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华下达禁令后,四大外企接连发声,韩国也和美唱反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发声器官结构图声音课 日本对华下达禁令后,四大外企接连发声,韩国也和美唱反调

日本对华下达禁令后,四大外企接连发声,韩国也和美唱反调

2023-05-29 19: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自G7峰会召开之后,日本对华态度也愈发强硬。这两天,日本政府宣布对华半导体出口下达禁令,四大外企却接连发声,不会与中国“脱钩”,韩国也出来和美唱反调。

在中美关系恶化之后,作为美国“小弟”的日本在涉华问题上的态度也更加强硬。身为G7轮值国的日本,前几天刚刚在广岛举办了G7峰会,而这场会议的主题完全就是讨论针对中国。会后G7还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内容中不断对中方内政指手画脚。

事后,中方外交部还专门就此事约谈了日方外交官,但日本并没有就此收手。这两天,日本政府再次对华出手,正式出台了对半导体出口的管制措施,这次日本将23种半导体设备列入了管制清单,其中除了芯片以及制造芯片的设备之外,还有不少关键技术。

这就意味着,今后在日方管制名单上的半导体设备都不能对中国出口。显然,日本此举是为了遏制中方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迎合美国的对华政策。要知道,这些年美国一直想方设法地在半导体领域打压中方。

而美国的不少盟友也都遭到了美方的施压,但日本在此事上却显得尤为积极,毕竟,日本打压中国也不全是为了讨好美国,毕竟日本的野心也不小,一直将中方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找到机会就会拉踩中方。

值得一提的是,前两天,中方刚刚宣布了对美国美光公司的销售禁令,紧接着日本就出台对半导体的出口管制。从时间上来看,日本此举很可能是在帮美国“报复”中方。不过,日本这招无疑是损人不利己的,给其自身也将带来反噬。

据悉,目前日本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出口市场就是中国,占比甚至超过了40%,而日本现在禁止对华销售半导体设备等于是在自残。抛弃中国市场给日方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并且还会削弱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

这对日本来说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但岸田文雄在此事上一叶障目,清醒的却大有人在。这两天,松下、耐克、西门子和英伟达等知名外企的CEO纷纷发声表示,中国市场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松下的CEO楠见雄规直言,中国仍然是松下集团高度优先的市场。西门子的CEO博乐仁不仅表示不会退出中国市场,反而还会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而耐克的CEO约翰·多纳霍则警告与中国“脱钩”是灾难性的,同时他还强调遵守中国规则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尽管日美不断在努力营造“对华脱钩”的不良风气,但业界商家仍然清楚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和美国关系火热的韩国也在此事上和美方唱反调。近日,韩国就拜登颁布的“芯片法案”感到不满。

在该法案中,美国对韩国等国家在华芯片领域投资进行了限制,但此举会直接损害韩企的利益。于是,韩国就向美方提出要将法案中设置在华投资的上限提高5%。和日本相比,韩国在半导体方面就显得更加犹豫谨慎一些。

毕竟,半导体行业是韩国的支柱产业,而中国又是韩国半导体出口的主要市场,现在韩国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美方让韩国签署这些霸王条款会严重打击韩国的制造业,韩方自然是不愿意妥协的。

虽然这段时间韩国在涉华问题上也显得较为强硬,甚至尹锡悦还公然发出一些激进的言论,但韩国是打心底里不敢得罪中国的。这两天,韩国外长朴振在会议上公开表示,他将尽快争取和中国外长秦刚的会谈,并强调韩国政府没有对华采取敌对政策。

在外交上和日美两国相比,韩国和中方的往来显然是不太活跃的,自去年朴振访华之后,中韩两国的高层就几乎没有正式地接触。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利于中韩两国发展的,更何况韩国无法做到“对华脱钩”。

当然,在日美加强对华围堵的背景下,对中方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尽快在半导体领域实现独立,一味地依靠外部的设备和企业势必会被“卡脖子”,日美加大对中方的出口管控从这一角度来看也并非是坏事,反而能进一步刺激我国突破技术壁垒。

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在特殊时期中方就更应该加快自我提升的能力,在关键技术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只有实现彻底独立自主才是对日美最好的回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