饰文化。  (原载于《岭南文史》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