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景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去太行山旅游有哪些景点可以玩 太行山景点

太行山景点

2024-07-16 23: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太行大峡谷       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 ( 国家森林公园 ) ,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距山西省太原市250 公里,距河南省郑州市 280 公里,距河北省石家庄市 300 公里,旅游区占地面积 93 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达 74.9% 。境内千峰竞秀,万壑争奇,独特的地形、地貌,珍稀叼动植物资源造就了太行山大峡谷最为奇异的自然风光。

       太行山大峡谷是峰的"海洋",是石的国度,是洞的世界,是水的宝庄,是植物生长的园地,是动物生栖的天堂。风景区风光旖旎,景色奇异,汇集太行风采于奇峰涧壑之中,林海悬崖、山石、清泉、瀑布、溶洞、庙宇、传说,有虚有实,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共有景观 400 余处,景点 44 个。       太行大峡谷全长50公里,被誉为“东方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景区又名“百里画廊”。谷内台壁交错,雄险壮观。其间分布有形态各异的峰、峦、台、壁、峡、瀑、潭、泉、涧、溪,是我国北方山水的典型代表。景区地质、地貌齐全,生态植被优良,保持着大自然的原始自然形态,各个地质时期的岩石出露明晰,被地质学家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峡谷内民俗淳朴独特,民宅石街、石院、石柱、石墙、石梯、石楼就地取材,以石构造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峡谷内有三九严寒桃花盛开的桃花洞、三伏酷暑水结冰的冰冰背等自然奇观,峡谷两侧山峰不少惟妙惟肖的造型地貌耸立摩崖外侧,构成百里画廊,极其壮观。       太行大峡谷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规划以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三大峡谷为主线,开辟紫团洞、云盖寺、水妖洞和真泽宫四大景区。共有峡景、水景、山景、石景、树景、林景和名胜古迹景观44处,景点 400余个。有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景点有实有虚,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使公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映成趣。        紫团山:        公园的景点主要集中在紫团山上,紫团山距山西壶关县城东南60公里,因山有紫气缭绕成团而得名。山区万峰突兀,方圆百里。古称抱犊,风光绝佳,有“南五夷(山),北抱牍(山)”之说,是“海内不可多得”之胜境。历史上有颂扬它的诗词百余篇及36景诗传世。主要有八大景色:仙翁崖、云盖寺、照壁山、倚秀峰、南参园、唐崖碑、将军峰、翠微洞和白龙潭。云盖寺在山巅,亦称白云寺,有南向的二进院佛寺建筑,大殿斗拱层叠,木质透雕,尤以四组戏剧砖雕而著称。紫微洞亦称紫团洞,是紫微道人面壁之处。洞如迷宫,宽窄不等,最高处达50余米,最宽处达30余米,最低窄处则仅容一人侧身而入。洞中有“天神”、“罗汉”、“八仙过海”、“玉龙捧寿”等溶岩层景点 151处,已开发1500米,接待各方宾客。        真泽宫:

       真泽宫景区以真泽宫为中心,位在紫团山区树掌镇神郊村。宫内供奉着乐氏二仙女,又称“二仙奶奶庙”、“二圣庙”。宫外红墙碧瓦,巍峨庄严,内部雕梁画栋,结构巧妙,占地7000平方米,依山筑砌成五进院落,一院高于一院。有香道、牌坊、山门、当央殿、万寿亭、钟鼓楼、寝宫、圣公母大殿及两侧的楼阁式配殿,有阳宫、阴宫、婴儿宫、奶水宫、梳妆楼等,使整个建筑统一在古朴典雅、高低错落的环境之中。        太行大峡谷,古有“藏龙卧虎之地”的美称。        地理位置:        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境内,由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和紫团山组成,占地面积5848公顷,共有景观44处,景点400余个。景 观44处,景点400余个。景区内有浓荫蔽日、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奇百态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        五指峰:

       五指峰是五指峡的入口,形状好像是伸出的五指。五指峡就是因为这座山峰而得名。五指峰集雄、奇、险、幽、美于一体,不仅有刀削斧劈的悬崖,又有千奇百态的山石。古人曾如此描写五指峰:“五朵危崖五指开,亭亭玉立绝尘埃,惊涛忽涨清泉水,是否翻云覆雨来”。        太行山大峡谷的山势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有悠闲品茗,切磋棋艺的仙人对弈;有镇守着自己领地的凛凛雄狮,有“超然云雾中,不与群山伍”的照壁峰,有沐浴朝阳的金鸡报晓,各个超然出众。有两座造型奇特的山被当地人称做纸(指)山,后面稍远的好像一张薄薄的纸,前面的又象一根手指头,所以都被叫做纸(指)山,但却代表着不同的造型。        五指峡:        五指峡中的黑龙潭水非常清澈,终年流淌不息,在这个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据说每到大旱的时刻人们就到这几来求雨,但是求雨的人一定要是属龙和蛇的,因为守护着黑龙潭的是一条黑龙。清澈的山涧为来到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快乐。游人可以泛舟水上,进行皮筏漂流。        在陡峭绝壁上开凿的古栈道旁,有一座被称为仙人桥的石筑桥梁,它曾为沟通晋豫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仙人桥建于明朝,长五十米,高二十五米,结构严谨,坚固朴实。相传当时曾有晋、冀、鲁、豫、秦五省十八府、九十六县的民众参与修建。离仙人桥不远处,连接着一座坚实的桥梁,跨过这座桥和相连的山洞,就进入了龙泉峡。        龙泉峡:

