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37处地名由来,每个名字都有一段神奇往事,大高邮的名字由来你了解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代公爵名称的由来 扬州37处地名由来,每个名字都有一段神奇往事,大高邮的名字由来你了解吗?

扬州37处地名由来,每个名字都有一段神奇往事,大高邮的名字由来你了解吗?

2023-10-12 18: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邗江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邗江县,邗江因春秋吴王夫差筑邗城、开邗沟而得名,迄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2000年12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邗江县,设立扬州市邗江区,以原邗江县的行政区域为邗江区的行政区域,位于东经119.4°,北纬32.4°,在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

>>>>

朴席

原名朴树湾。朴树,土名“青朴子”,朴席镇叶椭圆,花白色,果似豌豆,皮可入药,原产四川,因朴席交通便利,很早即引种。据说,河边原有大朴树,年深月久,倾于河中,过往船只,均须倒桅落帆,拐弯而过,故传称此地为“朴树湾”。后因草席业发展兴盛,遂以席名为地名,称为朴席。据《隆庆仪真县志》载,唐代元和年间(公元806年),所产草席即“莞席细苎”的美称,与扬州的铜镜、玉器等并为贡品。

>>>>

公道

公道镇历史上是古镇,已有近千年历史。公道桥以前叫僧道桥,有这样的一个传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发大水,淹没了很多地方,也淹到了这个村落,满眼望去是一片汪洋,人人到处向外地逃命。水,天天在不断上涨,这天下午,水淹到了村西头,在一个孤岛上,实际上是一个小土堆,当地人称“麻油塌”,只有六七张芦苇大吧,高出地面二三尺而以。地上坐着一个道士,低着头,眼睛盯着水看,一动也不动,太阳渐渐西下,快要落山了,这时来了一个撑小船的和尚,由此经过,和尚喊道:“水淹到脚下了,人都走光逃命去了,你不走想什么心事,上船和我一起走吧!”道士上了和尚的船,直走到天边很远很远的地方,不知走到哪里,还是上了天呢?后来这个地方就叫做“僧道”桥了。

人们经过几百年叫法有了演变,在扬州西北乡一带,把僧道桥叫成“孙道”桥了,又由于高邮湖西菱塘、送桥一带,那边的口音不同叫成“孙当”桥了,再后来又经过若干年,不断进化和社会的发展,不知怎么又叫做公道桥了,直到现在。

>>>>

方巷

邗江区方巷镇因方家巷得名。相传,当初这里住有十几户人家,开店经商。方姓较多,并建有方家祠堂。祠堂与商店之间,隔有一条巷子,人称方家巷,简称方巷。

>>>>

槐泗

因槐泗桥得名。史载,这里的东西河,为唐代槐姓所开,故为槐家河。又名槐子河。有桥跨其上,名槐家桥,又名槐子桥。此河通泪水,故又名槐泗河,槐汹桥。桥头有镇。唐末,淮南兵火频仍,军阀混战。后来成为淮南节度使的杨行密,曾屯兵于槐泪桥一带,包围扬州四十余日,以至城内粮尽,人相食。原桥一九五四年重修,为砖石拱形,一九七五年,拓宽浚深槐泗河时拆毁。一九七五年八月,在槐泗桥附近发现唐代铜钱窖藏,共出土“开元通宝”和“韩元重宝”铜钱十四万五千枚,重达一千多斤。这不仅说明扬州一带铸钱之多,而且说明货币流通、商业发达。

>>>>

杨寿

因杨兽医坝得名。相传有个医术高明的杨姓兽医住在涧边,门前涧上有一土坝,人称杨兽医坝,亦称杨兽坝,后来又省去坝字,简称杨兽。因“兽”与“寿”谐音,故改为杨寿。境内古迹传说很多:救生寺(原胜利大队周庄生产队)相传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为庆幸称帝前在此落难逢生而建;曹安寺(原建农大队曹安生产队)相传三国时曹操在此安过营寨;镇南高墩,名宝女墩,相传是隋炀帝宫人宝儿的墓。

