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天坚持带娃滑雪,才写出了这份超详细、零门槛的滑雪装备清单!纯推荐无广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双板雪鞋尺码怎么选 每年冬天坚持带娃滑雪,才写出了这份超详细、零门槛的滑雪装备清单!纯推荐无广告

每年冬天坚持带娃滑雪,才写出了这份超详细、零门槛的滑雪装备清单!纯推荐无广告

2023-10-04 11: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然,要想滑雪滑得爽,专业装备不能少。毕竟滑雪还是一项比较专业的运动,即使是头一次滑雪的初学者,有些装备也是需要提前准备的,要不然就只能雪场里“裸奔”,或者接受雪场商店的“高价”了。

小爱特意请来@麦兜妈——这几年,她在给家中两娃准备各项滑雪装备时可是颇有心得呢。她就把曾经踩过的雷、专业滑友提过的建议、自己的实际使用体验,在下文中分享了出来。

总而言之一句话: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哪些买,哪些租?

进入滑雪场之前,有一个令各位妈妈最纠结的问题:孩子的雪板、雪鞋和雪服等等雪具,到底是买还是租?哪些能租到,哪些必须得买?

“买买买”派认为:用自己的雪具,既安全卫生,又省下每次反复调试雪具的时间;

“租租租”派认为:孩子长得太快,全套雪具几乎都要一年一换可能就得近万块了,不划算;

首先, 有一些滑雪必备的辅助工具,像滑雪手套、滑雪镜、护脸等,这些必备品建议提前买好。到了雪场,一是可能买不到,二是价格太高。

其次,如果就随便滑一两次试试,雪服、雪具这些也不用买,雪场直接租就搞定了,还不会有那么大的行李负担。

至于滑雪装备中最昂贵的雪板、雪具,我为此专门请教了职业教练,他给出了一条简单易行的判断标准:大体可以用十次作为基准,每个雪季滑雪超过10次,那就“买”;低于10次,那就“租”。这是一条兼顾经济与实用“大”原则,大家可以参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挑选一套性价比高、安全性强的专属滑雪装备,我这就为妈妈们从头说起:

· 头盔 ·

去雪场,无论大人、孩子一定要戴头盔!戴头盔!戴头盔!

头盔的选择,安全性能必然是排第一位。因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安全认证体系,建议购买符合 欧盟 CE 安全认证体系,或者美国 ASTM 安全认证体系的产品。

其次是舒适性,包括头盔的重量、透气性、尺寸大小及可调节功能。因为每个人的头型、头围都不一样,亚洲人和欧美人的头型也不一样(知乎网友做了有趣的对比,见下图)。购买前,一定要带娃亲自试戴。顺便可以现场检验一下,选定的头盔是否能夹住雪镜,内衬是否可拆洗等等。

品牌推荐:BERN、UVEX、SCOTT、CARRERA、POC、SWANS等。

特别提示一下,如果孩子戴了头盔,家长们在雪场中一定要 扯开嗓门大声说话,因为包裹严实的头盔确实阻碍了他们的一部分听觉。

· 雪镜 ·

雪镜对于初学者的功能主要是预防雪盲症,以及大面积反光对于眼睛的刺激。即使阴天,阳光的反射也比我们想象中强很多;特别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小朋友,眼睛更为娇嫩,更容易受到冷风和紫外线的伤害,所以雪镜是必不可少的装备!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重视,可千万不要以为雪镜是可有可无的装备!

当然,好的雪镜在安全防护的同时,还能起到防止镜片起雾、扩大滑雪视野等作用。

孩子的鼻梁比较低,而雪镜首要的挑选原则就是 全封闭,完全紧密贴合孩子面部才有功效。有些雪镜也会配有专门的 鼻贴帮娃垫高鼻梁,以吻合雪镜的配戴。

其次,建议选择双层防雾、防紫外线的雪镜片。镜面由防雾、防紫外线涂层的有色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很柔软,用力扭曲只发生变形而不会断裂,保障镜面受到撞击时不会对娃的面部造成伤害。