       龙泉峡和五指峡是两个不同的气候带。良好的气候条件使龙泉峡水丰草美,物产丰富。龙泉峡瀑布以它震耳的轰鸣声中,飞溅的瀑布,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龙泉峡有一个从河南进入山西的古关口,叫大河关。虽然它在文革时候遭到了破坏,但“大河关”三个字的轮廓却还能看得出来,也能看得出古关、古桥和古栈道的痕迹。史记三国时期曹操追杀高干就是从这里破关进入太行山攻占了壶关。        羊肠坂:        羊肠坂也曾是古代中原与上党太行交往的一条必经的险道,它因道路狭窄,盘垣似羊肠而得名。三国时曹操率兵攻打盘踞于上党壶关的高干时,途径此地,曾赋诗《苦寒行》,感叹此行的艰难:“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山顶上的曹公垒就是当年曹操两进上党时攻下的最后一座堡垒的遗迹。        王莽峡:        走出龙泉峡,第三个峡谷是王莽峡。游王莽峡,不能不到十八盘。十八盘是唐朝时人们为了沟通上党和中原地区的文化商业交流而在悬崖峭壁上人工开凿的。清代它被洪水冲跨,康熙年间人们捐资重新修建了古栈道,共砌了一千三百个台阶,如今已被荫林公路所取代,它现在只是十八盘一个重要的风景旅游点。        在王莽峡深处有一个洞穴,传说是王莽追杀刘秀,刘秀藏身的地方。在王莽峡中还有很多关于王莽、刘秀的故事。传说在西汉末年,王莽夺权,他追杀后主刘秀,一直从河南追到了这里,刘秀来到了悬崖隐身为一块石头,而王莽并没有发现,他一路追杀到这里,一不留神就坠下了万丈深渊,它的心肝就挂在了悬崖峭壁上,日后就形成了心肝石。        紫团山不仅出产优良的紫团参,山上还结满枝繁叶茂的各色鲜果,为太行山大峡谷的旅游增添了新的内容。        自然资源:        太行山大峡谷园内还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种,特别是自然生长的亚热带树种南方红豆杉在大峡谷的出现,使大峡谷更显得神秘。        太行大峡谷桃花洞        太行大峡谷位于太行山南脉林州市境内,全长50公里,被誉为“东方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景区又名“百里画廊”。谷内台壁交错,雄险壮观。其间分布有形态各异的峰、峦、台、壁、峡、瀑、潭、泉、涧、溪,是我国北方山水的典型代表。景区地质、地貌齐全,生态植被优良,保持着大自然的原始自然形态,各个地质时期的岩石出露明晰,被地质学家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峡谷内民俗淳朴独特,民宅石街、石院、石柱、石墙、石梯、石楼就地取材,以石构造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峡谷内有三九严寒桃花盛开的桃花洞、三伏酷暑水结冰的冰冰背等自然奇观,峡谷两侧山峰不少惟妙惟肖的造型地貌耸立摩崖外侧,构成百里画廊,极其壮观。        大峡谷内的桃花谷景区位于太行山半腰,海拔1700余米。桃花谷四面诸峰如笋。谷上悬崖百丈,荆棘丛生。谷的西南山顶有一飞瀑高悬,深渊浅潭,清澈可鉴,水美之处竟与九寨沟中“海子”相似,此处春时山花怒放,夏时绿草如茵,秋时满山红叶。最神奇的是谷内的两大奇观:盛夏三伏天,这里却湖水结冰,仿如冬天;而在隆冬季节,冰雪覆盖,百花凋谢之时,桃花洞周围则山桃花凌寒怒放。桃花谷因此而得名。        除了桃花谷外,大峡谷内另一著名的景区王相岩更是风光无限。景区位于太行大峡谷西侧,山势陡峭,飞瀑流泉,悬崖楼阁,栈道绕山,景色壮丽,为南太行之冠,故有“太行之魂”的美誉。王相岩风水地貌,龙穴砂水结构完整,使这里成为历代仙释之徒、圣人雅士的游赏之地,并有美妙感人的历史传说。        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壶关县东部的晋豫两省交界区,北距壶关县城30公里,荫林路、福川路、壶平路、紫盘旅游公路横穿其中,乡村道路遍及全国,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公园涉及三个乡镇的23个村,占地面积达4389.4公顷,其中林木面积3287.6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74.9%。公园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规划以五指峡、龙泉峡、五莽峡三大峡谷为主线,开辟紫团洞、云盖寺、水妖洞和真泽宫四大景区。共有峡景、水景、山景、石景、树景、林景和名胜古迹景观44处,景点400余个。        有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景点有实有虚,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使公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映成趣。公园的景点主要集中在紫团山上。        山距壶关县城东南60公里,因山有紫气缭绕成团而得名。山区万峰突兀,方圆百里。古称抱犊,风光绝佳,有“南五夷(山),北抱牍(山)”之说,是“海内不可多得”之胜境。历史上有颂扬它的诗词百余篇及36景诗传世。主要有八大景色:仙翁崖、云盖寺、照壁山、倚秀峰、南参园、唐崖碑、将军峰、翠微洞和白龙潭。云盖寺在山巅,亦称白云寺,有南向的二进院佛寺建筑,大殿斗拱层叠,木质透雕,尤以4组戏剧砖雕而著称。紫微洞亦称紫团洞,是紫微道人面壁之处。洞如迷宫,宽窄不等,最高处达50余米,最宽处达30余米,最低窄处则仅容一人侧身而入。洞中有“天神”、“罗汉”、“八仙过海”、“玉龙捧寿”等溶岩层景点151处,已开发1500米,接待各方宾客。真泽宫景区以真泽宫为中心,位在紫团山区树掌镇神郊村。宫内供奉着乐氏二仙女,又称“二仙奶奶庙”、“二圣庙”。宫外红墙碧瓦,巍峨庄严,内部雕梁画栋,结构巧妙,占地7000平方米,依山筑砌成五进院落,一院高于一院。有香道、牌坊、山门、当央殿、万寿亭、钟鼓楼、寝宫、圣公母大殿及两侧的楼阁式配殿,有阳宫、阴宫、婴儿宫、奶水宫、梳妆楼等,使整个建筑统一在古朴典雅、高低错落的环境之中。太行山峡谷,古有“藏龙卧虎之地”的美称。不久太行峡谷森林公园,将以“返璞归真”的氛围展现在世人面前,为游人赞赏、青睐。

