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第一弹 第一个十年(1917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反转剧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第一弹 第一个十年(1917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第一弹 第一个十年(1917

2024-04-21 00: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个十年(1917 年~1927 年)

林译小说

林译小说指的是清末林纾(琴南)翻译的小说。他一生译著欧美小说一百八十多种,一千二百多万字,其中三十多种为世界名著,其余小说也多有精彩之处。其翻译作品都是与精通外语者合作,但译笔传神还是靠他,达到了各有特色的境界,既有《迦因小传》这样译笔哀婉的作品,也有《块肉余生记》等译笔的质朴古劲风格。除了对西方写实方法的肯定,林纾的文学观念仍是中国的,他将狄更斯比作司马迁、班固。《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哀婉与中国才子佳人小说一脉相通,欧洲小说描写细腻真实的风格在当时风靡,并且深深影响了民初及以后的言情小说;译作还体现了反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进步思想。《黑奴吁天录》与在美华工受虐有联系,发出“黄种即将亡”的警告,深入人心。在中国文学史上,林译小说第一次介绍了众多的外国作家及作品,大大开阔了作家们的眼界和艺术视野,为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林蔡之争

林蔡之争指的是以林纾为代表的守旧派和蔡元培为代表的新文化阵营的论争。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出来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这位古文家极力反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运动大张挞伐,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又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攻击文学革命领袖。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致林纾公开信《答林琴南书》中则重申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支持文学革命与新思潮的传播,李大钊、鲁迅也发文谴责“国粹家”历史倒退行为。林纾所代表的守旧派对新文学的反攻,并没有什么理论力度,只停留在人身攻击和政治要挟的层面,反而激起了新文学阵线义无反顾的抗争。林纾只能自叹老迈、寄慨将来,哀哀地场。

文明新戏

文明新戏又称为新剧,指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是中国话剧运动的第一阶段。1907年,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欧阳予倩等在欧美、日本话剧运动的影响下,组织话剧团体春柳社,改编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话剧,在表演上有严肃的艺术追求。辛亥革命前后,新剧团体很多,演出以民族民主革命为内容的政治戏居多。辛亥革命后,新剧繁荣,以演家庭伦理戏居多。“五四”前夕,新剧趋向衰落,其原因有:一是新剧商品化,迎合小市民趣味,内容庸俗低下,二是新剧都是幕表戏,没有完整的剧本,只有分场的故事梗概,由演员上台随意发挥,艺术水平和演技很难提高。“五四”文学革命批判堕落的文明戏,一些戏剧家提出“爱美剧”口号,中国话剧运动由此进入第二个阶段。

《文学革命论》

《文学革命论》是陈独秀于 1917 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一篇文章,他勇敢地擎起“文学革命军”之大旗,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文章以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的进化为参照系,从内容到形式都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的利器,同时也肯定文学自身存在的价值。此文与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一起共同促进了文学革命的爆发。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于 1917 年 1 月的《新青年》,是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胡适在文中具体深入地阐述了他的“八事”,即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仗、不避俗字俗语、须言之有物。他在阐述中不仅击中了旧文学的要害,而且涉及文学的真实性、独创性、时代性、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特别是文章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新文学的工具,因此,此文以“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成为中国新文学向旧文学宣战的一份正式的宣言书。

人的文学

1918 年 12 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文中心概念。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对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诗体大解放”

“诗体大解放”是胡适在其《尝试集》的自序之中提出的理论主张,他认为若要做真正的白话诗,若要充分采用白话的字,白话的文法,和白话的自然音节,非做长短不一的白话诗不可。诗体大解放就是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全都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白话诗,方才可以表现白话的文学可能性。胡适这一主张的核心,旨在打破中国传统诗歌“五七言句法”的约束,提倡所谓白话文的自然文法,彻底放弃诗歌的形式要求。这种要求符合当时的五四破旧立新的语境,但是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新诗后来的“散文化”、“缺乏诗味”。

《新青年》

《新青年》是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 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它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展开。1917 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 年5 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1918 年开辟“随感录”专栏,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 年9 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1926 年终刊。

甲寅派

甲寅派是以章士钊为首的封建复古主义流派,得名于《甲寅》杂志。他们反对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学,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化史等方面来论证文言文的优越;主张尊孔读经,维护封建化教育;由于章士钊是北洋军阀政府文化统治机构的掌权者,《甲寅》成为镇压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随着段祺瑞政府的垮台很快败下阵来。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学衡派

