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印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印章雕刻艺术英文怎么说的呢 集贤印社

集贤印社

2024-07-03 02: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注意,印章在这时开始变大,印文开始变成朱文。原因有二:一是纸张大面积应用,朱文印盖在纸张上,比白文印更清晰明朗;二是原来的一寸以内的尺寸满足不了官家威严的需要,需要较大一点的印面。但这个时期,众多的官印还不是这个样子,还大致保留汉印的制式:白文,寸许。南北朝时期是官印白文与朱文交汇并用的时期。

后来,北周的杨坚称帝,建立隋朝,这是一个大混乱之后的统一国家,于是,印章样式又一大变,上一次是秦始皇嬴政,这一次是隋文帝杨坚。隋政府开始大规模使用朱文印,如:“广纳府印”,“观阳县印”:

注意,这里的官印全部是朱文大印,我们说,过去戏里唱的,一个县官捧着个大印放在案头,大致就是这个时期以后的事儿,秦汉时期的官印可以绑在腰上,走哪儿带哪儿,现在都放在县衙里或者办公的地方,不随身了,也不好随身携带,太大太重,但这样的大印章,使做官的显得更加威严。

秦朝搞了个印章制度,结果存在了15年;隋朝又搞了个印章制度,存活了37年,都是短命王朝。

唐朝继承隋印章制度,除了年号印贞观、开元等小印外(注意,唐朝是个有意思的朝代,我们现在说的斋馆印、纪年印、诗词印等等,都始于唐朝。)大部分的官印印章都是朱文大印。

(唐纪年印“贞观”,据说这个主要用于书画收藏来着。)

(唐丞相李泌的斋馆印“端居室”,历史上最早的斋馆印。)

唐官印“会稽县印”

唐官印“中书省之印”

唐以后,又经历了一个历史混乱期,也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大家轮流坐庄,皇帝轮流坐,印章也基本保持唐时制度。

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宋朝建立,建都开封,这是北宋,加上后来建都杭州的南宋,这是宋代。宋代印章也有汉印制式的白文印,如:“同姓诸侯王子”

但更多的是朱文大印,跟隋唐一样,如“平定县印”:

“宜州营下羁縻都黎县印”

注意,在较大的印面之上,有些文字原来字形不能填满的地方,制印人又对笔画进行了延长、弯曲,把空白的地方都用线条有规律地填满,如上面”平定县印“中的“印”字,下面这方印中的“下”字。本来笔画都没有那么多,但因为白文大印,地方大,空白多,空着又不好看,于是,想了这个解决办法。

更厉害的是皇帝也用这样的印章,我们看宣和七玺里有一方这样的印

“内府图书之印”,好玩吧,像印里的“之”字十三叠、“印”字九叠,任一个字都叠了又叠,有的超过九叠,有的不足九叠,这就是我们说的“九叠篆”印章的发源。“九”叠的意思,并不是严格的九叠,也可能是五、六、七、八、十叠、十多叠不等,而九是个位数里的最大数,因此,以“九”代称“叠”得多。

宋政权时,还有辽、金、西夏等国,或多或少都跟宋政权有交集,于是,印章制度也大致相仿,比如辽国的“启圣军节度使之印”:

金国的“尚书礼部之印”:

还有金国制造钱币的印,“印造钞库之印”:

三军统帅的“元帅之印”:

还有对外封地方官的“永兴军节度使之印”:

注意,这些印章或多或少的都出现了我们上面说的特征:当文字笔画较少时,就对笔画进行延长、弯曲,使它适应印面,把空白的地方填实。

后来的元朝并不只有赵松雪那样的元朱文印,也有这样的印:

这一方是八思巴文(蒙古文的一种,由八思巴所创,基本上是字母文字。)印章,内容是“太尉之印”,制式是汉制式,印文文字是少数民族文字,但采用的印式也是九叠印式,这个原因可能是字母太过简单,只能九叠处理,方显得印面不空白。

“管军万户府印”,有意思的是,上面这方印章是农民起义军韩林儿的用印,可见,大家都认可这样的印章样式,就算起义,将来用的印章,也跟现任政府一模一样。

这些印章的造型还是“九叠篆”印式的,到了明代,各级的官印中,还有大量的这种印章,比如“皇贵妃图书”:

注意,中间的“妃”字,又远超过九叠。再比如这方“监督阳朔脩恭军务监军道关防”:

