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民生新闻创新与价值提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受众定位的含义是 媒介融合背景下民生新闻创新与价值提升

媒介融合背景下民生新闻创新与价值提升

2024-05-09 00: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媒介融合背景下民生新闻创新及价值提升

    近年来,伴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民生新闻通过大众传媒以及新兴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其题材上以社会化、大众化为落脚点,视角贴近民众,且多数民生新闻呈现出极强的地域性特征,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顾名思义,民生新闻以关注当下社会民众生存生活状态为主要职责,以人为本是其根本旨归,因此无论业界与学界都将民生新闻视为“软新闻”范畴,学者在对其研究中也多以揭露其过于注重感性、缺乏深度、娱乐化现象严重等为主要研究点。换句话说,近年来民生新闻的社会功能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彰显,目前还仍然处于感性发展阶段。加之大众文化浪潮的席卷、新兴媒介的发展特别是媒介融合理念的勃兴,使得本身发展起点较低的民生新闻陷入了发展迷茫期——如何能够顺应时代的需求,提升报道理念与手段创新是当下民生新闻发展的重要内容。   从民生新闻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可以将其概括为求量、求质、求品3个阶段。当下我国的各省市级甚至部分县级电视台都开设了民生新闻节目,在经历了“量”的积累之后,需要逐渐转向对“质”的追求和“品”的提升上。民生新闻不能仅仅满足于传递与大众相关的民生信息上,更重要的是能够体察民众的思想状态,提升参与公共事务意识,培育和引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一、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传播格局的变迁

    如今新媒体在新闻生产与传播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严重冲击和重构着我国的传媒生态。在媒介融合理念的推动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介进入到竞争共融的发展阶段。民生新闻的传播格局随之改变,在新技术、新理念的带动下,对民生新闻传播的内容、方式、舆论走向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民生新闻的生产传播模式。首先在技术层面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手段,伴随新媒体中新闻网站、网络论坛、留言板、聊天室、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的信息传播交流平台的搭建,民生新闻在传播速度、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上都发生了改变。新媒体背景下的大众甚至成为了新闻生产主体,这使得新闻传播本身带有了极强的个性化、去中心化特征。与此同时,媒体和大众可以参与共享且进行讨论交流,促进了新闻信息的流通扩散,提升新闻信息的传播能力,使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受到冲击。我国传统媒体的民生新闻传播虽然在新闻内容选择与播报视角上注重贴近大众、反映民生,但是却无法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时空的局限使其多呈现出单向线性的传播方式。而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的开通,不仅拓展了信息采集渠道,而且加强了民生新闻的传播时效性,还为信息交流提供了平台,从而增强了互动性。  

     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垄断权。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使其新闻传播具有双向性、互动性、大众性等特征,在新媒体平台上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首先大众对新闻信息的选择呈现多元化发展,与传统媒体高高在上的“把关人”身份不同,新媒体更多的是突出其信息传播与分享的自由与平等,从而打破了媒介格局中对新闻传播的垄断与控制。由此推断,新媒体格局中民生新闻传播格局已经发生重大改变:    

    (一)民生新闻传播实现传受一体化发展   传统媒体中新闻传播者在新闻传播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其可以通过强有力的议程设置手段引导大众舆论,受众在此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地位,接受来自于媒体的新闻信息及价值引导。新媒体使民生新闻传播彻底打破传受界限,自主性、开放性、互动性成为当下民生新闻传播的主要特征,受众身份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甚至直接成为新闻发布者。换句话说,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的受众具有信息生产者与信息接受者双重身份,这就实现了对传统媒体民生新闻传播的单通道突破,每个人都被赋予采访、采集、编辑、发布信息的权利。“在网络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执照的电视台。”尤其近几年伴随社会性媒体的发展,大众可以通过使用微博、微信等方式将身边的见闻快速地分享出去。换句话说,如今只要拥有一个简单地移动终端或互连设备,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身边的“民生”消息发布出去,从而成为民生新闻传播的主体。在此过程中受众传统的被动身份被彻底颠覆,受众不再单纯地受到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而做出行为的思考与判断,他们对信息接受的要求越发多元化。互联网方便快捷的搜索模式以及庞大的信息储备可以实现大众自主性选择新闻信息进行浏览。民生新闻本就是与大众生活紧密相关,但是传统媒体很难做到同一条新闻信息能引起所有受众的注意,因为不同受众具有不同的利益取向及生活背景,无论是传统媒体民生新闻的分众化传播还是网络媒体的个性化搜索都使得大众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    