>>>>

杨庙

因杨家庙得名。《重修扬州府志》记载,元代扬州路同知杨敬一死后葬于此地,邑人立庙以祀,人称杨家庙,简称杨庙。境内仓颉庄(原仓颉大队仓颉生产队),相传有古代汉字的创造者仓颉遗迹而得名。

>>>>

蒋王

因蒋王庙得名。蒋王庙原名蒋忠烈王庙,是为祭祀蒋子文而立。蒋子文,汉末曾任秣陵(今南京)尉,讨敌追至钟山(今南京紫金山),被击伤额身亡,葬于钟山。后人曾将钟山改为蒋山,并在秣陵建蒋忠烈王庙。因蒋子文是广陵(今扬州)人,又在此立庙以祀。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修过一次。重修碑额现存蒋王小学教师宿舍处。十年动乱中,说“蒋王”代表蒋家(指蒋介石)王朝,予以批判,并改蒋王为红旗。一九八一年十二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重新恢复蒋王标准名称。

>>>>

汊河

因三汊河得名。古运河经扬州流至高旻寺分为两支:一支向西,经仪征十二圩入江;一支向南,经瓜洲入江。高旻寺门口河成三岔形,故名三汊河,简称,汊河。清代诗人法重正、潘德舆等舟行这里均写下了诗篇。某日中法重正《三汊河晓望》写道:“岸白夜疑月,林红晓觉霜。天中孤寺塔,铃语自郎当。舴艋披衣坐,茱萸曳橹行。相思云一片,不离广陵乡。”离汊河不远的小徐庄(原陆洲大队小徐生产队)原有一石碑,上刻“得胜坡”三个大字,是清咸丰四年(854年)三月,为纪念总兵瞿霈霖所谓下马督兵在此“杀贼”大胜而立的,现陈列在扬州博物馆。当时,瞿霈霖在三汊河被太平军击毙。所谓“得胜”云云,纯属自我欺骗。附近监庄是因传说有一太监死后葬在此地而得名。高桥是清代和尚募化建造,因中间高两头低,故称高桥。“冻青铺”因盛长冻青树而得名。一九七○年二月在陆洲大队发现一座唐墓,有墓志石等文物。这是一座夫妇合葬砖室墓,墓主人解少卿及其妻蔡氏,死于唐大和九年(835年)和大中四年(850年),先后“葬扬子县风停坊”,即现在陆洲大队地域。这一发现,为研究唐代扬子县的行政区划,提供了比较可靠的资料。

>>>>

瓜洲

与镇江金山隔江相望,乃江中流沙所积,晋代始出水,隋唐时渐与北岸陆地相连。昔为瓜洲村,亦名瓜洲埠、瓜洲步、瓜步或瓜渚。

>>>>

泰安

泰安原来没有名字,它只是长江北岸的一片小岛,因为水天相接,在唐代被叫做“白云坊”。到了清代,有一天,康熙皇帝南下巡游到此,见此地气势非凡,地形如“舞爪金龙”,忙停船登岸游览,流连忘返。在王公大臣的催促下,康熙恋恋不舍地登船离开了,临行问随从地名。随行的扬州盐运使禀报,此地从明代起叫“东西湾”。康熙皇帝不以为然,因此地“康泰平安”的景象,赐名“泰安”。由此,此地正式叫“泰安”。

>>>>

杭集

因杭家集得名。相传镇上居民和开店经商的以杭姓为多,其次为杨姓,有杭半街、杨半街之称。四周乡邻来此买卖,都说上杭家集,简称杭集。

江都

春秋战国时期,江都先后属吴、越。汉初,称扬州为广陵郡。汉高祖刘邦封侄刘濞为吴王时,曾建都于此,称吴国,后又更名为江都国。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前元四年),江都始建县,隶属于江都国。“江都”之名,始见于此。称江都者,按郭璞江赋云:“表神委于江都”。大概是以江水都汇于此,故而得名。另一说称江都者,“乃江淮的一大都会”。二说并存,皆与水有关。

