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反骨甲”,这样的“小犟种” 如何整治?教你三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反骨是什么 孩子天生“反骨甲”,这样的“小犟种” 如何整治?教你三招

孩子天生“反骨甲”,这样的“小犟种” 如何整治?教你三招

2024-07-04 18: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以退为进

“有时候恨不能一天打十顿!”一位全职妈妈这样描述自己的带娃心理,她的孩子正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反骨甲“小犟种”,每天可以用无数种行为挑战父母的心理防线。但是打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科学研究表明,经常被打、被吼的孩子不仅会胆小怕事,还极易形成讨好型人格。而“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是校园霸凌被欺凌的主要群体。他们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诉求,也不懂如何爱自己,不敢也不会反抗。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不仅很容易被欺凌,被利用,成为别人PUA的对象,也容易患上抑郁症、躁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

那么,如何解决呢?

其实很简单,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退一步。这种退一步并不是放手不管,而是不要在你火气上头,孩子脾气正大的时候管。孩子犯错时,第一时间严肃指出错误后尽快退开。给孩子一个逐渐冷静下来思考的时间,也给家长们一个缓解情绪的时间。

将“不许哭!”换成“哭够了来和妈妈聊聊。”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很多家长生气的问题点在于孩子的明知故犯。但正是这样,我们非常清楚孩子知道自己在犯错。因此,当双方都冷静下来之后再好好的谈一谈,会比打十顿效果更好。

以静制动

您和孩子有没有类似于如下的对话内容?

“宝贝我们聊一聊?”

“没什么好聊的!”

是不是很懊恼?家长们有时候自己也会觉得十分委屈,自己并不是不想与孩子沟通,而是孩子拒绝与自己沟通。其实家长与孩子之间曾经有一扇敞开的门,是在不经意之间,被家长们迫使孩子自己亲手关上的。

为什么孩子拒绝与家长沟通呢?问题一定出在沟通方式上。

首先来想一想,在孩子与你沟通的时候,你的选择是坐下来倾听,还是皱着眉头指手画脚?有时候父母们觉得孩子自以为是,用他们幼小且不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行为模式来对待事情,总是站在人生高度上去教育,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正是孩子对父母关上心门的主要原因。

选择坐下来倾听孩子的表述,如果他没有询问你,暂时不要提出任何解决方法。人在与别人倾诉时,心里往往需要的是共情,而非寻求办法。天生的“小犟种”们更是如此。你也知道他脾气倔强,那么在他对你说之前,也许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想法。因此这时,你只需要静静倾听即可。

其次,除了静静地倾听,静也有要求家长们控制住唠叨的意思。家长在面对孩子时,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开启唠唠叨叨模式。一方面是由于家长在孩子面前,总认为自己要拥有更多的人生经验,认定自己的唠叨是“为孩子好”,另一方面则是源自于家长内心不由自主的掌控欲,当家长试图让孩子听从自己,又不愿意以武力服人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唠叨。更有甚者会将自己听到的事情拿出来作为旧账,成为孩子心底深深的恐惧。

殊不知你的孩子在你唠叨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沉默,实际上已经是无声的反抗。当负面情绪和厌烦在幼小的心灵中越积越多时,孩子就会封闭自己和家长沟通的一切途径。因此,以静制动,才是对付“小犟种”们最有效的方式,让他们对你敞开心门,你才会知道他们为什么倔强。

以诚待“娃”

以诚待人这个词相信各位家长都不陌生,但是以诚待“娃”却没有多少家长能真正地做到。你有没有将你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他是你的孩子,是你的宝贝,但同时,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被以诚相待。

对于“小犟种”们的天生反骨,你有没有试过以下几种办法?

第一,蹲下来,平视你孩子的眼睛。

各位家长有没有与比自己高一些的人聊过天?会不会觉得,当身高和体型存在差距时,与对方说话会有些压力?你的孩子也同样。有一位妈妈将微型摄像机挂在孩子的脖子上,清楚地看到了孩子视角里的世界,巨大的家具和来来往往的腿,如果不是高高仰起头,根本看不清爸爸妈妈的脸。因此,蹲下身来,拉近你和孩子的距离,也同样能够拉近你们心灵的距离。

第二,和孩子分享你自己的经历,包括挫折和失败。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妈妈们更爱唠唠叨叨,而爸爸们则非常喜欢逞强,他们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作为“老子”,就不能在孩子面前丢人。

有一位老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建议爸爸们主动向孩子诉说一次自己的烦恼,比如工作中被领导批评,或者是与朋友相处的不愉快经历等等。一位爸爸在反馈中这样写道:平时从来不与自己交流的儿子竟然非常安静且耐心的听完了自己所说的内容,并表现的非常开心,他说:“爸爸,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爸爸也会犯错,也会难过。”作为一名父亲,既为儿子能与自己交流感到开心,又因为儿子表现出来的倾听惭愧,因为,他似乎从来没有这样倾听过儿子的经历。

可见,当家长真正将孩子作为你的朋友,与他分享更为真实的经历时,孩子也会将家长当成真正的朋友。

第三,用心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世界。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看《汪汪队立大功》,你对他说“汪汪队出发”一定比“快点出门”有效得多,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玩手机,打游戏,对他说“击毙你”一定比“看我打不打你”更容易让他接受。

孩子的世界和经历只是和你不一样,并不低你一等。也许你觉得他们幼稚可笑,但这些看起来的幼稚可笑,也许正是他们让人头疼的真正原因。以诚待人需要与人共情,以诚待“娃”同样,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作为朋友来交流,才会让他们逐渐也学会尊重家长,尊重他人。

总之,“小犟种们”也许正在对你耍脾气,到处扔玩具,也许正在跟你顶嘴,也许现在跑得不知所踪,但是身为家长,终究要做好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不要因为他们的难管、淘气而使用暴力,坚持以上三种做法,一段时间后,也许会有惊喜送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