    (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民生新闻传播的主要阵地   观察近几年重大的民生新闻报道,不难发现很多事件最初都是从网络传播开始的,通常在网络上受到大众关注后,传统媒体就会介入进行深度报道,从而形成波及整个社会的社会性事件。以自然灾难类新闻事件报道为例,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互联网成为了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先锋队。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地震发生的18分钟后,14时46分新华网在第一时间发出地震信息,且在发布信息的一分钟后点击量近千次。据不完全统计,在地震发生后的四五个小时内,各网站搜索引擎有关“汶川”的查询达3000万条以上。后来很多社会性民生事件的报道都始发于网络,如云南“躲猫猫”事件、湖南“罗彩霞”事件、巴东“邓玉娇”事件、上海“钓鱼执法”事件、南京“偷菜门”事件等,在民生新闻的播报中,新媒体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升级转型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新媒体诱发新型新闻传播方式的产生

    在新媒体语境中,民生新闻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提升品质与创新理念。从传播内容上看,民生新闻亟需改进其新闻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反映大众的所思所想,真正成为沟通政府与大众的桥梁。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大口马牙》《法治云南》《民生关注》等以关注民生、诉说民意为立足点的民生新闻节目已成为当地的品牌节目,将报道视角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中,所述所讲均是与当地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此外,品质的提升还源于对新闻内涵的挖掘,在众多的报道中,媒体着力寻找值得颂扬的典型人物,歌颂典型事迹,自2006年至今,云南电视台以“凝聚好人力量,弘扬社会真善美”为口号,开办了在本土广受好评的《昆明好人》节目,将为善求真的精神凝聚在对普通大众的歌颂中,弘扬社会正气,实现了主流价值观的引领。   

    近年来,央视主流媒体的民生新闻传播内容及方式也在不断进行探索,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海采类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2年国庆节期间,央视连续九天在《走基层 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中播出了主题为“你幸福吗”的系列报道,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一时间“你幸福吗?”成为街头巷尾百姓热议的话题。随后央视又先后策划播出“老爸老妈最在乎什么”“爱国是什么”等系列报道,持续引发民众关注。直至2014年春节期间推出的“家风是什么”“时间都去哪儿了”等系列报道一度占领舆论热点头条,所引发的讨论热度令人瞩目,并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持续发酵。纵观这些话题,无不关涉百姓的切身感受,同时又具有极强的社会辐射力和衍生性,一经媒体报道,便能够引发大众广泛的情感认同和参与热情。同时报道所采取的海采方式,将话筒和镜头对准了普通的百姓民众,其鲜活亲切的报道方式和语态更契合当下观众的接受心理。又如福州媒体在改革中增添数十个自办栏目,《记者走基层》《广播110》等节目将民生新闻的报道视角切实深入到民众中,让百姓说自己的故事,深入挖掘普通民众身上的闪光点,在亲近大众的同时也宣扬主流价值。   

    在报道方式上,传统媒体逐渐改变了我说你听的报道方式,将大众纳入新闻生产环节,前文所述的“海采”正是传统民生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由此可见,突破传统传播方式,实现个性化节目传播是民生新闻的出路之一。同质化发展困境始终困扰着传统媒体,此处同质化一方面指性质相同、内容相似、传播手段相近的民生新闻节目过多,另一方面也指在某一电视台一档民生新闻节目重播次数过多。当下民生新闻因为同质化困境而面临收视率下滑的危险,在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要立足本土,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栏目,以此提高本地受众对节目的喜爱度及忠诚度。如昆明广播电视台2014年策划播出“海鸥去哪儿”大型专题报道,聚焦每年前往昆明过冬的红嘴鸥,探寻迁徙轨迹,展现“人鸥和谐”的独特城市画卷。利用新媒体技术突破原有传播格局,以开掘提炼本土资源为着力点,引发了广大市民甚至是中央媒体的关注,突破了城市电视台的地域局限性,形成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因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民生新闻栏目与其不断复制效仿,不如从自身出发,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量身打造具有特色和品牌化的精品节目。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受众对新闻传播的选择与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关注点不尽相同,这与受众本身所处社会地位、身份背景、文化层次、年龄性别等相关,且即使是同一个受众,其处在不同时期对新闻的关注点也会出现变化。新媒体方便快捷的搜索引擎以及打破时空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最大化地满足不同大众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在此背景下,民生新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分析受众的构成情况,将受众进行细分后,对应不同受众的需求改善新闻传播的内容与方式。民生新闻的分众化传播可以有效避免民生新闻同质化现象,并在特定传播领域内建立较为稳定的收视收听群体。与此同时,借助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平台,民生新闻节目可以利用新媒体打造以本节目为中心的网络社区,将具有相同收视收听兴趣的受众集合在网络社区中,这不仅能使受众更好地了解到自己所关注的新闻信息,还可以促进受众之间、受众与媒体间的交流互动,同时增加更多受众群,有效推进传统媒体民生新闻节目的优化发展。