学衡派得名于 1922 年1 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啸、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思想倾向稳健保守。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为宗旨,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反对文言合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曾与鲁迅和胡适为首的《新青年》展开激烈论战。1933 年,《学衡》停刊,学衡派随即消失。

现代评论派

现代评论派是出现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一个自由主义的政治文化派别,源于 1924年胡适与陈西灌、徐志摩等创办的《现代评论》周刊。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团体,而是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文艺等方面,在倡导启蒙、改造文化等方面做过许多工作,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史和新文化发展史上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其成员多是欧美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他们思想倾向各异;在文艺创作主张上,他们标榜自由主义,否定功利主义,提倡唯美主义艺术。1927 年7 月,《现代评论》迁至上海,部分成员脱离,遂由原来依附于北洋政府转而投靠国民党政权。1928 年底停刊后,现代评论派随之解体。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1921 年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郑振铎,周作人、耿济之、沈雁冰、孙伏园、叶圣陶、许地山等 12 人。以《文学旬刊》和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主张文艺“为人生”,提倡现实主义,反对旧文学的游戏消遣态度,成为重要的现实主义流派。代表作品有叶圣陶的《一生》和冰心的《斯人独憔悴》等问题小说,以及王鲁彦、许钦文等的乡土小说,作品写出了下层民众的苦难,表现出现实主义倾向。1932 年因《小说月报》编辑部被日本飞机炸毁而停止活动。

创造社

创造社成立于 1921 年7 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他们在叙事风格上表现为浪漫主义,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现代派技巧,缩短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距离。代表作品有郁达夫的《沉沦》、《迟桂花》,郭沫若的《女神》,成仿吾的评论等。

零余者

等余者是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的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不公。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是一个以“自我”为原型、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在这个形象身上既有卢梭式的自白,也有维特式的自怜,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纠结,构成了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随感录”作家群

“随感录”作家群是在《新青年》上发表杂文的一些人,1918 年《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向其撰稿的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他们的杂文是五四时代敏感的神经、思想启蒙战场上的匕首和投枪,具有极端的现实锋芒和战斗力量。并且这些杂文作品运用明白畅晓的白话文字,理性中蕴含激情,论辩中不乏形象,立论坚实、短小精悍,又展现出作者的不同风格:陈独秀的泼辣明快,钱玄同的汪洋恣肆,刘半农的爽直幽默与鲁迅的犀利凝重。这个作家群的创作让世人领略了白话文的艺术力量,使得杂文在短期内迅速成熟,奠定了杂文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浅草——沉钟社

浅草——沉钟社是活跃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1922 年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次年创办《浅草》季刊,并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中出过《文艺旬刊》,其骨干成员又于 1929 年秋组成沉钟社,先后创办有《沉钟》周刊和半月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成员们以自我为立足点,强调人的尊严、自主性、隐私和自我发展,并且从维护自我的个性出发,积极鼓吹敢爱敢恨的真性情和敢于坚持的意志力,表现出了坚持个性主义思想的彻底性。创作方面则有冯至的诗歌,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的小说,多抒写知识青年苦闷的生活和忧郁的情感,富于感伤色彩。

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又称“新格律诗派”,指的是 1923 年成立于北京的新月社中的一群诗人。新月社是由一些旅英美的留学生在“聚餐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人社交团体,人员构成较为复杂,深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与熏陶。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林徽因等人。新月社主要致力于新诗与新戏剧的理论研究与创作,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带有鲜明的唯美主义倾向。新月诗派的创作活动大致可以 1927 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为基本阵地,影响较大的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朱湘等;后期以《新月》、《诗刊》为主要阵地,代表诗人除徐、闻外,还有陈梦家、林徽因、孙大雨等。1931 年底,其中坚人物徐志摩猝死于空难,新月诗派遂逐渐衰落。新月诗派对新诗格律化和新诗形式美进行了探索,倡导自由地抒唱自我性灵,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语丝派

1924 年成立的《语丝》杂志,多发表针砭时弊的小品文,因倡导这种文体故称语丝派。语丝派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以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为代表。语丝派作家以散文创作为特色,在中国思想文化革命、新文学创造上做出了重要建树。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的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语丝体

1924 年,《语丝》杂志创刊,围绕这个杂志组成了语丝社。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体”,这种文体主要包括杂感、短评、小品等文学样式,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事物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斥。遗憾的是对于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机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孙伏园、林语堂等。

