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课堂丨匠人智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制陶工艺流程 云课堂丨匠人智慧

云课堂丨匠人智慧

#云课堂丨匠人智慧|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通常会略过这一环节。

即便是在景德镇当地,

技艺过关的修坯师傅

也是十分抢手的稀少人才。

硬技术、高风险、容错率极低。

这三个特点,

使得修坯成为了很多专业匠人的噩梦。

修坯是陶艺制作中重要的技巧,

又称“旋坯”或“利坯”。

是对手工拉坯而成的

碗、盘、碟、瓶、杯等传统器型

进行修整的一种工艺。

制瓷行业里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

“三分做,七分修”

修坯的步骤主要有:

一,先削去底部的多余的泥

用修坯刀,

顺着重心将底部修出底足。

二,反过来,修坯体的内部

这时要用的刀头需是弯曲的,

刀口锋利,

顺着底下修至器型口部。

三,口部的修理,

顺着口部,用平快的刀修的平整。

通常,修坯可分为湿修和干修两种方法。

湿修是在坯体八成干时进行的,

适合较复杂的器型,

操作较简单。

干修则是在坯体接近干燥时进行的。

由于硬度提高了,

对工具的阻力较大,

容易引起跳刀,

需要一定的技巧。

另外,修坯所需要的的工具

是特制的钨钢修坯刀,

大小款式近二十余种

因其专型专用、易损耗、难打磨、

报废率高等特点

被业内人士戏称为

“最贵耗材”。

施釉

拉坯和修坯决定的是器型。

施釉决定着素坯即将

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

修整好的坯体

要先放到窑里进行一遍素烧。

素烧温度通常在800度左右,

经过素烧的坯体具有一定机械强度,

定型,不变形,

不成瓷,具有透水性,

能吸附釉料。

施釉有很多种不同的手法,

不同的施釉手法

会让釉料在厚薄、层次、窑变

等方面产生不同的效果。

蘸釉

对于瓷坯胎的外釉,

一般采用蘸釉的方法,

拿一根弯曲的木棍勾托器皿底部,

把它在釉水里浸泡,

其体口沿与釉水平齐时,

就马上提出来,

一次可以完成施釉。

浇釉

对于大件瓷的坯胎施釉,

不能用蘸或荡的方法,

而要用浇的方法,

就是在装有釉水的木盆上放一块木板,

把坯胎放在板上,

施釉的人两手各拿一只碗,

舀取釉水同时从左右方向中间坯胎浇淋。

吹釉

用力吹气使釉汁成雾状附着在坯胎上,

反复的次数要看

所需要的釉层厚度而定。

烧窑

经历了重重关卡,

终于迎来了最后一步。

传统柴烧的温度在1300度以上,

窑内核心温度更高,

窑内的瓷器通常需要放进

耐火材料制成的匣钵中。

匣铂具有导热性和热稳定性,

还可以防止气体

及有害物质对坯体、

釉面的破坏及污损。

瓷器放入匣铂内,

依次入窑摆放整齐。

匣铂的使用也让

狭小的窑内空间得到了

更加合理的利用。

作为中国传统工艺,

在几千年的传承中,

难免带着些许神秘与迷信的色彩。

在制瓷产地,

烧窑开始点火前,

通常要举行隆重的烧窑仪式,

祭拜窑神火母,

由老师傅和德高望重的人

举行点火仪式。

传统煤窑没有仪器控制,

升温、添柴、空气流通,

全靠经验深厚的老师傅一手把控。

窑火熄灭,

开窑取物。

从古至今,

凝聚匠人智慧的七十二道工序

一直在不断改进,

在现代工艺的支撑下,

现代瓷器的制作步骤

可以省略到十几步,

甚至十步以内。

工艺的进步,

没有改变匠人对于艺术的追求。

龙泉青瓷、德化白瓷、

清凉寺汝瓷等

各具特色的瓷种早已

在现代匠人的手中重放光芒,

成为了如今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

那么下期小课堂,

我们就来聊一聊有关它们的故事。

往期回顾

云课堂丨匠人智慧——中国传统陶瓷制作工艺及流程(上)

云课堂丨从陶到瓷——陶与瓷的起源与区别

以上图文由大连易方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中部分动图截取自央视影音《探索发现》,其余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处理。

关注大连博物馆

了解更多展览信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