    三、新媒体语境中民生新闻的价值审视

    在对传媒市场化的探索中,新闻生产者表现出对高收视率的极度渴求。在不断提升民生新闻品质、革新新闻生产手段的同时,有部分生产者为了获得较高的收视利润,在民生新闻报道内容选择上求奇、求怪,报道倾向亦表现出对娱乐化的过度追求,在新闻中刻意凸显生活中并非常态化存在的怪异事件,且夸张地利用视听语言在节目中制造强烈的感官冲击,这无疑是对民生新闻价值内涵的错误性解读。另外,新媒体的快捷迅速传播能力使得新闻时效性追求愈发凸显,但是也出现了诸多一味追求“新”而忽视了“真”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新媒体迅猛发展催化了新闻报道中的浮躁、功利倾向,也损害了媒体的专业性。民生新闻贴近民众,反映民生,其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大众的现实生活,从而有效揭露社会生活中的不良因素,抑制其不良影响。放弃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无疑是放弃对新闻传播崇高目标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把握。    

   (一)民生新闻娱乐化现象

    近年来我国的传媒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广播电视等传媒改革也在不断进行,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媒介市场以及消费观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新闻事业在传播理念、话语形态、文化观念、受众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其中不可忽视的就是娱乐化浪潮开始影响整个传媒生态,甚至新闻也呈现出不同的娱乐化倾向。简单而言,新闻娱乐化主要是伴随着大众媒体的兴起而形成的新闻与娱乐合流的现象。民生新闻的娱乐化表现为在内容上将带有煽情性、刺激性的暴力事件、灾害事件、花边新闻等作为新闻重点;在形式上以音乐、影视剧资料等娱乐元素进行包装,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在主持人的语言上表现为明显的情感倾向,以戏谑、调侃等代替严肃的评论,多使用方言。   

    民生新闻的平民化追求不能成为庸俗化和游戏化的借口,过度的娱乐化容易降低受众对民生新闻栏目的权威性认同。民生新闻虽然具有“软”性特征,但是在新闻态度上应当保持严肃和客观公正,调侃、戏谑等情绪化的表达并不适合民生新闻传播。故事化的新闻叙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新闻叙事的创新,可以通过调动受众的兴奋点而吸引关注新闻事件。但是在处理故事化与新闻真实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常常存在一些偏颇之处。如有的新闻节目片面强调情节设计,渲染悬疑气氛,会给受众故弄玄虚的感觉,甚至会对事件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2014年某省级民生栏目在对运渣车超载撞向公交车导致车祸的报道中,一开始并不直接说明车祸发生的原因,而是反复播放公交车车载摄像头拍摄下的车祸发生瞬间的影像,并通过主播话语不断渲染悬疑气氛——是什么导致车上的乘客惊慌失措?公交司机看到了什么?来自车右侧的“神秘”白光是怎么回事?一遍遍通过慢镜头和回放来表现意外发生的瞬间乘客的反应。这种处理方式的确可以吸引观众的好奇心,但是这毕竟是关涉生命安全的车祸现场,放弃了基本的人本关怀立场,是对民生新闻核心价值的严重背离。车祸本身已经对乘客及家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却还不断利用乘客在面对意外发生瞬间表现出来的惊恐,一味强调事件的突发性和视觉冲击力,甚至还以此作为“卖点”反复播放,势必会对乘客及家属造成二次伤害。反观同城另一家媒体对这一事件所做的报道,其重点则是通过结合近年来由于运渣车违反交通法规造成的多起车祸背景,探究和追问车祸原因。其中既涉及运渣车司机的调查,也追问交通部门的监管责任,同时也对广大观众进行了交通安全提醒。二者相对比,能够明显看出后者在对民生新闻价值把握以及议程设置能力远远高于前者。民生新闻的新闻性和严肃性不能忽视,受众经过多年观看民生新闻的经验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价值判断,这种花哨的包装,无深度的报道,过于娱乐化的手段只会引起受众的反感,反而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民生新闻娱乐化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积极的娱乐探索可以视为主动改革语态的尝试,试图摆脱长久以来的严肃刻板的报道模式,寻求突破。但更为重要的因素则在于无法回避市场逻辑的操控。民生新闻泛娱乐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于是以“吸引眼球”作为博取受众关注的策略,追逐刺激和低俗的内容,在喧嚣中走向了浅薄和庸俗。总之,民生新闻既不能忽视受众走向僵化也不能在追求娱乐中失掉底线。    

