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厦门产业分布图 专题

专题

2023-09-12 22: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表1:2017年广东省各地市人口和GDP指标对比

1.3经济环境发展态势

Ø经济基础:2017年珠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64.73亿元,同比增长9.2%,生产总值和增速分别在珠三角位次第8和第一。人均GDP达14.91万元。预计2018年珠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66亿元,同比增长8%。

Ø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发展迅猛。2017年珠海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88.75亿元,增长11.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3.2%;仅接着是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30.45亿元,增长6.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0%。

图2:产业结构图

Ø行业结构:六大工业支柱行业,2017年六大工业支柱行业增加值合计78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精密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家电电气、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82.09亿元、96.82亿元、269.20亿元、176.84亿元和68.12亿元,同比增长27.5%、6.5%、9.9%、11.9%和19.4%。电力能源完成工业增加值88.59亿元,下降0.5%。

Ø贸易结构:2017年完成外贸进出口额2990.12亿元,增长8.6%。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出口额为1655.95亿元,同比增长14.8%。从产品类型看,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942.35亿元,增长12.9%。从企业看,内资企业完成进出口额1615.10亿元,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1375.02亿元。预计2018年进出口总额3246.28亿元,增长8.5%。

1.4技术建设

Ø专利授权:2017年全年申请专利2.0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7769件,增长2.3%。专利授权量12544件,增长35.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479件。《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435件,增长165.4%。

Ø科研成果:2017年珠海市有科技成果62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项,应用技术成果60项。有14个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合同成交额8.17亿元。

Ø高新技术产业:2017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35家,总数达到1478家。珠海市共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省级以上孵化器13家。拥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家,省级190家。2018年预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900家。

1.5产业政策

近两年来,珠海在壮大实体经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振兴实体经济聚力发力,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经济迈向中高端的战略支撑,在工业企业培育、产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降低企业成本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本文将列举一二:

Ø2018.12《珠海市加强总部企业发展实施办法》,进一步促进总部经济发展。

Ø2018.11“珠海市实体经济新十条”,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

Ø2018.11《珠海市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Ø2018.10《珠海市进一步促进工业投资增长的若干政策(试行)》,促进工业投资增长,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Ø2018年9月《关于培育引进前沿产业独角兽企业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能够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龙头企业。

Ø2018年6月,《珠海市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攻关方向项目实施暂行办法》,对重点核心领域进行支持,具体含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新能源与新材料、高端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电气、生物技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领域,集中突破一批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

图3:2018珠海区域发展亮点(部分)

Ø2017年,《珠海市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着力打造高端产业集聚高地、产业技术孵化高地、创新人才高地、创业投资高地、知识产权服务高地、质量标准高地。

Ø2017年《珠海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珠海市实施工业企业培育“十百千计划”若干政策措施》、《珠海市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发展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珠海市加强招商引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试行办法》、《珠海市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为实体经济的新动能减轻负担、释放活力。

2、珠海市各区域产业结构2.1 主体功能区

2016年《珠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珠海市域范围主体功能区按开发方式划分,分为提升完善、集聚发展、生态发展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其中,提升完善区域占全市的10.07%;集聚发展区域占全市的36.31%;生态发展区域占全市的26.31%;禁止开发区域占全市的27.31%。

Ø集聚发展区分为北部唐家湾片区、西部斗门工业片区和南部临海片区三个片区,是未来人口和产业集聚发展的区域,也是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集聚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对于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Ø生态发展区分为西部乾务和平沙片区、斗门北部片区、海岛片区以及磨刀门片区,是目前珠海市重要的农产品产区、重要的生态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地区。

图5:功能区域分布

2.2 区域空间布局

2017年发布的《珠海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根据全省创新发展布局和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定位,围绕珠海市城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以及创新资源的空间集聚特点,构建“一核、一环、一区”的区域功能布局:

以西部沿海高速(珠海段)、江珠高速(珠海段)、金海高速(在建)三大交通要道打造创新资源配置通道,将“东部”唐家湾高新区和横琴新区及香洲区中心城区优势创新资源向“西部”斗门区、金湾区和高栏港区辐射,促进珠海东西部互动发展,打造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Ø“一核”,是以珠海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形成的创新辐射集聚核。

Ø“一环”,是以横琴新区-保税区-香洲主城区等环澳门地区形成的创新服务集聚环。

Ø“一区”,是以西部生态新区为依托打造先进装备制造创新集聚区。

图6:“一核、一环、一区”样图

珠海高新区:位于珠海市北部,作为珠海的科技创新主引擎,珠海高新区已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即唐家湾主园区、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富山科技工业园、航空产业园以及横琴高新技术和科研研发园区等,总面积合计369.34平方公里。欧比特、云洲智能、赛纳科技、健帆生物、纳睿达、纳金科技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实力的优质科技企业纷纷涌现。

珠海横琴新区:地处广东省珠海市南部,毗邻港澳。片区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商务金融服务、文化科教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建设文化教育开放先导区和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横琴新区联手阿里巴巴建设横琴城市大脑,促进公共服务数字化和智能化,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服务能力等。

高栏港区:位于珠海市西南端,以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港口物流为主导的“3+1”产业体系和产业发展定位,奋力打造珠海的产业引擎和能源引擎。一方面以中海福陆、三一港机为代表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又积极发展以利盟激光打印机、烽火海缆、崇达科技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装备产业,形成两大产业集群并驾齐驱的产业新格局。

表2:2017珠海市各行政(功能)经济指标

表3:2017珠海市工业园区(部分)经营指标

根据2019年1月公布的珠海政府工作报告,在产业方面,提出具体合作方向——中医药、高新技术、特色金融、会展、休闲旅游等产业,且路径明确详细:珠海将争取先行先试医疗健康政策,推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加快发展;加快横琴科学城建设,携手澳门共同发展特色芯片设计、测试和检测等相关产业;建设横琴金融岛,设立澳门特色金融服务基地等。

珠海各区域之间的定位分工更加清晰明确,其中:

Ø珠海将把横琴和周边地区、鹤州地区、空港经济区、海港经济区等珠海南部地区规划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超级城区,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

Ø把香洲区、唐家湾科教新城优化提升为珠江西岸科技创新发展核心区,共同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沿海发展带”;

Ø依托江珠高速和机场东路打造“沿江发展轴”,将金湾城区、斗门城区、莲洲生态组团建设成为滨江生态特色的高品质人居环境空间;

Ø推动万山海洋试验区特色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和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区。

图7:珠海部分工业园区分布图

3、小结:

珠海产业发展的大优势在于独特的区域优势,其中包括: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经济基础、积极的政策制度、相对先进的技术等区域因素。基于区域优势为珠海市产业发展以及其主导产业的选择都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方向。 除珠海航空产业园等几个专业型园区外,目前珠海工业园区多为综合型园区,产业形态较多,一般有四到五个主导产业,部分主导产业定位重复、实力和规模有待提升,难以形成合力和品牌效应。应统筹规划,结合各区的科技及产业基础,精准定位,合理布局,鼓励及支持优质孵化器提升自身科技服务能力,打造专业化公共技术平台,形成新兴产业集聚。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快速发展中,产业集中、结构优化、多地加强交流与合作。基于上述优势,未来珠海在产业规划、创新成果、特色化发展、产业生态集群建设等层面凝聚,将会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发展新格局。

参考资料:

1. 南方日报

2. 珠海市统计局-发展概览

3. 2019《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