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唏嘘的白夜国故事真相!渊下宫剧情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原神剧情悲剧 令人唏嘘的白夜国故事真相!渊下宫剧情赏析

令人唏嘘的白夜国故事真相!渊下宫剧情赏析

2024-06-29 21: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寂寥失落之国:渊下宫地区游戏设计浅析(3) - 剧情赏析

文前预警

系列文章(视频)观光车:

第一章·地图设计分析

第二章·任务叙事分析

第四章·解谜&关卡&探索动机赋予机制分析

第五章·背景音乐赏析(以视频的形式呈现)

*本文5000字左右,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文章内容涉及剧透与图透,还没完成渊下宫地区所有世界任务的玩家请谨慎阅读。

*若未标注来源,本文中出现的图片均为笔者在游戏中实时截取。若需在本文以外的其它地方使用,请先征得笔者同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般路过文娱研究所” 。若要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笔者同意。

三、罪人们的哀歌:渊下宫地区剧情赏析

在完成渊下宫地区的世界任务、阅读了任务提供的五本书籍以后,我们便可拼出白夜国的相对完整的故事线(提瓦特大陆史前时期的故事,将在核心世界观设定分析一章提及)。这一亡国的故事非常……令人叹惋。但是光说叹惋显然是不够的——本章就将在对提瓦特大陆史前时期的故事和白夜国的故事作一个相对简短的回顾后,以剧情赏析的风格谈谈这故事令人叹惋在何处。

剧情回顾(如果记得剧情,这部分可跳过)

*本部分写作参考

· 笔者的记忆

· 从系列任务《龙蛇藏归辑录》获得的《日月前事》《常世国龙蛇传》

· 骚橙:「渊下宫」碎片复原!人心之欲壑难填贪婪无餍,才是足以覆盖一切的永夜——【原神人物志·外传】,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3411v7JX?spm_id_from=333.1007.top_right_bar_window_history.content.click。

如有记忆错误的地方,还请友好地指正。

 

最初,白夜国是坐落在提瓦特大陆地表的国家;它是在第一代天空岛与第二代天空岛的交战中受到了波及,才被打入地下的。从此,这个国家陷入了常夜之中,同时也饱受同样生活在地底的深海龙蜥的侵扰。尽管如此,国民们并未放弃寻找回到地表上的方法。

 

白夜国的贤人阿倍良久受到了某人的指点,发明并带领部下们建立了能为白夜国带来光明的人造太阳——大日御舆「赫利俄斯」。如此一来,即使生活于地下,白夜国的国民们也可以通过操控大日御舆,转换国家的「昼夜」;同时白夜国国民们也不用再受到深海龙蜥的侵扰,每天为了活下去而担惊受怕。因为拥有了自己的「昼」,这个国度正式得名“白夜国”,国运也逐渐趋于安宁。

 

然而光明会滋生阴翳。一些小人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开始在民众间推崇大日御舆崇拜,之后又推举出了七个孩子——冠名为「太阳之子」,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稚童当然毫无统治与管理的能力,他们不过是全盘听从于背后之人的指令来统治这个国度罢了;然而民众能在明面上看到的,也就是孩子们采取的各种暴/政。因此,太阳之子们在民间被冠以了暴/君的坏名声,成为了民众攻击的靶子。孩子们长大后,会逐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清背后之人的真面目,从而脱离自己的掌控。为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小人们为太阳之子们设计了一场名为归日之祭的仪式——在他们的某一个生日当天,太阳之子们将盛装打扮、进入大日御舆内部,在火光中被烧成灰烬,迎来生命的终结;而下一任太阳之子,也将登上明面上的王座。

 

尽管作出了“为白夜国子民带来光明”这样伟大的贡献,阿倍良久却因为反对小人们推举出太阳之子的行为而锒铛入狱,被囚禁在自己的杰作——大日御舆塔的顶端至死。死后他的魂魄被分裂为三个部分,不得在归入高天后沉眠。

 

