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原生家庭案例正面例子 科学网

科学网

2024-06-02 13: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生家庭的“罪与罚”

 

■本报记者 胡珉琦

一部创下票房奇迹的电影《流浪地球》告诉我们,就算末日,也不能与家分离;而近期极大地挑拨了观众情绪的家庭伦理剧《都挺好》,则向我们控诉了,有毒的家庭想逃也逃不掉。爱恨交织,这才是家原本的样子。

随着《都挺好》的热播,“原生家庭”的概念再一次被带火。在心理学中,它是个体最初所在的社会单位,仅仅是一个中性词。可由于剧中家庭氛围、父母行为及家人互动关系对子女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原生家庭成为了人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如果只把原生家庭当作生活不幸的归因,只是指责、发泄,甚至试图“修理”父母,都无益于走出负面影响的泥潭。

家庭体系的不健康行为模式

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都挺好》,讲的是一家之主苏母去世后,因苏父养老问题导致的种种矛盾,而使这个早就危机四伏的家庭分崩离析的故事。

尽管戏剧的极致化处理总会让它与现实有所距离,但这不妨碍它正中当下的社会痛点,比如养老、重男轻女、啃老,而且剧中特点鲜明的人物身上也带有很多普通人的影子。

看到网友列举了剧中主要人物的口头禅,便能一目了然。

一辈子受苏母压制,自私懦弱的苏父遇事便说“我也管不了呀”;想替家人做主,却力不从心的大哥苏明哲总以“我是苏家的老大”自居;被苏母溺爱,长大继续啃老的二哥苏明成最爱讽刺从小打到大的妹妹“不就有点臭钱”;而从小不受母亲待见,未成年就被逼独立的小妹苏明玉,见谁都说“苏家的事和我没关系”。

过去,如国际著名心理治疗师、作家苏珊·福沃德所说,人们总是不会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自己的父母联系起来,无法意识到,与父母的关系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但自从原生家庭概念在国内被广泛传播,人们开始了解,作为个体出生后最主要的早期环境,原生家庭、父母教会了孩子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他才能够决定自己是谁、该如何与人相处。

按照苏珊·福沃德在她的著作《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所分析的,剧中这个家庭体系里存在很有代表性的两种不健康的行为模式。首先,对待女儿,父母的角色极不称职。由于母亲的重男轻女,女儿缺少关爱和照料,凡事要为哥哥们让路,她的独立思想、情感以及需求从未得到过应有的尊重和鼓励。

资深心理咨询师、清华继续教育学院特约讲师荀炎说:“亲子关系总是这样,越被忽视的一方,内心越是惦念。被家庭忽视的孩子内心往往特别渴望家庭,但每次接触家庭,那种被忽视的痛又变得无比强烈。这种纠结、扭曲的心理感受是最痛苦的。”

同时,这也导致女孩在处理自己的爱情关系时,很难界定自己的身份,不知道该抱有什么样的期望。

第二种,是母亲对待儿子的做法——过度操控。啃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场“共谋”,作为孩子,用依赖和陪伴换父母的庇护,而父母也因害怕不再被孩子需要,宁可尽力维护孩子的无力感,甚至希望它永不消失。这样的孩子在成年之后,总是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尤其身处逆境时,无法掌控、承担失败的风险和后果。

“在科学研究和心理干预中,探讨原生家庭是一个很必要的因素,对普通人来说,对家庭成员间关系、互动模式的自知也是有意义的。”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北师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申子姣说。

归因不等于解决问题

近期随着剧情的进展,观众的情绪也达到了爆发点。豆瓣“暴打苏明成”的评论居高不下,谴责苏母,甚至认为苏母死有余辜的大有人在,更津津乐道于明玉的家人如何在她的反击中狼狈不堪。

“现在,大家敢于表达对家庭、对父母的不满,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进步。何况,激烈的情绪如果没有出口,理性根本回不来。”申子姣充分理解观众借虚构作品和人物来宣泄情绪的做法,这也是观众心理压力向外投射的一种反映。

“然而,网络评论区存在一种群体极化现象,那些观点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很容易走向极端。”申子姣表示。

在诸多网络评论、分析文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大家热衷于将成年人不幸的生活向原生家庭归因。

她提到,心理咨询分不同流派,其中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经典精神分析的流派有着很强的决定论色彩。比如豆瓣曾经的“父母皆祸害”讨论小组就存在这样的认知倾向,认为原生家庭就是人的宿命,完美父母不存在,所以人生底色总是悲凉的,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恰恰是原生家庭概念一度被带火的原因。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分为四个层面: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问题。当我们在解释预测问题时,需要了解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探讨原生家庭,对于了解一个人的个性、行为很重要,但发现问题不是结束,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从而解决问题。”申子姣坦言,归因不等于解决问题。

