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友邦,您需要知道的几个事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友邦登陆 关于友邦,您需要知道的几个事实

关于友邦,您需要知道的几个事实

2023-04-12 15: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来写写友邦。

关于友邦的争议很多,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让人难以分辨。

在这里,我只说关于友邦的几个事实。

一、友邦是国内唯一一家外资独资的保险公司

这是事实。友邦从1919年就来到大陆了,但不是持续经营100年,中间也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大陆市场,直到1992年才回归。因为友邦成立时间很早,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因此成功避开了“外资比例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0%”的约束,成为了国内唯一一家外资独资的保险公司。

二、友邦并不是美国公司

友邦也曾是美国最大保险集团AIG旗下的子公司,但在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AIG要清理非核心资产,就把AIA卖掉了。现在的友邦是亚太地区的公司,跟美国已经没有关系了。

三、大陆友邦也不算是很大的保险公司

随便拿国内哪家保险公司的数据看看,都不是小公司。说友邦不算大,只是跟同行相比而已。2018年,友邦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国内排名第19名,规模保费排名第22名,市场占比0.8%。注册资本37亿元,排名27位,全国13家分支机构。

在全国90家人寿保险公司里面,友邦的各项指标排名属于中等位置,指标排在它前面的,还有很多不知名的保险公司。所以保险公司的大小,不能以名气来做衡量的。

但是否和AIG脱离关系,也不管总部在香港还是美国,有没有持续经营100年等,这些其实和客户买保险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只要代理人不要用这些信息来误导宣传就好了。

四、并不是友邦才能全球理赔

大部分人对"全球理赔"的理解是这样子的:在广州购买的一份保单,如果我到国外出差、旅行或者居住期间,发生了保险合同范围内规定的保险事故,那么我应该在出险当地得到理赔,并且拿到的是当地货币。不少代理人也喜欢用“我们股东是国外的,所以可以全球理赔”这样的宣传语。

事实上,全球理赔跟股东没什么关系,真正的"全球理赔"是长这样子的:我们在中国购买的一份保单,身在境外发生风险,在当地治疗(如果需要的话)并且开具相关材料,然后回到中国内地来进行理赔,而不是在当地获得当地货币的理赔,理赔还是要在大陆进行办理的,获得的也是人民币赔款,友邦也不例外。

重疾或身故类的保险,本来就没有规定必须在国内出险或确诊,大多数公司都有对应的境外出险理赔规则。只要按要求提供相应的资料就可以获得理赔了,并不需要回来国内确诊。

四、并不存在条款最宽松的情况

重疾险的前25种疾病,都是行业协会统一规定的,大家的定义一毛一样。更重要的是,这25种疾病占了重疾发生率的95%以上。25种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定义,主要是再保提供定义,各家公司的理赔部再给出相应的意见,最终敲定,其发生的概率也比较低。以某些低概率事件来对比,无异于在鸡蛋里挑骨头,意义并不大。

另外,友邦对于出险,使用的字眼是“首次确诊”,有些保司用的是“首次发病并确诊”,是不是后者更严格了呢?并不是的。现在很多理赔实务中,有不少带病投保然后利用两年不可抗辩来要求理赔的,加入这一解释后,可以控制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但是对于正常投保的人来讲,是没有影响的。

五、理赔速度并不是最快的

理赔速度主要取决于各家公司基础能力、信息化水平的建设,就看保险公司是否拿出大量的资源投入到这一块,而和公司品牌知名度、是否合资、公司大小规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来看看北京地区理赔速度的比较:

平均理赔时间为1.56天,友邦排在第32位,平均3.87天。排在友邦前面的,还有很多不知名公司。贴出这个表格,不是为了说明友邦的理赔速度慢,因为这些数据都会动态变化的,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我只想说明,其实人寿保险的理赔都是挺快的,差1、2天,并没有本质的差异。所以也没必要标榜自己的理赔速度快,拿这个来怼竞争对手。

六、友邦的重疾险确实很贵(广告法没意见的话,可以加个“最”)

先来盲测两款产品:

产品A的保障要比B的差,但保费却是B的1.6倍,为什么保障差,保费反倒更高呢?难道是我虚拟的吗?哈哈,我也希望是。但事实是,这两款是不同保险公司主推的重疾险产品:产品A是友邦的全佑惠享2019,产品B是天安的健康源2019增强版。那友邦到底贵在哪里呢?保障好吗?显然不是的。公司好?服务好?看了上面的内容,感觉也不是。那到底贵在哪里?

每次我遇到这个问题,我都觉得很难回答。只能说,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策略,友邦一直都是走高大上的路线,所以产品一直都很贵。如果贵的都能卖出去,公司的利润也不错,应该很少公司会有勇气选择降价吧?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直都在说保险行业是一个信息极度不对称的行业。因为公司多、产品多,规定也多,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很难研究完全行业才去购买保险的,所以信息不对称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就有钻空子的机会了。所以完全不去比较,只认品牌,个人是不建议的。因为,品牌可能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产品也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般,还是要花一些时间去了解的。

写在最后。本人对友邦并没有偏见,相反,我身边也有不少友邦的代理人,我觉得他们的素质都挺高的。之所以写这样“招恨”的文章,一方面就是自己作死,对于保险的误导,眼里容不下半粒沙子。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身边的友邦代理人,可以跳出友邦,看看外面的世界。友邦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全面地认识一个事物,才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客观中立。最后,也想跟咨询退保的朋友说说,虽然买了贵的产品不好受(我也买错过),但要不要退保,除了要计算一下未来的保费支出是否合理外,也要确保身体的情况变化不大,能够买到更好的产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