这是关防印,铜质,很有点份量,但印文还是九叠篆式的。再比如“钦差督理三省织务内官关防”:

钦差啊,厉害吧,也是九叠篆印式。

到了清代,由于篆刻文化兴起,九叠篆渐次消亡,官印开始回复到清晰工整的篆书,比如“制诰之宝”:

这是专门的封诰印,庄重性强烈,九叠已经消失了。但九叠还隐约在这一时期的官印里有存在的痕迹,但主要存在于印章的少数民族语言里,大致的原因也是字母文字的简单,不得不这样做,比如这方“皇后之宝”:

而且,印章为了显得庄重,在细朱之外加了粗重的边框。

综合起来说,“九叠篆”印章起于朱文印章印面放大之后,而逐渐消亡于其不易辨识的缺陷的特性以及整个篆刻艺术审美的平正倾向的回归。

艺术形式,大都走的这条路,简洁之后是繁复,繁复之后是简洁,如一条数学上的正弦曲线(见下图),或者如流行发式、服饰的样式。

还有值得一提的一件事,隋唐石刻上的叠笔篆文、唐宋真文、道教的秘文印章,以及宋金时期的叠篆均来源于道教的云篆文。而云篆文较为难认,笔画多叠,一眼望去,整篇都是云缠雾绕,有点神秘兮兮的意思,似乎有某种神秘力量,这种印章可以用来避邪,哈哈。

对于“九叠篆”在印史上的地位,大多数印家都认为其艺术水平不高,最多也就是在工艺上做到了极致。但也有一部分印家,在其中吸取过有益的成份,比如丁敬的印章:

“丁敬身印”、“袁匡肃印”,我们把它们和前面提到的九叠印放在一起,细心的你,一定能从其中找到传承关系。当然,丁敬自己也说了:“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我们学习丁敬时,也要学习他的辨证思想,不迷信汉印,也不迷信丁敬。

学篆刻,来自整个篆刻史中各个历史时期的营养,都可以吸收,但总体应当是:以吸收秦汉印的平正端庄营养以入门,以吸收先秦古玺印的自然天真营养以养古气,以吸收明清流派印的文人书卷营养以发展个性。中间的唐宋元九叠篆的营养,大都集中在后期的元朱文之中。但这并不是说,“九叠篆”印章一无是处,毕竟,它也是一种华丽丽的存在。正是它们的存在,为后来的元朱文蓬勃发展起到了开拓作用。用群里的朋友的话说,哪怕用它当回文练习,也不错啊。

九叠文虽缠绕盘叠无虚实之变化,并极尽塞满之能事,但取其艺术性较高者,还是有所作为的。九叠篆不像鸟虫篆那样繁复多变、技术性强,而是相对简单直白,更易入手。钱瘦铁曾刻“万水千山得得来”、钱君陶曾刻“娄山关”、陈巨来曾刻“乌衣”等,当今许多印人也曾有所涉猎。

创作九叠篆印首先要注重选字。笔划较少横向多盘叠者一印中不可多,否则易失于平板;其次注意章法的平中寓奇,实处求虚,细微的虚实变化有时亦能得意外之效;第三要求线条要苍茫老辣,以质感取胜。光洁线条往往易入工艺化;第四章法上适度的残破,线条有意的断漶,也是取巧之举。另外,九叠白文印的创作,开隋唐以来九叠官印无白文之先河,虽不成熟,当亦有可观者。再者由于章法虚实的需要,以至于哪个字是六七叠还是八九叠当任君便了。

什么样的篆印叫九叠篆呢?篆刻印鉴用的篆字别体是九叠篆,这种工艺始见于宋代。这种篆刻别体的最大特点集中在笔划处,给人的第一直观感觉是笔划折叠均匀,笔划布局呈正方形,填满了印面。折叠多寡,则是根据笔划繁简而定,有多到十叠以上者,九为数之终。九叠,形容其折叠之多,用九叠篆形式刻制官印,以朱文的凸出九叠笔划特征,九叠篆盛行于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

