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症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卵巢早衰的现象有哪些危害 卵巢早衰症状

卵巢早衰症状

2024-07-11 02: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卵巢早衰该去哪个科室治疗?

妇科、妇产科或生殖医学科。

如发现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或女性在 14~16 岁仍无月经来潮,建议到妇科就诊; 如有不孕困扰,可到妇产科或生殖医学科就诊。 卵巢早衰该如何治疗?

到目前为止,除有明确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卵巢早衰可以通过免疫抑制治疗获得肯定效果外,对大部分不明原因的病例来说,尚没有被证明确实有效的治疗措施来恢复或保护卵巢功能。所以,对于大部分卵巢早衰的患者来说,治疗方法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雌孕激素补充替代治疗(HRT):常用药物包括雌二醇、黄体酮、地屈孕酮等。缓解低雌激素症状及泌尿生殖道萎缩(为赠卵胚胎移植作准备),预防远期并发症(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早老性痴呆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卵巢早衰患者有一定的效果。 辅助生育治疗: 促排卵治疗:当患者 B 超监测发现卵巢发育成熟但不排卵时,可采用促排卵治疗;或患者在卵巢早衰的早期为保存足够数量的卵细胞冷冻以供后期采用体外受精时,采用促排卵方案。 赠卵助孕:到目前为止,赠卵胚胎移植对卵巢早衰患者来说仍是获得妊娠的最有效的治疗。 卵巢或卵子冷冻:部分有潜在卵巢早衰家族史,需要卵巢手术或者放、化疗的患者,在术前或者放、化疗前取卵巢组织或卵子低温冷冻,待需要妊娠时,采用体外受精方式的怀孕[1]。 卵巢早衰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怎样? 对于表现为原发性闭经的卵巢早衰的患者而言,低雌激素水平会影响第二性征(如乳房发育,腋毛、阴毛的出现)和生殖系统(卵巢、子宫)的发育。 对于表现为继发性闭经的卵巢早衰患者则会有以下明显的近期及远期影响: 近期:生育力下降或丧失、异常子宫出血、围绝经期症状(即常说的更年期症状)和心理压力增大等。 远期: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同龄妇女增高、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时间提前[1,3]。 卵巢早衰患者能否自愈?

有可能,但几率很低。

研究表明少部分卵巢早衰的患者未经治疗仍有机会恢复正常卵巢功能,但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不应该寄希望于此,而应该及时进行雌激素补充治疗及借助其他辅助生殖技术帮助早日妊娠的治疗方案,以完成生育要求[3]。

卵巢早衰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有副作用吗?

有,但副作用较小,其治疗效果大于药物产生的副作用。

长期单用雌激素可使子宫内膜异常增殖及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此种危险性依赖于用药持续时间长短及用药剂量大小,而联合应用雌孕激素,不增加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

临床上多采用雌孕激素贯续疗法,即应用雌孕激素,通过药物的作用使子宫内膜完成从增殖到脱落的一个过程。若在医生的正确评估下,以及患者正确的服用和及时的随访情况下,对卵巢早衰患者而言,仍然是利大于弊的。

应当警惕的危险在于不要服用某些非法添加雌激素的药物或保健品、食物而能够迅速产生效果而长期服用。

卵巢早衰可以不用激素而用大豆、蜂王浆等食物进行调理吗?

临床上以雌孕激素贯续补充方案(即应用雌孕激素,通过药物的作用使子宫内膜完成从增殖到脱落的一个过程)治疗卵巢早衰为主要方案。食物中的可能包含一定量的激素,但不能有效地补充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故不推荐食物治疗。

卵巢早衰患者服用激素有什么好处?要服用到正常绝经年龄吗?

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雌孕激素以缓解出现的闭经和低雌激素症状(潮热、性欲减退、阴道干涩等),帮助妊娠,但临床仍有 5%~10% 的患者在确诊后自然妊娠。

使用雌孕激素治疗的目的是,缓解低雌激素症状、为后期的妊娠做准备及预防远期并发症,故在医生评估患者条件许可,能长期服用激素的情况下最好长期服用至平均绝经年龄(50~52 岁)[3]。

雌孕激素治疗会影响甲减患者优甲乐的服用吗?

不会。

部分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优甲乐,以补充甲状腺激素来供机体正常的需要。卵巢早衰的病人若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此时可以同时补充雌孕激素及优甲乐。

但在治疗过程中,需遵医嘱复查甲状腺激素水平及雌孕激素水平,以便及时调整药物使用剂量。

卵巢早衰病因为染色体异常的人,在治疗上有什么特别的?

染色体异常最常见的为特纳综合征(Turne) 患者,其表现为身材矮小,外阴发育幼稚,阴道、子宫小或缺失。若没有出现阴道闭锁或者子宫发育异常及其他第二性征异常的情况,治疗上无明显差异。

若出现阴道闭锁可以行手术重造生殖道,若子宫先天发育异常则常难以纠正。

个别患者可以生育,但容易导致流产、死产,且他们的生育期较短,对于已婚的患者,应鼓励尽快怀孕并及早作介入性的治疗,例如人工授精或试管婴儿等[1]。

image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