>>>>

邵伯

还有一个别称,名叫“甘棠”或者是“邵伯埭”,因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于此筑埭造福于民而得名,百姓把谢安比作西周时的召公,为纪念谢安改原地名步邱为邵伯,古代“邵”和“召”同音,唐宋日益兴盛。当年广为植株的古甘棠,现在还有一棵(后人补栽),隐在邵伯老街之中。时值秋季,并不是甘棠开花的季节,只一些零散的叶子,悬挂在枝头。如此,倒更显得古趣。(但也有人称宜阳县香鹿山镇甘棠村即为古召伯听政处原址,有清代河南尹张汉手书“召伯听政处”石碑于此。),据史料记载,邵伯最早称为“步丘”,在史料中记有陈胜、吴广起义时曾经过“步丘”。

>>>>

大桥镇

古名白沙,宋淳熙二年(1175年)建大桥镇。1912年建大桥市。1931年撤市设镇。1942年江都县分为江都、邗东两县,大桥镇属邗东县谢桥区。1943年江邗两县合并,大桥镇仍属江都县谢桥区,同年谢桥区撤销,大桥改属曹王区。1947年仁寿、青龙、大桥3镇合并为大桥镇。

>>>>

嘶马

江都的东南沿江与泰州高港搭界的地方,有个古镇叫嘶马,嘶马原名郭家村,村上有高邮朱刘四大家族。据悉郭家还中过举人。相传南宋初年,金兵大规模南下,抗金名将岳飞带兵驻扎于此,某日深夜,战马突然嘶叫不止,惊醒岳飞,方知金兵已至,岳飞率部击溃金兵,故将郭家村改名嘶马。

>>>>

仪征

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公元前1066-771年西周时期就有了建制。唐宋时已是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宋代,这里曾铸造出四位宋朝远祖皇帝的金像,宋真宗下诏在当地建造了一座仪真观,因所铸之像仪容逼真,而得以“真州”,此为仪真和真州名称的由来。清朝时,因为避讳,将仪真改为仪征。

>>>>

大仪

宋史记载公元1134年(南宋绍兴四年)九月,金兵将领完颜兀术率四十万金兵欲攻打滁州和承州(现高邮),再会师扬州渡江攻打临安(杭州),灭南宋。南宋朝廷一面派使臣北上求和,一面派名将韩世忠驻防镇江,以抗击金军南渡。韩世忠抵达镇江后,并未驻防,而是北渡至扬州,在扬州西北郊(今大仪)包围南下的金军先头骑兵,大败金军,同时会同岳飞部将在天长、承州给金军以迎头痛击,金军溃不成军,惨败后残部北撤,南下灭宋计划受挫。大仪之战,虽然规模较小,但意义非同一般。为韩世忠戎马生涯中两大战役之一(另一战役为黄天荡之战),也是南宋军队第一次主动出击获得的伏击战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南宋军民士气,被誉为南宋十三处战功之一,后人评之为中兴武功第一。宋高宗为褒奖韩世忠军兵,在大仪举行盛大庆功仪式,大仪地名由此得来。

>>>>

陈集

是一个历史古镇。原名大唐村,宋、元时改名为孟家岗,明初,因官封监察御史、云南巡按的陈琰曾居于此,遂改名陈御史集,又称陈家集。陈集原属江都县,清雍正九年(1731年),分江都置甘泉县,从此时至清末陈集一直属甘泉县。因陈集地理位置适中,地当扬州通六合、天长官道,往来车马不断,甘泉县移上官巡检司于此,负责经销扬州西北乡十三集的食盐,江(都)甘(泉)食盐总店又设于此。陈集镇是扬州西部的重镇,历史因其商贸繁荣而素有“西山小扬州”之称。