    (二)民生新闻还应专注“民生”和“新闻”  

     民生新闻中的过度娱乐现象暴露出媚俗迎合的倾向,一再放低对新闻事实的探求和舆论引导的努力,严重损害了民生新闻的品质。深刻把握民生新闻的本质,还是要落在“民生”和“新闻”两个关键词上——“民生”规定了其关注的内容和应采取的姿态,“新闻”则彰显其本质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恪守原则。因而,我们衡量或观察民生新闻中的娱乐化现象,同样应置于这一判断体系之下。“民生”一词鲜明地指出了其价值体现对象是在“民”上,表现为浓厚的人文色彩。人文关怀是对人类自我以及生存状态的关注,注重对人的存在价值,尤其是心灵情感的关怀,追求社会公平,关注个人权利与尊严。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我国传媒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指征,自然也成为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度的社会转型时期,期间产生诸多问题亟需人文关怀的抚慰和疏导。民生新闻作为直面社会现实的写照,必然以人文关怀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其最宝贵的品质体现在关注民生、了解民情、传达民意,传播积极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引领社会风尚。然而,由于市场思维的强势引导,导致对这一价值观念把握模糊,使得作为民生新闻核心品质的人文关怀不断被娱乐消解和淡化。新闻传媒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对社会价值观进行引导。长期以来的传媒发展中,人们对传媒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尤其由于民生新闻播报的鲜活性、题材的亲近性使得它在影响人们的生活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影响,也逐渐介入到影响道德感、价值观等的形成。这都对民生新闻的专业品质与传媒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的民生新闻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这一责任的回避或漠视态度。   

    民生新闻娱乐化的负面影响还在于,过多的娱乐转移了受众视线,导致新闻对事件深层问题的探究不够。如果缺乏对社会的恳切关注,停留在新鲜有趣,那么民生新闻所展示的问题就容易流于表面,看似生动亲近的话语却掩盖不了空洞的本质,这是对受众的极大不尊重。从传媒的价值导向上分析可以看出,观众的注意力被转移到琐碎的生活小事或者灾难冲突,而不是启发其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民生新闻很大程度上是为社会弱势群体发声的,娱乐化的趋势却使得民生新闻的视野发生了转向,社会弱势、边缘人群的关注被削弱。任何一种民主理论都要求大众具有起码的关于政治核心问题的知识,这是具体实现民主制度的必要条件,而娱乐化的内容或庸俗化的新闻不能给观众或读者提供实践公民权利的必要知识,这就提醒我们应当审慎处理好新闻传播与娱乐表达之间的关系,不能将新闻性让位于娱乐。   

    在传统的新闻中,普通百姓的需求被宏观话语遮蔽,通过民生新闻,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表达诉求、参与社会进程的权利。因而,民生新闻进行科学定位的核心仍然在于如何准确把握民生新闻的内涵以及担负起社会责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迫近真实是民生新闻的宝贵品质,以恳切的态度回应社会关注是其自觉追求,这也是民生新闻凝聚共识,发挥社会功能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民生新闻的提升发展提供了准确的定位,也提出了更为现实的要求——一方面通过新闻报道对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播,另一方面,也必须以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引和追求的目标,不断寻求改革和进步。

   上一页 1 2      上一页 1 2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