品牌推荐:OAKLEY、Electric、CHERCHER、Atomic、AXE等。

· 护脸&护脖 ·

小朋友的头盔,一般会比较大,尤其小龄娃,很难买到尺寸刚好合适的头盔。为了避免运动时头盔晃动摩擦头发、头皮造成不舒服,头盔里面内搭一个帽子就显得格外实用了。而且有的 帽子与脖套连成一体,能更好地保暖,避免领口灌风、嘴鼻“喝风”。

当然,如果帽子和围脖分体,选择就更多了。我们特别喜欢这种魔术 脖套,用途多元,既可以当帽子,又可以做围脖,还能当面罩,加绒保暖,滑雪、登山、跑步、日常都可以用,实用性很强。

这款脖套真的有百变穿戴方式,绝对是潮娃必备单品。

如果仔细淘一淘,还会发现各种“好玩”的 面罩,实在是忍不住入手,无论把“尾巴”塞到雪服里还是任它挂在面部随风飘扬,都是场里“最靓的仔”。

另外有一种 滑雪头套是套在头盔外面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暖,让脖子不暴露在外面。不过在北京周边或者崇礼滑,有了头盔,大可不必再戴头套。

防冻护脸贴不可不说是个神器!透气水波纹形涂胶层,防风又保暖,哪里需要贴哪里,还可以根据黏贴的部位随意剪出适合的形状,极方便。

温馨提示,以我的经验,大部分(崇礼)雪场到了冷天、大风天都能免费领护脸贴,所以大家可以根据需要再买。

· 雪服 ·

在雪场,最醒目最拉风的绝对是一套靓丽的滑雪服!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首先有个私心,就是很多雪场其实都是有摄影师在默默给你娃拍照的(比如大名鼎鼎的GOSKI APP),那么,一定要让你家娃做雪场里“最靓的仔”,这样才能从诸多照片里轻松捞出TA的照片!

△来自GOSKI APP

除非只滑一两次尝尝鲜,否则我强烈建议娃的雪服一定要买!一是雪场里的反复穿,并不那么卫生和安全。其次, 一套好的滑雪服,防水、透气、保暖又防风,就算不滑雪,冬天的平日里也可以穿;袖/裤口、袖/裤长都设计成可调节的,给娃挑选大一到两个码的,能至少穿两三年,也不很浪费。

专业滑雪服都会注明防水性与透气性。好的防水性可以有效防止雪融化浸湿衣服,让衣服内、外都保持干燥。透气性好可以保证身体的多余热量散发出去,保持身体的干燥。

买滑雪服的时候还要注意其中的细节设计,很多时候都能成为加分项。

比如,在雪场乘坐缆车时,多数需要刷卡。穿脱手套尴尬掏卡的经历,相信每个初学者都遇见过。正因如此,碰上这种袖子上有口袋的设计,简直像挖到了宝。只要一抬胳膊,轻松扫卡进入。

再比如,袖口处有一个挂钩,是用来挂手套防丢的,十分方便。用的时候打开粘扣拉出来,不用的时候也能收起来。

每次给娃穿雪鞋的时候,也是一个大工程。那么大的靴口需要塞在雪裤里面才舒服,简直太费劲了。所以雪裤上的拉链设计,就显得格外贴心。

5岁以下的小宝宝,一般会选连体雪服。全身包裹严实,无论滑雪、玩雪、打雪仗,怎么玩怎么摔都不会弄湿里面的衣服,很好地预防了着凉、感冒。更重要的是,可可爱爱的连体雪服过了这个年龄就很难再穿进去了,可得抓紧时机呢。

再大一些,更适合护住前胸、后背的背心式背带滑雪裤。即使不小心摔倒,由于雪裤的护腰设计,也不至于让雪渗进里面的衣服里。

8岁以上的娃,就可以选择成人款式的雪裤了,大部分都会选这种背带式的。好处是无论怎么翻滚、跳跃,都不必在意裤子滑落了。

品牌推荐:SPYDER、Goldwin、Phenix、BURTON、686、NITRO、WeeDo、reima、MiniBoden等。

· 速干内衣&抓绒衣 ·

娃滑雪时贴身穿的一定要是速干内衣,不要穿纯棉的,更不要穿保暖内衣。通常情况下,孩子只要稍加活动,就不会冷,甚至很容易出汗。一旦出汗,不及时排干,反而容易凉凉,引起感冒。