       太行山绵延千里,象一条青色的巨龙,盘踞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辽阔的大地上。位于林州市西部的一段被称为南太行林虑山。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就构筑在磊山的悬崖峭壁中。因此,该风景区定名为“红旗渠·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这里是国家级风景浼胜区,也是“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滑翔基地。主要景区面积有100平方公里。我国锦乡山河素有“北雄南秀”之称,而林虑山是北雄风光最胜处。        林虑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它的最高山峰海拔1675米,形成独特的山区气候特征。年平均降雨量670毫米左右。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暖少雨,秋凉气爽,平均气温12.7。C。        林虑山历史悠久,汇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景区内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1处,旅游资源丰厚。从南北朝时期起,这里就已成为众所瞩目的旅游胜地。        这里曾留下了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贤士、文豪武侠、名流高僧、神医巧匠的足迹,也有他们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故事。商朝第22代国王武丁,省年时被其父送往王相岩与平民奴隶生活在一起,在此结识了奴隶傅说,发现其很有才华,他即位后三年不语,方把朝臣说服,请傅说出山并拜为宰相,而武丁得傅说辅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殷道复兴”。东汉时期,朝中官宦夏馥迫于皇宫之祸,陷姓埋名避难于此,现遗迹尚存。明嘉靖年间游方道人赵得秀居山不舍,依崖筑景,苦练仙丹,现仍存其师徒墓塔。        景区气势磅礴,风光独秀。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人工天河”红旗渠、太行大峡谷、太行之魂王相岩、冬夏倒置桃花谷、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天开图画黄华山、文物宝谷洪谷山、北雄风光天平山、翠柏园林龙凤山、石门涌泉万泉山、龙洞天桥王龙洞等景观为主体的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本书重点介绍太行大峡谷风光。        太行大峡谷北起林州市任村镇回山角,南至山西省平顺县井底村,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200米,最窄处60米。群山环绕,山峦重叠,奇峰突兀,台壁交错,形态万千,森林覆盖,郁郁葱葱,青山流水,悬崖栈道,景色“雄、险、奇、秀”。站在高处眺望,抬头是景,低头是景,左看是景,右看是景,景色迷人。主要景区有:山前景区、王相岩景区、仙台山景区、桃花谷景区、太行平湖景区、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等。那三九冰雪桃花开的桃花谷和三伏酷暑洞结冰的冬夏倒置奇观,更是令游人神秘莫测、赞口不绝。        太行大峡谷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四方游客。每年接待观光野营、休疗养生、滑翔攀岩等大批游客。现在北京、河南、上海、广州等多家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来此作外境地,拍摄电视、电影片,著名的电影片《李双双》和电视剧《难忘岁月——红旗渠故事》等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每年迎来大批美术院校师生,来此写生作画,创作出了无数优秀美术作品。        咏太行大峡谷        高空吊桥        凌空横跨危崖半,        极目凭栏忘胆寒。        树绿峰青鸟蹈舞,        天蓝云白水安澜。.        忆当年八路军浴血奋战太行山       暮野起青烟,飞鸟空自还。       当年鏖战急,血染太行山。       ——(上海)张志真       电影《太行山上》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影片。       由伍宏福饰 朱德 刘劲 饰周恩来 讲述我八路军在太行山开展革命根据地,和日军进行艰苦斗争,影片气势宏伟壮观,战争场面真实激烈。

 