>>>>

谢集

谢集地处仪征市中部丘陵山区,西、东分别与六朝古都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毗邻。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据史料记载,隋炀帝曾在此卸甲安营,“卸甲营”也就成为谢家集的由来。

>>>>

高邮

高邮地名的由来,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而在此之前2年即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他就下令在这里筑高台、置邮亭(秦邮亭),因邮亭建在高高的土台上,故称之为“高邮”。后人又称高沙、珠湖、盂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设高邮县,属广陵国。南北朝时曾置广邺郡、神农郡,又析临泽、三归、竹塘三县。隋初郡废,三县并入高邮县。宋代先后筑有二城,名旧城、新城。宋、元时期,因置高邮军、承州、高邮路、高邮府,领辖过高邮、兴化、宝应三县,为淮扬间繁华之地。明代撤县建州,辖兴化、宝应两县。自清代乾隆时起,遂为散州。古代高邮,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县。是至今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

>>>>

送桥

邵伯湖南岸有个送驾桥,传说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有联系。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高宗弘历第二次下江南。为了解民间乡情,乾隆下定决心一定要只身独访。这一天,他只带一名心腹悄悄离开扬州,乘船由邵伯湖向北驶去。皇帝不见了!吓坏了扬州府的大小官员,他们四下寻找,下落不明。原来乾隆打扮成庄稼人,由邵伯湖南岸弃舟步行,无拘无束,心里十分高兴,要看什么看什么,要问什么就问。他兴致勃勃地向前走,遇到湖口一条汊河,有一座石桥横跨河上,他便坐在桥墩上休息。还未坐定,从桥南来了许多官员,他一见气不可言。问他们奉了谁的圣旨前来这里,并传旨:任何人不准过桥,立即回到自已的衙里,去料理各自政事,今后没有他的旨意谁也不准来迎接,更不需要相送。乾隆发了一顿火之后,袖子一甩便扬长而去。邵伯湖两岸的群众为纪念乾隆皇帝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不要迎送,不惊动地方官员,不增加地方和百姓负担,便将大小官员送他走的那座桥称为“送驾桥”。1959年前有人将“送驾桥”简称“送驾”,也有人简称为“送桥”,1959年5月划建人民公社时更名为“送桥。

>>>>

天山

扬州城西北35公里的高邮市天山镇(现名为送桥镇,由原送桥、天山、郭集合并而成)境内有座山,很久以前叫神居山,海拔49.5米,周长6公里,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由150万年前火山喷发所形成,山体由玄武岩组成,表层由泥土复盖,长满山草。石山戴土,因为它的形状象'土'字,所以人们都叫它为土山,今名天山。

>>>>

菱塘

乡以桥名。从前人们称菱塘镇又称菱塘桥。在明代,菱塘桥也称凌塘桥,清朝以来改称菱塘桥。菱塘桥位于天长市界牌乡与菱塘回族乡界河上。菱塘镇在河的东岸,界牌乡在西岸,两岸人民为了交通和贸易往来,就在河上搭一座木桥。桥的东端有两个约20多米长的水塘,这本来是普通的公用灌溉的水塘,可民间却赋予它们戏说的成份。说那长方形的水塘是公塘,而那圆形的水塘是母塘,这两个塘年年长满了嫩嫩脆脆的家菱,成为妇孺皆知的'菱塘'。年深日久,时间长了,木桥失修,破烂不堪,通行就不安全了。菱塘镇上有个姓齐的人家,是一个有钱的大户。他家有一个养老姑娘,有一天她从桥上经过,被露出桥面的钉子一绊,跌了一个大跟头,手提包袱落水而去,鞋子也绊掉一只,深感过桥太危险,如果无人修理,不知道还有多少老人小孩会跌倒,甚至落水。老姑娘回到家中,决心重新建桥。于是她用自己积累的私房钱购买了许多木材和一些石块,请来工匠,重建木桥。菱塘街上的居民在她的美德影响下,纷纷捐献木料,出工出力,很快重新建起了一座大桥。由于桥紧靠东西的公母两个长菱的水塘,人们不约而同仍称此桥为菱塘桥,一直传名与后世。