贴身穿着一件排汗、透气性能好的内衣,既可以排汗、速干、透气,又能保持身体舒适干爽。

抓绒衣是穿在速干内衣外、滑雪服内的中间层。一般选择轻便、合身、保暖的。另外,上衣尽量选择领口带拉链或者按扣的高领款式,保护脖领不灌风。

品牌推荐:BURTON、UTO、obermeyer、BNDGIMA、montbell、CRAFT、bula、Patagonia等。

· 手套 ·

滑雪手套与日常用的保暖手套不同,性能要求比较高。防水、透气、耐磨、保暖、不容易掉是基本需求。考虑到小宝宝的穿脱方便,建议较小的孩子戴连指款,大一点的孩子戴五指款。当然,还有一种三指款手套,完全可以根据尺寸自由选择。

其实,滑雪手套之所以称之为专业手套,是有很多功能专为滑雪这项运动设计的,比如较长的腕部及腕部的收紧带是确保温度、防止进雪;有的滑雪手套,还有块区域专门应对雪镜起雾时,擦拭镜片的;更专业的单板手套会装备护腕,防止摔倒撑地时伤到腕关节,竞技手套的手背和手指背也会设置硬质护具。

· 袜子 ·

想当年刚开始泡雪场那会儿,对于袜子的要求仅仅是——能穿就行。但滑雪之后,态度发生了彻底地改变,质量不好的袜子滑几趟就湿透了;功能性不好的袜子,不舒服不说,该厚的地方太薄,几次下来就能感到受力摩擦的地方隐隐作痛。

一双好的滑雪袜,上面会有各式各样的纹路和“补丁”,这都是针对腿部,脚部特定位置的特殊设计,调节体感压力。

容易磨损的地方会全部加厚,袜口儿莱卡螺纹编织,不紧也不松,完全不用担心运动时滑落。最重要的是, 滑雪袜是分左右的!给娃穿时,别穿反哦。

品牌推荐:和帽子、面罩类似,只要只要自己穿着舒服、保暖、速干就好,不用挑剔品牌。

· 滑雪板 ·

在说买雪板之前,其实要考虑的因素挺多的。一定要先明确:一定要买吗?能不能直接雪场租?(前面说过,一个雪季最好玩十次以上再买) 要买哪种雪板?是追求速度的双板?还是花式炫技的单板?因为这两种差距很大。

至于雪板的长度,跟身高和滑雪级别直接相关。 板子越长越稳定,速度快,但拐弯不灵活。板子短,轻巧灵活,但不稳定。初学者一般在缓坡练习,不需要速度,板子灵活不会蹩到脚为宜。所以,级别越低,板子越短。但总体来说, 板子比身高矮10公分是一定不会出错的。

孩子和大人不同,个子和脚长每年都在长,所以滑雪板要根据身高更换。下面这张图描述得很清楚,初级的板子竖起来到肚脐,中级的到下巴,高级的到鼻子。

· 双板 ·

双板总体来说分为全地域板(All-mountain)、自由式滑雪板(Freeride skis)、两头翘(freestyle skis)、野雪板(Powder Ski)。全地域板又分为卡宾板(Carving skis)和公园板(Park & Pipe Ski)

其中卡宾板最常见,各个雪场租的雪板基本都是,但这并不代表它的技术含量低。相反,世界最顶尖的技术都会用在卡宾板上,这也是造就这种板子减震、舒适性、稳定性最好的主要原因。

双板的选择主要从长度、宽度和硬度来衡量。不同地形、不同玩法使用的板子都不相同。所以选择板子要根据滑法、个人的身高、体重综合选择。长度的选择,上文已经提到过了。 宽度指的是双板的三围:板头、板腰和板尾,这些数据决定雪板的转弯半径。而板子的 软硬程度要根据自身的体重来衡量,一般滑板都有明确表明适合体重的范围,同样身高的人,体重越大应该选择硬度更大的板子,这样在高速的情况下滑板更稳定。