太行明珠——郭亮村       进入太行山腹地,距河南辉县70公里,有一个海拔1752米的原始村庄——郭亮村,它地处山西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密林山中。这里秀峰突兀,石径崎岖,红、白龙溶洞深邃,喊泉银瀑 悬壁。有着泰山的巍峨,华山的险要,嵩山的挺拔,黄山的秀丽,原始荒古,真实自然。抵达郭亮村,必须要穿行太行大峡谷,峡谷绝壁的岩石呈红色,从沙窑乡乡汉寨坝顺天梯登崖顶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过去这条绝壁路,曾是大山中唯一通往中原的古道,困扰着一代代山民,阻碍着与外界的交流。天梯是由块块不整齐的岩石垒起或直接在90度角的岩壁上凿出来的石坑组成。直到本世纪70年代,山民打通了郭亮洞,人们才逐步废弃了这条几百年来的“热线”。我们有意从天梯登顶,就是想领略一下先人险行的感觉。       红岩绝壁约有200米亮,耸直陡峭,象快斧整劈过一样,格调雄浑,令人生畏。头顶密布的 的乌云使峡谷更显磅礴大气,走在云梯上仰望山体无不被险峰所震慑,壁缝填满双眼。向上只能看到上一层的石梯底面,向下只见峡谷中水浪翻滚,涛声回荡,煞有不上不下之感。由 于我们不是专业攀岩者,在许多极险崖段,全凭自己的胆识和四肢去解决。多处石板已掉落谷中,崖壁石缝里有许多小树和小草,它们都有一定的韧度,成为很好的“拉绳”,就这样提心吊胆,磨破双手,足足忙了大半天才登顶。放眼望去,黑色的浓云威压着大峡谷,云层遮没了阳光,使山显得阴暗,山的阴暗又进一步衬托出云的阴暗。云和山,就这样浑然一体,我瞪大眼,目眦欲裂,也难以将这全景一眼望尽。       太行明珠——郭亮村,现有83户人家,共329人,大都为申氏。据村民申河山介绍:郭亮村 源于公元9年~公元23年之间的西汉末年,当时王莽建立“新”王朝,这期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农民领袖郭亮,一举建立了农民政权。后来郭亮欲凭借太行绝壁峡谷与敌交战失利后,从会逃寨兵败山西。后人为纪念这位农民英雄,将他当年战斗过的大本营誉称为郭亮村,直至现在。       村寨里朴实随处可见:石磨、石碾、石巷、石桌、石凳、石床、石阶、石房、石坝、石路、 石碗、石筷、石桥、石斧、石锄……,让人完全溶浸在石头的奇妙怀抱之中。当问起村民为 体用这笨重的石头营造一切时,老乡笑话我们道:“石头是我们的一切,那儿有祖辈的灵气 ,是后辈的希望,制造石器只花力气,不花钱。为何不用……习惯了!”       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3位村民在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 、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 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车。为此 ,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绝壁长廊郭亮洞,蜿蜒盘旋、忽明忽暗、上下不一,洞壁有的整齐平坦,有的参差不齐,形状各异。站在峡谷对面万丈石壁上,静观郭亮洞,犹如石壁上的“机枪眼”。洞外瀑布成网 状,洞下水潭碧绿诱人,悠闲的牛羊漫步在奇石、丛林之间。秋季,黄色的柿子、红色的山楂、绿色的核桃挂满枝头,好一派世外桃源之雅景。       郭亮洞不远处,藏有奇景“冰窑”,哪怕是炎热的夏天,故然冰封不动。抬头大喊,骤然间 一条瀑布从天而降,飘染全身。喊声过后,又恢复往日的寂静。瀑布间从绝壁顶上一空心圆 洞中垂直落下,远看恰似“龙须”又称“龙吟”瀑布。周围还有万仙山和南坪两处自然保护 区……。       静心待上半月,凌晨听雄鸡报晓、午时闻雌鸡下蛋、晚间听山雨沥沥、俯在地上倾听地下河 的哗哗流水声。喝上二两老白干,大口吮吞着大青辣,在来回摆动的油灯下,听着老乡们的 唠叨,那真是一种原始古朴的雅致。交通提示:        郭亮村的具体位置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郭亮村, 地图上位于河南省北偏西的太行山区。       南方来的游客从郑州乘火车到新乡站下行车大约1小时。北方来的游客直接在新乡下车。       转乘汽车到辉县行车30分钟,车费3元。       辉县每天上午八点中午一点有开往郭亮村和南坪乡的汽车,行车3.5小时,车费10元。如果时间不凑巧,也可乘车到小寨乡(10元)下,再转乘三轮车(2元)前往郭亮,随时有车。       如果想省那二十元的门票,可叫司机帮忙,给司机五元左右的小费,司机会尽力帮你掩饰,当然,你也不能打扮得太象游客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郭亮村前面的西梯坡村下,然后徒步上天梯……        住宿与饮食        郭亮村:“家家户户皆提供食宿,食宿共12元/人/天。可淋浴。有电话,卫星电视。(信天游语录)”,食宿费用相当便宜的村庄。村子的气温比之郑州低10度左右,需带必要的衣物。如果对溶洞感兴趣,最好带上你的防水手电或者头灯。村里物质供应丰富,价格公道,可不必自带干粮。       村中游览的时间安排以二日为宜,第一天到达郭亮村,游览郭亮洞,观赏落日与绝壁。第二天游览溶洞、喊泉与山林。第三天一早从天梯下山,下午即可返回郑州。       十月份满山红叶的季节引来许多写生与摄影者,摄影以晴天一早一晚阳光辉映的悬崖绝壁为最佳。当然,绕到附近古朴的山村拍拍村民们宁静的生活也是很不错的。