光明会滋生阴翳,然而有阴翳的地方就有反抗。以斯巴达克为首的一群人组成了反抗明面上的太阳之子统治的反抗军,然而他们的反抗之路没过多久就已走到终结:在斯巴达克被抓后,反抗军在结构层面开始溃败;同时,因为缺乏资金,反抗军的各项活动也无法顺利展开。成员偶然间得到的配方为他们带来了大量资金,但人一旦变得富裕,就会失去反抗之心。自此,反抗军在内外两个层面上皆分崩离析。

 

白夜国的历史发展至此已令人绝望,好在希望不久之后便降临在了这片国土之上。一日,渊下宫里一小童在一处洞穴里见到了一只未曾见过的大蛇。大蛇名为奥罗巴斯,先前是某一国度的神,不过祂守护的国度早已灰飞烟灭,祂也落入了渊下宫中。小童询问奥罗巴斯能否做渊下宫子民的神,后者欣然答应;自此,大蛇成为了渊下宫的庇护神。

 

但是希望转瞬即逝。大蛇偶然间阅读了记载了提瓦特大陆史前史的重要书籍《日月前事》,知道了如今统治这片大陆的天空岛和众神为外来之物,因此被天空岛宣判了死刑。祂知道自己死期将至,爱人之心却使祂下定决心,必须要保护自己的子民,将后者送回地面生活。为防止自己的子民因阅读《日月前事》迎来和自己一样的结局,祂将这本书列为了禁书;为保证子民们将来回到地面上的生活获得坚实的支持,祂着手带领子民们与稻妻国的另一座岛屿——鸣神岛建立了外交联系。了却这些后事,祂只要保证自己死得天衣无缝、不再有其它人知道提瓦特大陆的史前真相,就不会让自己的子民们受到来自天空岛的判决。于是祂亲自策划了对鸣神岛的入侵,最终甘愿死在了雷神的“无想的一刀”之下。

 

白夜国的故事到此终结。最终,辉煌一时、挣扎一时的国土,还是归入寂寥,独留子民的后裔们生活在海祇岛,而丝毫无法知晓自己原本的祖国的历史。

逐日之罪:阿倍良久故事赏评

品读完渊下宫的剧情后,阿倍良久早已成为我在《原神》中最喜爱、最敬仰,又最为之感到叹惋的NPC。这位为地底之国带来光明的先贤的故事有三悲。

阿倍良久因为追寻洞穴外的光明而引来被燃尽的命运,是一悲。然而这一悲又不全是悲——于我而言,这种逐日的行为实际上非常浪漫。像我们先前在提瓦特大陆认识的那些真理的追寻者一样,他也在努力触碰洞穴外的真实的太阳,并试图把太阳的光辉带回给洞穴内的子民们。即使为他带来如此悲剧的命运的「因」是他对真实与光明的追寻,他至少也在自己的人生中,着实触碰到了洞穴之外的真实与光明,并将光明带回了黑暗的国度。正如我非常喜欢的科幻小说《朝闻道》中的一句台词所述:飞蛾并不觉得阴暗,它至少享受了短暂的光明。

阿倍良久是白夜国的功臣、拥有如此才能却被小人构陷,迎来了白夜国的贤人中最糟的结局,又是一悲。事实上,于现在的我而言,“拥有如此才能却被小人构陷”的情节并不是导致这一层悲哀的主要原因;小人可以带着他们的姓名掩藏与黑暗之中,不必被旁观者与后人知道罪人之名,君子的名字却要被溅上赃污,钉在人造的、所谓的“历史的耻辱柱”上被不明真相的旁观者们唾骂与批判——“善人得恶报,恶人得善报”,才是构筑起这层悲哀的核心要素。