滑双板,建议还是要选择一款 手杖。一个合适手杖的挑选方法,可以简单遵循这样的方法:将其倒置垂直于地,手握在雪轮下方,这时小臂与大臂垂直成90°的话就是合适的。在穿着雪靴的状态下进行这一测试是最理想的。

· 单板 ·

现在越来越多的娃喜欢玩单板,孩子重心低,好掌握平衡,而且滑起来的确帅气,俨然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

单板主要分为全能板(All-Mountain)、公园板(Park)、自由式板(Freestyle)、野雪板(Powder)等。其实很多分类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主要还是要看你喜欢怎么玩。

单板的选择也是要看板型、板长、硬度、弹性等指标,与双板的选择标准类似,也要考虑到不同的滑法、身高、体重等因素。 因为技巧性更强,单板相对于双板对于体重的衡量要更重要。

对于年龄特别小、力气不够的娃,还有一个神器,淘宝上搜 “拉拽器”就能找到。安装也很简便,一把螺丝刀搞定。

安装妥当后,父母拉着把手一头,轻轻松松带着娃驰骋雪地。

品牌推荐:NITRO、HEAD、DC、K2、ACE、BURTON、Dynastar、KONQUER、Kessler、ATOMIC、Fischer、RIDE、Moss等。

· 固定器 ·

固定器是连接滑雪板和滑雪鞋的一个重要部件,一个好的固定器可以让你更好地发力,让你的动作更直接的传递到板子上,如虎添翼。双板与单板的固定器虽然完全不同,但是选择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尺寸匹配你的雪鞋和雪板。

双板固定器分前固定器和后脱离器两部分,直接用螺丝固定在滑雪板上,固定器可沿滑雪板前后移动,以适应大小不同的滑雪鞋。

固定器的DIN值特别重要,要根据身高体重和级别来调整。这个DIN值是根据技术水平、身高、体重、年龄等计算出来的。可以根据下面这样的表格查询出DIN值,再根据娃的滑行风格、技术水平调节到最适合的数值,这样固定器才能确保安全。

双板的固定器一般都会选择和双板同品牌的匹配型号,双板强调 原配才是最好的!

单板固定器的设置没有双板的DIN值那么复杂,主要是选择与雪鞋相配的即可,但是单板固定器最大的特色就是种类多,可以自由搭配。一块心爱的板子配多个不同类型的固定器也是完全可以的。

固定器的软硬,灵敏性,都会对作为滑雪初学者的娃造成很大影响。通常来说,较硬的固定器传递力量比较敏感,适合高速滑行;脚软的固定器容错率高,适合做一些技巧动作;对于新手来说,主要以滑行为主,但也需要增加一些容错率,所以建议挑选硬度适中的固定器即可。

· 雪鞋 ·

所谓好马配好鞍,雪鞋可以算是滑雪这项运动的灵魂,挑选起来当然不能马虎。但具体到雪鞋选择的最重要标准,只有一个——舒适! 穿上的感觉比一切参数都重要,所以一定要带娃亲自试穿!

儿童雪靴的带扣从1条到4条都有。不同的带扣条数适合不同身高、水平的娃。初学者选择单扣式;水平渐长以后,可根据身高选择2-3扣式的即可。一般到达竞技类水平,才需要选用4带扣的款式。

雪靴靴筒的高度同样重要。靴筒太高,力量不足的小孩较难移动,膝盖无法弯曲,一个简单标准就是:靴筒上沿距离膝盖15-20厘米最佳。即使是相同尺寸,不同品牌的靴筒高度也不同,忍不住再次强调,一定要带娃亲自试穿!