 

女妖洞       女妖洞坐落在悬崖绝壁上,是5亿年前至4亿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女妖洞口好似鱼口,呈椭圆形,高20余米,宽10余米,距崖底20米。洞内有地下暗河流淌,洞口常年往外流水,雨季洞水如柱,喷射而出,从2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跌下来,落到20米外山坡上,涛声如雷,气势壮观。旱时水流如带,沿着裸露的岩壁流下,汇人崖底深潭。水潭方圆400平方米。深不见底,高耸的悬崖峭壁倒映在水中,湖光山色,如入画境。待到水位高涨,潭水漫过潭,顺山势直泻山底,一路上随着高低不等的落差,形成三道梯级瀑布,其中第一级瀑布宽5米、高10米,第二级瀑布宽7米、高20米,第三级瀑布宽3米、高30米,经过三级瀑布,潭水最终汇人东流的郊沟河中。       据当地民间传说:古时洞中有女妖栖息,故名女妖洞。女妖洞原本无水,与紫团洞暗中相通。栖息在洞中的女妖,长得异常美丽。专门喜欢出洞摄取好色的男人,将他们掳到洞中,吸于精髓,活活把人折磨死。1002年(宋咸平五年),杨延昭率宋军沿着猫路转移,来到金字塔山颠上的杨六郎寨驻扎。军务闲暇之余。杨延昭带着大枪来找女妖搏斗。女妖打不过武艺高强的杨延昭,只好退回洞中。杨延昭恐她再出来害人,便把大枪插在洞口。从此女妖不敢出来害人。气得号陶大哭,眼泪流到洞中。变成泉水流到洞外。

 

红豆峡       红豆峡原名洪底峡,因峡内生长着红豆杉,故改名红豆峡。红豆峡是独有的情侣幽会之处,也是休闲、旅游、观赏的绝住之地。红豆峡北口狭窄,两侧悬崖峭壁高耸对峙,清澈的小溪缓缓向外流淌。沿着小溪逆水前行,峡谷腹地曲折婉蜒,转过急弯,迎面便是瀑布,瀑布分成两股从高处跌人深潭,落差10米,宽5米,水流丁冬,清脆悦耳,这就是双龙潭瀑布。由于长年祟月瀑布冲刷,形成水潭。潭名双龙潭。双龙潭面积100余平方米,深10余米,潭水清澈见底,波光涟椅,映照着峡谷两侧悬崖绝壁的秀丽景色。       离开双龙潭,再往前行便是滴谷寺遗址。滴谷寺位于红豆峡中部、紫团山东麓,是一座佛教寺院。滴谷寺始建于宋代,原为二进院落,有山门、香亭、正殿、侧廊等建筑30余间,后毁于战火。1573-1619年间(明万历年间)重建,至今遗迹尚存。滴谷寺内保存了大量的明代石雕塑、壁画等艺术精品,值得游客驻足仔细观赏。游客来到滴谷寺,只见群峰壁立,一线苍天,红墙碧瓦,掩映山间,闻听晨钟暮鼓,恰如天簌,游客恍入仙境,己忘尘埃。由于滴谷寺建在紫团山麓悬崖峭壁下,交通不便,运粮困难,当时建寺的僧侣、工匠饥肠辘辘,再也干不成活了。忽然,从悬崖峭壁的一个石孔里。滴落出许多谷粒,供僧侣、工匠食用,解决了僧侣、工匠的吃饭困难。僧侣认为是佛祖显圣,便给寺院起名叫滴谷寺。石孔内从此整日滴谷不断,供寺内僧侣食用。一个贪心的僧侣偷偷地用铁凿凿开石孔,妄图独占里面的谷子。不料从石孔中飞出一对金鸽,自此再也没有谷子从孔中滴出。据方志、碑文记载:滴谷寺建成后,先后有800余名僧侣在寺里出家,最多时达到130余名。直到解放时,仍有7名僧侣住在寺中。

 

