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厦门的歌曲 民间文艺

民间文艺

2024-07-11 02: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代以来,厦门流传下来的民歌民谣数量众多,有反映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生活歌谣,如《工人歌》《农民叫苦歌》《补网歌》《人力车夫歌》《天下乌鸦一般乌》《做田歌》《长工歌》等;有反映背井离乡“下南洋”讨生活的歌谣,如《过番歌》《十送郎君过番平》《送君去番爿》等;有反映时事政治的时政歌谣,如《南北战》《掠壮丁》《米价日日跳》《螺声吼》《劝兄弟》《厦门失陷可伤悲》等;有反映抗击日军侵略,鼓励参加红军的歌谣,如《滚!滚!滚!》《十二生肖抗日歌》《固厦门》《兄弟哟,拼命》《劝新娘抗日歌》《红旗上山》《跟随红军闹革命》《送哥参加新四军》等;有情歌,如《二人相看心茫茫》《望阮君常常来》《新起大厝开圆窗》《五更鼓》《花歌(车鼓对唱)》《恋妹不休》《送夫歌》《无伴守灯火》等;有儿歌童谣,如《天乌乌》《月亮月光光》《火金姑》《草蜢公》《拍手歌》《手螺歌》《啾啾啾》《育儿歌》《婴仔婴仔伓通吼》等。

锦 歌

锦歌,原名歌仔或什锦歌,又称乞食调,1953年正式命名为锦歌,是一种独特的闽南语系的说唱、清唱音乐,是福建五大曲艺曲种之一。锦歌大约产生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清代中期。它是由流传于闽南地区的明代南词小曲和厦门、漳州等地的民歌、民间小戏、部分佛曲和道教音乐相结合而逐渐形成。2006年,锦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当前,锦歌主要流行于我国漳州、厦门、台湾及东南亚闽南籍华人华侨聚居地。

锦歌的传统曲目以《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孟姜女》《秦雪梅》《妙常怨》《井边会》《董永遇仙姬》《吕蒙正》等最为著名。锦歌的曲调大致分为四大类:一是“四空仔”和“五空仔”;二是“杂碎仔”和“念杂仔”;三是“杂歌”与“花调仔”;四是“顺乐曲”。

锦歌的主要乐器有月琴、二弦、洞箫、南三弦、拍板等。锦歌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围坐演唱,同时各个表演者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木鱼及双铃等其他乐器自行伴奏。

(来源:厦门文联)

-END-

更多艺术信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