给娃买穿戴的物件,统一的困扰都是:一年一个尺寸,实在头疼。建议考虑风琴式伸缩的调节内胆,可以调节至相邻的5个鞋码,完美解决这个难题。而且,选择稍大一点儿的雪鞋,还可以通过填放专用鞋垫来弥补。

目前主流的 双板滑雪鞋分为两种。传统两片式雪鞋包裹性好,力量能更好地传达给雪板,操控性强,适合追求速度的体验。

三片式雪鞋的硬度调节更加灵活,穿着更舒适、轻松,适合自由式休闲的滑法。

单板雪鞋一般都是软鞋,外观看上去很像雪地靴,所以选择的标准主要是保暖性、舒适性、软硬度和材质。

品牌推荐:Rossiginol、Tecnica、Nordica、Fischer、Burton、Salomon、Atomic、DC、Thirtytwo等。

· 护具 ·

首先必须要强调一下,护具不是专门给初学者准备的!护具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在发生意外时,出现“硬碰硬”的重伤,而不是惯常大家所认为的——穿了护具摔了也不疼,实打实是保障安全的必备用品啊!护具的挑选也一定要亲自试穿。

现在去雪场,有一种外戴式护具同时得到了大人、孩子的一致青睐。直接上图,萌可爱萌可爱的气场完全无法抗拒。虽然看起来不那么专业,但防护功能并不逊色。

自从我家娃发现了这款护具,以前的专业护具就再也不穿了,每次滑雪,小乌龟不离身,不过随着孩子技艺日渐精进后,也会发现这种大护具很是累赘……

品牌推荐:AMPLIFI、SLYTECH、FF、Demon、POC、Dainses、Xion、YOROI MUSHA、ARK等。

哪里买?

全套装备介绍完,看到这里的妈妈们,最关心的一定是在哪里购买最靠谱呢?给大家推荐两个思路。

- 线下 -

在北京,滑雪装备实体店其实挺多的。冷山、雪族、4+2等等,还有一大批连锁经营的分店。另外,帝都周边的滑雪场里,也都有专业的雪具店,尤以崇礼县城的实体店最为集中。

当然,最大最全口碑又好的,当属紧挨着地铁磁器口站的 “北京大都市”了。

在那里,几乎可以找到所有的滑雪品牌。无论初学者还是滑雪老炮儿,保证快快乐乐满载而归。虽然这个商场看上去“破破烂烂”,但它真的是全北京最著名的滑雪装备采购大本营,名副其实的滑雪爱好者购物天堂了。

- 线上 -

国内的各大网购平台都能找到专业雪具,经验丰富的妈妈们肯定早就驾轻就熟了。这次要推荐的线上渠道,绝对让你有意想不到的物超所值的感觉,那就是 亚马逊海外购平台。

不同于一些平台的代购货源良莠不齐,亚马逊海外购上所售商品,都是实时与货源地的售价和优惠同步的,“同款同步”。即使是很多热销爆款商品的日常售价,都比国内大促的折后价低。

话不多说,网友做了对比图,一目了然:

碎碎念

滑雪,毕竟是一项体力消耗很大、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运动。带娃出行,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万无一失。

1、对娃来讲,2-4个小时的不间断滑行,及时补水、补能量一定是妈妈们需要提前做的功课。我的经验是:准备一个小小的保温杯,最好是带吸管的。大娃可以直接装在自己的滑雪服大口袋里;小娃的水壶则可以交给教练统一保管,顺便请教练提醒孩子多喝水。一定,一定,一定要多喝水!不然回来容易生病的!

补充体力方面,准备一些燕麦类的能量棒就行,易食易携带,快速“脉动”回来。

2、切记避免让孩子单独滑雪,尤其是在山上。孩子在明显、宽敞的雪道上滑行,同时留意其他的滑雪者,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3、在进入和退出上山缆索吊椅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保护好孩子。

4、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眼睛,因为银白色的雪地反光强烈,看久了会影响视力;不戴雪镜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时,尽量不要让孩子总盯着地面,经常地看看天空和周围的环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和娃一起挑选一套称心如意的滑雪装备吧,他们将感受到这项运动中的全部乐趣。冬日里,热情的小火苗就是这样被点燃的!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稿:刘洋

审核:刘秋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