黑龙潭       位于五指峡中,距县城50公里。       黑龙潭--因传说有黑龙在此盘踞而得名.为太行山大峡谷五指峡风景区主要景点之一。       黑龙潭处于危崖绝壁之下,系于迷丽幽谷之间.溪流潺潺,水色乌清,潭体多变,深其莫测,古为方圆百里的乡民遭受旱灾时拜祈甘霖的神圣之地.       已然开发的黑龙潭,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特修建了凌空栈道,由此直达绮丽的孤山,形成循环游览线.在此不仅能够观赏种种自然景色,还可以自选划船、攀崖、垂钓、索桥探险等娱乐活动,一试身手,以抒豪兴。       黑龙潭主要景观有龙湖荡舟、悬梯漫步、龙潭灵泽、索桥探险、孤山巡游等。进入黑龙潭峡谷口、迎面便是人工湖――龙湖。这里峡谷宽阔,河床平坦,相距不远处有两道数米高的泥石大坝,将五指河拦腰截住,水泻受阻,回流成湖。待到水位高涨,漫过坝顶,数道瀑布,直泻坝底。游客可乘备好的橡皮舟在龙湖上荡漾,欣赏湖光山色。弃舟登岸,沿河逆行,峡谷越收越窄,水流越来越急,将小径淹没,迫使游客登上凌空搭建在悬崖上的栈道。栈道宽60厘米、长达800余米,从黑龙潭开始,依峡谷走势,蜿蜒前进,直达峡谷尽头。游人漫步栈道上,驻足凭栏观景,脚下是深谷急流,游鱼跃水,水鸟翱翔。身旁为悬崖绝壁,奇石佳卉,目不暇接。据当地民间传说:远古时有一条黑龙栖息在潭中,故名黑龙潭。河水流到这里,从20米高的悬崖上跌落到黑龙潭中,形成一道瀑布,涛声如雷。黑龙潭方圆20余平方米,潭水深不可测,碧绿如墨,两侧峭壁高峻,一线天际曲折婉转,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清幽雅静。在黑龙潭北侧的峰顶上,建有龙王庙,自古就是人们祈雨之地,故称龙潭灵泽。过了龙潭灵泽,再往里行,栈道延伸至孤山下。抬头仰望,50余米高处,凌空飞架一座铁索桥,直达70余米外对面悬崖绝壁。当您战战兢兢登上铁索桥,只觉桥随风动,好不容易驻足而行,挨到铁索桥尽头,手脚并用,蹬着悬崖绝壁上豁口,攀援而下,心惊胆战,方才真正领略了索桥探险的滋味。孤山脚下是五指河,泉水从石缝中汨汨流出,向峡外淌去。一座6米高的大坝,将水拦阻蓄积起来,围绕孤山,形成宽30米、长500米的环湖。乘游艇在湖上巡游孤山,见山上草木茂盛,山下石壁裸露,景观奇特,不虚此行。

 

白龙潭       离开黑龙潭,沿五指峡东行1公里,就是白龙潭。白龙潭周围都是悬崖峭壁,山涧流淌,丁冬和鸣,如悬钟敲响。涧水汇成瀑布,泻入潭中。浪花飞溅达1米高,潭水在阳光照射下,水波涟漪,白光闪烁,变幻莫测。仿佛无数条白龙潜于潭底,故称白龙潭。白龙潭是游客消暑戏水的绝佳去处,也是观赏风光的旅游胜地。

 

十八盘       十八盘位于王莽峡东山上,西北距壶关县城43公里,是大峡谷开发较早的景点,也是王莽峡风景区最著名的观光线路。十八盘是攀登东山的山间小径,垂直落差100余米,长2000余米,宽约2米,共有18段1300个台阶,故名十八盘。十八盘主耍景观有刘秀隐身像、老子《道德经》碑、孔子石雕像、刘秀隐身洞、绝壁悬梯、于谦《上太行》诗摩崖石刻等。十八盘不仅是旅游胜地,自古还是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留下不少名人铁闻。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十七年),在东山(今十八盘)上居住着赤狄族睾落氏部落。经常侵扰晋国东部边境。晋献公决定让太子甲生率兵反击宰落氏,解除威胁,开拓疆土。晋献公在曲沃(今山西闻喜)举行誓师典礼,把自己的朝服披在太子身上,又给太子佩上金绶。表示授给太子指挥大权。申生率晋军离开曲沃,在稷桑与睾落氏大战,最后消灭了睾落氏军队,把睾落氏部落夷为废墟。至清代废墟遗址尚存。       据张廷玉《明史》记载:明代文学家徐贲被明太祖朱元璋派到山西视察,徐贲离开南京,北上太原。路过十八盘时,写下《十八盘》诗。全诗只18,其中几句,便知攀登十八盘是何等情形。诗中说:微径才百尺,下转十八盘。俯临涧壑险,势陡不可看。乱石斗磊呵,置足恐不安。长馋那可托。藤蔓无由攀。过步每千虑,举动如蹒跚。心胆掉欲碎,毛发亦为寒。战兢尚未足,何暇发慨叹。平生行路心,此日方知难。徐贲回到南京后,明太祖朱元璋搜查了他的行李,发现里面除了《十八盘》诗稿外,别无他物。明太祖朱元璋见徐贲为官清廉,不收取山西地方官吏的贿赂,对他赞赏有加。       游客来到东山脚下,沿着十八盘台阶拾级而上,不远处便是第三盘,这里立着《重修十八盘碑记》。据碑文记载:十八盘始建于唐初,1671年(清康熙十年)重建,拓宽道路,铺设石阶。继续前行到第七盘,回首遥望峡谷对面悬崖,发现悬崖上隐隐约约有身着古装的人像,五官清晰可见,这是刘秀的身影,是他当年被山神隐身悬崖中留下的。攀登至第八盘,迎面是老子《道德经》碑、老子石浮雕像和老子炼丹炉。在此立碑造像建炉的目的,在于告诫过往行人要学习老子知足、寡欲观念,出外经商要讲求商业道德,不要沾染坑蒙拐骗恶习。       登上1300个台阶。就来到了十八盘的尽头盘顶。只见艳阳之下、云雾之中、高岗之上、绝壁之前、松柏之后,矗立着庄严圣洁的圣人坛。沿着由72个台阶构成的小径,登上周长33米的平台,就来到圣人坛上。台阶、周长数目代表着孔子教育72位贤人和3300位弟子。坛中央是1米见方的石座,石座上安放着孔子雕像。雕像后的绝壁上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平"、《论语·修身篇》和《论语·劝学篇》的摩崖石刻,显示出孔子思想的伟大内涵。据当地民间传说:明代有一位书生进京赶考,路经十八。他攀援而上。来到盘顶,非常疲倦,酣然人睡。梦中见到孔圣人给他讲了锲而不舍的道理,醒来后非常感动。待到他金榜题名后,回到十八盘盘顶,修建圣人坛,祭祖先圣孔子,历代香火不断。   