为常夜之国带来光明之人看清了太阳之子傀儡统治背后的真相,发出的声音却得不到民众的回应,是第三悲。痛恨白夜国统治如反抗军成员,也因没有识清“太阳之子实际上是傀儡”的统治真相,而将自己的怨愤发泄在了七个孩子身上。在我们接触的众多已经成为幽灵的国民中,唯有阿倍良久清楚地告诉我们,自己并不痛恨太阳之子——因为他知道,太阳之子不过是小人们为满足一己私欲推选出的傀儡与靶子罢了。然而他的声音、他的洞见还能被谁听见?看不到事件全貌的民众们仍被蒙在鼓里,将脏言污语往七个靶子上投;而阿倍良久的声音,恐怕只能孤独地回荡在自己的杰作——大日御舆塔的内部了吧。

「吾乃阿倍良久……」

「吾主持建造大日御舆,于常夜之中高悬明亮之镜,已自以为天纵之才。」

「吾本以为可用大日御舆涤荡黑暗,但谁曾想大日御舆之上,人心之欲壑难填贪婪无餍,才是足以覆过一切的阴晦永夜。」

「如此才能……如此才能啊……」

我不禁随他一起感慨。

如此才「能」,如此才「能」,为常夜之国民们带来光明;

然而,如此「才能」,如此「才能」,又有何用?

阿倍良久犯下的到底是什么「罪」?是追寻真理、探究洞穴之外的真实之日的「罪」吗?但既是如此,这位先贤又何罪之有呢?

如此才能,如此才能啊。

*本部分论述引用了柏拉图的洞穴理论。

无知之罪:太阳之子故事赏评

从白夜国的故事中、以及我们在法厄同们全跳舞这一任务中和侍奉太阳之子的女官——久利由卖对话后,我们知道了太阳之子们实际上并非人们口中描述那般的暴/君,而只是七张白纸。在七个孩子的墓前凭吊,在任务结束后与漂浮于常夜灵庙各处的七个孩子的魂魄对话后,我们更可以知道,七位孩子实际上各有所长、各怀理想——他们各自擅长占卜、歌唱、医术、雕刻等才能中的一项,梦想成为各自领域中的翘楚,本应拥有光明的未来。然而他们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沦为了小人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和民众发泄自己对暴/政的不满的靶子,最后则要在某一年生日,在火光中迎来自己生命的终结。

太阳之子们是有罪的吗?是,也不是。他们背负的罪孽为无知之罪:就算他们对自身所作所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浑然不知,一旦他们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切实的伤害,他们也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然而,他们施行民众眼中的暴/政,也是受了立于他们幕后的人的指使——换言之,施行暴/政并非他们的本义。无罪而有罪——经如此对比,太阳之子们的故事更令我为之唏嘘。

然而,太阳之子们的故事最令我感到悲哀的点还不是他们的“无罪之罪”。这个故事真正的悲哀之处在于,它早已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的历史中上演过,而且已经上演了无数次——似乎人们从来不会记得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

在轮转的历史之外,又有谁会知晓常世之国往事的真相与全貌呢?恐怕只有独行于这片寂寥之土上的旅行者了吧。我能做的,只有知晓他们的故事、记住他们的故事、为七个孩子凭吊,并助他们的魂魄回到他们本该去的地方。

安息吧,太阳之子们啊。愿你们的来生,可以寻见真正的「太阳」。

一位太阳之子与我的对话。你们本不该落到如此境地……

爱人之罪:奥罗巴斯故事赏评

大蛇在渊下宫地区开放之前的故事中,仅仅是被刻画为了一个凶恶的稻妻国的侵/略者。虽然体验《原神》既往剧情的经验告诉我,大蛇这么做肯定有祂的苦衷,但无奈那时的我拥有的信息过少,也只能判断到这一地步。直到在渊下宫的的剧情中了解了大蛇的故事的全貌,我才恍然大悟——大蛇毕竟是神,祂是爱人的神啊。

若从鸣神岛居民的视角看,大蛇的确在东侵中对居民们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祂确实是有罪的。只是,大蛇犯下的到底是什么「罪」?大约是爱人之罪。对自己第二任国民们的深爱,使得祂甘愿成为稻妻国民众们的靶子,成为被后人们唾骂与批判的靶子。

和太阳之子们不同的是,大蛇是甘愿成为民众们的靶子的,而太阳之子们则是被迫成为了民众们的靶子。从如此对比来看,“甘愿成为民众们的靶子”这一点,是否也是大蛇神性的一方面体现、是否也是神与人之间的一大差别呢?