事实上,有更多的心理学研究者强调人的自主性和目的性。父母该为他们做过的事负责,而每个人也要为自己成年后的生活负责。“一味追责原生家庭,其实是很多成年人在推卸责任,拒绝真正的成长。”申子姣说道。

荀炎补充,亲子关系的一大特点是它的传承性。“父母在我们内心种下的精神和情感的种子会一代代繁衍下去,这就是为何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活成爹妈的一些样子,那些我们并不喜欢的样子。”

“既然人人都不想如此,为什么要放弃改变?”荀炎说。

心理学帮你走出原生家庭困境

可能会有一个声音告诉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改变谈何容易。

荀炎举了一个案例,一位早已训练有素的心理咨询师早年受到家庭重男轻女思想的伤害,可每当接到家里父母通知要她为哥哥付出的时候,她总是一边委屈地哭一边骂自己不争气,恨不能一脚油门撞死自己,却还是把钱如期汇出。“旁人无法理解那种就像一个提线木偶被家人随意操控的感受,她想要挣脱却怎么都不得。”

当人们面对当事者深深的无力和沉重时,任何放下或是原谅的规劝都是无法轻易说出口的。而如果大家相信,心理治疗可以让人直接放下或者原谅从而改变自我,则是极大的误解。

荀炎说:“所谓放下,不是告诉大家忘记对父母的怨,而是让自己内心的冲突有所整合,不再跟自己较劲。”这种冲突指的是,当受到家庭伤害的人做出报复行为时,内心有个声音在强烈谴责自我——你很过分,很不孝。可当他对家庭有所付出的时候,还有个声音在谴责自我——你为什么以德报怨,为什么不替自己着想。

“改变的正确方向是,无论未来你对父母是抱怨、报复还是爱,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不再自我纠结,努力化解自己内心的冲突,而不是化解与别人的冲突。”

当然,她也明确表示,内心的冲突无法完全杜绝,底线是不要让它过于伤害你的人生,因为当你怀着这样的冲突,你个人世界的亲密关系就很难构建好。

“慢慢地会发现,冲突但凡缓和一些,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施害者做出的极端行为真的在减少。需要强调的是,一定不要去谋求彻底消除,不要去追寻完美。”

在试图解决原生家庭问题时,还有一种观点是,教育、说服父母,试图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但很快大家就会发现,父母的行为很多也是继承得到的,而且多数时候他们并不自知,与他们直接抗争只会耗尽大家的精力,徒劳无功。

还有人通过斩断与家人的联系,或逃到很远的异国他乡来摆脱家庭的影响。申子姣说,这在家庭治疗里叫作“情感隔离”。这种隔离方式只是切断了与家庭表面上的联系,内心还存在很多“未完成事件”或者是“未了情结”,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现实的心理咨询案例中,咨询师在帮助这些受伤者时,首先允许他们充分展示哀伤,表达痛苦。当所有情绪都得到真正地释放和接纳和理解时,他们才会开始有力量,去观察曾经的苦难对他们的意义。

就像剧中从小得不到爱的女儿,她也因为更少受到父母的控制,反而发展出了独立自主的能力,更早学会对自己负责,坚强且理性。那些苦难反而让她成为了最被社会认可的人。

在申子姣看来,当你能因此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内心能够立得住时,才有机会真正从戏剧三角关系——受害者、施害者、拯救者的角色循环中跳出来,从而按照自己真正的意愿,遵循自己的价值观,去决定自己的行为。“你会发现,当你用一个更客观的、平等的视角看待父母曾经的行为时,能够意识到更多父母的局限和他们的不得已,父母也是普通人,甚至是同样受过伤害的可怜人。最后,把对完美父母的不合理的期待放下,才可能生长出慈悲之心。”

记者手记

与所有的不完美同行

当初教会我们什么是原生家庭概念的人,一定不希望看到我们正陷入极端认知,把家与负面情绪画等号。事实上,每个人的家庭或多或少存在不完美因素,但它不是洪水猛兽、只会伤人。当我们从不完美的父母那里继承的除了有缺陷的那一部分,一定也有积极的因素在其中,只是它们往往被我们“负向”的大脑视而不见。

反过来说,东方文化又总对家庭有种不切实际的期待,偏执于美好。这本身就缔造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家有千千万万种,重要的是,如何跟真实的有缺陷的家庭共处。

正如荀炎所说,心理学希望给予人积极的心态,不意味着追求极致的美好与幸福,而是帮助你获得与痛苦在一起的能力。

痛苦就在那里,看得到也感受得到,甚至一辈子无法消除。没关系,我们可以将它视为生命中的一个存在,而不是唯一的存在,或者,让它占据的空间更小,从而扩展人生其他的可能。

成年人要学会带着伤痛行走,不过就是让这些痛苦的经历不去影响人们努力生活的意愿。

《中国科学报》 (2019-03-22 第5版 文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