 

天桥       天桥是太行山大峡谷中独特的景观之一,它位于猫嵝之南,英英山峰顶。是迄今我国北方发现的最大的天然石拱桥。天桥飞跨于南北两座危崖 之间,跨度50米,高200米,宽5米,厚度米以上,呈天然石拱桥状。远远望去颇似一座巨大的山门洞开。其形状、构造与古今中外人造砖石拱桥有异曲同工之妙,真乃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世间奇观。据专家考证,天桥墩的形成纯属地壳运动,岩石断裂及长时间的水流冲涮,切割而成。虽说天桥形成时间无从考证,但从其历尽沧桑,经过无数次地震运动和长期的自然风化,仍安然无恙,傲然于世的现实,说明大自然设造成的坚固异常。大自然的这一杰作,为我们后人的桥梁设计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和启迪。

 

万佛寺       万佛寺位于龙泉峡东南部万佛山麓上,万佛山海拔1400米,因山上到处都是佛像雕塑,数量超过10000余个。故名万佛山。万佛山麓耸立着一座孤峰,孤峰高20余米。四面都是悬崖峭壁,南面有石阶小径通到峰赣,峰巍便是万佛寺。万佛寺始建于宋代,初建时规模宏大,有院落10余座,佛堂100余间,僧侣100余人,元、明、清、民国重修。至今仍有遗迹可寻。万佛寺坐北朝南,面积200平方米,为典型的石窟式佛教寺院。进人万佛寺山门,便是正殿。为砖木建筑结构,建在两层石台上,殿内中间供有如来佛,周围墙壁上有浮雕石佛,大佛浮雕半尺高,小佛浮雕几寸长,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该寺因此得名万佛寺。正殿东、西两侧各有一个配殿,殿内分别供奉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寺南面悬崖上建有碑廊。北面悬崖上凿有药王洞,西北悬崖上凿有两个巨大的佛像石窟,石窟距山底高3米,每窟内都有如来雕像,如来两侧各有一个金刚侍立。两个石窟间建有佛堂,为木制结构。       据张廷玉《明史》记载:1368年(明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让他率明军北伐,驱逐蒙元鞑虏。明军先后攻占河南、山东、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北逃,元朝灭亡。徐达、常遇春率军离开大都,进攻山西太原。明太祖朱元璋又封冯胜为右副将军、汤和为偏将军,让他们率军由河南怀庆(今河南沁阳)进攻碗子城,大败元军。接着明军越过白胫,攻占太行山大峡谷。元兵凭万佛山负隅顽抗,冯胜火焚万佛山,万佛寺和元军玉石俱焚。后虽对万佛寺进行重修,但己失去往日的繁盛,开始走向衰败。

 

八泉峡       八泉峡也是龙泉峡的一条支峡,八泉峡呈南北走向,全长13公里,宽处20米,窄处3米,落差300余米,其中点缀着三溶洞、一线天、九栈道、八道水等4个景点。八泉峡北口悬崖绝壁周围有八个泉眼,常年流水不息,喷泉、瀑布直跌谷底,汇成八道水流出,故得名八泉峡。