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 1919 年的下半年到 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圣陶、庐隐、王统照等。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是 20 年代初期出现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热潮,是一些以“为人生”为目的的作家们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来表现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封建的陈规陋俗。乡土小说是这些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形成了五四时期最早的小说流派,对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代表作品有彭家煌的《怂恿》、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台静农的《地之子》等。

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以其刚健、清新、朴野之气使创作界的面目焕然一新。他们主要运用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书写出底层民众的苦难与愚昧麻木,表现了作家们的人道主义立场;又由于挟带着各种乡情民俗的记实和描写,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代表作有彭家煌的《怂恿》、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台静农的《地之子》等。

新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新诗的出现,是中国新文学创作的先声,并在实践上为其他文学体裁的变革充当了先导。最早发表新诗的是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周作人等。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

新格律诗派

新格律诗派指的是 1923 年成立于北京的新月社中的一群诗人。他们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反对诗歌中情感的泛滥;要求本质的淳正,认为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的唯一表现,“言志”的内容要与“语言形式”和谐统一;强调格律的严谨,认为“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艺术上创作的核心是闻一多提出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色彩美和建筑美。他们的理论和创作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造成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练与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代表作品有闻一多的《死水》、《发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

湖畔诗人

湖畔诗人是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他们于 1921 年左右开始写诗,1922 年春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先后出版有诗歌合集《湖畔》、《春的诗歌》和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湖畔诗人是沐浴着五四精神成长起来的,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内容多为歌唱大自然的清新美丽或赞美友情、爱情的纯真,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幸福爱情的憧憬,展现了五四新人的青春人格与气质,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美。朱自清称他们是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年轻人,爱情诗是他们对中国诗歌的主要贡献。

小诗派

以冰心、宗白华为代表的诗派,“小诗派”的诗歌在内容上往往表达作者一刹那的感受和思索,诗人们往往以三五行甚至一两行诗句,来暗示一种人生哲理,或寄寓一种崇高的情操。小诗体是从外国输人的,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产生的。诗人一方面致力于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另一方面也在努力表达内心世界的微妙感情与感受。冰心是最主要的代表,她的小诗《繁星》、《春水》成为自由体诗的一种样式,被称为“繁星体”。她主要受泰戈尔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风格。代表诗人除了冰心、宗白华外,还有徐玉诺、何植三等人,代表作品还有宗白华的《流云小诗》等。小诗派的诗歌凝练、含蓄、隽永,暗示是他们采用的主要艺术方式。

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出现于 20 年代中期,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象征派诗歌的创作潮流特色是:运用一种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传达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觉和印象;运用新奇的想象和比喻,表现微妙的情境;依靠艺术形象的暗示来表达感觉和情调;追求诗歌语言的省略和跳跃。李金发于 1925 年至 1927 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象征派诗歌后来趋向成熟,取得较高成就的是30 年代的戴望舒。

爱美剧

五四运动后兴起的非职业戏剧运动,简称爱美剧。“爱美剧”系英文 Amateur 的音译,意为业余的,“爱美剧”指业余演剧。陈大悲著《爱美的戏剧》,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于是爱美的戏剧迅速取代已经没落的文明戏,成为 20 年代初期中国话剧活动的主流。爱美的戏剧运动以学生为主体,中心在北京、上海。它是现代话剧在中国舞台上最初的尝试,在批判文明戏的基础上,介绍西方戏剧的学说与方法,对中国话剧进行了革新,因而是文明向现代话剧过渡的产物,从理论上使新的戏剧观念进一步完善、具体化,主张“教化的娱乐”等等。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以远古为背景创作的八部短篇小说:《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都有文献可考但又不受文献束缚,在把握古人古事精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熔古铸今,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相交融,把大量现实题材自然而巧妙地揉进历史题材中,巧妙利用批判与讽刺相结合形成一种漫画式的笔调,人物形象多用速定式笔法,没有精雕细刻,线条粗犷,但性格鲜明突出,内涵丰富饱满。小说总体呈现出幽默风趣,婉而多讽的艺术风格,它极大地拓展了历史小说的容量,为中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野草》

