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广西教师招聘考试今日练习(10月27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包括 2022广西教师招聘考试今日练习(10月27日)

2022广西教师招聘考试今日练习(10月27日)

2022-11-13 16: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2广西教师招聘考试今日练习(10月27日) 2022-10-28 15:00:47| 来源:广西中公教育 分享到: 0

【参考答案】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论语》语录的理解。《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说明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B项和以身作则的示范者角色不相符,所以为干扰选项。C项人际交往与示范者角色的意思不相符所以该选项为干扰选项。D项也不是对于这角色的解释,所以为干扰选项。综合以上解释正确的选项为A项。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根据题干,作文编入文集应属于著作权案争议,不属于财产权、人身权利范畴。《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一款: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第十一条第一款著作权属于作者。所以未成年人也享有著作权。故本题选B。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和主体性是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A选项复杂性是指教育目的全面、教育任务多样、劳动对象差异,创造性是指老师应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要有教育机智。B选项连续性是指时间上的连续,广延性是指空间上的连续。C选项长期性是指培养人的周期较长,间接性是指教师的劳动并没有直接服务社会或者直接贡献于人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所以D选项正确。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觉性,也称主动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基本表现。它表现在学生能根据一定的目标或要求,或在某种情境的激发下,自行采取相应的态度或行动。如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参与活动,课下主动完成作业,主动帮助同学等。(2)独立性,也称自主性。这是自觉性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它表现在学生不仅具有自觉性,而且能自行确定或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特点和条件的目标和行动方式,并能在实现目标的行动中自我监督和调控。(3)创造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它表现在学生不仅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而且有超越意识,如超越书本、超越教师、超越自己和群体等。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信赖、尊敬甚至崇拜教师,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现代学生观确立了“儿童优先原则”。而且,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主张保障儿童拥有社会权利的主体地位,其基本原则是:无歧视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领教育教学,学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问题、认识并解决问题。故此题选A。

8.【答案】A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语言的分类。教师的谈话分为间接的影响和直接的影响。其中间接的影响包括接受感情、称赞或鼓励、接受或采用学生的观点、提问;直接的影响包括讲解、给予指示、批评或证实权威。

选项A,称赞或鼓励:称赞或鼓励学生的动作或行为。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开开玩笑以消除紧张,也包括用点头表示同意或“嗯,嗯......”“请说下去”等。

选项B,接受或采用学生的观点:对学生提出的看法加以阐明、构成或发展,如果教师自己的想法起更多作用时,就转入讲解。

选项C,给予指示:向学生提出要求他们服从的指示、命令等。

选项D,讲解:叙述事实或讲述与教学的内容或程序有关的见解,谈自己的想法,提出一些反问(学生不必回答,只为加深印象)。

综上所述,属于间接影响的语言是称赞或鼓励、接受或采用学生的观点,故本题选择AB。

9.【答案】BC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民的权利。

选项A,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具有法律上独立人格所必须享有的民事权利,这种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固有的,而且是平等享有的。

选项B,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资格而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选项C,健康权既是一项民事权利,也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作为民事权利,自然人为实现自己的健康有权获得维持其健康所需要的住房、教育、安全的食品与饮用水、经济收入、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安宁条件以及社会平等与公平的待遇。

选项D,生命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以维护其生命安全和支配其生命利益为内容的权利。

综上所述,题干表述同桌小布就给小胡起外号为“胡瘸子”,并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大声叫小胡的外号,还把小胡走路的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属于侵犯小胡的人格权,没有侵犯BCD三项权利,故本题选择BCD。

10.【参考答案】

(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人们倾向于用发散思维的特征来代表创造性的主要特征。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①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②变通性(灵活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③独创性(独特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2)如果我是一位中小学在职教师,我在教学中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A.发散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训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有效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形态扩散、功能扩散、因果扩散、词语扩散等。

B.推测与假设训练。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C.自我设计训练。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

D.头脑风暴训练。集体讨论又称头脑风暴法或脑激励法。是由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来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其目的是以集思广益的形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方法,大量产生各种主意。奥斯本认为,实施头脑风暴会议参加人数包含主持人和记录员在内以6~7人为宜。

1 2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lh10035) 上一篇:2022广西教师招聘考试今日练习(10月26日) 下一篇:2022广西教师招聘考试今日练习(10月28日) 快速访问手机站 关键词阅读 广西教师招聘每日一练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 教师考试练习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