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年制”压手杯,低调的传世上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压手杯的寓意 “永乐年制”压手杯,低调的传世上品

“永乐年制”压手杯,低调的传世上品

2023-09-15 00: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明代传世瓷器中,有两个小杯子极其珍贵,一个是成化年的鸡缸杯,另一个则是永乐年的压手杯。

此“双杯”在收藏领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在大众眼中,相比闻名遐迩的鸡缸杯,压手杯似乎显得略微低调了些。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与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均藏于故宫博物院。

关于‘永乐年制’压手杯在大众视野里的低调,马未都先生曾在一档节目中推测:“我们大众对这杯子(永乐压手杯)的了解都比较低。为什么低呢?凡是被拍卖过的东西,它都在社会上有新闻。比如鸡缸杯拍了2亿8。”因此大众对鸡缸杯的讨论就相对多些。

“但鸡缸杯不仅有明朝的也有清朝的,这杯子(永乐压手杯),只有明朝永乐年间有,全世界就仨。”永乐压手杯的奇缺与珍惜程度,丝毫不亚于大众更为熟知的鸡缸杯。

▲综艺节目截图;图中所用压手杯道具为摹古商品;

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新型瓷杯。

其杯体如小碗状,口微撇,折腰,丰底,圈足。特点为胎体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故有“压手杯”之称。

《陶说》有云:“此即撇也,坦口折腰,手把之,其口正压手,故名。”

明永乐压手杯,或者确切地说是“永乐年制”的压手杯,目前已知有三件,均属清宫旧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杯中心绘有“双狮滚绣球”图案者一件和绘有“花心”图案者两件。

另有杯心为“鸳鸯卧莲”图案者,体量略大,区别于狮球心与花心款,普遍认为其系明万历时期仿制。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狮球心) 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花心)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所藏三件明永乐青花压手杯的造型、纹饰、青花色泽、中心款识字体皆一样;

杯胎厚,但不过重,重量均在154-166克之间。这说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所用胎料是淘洗精细,经长时间沉腐的上等细泥,杂质的干扰较小。

三件杯体大小所差无几,杯子高度、口径、足径间的误差很小,极为规范。这表明,永乐年间青花瓷器成型工艺的纯熟。

▲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

永宣时期(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是明朝艺术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也被很多学者称为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明永乐青花压手杯,内外均绘青花纹饰。形体古朴敦厚,青花色调深翠。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花心) 故宫博物院藏

其青料是郑和下西洋从西亚地区带回的“苏泥勃青”(又译作“苏麻离青”)。

这种青料含锰量低,减少了青色中的紫红色调,在适当火侯下可烧成类似宝石蓝的色调。

烧成后色釉稳定,深沉,色浓而不俗,百看而不厌,透出烁烁宝光,颇具皇家气度。

在明代传世名瓷中,永乐青花压手杯是能与历史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一款实物。明人谷应泰在《博物要览》一书中特别提到此杯:

“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篆书,细若米粒,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

此描述基本概括了故宫博物馆所藏三件“永乐年制”青花压手杯的特点。

明永乐青花压手杯为明代瓷器中的杰作,后世视为珍品,不断有匠人仿制试图还原稀世明青花之美。

最早的仿品见于明万历时,直至清初康熙甚至清末同治、光绪时期仍在仿制。这些仿品大多胎体较重,器型略放大,纹饰精细度与原物相差略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