宋金时代的叠篆制度记载很有限,特别是具体的叠篆之法,更是语焉不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推测叠篆字形的处理办法,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其一,直线变曲线。通过对直线的加屈,把相对简单的线条变得复杂,使得稀疏的笔画变得茂密。这是叠篆的主要标志,所谓八叠、九叠等等均以此为准。北宋“内府图书之印”是典型的例子。“内”“之”“印”字都是在尾端伸展处加叠。“府”字中“付”中,“寸”是尾笔伸展叠笔,而“人”却是把两笔直线改成平行的曲线。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印面越大,叠得越多,字数越少,叠得越多。“元帅府印”四字,“元”字六叠、“帅”字七叠;“都元帅府印”五字,“元”字四叠、“帅”字五叠;“元帅监军之印”六字,“元”字三叠、“帅”字四叠;“元帅府监军印”六字,“元”字二叠、“帅”字三叠。其二,单线变复线。如山东苍山兴明乡出土金末铜印,叠篆:“虎威副都尉印”。右侧凿刻“壬辰年正月春”,印钮上刻“上”字。其“印”字上部少一笔,“副”字内“田”中“十”,写成双钩“十”。其三,改变结构。为了增加叠笔,或者便于处理叠笔,改变结构是常见的现象。如上述金代两个监军印相同,一个比较工整,一个比较粗放,两者字形、叠笔不同。其中“监”字,前者下部“皿”字似“亚”,后者似“巫”,写法不一。有的只是笔画的改变,牵动了整个结构的改变。如“元帅府监军印”中“印”字下面部分行笔方向相反,便于顺势加叠。其四,采用减笔字。某些笔画繁多的字,没有空间可以加叠。就采用它的异体字,无论俗体或者古体,只要笔画少即可。例如金代“行军万户地字之印”中用“”字正体,而在“万户往字号印”中却用俗体字“万”,不用正体“”,用了俗体“号”。前者因为笔画繁多,没有叠笔,后者笔画变少,均有叠笔。九叠篆的叠要害在于增笔来平衡疏密,因此手段是多样化的。

宋之叠篆,虽未称为普遍的官印制度,却成为辽、西夏的官印格式。契丹文、西夏文是采用汉字形式创制的民族文字,它们与汉字关系密切,依然沿用汉字的一些制度,楷书、篆书、草书具备,印文也采用叠篆。辽之契丹文官印、如辽宁凤城发现的契丹大字印,西夏的西夏文官印,“戊辰五年印”。如元代的八思巴文官印,如河北东光发现至元十六年中书礼部造“侍卫军副都指挥使印”。都仿造宋朝制度使用叠篆盘曲缠绕,酷似汉文。元代的汉文印使用九叠篆,文字基本与金代官印一致,可知两者的承袭关系。北宋以来,叠篆实际成为官印的象征。

官印叠篆制度在明代得到完善。成化时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五云:“本朝文武衙门印章,一品二品用银,三品到九品用铜,方幅大小,各有一定分寸。惟御史印比他七品衙门特小,且用铁铸,篆文皆九叠。”《明史·舆服志四》:百官印信,正一品至从九品,乃至未入流者条记,“俱直纽,九叠篆文”。又“其他文武大臣,有领敕而权重者,或给以铜关防,直纽……九叠篆文”。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篆体,它并非篆体本有的体式。

它的来源很少有人论及。《宋史·舆服志》云蜀中铸印官祝温柔,自言其祖为唐礼部铸印官,世习缪篆,它暗示了九叠篆出于汉代的缪篆。汉代之缪篆,其含义争讼不止,至今尚未有可信的结论。不过我们反观汉印的实际情况,只是印文方正,印面较为饱满,并没有见到反复重叠的文字,所以认为叠篆出于缪篆并不是客观的。元吾邱衍早就指出:“汉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篆法,与隶相通。后人不识古印妄意盘屈,且以为法,大可笑也。”已经断然否认叠篆与缪篆的关联。在宋代以前就存在屈曲缠绕的篆法,叠笔是一种成熟的书法技巧,流传有绪。洛阳东郊发现的郑(隋末王世充所建政权)“孟夫人铭”,“夫”下为叠笔,成“”字状。山西长治唐代王惠墓发现高宗上元三年(676年)的墓志一合,志文楷中带行,笔画柔劲,字迹精美。

志盖俗体篆文“唐故王君墓志之铭”,系双钩字体,笔画体形均呈方形。其字结构多有叠笔,横画两端向上短竖,或短竖在加二叠,“口”成山字形,其中间竖笔呈长“口”字形,“唐”“王”“墓”“志”“之”,形。可见叠笔的历史相当悠久,至少隋唐时期就流行了。不过唐代叠篆不成规模,而且与官印无关,两者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

「版权声明」版权来自网络,转载需说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