>>>>

宝应

传说,唐上元三年,此地有一尼姑得八宝献于皇上,唐王肃宗视为祥瑞,称此为“定国之宝”,就将上元三年改称宝应元年。得宝之地也改名宝应县。

>>>>

仙女镇

传说东汉时期,这里的人们遭灾,幸亏两个女道士出手相救,才得以转危为安,后来两人化作白龙而去。为了感谢她们的恩德,当地人在河边建起了仙女庙。虽然民间还有许多关于仙女庙的传说,当地也几经易名,但江都人选择了仙女镇这个令人神往的地名。

>>>>

广陵

春秋时期,今扬州城西北部一带为邗国。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蜀岗上筑邗城,并开凿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邗沟,沟通江淮水系,为扬州开发之始。公元前319年,楚怀王在邗城基础上筑广陵城,广陵之名始于此。秦统一中国后,设广陵县。

汉代,今扬州称广陵、江都。吴王刘濞受封广陵,建立吴国,借助近山临海之利,'即山铸钱','煮海为盐',盐铁两大'官卖'业迅速发展;兴修水利,开盐河,种稻栽桑,进一步奠定了广陵水路交通运输的基础。广陵作为一方都会,经济开始发轫。刘濞宾客枚乘名赋《七发》,描绘了当时曲江广陵涛的壮丽景象。为了改善和巩固民族关系,汉武帝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嫁到乌孙国。东汉末年,张婴率领的农民赵义军在广陵一带转战十余年,被广陵太守张纲劝降。不久,许多农民响应了黄巾起义。 三国时期,魏吴之间战争不断,广陵为江淮一带的军事重地。

>>>>

八里镇

以里命名的地名很多很多,有三里桥、四里铺、七里甸------。八里这个地名很普通,在全国各地有许多许多。扬州八里镇就是其中一个,之前也叫过八里乡、八里公社、八里铺。这个地名因距古镇瓜洲八华里而得名。

>>>>

宝应县柳堡镇

柳堡本名留宝,从前只是水中一块很大的垛子,传说有位武状元前往镇江上任,船过运河忽遇恶浪,险些沉没。便改道内河,经留宝垛时风平浪息,状元郎抬头观看,见此地花香鸟语,水肥草美,是一个风水宝地,心中大喜,就留下腰佩的御赐宝剑,以镇邪避灾。从此,便有了“留宝”的名字,直至抗战年代,当地党组织领导人见留宝遍地柳树,宛如绿色堡垒,守卫家乡,遂改名叫“柳堡”。

>>>>

氾水镇

从宝应城沿京杭大运河东堤南下20公里,就到了宝应所属的古镇氾水镇,氾水之所以叫做氾水,原来,宋代之前邵伯至宝应里运河沿线并无大堤,运河是由断续的湖道构成的,船只多从湖道中穿行。但是自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黄河夺泗夺淮之后,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蓄水,使原来的浅水小湖渐成大湖。原洪泽浦汇集成为大湖洪泽湖,沿运河沿线南下的原诸多小湖汇而成为邵伯湖、高邮湖(新开湖)、氾光湖等诸湖。这些湖多为悬湖,湖面多比运河东堤以下高出许多。因此一遇洪水季节,经常发生水灾。氾水镇隔运河之西南就是氾光湖。氾光湖东西长30里,南北阔十里,湖面宽阔,明以前为漕运必经之地,因风大浪高漕船常遭漂没。明代河湖分隔工程使运河航道逐渐渠化,河道得以固定,漕船从此不在湖中航行,安全有了保障。运河东堤亦为沿线城镇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氾水镇由此诞生。它既因地靠氾光湖,亦因在历史上多水而得名。因为“氾”者还有“泛滥”的意思。

文字来源:扬州方春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