《野草》是鲁迅散文诗的代表作,共收 23 篇散文诗,写于 1924 年9 月至 1926 年4月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连载于《语丝》上,开了“独语体”散文先河。这一时期的鲁迅,正处于理想与现实、前进与彷徨、希望与绝望的矛盾之中,《野草》真实地记录了他精神探求的苦闷和心灵呼唤的声音。在《野草》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鲁迅顽强的抗争意识和韧性的战斗精神。同时,鲁迅顽强的抗争意识,又往往与悲观绝望的心态交织在一起,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悲壮美。《野草》在艺术上的特色是:多数篇什采用象征主义的方法,以创造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达复杂的内心感受。如过客、战士、枣树等都是象征性形象;艺术构思奇特,艺术境界奇幻诡谲,神秘幽深;语言精致形象,饱含诗情,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

独语体

是由鲁迅开创的一种现代散文体式。1919 年 8 月至 9 月,鲁迅在《国民公报》副刊《新文艺》发表了七篇类似《野草》的散文诗,总题为《自言自语》。仿效者日渐增多之后,又有人称之为“独语”。《野草》就是典型的独语体散文。它适应了作者当时紧张、焦灼的主观心态,使作者的心智排除一切干扰,深人灵魂后花园和潜意识世界探险,彻底摆脱文学的所谓清规戒律,最大限度发挥作者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借助于联想、象征、变形等艺术手法,以及神话、传说、宗教等意象,创造出一个新异的艺术世界。其场景之奇幻,情节之荒诞,意念之模糊,色彩之冷艳,想象之奇崛,诗情之浓郁,语言、文体之变异,都带有不可重复性。

闲话风

是由鲁迅开创的一种现代散文体式,其特征首先是谈话,说话者(作者)和听话者(读者)处于平等地位。其次是“闲”,在自然、亲切、和谐、宽松的氛围中,作者“任心闲谈”,“任意而谈”,真诚坦露自己生活与内心的秘密以及真实的爱憎与苦乐,与读者进行精神上的对话,希望引起共鸣。闲话风散文否定并超越了五四时期常见的“布道式”与演讲风散文,显示出鲁迅性格中洒脱、雍容、闲适的一面。闲话还表明了鲁迅的一种笔墨情趣,题材上漫无边际,行文结构随兴起讫,天马行空,语言上追求“原生味”,“采说书而去其油滑,听闲谈而去其散漫”,形成“活的”白话。“活的缘故,就因为有些是从活的民众的口头取来,有些是要从此注入活的民众里面去。”

《域外小说集》

自 1908 年起,鲁迅、周作人两兄弟翻译了许多外国短篇小说,合编为《域外小说集》,其中包括鲁迅据德文转译三篇,其余为周作人据英文翻译或转译。他们译作的目的在于为了借“他人”之新声,除国民之愚昧,达到改造社会的效果。这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这些西方文学作品的进入,打破了中国封建封闭的空间想象,影响了当时一代的青年。他们开始意识到国门之外的新鲜与国内的落后,推动了五四革命的诞生。同时,译介作品中的写作手法也为读者所关注、学习,为早期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海滨故人》

中篇小说《海滨故人》是庐隐的代表作。暑假里,女主人公露沙曾经与同窗好友欢聚海滨,后来有的结婚、有的失恋、有的归隐,一个个风流云散。露沙在这样聚散无定的人生环境中思考“人生究竟是什么”。她难以摆脱内心的矛盾和彷徨,她从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感到苦闷和惆怅,因之情绪也甚为感伤、悲观。整篇小说好似用多愁善感的女子和无数泪珠串成的,有着巨大的感染力。风格上,《海滨故人》含自叙传的性质,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主人公露莎就是庐隐的化身,她的身世、性格、情感都与庐隐相同。作品又喜用书信、日记来直接表露人物情怀,具有抒情小说的形态特征。这部弥漫着感伤情绪的小说,比较真切地反映了五四以后寻找出路的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也打上了五四退潮中思想变迁的烙印。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早期朱自清写景抒情性散文的代表作,写于 1923 年,与好友俞平伯一起泛舟夜游六朝金粉圣地的秦淮河时所作,俞平伯以同样的题目写下了风格不同的作品。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备及朦胧奇诡之美,但作者在这“良辰美景”之中却坦露出一个为生计所累的现代青年意态迷惘、无心勾留而强作应对的窘态和心境,情真意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的绘画美,“七板子”的雕栏、家具、家具上的大理石、玻璃、灯光等,都用表现各种色彩的词语形容,选词十分精当,作者爱用叠词,善用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读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颇具节奏感和韵律美。

评论那个1912是错的,我核对过书了,文学研究会确实是1921年1月4日成立的,我评论被吞了,发不出来,所以在正文后面纠正一下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