       游客走进八泉峡,踩着八道水中的石头逆流而上,映入眼帘的是积满山谷的河水、高耸入云的悬崖绝壁。往里走数百米,峡谷两侧悬崖绝壁合拢成两个孤形,围出圆形天井,(天井口小腹大嵌在东侧悬崖绝壁上)1,它是5亿年前至4亿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龙洞口呈椭圆形,好似龙口,平均直径4米,距谷底高度30米,从洞中流出的水旱季恰如雨滴,雨季喷薄如柱,故称龙洞。攀上悬崖绝壁,进入狭小的龙洞口,发现里面洞窟宽大,窟顶泉水淅沥,地上石笋林立,洞深莫测。       从龙洞出来,前行数百米,便是三溶洞中的第二洞――朱砂洞。朱砂洞也位于悬崖峭壁上,是5亿年前至4亿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朱砂洞口为椭圆形,平均直径3米,距谷底高度50米,潺潺清流,倾泻到洞外。沿小径攀援而上,拨开洞口前生长的灌木杂草,进入洞内,只见洞窟高低不平,宽窄不一,深浅不测。据当地民间传说:溶洞里原来蕴藏着丰富的朱砂矿藏,把流出来的水都染红了,因此人们称其为朱砂洞。206年(汉建安十一年)冬,曹操率大军进攻壶关,高干粮尽援绝,只好单人匹马逃出关城。守关高军士兵树倒猢狲散,各自逃命,其中一个士兵跑到八泉峡朱砂洞中,发现了洞里的朱砂矿藏。他欣喜若狂,抽出宝剑,拼命挖掘朱砂,打算运出去卖掉,发一大笔横财。不料想竟然从朱砂里挖出石碑,上面刻着“贪财者必自毙”六个大字。高军士兵吓坏了,慌忙扔下宝剑,逃离朱砂洞。经他胡挖乱掘,洞内朱砂矿产资源遭到破坏,流出的水越来越清,最终成为今天的样子。       继续前行,抬头仰望,只见两侧悬崖峭壁间距离越来越近,把辽阔的天际拥挤成一缕线条,这就是一线天。一线天总长度达10公里,随峰回路转,弯曲绵延,宽窄突变,使游客备感新奇刺激。一线天地段峡谷间距急速收窄,水流受到约束,越涨越高,越流越急,已漫过水中的石头。游客只能卷起裤腿,淌着深没膝盖的河水前行,不久河水已浸至游客腰部,寒气彻骨。正当苦无桥梁、舟楫时,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呈现在游客面前。栈道有的地段是在岩石上凿出蹬脚、把手,供人攀援;有的地段是用藤蔓当荡索,供人摆渡;还有的地段是用岩石堆成阶梯,供人上下,总共有九个不同的地段,故名九栈道。登上九栈道,需要格外小心谨慎,务必要踩牢脚蹬,抓紧把手,荡好藤索,登稳阶梯,否则定会落入水中,狼狈不堪。在栈道上行进途中,偶尔停止行动,俯视脚下急流,发现栈道距水面不高,河中岩石半浸水中,被水冲刷成各种形状,河边悬崖峭壁底部岩石被水冲刷成凹凸不平的旋涡形状,大旋涡共有3个,每个高9米,直径4米。       沿栈道到达八道水发源处,峡谷变得宽阔平坦,东侧悬崖绝壁上,镶嵌着5亿年前至4亿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这就是三溶洞中的第三洞――黑龙洞。黑龙洞又名黑风洞,洞口呈椭圆形,平均直径4米,距谷底高度50米。从洞中流出的水飞泄在谷底,常年不停。进入狭小的洞口,发现里面洞窟广大,不知深浅,时有阴风迎面扑来。据当地民间传说:黑龙洞里面栖息着一条黑龙,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动则生风,静则喷水。它与黑龙潭中的黑龙本是亲兄弟,都是东海龙王的儿子,共同保佑地方风调雨顺。       八道水源泉其实不止8个,数目很多,有的源泉是悬崖峭壁上的天然石灰岩溶洞,高20余米,瀑布飞流直下,声响如雷;有的源泉是谷底平地上的天然石灰岩溶洞,山泉喷涌而出。还有的源泉是埋藏在草丛中的天然石灰岩溶洞,泉水缓缓渗出,潺潺流淌。这些源泉交叉喷射,最后汇成八道水,八道水又名淅水,沿八泉峡向南流去,直到八泉峡南口与郊沟河汇合。1938年,抗日民主政府利用八道水发源处有利地形,设立了八路军兵工厂,造出大量枪弹支援前线。现兵工厂已改为提水站,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羊肠坂       古坂道名,因其在山间崎岖缠绕、曲曲弯弯、形似羊肠,故名。羊肠坂南起沁阳市常平村,北抵山西泽州县碗城村,全长约4公里。这里是太行陉的最险要路段,辖古京洛要道之咽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据有关史料记载,公元前497年,孔子游说赵国,曾过羊肠坡。公元前262年,秦将白起伐韩之野王,在野王屯兵期间,曾使人经羊肠坡至赵施“离间计”;公元206年,曹操北征叛将高干,路过羊肠坡适逢大雪,面对军旅生活的艰辛感慨万千,写下著名诗篇《苦寒行》,羊肠坡也由此更名为羊肠坂。

       哨卡:在古碗城南500多米处的坂道南侧,拾级而上10多米,面积60多平方米,地面有柱洞,峭壁上有()孔。这里是咽喉段的前沿哨卡。

       “古羊肠坂”题刻:在古碗城西南约50米,坂道西边的二级峭壁上,高0.8米,宽3米,有清同治间摩刻的“古羊肠坂”四字,每字0.5米见方。       古碗城:俗称孟良寨,是横跨坂道的唯一城堡。它东北—西南向,北而倚山,南临深谷,面积1千多平方米。该城全为石造,城墙厚3.5—6米不等,残存高4—6米,城设东、西二拱券门,东额书“北达京师”,西额书“南控伊洛”。城东足下有团城,城西南角为马面炮台。城内北边有护城房屋台基,面积约50平方米。东南角是登城的石阶道。       哨所:在古碗城西南碗子城山东山腰,面积约300平方米,呈不规则长方形。地面上留有圆洞3个,西边峭壁上刻有元至正十一年、二十二年“修太行山道记”等3处。另有佛龛3个,两处龛凿末成,一处龛高0.75米,宽0.63米,内雕一佛二弟子。       小长城:起伏在碗子城山山巅,海拔800米。北起旧碗城,南到顶峰,全长千余米,石造残墙宽1.2米,高1—2米,残存有部分城垛,垛上开出方孔。       兵营:在碗子城山巅,海拔840米,面积1800多平方米。西临悬崖,东与南边全是陡坡,只有北边可沿小长城与坂道相通。       寨堡:在小长城南端,依陡递下,共有三处迹痕。每处都是半圆形,面积15—30平方米不等。       烽火台:在碗子城山主峰上,海拔900多米,面积为70多平方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