食莲之罪:反抗军故事赏评

食莲者,典自《奥德赛》。他们以莲的果实为食,这种果实会使人满足和健忘,令后者长久地活在美好的梦中(引自“食莲人”百度百科)。在渊下宫的剧情中,反抗军们同样也是一批食莲者。他们的故事中最令人悲哀的点不在他们因为统治者的镇压而在结构层面分崩离析;他们的故事中令人叹惋的一点实际上是,反抗军溃败于灵魂对现实的妥协。这切中了我常说的最能刀到我的几种情节展开之一——被生活的残酷磨平棱角。这类人身未死,心却死在了美好的幻梦中。

但是,若将提问的对象转为我们自己,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我们又会作出怎样的决定?——成为食莲者,大概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安全、最现实的选项。这或许才是这个故事真正的悲哀之处吧。

本章小结

渊下宫的故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为国家带来光明的贤人受小人构陷至魂魄不得安宁;本应拥有充满希望的人生的七位太阳之子沦为了傀儡与靶子,在民众的唾骂声与大日御舆中的火光里迎来生命的终结;蛇神为保子民免于一死,甘愿背负罪孽,将首级献于鸣神;食莲者们身死之前,心早已死于幻梦之中。

人们知道阿倍良久是罪人,知道御琉部栖、伊恩、比螺梦门、栖令比御、依栖目那须、离可琉、里栖太御须是七位有罪的末代太阳之子、是“暴/君”,却不知道真正招致这一切罪孽的小人们的姓名。

我从故事的开头至结尾反复品读了几遍,都没能看到这个绝望故事中的任何一点希望。希望当然是不会有的——因为昔日的宫城万顷早已灰飞烟灭,独留由深蓝与浅灰构成的寂寥世界。这只是一个虚构故事。我如此反复说服自己,以将自己的眼泪憋回眼眶中。然而我最终失败了——因为我明白了,这根本不是虚构故事。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和它循环往复的历史。

在与漂浮于常夜中的魂魄们对话,助后者归入高天后,这片土地上真正意义上地,只有我一人了。我又能将这段故事讲与谁听呢?我只能记住这段悲剧、然后继续独行,试图在茫茫绝望之海中抓住那虚无缥缈的一丁点希望。

「被白夜国所判的冤罪,是罪孽吗?如果此刻的我,因为这种难以平复的心情,被常世大神留为罪影,这是罪孽吗?」

白夜国的军士、同时也是「罪人」的安贞的魂灵如此叩问,令我心中久久不是滋味。

安贞的叩问。来源:微博@枫糖姜茶

是啊……白夜国,和它的子民们,究竟犯下了什么「罪」呢?

本章完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食莲人,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9F%E8%8E%B2%E4%BA%BA/5725140。

骚橙:「渊下宫」碎片复原!人心之欲壑难填贪婪无餍,才是足以覆盖一切的永夜——【原神人物志·外传】,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3411v7JX?spm_id_from=333.1007.top_right_bar_window_history.content.click。

原神:《常世国龙蛇传》、《日月前事》

后续可能会更新的章节预览(请以更新后实际内容为准)

视创作动力和脑子心情也可能会鸽 

■ 地下之国还是云上之国:美术渲染下的寂寥之地

■ 贯穿空间全局的叙事诗:背景音乐再次超常发挥 

■ 从外驱动力变为内驱动力:渊下宫地图设计如何为玩家持续赋予探索动力?

 ■ 日月轮转的相互补充:小评地区谜题设计 

■ 万顷宫城背后的提瓦特往事:渊下宫提供的《原神》世界观核心设定分析

看完若是觉得我的赏析不赖,不妨点赞、收藏、转发或是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你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更新动力o(* ̄▽ ̄*)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